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实践模式的研究

2022-10-29

1 引言

“创业”一词在大学生中间越来越活跃, 大学生对其理解不尽相同。通过对现代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和实践模式的研究, 采取文献搜集整理、跟踪调查江苏大学部分创业团队等方法, 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创业动机, 加深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正确理解, 由此归纳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使大学生创业之路走得更顺利, 提升其创业的成功率。

2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

2.1 创业意识淡薄

首先,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生活费多由父母承担, 经济上没有负担从而导致其金钱观念淡薄, 缺乏迫切创业的愿望;其次,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愿让子女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 向子女灌输平凡人生的想法, 导致现代大学生丧失创业必备的敢于拼搏的意识;最后, 由于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封建思想中的“官本位”在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社会一般心理多认为“从政”要好于“从商”, 导致现代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兴趣。

2.2 创业知识缺乏

从内部因素来看, 许多大学生在决定创业时仅仅是盲目跟风, 对国家所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却知之甚少, 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有效地申请到创业贷款, 不知道如何办理注册手续。他们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 没有进行脚踏实地的市场调研, 更没有制定详细完善的长远规划, 仅凭一腔热情就踏上创业之路, 自然是无法长久的。

从外部因素来看, 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资金资助还不到位, 以江苏大学为例, 其开设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讲座和课程的主讲人多是辅导员和行政人员, 专业性强的人才数量偏少, 课程内容质量不高, 导致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好。

2.3 创业意志脆弱

有的大学生追逐当下最热门的项目, 见异思迁, 不能在某一个具体项目上坚守太长时间。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 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坚持不下来而退出创业, 其中, 2012年创业的应届毕业生3年后还有36.4%的人还在继续, 2013年这一数字为22.7%, 2014年为29.6%。

此外, 当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 自主创业的失败对其影响较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 却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就导致在问题出现后, 大学生不能客观分析创业失败的原因, 会产生强烈的沮丧心理, 自信心严重受挫, 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3 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误区

当前, 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还比较封闭,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创业实践社团运行僵化, 缺乏活力;创业内容陈旧, 不能适应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创业途径、方法单一, 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等等。在现代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实践时, 往往会走进误区, 具体表现为一下几种形式。

3.1 见异思迁型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 摆在现代大学生面前的是千万种创业项目, 在下定决心开始从事某一项目的创业工作后, 很容易被其他项目吸引, 从而导致“样样都涉猎, 样样都不精”的情况发生。如此一种“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态度, 不仅创业项目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而且也会在无形中让周围的人认为自己做事缺乏毅力, 就算转移了创业项目, 也会浪费积累下来的人脉和资源。

3.2 错误预判型

在创业之前, 没有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的预判, 过高的自信心导致自我能力和实际存在距离, 或者对项目的市场占有度和其他相关市场调研没有调查得完备, 或者是掌握的创业知识不足不准确以至于与社会实际和市场脱节。总之, 不立足实际的创业最终都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3.3 浑水摸鱼型

很多大学生打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旗号, 博取社会的同情, 打感情牌, 有的在进行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强买强卖, 更有甚者当起微商, 以次充好, 堂而皇之地以正品价格卖假货, 还心存侥幸, 百般辩解。殊不知, 丢掉了诚信, 守业谈何容易。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无比激烈的社会, 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都是不可容忍的。

4 对策与思考

要想提高现代大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要发挥好作用, 从不同的维度对大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动和技能等方面加以培养。

4.1 学校

(1) 开设高质量创业课程, 宣传大学生创业知识。在校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很浅显, 所掌握的创业相关知识比较薄弱, 这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相对封闭、实践环节较少的特点决定的。当前有些高校单纯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而开展创业教育, 急功近利的色彩较浓, 脱离大学生的知能实际, 高校应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 并创造各种创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2) 举办创业技能大赛,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高校要在思想上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拒绝成为“啃老族”, 可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技能大赛, 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 通过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4.2 家庭

(1) 培养独立自主意识, 紧跟当今时代潮流。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撤掉他们的“保护伞”,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同时, 让孩子多跟社会接触, 让其了解就业创业形势, 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要墨守成规, 把已经僵化了的观念传达给孩子。

(2)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时刻保有危机意识。大多数大学生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 充足的生活费让他们在心中滋生出似乎什么也不做也能过得很好的想法。而一旦大学毕业, 家长们不再提供生活费, 对于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来说, 瞬间断掉经济来源, 可能导致其自我认同感缺失。家长要从小教给孩子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 从小就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杜绝过度依赖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发生。

4.3 社会

(1) 转变思维方式, 积极接纳年轻创业者。抛弃过去的“官本位”思想, 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维护机制, 将更多的有利政策向大学生创业者倾斜。允许失败, 尽量减少大学生创业失败所将承担的风险。

(2) 加强企业与高校对接, 拓展大学生创业渠道。没有实际的锻炼, 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和考察, 对创业项目的预判有误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企业能够拓宽人才吸纳渠道, 既有利于企业汇聚一批敢拼敢闯的青年人, 又有利于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对于企业管理、创业知识、日常运营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有所借鉴。

5 结语

大学生创业形势还比较严峻, 在心理上和实践中容易走进误区, 面对当下愈加兴盛的创业浪潮, 全社会都应予以高度关注, 尤其是高校需要积极应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又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在就业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考虑将创业作为出路之一。但是部分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时由于缺乏一定的指导, 让他们的创业之路增加了风险。因此, 本文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和实践模式的误区, 细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践模式误区,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 叶贤.国内外创业心理模型述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2] 彭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分析与调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3] 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9) .

[4] 孙建萍.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分析[J].对外经贸, 2012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下一篇:粘康酸一步制备PTA衍生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