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评课稿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比的认识评课稿范文

《比的认识》评课稿

樊东杰

听了李景老师《比的认识》这节课,总体感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导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神五”升空杨利伟向人们展示的国旗入手场景入手,以这样的情景把本课的一些数据呈现,再在其后的教学中逐一地提取使用,这样既有效地把整节课串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也使学生在数据的比较中真正感受到了国家的强盛,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当然,这种情境的使用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源自生活,又能很好地服务于生活,进而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是蕴涵与新知学习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其中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

三是继续培养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活跃,并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这节课教师过渡自然,通过教者语言的有效串联,使得整节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语言很干净,评价及时、到位。

四、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认知,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这样的设计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五、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因为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教材、板书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第二篇:比的认识-说课稿

刘剑文《比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和分数的意义以及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采取直接给出 “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 “比的应用”“比例”等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二)重点难点分析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 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所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我综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个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 说学生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

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三 说教法 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创新。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以“新课程标准理念” 为指导,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用大屏幕展示照片。照片中人物淘气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也是有数学知识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自然地引入了下面的探究学习。

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也突显了本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知道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理念。

理解比的意义又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同时理解比的意义,我设计了三个情境。

在每个情景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动探究来理解比的意义,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情境一:

我特意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哪些照片与照片A像?

学生很容易辨别出A,B,D像;C,E不像,对长与宽的关系产生了直观感受,

并激发了探索知识的兴趣。在学生直观观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组织学生探索活动。 情境二:

紧接着将大屏幕中照片A、B、C、D、E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重要性。也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情境三

为了深化比的意义,接下来我又安排了第三个情境——速度的比较。(课件出示出示教科书中49页 “马拉松运动员”和“淘气骑自行车”的照片)”我将前后两个情境自然地联系起来,既让学生们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利用,又能自然地引出第三个情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本第50页“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看书质疑,解答疑问。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我设计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知识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相关的基础知识,我设计了相应的填空和判断。

第二层次——灵活运用比的知识 第三层次——了解“生活中的比”

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让学生品位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兴趣。我设计了“生活中的比”这一环节,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的有关知识,又带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欲望、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质疑总结,反思提升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今天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总结,学生质疑!最后还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真正体会“学无止境”,培养学生教学兴趣。

五 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扼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 长和宽的比 6:4 =6 ÷4 = 6/4 = 1.5 又叫两个数的比 路程和时间的比 40:2=40÷2 =40/2 = 20 总价和数量的比 9 :2 = 9 ÷2 = 9/2 = 4.5 前 比 后

项 号 项 a : b = a * b = a / b ( b ≠ 0 ) 关系 运算 数

比 值

第三篇:《秒的认识》评课稿

2014年5月30日下午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在1号楼2楼观看了《秒的认识》一课,这节课听完后使我感受颇多,老师的以下亮点值得我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联系实际探索。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老师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里见过“秒”?使学生对各种钟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实践表明,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3、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增大探究空间。

老师设计了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有关秒的知识这一环节,通过同桌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发现了 “钟面上最长的是秒针”,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4、让学生去体验探究过程。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老师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猜测1秒钟你可能会做些什么,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向这位老师学习,认真研读教材,把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省时高效的数学课堂。

第四篇:《圆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听了史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史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我们知道,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是“零起点”, 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史老师从孟子的“一周通常也”引出圆形到中心点都一样长,这就是学生对半径的特征的直观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二、 直观教学相得益彰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我觉得史老师这节课这一点做得比较成功。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举。整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效果非常好。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初步感知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平面图形圆(曲线图形)。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是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及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教师在一开始的先学环节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简单扼要的板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然后教师凭着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然后教师在后教环节,先是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量一量等活动,学生教学生学习确定圆心、直径和半径,如何用圆规画圆,接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理解并掌握了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还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快速画圆的方法和其他的画圆方法。特别是在讲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时,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同桌交流探究发现知识,再让学生思考两个等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数学知识的螺旋上升,不仅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也体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

还有教师在教学生画圆时,先让学生尝试用做图工具圆规画圆,再通过示范画圆让学生找出快速又准确的画圆方法,最后探究其他画圆方法,并与圆规画圆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明确掌

握画圆中圆心与半径的作用。在最后的当堂训练环节,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并反馈,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总之,这节课紧紧围绕教导处所定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专题展开教学,努力打造“让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的有效课堂,真正实现“轻负优质”也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论教”的指导思想。

这次,我非常的有幸欣赏到了一堂课,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朴实无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还用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数学味浓,充满着智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从教学方式来看,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有用。

从学习方式来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变“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天地,使学数学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借助剪刀、圆规、实物拷贝、绳子或木棒来画圆;通过折的方法和画的方法来寻找圆中的半径,直径的条数、长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激发学生思考来考虑,圆是平面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大不相同,区别较大,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考即数学思维,在三维目标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能思考就能学好数学。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的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付老师的课,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这方面做到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下面重点就师生互动谈谈自己的观察点: 【观察点】

师生互动 【观察目的】

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了解师生互动效果。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加强师生互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

所谓互动,就是一种交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师生互动中的双方,总是基于对方的行为,不断撷取相关信息,来作出自己的反应的。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促进生生间、师生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用说明】

观察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并针对观测点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现象的分析,从而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 课堂教学观察表

-----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时间

5、14 地点

课题

圆的 认识 任教学

数学 教龄

次数 5 12 观察者资料 姓名

观察内容

8 单位

中心

效果评价 A B A A

1、描述性问题

教师提问类型

2、判断性问题

C

D

E

3、论证性问题

5、理解性疑惑

学生提问类型

6、判断性疑惑

7、实证性疑惑 观

8、师生互动

察互动类型

9、生生互动

10、师班互动

录 教师对互动过程

11、以问题推进互动

的推进

12、以评价推进互动

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过程记

14、30秒以下 时

15、30秒以上

教师对学生提问

16、热情

的态度

17、冷漠

18、忽视 互动管理

19、有效调控

20、放任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6 7 9 9 9 6 5 3 3 9 8 9 9 9 9 9 3

第五篇:《圆的认识》评课稿

一、从游戏引入,领略圆的美。

课始的引入执教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做游戏,根据学生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从肢体阅读图形开始,让学生从袋子中摸图形,从接触中感受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不同。其次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最后再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记得北师大周玉任教授曾说过,我们教师要善于“往平静的水面投进石子”。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第一层动手操作执教者让学生两次画圆,从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圆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动手画圆,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或请教书本。讲解画圆的步骤,问“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好的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其次,在学生初步会画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画同样大小的圆”。然后进行剪圆。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第二层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从让学生描述圆的大小引出这三个概念,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认识,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再读读书上的说法和判断哪些是直径、半径中进行巩固,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统整在综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在拓展与应用中尽显圆的魅力。

本课练习设计执教者通过指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课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还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良好习惯。之后,通过古代太极图与墨子对圆的描述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萌发民族自豪感。最后,又回到生活中解释其中的奥秘,注重应用性再次让学生感受圆的独特魅力。

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为背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圆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学会画圆,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知不觉地经历一次次“再创造”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了学生。

探讨的问题与不足:当然,“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就拿本课教学而言,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这一冰冷图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还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后的反馈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进行圆的圆心、直径和半径等概念教学时,似乎扶得过多,以至于课堂显得不够开放探究味不是很浓。如果改成让学生剪了后先折,在折中感知直径和半径的特征,是否会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课堂或许会显得更活跃。还有,欣赏部分放于课的结尾处可避免欣赏得漫无目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班通平台项目范文下一篇:办公室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