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2022-04-2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在我国悠久历史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多民族休戚与共的生活经历,使得56个民族之间,始终进行着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盛行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武术,早就与苗族传统武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1:

探讨社区群众文化稳定发展的阻碍因素及解决对策

摘要: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人们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水平也在迅速提升,目前的文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基层大众文化中,文化引导与文化振兴发展密切相关,对地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基层文化活动入手,发展和加强文化建设,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多樣化、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稳定发展;阻碍因素;解决对策

0 引言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割裂现象。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方面的需求。分析群众文化实施困境,找出解决方法,可加速社区文化体系的构建,以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缩短文化差异,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1 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文化是地方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群众文化面向广大群体,是以娱乐休闲的形式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成果,是为了满足全民的精神生活而产生的。为了让群众陶冶性情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象征性精神产物,是群众的基本文化诉求,其包括作为载体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以及涉及的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文化有城乡群众文化、社区群众文化、企业群众文化、机关群众文化、家庭群众文化、校园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军营等,涵盖范围广。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对构建全面和谐社会,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起到一个资源整合作用[1]。群众文化内涵丰富,并与其他文化交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独树一帜。无论是群众文化的哪种内涵,都以群众为主体。

2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群众文化缺乏内生动力

群众文化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个重大任务,而基层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基础,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在群众文化管理中缺乏一套相对稳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基层群众文化的管理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群众对群众文化的建设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虽然不同地区的群众有着自己的地域文化,但是群众对自己的文化缺乏深入的思考。

2.2 文化活动开展条件局限性

就目前基层文化活动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活动发展相对缓慢。大多数人还在为经济问题而挣扎,所以他们没有业余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文化活动。同时,对于发展基层文化活动来说,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才能参与实践。与其他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大多数文化活动都与资金缺乏密切相关。因此,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固有的封建迷信观念,这种迷信观念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此外,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人们在内心无法接受现代的文化氛围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基层的文化活动。

2.3 群众文化的供给无法满足群众需要

在开展群众的文化建设工作中,相关的部门缺乏对群众文化的基本认知,导致群众文化的相关活动以及建设方案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文化意识,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时力度不大,常呈现出疲软状态。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文化供给部门虽然也能定期地开展群众文化,但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主要以娱乐为主,在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群众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喜爱的文化形式,常常为了省事、便利,会出现“一场戏演一年”的现象[2]。

2.4 群众响应不积极

导致群众响应不积极主要是因为,第一,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参与这样的活动。因此,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老年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十分单调,可以通过参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再加上网络互联网的兴起,能够通过有趣的传媒方式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而围绕着老年人展开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显得单调无聊,所以年轻人没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意愿。

3 社区群众文化发展解决对策

3.1 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普遍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推进。群众文化活动要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活动的内在需求。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增强其对群众精神世界的影响[3]。因此,根据区域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传统文化的现状、基层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结合国家的传统文化,打造专属于基层民众的国有化活动,如秧歌、高跷等,走在北方地区可进行与当地独特的文化发展方向相结合的活动;或者,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传统武术舞蹈,也可以对苗族基层民众进行指导,也可以在文化活动中带来民族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要在文化活动中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这样既能保证文化活动的重要引导作用,又能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4]。

3.2 创建文化品牌,强化管理措施

在文化工作之中,要将本地的文化特色展现,应用现阶段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群众文化资源,可以考虑用建设文化特色村、特色社区、特色企业的方式,实现特色文化以及品牌文化的构建。现如今多数地区在体育中心、文化广场建设的过程中,贴近群众需求,实现文化场所的完善与构建,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乡镇地区形成富有特色性的文化村,构建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给当地的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组织文化艺术会,采用免费下乡的形式开展文艺演出,让人们对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集思广益,这就是文化品牌建设的基本思路,也是开创特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措施[5]。

3.3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传播群众文化、展现优秀群众文化创作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仍然以传统的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业务培训、理论调研等形式为主,内容上也普遍趋同。一些发达城市在文化品牌塑造、文创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汉服展会、动漫展会等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但多数地区目前还是以老年人活动为主,无论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是在受众群体、结构组成上都较为单一[6]。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群文工作者,尤其是各地群文机构的文化骨干,应当求新求变,拓展文艺表演和文化创作的题材,使创作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在情感上更加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在形式上更加具有吸引力。

3.4 整合资源的利用率

对全局资源的利用,通过物联网和大量优势信息资源,整合全社会人力、物力、文化资源,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群众文化工作当中来,建立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吸引企业和政府投资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群体,开展具有受众不同的特殊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农家书屋和线上线下的资源,了解群众文化工作,做到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

3.5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只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才能提升建设能力与质量。首先政府应该硬性要求,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必须由专人专职进行管理,禁止代理、兼职。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吸引有特长、有能力、有热情的专业性人才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来。同时也可以在民间组织、社团等经常参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民间群体中寻找优秀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再次,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根据现有人员的能力指定培训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事业建设知识的培训,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专业水平[7]。最后,通过文化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的调查,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制度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不仅关系到社会文化建设的未来,也关系到基层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己的职能,从各行各业的不懈努力,积极配合开发、充分发挥基层大众文化的优势,提高基层文化活动水平,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劉凌飞,王鹏元.浅谈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文学,2019(36):230+232.

[2]郭立霞,段昌峰.刍议音乐活动在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1):148-149.

[3]刘丽华.浅谈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建设[J].参花(上),2019 (11):160.

[4]丁燕.浅析文艺活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9(16):7-8.

[5]徐岩.浅析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必要性[J].才智,2019 (20):242.

[6]王欢.浅谈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家,2019(07):137-138.

[7]张光伟.影响中国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9(1):8.

(责编:王锦)

作者:付楠

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2:

独特的贵州苗族传统武术

在我国悠久历史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多民族休戚与共的生活经历,使得56个民族之间,始终进行着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盛行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武术,早就与苗族传统武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苗族传统武术”,是指那些源于苗族祖先原创;或虽然明显是从汉族武术中引入,但这种外源性武术,在引入后已经与苗族武术、苗族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具备了鲜明的苗族传统文化特征武术运动方式。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流行较为普遍,安顺、紫云、镇宁、兴义、贞丰、望谟、安龙、威宁、平坝、松桃、思南、铜仁、都匀、凯里、镇远、黎平、榕江、从江等广大苗族居住区,大都有开展。尤其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坪块乡麻旦村,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青曼乡青冈林,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安顺市七眼桥镇小关口和凉水井及三股水苗族乡,普定县补郎区以及台江县五里河乡等,都是开展得较好的地方。

1984年,笔者在参加贵州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及多年来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中,接触和了解、认识了苗族传统武术,发现这种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同风格和结构的苗族拳种套路有100余种,如:苗族拳、四门拳、杨家拳、张家拳、花拳、矮拳、猴儿拳、猫儿拳、犟子拳、八门拳、六合拳、小令、五虎闯优僧、八步赶蝉、八门擒打、八路连环、娃崽拳、养身拳等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门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桥棍、苗刀、苗族双刀、环首刀、双环刀、环钩刀、竹刀、苗族镋钯、三解阴叉、苗族刀矛、苗族双锤、竹条镖、烟杆、棒棒烟、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

不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总体上说来,苗族传统武术的主要风格如下:

一是动作小巧多变,注重实战和交手,动作艺术化处理和夸张程度相对于现代武术说来不强,多数套路精短;手法多讲究短手短打,追求寸劲,手法和器械使用方法多而腿法相对较少;步法注重闪躲多变,游走四方捕捉战机,讲究一攻、二防、三变、四合。从运动量、套路结构与内容上看,有动作较多、内容更为丰富、难度较大的武术套路,又有内容相对较少、难度也不大的武术套路运动。这一特征决定了苗族传统武术也具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的人练习的广泛的适应性特征。

二是此类武术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十分鲜明。无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较少有大跑大跳的动作,行进的路线多直来直往,完成套路所需场地面积远远小于汉族武术。这显然与贵州苗族长期生存于山地的自然环境有关,使苗族传统武术比汉族武术更容易在贵州农村开展。在所用的武术器材上,除常见的枪、棍、铛钯等与汉族武术所用的器械结构相似外,还有形似日本战刀的“苗刀”、用于生产劳动的“弯刀”,柄长6~7尺、顶端为小镰刀的“钩钩刀”等。这些在苗族武术活动中常见的器械,却在汉族武术中极为鲜见,甚而几乎不见。

苗族历史上不乏有名的武林高手,如柳邓、杨岳斌、张秀眉等。近年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苗族武术人才。安顺市民宗局的王华,其表演的苗拳,曾在1982年贵州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优秀项目表演奖”;1985年参加全省为做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组织的武术比赛,获“三献二等奖”;1986年参加为做好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在徐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国家体委颁发的“雄狮奖”。(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

作者:冯胜刚

苗族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篇3:

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场域理论解析

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学校存在武术文化教育内容载体缺失、文化教育方式异化、文化教育考评制度缺乏等的武术文化教育缺失。为了实现传统文化兴国,加强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运用场域理论,探讨了文化教育资本的缺失、重视西方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和重视竞技轻视文化习惯的场域原因等。

2017年底,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实现传统文化兴国,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策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现代学校武术教育自诞生开始,西学东渐,造成武术教育的异化,产生了文化教育的缺失。本人运用法国社会文化学家布迪厄场域理论,探讨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表征、原因和对策,为我国其他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

1 布迪厄场域理论

布迪厄构建了【(惯习)(资本)】+场域=实践社会行动理论。场域是各种位置(地位)之间的客观关系所交织的相关网络或构型,拥有自己独立运行的规则和实践的逻辑。场域中的各个位置内含相应的资本或某种权利,是场域行动者斗争的焦点,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了场域结构上行动者的对应、支配和屈从关系等相关关系。资本是进入特定场域的条件,是场域结构变化的原始动力,是竞争的手段和目标。行动者只有获得资本,才能在场域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行动者拥有的资本,决定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资本决定特定场域运行的游戏规则和运行逻辑,决定各个行动者实践的逻辑。惯习是行动者感知、思维与行动既具有开放性又有一定稳定性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具有自身的实践逻辑,通过场域形塑惯习内涵,通过参与场域构建外显。

2 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表征

2.1 武术文化教育载体内容的缺失

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内容采用体育化的武术,舍弃了蕴含传统文化载体的技击技术。我国各个传统武术拳种特有的攻防技击技术及其组合反映各个传统武术拳种特定的文化本质特征,蕴涵特色分明的民族文化、人生哲理和世界辩证法。新中国成立初,武术被认为封建旧文化,武术“技击论”被国家批判,国家效仿苏联和西方,去技击,武术被改造成符合西方竞技体育价值的竞技套路武术;改革开放后,为了恢复技击,对各个传统武术拳种技击进行标准化的改造,抛弃了许多传统武术技击技术及其组合,采用西方搏击技术,武术技击被改造成竞技武术散打。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内容是体育化武术,散打割裂了各个武术拳种文化的区别,武术套路舍弃了武术文化教育内容载体的传统武术技击,导致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

2.2 武术文化教育方式的异化

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方式采用西方竞技体育技能教育方式,抛弃了技术和文化合一的打练结合教育方式。“文化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通过人的主动性内化而育人,才能塑造人和完善人。”我国武术文化教育传统方式是打练结合,“打”的内容是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术,是武术本质特有的外显,“练”是习武者在“打”的时候反复领悟特定拳种传统文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借用西方文化教育理念,采用技术和文化分离且偏重技术的教育方式,进行体育化训练,进行复制武术技术。老师和学生过分地注重武术技术,老师领做,学生机械地模仿和复制老师的竞技武术技术动作,学生始终对武术文化摸头不知尾,停留在武术的边缘地带,感到学习过程枯燥、技术难学和学会易忘,很难理解武术传统文化等。学校武术教育采用偏重技术的教育方式,忽略武术教育的项目特点,忽视学生在练习武术技术动作过程中“以武化文”的身体感悟内化,导致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

2.3 学校武术文化教育考评制度的缺乏

我国学校武术教育采用西方的量化考评制度,缺乏文化教育考评制度。学校武术教育考评制度借鉴西方体育的考评制度,主要注重技术完成质量,分割文化内容形态,武术套路借鉴难美性体育项目体操“高难美新”考评标准制度,散打借鉴西方搏击项目技术的击打效果考评制度等,实行严格的量化规则细则,作为学校行政领导业绩、武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等的重要考核制度;忽视武术身心合一的民族项目特征,缺乏文化过程教育考评制度,忽略学生的文化过程体验、“精气神”的培育和文化修养的过程提升;忽视武术拳种整体特征,缺乏拳种文化考评制度,注重技术量化的标准,没有认识到相同的技术在不同拳种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生很难体悟各个武术拳种蕴含的文化内涵等。因而,学校武术文化教育考评制度的缺乏,导致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

3 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场域解析

3.1 文化教育资本的缺乏

新中国构建了总体性社会,政府部门掌握国家的资本,掌握学校武术教育的话语权,加大竞技武术资本的投入,減少文化教育资本,竞技武术获得了场域资本的统治权。政府掌握学校武术教育权,认为武术是旧文化,为了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被国家强制改造,引入西方文化理念,改造传统武术,成为优美形象的竞技武术,把竞技武术纳入体育课程,进行体育性质的武术教育,忽略了民族武术身心兼备教化的特征,造成了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改革开放后,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但在武术进入奥运会和举国体制背景下,学校成为举国体制的一部分,国家继续掌控教育资本,学校继续推行西方竞技体育教育理念,继续进行竞技武术或段位制武术的竞技体育教育,造成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

3.2 重视西方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惯习

我国传统文化的身体观强调身体认识的整体性,体现身心合一的一元关系。传统武术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启发和多练方式,通过主动地参与技击对抗练习,重视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唤醒学生在武术练习中的各种感知觉,超越自我,培育学生“精气神”,引导学生“劲”和“意”身心合一的内容体验。西方文化的身体观是身心分离的二元观,是一种外向型的身体观,重视竞技技能,进行身体技能和文化分离的二元教育方式惯习等。建国开始,我国对传统身体文化惯习进行了批判,沿用西方体育教育惯习,学校武术教育进行身体技能和文化分离的二元教育方式惯习,忽视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对学校武术教育不满意,造成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

3.3 重视竞技轻视文化的行政惯习

我国重视竞技体育轻视文化教育,通过竞技武术比赛和表演,展示中华民族优美的形象,创建国际政治文化交流平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沿用重视竞技轻视文化的行政惯习,主管学校的行政人员为了政绩,把学校作为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场所,把学校纳入竞技武术举国体制,把竞技武术作为学生选拔和升学的唯一武术考评内容,缺乏武术文化教育考评内容,把向上级输送的竞技武术人才、升学率和获取的比赛奖牌作为业绩;学校老师重视竞技武术教学,把培养的各级运动员等级学生数量、向上级专业队或学校输送的学生数量和获取各种级别的比赛奖牌作为教学业绩等。因此,按照学校领导和老师重视竞技轻视文化行政惯习的逻辑,学生重视竞技武术训练,忽视武术文化学习,造成了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

4 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对策

4.1 增加学校武术文化教育资本

坚定传统武术文化自信心,增加文化教育资本,在学校武术教育资本中获得统治地位,通过资本决定场域的运行逻辑,回归文武并重的传统教育,解决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在国家实行传统文化兴国之际,加大培养武术文化教育人力资本,在武术教育决策、执行、考核和监督部门占据统治地位;落实“以武化文”的目的,回归学校优秀传统拳种武术教育内容,设定传统武术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把传统武术列入学生升学和选拔的内容,增加武术文化教育内容和考核的权重;组织传统武术教育专家,编写贯穿教育始终的传统武术课程,鼓励和引导各地域学校,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拳种武术,开设本地域传统武术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

4.2 调整场域制度结构

适应文化兴国国家战略目标,调整学校武术教育场域制度结构,确保武术文化教育的顺畅运行。提高学校武术文化教育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章制度确定政府、教育机构、老师、社会、学生在场域中的文化教育位置,提升政府的武术文化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履行宏观管理和监督职能,提高学校、老师、学生和社会团体的文化教育主体地位,构建各个主体的文化教育实施和监督法律规范。改变量化考评制度,建立文武并重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既重视结果更重视武术文化教育过程的考评制度,建立和健全政府、教育机构、老师和学生武术文化教育的考评制度等。健全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投入、实施和监督机制,提高學校武术文化教育的水平等。

4.3 重塑打练结合的武术文化教育方式惯习

笃定东方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整合现代教育科学技术,重塑打练结合武术文化教育方式惯习。我国各个地域传统拳种武术具有独特的技击方式,拥有独自的文化理念。重塑打练结合武术文化教育方式惯习,“以武化文”,灌输学生各个拳种武术的文化精髓等,实现“技道合一”。在传统打练结合的传统教育方式基础上,利用QQ、微信、app、电话等现代网络交流媒介,组织武术专家、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文化教育专家等,通过设计和制作武术文化教育视频、武术文化对抗游戏等,增加学生对武术文化教育的兴趣,构建权威准确、开放共享的武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数据平台,丰富教育方式,拓展了学生、老师和武术名师文化互动的时空间等。

5 结语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身体文化,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伴随国家的发展跌宕起伏。新中国成立初,国家落后,思想迷茫,传统文化被批判,中体西用,学校武术教育演变为体育技术教育,造成了武术文化教育的缺失。随着国家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绩,在自信地高举传统文化兴国旗帜之际,学校武术文化教育获得了发展的新生,武以化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而努力。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苗族武术进入贵州省高校校园、课堂、教材现状及对策研究”(2021zc041)。

(作者单位:1.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湖北省北门中学)

作者:吴先武 鄢胜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组织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