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节日介绍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英国节日介绍范文

英国传统节日介绍

1. New Year"s Day(元旦) ,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女王发表新年祝辞,各种教堂在除夕夜都做守岁礼拜。

2. S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 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华伦泰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称“情人节”。 3. 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节), 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4. Holy Saturday(圣星期六), 是Easter的前一天。

5. Easter(复活节), 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21日左右。该节日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时人们多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

6. Easter Monday(复活节次日), 是Easter的第二天。

7. Good Friday(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教堂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在英国这一天是公假,人们吃传统的热十字糕(hot cross buns)。

8. Ascension Day(耶稣升天节), 是Easter第40天之后的星期四,也称为Holy Thursday。

9. Pentecost(圣灵降临日), 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也称为White Sunday。

10.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每年4月1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r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11. Queen’s Birthday(女王诞辰日), 每年4月21日,该节日是庆祝女王的诞辰。

12. May Day(五月节), 每年5月1日,该节日是迎接春天的祭典。

13. Commonwealth Day(英联邦纪念日), 每年5月24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 14. Queen’s Official Birthday(女王法定诞辰日), 英国在6月10日或前一个星期六放假,以取代4月21日女王的生日。

15. Michaelmas (米迦勒节),每年9月29日。

16.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夕), 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化装成鬼尽情嬉笑、玩耍、吓唬别人。

17. All Saints’Day (万圣节,或众信徒日),每年11月1日,该节日是纪念殉教者之灵。

18. Guy Fakes Day (烟火节),时间为每年的11月5日,为纪念火药阴谋案(Gunpowder Plot)举行的群众性庆祝活动。现在此事件的历史意义已经淡忘,当晚的活动实际已变成篝火夜或烟火狂欢节。

19.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基督徒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是英国最大的节日。圣诞期间人们不仅能经常看到圣诞老人(Santa Claus或Father Christmas),而且还能吃到圣诞正餐(Christmas dinner)和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亲手装饰圣诞树,尽情欢度圣诞夜。 20. Childermas (婴儿殉教日), 每年的12月28日, 纪念殉教幼儿的日子,也称Holy Innocents’Day

第二篇: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英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英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与活动。据统计,英国全年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节日有106个,其主要节日有:

1. New Year’s Day(元旦),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女王发表新年祝辞,各种教堂在除夕夜都做守岁礼拜。

2. St. Valentine’s Day(情人节),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华伦泰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称“情人节”。

3. St. Patrick’s Day(圣帕特里克节),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4. Holy Saturday(圣星期六),是Easter的前一天。

5. Easter(复活节),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21日左右。该节日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时人们多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

6. Easter Monday(复活节次日),是Easter的第二天。

7. Good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教堂举行仪式纪念耶稣受难。在英国这一天是公假,人们吃传统的热十字糕(hot cross buns)。

8. Ascension Day(耶稣升天节),是Easter第40天之后的星期四,也称为Holy Thursday。

9. Pentecost(圣灵降临日),是Easter后的第7个星期天,也称为White Sunday。

10.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每年4月1日,该节日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r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英国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英国最隆重的节日是圣诞节,每当圣诞节来临,全家会团聚在一起,并相互说一声”merrycju-istmas!;传说在圣诞前夜·,圣诞老人会降临人间,给人们送上各种礼物。那天也是英国孩子最开心的日子,他们常常睡觉前在床头放一只长筒袜子,第二天醒来时,袜子里便装满了各种礼物。圣诞节时,每家都会在卧室里放一棵高大的圣诞树,并用各种灯装饰它,圣诞树上常挂满各种礼物。在圣诞树的顶端,

人们常放一颗闪亮的星星,传说是为天使指路的灯。那天许多英国的年轻人会在圣诞树下吻他心爱的女孩,并深深地说一声“i love you!’。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新年

New Year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圣诞节次日 Boxing Day 复活节

Easter

在英国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新年 New Year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圣诞节次日 Boxing Day 复活节 Easter 满意回答

英国节日和由来

1、圣诞节:英国的圣诞节是最重要的家庭节日。12月25日和26日两天是国家法定节日。在圣诞节这天,家庭聚会并吃传统的圣诞午餐或晚餐。人们要交换礼物,若与一家英国人今天一起,他们希望你能加入他们的活动。若圣诞节这天没有公共交通,在12月26日节礼日这天,交通也受到限制,因为是宗教节日,教堂有特殊的活动,每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去教堂。

2、新年:1月1日也是公共节日。在新年前夜人们通常会熬到深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苏格兰,新年前夜被看作是大年夜,甚至是比圣诞节更有节日气氛的时候。

3、复活节:复活节没有固定的日期,是在3月末和4月中旬之间。公共假期从星期五一直到复活节后的星期一,这时候又有特别的宗教活动,孩子们会收到巧克力彩蛋。在复活节当天,城镇有复活节游行。在复活节前的星期四,女王每年会访问一座不同的大教堂,送当地居民一些金钱,被称为濯足节救济金,作为象征性的礼物。

4、夜:11月5日不是公共假日,但是全英国都有篝火和焰火来庆祝1605年 议会武装暴动的失败。

1月 布恩之夜是全苏格兰举行晚宴以纪念苏格兰最著名的诗人的日子。

2月 在伦敦的中国城和其他有大量中国人社区的大城镇和城市中,要过中 国的新年。

3月 金杯,这个国家主要的赛马盛事,在月中旬举行。

4月 全国大赛马会在利物浦的Aintree举行。

剑桥/牛津划船比赛,由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师生参加的划船比赛,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举行。

伦敦马拉松赛在月底举行。

5月 五朔节,在农村人们绕五朔节花柱跳五朔节舞蹈来庆祝此节。

FA杯决赛,上旬在伦敦威伯利体育场举行。

文化节在威尔士边境的Hay-on-Wye举行。

查尔士花展为期4天以上,在月末举行。

戏剧节在苏塞克斯刘易斯附近的格林德泊恩举行。

6月 行军旗敬礼分列式在白金汉宫兴行。

6月 有两项重大的赛马会。

第一周的达比赛马会和最后一周的艾斯科特赛马会,温布尔登网球队公开赛在这个月的最

后一周开赛。

7月 月初在牛津郡泰晤士河上举行。

全巩固高尔夫球公开赛,在7月中旬举行,每年赛程都不同。

皇家网球赛,月底在鄂二斯网球场举行。

亨利武德列队音乐会,月底在阿尔伯音乐厅举行。

8月 考依期周,月初在外特的小岛上举行的划艇和划船比赛。

爱丁堡军事表演,月初举行,爱丁堡艺术节和爱丁堡节大约同时举行。

诺丁希尔狂欢节在伦敦西部举行,是由伦敦的加乐比社区组织的。

9月 布莱克普灯饰节在月初开幕,来自各国的灯绵延达5英里。

南汉普顿国际船展在月底举行。

伦敦、索华举行的索华爵士箅节和维根爵士舞节。

10月 哈德士福地现代音乐节月底开幕。

11月 伦敦至布来顿老式汽车拉力赛,市长阁下游行及表演中旬举行。

第三篇:英国景点介绍(1)

英国景点介绍(1):

伦敦:白金汉宫皇家卫队换岗仪式、西敏寺、帝国珠宝馆、国会大厦、国家美术馆、大苯钟、唐宁街10号首相府、鸽子广场、莱斯特广场、皮卡迪利广场、骑兵营、圣詹斯公园、国家美术馆、*蜡像馆。

伦敦:公园、讲演角、戴安娜故居、肯特花园、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伦敦桥、塔桥、格林威治天文台、大英博物馆。

俭桥:英王学院、礼拜堂、剑河、市区游览。

牛津:女皇街、宽街、学院图书馆、贵族学校。

*温莎堡:英女皇行宫。圣乔治礼拜堂、宫室、皇家所拥有和收藏的珍品、豪华的宴会大厅、皇室的卧房、休息室、音乐室、武士盔甲、著名油画、挂毯和饰物,以及天花板上的装饰。

*邱吉尔庄园:中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家具,长形图书室更是别具一格。该宫的花园以其多姿多彩而著称,园中有小瀑布、意大利式花园、自然植物园 游乐场等。

曼彻斯特:蒸汽机发源地、英曼联足球主场、航太馆、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格拉挪达影城之旅、惠特沃斯艺廊。

巴斯:罗马古城、普特尼桥、罗马澡池、皇家新月楼。

斯特拉福:*莎士比亚故居、斯特拉福村、莎士比亚剧院。

湖区:观赏特有的英国自然风光。

约克:迷宫、栅保、铜街、约克大教堂、圣三一教堂。

*爱丁堡:苏格兰首都、皇家里路、国会厅、约翰诺斯住宅,、吉斯高教会、皇家博物馆、圣鲁德宫、爱丁堡古堡、购物(著名羊毛制品)。

各拉斯哥:苏格兰之文化城、皇家歌剧院、市立美术馆、船王毕诺博物馆、各拉斯歌大教堂。

因文尼斯:参观市政厅。

因佛尼斯:博物馆及艺廊、亚马逊号博物馆船、巴尔内之家

博明汉:市政厅、瓦特雕像、伯明翰艺廊、凯得伯里世界、市立博物馆及艺廊、植物园、伯明翰维多利亚广场。

考文垂:科芬特里大教堂、赫伯特艺廊及博物馆。

利物普:英国著名港口城市,老码头、港口、海关大楼。

布莱顿:游览布莱顿行宫、皇家码头。

卡地府:尔斯郡首府、市容、卡地府城堡。

利兹:皇家装甲博物馆。

纽卡斯尔:城堡、圣尼古拉斯教堂、泰因桥、格雷伯爵纪念碑等。

尼斯湖:尼斯湖水怪展览中心、乌卡哈特堡。

普利茅斯:

朴次茅斯:

布赖顿:赖顿行宫。

爱尔兰景点介绍:

都伯林:都伯林大学、比利咖啡店、圣彼兰教堂、凤凰公园、奥康云大街、 力士啤酒厂、市区及海景、班拉提城堡。

贝尔法斯特:欧斯特博物馆、巨人堤、贝尔法斯特市政厅。

英国景点介绍(2):

剑桥(Cambridge):自罗马时代剑桥即是重要的城镇。11世纪时开始设立修会,1209年一群宗教学者在学院与宗教的争执之后脱离牛津大学来此。大学共有31所学院,最老的是彼得学院。学院建筑大多集中在名为中庭的广场四周,从中世纪晚期经列恩的杰作到现代,涵盖600多年无可匹敌的建筑风格混合体。主要景点:英王学院、礼拜堂、剑河、市区游览。(90KM)

*温莎堡(Windsor castle):女王的夏宫,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仍供居住用的王室宅邸。其中最值一看的是精美无比,富丽堂皇的圣乔治礼拜堂(St.George`s Chapel)。主要参观部份还有宫室、皇家所拥有和收藏的珍品、豪华的宴会大厅、皇室的卧房、休息室、音乐室、武士盔甲、著名油画、挂毯和饰物,以及天花板上的装饰。(34KM)

年度盛会:5月温莎皇家马展;6月温莎嘉年华;7月皇家玫瑰展和马球展;9月温莎节庆

牛津(Oxford):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号称“充溢梦幻塔尖之都市”,基督学院之大教堂即为显著。瑞可立夫开麦拉巴洛克圆厅建筑四周各学院都是值得摄影的好地方。主要景点:女皇街、宽街、学院图书馆、贵族学校、英国圣母教学、博物学博物馆、死教者纪念碑。(80 KM)

*邱吉尔庄园(palcsa):英国最好的巴罗克风格建筑物之一。宫中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家具,长形图书室更是别具一格。该宫的花园以其多姿多彩而著称,园中有小瀑布、意大利式花园、自然植物园和游乐场等。著名的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就出生在这里。(121KM)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世界大文豪莎翁的故乡,莎士比亚的诞生地。这里有三家剧院上演莎翁的剧作,镇上有五座莎翁的房屋,缅怀伟人与平凡间的差异,旧街、河畔、教堂,沿途一景一物都是莎翁的传奇一生!主国景点:斯特拉特福村、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剧院。(165KM)

伯明翰(Birmingham):伯明翰为十九世纪重要的工业重镇,而且是英国第二大城市,并有众多会议、演讲、主题展在伯明翰的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展出。主要景点:伯明翰艺廊、凯得伯里世界、市立博物馆及艺廊、植物园、伯明翰维多利亚广场。(179KM)

考文垂(Coventry):二次大战时本市因是军备中心而成为轰炸的目标,还有11世纪戈代娃夫人传说的展出:她曾裸体骑马穿过大街抗议丈夫MERCIA伯爵向镇民强制课税,除偷窥的汤姆外大家都待在室内,汤姆后因此成盲。主要景点:科芬特里大教堂、赫伯特艺廊及博物馆。160KM)

曼彻斯特(Manchester):18世纪晚期阿克赖特(R.Arkwright)的蒸汽动力纺织机将棉纺业带入新境,此地因此而繁荣。1950年代最先展开大规模清除贫民窟行动、并规划无烟区的城市。这是一个以购物和夜生活闻名的城市。这里的唐人街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唐人街之一。主要景点:蒸汽机发源地、航太馆、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格拉挪达影城之旅、惠特沃斯艺廊、市立美术馆、英曼联足球主场。(300KM)

利物普(Liverpool):英国著名港口城市。它是闻名于世的摇滚乐乐队披头四的故乡,并以高级夜总会、小酒馆、酒吧和两支足球队著称。主要景点有:老码头、港口、海关大楼、海事博物馆、利物浦生活博物馆、披头四纪念馆、渥克美术馆。(310KM)

利兹(Leeds):皇家装甲博物馆,这里有一座皇家装甲博物馆,馆里陈列着世界各地的盔甲。

约克(York):有城墙的城市,这是个有城墙的城市,保留着中世纪旧貌,狭窄的街道两旁商店鳞次栉比。主要景点:迷宫、栅保、铜街、约克大教堂、圣三一教堂。(315 KM)

湖区(Lake District):格兰最美丽的一块土地,处处湖光山色。在英格兰北部是原始火山地带,以山峦起伏及碧绿清澈的湖泊著称,顺着无垠的山峦原野,错落的山林小屋,绵羊牛群与湖泊,生命中最美的画面尽在眼前。(400KM)

纽卡斯尔(Newcastle):它是大不列颠的工业基地之一,整个城市遍布造船厂,该城还从酿造烈性酒纽卡斯尔褐啤而闻名。本市热闹夜生活包括:俱乐部、酒馆、剧院和民族风味餐馆。

其历史反映在泰因桥和纪念格雷伯爵的班哲明古林纪念馆。主要景点:城堡、圣尼古拉斯教堂、泰因桥、格雷伯爵纪念碑等。(440KM)

爱丁堡(Edinburgh):格兰首府。爱丁堡城堡已有200年历史的新城区等,这里常年都举行艺术节,最著名的是8月间举行的国际艺术节。主要景点:苏格兰首都、皇家里路、国会厅、约翰诺斯住宅、吉斯高教会、皇家博物馆、圣鲁德宫、爱丁堡古堡、购物(著名羊毛制品)。(610 KM)

格拉斯哥(Glasgow):格兰最大城市,有好多著名博物馆和画廊,还有销售名牌货的商店和手工艺市场,以及多样化的夜生活。主要景点:苏格兰之文化城、皇家歌剧院、市立美术馆、船王毕诺博物馆、各拉斯歌大教堂。(610 KM)

加的夫(Cardiff):文化与购物设施,这里的文化与购物设施都不错。室内设计华美的加的夫城堡和现代化的加的夫湾都值得一游。(119KM)

巴斯(Bath):矿泉疗养镇,这是罗马人兴建的矿泉疗养镇,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单中。该镇于18世纪期间发展为时髦的度假胜地,镇上的许多建筑物就是那时期兴建的。(186KM)

普利茅斯(Plymouth):古老的港市,这是个古老的港市。别忘了喝杯传统的奶油茶,到Plymouth Dome回顾该镇的航海业历史。(341KM)

朴次茅斯(Portsmouth):海事遗产丰富,这是英国海军根据地,海事遗产丰富。三艘英国最著名的战舰就展示在镇上古老的海军船坞内。(100KM)

布赖顿(Brighton):海边胜地,这是传统的英国海边胜地。镇上的“The Lanes”是古董店和首饰店集中地。布赖顿行宫(Royal Pavilion)是镇上最著名景点。此行宫建于18世纪,是一座印度与东方风格兼具的建筑物。(80KM)

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历史悠久神秘石堆,具有5000年历史的神秘石堆——斯通亨奇(Stonehenge)就在此镇上。斯通亨奇是欧洲最著名的史前石碑之一。一座13世纪的天主教堂也是该镇的骄傲。镇上还有好些半木构房屋、小旅馆和茶店。

科茨沃尔德丘陵(Cotswold Hills):美丽小镇和乡村,这个丘陵地带有好多由蜂蜜色石头建成的美丽小镇和乡村。不妨到莫顿因马什(Moreton-in-Marsh),斯托昂泽沃尔德(Stow-on-the-Wold),奇平卡姆登(Chipping Campden)和百老汇(Broadway)逛逛,或选购古董或喝下午茶。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Stoke-0n-Trent):位于英国陶器产区中心,著名牌子如Wedgwood,Spode和Royal Doulton等都在这里设厂。多数陶器工厂设有博物馆和旅客接待中心。

布莱克浦(Blackpool):著名海边胜地,这是个著名的海边胜地。Pleasure Beach是个大型的游乐场,共骑乘的玩意不少,包括世界最高的滑行轨道。

达勒姆(Durham):参观世界遗产,城里的大教堂和城堡都被列为世界遗产。

布拉德福德(Bradford):著名小说家诞生地,是个位于高沼地附近的小镇,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姐妹(Bronte)就在这里诞生。

尼斯湖:此湖长39公里,最宽达1.5公里,水深305公尺,尼斯湖的水怪展览中心提供有关湖内最古老及著名生物的视听资料。主要景点:尼斯湖水怪展览中心、乌卡哈特堡。

因佛尼斯:本镇为高地地区首府,是漫游邻近乡间的据点,维多利亚时期城堡耸立镇中心。主要景点:博物馆及艺廊、亚马逊号博物馆船、巴尔内之家(851KM)

贝尔法斯特(Belfast):乘船前往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巨人堤由40000多根石柱组成的奇形怪状的石堤被称为世界自然景观之一。主要景点:欧斯特博物馆、巨人堤、贝尔法斯特市政厅、贝尔法斯特市内观光。

都伯林(Dublin):都伯林为南爱尔兰的首府,并有戏都之称,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都柏林国际戏剧节。其酒吧跟英国有点不同,很多洒吧布置相当古雅,而且有百年的历史,在内厅听古典音乐,喝喝当地特产的黑啤酒,会非常惬意。主要景点:都伯林大学、比利咖啡店、圣彼兰教堂、凤凰公园、奥康云大街、健力士啤酒厂、市区及海景、班拉提城堡。

第四篇:英国留学途径介绍

去英国留学可以走四种途径,可能有些同学会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可以去英国留学,是不是自己所处的阶段没有达到留学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前往英国留学可以有哪些途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了去英国留学,因为它先进的教育,完善的福利。有些人选择先读大学,然后申请英国研究生,但是事实是这种方式浪费时间金钱,收效不大。而且如果上到大学再选择走出国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基本根深蒂固,想要短时间改变,绝非易事。高中就着手准备去英国读本科是一种省时省钱的好方法。英国留学专家指出,英国所有大学的申请均通过UCAS系统,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去看一下,值得一提的是,从高中准备留学有以下四种英国留学方式,作何选择,见仁见智:

去英国留学途径

1、英语语言学校。英国私立语言学校遍布全国,但是只有约250所经英国文化委员会认可。

去英国留学途径

2、大学预科。这是一个有名的高收费项目。学制一般为两年,不过事实证明,很多学生无法去适应而中途败退。以上两种方式要求有英国公民做合法监护人。

去英国留学途径

3、在国内或国外学习ALEVEL或者IB课程,也就是所谓的洋高考。这个就时间,适应,金钱来讲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这个也有缺点,就是由于是新兴的教育方式,很多中小城市没有这个项目

去英国留学途径

4、寄宿中学。很多留学回来的人都讲,出国应该早,当然这不是说越早越好,太早的话,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也不一定是好事。高中生在各方面已经基本成熟,所以想出国的人,在高中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篇:传统节日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清 明 节

一、清明节的介绍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

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旧时,泰安的扫墓仪式比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个小菜和水饺到祖坟,先将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烧纸,洒酒祭奠。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扫墓时还要给坟墓添新土。据说,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实质上是对祖先的怀念。多数地区是在清明这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而龙口、博兴等地则在清明前四天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扫墓。

二、清明节的由来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功能,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们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并无关系。

三、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2、食俗。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3、踏青。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4、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有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它们被吹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戴柳。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梦梁录》)戴柳即为成年标志。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之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端 午 节

一、端午节的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2008年被国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诗人节、女儿节、浴兰节、龙日、地腊等名称。

二、端午节的由来

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和吴月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由来的说法,都有各自的原因。其中纪念屈原之说,是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下面介绍端午节为何用来纪念屈原的故事。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因此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人们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大臣的思想是深刻的。

三、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的法定假日,在这天,人们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和经典的习俗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赛龙舟。相信大家都看过划龙舟比赛吧,它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起源是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直到今天,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从现在的角度看,赛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了,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2. 插菖蒲、艾叶。这个习俗的出现是因为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故相传五月五日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3. 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4. 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美味可口,很多人都喜欢,现在不管是在端午节那天或者在平时,吃粽子的人都很多。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春 节

一、春节的介绍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那么,春节为何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呢?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二、春节的由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三、春节的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中 秋 节

一、中秋节的介绍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早在唐时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2008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的记载。魏晋时期,有记载说:“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可见,这时人们已在中秋时节有了一些民俗活动。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二、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3种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要数“嫦娥奔月”了,这个传说可谓妇孺皆知,但传说毕竟是传说。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还有一说,即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礼记·祭法》中记载:“夜明,祭月也。”根据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收获的季节,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这就是“秋祀”。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领大臣、宫女祭拜月神的场所。

三、中秋节的习俗

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身在异地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共庆中秋佳节。在唐代,中秋节期间主要是赏月、玩月。北宋时期,则以祭拜月亮为主。南宋时期,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后来许多地方又形成烧斗香、树中秋、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

重 阳 节

一、重阳节的介绍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呢?“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此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最早在屈原的《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这里的重阳还不是指九九重阳节。三国时期曹丕写下的《九日与钟繇书》有这样的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了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二、重阳节的由来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主流说法。

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其三: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三、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插茱萸和簪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中华传统节日宣传册

二○一二年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队

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迎新春范文下一篇:一个德育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