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游戏分析

2022-11-17

第一篇:幼儿园体育游戏分析

幼儿园大班体育案例分析:“椅子的游戏”

背景原因:

“椅子”陪伴着大班走过了三个春秋,是小朋友离不了的好伙伴。在平时的活动中,就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玩些椅子游戏,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这些游戏往往因担心安全问题而被限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阶段主题活动,满足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设计椅子玩法。通过椅子游戏,练习跨、跳、爬、钻的动作。在活动设计中,我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进去,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案例描述:

回看这次活动,准确地说是一次体育教学活动研究,教师们在贯彻《纲要》精神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探讨,重点在探索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策略,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们力图构建具有主体性活动特征的开放的体育课堂模式,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养成健康行为的目标,并初有成效。 活动分析与反思:

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我觉得我在这次的体育观摩中,通过课前长达三天的选课、听课中的评课……自己同时也学到了很丰富的体育教学得方法,新思想。本次我主要以孩子为主体。也就是说:活动是孩子乐意主动参加的,在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能决定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能充分创造。——用椅子摆成木桩、玩骑马、过小河……通过游戏、自主活动、目标物化于材料中等手段,使教学活动成为孩子喜欢的乐意参加的活动。活动目标也达到了,幼儿的兴趣度和参与性很好,环节设计方面还行,但是中间让孩子玩游戏的遍数有点多了,导致课堂时间没把握好。

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要学以致用,把最近体育观摩的一些知识整理整理,使它传承下去,不要再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去不回头。总结大家的优点,取长补短。继续把体育课的新理念发扬光大,不断创新。

第二篇:幼儿体育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晨间体育活动开始了,活动前我要求孩子们在指定的区域玩游戏,如玩圈的和玩布制玩具的小朋友在塑料跑道上玩,跳绳的在中间。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布条、飞盘、塑料圈和跳绳开始玩游戏,不一会儿我发现孩子们不仅没有在规定的区域玩,甚至有了打闹行为,一会儿争抢玩具,一会儿又是告状:XX小朋友把我打了, xx小朋友把我撞了„„,一眼望去都是孩子们无休止的疯跑、打闹,孩子们乱成一团,怎么叫停都停不下来。

二、分析

晨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是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练中玩,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观念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晨间体育活动就是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游戏的旁观者、幼儿冲突的裁判者。而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并进行适时的引导。

(二)材料的问题

1、材料较单

一、种类少,不能满足孩子身体锻炼的需要。

第一、在提供的材料中只有布制玩具、塑料圈以及跳绳三类,其中圈只有6个,布制玩具也很少,大部分孩子对跳绳不感兴趣,因此出现争抢打闹现象。

第二、所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孩子跑、平衡、投掷、钻爬能力发展的需要。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孩子的能力与水平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晨间体育活动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以及能力与水平的差异有计划、有层次的投放,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每个幼儿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没有深入挖掘材料的玩法,孩子们玩法单一,兴趣渐失。

孩子们对游戏材料只有单一的玩法,如孩子们玩圈除了跳圈还是跳圈,跳绳除了跳还是跳,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或游戏感兴趣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指导

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使用材料,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当发现幼儿对某一材料的某一玩法兴趣减弱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以保持孩子对游戏活动的兴趣。而在活动中我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也没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幼儿对游戏材料不知怎样玩或只能进行单一的玩法。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种类少,针对这个问题,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材料外,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废旧材料动手制作一些简单且实用性强的游戏材料,如纸球(用于赶小猪、抛接球等)、纸棒(跳小河、跨栏等)、塑料袋(作袋鼠跳、划船等)、易拉罐(绑成梅花桩)等,保证幼儿玩的材料,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得到提高。

2、充分挖掘材料的玩法,保持幼儿的兴趣。

随着幼儿能力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材料的玩法,不断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有计划的开展“一物多玩”的游戏,让幼儿探索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及时发现幼儿有价值的玩法

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如在玩跳绳的过程中,我发现两名幼儿分别将绳的两端拉起,我认为这可以提高幼儿跳高的能力,于是我让幼儿来试一试,孩子们兴趣很高。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孩子游戏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调整。如在跳圈的游戏中,我发现圈摆放的位置太近,孩子们轻轻松松的就跳过了,且没有了兴趣,于是我将圈的距离拉大,孩子们跃跃欲试继续游戏。

(四)分层次投入材料,分组进行游戏

为保证幼儿晨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将分层次的投放游戏材料如练习跳远,我们将圈的摆放分成了三个不同的距离,,让幼儿进行自由选择,分组游戏,以确保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适时更换材料、适时调整,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高。

第三篇: 1 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分析

摘要:角色游戏是 3~6 岁的幼儿比较常用,也是比较典型的游戏扮演方式。通过幼儿来模拟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专注能力较差,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兴趣转移,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指导来加以纠正,对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有效提高幼儿的培养工作效果。

关键词:幼儿培养;角色游戏;指导 通过角色游戏扮演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诸多欢乐,同时还可以推动幼儿的综合素养的发展。角色游戏属于幼儿时期比较典型的游戏类型,是一种适合幼儿的自然性游戏。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和实际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分,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方式。在开展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幼儿在游戏活动当中都可以受益良多。通过有趣的角色游戏扮演,可以充分激发出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1-3]。

一、角色游戏中教师组织 与指导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针对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年轻的幼儿教师就好比幼儿园当中的一面镜子,需要具有更高的激情、热情以及朝气,同时也需要保证一丝稚气。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自身的专业水平还是教育工作方式,经常会出现缺乏接地气的理论支撑,以及有效的实践工作经验,造成了幼儿的培养工作质量相对较低。在长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教师开始慢慢重视幼儿的发展性作用,开始更多的关注幼儿园当中的各种游戏培

2 养模式,其中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游戏活动方法,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经常面临着诸多实践难题。同时影响幼儿园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能力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个人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对幼儿的指导工作效果,是幼儿园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指导策略分析 所谓的角色游戏是幼儿依照自身思想意识,通过模仿和想象有效借助真实的器材,以自身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肢体语言动作以及表情等来扮演某种人物角色,这种游戏方法又称之为象征性游戏。比如教师在举行“如何当医生”的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幼儿被教师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医生角色。一组扮演病人角色。因为,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很多幼儿并不知道如何去扮演医生的角色,如何给病人进行诊断,此时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向小朋友进行提问: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幼儿回答:生过,此时教师向幼儿继续进行提问,生病的时候该去何处看病,此时幼儿回答需要到医院来看医生。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开放式提问,医生是如何给病人进行看病,此时幼儿会迅速回想起自身在生病时的医生看病经验,给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回答。比如,给病人开药打针或者是使用体温计量体温等方式。通过这一系列问答之后,幼儿充分了解到医生角色扮演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进行轮番角色扮演,让每一个幼儿都充分融入到整个角色扮演游戏当中,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参与程度,实现了角色扮演游戏的良好活动效果。在上述角色游戏扮演活动当中,对于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前几个问题的引导需要尽可能设计成一个比较单一和简单

3 的问题,让幼儿可以直接了解到去医院看病以及医院给自己看病角色的具体形象,让自身充分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该如何加以进行。此时教师在使用开放性的问题问答方法,有效激发出幼儿到思维创造性,让他们不断回想自身在看病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以实际生活经历为基础,开始一系列角色扮演,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角色融入程度,同时也实现了整个角色扮演游戏的高质量开展。

三、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中指导能力的分析 角色扮演的游戏属于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方式,但是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教师来讲,并不是完全放松不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教师给幼儿施加各种教育理念的重要过程,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意义所在。教师需要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判断,比如,游戏是否是幼儿自发的活动项目,是否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游戏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是否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有效提高游戏活动的开展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组织者转化成幼儿的帮助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仍然处于一种主导性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多的干预幼儿的个人行为,也不能轻易的打断游戏进程,防止对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形成不良的影响。在针对这一问题条件下有两种方式,教师需要及时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当中。首先,是幼儿的角色扮演无法顺利继续开展;其次,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活动行为,此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融入角色游戏扮演当中。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各种游戏行为,比如判断幼儿的游戏主动性和专注程度如何,幼儿自身是否具有更加强烈的角色认知意识,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状况如何,是否以

4 物代物又而处于何种交往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情节表现是否丰富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细节观察之后要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教师需要从游戏主题出发,对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有效的使用,对幼儿的角色游戏扮演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对游戏活动的最终成果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以此来更加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各种角色游戏扮演。

四、结束语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比较典型的游戏方式,在该项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制定出一个特定的游戏情境,有效提高幼儿对角色游戏扮演的参与兴趣,以此来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的真正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春燕.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30):67-68.[2]刘婧雯.论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参与策略[J].才智,2019(14):184-185.[3]李晨晨.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角色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53-58.作者:姚婷 单位:武汉市汉南区育才幼儿园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

前阶段幼儿游戏情况分析:

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会带娃娃去看病,在家中还会开生日会等。爸爸还会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如在小舞台游戏中,孩子们会分配好主持人、小演员这些角色,主持人维护好舞台的次序,为演员报节目,同时随着游戏情节的扩展还相继出现了一些设计演出票、宣传广告等金点子。但在游戏中也逐渐出现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较薄弱,游戏的独立性还不够。

(一)预估游戏主题内容:娃娃家、小饭店、医院、小舞台、理发店、小工地、医院。

(二)环境材料介绍:

1、超市游戏

除了为孩子提供了工作服、货品外我们将认知活动的内容隐含在所提供的游戏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得多方面经验。如在小超市中我们在货架上标上了一定数量的图形,让幼儿练习物数一致的摆放货物。

2、建筑工地游戏

在建筑工地游戏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拼插积木还收集了半成品和废旧物品,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下选择游戏材料,使他们进行创造性构建。

3、理发店游戏

在理发店游戏中为孩子提供了发型图片、美发装饰物、各种烫发罩、洗头笼头等设施使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4、照相馆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选择各种小道具表现不同装扮的自我,而一些操作材料也为小摄影师提供了绘画的练习机会。

5、娃娃家游戏

我们的娃娃家游戏的开展就与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有机的进行了融合。如,孩子们在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中开展各种不同的游戏内容。展现家的功能设施。并结合区角游戏内容提供了筷子喂食、小乐器等操作材料。

6、医院游戏

在医院游戏中有各种听诊器、盐水袋、药等材料,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医院环境中,通过逼真的医院设施满足幼儿做小医生的渴望。

7、小饭店、甜品屋游戏

餐厅里的食物有逼真的包子、饺子等,还提供了半成品可自由搭配的“菜”还有一些废旧操作材料,厨师可按客人的口味做各种不同口味的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活动需求、创造需求等得到了满足,能力得到了发展。甜品屋中孩子们可随意选择材料制作冰激凌、饮料等。

8、小舞台游戏

小舞台是培养幼儿表达表现能力一方平台,幼儿通过面具、小乐器、小布偶的选用采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重点观察“照相馆”游戏主题,让幼儿积极参与并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2、 鼓励幼儿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用地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四)观察重点:

照相馆游戏中“摄影师”能否独立大胆游戏,并克服游戏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困难。 角色游戏案例:

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罗慧琳戴上了摄影师的工作牌,拿起了照相机招呼着跟前来回走过的小伙伴“快来拍照呀!我们的挂历照可好看了。”在她的鼓动下果然有客人走了进来。“我想拍这样的照片,”朱雨欣指着桌上的台历照说。罗慧琳马上热情相迎,并把小猪道具递给了朱雨欣。“好的,来笑一下,我给你拍。”喀嚓一声快门按了下来。此时一旁的张思远说:“我也拍一张,但我要和挂历上的一模一样穿上皇帝衣服拍。罗慧琳一时为难起来,说:这个衣服没有,我给你戴个面具吧,也很好看的。”张思远说“还有其他衣服吗?”当得知没有时只好摇头走开了。罗慧琳又接待了几个客人后生意显得冷清了一些。她开始拿出了纸和笔画起了照片,画完后将照片装入了相片袋继续开始向照相馆外张望、招呼着。但生意似乎仍不理想。

现象分析:

从照相馆游戏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有直觉行动性开始转向具体形象的思维,比起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要复杂。摄影师能向客人作介绍且会用语言招呼客人。能用语言与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能认真扮演角色,并且还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随便离开岗位的现象少了,因为他们在游戏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从游戏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现有的游戏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情节发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的;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在照相馆中的小道具显然是平乏的。

采取措施:

此时的我认为有必要介入幼儿的游戏。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照相馆。“摄影师,我今天带了自己做的新衣服想请你帮我拍些照片,你说好看吗?”罗慧琳见了忙说:“这衣服能穿吗?”(她见我拿来的是用包装纸折剪出来衣服,露出了一脸的好奇。)“当然行了,”边说我边将衣服披在了肩上。于是,罗慧琳帮我拍了起来。正拍着我突然叫了起来:“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这衣服先放在这,照片你帮我送到家里去好吗?”经我如此一说,她马上表示了同意。当我离开后观察到,罗慧琳又将此衣服给其他孩子穿上拍了照,孩子们相当喜欢,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库取一些材料自己做。罗慧琳后来还主动挨家挨户开始了“送照片”活动,并不忘做了拍照宣传呢。此后,在照相馆出现了“服装区”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对制作自己的“时装”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连一些动手能力弱的孩子也争相回家收集各种包装袋带回幼儿园。我觉察到了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后在材料库中我有意识增添了类似的材料。同时“时装店”的游戏主题也开始萌芽了。

效果反思:

在这一游戏案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老师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角色。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锐地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了解他们的每项兴趣与需要,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幼儿,通过环境材料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游戏中当观察到照相馆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后, 我以游戏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和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我及时提供、调整了游戏材料,且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导幼儿进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让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

新光幼儿园 唐君

第五篇: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分析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是深受幼儿喜爱和欢迎的重要内容。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内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是丰富幼儿课堂教学活动和改善幼儿课堂教学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主体;游戏化环境;游戏化氛围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基础,是活跃幼儿思维的关键。我国幼儿教育细则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课程教育,要严格按照幼儿的发展需求而进行,要将游戏穿插于课程教学之中,以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课程教育,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幼儿教育标准,需要认真挖掘和剖析幼儿的内在发展需求,需要以游戏活动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以游戏化的体验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充盈幼儿的精神世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充分享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倡导游戏化精神,凸显幼儿主体性

杜威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曾经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发表过这样的教育言论:游戏,代表的是一种态度,反映的是一种精神,游戏活动所呈现给我们的是另外一种精神态度。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渗透游戏化精神,以游戏化精神引导幼儿关注教学活动,以游戏化精神激发幼儿潜在意识的勃发,以游戏化精神激发幼儿主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课程教学的核心主体,充分挖掘幼儿主体的差异需求和内在兴趣,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人格和选择权利,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游戏活动的具体理念,要根据幼儿的内在需求确定游戏活动的时代性与适切性,要将幼儿的天真、好动与游戏活动的趣味、生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愉悦化的氛围中感知游戏化课程的无限魅力。例如,在《乌鸦喝水》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就先在黑板上贴上老鹰、乌鸦、喜鹊、啄木鸟等鸟类的图片,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思维意识告诉教师哪张图片才是真正的乌鸦,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示乌鸦喝水的真实情境,之后试问幼儿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谁能告诉老师乌鸦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使自己得到水喝的呢?如果你是这只小乌鸦的话,你会用什么方法喝到瓶里的水呢?等等。将教师的角色定义为课程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将幼儿主体作为课程游戏化的主体,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课程游戏化活动的能动意识。

二、创设游戏化氛围,营造游戏化环境

课堂教学的氛围需要营造,而游戏化的氛围也需要刻意营造,只有以游戏化的氛围渲染课堂教学的整体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幼儿课程教学的游戏化。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整体环境的设置,要将教学场所与教学内容按照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统一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游戏化实物器具,要根据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游戏化环境的设置,以此满足学生主体思维发展的趋势。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游戏化氛围的神秘感和奇特感,要以幼儿主体的视角进行游戏环境的布置和游戏器材的选择,要注重联系幼儿生活的实际环境,要充分挖掘游戏活动中的有效信息和资源形式,以此为课程的教学营造出适宜的游戏化氛围和游戏化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小汽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张贴关于真实汽车的图片和相关的卡通图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汽车房的形式,让幼儿在众多的汽车图案中感受好奇之心与欢喜之情。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内在兴趣和生活环境创设这样的游戏化活动:同学们,在我们的马路上来来回回地跑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你们都认识这些小汽车吗?知道都是什么牌子的吗?请你们按照自己的所见、所想画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好吗?以此种方式进行课堂游戏化氛围和游戏化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游戏化氛围和环境下得以全神贯注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探索。

三、创造性开发游戏,拓展游戏化内容

实现幼儿课程教学的游戏化,就不能一直墨守成规,也不能照搬照抄,要在各个因素的综合中进行创新,以此拓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不断成长中的最新发展需求。在幼儿园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具有开发性与创新性的思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新的想法,要将幼儿兴趣的转移作为课程游戏编制与创造的支点,要将生活中的新鲜资源经过整编融入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进而满足幼儿内在的成长需要和广泛的兴趣需求。例如,在幼儿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最近热播的动画片中的内容和角色进行游戏的创制,让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总之,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首先教师要正确认知游戏化的具体精神,其次要在教学之中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再次要充分分析和挖掘幼儿的内在差异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点开发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

[2]葛晓东.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3(18).

编辑 温雪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体育教研计划下一篇:幼儿园体育游戏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