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

2023-02-01

第一篇: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

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

作者:杨晓安

摘要: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度逐年升温,录取比例由最初的十几比一到最近的几百比一,其难度之高堪称中国第一考。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钟情于此,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这上面,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试图揭开其中的缘由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热;研究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正在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录取的比例也越来越小。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1,9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200:1,5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0:1。

1 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1、1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可从目前情况来看,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有几个?即使有人第一年考核不称职,第二年他就会想办法调整状态,使自己称职。所以目前离开公务员队伍的,除个别自动离职外,就是违法乱纪被淘汰的,因考核因素被辞退的微乎其微。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1、2 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不太好,国内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需要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向型经济模式升级成高效率、高附加值创新型经济,由此会剩余大量的劳动力;中国的高校连年扩张,每年新增大学生70万左右,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国际经济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陷入重重困境,国际市场的急剧萎缩进一步打击了我国的出口型经济,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失业下岗;据国家统计局估算,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达到两千万,如果按照GDP8%的增长速度,只能带来1200—14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每一年全国就有700万劳动力找不到工作。预计到2009年年底,我国城镇失业率将高达12%~15%,在当年毕业的600万大学生中将有150万遭遇就业困难。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1、3 “官本位”思想的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强烈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礼教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群众,知道什么叫官,现在官都改名了,叫公务员。你看那个企业的老总,

拥有身价千万还不是对一个主管局的副科长点头哈腰。这一社会现象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个共识:没钱的怕有钱的,有钱的怕有权的,谁有权?自然是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因为一个方面公务员多身处权力部门,手持公共权力的支配权,这为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另外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行业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公权力上,并不是说公务员利用公权力去为自己谋私利,而是强大公权力折射出的美丽光环起作用。对于广大的刚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来说,与其说他们了解公务员职业,不如说他们是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实际上他们是对公务员权力和荣誉的一种向往。

1、4 考生的“跟风”心态

“跟风心态”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淘汰机制。激烈的竞争以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十分稀少,使得大学生想尽快摆脱这种“漂泊”,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考生还存在“唯利是考”的价值取向,公务员的“热”也只是热在“热门”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这样的地区或机关条件好、待遇优,地震、气象、煤矿安全监察、边远山区一直是冷门,大批气象局岗位报名人数不足开考的最低人数要求。

另外一方面还表现在报考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的巨大差别上,很多人在考试开始前“临阵脱逃”或者考试到一半就决定放弃,从2001年到2008年的数据上分析,参考率只有74%。还有一些考生缺乏对报考岗位最基本的了解,导致在考上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2 公务员考试热产生的负面影响

2、1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公务员考试调动了大量的社会成员,同时也必将调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既包括国家为此付出的大量选拔成本,也包括参考者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压力、努力等个体成本,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现象更是代价巨大。对于个人而言,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如同彩票中奖;对于国家而言,为了录取一名公务员却需要在数十个城市设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考室。公务员考试过热导致考试经济发达,社会资源耗费严重。此外,我国公务员考试存在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县市地方公务员考试等三大层次,每参与一个层次职位的竞争就必须参加一个层次的公务员考试,因此存在层层考、重复考的现象,也存在社会资源的浪费。

2、2 造成人才消耗

在国外,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进入科研领域,在国内,不少理工科博士却争做公务员,理工科硕士报考公务员更比比皆是,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严重的是,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可能出现政治领域人才堆积并大量剩余,其结果必然是加剧内耗。而在中国科研和教育领域,在创造财富又需要产业升级的工业界,在亟待加速的农业现代化领域,都还缺乏吸引人才的环境,商业金融领域更缺乏与国际接轨的高级别人才,如果不能给相关人才必要的社会尊重和物质鼓励,如果让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感觉只有当官才能获得成功感和利益保护,势必会动摇科教和经济人才的培育基础,影响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3 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下降

国外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比率是20%,而中国不到1%。公务员热折射出年轻人普遍缺乏自主创业的激情,某种程度上也吻合了他们的内在心理需求。数十年的应试教育,“成绩源自考试”扎根于许多年轻人的潜意识,对考试以外的成功途径存在“先天”的畏惧和不适应。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的考试中来。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毕业、就业和创业。现代社会本是一个全民积极创造财富的社会,广大的毕业生毕业后应该投身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来,然而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广大的优秀学子的选择却是投身于财富管理和享受这个行业。缺乏拼搏创造精神的人,只能使社会发展的脚步放慢。

2、4 造成“官本位”思想的强化

公务员职位受到公众的热烈追捧,势必进一步强化中国社会结构中业已存在的“官本位”取向。“官本位”强调以官为本,唯官独大,官位不但成为决定权力配置和利益分享的唯一标准,甚至也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官本位”的强力导向之下,众多社会成员为获得当官的资格,先是千军万马过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接下来又千方百计追求仕途上的步步高升。各种跑官要官的“潜规则”、买官卖官的腐败伎俩很可能愈演愈烈,社会风气将受到更大的毒害。

如果“官本位”取向因持续升温的公务员热而不断强化,还将使公务员群体在社会上成为越来越强势的一个群体,这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并非一个好消息。公务员群体越来越强势,其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强大,这将导致包括普通人、农民及一些弱势群体在内的其他群体,参与改革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狭窄,在改革中拥有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小。

3 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3、1 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我们需要在公务员管理中加入更为致密的监督网络,严格约束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理想主义的退场,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获得公职的精英并不都存在道德优势,不少人是怀着权力和经济收益目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没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如果放松了监督,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一己之私的工具。

3、2 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一方面我们需要合理配置公务员职位管理中的激励要素,让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具有吸引力。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同样需要优秀人才的加盟。只有提高那些艰苦岗位的物质与政治待遇,给予报考者足够的激励,才可能避免出现职位空缺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公务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时,培养公务员实现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更需要引起政府的注意。只有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才能适应新形势对公务员的要求。政府应当建立严格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与收入挂钩,健全淘汰机制,对不称职的人员及早淘汰,增补新人。使公务员能够在压力下工作,彻底改善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这几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大学生就业市场压力不小,但与我国目前人才规模偏小的现实相比,扩招政策显然存在积极作用的空间。问题在于,与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大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评价尺度却修正得很不够。择业是个人行为,但

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一方面。择业的集中度反映了社会职业的公众吸引力I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矫正,还要放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大框架中,当务之急是打破使用人才上的“二元”结构,更加注重人才开发与利用的配套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青年人创业的软环境,彻底化解因“下不去”所引发的就业梗阻问题。

参考文献

[1]贾宇,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N],光明日报,2008

[z]张义祯,公务员热说明什么[N],学习时报,2005--11--30

[3]吴涛,公务员考试热,烧的是虚火[N],扬州日报,2007—12—10

第二篇:公务员报考热论文:中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制度分析

【中文摘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自1994年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报考热持续升温,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而在以往报考人群中,以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为主,其占据了考生的绝大多数,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考”主力军。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社会现象,就像一面镜子影射出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评估公务员管理体制的坐标。诚然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抱着在政治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更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一报考公务员,但这一人群所占比例不高,大多数人还是抱着功利进行报考。我国权力约束不足及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完善,使权力能够派生出政治经济价值,进而衍生出对“官本位”崇拜客观造成了这种现象。本文从权力约束机制、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入手,应用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剖析了当前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以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一社会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力求理论结合实际,采用“现象和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对策分析”的论证结构。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并对理论分析视角及所运用的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进行了剖析,列举了公务员报考热的表现,并应用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对个体来说报考公务员是一种理性行为,但对社会整体而言,却不是理性的,其弊端远远大于其积极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公务员报

考热产生的原因,公务员管理机制等制度性因素和就业形势等社会性因素是造成公务员报考热的两个方面,但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完善才是最根本、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权力缺乏监督,公务员招录、管理、考核、辞退制度不完善才更凸现公务员职业的“优越性”。考生通过理性比较更倾向于选择公务员职业,这也是造成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直接原因。最后,本文对中外公务员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立足于公务员报考热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即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务员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由于时间仓促,本文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之处,在文末列出本文主要结论的同时,还对本研究课题下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英文摘要】The examination of public servant has become the most fiercely competed examination in China since 1994, more and more people take this examination. In the register population, the university graduating students and past

graduates have occupied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and they are the most main testers. Such a hot phenomenon of examination might be attributed to some deep and complicated social reasons in China. In the article, I use the theory of reasonableness chooses, and deeply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being crazy from three angle of views:Power constraint, public servant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is phenomenon and tak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In the article, first I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topic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briefly research methods like substantial evidence

research and compare research;Then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by the theory of reasonableness chooses, and obtain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rawbacks of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is much greater than its positive. The third part I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the deep time reasons are the short restrict of public power,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others ar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not perfect. People pass to a little bit more incline toward to choose a public official’s occupation. Finally, I carries on a

comparison to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management system and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related experience, and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 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 I table the proposals, like strengthen the restrict of public power, strengthen the civil servic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Owing to short of time, there are some imperfection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lso take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this research in the future.【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 制度分析 理性选择理论 政治文化

【英文关键词】Public servants apply heatAnalysis of systemTheory of reasonableness chooses

Political culture

【目录】中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制度分析

5-6Abstract6第一章 绪论7-14摘要第一节 研究

一、从政治学角

三、从背景与意义7-8度的研究8-9第二节 研究综述8-1

1二、从公共管理角度的研究9-10

四、小结10-1

111-12社会学角度的研究10特点

1211-14第三节 本研究的

二、研究方法

一、理论分析视角

三、本文的论证逻辑12-14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及其影响14-26

14-17

和规模

17-

21进行分析

21-26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公务员的数量

一、公务员制度的沿革14-1616-17第二节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具体表现

二、对报考岗位

一、对报考人群进行分析17-1818-21第三节 公务员报考热的社会影响

二、公务员

一、公务员热现象的积极影响21-2

2热现象的消极影响22-26

26-37第三章 公务员热现象的制度分析

一、对第一节 公共权力约束机制不完善27-29

公共权力认识存在误区27-28

28-29

二、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考录

三、竞争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29-3

3二、薪酬机制不完善29-30制度存在问题29

机制不完善30-

31四、淘汰机制不完善31-33第三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33-37

务体系不完善33-3

5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服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35-37

第一节 国外

二、第四章 应对公务员热现象的建议与措施37-49经验借鉴37-40

一、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特点37-38

38-40国外公务员管理的经验

40-49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

二、

一、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服务型政府40-

4343-47

49-51加强公务员管理机制建设47-49

49-50

51-56

59-60第五章 结论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第一节 主要结论附录:调查问卷及结果56-59谢辞

第二节 研究展望50-51参考文献

第三篇:论公务员考试热

公务员,顾名思义是公共服务人员 ,在1993年以前,我国很少有“公务员”这个说法,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公务员。在正式施行公务员制度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干部制度,但干部制度缺乏着具体的管理制度,因此我国开始思考别的制度。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令第125号发布,199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自此开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也正是从1994年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考试,不过范围很小,尚未全国普及。2002年以后,公务员考试热度逐年升温,录取率由原来的十几比一到最近的几百比一,难度堪称中国第一考,但从收入,稳定,权力,社会地位,人脉等方面考虑,这几年大量的学子报考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摘要:公务员 考试热 制度 录取率 收入 稳定 社会地位 人脉 流行趋势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子参加公务员考试,然而录取率是越来越低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报考合格人数与录用的人数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1,9个部门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200:1,,5个部门的报考人数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0:1。

纵观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人数与录取情况,2011年报考人数1415138人,录取率

1.57%,2010年,报考人数1468394人,录取率1.44%,2009年报考人数1040000人,录取率1.28%,2008年报考人数800000人,录取率1.67%,2007年报考人数535574人,录取率

2.38%。从中发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越来越多,公务员考试进入“热”状态。

一、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1、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虽然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可从目前情况来看,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较少,即使有人第一年考核不称职,第二年他也会想办法调整状态,使自己称职。所以目前离开公务员队伍的,除个别自动离职外,就是违法乱纪被淘汰的,因考核因素被辞退的微乎其微。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有所依,公务员退休后可以领取在职时一样的工资。

2、就业形势严峻

最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及教育制度的弊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在如此恶劣的就业环境面前,找一份如公务员这样待遇优厚,环境稳定,发展前景光明的工作显得尤为珍贵。

3、权力思想的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强烈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礼教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群众,都向往当官。如今的社会现象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一个共识:没钱的怕有钱的,有钱的怕有权的,因此国家公务员成了众多人的追求。同时,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因为一个方面公务员多身处权力部门,手持公共权力的支配权,这为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另外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行业无与伦比的独一无

二的公权力上,并不是说公务员利用公权力去为自己谋私利,而是强大公权力折射出的美丽光环起作用。对于广大的刚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来说,与其说他们了解公务员职业,不如说他们是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实际上他们是对公务员权力和荣誉的一种向往。

4、考生的盲目跟风的心态

“跟风心态”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淘汰机制。激烈的竞争以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十分稀少,使得大学生想尽快摆脱这种“漂泊”,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考生还存在“唯利是考”的价值取向,跟着其他人向稳定的收入走。

5、家庭因素

很多考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孩子有稳定的工作,以后生活无忧,所以,一直鼓励孩子报考公务员。

6、机会均等,条件简单

公务员的要求不像军人那样严格,没有身高,年龄,视力,外形的限制,这令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1、有利的方面:

由于公务员考试采取的是考试制度,对每个考生的要求与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考试结果主要是看考生的实力,这就要求考生自己努力学习相关方面的考试内容,有利于考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存在的弊端:

公务员考试过热会引起就业失衡,人才过于集中,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失调,同时,国家每年公务员考试都要耗费很大的选拔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1)资源浪费

公务员考试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既包括国家为此付出的大量选拔成本,也包括参考者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压力、努力等个体成本,个别职位千人竞争一岗现象更是代价巨大。公务员考试过热导致考试经济发达,社会资源耗费严重。

2)人才配置不合理

公务员调动了大部分的人才,不少理工科博士却争做公务员,理工科硕士报考公务员更比比皆是,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可能出现政治领域人才堆积并大量剩余,科技领域等人才缺失,其结果必然是加剧内耗。

3)大学生就业观念越来越出现偏差

公务员的稳定,好待遇,使得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的考试中来。这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毕业、就业和创业。现代社会本是一个全民积极创造财富的社会,广大的毕业生毕业后应该投身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来,然而事广大的优秀学子的选择却是选择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倾向于公务员这个“铁饭碗”。

4)权力思想更加严重

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公务员职位受到公众的热烈追捧。“官本位”强调以官为本,唯官独大,官位不但成为决定权力配置和利益分享的唯一标准,甚至也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官本位”的强力导向之下,众多社会成员为获得当官的资格,先是千军万马过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接下来又千方百计追求仕途上的步步高升。各种跑官要官的“潜规则”、买官卖官的腐败伎俩很可能愈演愈烈,社会风气将受到更大的毒害。

三、正确处理公务员考试热

1、 引导考生有正确的权力思想

国家需要在公务员管理中加入更为致密的监督网络,严格约束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因为不少人是怀着权力和经济收益目的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没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如果放松了监督,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一己之私的工具。

2、改变公务员“铁饭碗”的现象

很多考生考公务员就是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稳定,待遇好,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要改变公务员考试热的途径之一可以从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格局入手,让公务员与非公务员一样,面临着一样的就业风险,取消公务员“稳定”的专利。

3、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几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大学生就业市场压力不小,但与我国目前人才规模偏小的现实相比,扩招政策显然存在积极作用的空间。问题在于,与招生数量的急剧扩大不相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评价尺度却修正得很不够,因此需要纠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偏差,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同时,政府应重视创造就业岗位,帮助更多大学生就业。

4、加大力度纠正考生的心态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与舆论的宣传工具,批判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宣传无私奉献、职业平等、埋头苦干等健康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佚名,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的研究,2012.6.1

32、贾宇,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光明日报,2008

3、吴宁,如何看待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光明日报,2008.11.

34、佚名,如何理性地看待炙热的国家公务员考试2013年百度文库

5、韩勇,廉永杰,“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热英语作文

Nowadays,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test for national civil servants. Especially to the young generation living in the big cities, they tend to take part in the examinations.Millions of students choose civil servant as their most ideal Occupation after graduation.The craze in civil servant test has attracted

Why the phenomenon of craze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has arouse wide concern among the people who care about the young people.?Firstly , 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face great employment pressure . Pressure from education, family and career. It is easy to blame the school for charging too much money but teaching too little knowledge, the family members for the heavy burden, and the society for the fierce competition. Secondly

,in recent years,the welfare and salary of civil servants have been improved greatly,and so on. In my opinion ,the craze in civil servant test will continue if we do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craze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 .if most high Quality talents gather in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it might lead to a waste of resources.what’s more ,from the long run ,it doesn’t do goo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I hope that this problem can be perfectly solved in the near future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

摘要: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关键词: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制度

公务员招考近几年逐渐升温,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中国第一考”。据人事部统计,从1994年起,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垂直管理系统连续13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共录用公务员45273人,有116 907万人报名。据统计,2007年共有89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而向社会公开招考12000余名公务员,通过审核的有60万人,较2006年报名人数加了64%。公务员考试“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论,对其利弊评价不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怎样看待报考热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冷静思考。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剖析

(一)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从各个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来看,公务员职业本身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首先,公务员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有较大的权利和责任,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人才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提供宽阔的舞台。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直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崇高神圣,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而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其次.公务员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止因为如此,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客观上存在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2005年有240万高校毕业生,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410万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众多高校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大学校园里自关公务员考试的辅导培训信息随处见,“你考公务员了吗”是毕业生之间经常的问候语。今后5年全国还将有2700万名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同时,我国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可以预测.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将使公务员报考热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三)公平机制发挥了作用

实行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在考录制度推行之初,中央就提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坚持考录政箢、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五公开”,使考试录用成为“在玻璃房子里竞争”,考录的公正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也成为吸引广大人才积极报考的重要因素。

(四)官本位思想

我国是官僚层级最森严的国家之一,封建社会持续时间达二千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国人骨髓。时事今日,这种观念虽有所改观,但依然影响着不少人的择业观。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效应分析

公务员考试正日渐升温,表明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正不断趋于完善.公平、公正、公升的考录制度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信任。然而,这种“热”得“发烫”的现象也暴露出了公务员制度中的种种弊端。

(一)正效应

1、有利于建立台理的公务员队伍人才选拔机制。

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录用工作比较规范,对于每一个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说都是公正和公平的。公务员招考秉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厂大考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舞台,被称为是“玻璃房里的竞争”。从2006年起中央国家机关招考职位取消户籍限制,使得更为广泛的优秀人才可以进入到公务员的队伍中来。国家行政机关重视公务员的“入口”环节,进行严格的考试。平等的竞争,打破身份和地域界限,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在为干部人事制度注入正气的同时,更得到了广大考生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整体工作水平入手

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都是由人去完成的,因此,要提高工作水平,必须从提高公职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入手。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深人,一大批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正充实到了公务员的队伍中。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政府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3、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公务员考试热”是公民由过去长期的“政治冷漠”到日渐关注政府活动的转变,说明政府机关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政府的价值理念正为人们所接受。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考试制度的信誉度不断提高,增强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公务员职业地位得到了社尝的认可,并使得许多人才将政府下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这些都体现了作为公共权力执行者的政府随着自身能力的不断增强,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不断提高。

(二)负效应

1、容易滋生“唯利是考”的思想

在对许多报考公务员的考生进行调查中可以看到他们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理由是因为公务员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不错的收入,福利待遇也比一般的企业要好,可以说是一个“铁饭碗”。更甚认为公务员除了刚定的工资外还有可观的“灰色收入”,这可谓是一个更大的诱惑。我们设想如果这样一群人进入了政府部门只会产生严重的腐败.必将祸国殃民。

2、“热”考职位集中不利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公务员报考的热门职位中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公安、税务、法院、检察院这样一些“热门”机关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而对于向地震、气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和边远⋯区一直是冷门,报考的人数甚至达不到招考的人数。据报载.今年报考最热门的岗位是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2人,而通过审核的有8814人,供求比为1: 4407,创历史新高。这反映出这些“热门”机关相对其他行业、部门待遇好、工作轻松、职业稳定,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就跟吃饭“偏食”一样,人才的失均,容易造成公务员队伍和整个经济建设“营养失调,抗病能力低下,发育不良”,影响社会健康发展。

透视“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让我们从中看到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要使人们对待公务员考试回到一个理性的选择上来,就必须不断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三、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完备的考前咨询体系,端正考生的报考动机

尽快建了公务员考试的咨询体系,为考生提供职位介绍、报考指导等一系列有关公务员考试的考前服务,使考生树立正确的报考动机。明确考试的目的,不再出现“盲从”、“跟风”的现象。可以在公务员考试网上提供考前咨询的服务,可以就一些普遍问题作集中解答,对于个别问题可以通过电话和发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

(二)要注意特考试与考核相结合,使考试程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目前,公务员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构成。一方面,要提高命题者的素质,逐步增大试题库的容量.提高笔试命题水平,要建立完善的试题评估制度以保证试题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面试的效果和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加快面试内容的改革,建立高素质、科学化的面试官队伍。除此之外,在每年的考试结束后要认真听取招考单位和群众的意见,以便对考试程序加以改进。公务员考试是一项全面的考试,要对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工作能力、文化素养作全面的考核和审查,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三)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增强考试的透明度

要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凡进必考”的相关规定,以法律条款来规范考录过程的每个环节。此外,应保证考录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考录权,特别要规定其他行政部门不能干预考录工作。建立强有力的并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该机构不隶属于公务员考录和主管部门。应该是依照有关法律设立的与之平行的管理监督部门。同时加大民间、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力度,对考录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面试和考核过程进行监督,监督者有权责成有关部门对询私舞弊者或其他考试不公责任人施以相应的行政或法律制裁。使公务员考试真正成为“玻璃房里的竞争”。

(四)实行分级考试,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目前公务员招考职务“少而低”从而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况,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如英国分为行政级、执行级、文书级、助理文书级四个级别;德国分为高级、上级、中级、下级四种;日本则分为上、中下三级。根据职类、职级的区别,其考试方法、内容及报考资格都不相同。如日本参加公务员高级考试必须具备大学学历,懂法律,考试合格者被录用后可以担任级别较高的事务官。所以,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进人政府部门工作,为了能给国家培养更多更年轻更优秀的高级行政干部,应该对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岗位的公务员和领导岗位的公务员进行分级考试,设立领导岗位公务员人口考试,为高层次人才进人领导岗位拓宽渠道。我们可以在雌后的人才选拔过程中,将对某些领导岗位的公务员选拔列人考录制度中。将程序、方式、内容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以吸引更多的科技界、文化界、经济界、教育界的高级人才加入国家公务员行列,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生斌.公务员报考热的背后.新疆都市报,2006-11-8(5).

[2]蓝昌裕.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之我见.丽水学院学报,2006.

[3]许法根.国家公务员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十九宣讲稿下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