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弱势群体调研报告

2023-03-10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弱势群体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农村弱势群体调研报告

农村弱势群体调查报告

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我国农民占据着绝大的人口基数,然而,从各方面综合来看农民也占据了弱势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为此,响应学校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促进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在寒假期间就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做了初步的调查。通过调查,基本了解了农村低收入户的构成、经济来源、贫困原因等情况,

1农民弱势群体基本特征

首先,低收入是构成农民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低收入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普遍存在于任何地方和任何时期。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如何,总有一部分人处于收入相对较低的状态,农村部分农民便成了这部分弱势群体。

家庭人口少、户型规模小、劳动力少,年龄结构老化,特困家庭比重较大。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倾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低收入家庭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弱,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庭由于没有传统农业以外的收入而陷入极度贫困,经常处于入不敷出之中。

农民弱势群体多为鳏寡孤独者,这一部分人虽然得到国家的救助,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一个家庭中就业人数少,就业质量总体不高。这些从业人员中含60岁以上的人员较多,而且大都从事简单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兼打零工比重大,而且年龄相对较高,外出打工也有相当一部分且年龄偏低。在家乡附近工厂的固定农村人员年龄均匀但整体素质偏低。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知识的贫乏导致观念落后,学习意愿差,缺少谋生的技术,在社会上就业难,收入低。

家底薄、资源拥有量少。在调查中发现,低收入户拥有的固定资产中,只有住房价值最高,生产性固定资产几乎很少。劳动力就业门路窄。只能从事简单的种植业,农闲兼打零工。

2 农村低收入户家庭致贫原因

农村低收入家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家庭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制约,也有来自于自身主观行为、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按致贫主次因素表现为:

一是自然条件差,家庭收入来源单一致贫。从大范围来看,低收入家庭较多的地区属于可利用田少且离镇较远的村落,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村办工业和民营企业较少,村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虽然近几年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国家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虽然减轻了一部分生活负担,但总的状况还不容乐观。

二是生产要素缺乏。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而言,生产要素的缺乏是导致其长期难以脱贫致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而生产要素中又以劳动力最为缺少。调查中发现农村低收入户中,无劳力、因病、因残者占低收入家庭户数的一半,由于缺乏适龄劳动力,低收入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加入了就业队伍,这部分人数占到低收入家庭就业总数的两成左右。同时,低收入家庭还普遍缺乏扩大生产、发展非农产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自我发展能力比较薄弱。

三是因病因残致贫。调查中发现,有病无钱医治,等、挨、靠的贫困户在村子中也比较常见。虽然农民医保政策也已经实施多年且遍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治标不治本,遇到大病疾病还得由自己来负担。常年看病就医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病情稍微重一点,一般的农民家庭都负担不起,很多家庭都因此而拖垮。贫困户更是承受不起。有的得了大病,只能听天由命。此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也需要就医治疗,有的虽不再花钱救治,却也失去了劳动能力( 有的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的甚至瘫痪在床,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而且诸如报销制度、比例等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是因子女上学致贫。低收入农户中因子女就学致贫的也占一定的比例。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家庭越贫困,因子女上学致贫返贫的概率就越高,这种现象不容忽视。现在,随着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低收入农户子女在中小学读书的费用尚能承受,但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费用却居高不下,一个高中生一学年的学杂费大约两千多元,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少则五六千,多则一两万,加上孩子的生活费,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为此许多家庭为了子女学业而举债借款。

五是天灾人祸,家庭意外致贫。低收入户中也有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家庭成员遭遇各种灾祸而致贫。原因是这些家庭成员中主要劳动力发生重病、交通事故、工作事故、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重伤、以致残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六是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致贫。目前,低收入户虽已基本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但多数家庭成员因参保缴费困难而未能参加任何养老保险。同时,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个人缴费高但享受额度低的问题,导致农村因病返贫,因天灾人祸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3 建议

一、农村低收入户群体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而是一项持久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改革的开放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的提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逐步解决。

低收入农户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造血型”,另一类是“需输血型”。“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劳动力,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劳动脱贫。对这类低收入户,主要考虑从就业、创业方面进行帮扶。

1)项目帮扶。充分利用当地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工商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强他们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就业帮扶的积极性,让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能从当地企业得到稳定收入。这样既帮助了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能促使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有条件的低收入户创业积累经验。2)加强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培训。目前工作重点要帮扶有体能的低收入农户输出劳务,解决一人就业,带动一户脱贫。目前我区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的形势对加强低收入群体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民增收的重点亦成为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

3)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其自身增收能力。非农就业率低是低收入家庭普遍特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低收入户的非农就业工作,增强其自身增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非农就业工作中,对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要优先照顾,加强其就业指导和培训,并在给予补贴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引导农村龙头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吸纳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员就业,从而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另外,可通过“公益岗位”进行安置,对低收入户中哪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又

要照顾家庭的劳动力,让他们从事当地的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公益性”工作。

二、“需输血型”低收入农户是指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这类低收入农户多为“五保户”和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致贫的低收入农户,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无生存的本领,无经济来源。对这类低收入户的帮扶,着重从政策方面进行帮扶。

1)建立完善长效救助机制。对低收入农户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将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和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家庭纳入低收入农户范围,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因病致贫、因灾致贫是造成低收入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劳动力少,缺乏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缺乏生产资料以及部分家庭思想观念落后,惰性等方面因素造成的原因。因而政府和社会在加大低收入户群体的增收过程中,应根据增加低收入户的难点和重点,区分对待,重点解决家庭身有残疾或患有重病家庭等特困家庭的增收问题,再针对其他不同特点,通过加强就业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方法,增加其他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提高促进低收入家庭增收的效率。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等制度是保障农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全区农村低收入保障范围,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推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农村低收入农民的参保率,逐步调整报销范围和补偿标准,真正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受益程度,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保证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3)继续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要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子女学前教育和上高中、大学后的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的补助。同时在完成学业后,各联村单位要积极给予职业介绍推荐帮扶,帮助解决就业,使低收入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4)加大社会帮困扶贫力度。各级政府要增加对重点贫困地区的道路、水电、卫生、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难以自我摆脱困境的农村低收入家庭,要通过建立基金、项目扶持直接捐助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困,来逐渐减少这些低收入人口。目前,我区结对扶贫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应总结经验,持之以恒,扩大成果,防止反复。

第二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2015年06月19日08:1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

图1

图2

图3 编者按 2012年毕节5名留守儿童因在垃圾箱生火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阴影还未散去,2015年6月9日晚,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悲剧又一次上演,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生存命运和困境的深深关切和担忧。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贫困程度比物质贫困更为严重。2014年5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状况调查”,并最终形成了题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课题报告。我们编发此报告,目的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和心理面临的诸多问题,让上述悲剧不再上演。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

6、3.9和3.1个百分点(图1)。意外伤害的发生源于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监护人履责不到位。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然而,有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其学习态度与状态的差异,一方面缘于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与留守儿童自身的情况有关,因为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问题积累多了,势必影响学习的自信心。有58.1%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高出5.8个百分点。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谁”“你和谁最亲近”“你的心里话主要跟谁说”“遇到困难你会向谁求助”“谁经常鼓励你表扬你”5种情况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亲、父亲和同学朋友,留守儿童则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较弱,而朋辈性倾向明显,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此外,还有17.6%的留守儿童表示社会支持主要来源是自己,这表明他们感知不到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都多于非留守儿童。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图2)。

总体来看,留守女童负面情绪多、孤独感强。其原因:一是性别的差异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爱抚;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满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负担。留守女童的家务负担远高于男童,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为家庭转移更多劳动负担的同时,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与父母外出带给她们的心理影响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她们未来的发展。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

某县综治委的同志说留守男童是当地犯罪青少年的重要群体,称他们为“110的后备大军”。其原因: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这是留守男童不良行为相对突出的直接原因。男生成熟较女生晚,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监控,否则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理解、掌握和内化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价值观和行为偏差。数据显示,留守男童更赞同诚实守信的人容易受欺骗(55.1%)、一夜成名的人令人羡慕(47.1%)和做好事经常得不到好报(39.0%)等说法,比留守女童高4~6个百分点。

二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男童影响较大,本次调查中有91.9%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或双亲外出。父亲外出缩小了儿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也使得家庭中缺少权威形象,使男孩的管教和监督变得更为困难。此外,对于男童而言,父亲还提供了男子的基本模式,供其参照和认同,父亲远离不利于留守男童的性别认同。

6.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4.1和8.7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4%),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初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变化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对于初二留守儿童来说,青春期的影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叠加,放大了种种问题。

7.父母外出对小学四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在四年级到初三6个年级的留守儿童中,过去一年,有3.6%的四年级儿童遭遇触电,比例最高;而非留守四年级儿童为1.5%,比例最低。在上网的留守儿童中,有26.9%的四年级儿童玩网络游戏,9.9%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内容,在6个年级中位于前两位。此外,有1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在生病后选择自己忍着。

外出父母及代理监护人,因为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长大了,已经适应校园生活而又尚未面对升学压力,容易对其放松监管。这不仅使得他们更易遭受意外伤害,也忽视了他们一些不良品德和行为的滋生和发展。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划分,十岁左右的儿童正是道德水平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也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49.6%)比非寄宿生高10.5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宿生(15.2%)比非寄宿生低5.9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上学迟到(49.2%)、没完成作业(54.6%)、不想上学(45.6%)、对学习不感兴趣(48.9%)、听不懂老师讲课(62.9%)、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56.7%)、成绩下降(78.5%)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相差5.9~12.6个百分点。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40.4%)。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经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50.1%),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38.5%)和看电视(24.5%)。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六成多;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图3)。

第三篇:农村党建和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区县层面的党务工作者,能够参加今天的这个座谈会,既感到十分荣幸,又感到机会十分难得。借此机会,下面我把某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某区是某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共有8个街道办事处,102个社区,15个行政村。区委直属党委(工委)24个,其中,8个街道党工委,1个直属机关党工委,15个系统党委。全区共有基层党支部(总支)508个,党员8810人。

一、农村党建工作

某区现有15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38人,总户数3,890户。共有15个党支部,党员274人,其中“两委会”班子成员102人,村党支部成员51人。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都市村庄经济发展、城中村改造和社会稳定三大任务,以创建“五个好”基层组织为目标,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依托,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加强都市村庄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了全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

我们从新形势下城区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党支部的实施意见》,落实了区委、区农村工作局党委、各行政村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全区构筑了区委宏观指导,区委组织部重点督导,区农村工作局党委具体实施,各涉农部门协调配合,各村党支部积极落实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机制;二是明确了区委书记、区农村工作局党委书记、各村党支部书记抓“三级联创”工作的三级责任人职责体系,进一步落实了各级领导干部村级联系点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等各项制度,实现了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工作的认识、责任、措施、工作的“四到位”,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教育,强化培训,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我们制订了全区农村干部教育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以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机制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一是学习方式上讲求多样性。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聘请专家授课、参观先进单位、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不断丰富政策理论学习的形式。二是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我们根据年度任务的不同,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近几年主要以“城中村”改造和思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重点内容对干部进行培训。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大政方方针和中央领导的重要论述,开展了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和艰苦创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三是在教育效果上注重实效性。我们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和“实际、实用”的原则,先后组织农村“两委会”干部参加了城市规划法、房地产开发、“城中村”改造项目立项及审批实务等各方面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专题讲座,使大家在熟悉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程。

通过以“三级联创”为切入点的一系列党建载体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农村各项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村两委会班子干部队伍整齐,关系协调;经济逐年稳步递增,15个村经济总收入均在3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基层干部以优良的为民服务行动,主动为民排忧解难,化解各种矛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使“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推进,保持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三、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1、以“五个好”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工作局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一方面,切实加强对局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作风集中整顿、“论团结”、“论勤政”、“论廉政”和“创佳争先评差”等学习教育和研讨活动,坚持用正确理论武装全体干部的头脑,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局党委组织优势。一是健全完善包村制度。重新制定了包村干部的工作职责,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抽调了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成立了驻村督导组,对“两委会”矛盾突出的村先后进行了两次集中整建,较好地扭转了后进村的面貌。二是培养典型,抓点带面。在北沙坡村和南关村开展“三级联创”试点工作,帮助该村先后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17项制度。同时,召开全区农村规范化建设现场会,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全区村级各项事务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创新制度,扩大民主,积极探索都市农村党建工作新途径

一是切实加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着眼于有效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我

筑工地,据统计,我区目前现有施工工地54个,外来农民工5千余人。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活动,有助于农民工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寻找并发挥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我区精神文明办公室通过指导全区各

街道建立文明市民总校和社区文明市民分校开展教育活动把农民工纳入文明市民教育范畴,得到了农民工的普遍欢迎。今年6月中旬,我区长乐坊街道办事处邀请市委讲师团

对地区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文明、道德、遵法讲座,发放《文明市民教育读本》3000余份。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组织的360余次各类讲座、授课中,参与活动的建筑工地农民工达1000余人次。

2、关心农民工群体业余文化生活。长期以来,远离家乡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街头文艺演出、纳凉晚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教育农民工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我区柏树林、长乐坊街道党工委通过为骡马市等大型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举办了“夏日电影专场”、“走近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真情献给农民工”等文艺晚会,加大对农民工群体及党员的政策宣传和教育管理工作。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驻地单位、农民工代表同台演出,同唱革命歌曲,不仅教育了农民工,而且使农民工逐步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

三、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目前,由于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基层组织建设在我区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城市劳务市场中建立党组织尚属空白。目前,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依托非公企业党组织、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等组织载体进行,对农民工的教育、管理、权益保障无法实现专门化和集中化,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仅限于“搭车”之列,这就影响了社会及用工单位对他们的重视程度,阻碍了党员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或单位单独建立党组织,专门负责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应是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但是,由于农民工群体中党员数量极少,而且比较分散,党员流动性大等客观原因,加之许多农民工较为集中的用工单位负责人功利观念较强,主观上不愿意成立党组织,给在这一群体中建立党组织设置了重重障碍。

2、农民工党员身份无法确认和证明,存在着农民工不愿暴露身份问题。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党组织在这一群体中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政治舆论宣传和社会氛围,从而使农民工群体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存在,逐步形成了农民工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思想意识淡薄,政治上不积极要求进步的恶性循环。二是从农民工外出务工原因来看,他们主要是为了谋生、挣钱,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物质需求,根本顾不上精神上的追求和政治上的进步。三是受现行党员管理的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如何证明农民工党员的身份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正常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

3、许多农民工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员权利与义务无法履行,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本人不愿意暴露党员身份,另一方面是流动党员的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党组织不健全、工作不力,无法正常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输出地党组织由于距离远,对流出的党员疏于管理,输入地党组织怕增加负担,不愿意接收,致使许多农民工党员处于游离状态,作用难以发挥。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区农民工群体及基层党组织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1、加大对农民工群体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宣传力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对农民工群体及党员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农民工所在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站要经常深入这一群体,与其沟通交流,促膝谈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他们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其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促使其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法。针对农民工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建议中组部明确农民工输入地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建立农民工流动党员联络站,加强与农民工所在企业或社区党支部的联系,及时为他们提供有关农民工及党员的有关情况,确保农民工党员全部接转组织关系,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从而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2、改革创新党员身份认定的方法与手段。农民工党员身份的不确认,很难使他们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确认农民工党员身份的有效方法就是使用由农民工输出地党组织签发的《党员证》。《党员证》作用在于:一是方便党组织认定党员身份;二是方便党员凭此证在工作地党组织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建议中组部在全国尽快建立并实行《党员证》制度,使农民工党员凭《党员证》接受工作所在地党组织的服务、教育和管理,从而形成“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3、加大对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政策研究和支持力度。鉴于目前各地对做好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责任主体含糊,工作任务难以落实,社会氛围不浓厚等现状,建议中组部在调查研究,摸清状况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有关加强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相关文件,加强农民工党员输出地与输入地党组织的双向联系,解决部分党员不愿意暴露身份和找不到党组织的问题,进一步明晰这项工作承载主体、输出与输入地相关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以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贯通,左右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这项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

&n

第四篇:关心农村党员弱势群体 增强农村党组织活力

提高基层执政能力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6月份以来,县委组织部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县14个乡镇(街道,下同)315个村(居、社区,下同)中的297个党组织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统计分析等方式,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些亮点,发现了一些问题,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基本情况

总的来看,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培育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深入创建“一线工作机制”、“党员干部驻村”等富有成效的党建工作载体,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201位被问卷调查者中,有51.9%的人了解“一线工作机制”这一工作载体,有86.4%的人认为县乡机关干部驻站(村)开展得“好,工作更加深入”。有78%的人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光荣”,21.5%感到“比较光荣”。有49.2%的人认为能够行使党员权利,55.1%认为尽到了党员义务,46.6%认为现在岗位能让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非常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74.7%的人认为与群众关系“很好”,“一般”的占

1 24.7%,“不好”的只占0.6%;55.4%的人认为农村党支部“作用明显”,41.2%的人认为“有作用”;认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好”的占85.4%,“一般”的占15.6%。

调查中,我们也在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集体经济薄弱是我县农村存在的最为普遍、最为突出和最为棘手的问题。接受调查297个村中,有134个村空壳,占45.1%,而且大多数村负债;有收入但不足5万元的138个村,占46.4%。由于集体经济薄弱,至今还有101个村还借房或者租房办公,部分村连正常办公经费都很难维持,更谈不上承办公益事业。

2、贫困党员仍占一定比例。在所调查的14个乡镇(街道)共有因病、因灾、因残、孤老等贫困弱势党员1929名,占总数10359名的18.6%;60岁以上老党员2768名(其中1949年以前入党的14名),占总数29%。这些老党员中,家庭年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有1039人,0.5-1万元的482人,分别占37.5%和17.4%。调查中,过半数人认为党组织能够关心贫困党员、老村干和困难群众,但同时也有22.3%的人认为那是“季节性的关心”,11.2%认为是“形式上的关心”,缺少经常性关怀机制。

3、 大部分村干部待遇偏低。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村没办法为村干部进行补贴。在被调查的297个村500多名村支书、主任中,村补贴100-300元的村干只有126人,不到五分之一。

2 卸任后的村主干待遇不佳,乡村无法为卸任村主干安排就业和提供福利,部分80-90年代乡镇安排在乡镇企业中就业的卸任村主干,因体制变化和企业关并破产而失业,部分村干部曾经为计划生育、征粮催款而得罪乡邻,至今倍受冷落。这些情况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职业吸引力。

4、党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被调查的除三沙、下浒以外的12个乡镇(街道)农村党组织中,有外出流动党员1682名,占该12个乡镇农村党员数8732名的19.3%,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1人中,有50.9%的人认为党组织不够重视党的组织生活,还有48.5%的人对党组织生活不够满意。在297个村中,2005年召开党员会议不足3次的村有63个,占了21.2%。有42.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最需要市场和实用技术信息方面的教育、培训”。

5、部分干部素质能力较低。所调查的297个村中共有党员10359人,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1854名,高中以上文化学历的1841人,分别占17.9%和17.8%,年轻党员、高学历党员比例严重偏低。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1人中,认为支部书记“只能按步就班工作”和“只能作一般性事务工作”的,分别占27.6%和14.1%;认为支部书记“注意学习,但较单一”和“不爱学习,知识明显缺乏”的,分别占27.6%和8%;认为支部书记 “8小时以内闲时较多”的,占4.1%。

二、对策与思考

3 针对农村党组织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调研组认为应立足农村基层工作实际,进一步转变基层组织职能,转换工作机制和模式,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让农村党组织存在的无钱办事、无章理事、无人管事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1、推动基层组织职能转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近年推行的“一线工作机制”是我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探索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市组织部门的一致认可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今后,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作需要,推进服务型、法制型基层组织建设。以乡镇机构改革为重点,整合乡镇机构岗位设臵,精简乡镇一般事务性机构,完善服务职能。通过机构调整和职能界定,使基层组织工作与外部市场、农民收益、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检验基层组织工作效果,从而强化基层组织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按照产业化、专业化服务的要求,推行乡镇干部联系产业、联系项目、联系技术、联系销路等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全面推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干部资源,增强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的考核机制,乡镇的内部考核,实行权责统

一、目标考核、效能管理,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让群众评议干部,并按照干部工作实绩予

4 以表彰奖励。推行“首问首接”、“民情日记”、“连心卡”、“代办代理”等制度,引导乡镇、村干部更好地以农民利益为工作导向,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建立健全乡镇、村干部培训制度,采取短期培训、外出学习、外派挂职、进修深造等形式,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快基层干部由生产型向经济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县、乡镇两级财政要把培训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建立评价乡镇干部政绩的新机制,完善干部民主推荐、考察评价、决策任用、管理监督、竞争激励等制度和办法,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生动活泼、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引导基层干部增强宗旨观念,扎根基层,真抓实干,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乡村干部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外出党员,采取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双向反馈等形式加强教育管理,引导他们积极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回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对在乡党员,推

5 行党员岗位目标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特点分类设臵农业科技示范、民情民意收集、财务收支监督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推动村务规范管理、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加大对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采取组织结对联系、种养殖大户结对帮带、基层干部结对帮扶等措施,通过助资、扶技、促销等形式,帮助他们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建立弱势党员群体经常性关爱制度,对发生病灾和特殊困难的党员,党组织应及时、经常地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进行探望慰问;对去世党员,党组织要组织追悼仪式,对死者家属进行慰问,并在经济上给予一定补助。

3、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建立和健全村干部报酬保障和工作激励机制,制定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已势在必行。一方面,要从经济上给予村干部报酬保障。积极推行绩效报酬制度,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村的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作基础等因素,视实际情况分开档次提出拿固定报酬村干部人数和报酬额度的指导性意见,组织引导通过创业承诺、目标考核和述职评议等途径,将村干部的工作实绩与报酬直接挂起钩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使村干部敬业实干,为民谋利。村干部报酬可由基础报酬、考勤补贴和绩效奖励三部分组成,基础报酬根据村规模大小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考勤补贴视平时在位出勤情况确定,绩效奖励根据全年工作实绩评定。建立现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坚

6 持自愿选择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现职村主要干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或商业养老保险,实行县、乡镇、村干部个人“三个一点”的办法交纳保费。有条件的村,可以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由村集体按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现职村主干的养老保险费。关心离任村干部的生活,引导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发挥作用。对建国以来担任过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累计任职时间满20年现已离任的对象,县、乡镇两级财政按月予以80-120元的生活补助。

另一方面,要在政治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尊重村干部的劳动和创造,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委、政府决策重大事项中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较强的村主干,要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选。要采取定期隆重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村干部,对连续任职达到15年以上的现职村主干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提升村干部的职业自豪感。

4、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每年排出几个后进村作为扶持的重点,逐村建档立卡,对症下药进行扶持。对薄弱村实行一个县级领导干部联、一个经济强村带、一个好单位帮,找准问题、分类施治;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经营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村办企业,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

7 途径,盘活集体资产;积极化解村级债务,通过清欠还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债务等形式,使村级组织卸下历史形成的债务负担,防止产生新的不良债务;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如报刊征订要坚持合理、节俭、实用原则,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禁止各种硬性摊派;各有关部门都要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减负制定优惠政策,加强配套服务,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层层建立责任制,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的良好氛围。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本地优势,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理清发展思路,用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谋划确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开发资源、盘活存量、发展中介组织和扶持个体工商户等办法,大力开拓农村物流配送、产品销售、货物中转、中介组织等服务创收项目,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巩固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执政兴业、服务生产、凝聚群众、兴办实事的物质基础。如可允许村级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开办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收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山地开发,均实行集体开发建设或集体、农户联合开发建设,采取租赁、承包、分户管理,按比例分成收益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为壮大集体经济提供长期的比较稳定的收益来源。

第五篇:农村留守群体的研究[范文]

1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留守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已逐渐显现: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正常亲子家庭所给予的照料、关爱和教育,往往还要过早分担家庭的生计压力,面临着各种成长风险;丈夫的外出使留守妇女不得不独自承担生产、抚育、赡养等家庭责任,身心负担加重的同时,长期的两地分离更增加了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子女的外出使养老的载体与对象发生了分离,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受到侵蚀,“养儿防老”日渐成了老迈父母们遥不可及的愿景。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农村家庭自身的问题,但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家庭的范畴,是我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也是无法回避的新的社会问题。而农村留守群体的福祉关乎社会公正,关乎农村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对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迫在眉睫。

1.1留守老人

1、体力负担重。青壮年外出打工后,家庭的生产劳动自然而然的由留守老人承担。虽然体力严重透支,但留守老人都还在坚持。走访中,大部分老人提起家里的生产状况时无奈的回答:"做不动也要做呀!田荒了多可惜啊!能动一天就种一季,种不动了再说!"

2、抚养负担重。子女外出打工后,大部分老人与孙辈组成"隔代家庭",还有不少留守老人的子女全部外出打工,仅留下老年父母及未成年的孩子,留守老人基本上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因此,老年人害怕生病,很多老人都谈到"有子女在身边要安心得多,有个照应。"并且留守老人还要照顾孙辈,有的孙子年龄小,不能离身,给老人农作及家务劳动带来极大不便。

3、心理负担重。农村老人大多识字不多,隔代教育力不从心,让老人极度担心却又无法监督管教。同时,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为留守老人与子女交流沟通的主要方 1

式,有的子女一去多年杳无音讯,有些老人甚至"不知子女是死是活"。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部分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缺乏家庭温暖,使他们倍感孤独。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高,留守老人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也相应越来越少,除了看电视、聊天,老人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有的独居老人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处打发,极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1.2留守妇女

1、劳动强度大,健康意识较差。家庭中男劳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抓好生产劳动的同时,她们还要教育子女、照顾老人,有限的精力与超负荷的劳动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妇女需要独立承担2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喂2头以上的牲畜。50%左右的留守妇女没有坚持体检,有的明知有病也拖着不看。

2、精神压力大,防范力量减弱。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妇女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据调查,丈夫外出打工时间最长的已经有6年之久,最短的也有一两个月,其中,38%的务工者每年回家两次以上,55%的每年回家一次,7%的两年及以上回家一次。部分留守妇女担心与丈夫失去联系,担心丈夫有外遇及在外的安全,同时,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留守妇女还担心家庭遭遇偷盗,担心被异性骚扰,安全感大大降低,68%的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60%的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

3、文化生活少,综合素质偏低。虽然很多村委会建立了农家书屋、农民活动场地,健全了各种体育设施,但由于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留守妇女在农闲时节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带小孩、看电视、串门子、打麻将,极少读书看报、学习知识。由于社会交际圈狭窄、思想观念落后、知识更新慢,导致部分留守妇女无力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与监管,与丈夫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婚姻质量和家庭稳定。

1.3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缺失。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由亲戚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在学习给予帮助和指导,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亲情缺失,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淡漠,性格大多存在孤僻、任性、冷漠、自卑等现象。

2、行为习惯较差。隔代教育"重养轻教",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上的偏差,有的不听教导、不服管理,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迷恋网络等不良行为。

3、安全缺乏保障。留守儿童年龄小、力量弱,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他人,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尤其是女孩,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2对策及建议

2.1针对留守老人:

一是弘扬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对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大力评选表彰孝老敬老好儿女、好婆媳等先进典型,以典型影响人、感染人,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的社会风尚。要引导年轻人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关心老人的身体、心理,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二是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的作用,组织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是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留

守老人大多体弱多病,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建议把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纳入报销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四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方面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动员留守老人子女积极为其缴纳农村养老金,保证老有所养。五是引导留守老人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如可以引导他们参加村里的文化活动,参与邻里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管理等,帮助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充实生活内容的同时,转变思想观念,充分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2.2针对留守妇女:

一是建立活动阵地。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作用,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文娱活动,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系列活动。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把留守妇女教育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整体规划,开展科技知识、创业技能、法律咨询、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升留守妇女基本素质和致富能力。三是加强政策扶持。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出台有利于留守妇女的创业政策,实施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帮助留守妇女创业致富。四是做好维权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等阵地作用,开展农村民间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组织留守妇女参与平安村庄创建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营造安定团结的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五是加强人文关怀。农忙时节,各村要合理安排和协调人财物,通过生产互助、换工、义工等形式,帮助留守妇女搞好农业生产。要深入基层,深入留守妇女家庭,给留守妇女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2.3针对留守儿童: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清理网吧、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二是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应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加大价值观念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度,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监护;规范家长学校和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四是实施关爱工程。继续开展“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爱心妈妈重点开展“双互”“双访”“双联”活动,即互认互知,访班主任、访委托监护人,“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委托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参考文献:

(1)杜丽丽.农村留守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2011

(2)袁谋臣 刘引. 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的建议与对策[N]团结报,2010

(3)乔春花. 新农村建设中返乡务工人员主体意识培育研究[D]. 郑州大学,2011,(05) (4)卢德平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美中教育评论,2006,(2)

(5) 陆继霞 叶敬忠我国农村地区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农村经济》 2009 第12期

(6) 史晖 王德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探索》 2008 第9期

(7) 李春艳 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第1期

(8)潘璐 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下一篇:农村精准扶贫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