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复习指南

2022-08-10

第一篇:有机化学复习指南

有机化学复习攻略

对于化工、环境、农学、医药、生物的考生来说,有机化学在考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的基础,知识体系庞大,联系纵横交错,是一块很难啃好的硬骨头。本文就拣块硬骨头啃,谈一谈有机化学的复习技巧。

一、教材

除了报考院校指定的教材(例如农学用汪小兰的,药学用倪沛洲的)外,以下几本Boss级有机化学教材至少选择一本常备手边,否则很难把有机化学学深学透。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RT莫里森著,复旦有机教研组译,《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

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要有习题集、相关复习资料、所报考院校的历年考试真题集、以及探讨有机化学某一个分支内容(有机合成、有机推断、立体化学)的书籍。笔者推荐几本。

1.习题集。建议使用以上三本教材的配套习题集。

2.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3.历年真题。你所要报考学校的历年真题必须弄到手,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院校真题不对外公布。另一些,如北大、清华、复旦、中山、中科院、中科大等,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正式出版的真题集。如果你想报考兰州大学的话,可以到兰州大学研招办购买历年真题,如果不方便的话,我也可以代为办理QQ:969630079。

4.其他参考书。

Jie Jack Li著,荣国斌译《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在各高校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

斯图尔特•沃伦著,丁新腾译《有机合成切断法探讨》、《有机合成设计(合成子法的习题解答式教程)》,上海科技出版社。这两本书很老了。

薛永强等,《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军良等,《有机合成设计原理与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巨勇等,《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机合成的书细细读一本就足够了,关键是利用这本书把有机化学教材上零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并提高综合灵活运用的能力。

由于现在专业课渐渐转成综合科目考查的形式,有机解谱题往往合并到分析化学里,本文不再涉及有机解谱。

二、时间安排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四轮甚至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7~9月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

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提高解题能力。10~11月做真题及对应学校的相关复习资料。最迟可以到12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回顾基础内容。12~1月。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要做太难的题目。

留出近两年真题,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三、第一轮复习:“珍珠项链”式复习法

复习与上新课不同。上新课重在打基础,复习则着重串连整合。并且经过

一、二年级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我们都已经掌握,即使有所遗忘也能很快拣起。所以读书不要死抠,要先观大略,后抓细节。

有机化学知识体系虽然零碎,但还是有纵横两条主线可以掌握的。首先构建两条主线,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串到线上,一条“珍珠项链”就串成了!这就是“珍珠项链”式复习策略。

两条主线是:1.化合物知识体系;2.有机理论体系。

化合物知识体系: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学教材都是按照有机化合物分类的顺序编排的,这个顺序往往也是相关基团命名前后的顺序。

烃(烷、烯、炔与二烯、芳香、非芳香环烃)。

卤代烃。

醇、酚、醚、环氧化合物。

醛、酮。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胺、腈、重氮)。

杂环。

生命物质[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脂肪]

萜与甾体

金属有机配合物。

我们需要明确:何种物质有何种结构、如何命名、什么理化性质、如何制备、如何应用,熟记每一个涉及到的人名反应!

有机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一般是绪论一章提及的,来自无机和物化的理论)。

立体化学及立体反应。

亲电反应(加成、取代)。

亲核反应(加成、取代)。

消除反应。

碳正离子反应、重排。

碳负离子反应、“三乙”的应用。

周环反应。

有机解谱方法与策略。

我们需要明确:每种反应的基本机理,何种物质可以进行该种反应,有没有例外。抓住这两条主线,就等于抓住了有机化学的命门!第一轮复习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扎扎实实地搭建好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框架,串出我们的“珍珠项链”。

具体的策略是跟着教材走,每章以小标题为单位阅读。看到小标题时先回顾一下过去所学内容,如果没忘,对应的内容略读,如果已经忘记或者这部分内容基本没学过,那就细细阅读,一字不漏。

读书的时候注意作提纲挈领式的读书笔记,总结该章纲要即可,但是建议一些重要的教材原文抄一遍以加深印象,这用来对付可能出现的简答题。

读完一个小标题后回顾。读完一节后回顾。读完一章后更要回顾。

读完一个小标题后回顾。读完一节后回顾。读完一章后更要回顾。

有机化学与其他化学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巨量的人名反应以及繁杂的反应机理。人名反应没什么好说的,见一个记一个,要做到见到反应名称就能写出反应式,看到反应式就能知道反应名称。建议把每个人名反应的机理了解一下,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理解来龙去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可以参考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那本《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不要把有机化学复习完了见到Reformatsky(瑞福马茨基)反应还来个“重新格式化天空”,那就被行家笑话了。

反应机理则比较简单,有机教材上给出机理的反应就那点,掌握亲电、亲核、重排、缩合基本就一切搞定。需要熟悉各类反应的表现形式,代表物质、反应特征。重现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亲核取代与消除的竞争、碳正离子重排(含频哪醇重排)、羟醛缩合。

另外,强烈建议在复习完每章后把本章给出的人名反应以及介绍的反应机理列在读书笔记后面!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牢记它们。

读完书以后立马做题!就做教材章后习题以及配套习题集上的题目。这些题目形式一定与真题大相径庭,没关系,这是给你打基础的必需步骤。只有通过这个步骤,你才能巩固知识,并且发现读书过程中的漏洞所在。

做完题以后对照答案订正,每一道题都要分析错因:

如果知识点没学透,回去再好好把把教材对应章节详细啃啃,假如教材写得也不详细,就把本文开头提到的四本Boss级教材翻出来查查。总有一本书上有你需要的内容。

如果是因为粗心大意,那就好好反醒。

如果是题目本身太难,那就注意总结思路与解题技巧,最好把它抄到错题本上。这样一道题一道题地练下去,你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就越来越熟练了!

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我们至少应该具有两个成果。

提纲挈领式的读书笔记。

错题本,或者从做题中总结到的解题技巧。

留着它们,以后还有大用处!

第一轮自测,看看你能考多少?考不高也没关系,因为你锻炼的是基础而不是能力,而考研真题中能力题比例不低。但如果你能拿到60~75%的分数,证明你的复习效果显著。既然效果显著,那就开始第二轮复习吧!

四、第二轮复习:强调综合运用的专题复习

是否在上一轮自测中感到总是力不从心?那是因为你遇上了学科内综合题,尤其是全面综合考查化合物性质与反应的推断、合成题。

本轮复习不再按教材顺序复习,而是按专题顺序。重点训练跨章节综合题,尤其是推断与合成。

第二轮复习的参考书在市面上一般都有卖,其特点是彻底打乱教材顺序,按专题顺序(基础概念、综合命名、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与反应、结构推断、反应机理、合成技巧)编写,每个专题包含综合讲解、例题与习题等内容。习题以学科内综合型居多。考生只需按步就班地把每一个专题读通,例习题做好吃透即可。有不懂的内容一律查教材,参考书与教材冲突的地方一律以教材为准,因为命题老师是以教材为依据命题。

看书的时候要着重前后联系。尽管复习参考书已经重组了教材章节顺序,但综合程度还是不够,除了进行专题内的纵向联系以外,还要进行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下面两项是重点中的重点:(1)牵涉多种碳架结构(顺、反、R、S……)与官能团的复杂有机物命名及表现出的化学性质,(2)不同类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换。

与有机合成、有机推断有关的参考书我们可以看了。可以拿出一定时间全面阅读,也可以重点读部分章节,其余泛泛而过。这些书一定要看,做适宜的读书笔记!它们对我们提高分数有巨大的帮助!

历年真题在本轮复习派上了用场,开始做吧!首先确定有机化学是上午还是下午考,然后专在上午或下午做真题,每次掐准秒表,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份试卷做完,再按照参考答案评分,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对于错题的处理同第一轮复习。

不仅要做报考院校的真题,外校的真题也可拿来练手,最好选北大、清华、复旦、中科院、中科大等名校(所)化学专业的题目,因为这类习题水平高而且没有专业侧重点。假如

你考农学(中国农业大学)却去做药学(中国药科大学)的习题,专业侧重点的不同会使你做无用功!

就这样做到11月底(最晚不超过12月中旬),相信你解题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第二轮复习自测,分数一定不比第一轮低,信心只会比第一轮更充足!

五、第三轮复习:回顾与总结

第三轮复习就不要再做大量试题。本轮复习的任务是:

查漏补缺。阅读第一轮复习时写下的读书笔记,尽力回顾每一个知识点,包括它的内涵与外延、常考题型、考试中的常用技巧。经过两轮复习的残酷磨练,相信你总结回顾起来毫不费力。

回顾试题。回顾做过的每一道错题、每一张真题试卷。确保85%以上的题目已经掌握,下次不再做错。确保已经适应了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间,能够把握做题节奏,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最高的分数。

这个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真题练练手,但不必过分纠缠于难题和分数,更不要因为一两道题做不出来而懊恼。因为你离上考场还有一步之遥,而许多竞争对手往往就是这一步没有跨出去,最终倒在了考场之前。走到这里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坚持!

考试前夜再回顾一下你的读书笔记,如果太多看不过来就改看教材目录。尽可能地把知识点回忆起来,第二天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走进考场了!

七、结语

有机化学不难,有机考研复习不难。正如古人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么,即将或已经踏上考研征途的朋友们,让我们全力以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有机化学的考研复习,信心满满地走向考场吧!

最后,祝每一位考研斗士复习顺利、金榜题名!

第二篇:有机化学1复习要点1

题型:

一、用IUPAC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二、选择题

三、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

四、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五、合成题

六、结构推断题

3O

H3CC

命名:CHCHCH2CH3ClC2H5HCH2OHCH2CH3C2H5苄醇,顺-1,3-二甲基环

戊烷,2-氯-1,4-戊二烯,烯丙基溴,异丙基—丙烯基---烯丙基,

Cl

环己醇

2,烯丙基溴苄醇

下列游离基最稳定的是:()

命名:次序规则,(Z)- 1,2-二氯-1-溴乙烯(E)-2-丁烯

3A CH3·

CH3BCH3·CH3C CH3·CH2D.CH

3马氏规则: 臭氧化,高锰酸钾的氧化,

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大小次序是:

+

(1)(2)

下列碳正离子中最为稳定的是() (3)

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顺序应是:

① PhCH2+ ② CH3─CH+─CH3 ③ Ph3C+ ④ Ph2CH+

烯丙氢的取代:NBS,环己烯的溴代。

从指定原料及不超过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出发合成:

CH3CH2CH2Br

CH3CH2BrCH3

+Cl

2高温

H

+

COOCH3

?

H

CH3COO

炔烃的性质:炔氢的鉴定,汞盐催化水解

1-己炔,2-己炔,2-甲基戊烷

3、正庚烷, 1,4-庚二烯,1-庚炔

反-4-叔丁基环己醇的优势构象是:()

顺-1,3-二甲基环戊烷 反-1,3-二甲基环戊烷

Cl

HCH2OH

Cl

HCH2OH

下列哪些基团属于邻对位定位致活基团:

1.5.NH2F

2.6.

OHI

3.

OCH2CH

34.

NR

2CH2CH3

KMnO

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速度最快的是:()

A. 苯B. 硝基苯C. 甲苯D.氯苯

下列化合物亲电取代活性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氯苯、甲苯、三氟甲苯 芳香硝基化合物最主要用途之一是做炸药,TNT的结构是如下的哪一种?

由甲苯制备间溴苯甲酸。

以甲苯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

从指定原料及不超过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出发合成

BrCl

下列卤代烃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A) CH2=CH–CH2Br(B) CH2=CH–CH2I(C) CH2=CH–CH2Cl(D) CH2=CH–CH2F 在NaOH水溶液中,下列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大小顺序为

C6H5CH2X( I ),

CH2X

( II )

,

( III )

Cl

NaHCO3

?

33

?

用下列何种还原剂必须在无水介质中进行?()(A) NaBH4(B) LiAlH4(C) Zn + HCl(D) HI

SN1与SN2的反应特征有哪些?

Br

Br

CH3CH2CH=CHCH3与NBS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CH2CN

CH3CH=CH2

,

下列各种醇与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Lucas试剂)试剂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CH3CH2CHOH

(A) CH3CH2CH2CH2OH(B)

CH3OHCH3(C)

(D) CH3CH2OH

CH3

从指定原料及不超过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出发合成:

CH3CH2CH2OH

ClCH2CHBrCH2Br

邻二醇被高碘酸氧化,可用于鉴别。

用甲苯合成苄醇。

CH2OH

CH3OH

CHCH3OH

CH3CH2OHCH3CH23

OH

H3CCCCH2CH3

HC

CCH2CH3

CH3CH2OH

鉴别: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

第三篇:有机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原创,有不足,请指点)

转载自: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246817

对于化工、环境、农学、医药、生物的考生来说,有机化学在考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的基础,知识体系庞大,联系纵横交错,是一块很难啃好的硬骨头。本文就拣块硬骨头啃,谈一谈有机化学的复习技巧。

注:本人近期又把这篇文章作了修改,你现在看到的是第二版

=======

写在后面的话

这是我费了两个星期的心血写出来的总结性文章,期间三易其稿(草稿、第一版、第二版)。相信这对大家也有用,我不想看到本贴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情况发生。

我不喜欢隐藏内容,强制读者回贴后才能阅读。

但是如果你喜欢,请跟个贴说一声。只有得到大家的支持,我的写作才有动力。谢谢!

=======

一、教材

除了报考院校指定的教材(例如农学用汪小兰的,药学用倪沛洲的)外,以下几本Boss级有机化学教材至少选择一本常备手边,否则很难把有机化学学深学透。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积涛《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RT莫里森著,复旦有机教研组译,《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

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要有习题集、相关复习资料、所报考院校的历年考试真题集、以及探讨有机化学某一个分支内容(有机合成、有机推断、立体化学)的书籍。笔者推荐几本。

1.习题集。建议使用以上三本教材的配套习题集。

2.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3.历年真题。有些院校真题不对外公布。另一些,如北大、清华、复旦、中山、中科院、中科大等,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正式出版的真题集。这些学校的真题集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

4.其他参考书。

Jie Jack Li著,荣国斌译《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在各高校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

斯图尔特·沃伦著,丁新腾译《有机合成切断法探讨》、《有机合成设计(合成子法的习题解答式教程)》,上海科技出版社。这两本书很老了。

薛永强等,《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军良等,《有机合成设计原理与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巨勇等,《有机合成化学与路线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机合成的书细细读一本就足够了,关键是利用这本书把有机化学教材上零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并提高综合灵活运用的能力。

由于现在专业课渐渐转成综合科目考查的形式,有机解谱题往往合并到分析化学里,本

文不再涉及有机解谱。

二、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四轮甚至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7~9月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

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提高解题能力。10~11月做真题及对应学校的相关复习资料。最迟可以到12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回顾基础内容。12~1月。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要做太难的题目。

留出近两年真题,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三、第一轮复习:“珍珠项链”式复习法

复习与上新课不同。上新课重在打基础,复习则着重串连整合。并且经过

一、二年级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我们都已经掌握,即使有所遗忘也能很快拣起。所以读书不要死抠,要先观大略,后抓细节。

有机化学知识体系虽然零碎,但还是有纵横两条主线可以掌握的。首先构建两条主线,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串到线上,一条“珍珠项链”就串成了!这就是“珍珠项链”式复习策略。

两条主线是:1.化合物知识体系;2.有机理论体系。

化合物知识体系: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学教材都是按照有机化合物分类的顺序编排的,这个顺序往往也是相关基团命名前后的顺序。

烃(烷、烯、炔与二烯、芳香、非芳香环烃)。

卤代烃。

醇、酚、醚、环氧化合物。

醛、酮。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胺、腈、重氮)。

杂环。

生命物质[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脂肪]

萜与甾体

金属有机配合物。

我们需要明确:何种物质有何种结构、如何命名、什么理化性质、如何制备、如何应用,熟记每一个涉及到的人名反应!

有机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一般是绪论一章提及的,来自无机和物化的理论)。

立体化学及立体反应。

亲电反应(加成、取代)。

亲核反应(加成、取代)。

消除反应。

碳正离子反应、重排。

碳负离子反应、“三乙”的应用。

周环反应。

有机解谱方法与策略。

我们需要明确:每种反应的基本机理,何种物质可以进行该种反应,有没有例外。抓住这两条主线,就等于抓住了有机化学的命门!第一轮复习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扎扎实实地搭建好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框架,串出我们的“珍珠项链”。

具体的策略是跟着教材走,每章以小标题为单位阅读。看到小标题时先回顾一下过去所学内容,如果没忘,对应的内容略读,如果已经忘记或者这部分内容基本没学过,那就细细阅读,一字不漏。

读书的时候注意作提纲挈领式的读书笔记,总结该章纲要即可,但是建议一些重要的教材原文抄一遍以加深印象,这用来对付可能出现的简答题。

读完一个小标题后回顾。读完一节后回顾。读完一章后更要回顾。

读完一个小标题后回顾。读完一节后回顾。读完一章后更要回顾。

有机化学与其他化学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巨量的人名反应以及繁杂的反应机理。人名反应没什么好说的,见一个记一个,要做到见到反应名称就能写出反应式,看到反应式就能知道反应名称。建议把每个人名反应的机理了解一下,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理解来龙去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可以参考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那本《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不要把有机化学复习完了见到Reformatsky(瑞福马茨基)反应还来个“重新格式化天空”,那就被行家笑话了。

反应机理则比较简单,有机教材上给出机理的反应就那点,掌握亲电、亲核、重排、缩合基本就一切搞定。需要熟悉各类反应的表现形式,代表物质、反应特征。重现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亲核取代与消除的竞争、碳正离子重排(含频哪醇重排)、羟醛缩合。

另外,强烈建议在复习完每章后把本章给出的人名反应以及介绍的反应机理列在读书笔记后面!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牢记它们。

读完书以后立马做题!就做教材章后习题以及配套习题集上的题目。这些题目形式一定与真题大相径庭,没关系,这是给你打基础的必需步骤。只有通过这个步骤,你才能巩固知识,并且发现读书过程中的漏洞所在。

做完题以后对照答案订正,每一道题都要分析错因:

如果知识点没学透,回去再好好把把教材对应章节详细啃啃,假如教材写得也不详细,就把本文开头提到的四本Boss级教材翻出来查查。总有一本书上有你需要的内容。

如果是因为粗心大意,那就好好反醒。

如果是题目本身太难,那就注意总结思路与解题技巧,最好把它抄到错题本上。这样一道题一道题地练下去,你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就越来越熟练了!

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我们至少应该具有两个成果。

提纲挈领式的读书笔记。

错题本,或者从做题中总结到的解题技巧。

留着它们,以后还有大用处!

第一轮自测,看看你能考多少?考不高也没关系,因为你锻炼的是基础而不是能力,而考研真题中能力题比例不低。但如果你能拿到60~75%的分数,证明你的复习效果显著。既然效果显著,那就开始第二轮复习吧!

四、第二轮复习:强调综合运用的专题复习

是否在上一轮自测中感到总是力不从心?那是因为你遇上了学科内综合题,尤其是全面综合考查化合物性质与反应的推断、合成题。

本轮复习不再按教材顺序复习,而是按专题顺序。重点训练跨章节综合题,尤其是推断与合成。

第二轮复习的参考书在市面上一般都有卖,其特点是彻底打乱教材顺序,按专题顺序(基础概念、综合命名、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与反应、结构推断、反应机理、合成技巧)编写,每个专题包含综合讲解、例题与习题等内容。习题以学科内综合型居多。考生只需按步就班地把每一个专题读通,例习题做好吃透即可。有不懂的内容一律查教材,参考书与教材冲突的地方一律以教材为准,因为命题老师是以教材为依据命题。

看书的时候要着重前后联系。尽管复习参考书已经重组了教材章节顺序,但综合程度还是不够,除了进行专题内的纵向联系以外,还要进行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下面两项是重点中的重点:(1)牵涉多种碳架结构(顺、反、R、S„„)与官能团的复杂有机物命名及表现出的化学性质,(2)不同类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换。

与有机合成、有机推断有关的参考书我们可以看了。可以拿出一定时间全面阅读,也可以重点读部分章节,其余泛泛而过。这些书一定要看,做适宜的读书笔记!它们对我们提高分数有巨大的帮助!

历年真题在本轮复习派上了用场,开始做吧!首先确定有机化学是上午还是下午考,然后专在上午或下午做真题,每次掐准秒表,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份试卷做完,再按照参考答案评分,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对于错题的处理同第一轮复习。

不仅要做报考院校的真题,外校的真题也可拿来练手,最好选北大、清华、复旦、中科院、中科大等名校(所)化学专业的题目,因为这类习题水平高而且没有专业侧重点。假如你考农学(中国农业大学)却去做药学(中国药科大学)的习题,专业侧重点的不同会使你做无用功!

就这样做到11月底(最晚不超过12月中旬),相信你解题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第二轮复习自测,分数一定不比第一轮低,信心只会比第一轮更充足!

四、第三轮复习:回顾与总结

第三轮复习就不要再做大量试题。本轮复习的任务是:

查漏补缺。阅读第一轮复习时写下的读书笔记,尽力回顾每一个知识点,包括它的内涵与外延、常考题型、考试中的常用技巧。经过两轮复习的残酷磨练,相信你总结回顾起来毫不费力。

回顾试题。回顾做过的每一道错题、每一张真题试卷。确保85%以上的题目已经掌握,下次不再做错。确保已经适应了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间,能够把握做题节奏,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最高的分数。

这个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真题练练手,但不必过分纠缠于难题和分数,更不要因为一两道题做不出来而懊恼。因为你离上考场还有一步之遥,而许多竞争对手往往就是这一步没有跨出去,最终倒在了考场之前。走到这里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坚持!

考试前夜再回顾一下你的读书笔记,如果太多看不过来就改看教材目录。尽可能地把知识点回忆起来,第二天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走进考场了!

六、试卷结构和临场技巧

试卷结构与题型因学校和专业而异,由于综合科目的引入又有单科和综合的差异。本文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只能谈一些最常见的题型与最基本的临场技巧。

1.试卷结构。

单科型(满分150分)。

第一大题:选择。

第二大题:有机化合物命名。

第三大题:补全反应式。最常见的是写出反应结果,也有的要写反应条件(催化剂)甚至反应物。

第四大题:名词解释。

第五大题:简答。

第六大题:书写反应机理。

第七大题:推断。

第八大题:合成。

单科型考查特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命名、简答、推断、合成往往是能力型的学科内综合题;选择、补全反应式、名词解释的考查面很广很细,教材上任何一处细节都有可能涉及,书写反应机理一般都是重点反应类型,要严格详细地按照教材的要求写明白每一个步骤。

综合型。

类型一:农学全国统考化学(基础化学与有机化学综合,有机不单列,满分150分)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2分/个×30个=60分)。

第二大题:填空(1分/空×35空=35分)。

第三大题:计算、分析与合成(8题,共55分)。

顺序均是先基础化学后有机化学。

类型二: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一(有机化学部分,满分75分)

第一大题:有机化合物命名(8分)。

第二大题:单项选择(2分/个×8个=16分)。

第三大题:补全反应式(25分)。

第四大题:推断(6分)。

第五大题:书写反应机理(9分)。

第六大题:合成(11分)。

综合型考查特点:强调广度与综合运用的能力,考查面相当宽,综合程度高,但深度一般不大。考生需要牢固、扎实地建构基础知识网络。

2.临场技巧

试卷一般题量巨大,经常有考试结束题还没做完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解题顺序。

单科试卷。最佳解题顺序一般是先做名词解释、选择与补全反应式,再做大题(简答、推断、机理、合成),把命名放到最后。

因为前三类题型较为简单并且分数总量不低,并且第三轮复习时我们回顾了大量名词、反应式及其他琐碎知识点,一方面趁热打铁记忆还新鲜,另一方面先把基础分拿到手。这也是一个热身的过程。

热身结束,我们复习期间建立的知识体系网络渐渐活化,是做综合大题的时候了,这些大题数量不多但单题分值不小,正是我们与竞争对手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相信经过第二轮复习的魔鬼训练,我们能拿到足够多的分数。

最后做命名。因为命名题量小分值低,而且往往把N多官能团放到一个结构式里,编号、命名、分析构象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把它放到最后,如果实在做不完,这些分数可以放弃。

综合科目。综合试卷一般牵涉多科内容,但也要遵循先易后难,尽量得分的原则。对于像农学全国统考化学这样的试卷(各科融合在一起,不单独列出)最好按照试卷顺序一步步来,难题可暂时跳过不做。对于像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一这样的试卷(只是把4门单科的试卷罗列成一份)就要先做较容易的科目(如生化),后做有机,此时也要按照单科型试卷的处理策略安排解题顺序。

临场时间安排。单科试卷大致按照1.2分钟1分的策略分配时间,但是名词解释、选择、补全反应式要少一些,把省出的时间分给大题。对于综合试卷,留给有机的时间比例一定要略大于有机所占的分数比例,多花一点心思在有机上,多得几分!

当然,具体如何安排时间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因为那个时候开始做历年真题,而试卷结构基本保持恒定。为自己设置一套解题顺序的模式,直接拿到考场上套用就行了。

最后说一句,有机化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因为它之于化学类专业正如数学之于工科与经管,是你展示复习成果的舞台,是你最容易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地方,是你考研高分的重量级武器,得其他科目者得过线,而得有机者必得鳌头!

七、结语

有机化学不难,有机考研复习不难。正如古人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么,即将或已经踏上考研征途的朋友们,让我们全力以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有机化学的考研复习,信心满满地走向考场吧!

最后,祝每一位考研斗士复习顺利、金榜题名

第四篇:初三化学复习 上册化学知识点

1、什么是化学?

2、怎样学习化学?①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探究;②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学学习的特点是:三个关注(关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3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②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加酒不过肩,加热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嘴吹最最忌)。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第二讲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初三辅导化学

初中

辅导

梳理知识点

掌握学习方法

5、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6、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7、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

(1)本质区别:宏观,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A+B+……=C

分解反应:D=A+B+……

第三讲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化学方程式

(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洗衣服不净、变硬,锅炉浪费燃料、损坏过热爆炸。

④硬水可软化。蒸馏,煮沸。

3、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

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物质组成。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第四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以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5)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①这种化合物确实存在;②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第五讲 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现象,推断化学式,相关计算等。

(4)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定量实验分析法。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1)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如:4P+5O2 点燃 2P2O5 其质的方面的信息: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量的方面信息:微观上,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宏观上,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箭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审题仔细,格式规范,计算准确。设、写、找、列、解、答。

第六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它们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由于碳的不同单质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碳原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4、从分子结构的不同来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5、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要注意: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即确定反应原理。②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即检验气体。

(2)氧气、二氧化硫制法的比较:

6、温室效应是一大环境问题,它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会带来哪些危害?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你力所能及地可做些什么?

7、掌握物质间的转化。

第七讲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空气或氧气;③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②隔绝空气或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第五篇:电厂化学复习

第一章热化学和动力燃料

1. 标准摩尔生成焓:在1.01325×10∧5Pa的条件下由处于稳定状态的单质生成1mol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规定任何处于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2. 基元反应(指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各反应物计量系数为指数的浓度乘积成正比,也叫质量作用定律。

aA+bB=gG+dDv=k[A]∧a*[B]∧b(k为定值)

3. 动力煤:用于直接燃烧生产动力和热能的燃烧煤。

动力煤主要包括: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贫煤,无烟煤。

4. 煤的分类(含碳量):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5. 煤质特性指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干燥基灰分Ad,

水分(全水分Mt和外在水分Mf),

干燥基全琉St,d和灰融性软化温度ST。

发热量,符号Q,单位kJ/g或MJ/kg

灰分,符号A,含量越高,越不利于燃烧。

挥发分与着火性,判断着火特性,挥发分越高,着火点越低,易于着火,

燃烧速度快而稳定,火焰温度较低。

6. 制煤样的过程为:破碎,过筛,掺合,缩分。

7. 煤的基准:使各种煤具有可比性

分类:收到基准,空气干燥基准,干燥基准,干燥无灰基准。

发热量的表示方法: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真正可利用)。

8. 以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9.27MJ/kg为统一换算单位,即每29.27MJ的热量可换算成1kg标准煤。标准煤耗是指发1kW’h的电所消耗的标准煤量。P25

第二章水处理化学基础

1. 水中杂质分类:

悬浮物,d>100um的微粒

胶体,1um

溶液,d<1um的微粒。

2. HCO-3常是天然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

3. 天然水中的主要化合物:碳酸化合物,硅酸化合物(溶解状态和胶体硅酸)。

4. 天然水主要指标:

悬浮物,浊度FTU,透明度(不常用)

溶解盐类

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

碱度,酸度和pH值。

耗氧量: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

5.缓冲溶液: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可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缓冲液两种物质,一种抵消外来强酸的物质,一种抵消外来强碱的物质。

缓冲溶液pH主要取决于缓冲对中的Ka或K值以及缓冲对的浓度比值。

6. 螯合物:配位体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配原子同时与一个中心离子配位而形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例如Cu离子与两个乙二胺(en)分子配位形成【Cu(en)2】2+,其中Cu离子的配位数为4。

7. 胶体化学

胶体颗粒组成:胶核,吸附层,扩散层。

胶体的三种特征电位:胶核表面处的电位(热力学电位);吸附层与扩散层分解处的电位(主要特征值,无法测定);滑动界面处的电位.。

胶体的脱稳:投加带高价反粒子的电解质,投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投加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

8. 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性能:

物理,一般呈球形,三种密度表示(干真,湿真,湿视),溶胀性,耐磨性,耐热性。 化学,离子交换反应的可逆性,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酸碱性,中和与水解,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平衡交换容量)。

第三章火电厂水处理

1. 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分类:凝汽和凝汽兼供热。

汽水损失:系统内汽水循环损失,对外供汽损失,厂内其他用汽损失。

水分类:原水,锅炉补给水,汽轮机凝结水,疏水,返回凝结水,给水(锅炉补给水,汽轮机凝结水,疏水,返回水),锅炉水,冷却水。

水处理的作用:提高蒸汽品质,缓解热力设备的腐蚀。

水的预处理:悬浮物的自然沉淀,混凝处理,沉淀软化,过滤。

2.电解质对胶体颗粒混凝作用三方面:1吸附,电性中和作用

2吸附架桥作用

3网捕过滤作用

影响混凝效果因素:pH,混凝投加量, 水温。

3. 常用混凝剂1.铝盐(硫酸铝,明矾,聚合铝)

2.铁盐(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硫酸铁,聚合铁)

3.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4.水的沉淀软化

——将天然水中钙镁离子转化成难溶化合物,然后分离以降低水的硬度

方法:热力软化法,石灰处理(常用)。

水的过滤处理,在快滤池。

滤料技术要求:适当的粒度组成,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一定的机械强度。

影响过滤的因素:滤速,反洗,水流的均匀性。

过滤设备:快滤池和机械过滤器。

普通过滤器的运行步骤:过滤,反洗,正洗。

离子交换能力(强到弱):Ca,Mg,Na,H

SO4, NO3, Cl,OH,HCO3,HSiO3

5.常见的化学除盐主系统及选择:第一个交换器H型,弱酸性阳树脂适用于处理碱度大或碳酸盐硬度大的水,弱碱性阴树脂适用于处理强酸阴离子含量大的水,除硅必须采用强碱性阴树脂,除碳器置于强碱性阴树脂之前。

离子交换装置:固定床,连续床。

水的其他除盐方法:蒸馏法,膜分离技术。

凝结水的净化处理系统:有前置过滤器系统,无前置过滤器系统。

汽包锅炉水汽循环系统:汽包——下降管——下联箱——水冷壁——(上联箱)——汽包 冷却水系统:直流式,循环式。

水冷却原理:蒸发散热,接触传热。

循环冷却水处理:凝汽器铜管内的防垢处理,凝汽器铜管水侧腐蚀的防止和循环水系统微生物悬浮物的控制。

凝汽器铜管内的防垢处理:对补充水中成垢杂质净化,对循环水制调整,添加阻垢剂等。 凝汽器铜管水侧腐蚀的防止:对补充水进行净化处理,在循环水中投加药剂使CaCO3结晶不能生成。

循环水系统微生物悬浮物的控制:1)悬浮物含量高时,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旁流过滤处理

2)微生物控制常采用杀生剂。

第四章 电厂金属设备的腐蚀与防护

1.锅炉给水系统的金属腐蚀主要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腐蚀的发生?

答(1)耗氧腐蚀,析氢腐蚀(酸腐蚀),氢损伤,应力腐蚀破裂,腐蚀疲劳,孔蚀,高温氧化以及烟气侧的硫腐蚀和低温腐蚀。

(2)采取措施:

氧腐蚀,采用热力除氧和化学除氧。

酸腐蚀,提高补给水质量,防止凝汽器泄漏,采用碱性水运行方式。

应力腐蚀破裂,消除应力,消除炉水的腐蚀性

氢损伤,酸洗时加入阻止原子氢产生的缓蚀剂除去砷化物等杂质,防止炉水浓缩。腐蚀疲劳,避免机炉频繁启动防止锅炉负荷波动过大,设计安装要避免产生交变力,做

好停炉保护,防止产生蚀坑。

2钢铁水蒸气腐蚀过程。

答:在200摄氏度以下,氧化膜由结构致密,有保护性的Fe3O4组成。200-570摄氏度之

间,内层Fe3O4,外层Fe2O3,仍具有保护作用,570摄氏度以上,三层,最外Fe2O3,中Fe3O4,内FeO,FeO机构疏松,保护性差。

3. 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的区别。

答:电化学腐蚀不必直接接触,而化学腐蚀需直接接触。

4. 电化学腐蚀原理

(1)热力学原理:大电池远离,微电池原理。

(2)动力学原理——极化(欧姆极化,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

5. 合金,组织及性能

(1)在合金中,合金元素相互作用形成三种组织:固溶体,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2)性能主要取决于诸元素的性能及诸元素的相互作用。例如:铁素体强度低,塑性韧性好;奥氏体塑性好,性软;渗碳体硬度高,脆性;珠光体是渗碳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物。

6. 极化规律:阳极极化,电势正移;阴极极化,电势负移,极化发生后,电池电动势降低。

7. 阴极保护方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法。

阳极保护法:将被保护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外加阳极电流提高被保护金属的电动势),添加氧化剂。

8. 锅炉化学清洗时腐蚀的防止。

1)清洗过程:水冲洗,碱煮或碱洗,酸洗,漂洗,钝化。

2)吸附在金属表面的缓蚀剂阻滞金属溶解方式:生成扩散阻挡层,堵塞反应部位,参加电极反应,改变电极电势。

9. 汽轮机腐蚀防止

1)应力腐蚀防止:保证蒸汽质量,防止NaOH污染,采用合理的炉内水处理方式,禁止使用腐蚀性溶液清洗汽轮机。

2)腐蚀疲劳防止:保证蒸汽纯度,改善汽轮机振动频率,做好停机保护。

8. 凝汽器腐蚀及防止方法

1)冲刷腐蚀(主要),在凝汽器管的入口端安装尼龙或聚乙烯衬套管,在冷却水管的取水出加装适合的滤网并及时维护。

2)脱锌腐蚀,选择合适的管材,维持冷却水的流速,加入缓蚀阻垢剂,进行FeSO4造膜处理。

3)应力腐蚀破裂,选材,消除应力。

4)孔蚀

5)微生物腐蚀

第五章 电力用油

1. 电力用油主要包括,变压器用油,汽轮机油,抗燃油以及少量电容器油,机械油和抗磨液压油,主要起绝缘,散热,润滑和调速的作用。

2.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C,H。二者约占96%~99%,C为83%~87%,H为11%~14%。S,N,O为1%~3%.还有其他微量元素。

3. 主要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固体烃以及非烃类化合物。其中饱和烃60%以上,芳香烃30%以上,而且具有混合结构的烃有所增加。

4. 电力用油的加工程序:润滑油馏分的制取,馏分油的精制,电力用油的调合。P163

5. 汽轮机油主要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的润滑,冷却散热和调速。汽轮机油是电厂用量最大的润滑油。

6. 油品密度测定:密度计法,比重瓶法。

7. 有品德黏度:动力黏度(绝对黏度),运动黏度,条件黏度(恩氏黏度,雷氏黏度,赛氏黏度)

8. 衡量温黏性:黏度指数VI(通用),黏度比。测定法:毛细管黏度计法

9. 按照使用条件选择油品的黏度:负荷,温度,运动速度与运动方式,运动部件状况。

10. 油品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原因:结构凝固,黏温凝固。

11. 油品闪点测定方法:开口杯法,闭口杯法。

12. 乳化液形成的主要条件:必须有不相容的两种液体;两种混合液体中应有乳化剂的存在;要有形成乳化液的能量如循环流动,搅拌等。

13. 乳化液的稳定性:水相分散的程度;乳化液保护膜的强度;形成乳化液的时间;有品德黏度和温度。

14. 汽轮机油破乳的方法:物理:加热沉降,离心分离,机械过滤和高压脱水。

化学:加入适当的破乳剂。

15. 油中的水分形态,溶解态,乳化态和游离态。测定方法:定性,定量法。微量:库仑法和气象色谱法。

16. 油浸式变压器组成:铁芯,线圈,油箱,绝缘套管,保护装置,冷却系统。

17. 变压器油的主要作用:绝缘,冷却,散热。

18. 运行变压器有的维护:1)呼吸器几密封式储油柜。2)净油器——油连续再生装置。3)添加抗氧化剂。4)真空净化。

19. 运行汽轮机油的维护措施:1)添加抗氧化剂。2)添加除锈剂。3)油连续再生装置。4)滤油器。5)检查清洗油系统。6)防止运行油的乳化。7)离心式滤油机和压力式滤油机。

第六章火电厂环境污染及治理

1. 火电厂废水来源:1)水力除灰系统的废水。2)水处理设备及凝结水净化设备生产的废水。3)锅炉化学清洗和停炉保护排放的废水。4)石油产品污染的废水。

2. 废水的处理方法:1)冲灰系统废水处理(悬浮物、pH超标)。2)补给水处理设备及凝结水净化设备废水的处理。3)锅炉化学清洗废水和停炉保护排放的废水的处理。4)石油产品污染的处理(隔地油法,溶气浮选法,生物处理法)。

3. 污染气体的危害:

SO2,呼吸道受损,形成酸雨对建筑物有腐蚀,土壤酸化,损害森林及农作物等。NOx, 光化学污染,损害呼吸道及神经系统。

4. 气体的治理:SO2: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

NOx:催化还原法,固体吸附法,液相吸附法。

5. 粉尘治理:选用高效率的除尘器,加高排放烟囱。

6.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1)从中提取炭、铁、氧化铝。2)粉煤灰在建材方面的应用(生产

水泥,做混凝土的掺合料,粉煤灰砖)。3)粉煤灰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做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温等)。4)粉煤灰中空心珠的应用。5粉煤灰中空心珠的应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演讲稿有关祖国的下一篇:应急管理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