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水文建设论文

2022-04-2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发展观水文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亮点,也是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意义重大。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林业三大体系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科学发展观水文建设论文 篇1:

谈水文人才队伍建设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水文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2005年12月山东省水文局召开了全省水文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山东省水文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以水文信息化带动水文现代化,推动水文由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的战略转变,实现我省水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水文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现代化。加快人才的培养,不拘一格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水文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山东省水文人才的培养、引进取得了可喜成绩,促进了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1.缺乏高精尖人才;2.人才结构不尽合理;3.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4.基层水文技术力量相对薄弱;5.水文战略研究重视不够,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不够丰硕。加快人才成长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山东省水文职工教育和人才开发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在职教育,优化知识结构。本着“专业对口,学用结合,考虑发展,服务水文”的原则,水文职工要积极参加正规院校的水文水资源及相关专业的在职学习教育,树立长期学习、服务水文、不断提高的学习观念,不断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使知识结构得到经常性的更新、优化,以适应水文科技的高速发展,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

2.开展岗位培训,加快急需人才成长。根据水文职工队伍现状和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挖掘现有人才潜力,有计划地开展适用性培训工作,培养急需人才,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水文生产力的步伐。

3.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水文业务技能竞赛活动,能够激发一线职工在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学知识、练技术、搞创新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活跃学习气氛,形成学习氛围,便于发现和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4.组织水文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结合本职工作搞创新,结合完成项目搞科研。技术骨干应责无旁贷地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多出成果、出重要成果,提高水文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5.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创建一支高精尖的科技创新队伍,培养学科带头人。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在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队伍结构,设立学科带头人,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6.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鼓励成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留住人才做好制度保证。要全面实行聘用制,按岗聘人,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定期考评,优胜劣汰,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切实落实绩效与公平的原则,让那些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在待遇与报酬上得到相应的体现。

7.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和环境,使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认可,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临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作者:朱连发  

科学发展观水文建设论文 篇2:

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亮点,也是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意义重大。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林业三大体系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博士研究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全民文明素质 博士研究生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亮点,也是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向世界环保的承诺。据此,导师要传承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学习领会生态文明重大意义、深刻内涵、找准自己服务的位置,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008年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将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

生态文明是200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排第二。

1 解读生态文明

1.1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5条新要求之一,5条新要求是相互整合为一体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环保发展潮流的,是有力地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用它来全方位地解决好环境、人口、资源与发展协调一致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有力地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大文明,“四大文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生态文明对森林培育博士研究生来说并不生疏。要求从学习中提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2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理念。文明是指当时人群和社会开化程度。生态文明是人对待自身生存环境的态度,要求万物相安。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对工业文明带来生态环境危机负面效应的反思,是人类的生态觉醒,进入全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古而有训。《中庸》在三十章有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即是说,天下万物各自相安生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彼比都不加害,是天地之造化。三十二章又说:“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在这里,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顺天地之道,是现代生态学的理论基石,是现代生态保护的总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是《易经》主张的“天人合一”。人的一切行为要求“尊重天道”。尊重“天道”即是尊守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界的发展权,也是尊重人类自身发展权。尊重、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生命,也是尊重人类自身之生存。我们说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生命,并非佛教的不杀生,而是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1]。

人与自然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备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由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的。博士生们现在就要主动地思考将来如何承担林业生态建设之重任。

1.3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會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在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之中,否则是建不成和谐社会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是同步的。

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的标准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另一次讲话中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2]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民都在追求和谐社会。

博士研究生要深刻地认识到“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有数千年悠悠历史,它表达了人民的追求和向往。现在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蕴藏着深厚的社会基础,顺党心、民心[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博士生们要立志长期以至终身参与建设。

1.4 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对森林培育博士研究生可以看成个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教养、生态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素质决定了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能否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森林培育博士研究生应是天然的自觉地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基础内涵。但是,仍然存在着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的问题,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发展,不断提升的,没有止境的。现在社会初级阶段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今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建设,仍要建设生态文明。因此,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是与时俱进的,空间是无限大的。

森林培育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正确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应该是建设的践行者,献身生态文明建设。为此,现在开始就要做好思想、业务能力的准备,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2 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作用

2.1 林业生态建设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是赋予林业光荣而艰巨的光荣任务。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屏障。2000年中国全面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它标志着中国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的大转变,是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环保最优化道路,林业生态建设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航母。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工程建设范围涵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市、旗、区)规划造林面积超过7334万hm2(11亿亩),总投资现已增加至约9000亿元。全国现有森林面积17 491hm2,森林覆盖率18.21%,至2010年将提高至20%。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国天然林面积1.17亿hm2,占森林总面积的60%。国家决定从2000-2010年投资962亿元,实施天然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据国家林业局资料。至2006年工程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26亿m3,有效地保护了9 837.72万hm2森林,净增森林蓄积量4.6亿m3,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至2006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00万km2,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还有356万km2,占全国总面积37.1%。中国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坡耕地,全国有陡坡耕地1.3亿亩。据国家林业局资料。1999-2006年,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旗,1.2亿农民,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96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162万hm2、封山育林156万hm2。中央财政需计划投资2244亿元,至2006年已实际投资1303亿元。退耕区3200万农户受益,每户平均获现金补助3500元。农民称退耕还林工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解决,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2007年8月国务院决定延长对退耕农户现金和粮食补助一个周期。中央又要新增投入2066亿元,使退耕还林总投资达4310亿元,相当于2.4个三峡工程或13条青藏铁路的投资。这项工程彻底的改变了工程区原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恶性循环。退耕还林工程成为世界上单项生态环保之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林业生态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分布在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内,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据四川省的测定,全省平均滞留泥沙0.54亿t,增加蓄水6.84億t,平均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值达134.5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现已完成的造林全面成林后,林木蓄积量将达10亿m3。据测定,10亿m3的森林可产生氧气16亿t,吸收CO218亿t,这将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作出新贡献。

关于京津风沙源治理。为确保2008年绿色奥运,强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内75个县规划治理面积2057.35万hm2。至2006年已治理612万hm2,禁牧面积568.4万hm2,生态移民10.12万人,投资近100亿元。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

经2000年全国启动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据水文部门的观测,11条大江大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减少。其中长江和黄河分别减少土壤流失量50%和30%。

21世纪开始国家(中央)对林业的投资是建国后最好时机。1949~1999年50年国家对林业累计投资243亿元,现在1年的投资超过以往50年累计投资近1倍。2003年国家对林业投资431亿元,2004年增至442亿元,2005年456亿元。2006年631.03亿元。

2.2 现代林业产业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重点难点是丘陵山区的农村。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从实践中寻求到一条在丘陵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确之路。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是丘陵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确保农民有稳定的长期经济效益、致富。现全国各地农村都有一批依靠现代林业产业致富的先进典型。

2.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生态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有传统可以继承,森林生态文化是自然文化。但要创新,创建生态文明。

国家林业局为做好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树立生态道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国家林业局计划完善林业生态文化基础实施,在有代表性的林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荒漠,建设一批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林业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标本馆,命名一批林业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更多更好地场所和条件,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林业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如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松文化、油茶文化、森林旅游文化、森林健康文化、森林食文化、森林饮文化等,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建设、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合称为林业三大体系建设,林业三大体系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体内涵。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为博士生们提供了展现自身才华的平台,从中实现自身价值|人生抱负。

3 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人与自然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备的自然生态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这座基石上。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确保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生态安全,才能保护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30年之后,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有的地方,有的时候,曾是以破坏自然环境,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虽换来了经济的暂时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增长,是无发展的增长,是惨重的教训。据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今后,绝不可取。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环境已经不是未来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3]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和国家针对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全国生态危机尚未得到全面遏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博士生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是辩证的,体现了社会建设的价值观。

4 生态文明与人的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全民具有高的文明素质,否则是建不起来的。因此国家实施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提高文明程度。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全民进行社会伦理道德和生态伦理道德宣传教育,让人民大众都认识到不仅在社会人际关系要讲伦理道德,提倡诚信友爱。对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样也要讲伦理道德,提倡节约自然资源和爱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人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伦理是讲社会秩序、道德、仁爱。《伦理学》原本是专门研究社会人际伦理关系的学科。将伦理学应用于研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则称《生态伦理学》。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提供空间与时间,以及自然物质资源,人类就在其中生存繁衔,生生不息,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现今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但自然资源蕴藏量是有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容量对人对生物也是有限的。因而人们应按照伦理学要求俭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古训,“俭以养德,非俭不能相继而有,况天地间所生之物,付之于人,自有分定限量,暴殄狼戾,必为天弃。故当俭以承之,是亦所以敬生天地养人之恩也”(宋诩《宁氏家部》)。宋诩这段话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科学论断。宋诩应是《生态学伦理》之鼻祖。人与自然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高尚境界。博士研究生不仅自身要做遵循《生态伦理学》之模范,并且要肩负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之责。

参考文献

[1] 何方.林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保障[A].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世界林业研究(C),2007年特刊.

[2]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06-27,(1).

[3] 何方加速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构进和谐社会[A].经济林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09-216.

作者:张日清 陈建华 杨模华 王承南 何 方

科学发展观水文建设论文 篇3:

以史为鉴 稳中求进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水资源、水资源与环境以及水文地质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

李佩成院士曾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现任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顾问等职,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将水利发展再次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要求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带着一系列问题,本刊专访了李佩成院士。

本刊记者: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将水利发展提升到空前的高度,您作为水科学家和院士,能否谈谈您对这个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文件的看法?

李佩成院士:这个问题是大家十分关心的,我也向其他媒体谈过自己的认识,总体来说,我认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高瞻远瞩,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指导我国未来水利建设的指南。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同时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全面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第一次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不仅对水利工作者是很大的启示和教育,而且对全国人民也是一次震撼和开导,我们必须深刻的从哲学高度领悟上述论断,作到思想明、决心大、干劲足、方法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我国的水利事业和水事活动搞得更好。

本刊记者:您所说的哲学高度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

李佩成院士:比如说对水利建设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就具有哲学的思维。

本刊记者:顾名思义,水利就是兴水之利,除水之害,为什么还要对水利进行一分为二的认识,一分为二的认识有什么积极意义?

李佩成院士:水利建设之目的确实在于兴水之利,防水之害——包括水灾、旱灾和生态环境灾害,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由于人们认识真理的相对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人们对客观的认识,包括对水问题的认识并不能一步到位,因而表现出愿望与行为结果不相一致的矛盾,表现出好与坏的两面性和一分为二的必要性。

说水利工程具有两面性,从哲学上讲没有问题,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对水利工作者来说,这句话听起来很不顺耳,但事实确实如此。次生盐碱化、渍涝灾害、地沉地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河湖萎缩甚至地下水枯竭,井枯泉涸……。这些灾难常常都与不科学的水利建设有关,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事例: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市大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沉地裂。日本、美国等也都有同样教训;中亚的咸海萎缩引发大面积沙漠化,是由于过度截取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条补给河流的河水所致;我国新疆、内蒙一些绿洲的萎缩消亡是由于滋润这些绿洲的河流上游过多引水的结果;许多河湖的污染直接与不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工程有关,但应肯定的是,中国水利建设成就和成功是主要的。例如:在新疆引进集成创新的膜下滴灌,使皮棉产量翻了一番还多,灌溉水量减少一半以上,就需要认真总结,并在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应予重视和推广。

因此,在我国实施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当今,在规划和工程建设中要特别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两面性,充分的调动其积极面,使其真正发挥发展生命、推动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努力限制其消极面,使水利建设充分发挥其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的作用。

本刊记者:您说得很有道理,请问怎样做到对水利工程建设一分为二的认识,作到扬长补短,变害为利?

李佩成院士:我们有一套正确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法宝,叫做调查研究,所以我认为要认真的运用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对过去的水利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

水利建设是中华民族的强项,我国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如今陕西的泾惠渠)都是举世闻名的。解放后的60年间水利建设的成就更大,但是,也有偏差乃至失误。因此,为了落实一号文件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地对过去进行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在战略方面更应如此。因为战略上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这种基于反思的决策,在国外已有先例,美国因危害生态、不利公共安全等原因,对500多座有害库坝实施拆除就是证明。

本刊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强调,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您对此有何见解?

李佩成院士:从2008年开始,我主持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外国专家局下达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项目,从科学实践中使我认识到,中央文件关于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的论述是完全正确的。

本刊记者:您能否简要介绍什么是水文生态与水安全?为什么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

李佩成院士:所谓水文生态或水文生态系统,就是由水文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形成的“水文生态系统”,水文生态科学就是研究水文生态系统的形成、动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怎样的水文生态系统才能保证水安全——保证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科学。

研究揭示,任何水文系统一定会造就和伴生相应的生态系统;任何生态系统一定催生和造就相应的水文系统。因此,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是密不可分的耦合系统——水文生态系统。这也符合中央文件中水是生态之基的论述。从这种认识出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未来的水利建设中,应当吸纳水文生态理论,也就是说我们的水利工程规划、评价、管理都要从水文与生态不可分割的关系上加以考虑,既要考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生态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反作用,深刻认识水利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水与生态的关系,才能达到实现水安全之目的。

本刊记者:您能否谈谈水文生态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李佩成院士:“水文生态”是1988年冬明显地出现在我头脑中的新名词,它的出现主要是四件事的激发。

第一件事: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渭北发生了严重的渍涝灾害,墙倒屋塌,庄稼被毁,甚至付出人民生命代价,什么原因呢?是宝鸡峡灌区长时间大水漫灌,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到达地表引发渍涝灾害。我亲眼看到水文系统的变化,引发了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是严重恶化。

第二件事是1982年在日本考察,亲眼看到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沉地裂和海水入侵。

第三件事是1987年去美国考察,在德克萨斯州同样看到了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大面积地面沉降事例。

第四件事是1988年至1989年期间,我在前苏联考察干旱地区的水问题时,研究了咸海萎缩的原因。咸海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原湖面积6.7万km2,水量1.09万亿m3,本来是镶嵌在大沙漠中的“蓝色宝石”,但因在前苏联时期将它的补给河流阿姆河与锡尔河水大量堵截抽用,致使咸海水位大幅度下降。从1961年到1986年的25年间,咸海水位下降12.5m,湖面缩小了2.5万km2,蓄水量减少6400亿m3,相当于黄河流淌14年的水量。咸海周围300万居民用水困难,形成6万km2的盐化沙漠,疾病流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这又是一个人类活动改变水文系统而引起生态系统恶变的实例。

……

这些事例加上发生在我身边的西安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沉地裂等地质灾害,显示一个事实,那就是水文与生态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水利建设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若不及早关注和研究,人类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有些恶果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如此。

历史和现实启示人们,必须加强水文生态的研究和人才培养。1992年,我指导的博士生冯国璋同志,以“水事活动对区域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博士论文选题开展研究,该论文200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说明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支持。

我积极建议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研究和人才培养,值得高兴的是教育部和国务院外专局批准了“111”引智计划——“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经过3年多的研究,我们对水文生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刊记者:您说的水文生态研究我觉得很有意义,您能否再进一步界定一下水文生态学及其学科内涵?

李佩成院士:我们曾对水文生态作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水文生态,实际上就是水文生态系统,它是由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集水文循环与生态进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于一体的,具有耗散结构和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

按照生态学的定义,也可把水文生态学理解为研究以水为核心和主体的生态问题的科学。

生态系统的定义是人们比较熟知的,它是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具体的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和地质系统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传输和信息交流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生态学功能单元。

具体的水文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由各种水体及其形成、运移和赋存环境(自然的、人工的或复合的)所构成的地理、地质、生物(包括人类)等环境功能系统整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系统。

由于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万事万物之本,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因此,生态要素中不仅包括着水,而且水是基本的生态要素,水文系统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变化——如退耕还林、修造梯田,也必然影响水文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影响,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水文生态功能整体,如图1所示。

因此,随着自然和人类认识的发展以及生产实践的需要,把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水文生态系统而加以看待和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都很脆弱敏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如此。

从图1可以看出水文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我们也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大的水文生态系统,一条大江大河也会构成水文生态系统,而在其内的小江小河和中、小河流域也可以构成相应的水文生态系统。因此,水文生态系统是具有层次性的。

水文生态系统的组成因子可以概括为“水—土—光—热—气—植—动(物)和人类”。

综上所述,水文生态学就是研究水文生态的科学。所谓水文生态就是以水为作用主体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由于水是生命的源泉,万事万物都离不了水,因而一切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或人工介入的,都蕴含着相应的水文系统,并且为其水文系统所塑造;而水文系统——无论是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必然包含着相应的生态系统,且为其水文系统所支撑。因此,水文生态系统是包含水文与生态相结合的具有因果性、层次性、 相应性和动态性的巨系统。

本刊记者:我们从2011年一号文件谈到水文生态与水安全,您能否概括一下水文生态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对落实一号文件有何价值?

李佩成院士:尽管研究尚需深入,但已有成果启示人们在研究或解决生态问题时,不要忽略或忘记相应的水文问题;而在改变或扰动水文因子或系统时——这是水利建设必然要发生的,不要忽略或忘记可能由此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从另一个方面讲,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地形、地物等生态因子,改变水文系统——如修造梯田;人们也可以通过改变水文系统而改变生态系统——如修筑堤坝、建设灌区等。但是,对这种影响必须作出全面的评价。

水文生态学理论还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要受生态学的理论指导,要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可能引起的流域范围内的水文变化,或者说是水文生态变化,而不能只评价工程本身及其附近地域,也就是说水利工程应进行“水文生态评价”。例如:三峡水库的水文生态评价应当包括修坝蓄水后可能对涉江湖泊、支流的水文动态乃至对上、下游地下水的影响。因为这些流域水体是长江水文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水文生态学原理提醒人们从事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规律办事。

由此可见,水文生态理论的提出和学科建立,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明显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将带动生态学、水文学、河流学、湖泊学、水文地质学、水工建筑学、农田水利学等的发展,我们也期盼借助2011年一号文件的东风,推进水利建设进入生态水利的新阶段!

作者:刘之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柔性财务战略初探论文下一篇:优势贸易自由化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