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2022-05-0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当前,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向,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为克服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必须科学地探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新型城镇化沿着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发展。

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机理及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主动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去,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质量,建设宜居、乐居、宜游的美丽城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互动机理;保障机制

把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建设体系,全面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体系,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既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内涵,也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平衡和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值得深入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1.新型城镇化内在蕴含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核心,以产城融合、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四化同步”战略的龙头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自然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新型城镇化必须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城镇的空间布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依托自然资源、地理地貌和人文历史,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建设山水城镇、花园城镇、人文城镇。通过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愿景目标。

第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集约节约。新型城镇化就是改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浪费、高排放的“大拆大建”式的城镇发展模式,

收稿日期:2015-01-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伦理与绿色发展的互动机制及其路径研究”(13BKS04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机制研究”(2012BJJ026)。

作者简介:田文富,男,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郑州450000)。

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做到资源的集约节约,资金、技术、人力的高效利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利用、低碳节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城镇化可以促使大量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城镇及其周边地区集聚,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便利条件,带来生产和市场的集聚集中,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节约单位产出的成本,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提供条件和可能。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中,使得更多的人共享同样数量的公共道路、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还可以共享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从而降低人均公共投入的成本。由于公共道路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点,在一定限度内使用者的增多并不会增加或者只增加很少的成本,因此城镇化可以提高城市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人均公共投入,减少社会总资源的消耗。

第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加快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现代市场竞争背景下,人文素质的高低、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因此,提升非农劳动人口的素质和教育水平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城市具有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便利条件,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学习培训,造就一支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劳动力后备队伍,一方面可以为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达到最优配置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人们对生态环境与身心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增强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的动力,从而促进资源的高效使用。此外,城镇化使大量的企业、科研机构和劳动力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为协同创新提供更好的平台,促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有机融合,带来更多的低碳、循环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改造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社会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2.生态文明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不牺牲环境的同时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文明的这些本质要求必然反映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和流程改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反映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商贸和绿色旅游等方方面面,从而使全社会的物质基础更加殷实,经济增长的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并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持续不竭的源泉。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优化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直接促进对青山绿水的保护、对大气污染和噪音的整治,提供良好生态产品,提升城镇的宜居水平。从长远来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以通过培育具有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的产业和企业来促进全社会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减轻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压力,持续地优化人类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的城镇复合系统,而且还可以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使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成为人们和企业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普遍的共识,从而全面地优化城镇及其周边环境,推进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山水田园城镇、生态美丽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机理

1.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结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观察分析,新型城镇化是由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人口市民化和产业与城镇、生态与城市、人文与城市的多元融合为路径,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如图所示(见图1):A点、B点和C点共同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重心O点代表“人的城镇化”,居于核心位置;AB代表经济系统,BC代表生态系统,AC代表社会系统,三者共同构成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体系和系统结构。

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是由生态空间布局系统、生态产业系统和生态文化系统(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认知)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追求的目标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生态文明系统立足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着眼生态文化建设的引导,着重生态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如图所示(见图2):A1点、B1点和C1点共同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重心O1点代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居于核心位置;A1B1代表生态产业体系,B1C1代表生态空间体系,A1C1代表生态文化体系,三者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系统。

2.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理

新型城镇化的三个支撑体系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存在着相似的关系,二者相互发生作用的机理就在于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和重心之间的融合与贯通问题。

第一,城镇经济发展体系(AB)与生态产业发展体系(A1B1)、生态空间布局体系(B1C1)的融合机理。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体系(AB),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马克思曾经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②,“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内生动力,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在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情况下,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必然要求城镇化空间布局结构的合理(B1C1)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大中小城市、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绿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益的生态经济(A1B1),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发展体系(AB)必然落脚到生态文明建设支撑系统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A1B1)和生态空间布局体系(B1C1)上。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调整优化空间布局(B1C1),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A1B1),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力推动城镇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低碳服务业等经济发展体系(AB)的绿色转型,助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

第二,城镇化生态支撑系统(BC)与生态空间布局体系(B1C1)的作用机理。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支撑系统(BC)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当前,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体系(B1C1)。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合理设定不同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容积率、绿化率、地面渗透率等城镇化生态支撑体系(BC)的规范性要求,恰恰又是生态文明空间布局体系(B1C1)的具体体现。

第三,社会支撑系统(AC)与生态文化体系(A1C1)的作用机理。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支撑系统(AC)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抚慰,让非农人口在身体和心理上真正融入城镇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要使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协调,挖掘传承我国的生态文化和建筑艺术,体现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保留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鼓励城市环保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态文化的多元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生态文化。可见,新型城镇化社会支撑系统(AC)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体系(A1C1)也是一致的。

第四,“人的城镇化”(O)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O1)的作用机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O),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O1),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和优化发展必须打通由“人的城镇化”(O)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O1)的阻塞通道。一方面,“人的城镇化”(O)必须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的支撑承载能力,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O1),走“产城人”紧密结合和高度融合的绿色人文新型城镇化道路。另一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O1),必然要求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必然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促进新型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更好推动以“人的城镇化”(O)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1.确立“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城镇规划体系

树立绿色、低碳、生态、人文的城市生态观,改变传统注重经济总量扩张的规划思路,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绿色人本”“生态人文”“文明现代”和“产城人”多维融合的规划理念,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人的需要(创业就业的物质需要和休闲愉悦的精神需要)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规划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多规合一”。

2.完善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城镇化绿色GDP核算和考核体系,体现城镇建设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和导向,全面反映城镇化的真实发展水平。将经济发展速度、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体制机制建设等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职责范畴和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权重,建立促进城镇化健康绿色发展的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特点,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3.制定体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差异的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转移支付的政策法规

全面估算不同主体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差异的真实价值,推行城镇化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针对生态红线区域特点制定针对性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专项补助政策,逐步加大对于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主要生态系统、禁止开发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受益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分类制定生态补偿办法和实施细则,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法规体系,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义务。建立生态补偿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渐完善多途径的补偿和激励方式,最终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向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转移支付比例和范围。

4.加强“绿色城镇、人文城镇、智慧城镇”观念的教育引导

一方面,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在全社会进行绿色城镇化发展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选购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无公害标志食品等绿色标识产品,鼓励使用环保包装材料,抵制高能耗、高排放和过度包装产品,遏制铺张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人人讲、生态伦理人人懂、生态道德人人守、生态环境人人建”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发广大群众建设低碳城镇、人文城镇和智慧城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李克强: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上海证券报》2012年11月30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8—2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71页。

责任编辑:闻道

作者:田文富

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篇2:

试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 当前,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向,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为克服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必须科学地探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新型城镇化沿着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 代丽佳,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在当前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着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城镇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建设方式。新型城镇化是生态视角下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的城镇化。而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均是党和国家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两者在逻辑上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1.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

201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但是,在我国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一直把经济利益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至于产生了一系列与自然、社会乃至人类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而要化解传统城镇化模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风险和环境问题,核心措施就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使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强度始终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合理范围内,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全面推进和实现城镇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生态化发展。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是当前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所在。首先,新型城镇化依靠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不难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科学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强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因此,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发展低碳、绿色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努力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科学转变,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是不断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力量。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注入强大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77%,而新型城镇化的兴起,表明人们已经对生活质量及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与良性互动,强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必须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传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1. 土地利用不合理,建设用地不断扩展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数据显示: 1978—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同时,截至2014年末,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然而,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非常严峻,存在高强度开发,建设用地持续扩张,不断占领和挤压有限的生态空间的恶劣趋势。由于城镇化理念的落后,片面的经济增长观和唯GDP论在我国突飞猛进的城镇化进程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多数地方政府把城镇化看作是简单的土地非农业化和单纯的硬件设施建设,从而导致了盲目侵占耕地,大兴土木工程,无计划兴建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的现象,从而导致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无效。这种盲目的城镇化建设行为带来的恶果可想而知,它不仅造成了对农民和农村的掠夺,导致我国大批自然村的消失,更严峻的是它不断挑战着国家当前强调的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2. 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短缺

城镇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人类社会综合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进程。然而受落后发展理念的局限,我国大多数城镇都走上了“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企图通过规模的简单扩张来完成这一进程。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企业由分散到聚集,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但有的企业以唯GDP论和片面经济增长观为宗旨,为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意排放“三废”,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物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短缺,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城市的盲目夸张,生态绿地日趋破碎、分散,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将会使城镇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

3. 城镇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环境治理成本投入少

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城乡规划法》。但各级政府在贯彻执行该法的过程中,由于没能正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城镇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居民小区、住房建筑不断扩张,但是与此相适应的城乡水电、燃气、热力等基础性设施却没有跟上步伐。同时诸如网络服务、通信设施、生活道路、商业街区、生态绿化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和基础服务发展迟缓,没有对城镇发展区域进行科学有效地定位和功能分区。这不仅对居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也阻碍了城镇向绿色、科学、可持续方向的发展。二是环境治理成本投入资金少。生产、生活基础性设施尚且建设不足,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可想而知。受到片面经济增长观和唯GDP论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明显偏向经济的快速增长,忽视对绿色生产、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在环境管理方面,地方环保部门形成虚设,未尽到其应有的职责,在一些偏远的小城镇,甚至出现了无组织、无机构、无人管的窘迫局面。目前,很多城镇都面临着被各种垃圾包围的困境,城镇垃圾的无害处理水平十分低下。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城镇化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城镇化,在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首先应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灌输到全民意识当中,让全民理解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转变城镇化发展观念,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定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普及活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普及。例如,以植树节、节水日为契机,让全名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可通过微信、微博、网络视频等新媒体途径将“节约资源、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的生态行为理念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亦可通过征文、竞赛等方式在各个城镇间形成良好的生态竞争风气,让民众自觉履行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其次,树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科学城镇化发展理念。城镇化的繁荣发展并不必然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作为代价,当城镇化发展力度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时,两者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当城镇化的发展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时,资源浪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必将阻碍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核算环境容量、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制定绿色、低碳、循环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将自然资源资产债务、生态效益等纳入城市发展考核评价机制。

2. 优化国土空间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国土空间的利用方式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是否能够稳步推进,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划分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改变传统的国土利用策略,通过评估各城镇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其中主体功能区定位要准确、清晰,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尚未开发和发展潜力好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战略;对于现有开发强度高、环境资源承载力基本丧失的地区要限制开发。其次,在城镇区域实行合理且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进行严格规划,既保障城镇化的合理建设用地,又坚守国家强调的18亿亩耕地红线,防止城镇化对农民和农村造成掠夺的后果,保护基本农田。根据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时序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城镇土地的高效节约利用水平 ,保障农村耕地面积。

3. 加大环境治污力度,加强城镇生态环保设施建设

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气物污染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必须在《环境保护法》的指导下,加大治污力度,重点解决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城镇生态环保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公园绿化并不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全部,城市的净化、绿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必须在城镇生态环保性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一是加快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先升级改造落后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努力达到国家环保排放要求。二是加快城镇固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城镇和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取保垃圾处理设施规范运行,彻底摆脱“垃圾围城”的窘境。三是加快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园林建设包括社区生活公园、城镇绿色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必须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科学改造、废弃地生态修复想结合,推动生态园林城镇建设。

4. 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首先,加强政府的行政职能。严格执行行政法相关条文,构建最严密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按照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生态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规律办事。其次,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一则严格实施排污收费制,确保对排污企业起到惩戒、教育、预防的作用;二则实行排污权交易,污染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排放量来适用排污交易权,确保提供良好的激励作用。三则推行收费补贴制度。可将污染企业缴纳的排污费用用作补贴,对那些严格实施排污标准的企业进行适当补贴。最后,加强政府的法律职能。完善各级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各区域要针对本地出台各种严格的城镇化生态保护法规,诸如旧城改造法、绿带法、文物保护法、限制排污法、园林绿化法、资源节约法、重大江河流域生态保护法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N].人民日报,2014-3-17.

[2]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J].理论月刊,2013,(4).

[3] 胡其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3-12-3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13zkgb/,2014-6-5.

[5] 邵光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4,(5).

责任编辑:赵春燕

作者:代丽佳

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篇3: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焦虑及其重建问题

[摘要]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而言,都市革命都是一个关乎人类福祉的关键问题。随着世界城市发展史的演变,现代社会的都市化、空间化运动正在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蔓延。换言之,世界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城市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近现代以来的城市化运动也使现代性大都市得到迅猛发展。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城镇化引起的拥挤现象、文化缺失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化、常态化。因此,从中外两种城市演变逻辑和发展历史出发,追寻遗留在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的城镇化轨迹,深入分析近现代以来都市化给原有乡村文明带来的冲击与摧毁效应,挖掘深藏于城市乡村二者身后的文化焦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还应以近现代中国近百年的乡土重建实践构想为范本,通过总结乡土重建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应对近现代以来中国乡村文明消逝带来焦虑的妙策良方,缓解和疗愈当下社会所出现的精神空虚、文明冲突、社会浮躁等问题,真正地做到平衡好城乡二者之间动态的关系、构建起城乡互构的二元良性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城市化;乡村文化;文化焦虑;文化重建;城乡互构

在现代都市化快速发展进步的今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涌现,城乡二元化的对立格局也在慢慢出现。随着现代城市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地区性文明被毁坏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地方性和乡村文化开始在大地上消隐和退却。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英美等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新兴技术和资本的流动和积聚,使得城市周边的乡村人口、资源不断向城市迁徙、积聚,城市出现了急遽膨胀的现象,特大城市的效应不断外溢,地方原有的乡村文明荡然无存,城市化也不可避免地给乡村社会带来文明冲击与危机。城市化运动变成了乡村农业人口以及自然资源不断流向城市的过程,城市空间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富集,农村社会原来的宁静被打破,留下的也只有割舍不断的“乡愁”。

一、文学语境下城市化带来的乡村文明焦虑

汹涌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曾经安逸的乡村生活被机器声划破,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也要开始接受城市的观念,乡村文明出现了危机和焦虑感。居住在城郊的人也对原有乡村文明的坚守出现了松动,乡村的优秀文化资源呈现出日渐向外流失的空心化现象。而这种城市化带来的城乡文明错位和焦虑不分国界,在英国有在美国也存在,但是在中国的城乡建设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又激烈。

(一)城市化建设与中国乡村文化流失

城市化建设就是在之前的土地上建造一座巨大的容器,这个容器承载和变换着时代的文化与内涵。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地将土地变成一种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使其进入到消费市场开始流转起来,这一进程也便使得以往拥有土地的人们逐步成为新型的城市劳工和失地农民,让原来乡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涌入城市中聚集起来。在20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城市化进程让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从农村带走的不仅是资本,还吸纳了乡村的文明,转移后的文明变得扭曲变异,不再拥有以往的意义,由此面临着城市与乡村文化的矛盾激变问题。城市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市的奢靡之风、消费主义观念也开始向乡村蔓延,现实当中的城乡文化交融混杂。正是这样的城市化变革与其带给农民诸多诱惑,才让农民渐渐与土地相互脱离,形成了一片传统文化的衰落与消逝的景象。长此以往,人们将会对乡村文化的破败不堪与城市的先进便利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形成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终将会带来乡村文明消逝与城市文化变异的焦虑。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乡村文化流失早已在中国文学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纪较有代表性的文学家贾平凹先生就曾在其小说《秦腔》中,描绘了一幅当代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侵袭、霸占的图景,让人感受到了城市化建设带来的乡村文化的焦虑与城市化危机。贾平凹先生对现实关怀和文化忧思暴露了中国农村人们的忧患意识,他的作品反映出了当代农村人进城市后抛弃自身的传统文化人格和美德,有的也只是一股“铜臭味儿”。贾平凹先生着重描绘了作为秦人灵魂的“秦腔”等传统文化消失的惋惜,以及对乡村传统文化面临世俗城市化冲击的无奈和忧虑,他认为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建设其实是一种扭曲的、变异的城市化,只会带来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二者间文化冲突的加剧;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对农民的传统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都会产生强烈的撞击,带来了传统村社文化“仁义礼智”的精神失落与现代商业文明急功近利行为的茫然。作品充分展现了当时乡村传统文化的集体人格失陷过程,反映出当时乡村文化的淳朴、自然为世人抛弃,现代人与土地关系面临着破裂与毁灭。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传统文化,与现实生存境遇以及城市文化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往往现实中的乡村传统文化都扮演着牺牲品角色。

(二)英国城市运动及其文化焦虑

在近代城市化大背景下,乡村建设长期受到由外而內城市文化的影响,充分暴露出了城市化建设引发的现代乡村文明危机。现代城市化建设在带来先进的工业文明和技术革新的同时,也使其环境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掠夺,给农民带来无尽的欲望和对其生存权利的控制。在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本土所形成的传统伦理以及优秀文化,因抵不住城市化的冲击,开始逐步退却甚至消失。在英国近现代的城市化进程当中,也曾经发生过城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危机。因此,城市化所带来的同质化和千城一面现象以及城乡二元对立的关系,便成了城市和乡村建设中的关键性难题。在工业革命爆发前,英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乡村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王室与新贵族开始发起“圈地运动”,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大规模城市化的开始,也就是城市与乡村文化分歧的开始。虽说“圈地运动”本身并不是城乡矛盾的焦点,但正因这场“圈地运动”直接将农村剩余劳力推向了城市,才触发了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走向分歧。

英国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作品《乡村与城市》中,以文学批评的形式展现了近代以来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的变迁过程。他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带动下,地主和新贵族开始不断从乡村榨取资源和劳动力。这使得乡村农民开始脱离土地,被迫向城市迁徙,被逐利资本家以及新贵族所控制。城市虽然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但也不一定代表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自身问题,同样农村也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城乡的本质矛盾并非通过一些人为的歌颂、怀旧或是责难、批判就能扭转和解决。城市与乡村,难以互相救助,原因在于它们都已经被扭曲了。其中,威廉斯特别提到了当时英国诗人对城市化的赞扬和反映乡村文化焦虑的诗篇。在描绘乡村文明建设的危机和焦虑时,他指出乡村虽然环境恶化、人心不古,但乡村文化并不是“落后”“荒蛮”或“梦幻”“美好”的代名词。城市与乡村作为两种各具价值的文化实体,只是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各自都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危机。城市和乡村二者的关系需要摒弃一些人为的、目的性的、虚假的价值赋予和观念强加,应当回到二者关系的本质上来,以—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和价值取向来重新建立。

二、城市化浪潮里中国乡土重建的百年探索

19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剧烈的碰撞,原始的村落文明被现代文明击得粉碎,这也就打开了近代城市化的大门。起初的城市化进程是缓慢的,中国大地绝大多数地区仍然还是以农业社会和乡村文化为主。但是,为了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便挑起了乡村重建的复兴重担。自此以后中国乡村文明便踏上了消除现代化冲击的文化重建之路,不断激发乡村建设的智慧火花,促成了城市化浪潮中的百年探索历程。

(一)近代知识分子的乡建运动

20世纪30年代的大英帝国殖民者在中华大地上宣称自己是现代文明的领军者,将中国贬低为愚昧不化的乡村之地,拥有闭塞、落后的文化形式和状态,而农民则是文化劣根性的典型代表,鼓吹要彻底割断国民劣根性的尾巴。正是这种凶猛的文化侵略势头让中国乡村文化陷落到低谷,而原有的传统文化以及华夏文明延续的历史独特性地位轰然坍塌。加之当时军阀混战带来的焦灼,乡村文明的瓦解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为应对西方文化的侵袭,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为了保护乡村文明不被破坏,纷纷提出了乡村自救的理念,高倡要加大乡建教育力度,助推乡村文明在围困中谋求复兴。

1.开设乡村学堂,复兴儒家新礼俗。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成立了乡村文化研究书院,试图为中国乡村文明建设探索出路,成立国内较早出现的乡村研究专刊《乡村建设》。在乡村重建实践中,梁漱溟试图以传统的儒家文化来对原有落后的农村进行改造和建设。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来复兴中国是梁漱溟的毕生所愿,他认为乡村文明才是中国理想社会的现实样态。他试图通过以乡农夜校来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现代复兴目标,建立起中国原初文明的理想型社会,革除落后的愚昧农业小国形象。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想要乡村文化复苏,必须要对农民的精神进行重建。通过对乡村文明的现状的考察,主张“伦理本位、职业分立”[1]的结构虽然已经消逝,但是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西式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个人理性社会并未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生长。为此,梁漱溟断言中国的未来在农村,必须要发动农村主体力量,充分地让农民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乡村建设,不断通过夜校、补习班等多样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创造力,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乡村文明的复兴和繁荣。他提出,中国的根在农村和农民,只有改造了农民才能让文明的建设成为可能;中国的未来依然还是以人情礼俗作为纽带,新兴的社会组织也摆脱不了这一文化约束。由此也能看到,礼俗社会一直也是梁漱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复兴中国的乡村文明。乡村文化建设最终也是要依托近现代已有的农村经济之上的,遵循着以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导,建立起一个融西方社会制度模式的新型乡村社会结构:新礼俗社会。

2.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民族的再造。在乡村建设中,晏阳初非常重视对农民的平民教育,在留学美国服务华工时期,认识到了开发脑矿的重要性,便提出要让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新民。晏阳初曾经在他的文章《十年来中国乡村建设》中写道,只有解决好乡村问题,才能窥探中国问题,而解决乡村问题的钥匙是开发乡村人民的脑力资源。这里体现的是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为此,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成了当时迫在眉睫的事情。同时,晏阳初还把乡村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归纳为“愚、穷、弱、私”[2]四方面。这四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来解决。他指出四大教育不能独立开展,必须连续进行、整体推进,要综合运用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三大方式来具体落实。同时,为实现这些目标,还要遵循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征推广三个步骤。以三种教育方式作为着力点,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民族再造”使命。晏阳初在1926年亲自带领着一帮知青走出象牙塔,直接深入到了河北定县农村,建立起中国农民教育促进会,让知识分子授课开讲,实现乡村建设工作人员的“农民化”,以此实施起乡村复兴计划,希望通過乡村建设运动来解决中国农村落后的局面,肩负起“民族再造”的时代使命。梁漱溟、晏阳初在乡村建设运动付出的实践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农村文化得到了短暂的复兴,而且在引进科学技术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在农民学习教育、种植技术改良、民风改造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成效,但因农村地域性差异问题以及文化的不可再造性,使得二人在乡村文明复兴中无果而终。

(二)现代城镇化建设的乡土社会实践

乡村文明的重建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当今在高速发达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在不断蔓延、滋生,使不少人产生了“还乡”“逆城市化”等想法。城市人开始厌倦喧闹的生活,再加上当前乡村文化出现的文化缺失、焦虑,仍让不少人不断地反思、探索现代乡村文明的建设出路。

1.都市艺术下乡与乡村“碧山计划”。青年知识分子欧宁、左靖等人于2011年带领一批艺术家深入安徽黟县碧山村,开展名为“碧山计划”艺术下乡的乡建活动,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回归乡村的乡村文明重建的现代性实践。“碧山计划”发起以来,共同体成员策划、举办了探访传统工匠技艺的“黟县百工”[3]活动;同年,艺术家们还共同发起了首届“碧山丰年祭”[4]活动。乡村的共同体成员以“丰年祭”的乡村文明遗产,来团结整个农村共同体的人们,试图恢复以往繁盛的乡村文化生活状态,让古老的乡村文化遗产在今日重现时代的光辉。出于对乡村文明的忧虑和过度城市化的批判,欧宁等人主张建立乡村共同体,鼓励知识分子离城返乡,不断地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同行前来乡村办画展,以多样化的形式来促进新世纪的艺术下乡。一方面这些做法也确实做到了以知识分子带动村民自助、自治实现了城乡文化的融合体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知识分子搜集散落在乡村的遗迹、戏曲、手工艺等资源的进程,这也让城市艺术与农村文化结合成为了一种可能,激活了原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生动力,以此带来了乡村文明的复兴。知识分子通过伙伴互助的形式带动农民进行共同生活实践,为碧山带来各种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文化贡献智慧,不断地赋予乡村以文化的活力和资源,再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但是乡村文明重建最关键的是如何将艺术与乡村文化進行融合,艺术活动只有在给当地的农民带来利益的时候,乡村建设运动才能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否则也就只能是曲高和寡、以失败而告终。

2.“新乡土主义”的城乡互构理念。中国在近代被动发起城市化之前,还是以乡村文明为核心的国度。面对现代城市化进程下的城乡二元分化局面,中国出现了“城市—贫民窟”发展倾向,但这种“棚户区”“城中村”又不似拉美国家那般明显。吕新雨说:“乡村本来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但是现在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乡村的凋敝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社会根基、文化根基的塌陷。”[5]针对现代化乡村文明建设因城市化推进所引发的焦虑,吕新雨提出了她的新乡土主义建设思路,强调对地方特色和乡村民俗进行再造和重新设计,让原本并不是非常适合现代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文明进行规范化、合理化,在设计乡土文化特色的同时非常注重本地的乡土风味和民族特点。新乡土主义视角下的乡村重建的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能够勾连城乡、相互哺育的新型乡村文明,使其能与城市发生良性互动。当前中国农村的特色就是以“自然村”为基础单元,发展的多是以小农基础的有机农业。然而,乡村文明的崛起应当发挥自身特色,充分挖掘深藏在乡间村落的风物、文化资源、语言符号等元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有机的共同体和合作生产体系,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真正建立起城市思维与农村基础建设的相互哺育的关系体。因此,新乡土主义奉行的是规划和设计主义,对以往被破坏或者衰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拣选出可运用的资源,进行重新设计,设计过程中不遵循特定的风格和模式,尽可能地结合和使用当地的风物资料,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本土化设计方式,让新农村社会的建筑风格整体上能还原和融合当地环境,让乡村的设计洋溢出当地的浓厚乡土特色风味,让现有的农村改善成人们的理想栖居之所。因此,只有建立起一个城乡共同体才能既做到保存完好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又促成现代城乡互补互育互构关系。

三、当代中国城乡文明发展的新路径

新形势下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既不能消灭农村也不能彻底城市化,更不可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成独立于现代社会的“飞地”。今天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两个完全无关的进程,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方面,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也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思想的形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在城市建设进程中保护好自然生态,才能成为造福社会和人类的创举,而不是人口在上面的堆砌。因此,要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文化焦虑的路径就是要重新确立城乡二者的关系、重塑乡村文化主体。

(一)打造“人的城镇化”,建设城乡互构共同体

理清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才是正确发掘城市文化、实现现代城市化运动的关键。城市文化就是人们在城市社会中的生活文化,理应包括人类原有的社会传统和社会文明。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中说:“人们聚集到城市里来是为了居住。他们之所以聚居在城市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6]所以,城市文化关键还是在于城市中的人及人的生活文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对转变传统城镇化的观念产生了重要作用。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已进城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在此基础上,提高全体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7],这既明确了我国今后城镇化的方向又明确了城镇化的目的。既然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实施“人的城镇化”和“为了城镇化的人”的政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要义在于尊重人的权利,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公民拥有自由进入城市的权利,与其他城市民众平等的居住生活的权利,享受城市共同体空间的权利、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权利,获取社会保障的权利以及公民充分发展的权利,等等。与以往城乡二元对立的发展方式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人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建构在一种城乡互构[8]的关系之上。作为文化容器的城市,其根本功能应在于对文化的保存、创新和留传。而且城乡互构关系也要求,城市化不盲目克隆国内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文脉,重塑自身特色。而当前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建设,也应当不断地对乡村原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和再造,不断地推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环境改善,切实协调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起乡村文明的共同体,不断地强化乡土文明的观念和想法,从而实现生活在乡村的大多数人对乡村复兴的文明生活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这样,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充分互哺、互构,实现现代城乡文化一体化。

(二)守护城市发展的“地方性”,重塑城市的乡土特色

城市化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而城镇的覆盖率或者说城市化的程度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评判一个国家综合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在过去的三十余年的时光里,中国走过了像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市化建设的百年历史,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以上,正式进入城市化的中高级阶段。但与此同时,中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地方性”的缺失,常表现为原本各具民族特色的古城,现在变成“千城一面”的小桥流水、仿古建筑,空留古镇之形,却无古镇文化之实。

十八大以来,“需要现代元素,更需要传统优秀文化”“让居民望山见水记得住乡愁”[9]等目标已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加强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城市文化记忆”[10]。以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更大程度上是追逐现代大都市建设的数量和形式,并没有根本搞清楚其实城市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建设,城市自身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未来的发展图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建设更多地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落实好人民城市为了人民的根本目标。要想塑造好城乡新文化,必然也要注重地方自身文化的传承,绝不能在城市化过程中断裂。在保护好地方性的同时,认识到城市中的一般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城市的基本功能,建设出生态宜居、活力充沛、特色鲜明的新型现代化大都市,切实提高现代城市化的水平,真正地走出一条现代化城乡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此,新型城市化建设应在现代都市与地方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吸收利用城镇化浪潮的优势,将地方特色留传、融入现实的城市文化当中。地方性特色作为地方的重要标识,承载着无数人对故乡的记忆与传承。失去了地方性,地方也就失去了连续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所以,现代城镇化建设应当尊重人的“地方性”特点,在原有的城市与乡村的文明基础上重塑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方性”的回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基于“地方性”的创造决定着中国城乡的未来!找回与重建“地方性”,从而成就一种基于地方性的空间实践,以释怀后现代情境下人们难以释怀的“乡愁”!

四、结语

随着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深化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变得更加岌岌可危,而如何将乡村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了棘手的难题,这也是当前乡村文化焦虑之处。因此,要寻求城居生活与乡村文明的平衡點,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保留自己独特的一面,形成特有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以调和现代都市化建设的张力,让原本干枯的城市生活和容器本质在乡村文化重建当中得到融通,做到既宜居又方便、既现代又典雅的城乡互构生活形态,满足人们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丰富追求。同样地,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应摒弃以往千城一面的机械做法,提倡因时因地合理地实现现代化进程,做到既保护好了乡村优秀文化古迹,又建造出了具有“地方性”特色、人人共享宜居的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36.

[2]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346.

[3]左靖.黟县百工[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036.

[4]欧宁.乡·愁—现代中国[J].新建筑,2015,(1):21.

[5]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J].开放时代,2010,(4):119.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07.

[7]瞿长福,马志刚.奋勇迈上城镇化新阶段(治国理政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纪实[N].人民日报,2016-02-27(9).

[8]曹田.城乡互构关系中的设计价值选择与中国乡村实践[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9]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报告[EB/OL].新华网,2013-12-14.

[1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N].人民日报,2014-03-17.

〔责任编辑:屈海燕〕

作者:魏海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滨海旅游业发展论文下一篇:建筑业税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