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英语教育论文

2022-05-08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医学院英语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育目标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改进,为的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亦在兼顾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基于教育目标的内涵与功能,文章论述了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新变化,并对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为大学英语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医学院英语教育论文 篇1:

近代雅礼协会在湘英语教育研究

摘要:雅礼协会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与医疗事业,近代在湖南长沙先后创办了雅礼学堂、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校。雅礼协会非常重视英语教育,在湖南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英语人才,开创了湖南学习英语的新风尚。英语教育在雅礼和湘雅地位突出,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考核方式等方面。英語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思想、浸入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在长沙首倡和推广的英语直接教学法、充足的英语课程课时量、多样化的课内外活动、频繁且严格的考核方式,使雅礼协会的英语教育成为近现代英语教育的典范,对湖湘乃至全国的英语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雅礼协会;湖南;英语教育;特色;影响

1901年,耶鲁大学200周年校庆之际,一批有志于海外传教运动的耶鲁学生成立了雅礼协会(Yale-in-China),其前身为耶鲁海外传教会(Yale Mission)。“雅礼”二字,既取自耶鲁(Yale)校名的音译,也有《论语·述而》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之义。雅礼协会创建初衷是通过在华开办教育与医疗事业进行传教,后来办学目标不再强调传教,而是致力于教育中国的年轻人,用最理想的品德和科学知识来促进其发展。[1]湖南长沙是雅礼协会在华活动的初始地点。从1906年开办雅礼学堂开始,雅礼协会先后在长沙开办了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雅礼协会十分重视英语教学,对近代以来的英语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雅礼协会办学历程与英语教育概况

湖南省自古就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美誉,考虑到华中地区高等教育的空白,雅礼协会选定“最具战略性的要地”湖南开展教育事业。德本康(Lawrence Thurston)是雅礼协会派遣到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1902年,他来华为雅礼协会择址。当时湖南还没有一所能够传播西洋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加上《辛丑条约》之后,长沙的大门完全开放,大量传教士进入湖南宣教,湖南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宣教场地”[2],德本康选择了长沙作为雅礼协会教育工作基地。1904年,雅礼协会派遣盖葆耐(Brownell Gage)、毕海澜(Harlan P.Beach)、胡美(Edward H.Hume)等人来到长沙筹备雅礼协会的教育工作。1906年11月,位于长沙西牌楼的“雅礼学堂大学预科”正式成立,盖葆耐任校长;同期在雅礼学堂对面,胡美开办了名为“雅礼医院”的诊所,这也是湖南第一所外国人建立的西医院,标志着雅礼协会在湘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正式开始。1914年,雅礼大学本科成立。同年,雅礼协会与湖南育群会合作开办的私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正式开课,开创了中美合办高等医学教育的新局面。胡美指出学校之所以冠以“湘雅”之名,是因为湖南省简称“湘”,雅礼协会音译首字为“雅”,两者在一起正好表达雅礼协会与湖南人的合作事业。[3]1920年,雅礼大学增设中学部,医学预科并入大学部。此时的雅礼大学规制完备,有文、理和医学预科,教学由四年制中学、两年制预科和三年制本科构成,本科和预科又合称文理学院。[4]1925年,雅礼协会和湖南育群会续签10年办校协定,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科大学”。[5]次年,受大革命影响,胡美等外籍人员回美,雅礼协会在湘教育医疗事业全面停办。

1928年,因为师资不足,书籍和试验仪器缺乏,加上雅礼大学的学士学位只有美国承认,雅礼大学并入武昌华中大学。[6]雅礼大学中学部由雅礼协会与长沙长老会、复初会、遵道会、循道会等教会团体合作恢复办学,校名定为“长沙私立雅礼中学校”。1929年,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在重组校董会后相继开学。1931年,湘雅医学院获教育部立案,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湘雅护士学校直到1935年才获得立案,更名为“湘雅高级护士学校”。[7]1938年,因为抗日战争爆发,雅礼中学迁至湖南沅陵。湘雅医学院西迁至贵阳。1940年,因经费困难,湘雅医学院不得不改为国立,更名为“国立湘雅医学院”。抗战结束后,雅礼中学、湘雅护士学校与湘雅医学院先后迁回长沙,雅礼协会在美国发动募集基金活动,经费用于学校重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雅礼协会所有教育和医疗事业开始被政府接管。1951年,雅礼协会最后一个驻华代表俞道存(Dwight Rugh)被驱逐,雅礼中学改名为解放中学,至此雅礼协会在湘40余年的办学历史正式结束。

从1906年到1951年,雅礼协会在45年的办学事业中,一直非常重视英语教育。从课程设置到师资水平,再到教材编写,雅礼协会的英语教育一直处于同时期领先水平。在课程设置上,雅礼大学和湘雅医学院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而雅礼中学、湘雅医预科和湘雅护校的英语课程教学则一直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始终。除了英语课程外,其他大部分课程雅礼协会也用英语讲授并大多使用英语教材,客观上促进了英语教育的发展,提升了英语教育的质量水平。雅礼学堂招生简章中明确说明“将英语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媒介”。1914年,雅礼大学本科开办之初,除中国历史和文学课程外,其他课程皆用英语授课。湘雅医学院直到1950年,才改英文教学为中文教学。[8]

雅礼协会在湘教育单位开办之初,学校师资匮乏,教员最初仅有十来人,其中大部分为外籍教员。虽然前期教师数量有限,但席比义(Warren Seabury)、盖葆耐、胡美、萨尔门(William H.Sallmon)等都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英语水平毋庸置疑。一个教员通常身兼数门学科的教学,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雅礼协会除了培训中国教师和让雅礼毕业生留校任教外,每年会选派几名耶鲁大学毕业生来华从事一到两年的教学工作。1922年,雅礼文理学院有教职员工28人,英语教员5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1930年湘雅医科大学教职员18人,英文教师2人,均为文科学士。1936年,雅礼中学教职员工32人,英语教员6人,1人为耶鲁大学教育博士,其他5人为耶鲁大学文学士。教员整体素质很高,极大地保证了雅礼协会英语教育质量。

雅礼大学堂成立之初,校长盖葆耐依据直接教学法拟定了中学各年级英文教学进度标准,并配备了教材,之后湖南省教会学校,甚至有些非教会学校都采用雅礼的英语直接教学法与教材。[9]为了配合英语直接教学法的应用,加上当时的教科书不能满足教学需求,1915年盖葆耐用直接教学法编写了《实用英语教科书》和《中国学校英语教学法》,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外语教育家周越然从《实用英语教科书》中取材,于1917年出版了《英语模范读本》,被全国各大中学广泛采用。[10]1931年,雅礼中学恢复办学后不久,在学科部主任骆吉思(Burton B.Rogers)的领导下,英文部开始改用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James G.Endicott)编的《英语直接法读本》。1934年4月3日至6日,骆吉思出席了武昌华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教育讨论会,会期每日午后一点半在英文系教室开展英文教员谈话活动并展示英文教本,骆吉思代表雅礼中学报告英语教学成绩,展现了雅礼当时较高的英语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概况。[11]

二、雅礼协会英语教育的特色

因为外籍教员较多,雅礼协会在英语教育上颇具优势,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课内外活动、考核方式等方面。

(一)通识教育理念贯穿英语教学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自由教育思想,是强调培养健全人格的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通识教育理念贯穿雅礼协会的英语教育中,雅礼和湘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雅礼中学教学管理实行“兄弟制”,以学生自治为主,用“以长带幼”的形式相互帮助,一起学习。同学之间长幼友善、互助互励,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外籍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关系良好,英语老师俞道存就常分批邀请学生去家里做客,用英文相互交流,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与礼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人”。英语“教”与“学”过程中以“学”为本,鼓励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英文。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治为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英语教育方式与通识教育内涵相契合。[12]

(二)采用浸入式的英语教学模式

雅礼和湘雅均采用浸入式的英语教学模式,用英语来教授其他各门学科,学习教材也以英语为主,将英语语言教学与不同学科知识教学结合起来,学习讲求举一反三,知类通达。1915年就读雅礼大学预科的赖景珊曾回忆,学生转学进雅礼特别不容易,因为所有功课都由英语教授,要英文好才行。[13]由于外籍教師不熟悉中文,平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交流。雅礼中学的外籍老师还常常参加学生课外组织的各项活动,邀请学生到自己家做客,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西方语言文化。湘雅护校有的宿舍规定在寝室必须使用英文。湘雅医学院很早就组织学生翻译英文医学期刊,对五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求用英语作文献综述报告,实习医生用英语报告病历,讲解和讨论有关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种浸入式的英语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英语课程的课时量充足

通过对雅礼学校课程表和湘雅医科大学课程表[14]不同阶段英语课时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英语教学在雅礼各教育单位占据重要地位,英文课程课时量充足。1908年雅礼中学预备班和高一英文课周课时数与周总课时数比例高达33.3%,高二和高三约为18.2%和19.2%,高四约为15.4%。1916年雅礼大学一年级英文课周课时数与周总课时数比例为20%,二年级和三年级比例约为15.8%。1916年湘雅医预科一年级英文课周课时数约占周总课时数的25.8%,二年级为11.4%~11.8%。1926年湘雅护校英文课的年课时数占每年总课时数的比例,第一学年约为12.9%,第二学年约为26.1%,第三学年约为30%,第四学年约为32.4%。1930年湘雅医科大学第一和第二学年英文课周课时数均占周总课时数的10%。1942年国立湘雅医科大学第一学年英文课周课时数约占周总课时数的5.6%,第二学年约为5.7%~5.4%。1930年和1942年湘雅英语课时比例明显降低,一是因为湘雅医科大学医学和实习课程较多,总课时数偏高;二是因为湘雅1940年改为国立,英语课程大幅度减少。

(四)英语直接教学法的应用

直接教学法是教师直接将学习内容教导给学生的教学方法。雅礼中学英语课程一直采用直接教学法,客观原因是教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员,中国教员缺乏;主观原因是雅礼协会教育突出英文重要性的结果。雅礼协会用英语直接教学法训练学生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受中文句法结构的影响,直接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英语老师特别强调发音的正确性,教课中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英语内容,借助手势帮助完成,不进行专门的语法教学。雅礼协会英语直接法是非常成功的,这与外籍教员充足、教材编写和使用合理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五)英语课内外活动多样化

雅礼和湘雅英语课堂教学兼具趣味性与多样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雅礼中学高三年级开始,英语课堂经常安排单词游戏、简短演讲、辩论等活动环节。学生课外还要求用英语写日记,这与中国古代书院的日记教学法不谋而合。[15]湘雅医学院学生虞佩兰教同学们一起唱英文流行歌曲,因为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这支演唱队伍被湘雅学生自称为“国际歌咏队”。[16]雅礼协会重视英语课外文娱活动,经常举办英语演说比赛,自导自演英语话剧、玩英文游戏和办英文报纸等,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英语考核频繁且严格

英文课程作为基础语言课,雅礼和湘雅对英语的考核频繁且严格。英语单科考试不及格要留级。为了让英语不及格的学生仍能随班升级,雅礼中学校长黄浦实行英语重读制,让学生在下学后继续补习英语课,减少了因英语不及格而留级的现象。[17]湘雅有月考、期考、前期考、后期考等考试形式,如若有学生舞弊,立刻取消考试资格,且不一定准许补考。[18]有的美籍英语教员每堂课讲课前都先给学生做一次简短的测试,考试不能停课复习,小考也不会事先通知。[19]由此可见,教师的要求严格以及考试的严肃性。

三、雅礼协会英语教育的影响

雅礼协会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由于西方教员较多且中文教科书缺乏,同时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英语教育在雅礼各个教育单位中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富有鲜明的特征,对近现代湖湘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对湖南乃至全国的英语教育影响深远。

(一)优秀人才的培育

雅礼协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英语人才,开创了湖南学习英语的新风尚。很多外地的学生前来雅礼和湘雅求学,首要看重了包括英语在内的西学知识,来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浸入式的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语言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学习科学、医学、史地或文学等知识,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因为精通英语,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当时的科技和医学等西学知识,直接接触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掌握大量先进的技术,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湖南成为人才储备的基地。同时,英语的熟练应用,离不开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1951年前,雅礼和湘雅就先后培养出黄子卿、金岳霖、盛彤笙、曾昭伦、陈能宽等19位院士,分布在科技、医学、哲学、经济、历史等领域。这些专家、学者代表了雅礼协会教育的最高成就,与雅礼协会全面严谨的英语教育有直接关联,是文理兼通、学贯中西人才的杰出典范。直至今日,雅礼中学的英语教育一直名列湖南省前茅,湘雅医学院更是出现了一大批遐迩闻名的医学家。

(二)通识教育的推广

雅禮协会的英语教育为近现代英语通识教育作出榜样。通识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个性品质的同时,提倡陶冶公民意识和培养公共能力。[20]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语言课程,更是拓宽知识、接触不同学科、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用英语来学习不同的学科,有利于拓展英语思维空间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达到通识教育“广泛性”与“完整性”的目的。[21]雅礼协会英语教学中的学生自治、“以学为本”、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近现代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示范作用。雅礼协会坚持人文主义的教学理想,用通识教育培养中国传统知识分子。1901年,中国传统书院改制,各省市书院开始改制为大、中、小学堂。1906年雅礼协会入湘之际,湖南正面临从传统书院教育到新式学校教育的转变。雅礼中学、雅礼大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校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湖南新式教育的发展;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英语教育,成为湖湘教育的楷模,为湖湘通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雅礼和湘雅英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补充,成为德育的重要手段。雅礼协会教师注重道德修养,提倡素质教育,坚持普适性的教育策略。英语课内外活动的多样化与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雅礼协会英语通识教育的推广,对整个湖南甚至全国都起到一种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直接教学法的引入

直接教学法要求通过外语本身的交谈、会话和阅读来教授外语,既不使用学生的母语,也不使用翻译和形式语法。[22]雅礼协会将英语直接教学法系统地引入湖南,又以长沙为基地影响到全国各地的学校,用直接教学法编写的配套教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被全省教会学校广泛采用。因为直接教学法最好由英语为母语的教员来执教,因此极大地便利了外籍教员占多数的教会学校。雅礼协会的直接教学法十分成功,在当时就得到教育界和教会人士的肯定。30年代起,雅礼中学倡导的直接教学法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各地推广,为近现代英语直接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雅礼和湘雅引入的直接教学法推动了英语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时至今日,英语直接教学法都在现代英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启发式教学法、口语教学法等方法相结合,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

(四)近现代英语教育的典范

雅礼和湘雅的英语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成为近现代英语教育的典范,对近现代英语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前文的数据分析显示,在1940年湘雅医学院改为国立之前,雅礼和湘雅英语教学周课时量与周总课时量比率在10%到33%之间浮动,直到湘雅医学院收归国有后,课时比例才降到5%左右。随着学年的增加,英语课程课时量通常逐年递减,亦或保持不变,从而体现了英语作为公共课的“基础性”特征。而现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课时量占非语言专业本科学生总课时量的11.7%以上[23],英语课程课时总量也逐年降低,与雅礼和湘雅的英语课程安排相似。英语课堂内外活动的多样化与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近现代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和考核模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倡导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师生互动,课外组织各种英语活动,将日常英语与学术英语融合在课外活动中。雅礼和湘雅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高质量的师资水平,提高了湖南整体的英语教育质量,为其他学校探索英语教育提供了范式,也对现代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1985年,雅礼中学重新与美国雅礼协会建立联系,翌年雅礼协会就指派耶鲁大学学士前来雅礼中学执教英语,前后已有20余名外教来长沙授课。[24]现在雅礼中学还在以往的基础上开设了以英语教学为主的特色班,继承和发展了近代雅礼协会创设的中美教师协同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Nancy E.Chapman,Jessica.C.Plumb.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A Centennial History[M].Hongkong:The Hong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1:20-21.

[2]Reuben Holden.Yale in China:The mainland(1901-1951)[M].New Haven:The Yale-China in China Association,Inc.,1965:30-31.

[3]Edward H. Hume,M. D. Doctors East,Doctor West: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M].New York:W.W.Norton &Company,Inc.,1946:177-178.

[4]赵厚勰.雅礼与中国: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40.

[5]湖南省教育史志编纂委员会.湖南近现代名校史料[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53.

[6]顾长声.雅礼会与中美文化交流[J].史林,1988(4):42-47.

[7]刘笑春,段沛奇.湘雅医院1906—1996[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6:31.

[8]刘笑春,李俊杰.湘雅春秋八十年[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59-60.

[9]长沙宗教事务所.长沙文史——宗教史料专辑[M].长沙:长沙市政协文史办编印,2001:296.

[10]周越然.言言斋书话[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85-286.

[11]黄溥.黄溥学术论著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0.

[12]旷剑敏.自我、他者与身份困境——关于大学英语教师身份的哲学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157-162.

[13]雅礼校友会.雅礼中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册[M].长沙:雅礼校友会编印,1986:29.

[14]湘雅医科大.湘雅医科大学章程[Z].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档案馆藏:968-73-MW,1930;国立湘雅医学院.国立湘雅医学院要览[Z].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档案馆藏:968-73-MW,1942.

[15]陈仙,邓洪波.古代书院日记教学法及其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4,(6):75-79.

[16]肖平,龍大为.重走湘雅路[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200.

[17]《雅礼中学建校九十周年纪念册》编委会.雅礼中学建校九十周年纪念册·往事如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9-10.

[18]饶怀民.中国近代史事论丛[M].长沙:岳麓书社,2011:73-74.

[19]湖南医学院院史征集组.湖南医学院院史资料第一集湘雅春秋[M].长沙:湖南医学院院史征集组,1984:163.

[20]秦绍德.大学之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46.

[21]丁蕙,屠国元.大学英语教育期望及其实施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3):181-185.

[2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38-339.

[23]张少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施化力培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9-24.

[24]李云峰.湖南名校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296.

(责任编辑 明 笃)

作者:陈仙

医学院英语教育论文 篇2:

论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与对策

摘要:教育目标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改进,为的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亦在兼顾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基于教育目标的内涵与功能,文章论述了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新变化,并对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为大学英语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对策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作为我国第一外语,是各高等院校的必修科目。纵观发展历程,作为英语教育核心制度的大学英语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深层次来看,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很快适应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岗位。究其原因,就是英语教学中缺乏手、耳、口的协调开发,造成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降低。这一现实问题应当引起教育机制和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明确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新变化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对策,使目标逐渐转变为现实,发挥应有的育人效用。

一、教育目标的内涵与功能

1.教育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标是教育预期实现的结果和想要达到的归宿所在,反映着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努力方向和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指向要求。同时,教育目标亦是教学活动特征的体现,人们对于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培养目标的制定及教育方法的选择都是以其作为依据的。

2.教育目标的功能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载体,以内容标准为依据,结合可用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来对教育目标进行确立。它不但是教育的归宿,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归结来看,教育目标的功能有以下三类:第一,导向性功能。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一定意义上来讲,教育目标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导向,对教学过程中媒体、技术、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发挥着引导作用。缺少了教育目标的导向型,要想确立适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就十分困难;第二,定向性功能。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导向功能,教育目标使得教学活动不再盲目,也避免了学生在面对学习时的盲目性;第三,测度性功能。一旦确立了教育目标,就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测评提供了衡量尺度,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检测,都是以教育既定目标为参照进行的。

二、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新变化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育目标作出了阐述,即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的能力,从而使其在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岗位中能够运用英语实现书面和口头的有效信息交流。在这样的英语教学目标之下,有利于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来看,相比于之前所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大学英语教育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能力,会普通的翻译,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而在课程要求中,则变为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听、说能力加以强调,从而使其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与工作中能够有效使用英语;第二,大纲中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英语教育来扎实学生语言基础,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强化自身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课程要求中,则上升为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增强,从而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亦有了更高层次的内容,更加符合新形势下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对策分析

1.开展人本教育,强化教育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具备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而育人观念的更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对策,即开展“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教育。在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创造性格的、有独立人格的、有思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体,激发其学习中的想象力、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地努力学习,在学习方法的探究中保持激情。究其教育的根本,讲的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即任何的能力和知识都是学会的,而非教会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育变革思维惯性,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过渡到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自主教学。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常常表现为中小学教育抑制学生学习兴趣,大学教育进一步冻结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外语学习的持续性发展很少进行考虑,从而造成学习被动局面的形成。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学英语教育的构成、对象和结果都是学生,所有的大纲、教材、教法、测试都是通过学生或由学生来发挥作用。而此时英语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解放与进一步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的充分了解,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英语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训练,不断探索,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理想目标的高度。

2.突破教育现状,变革教育模式

当前,大多高校的英语教育仍主要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课堂中缺乏英语交际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未得到有效的开发。相关调查表明,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陈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呆板、单调。课堂教学都是围绕教师展开,教师的讲解成为主要的教学途径;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是从考试为出发点的,对口语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对课外学习活动和内容的安排。此外,大学英语教育中还存在重形式、重应试、轻文化导入、轻文化培养等。这显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目标。

根据董小红、周志远、邵艳春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评测语用能力时,将其划分为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言语能力以及英汉语用辨识能力三类,这与何自然教授的观点一致。但是目前关于语用能力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所以对于语用能力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等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对此,我们需要对语用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培养语用观念,明确相关能力养成所需具备的要素,并在这些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评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此外,因为尚未对语用能力进行明确的定义,所以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测试调查问卷设计时,要根据现代统计学原理,在充分融合数据统计以及语言测试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测得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测试的准确性,进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

通过实证性研究,可以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检验的依据。当前,我国已有的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研究的文献大都理论性较强,并且缺乏针对性、低水平的重复现象也比较严重,真正通过严谨的实证调查研究所得出的成果的数量相对有限。实际上,有关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的相关实证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其具体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性和科学性。

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于突破教育现状,即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不再将过级考试看成英语教育的终点。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加以开展,课堂内容从词句讲解逐步向语篇讲解过渡,由对准确性的单纯注重向准确性和流利性并重转变。

就教学模式来将,应对指导思想加以转变,由知识型、知识为本,逐步转向技能型、运用为本;变革英语教育方法,教学活动围绕“学”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管理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应用现代科技,实施多媒体教学,扩充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视野,基于语言技能掌握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目标指向性教学,兼顾显性教学目标和隐形教学目标,教师应保证学生设置英语学习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使其对自身学习行为和策略进行自觉地调控,促进学生朝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努力前行。

3.平滑过渡,变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以往的大学英语教育评价中,学生对于原理和事实的掌握是测量和评价的重点,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则相对重视程度较低。这就使得对学生发展情况难以作出具有价值、科学合理的分析。当前的标准化考试形式,更多是对英语内容的纯分析,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语言,被肢解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且一个个彼此毫不相干的可考因素,这是一种恶性的意识教育,将会致使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退化。这显然是同新形势下的教学效果评价不相适应。因此,变革英语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特别是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相关测试,围绕教育目标,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虽然,立刻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现实,各高校的教学手段难以协调统一,但其确实是努力的方向,在细节的逐步转化中,实现整体的过渡。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出科学的反映,亦可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使学生转移中心,将自身的发展作为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彦平.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探讨[J].国外外语教学,2009,(1).

[2] 邢丽.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两个变量:目标与情境[J].新西部,2008,(7).

[3] 孙丙堂.对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认识和思考[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16).

[4] 顾世民.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定位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 高金民.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

[6] 张兰秋.试论大学英语的教育目标[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9,(4).

[7] 田珂.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结构体系的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5).

[8] 郑开春.对现行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2010,(5).

作者:亢志勇

医学院英语教育论文 篇3: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内容摘要:当前许多高校运用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多元化学生的需求,这就导致宝贵的教学资源被浪费掉,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很多麻烦。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正是一种经济投资,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语言学习收益降低,因此英語教学急需改革。为明确这一改革难题,本文对怎样改革大学英语教育做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问题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即“低效费时”。这一共性现状应该受到重视,如果想要使这种现状得到改善,就要知道在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语言经济学作为一种被广为普及的理论,最早起源地在欧洲并在之后相继传播到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语言经济学视角看待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就一跃变成了教育者最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和探讨了这一问题。

一、分析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

1.与现代社会学生需求不匹配

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大学生学习英语可以当作一种投资,而怎样做才能使收益提高就变成了教育者的研究重点。在现代社会,人类对社会的需求迫使社会呈多元化发展,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同样也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通常以读写方式来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2.大量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

大多数高校都实施学分制,即修够一定学分才准予毕业,其中英语学科所占比例很明显偏高。单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笔不小的资源浪费。教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通常其作用并不能完全发挥,英语课程在设置上不太合理,缺乏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英语的基础知识教学也不够全面。课时过长、教学任务不明确的英语课,会导致大量金钱、时间和资源都被白白浪费掉,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非常不利。

3.英语教学预期效果难以达标

英语作为一种人们沟通交流的语言,其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因此社会也需要大量的专业英语型人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通常会决定其工种,甚至还会影响个人的薪资待遇。但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英语课,大多会忽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与社会脱节。除英语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单一,几乎完全没有应用性,基本不关注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常常流于形式。

二、怎样实现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结合针对教学和分级教学

这种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采取主要是基于不同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大一新生尤为明显。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级别教学,科学划分学生,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下足功夫。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发展方向来选择对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可以满足不同条件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应致力于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语言综合水平,体现英语应用价值

一些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很好,但在用英语交流时常常会遭遇语言障碍。因为除语言知识以外,学生在其他知识有所欠缺,造成无法进行愉快地交流。当学习英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往横向培养学生,把拓展知识宽度作为教学重点。还可以依据学生所学教材开办双语教学,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同一种内容所产生的不同和共性,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3.优化利用英语教学资源

英语作为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要争取在教学过程让教师发挥出最大作用,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重视专业性和全面性,给教师提供机会,使他们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方面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专长。同时还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总结

语言是一种沟通中发挥作用的人力资源,经济学将语言学习归为一种经济投资。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理所当然地社会地位变得越来重要。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是高校的英语教学重点,现如今,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可以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更要很好的应用语言。这一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就成为必然,虽然实施过程会遇到困难,进度也很缓慢,但相信只要秉持着改革的决心,好好利用改革方法一定会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

作者:席娟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实践教学社会学论文下一篇:商品房买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