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社教学总结

2022-11-11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品社教学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小学生品社教学总结

小学上学期品生品社教学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思路为:加强常规调研和即时调研的力度;发挥学校品德学科现有的优势,带动和培养我校研究团队的年轻教师;落实教研组实体地位;大力开展作业改革。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课程。

2、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师业务常规管理,保障教学教研活动效果。

3、继续加强品生品社教师的培训工作。

4、发挥学科团队带动效果,尝试开展网络教研。

5、结合全处作业改革,继续推进作业改革,初步改变品生、品社学科的教学评价制度。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1、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新学期要根据要求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开课质量。根据区教研室的精神,在这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形式完成,在教师层面通过各项教学业务的检查、监督、指导工作,促进教师业务规范;在学生层面通过成绩调研和调查问卷以及查看学生作业的方式进行。

2、结合学期初区教研室对教师进行的培训活动,在全处内继续强化教师培训,尤其强化教师的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让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图片的编写意图真正变成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材变成老师上好课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3、发挥学校品德学科现有的优势,带动和培养我校研究团队的年轻教师。新学期,我们以区教研室“课改之星巡回讲课”为契机,将进一步完善学科研究团队,通过开展示范课、研讨会、案例反思交

流等多种形式,让一批有热情、有能力的年轻老师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

4、落实教研组教研实效,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学科教研组的各项制度。在教研组中大力开展“备说讲评思一条龙”磨课活动。

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三个一”活动:①、每个月向中心组提供一个本人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或教学反思;②、每个月结合新课程学习与实践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③、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

发挥学校教研平台的作用,教师要将自己的优秀反思、案例、教学成果等及时发到教研平台上,其他教师进行修改,提出建议。

5、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鉴于上学期品社学科作业展评的成功经验,我们将继续举行作业展评及业务展评等活动。根据区教研室的活动安排,我们在本校也将举行品社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促进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

中期报告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山东省教教研室和德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韩光举老师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简称“高效教学研究”),2012年被审核立项,正式开题进行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方面收到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主渠道。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提高学生素质,成为课堂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现代课堂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简单问答形成的活跃课堂气氛、没有针对性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师生互动等现象并不等同于课堂高效。学生有没有真正的思维拓展、分析问题和行为能力能力有多大提高、课堂核心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才是衡量现代高效课堂的标尺。一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只留下了学生的“活动”,就根本无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素质。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实验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 从实践层面来看,高效课堂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系性较大的概念,课题研究成功,将形成若干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课堂模式和策略方法。高效课堂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由之路,高效课堂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助于学生更高素质的培养,同时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兴趣。高效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师本身的教学素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最终实现了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教和学落在实处。通过课题的研究,还能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课题所达的基本目标是:①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②彻底改变课堂上的低效互动,避免流于形式的活动,优化课堂时间安排,优化师生关系,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③以研究促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展;④把学生的主动、互动学习能力延伸到课堂外的学生活动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①如何科学有效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和设置课堂教学环节;②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确保课堂走向优教、优学、优质、高效。③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课内外即课前、课中、课后的关系。④如何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估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进步,超常提高。通过实验与研究,力争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一是效率的最大化。即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即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一)研究思路

立足禹城实际,在以往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品生、品社高效教学课题研究,进一步改善全市中小学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有禹城特色的品生、品社高效教学理论和实践策略。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活动带动法。

四、研究过程

至2012年4月,品生、品社高效教学研究经过了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上半部分,所做的工作如下:

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调研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积累基础资料,确定课题的研究成员,组织理论学习,了解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前半部分(2012年9月—2013年4月):依据课题方案,扎扎实实地搞好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学习与讨论,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并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多参与集体讨论和专题讲座,使学习的理论更上一层楼。积极开展品生、品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确定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基本原则、教学观和学生观,及时积累过程性资料,完成阶段目标,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定期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评比与反馈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时形成的实施策略形成文字。及时评估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问卷调查,及时了解了我市品生、品社教学现状,分析总结了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特征,在研讨的基础上认真撰写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进行了理论研讨。基本策略是“先学一家,融汇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先集中组织学习李炳亭先生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不断充实高效教学理论研究。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和下发通知,系统总结和学习借鉴省及我市高效教学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内容包括有效教学、优质教学专家的有关论述,单元达标教学、合作教学、和谐教学等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及操作模式,等等。

(3)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以高效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本阶段我们初步开展了品生、品社高效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品生、品社高效教学研究的三大任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优化教学管理方式。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组织专题交流研讨等方式,收集研究资料,掌握实验数据, 交流研究经验,加强过程管理, 摸索高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开展了以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和“送教下乡”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及时撰写了阶段性研究报告,初步总结了研究成果。

五、主要成果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2012年6月—2012年8月,确定课题的研究成员,按时调研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积累了部分基础性资料,建立了专项档案。2012年9月正式开始课题研究,截至今日已取得明显成效,取得初步成果:

1、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

通过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及时指导各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搞好研究,及时下发通知,指导各成员相互交流研讨,集中组织了三次高效课堂理论集中学习活动,学习和研讨有关高效教学研究的理论文章,并通过电子信箱交流了学习心得和学习体会,有效地转变了课题组各成员的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推动了课题研究不断深化。

2、 初步明确了品生、品社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

通过研究文献,明确了高效教学的基本原理:一是目标期望原理,二是变量控制原理(影响教学活动的主要教学变量是学生的认知前提、情感前提和教学的质与量),三是反馈矫正原理,四是情感教育原理,五是自主有效原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原则、分层发展原则、目标定向原则、情知协调原则、反馈矫正原则、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原则、当堂达标原则、激励创新原则、成功体验原则。总的要求是落实“以学为主”:围绕以学为主设计教学全过程。主要体现以下六项原则,即:教学目标的先进性、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教学主体的互动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愉悦性、教学结果的发展性。

3、初步确立了品生、品社高效课堂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品生、品社的教学观主要包含以下要点: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不是纯粹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交互作用的过程。

品生、品社的学生观主要包含以下要点:学生是独立的人,是有独立人格的、有潜能的、有个别差异的、独特的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都能学会所能学会的东西;学生是发展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与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相同或更好的学业成绩。

4、初步明确了品生、品社高效课堂的评价原则

学生方面:想学、会学、学会。教师方面: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能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一般要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是节奏明快,二是关系融洽 ,三是投入少、产出多。在教师方面,一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二要有活跃的课堂状态,三要有科学的学法指导,四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在学生方面,要体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要求:在教学目标上要由一维的课堂教学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在学生要求上由过分强调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在教学内容上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在教学内容上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在教学活动上由过分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在师生关系上由不够民主、不够和谐向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在教学手段上由不够重视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积极主动运用、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学生评价上促进教师由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甄别考试选拔的功能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转变。

在课堂教学上,强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养等方面,对课堂进行全面评价。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使用积极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成长。要做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形式多样。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成员对课题研究缺乏正确认识。表现在思想上不够到位,行动上缺乏力度,工作上不够扎实。

2、有些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课题研究评估机制中激励、导向作用还不够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3、有的单位高效教学专用信箱管理不善,接收材料和回复信息不够及时,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个别单位高效教学研究专项档案还不够完善。

4、有些单位高效教学研究流于形式。表现在缺乏具体实用的推进措施,过程管理不到位。

四、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

1、强化组织领导 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了解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妥善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等不靠,积极团结本课题组所有研究人员,分工合作,想方设法,确保不断推进所承担的子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扎实高效向前推进。

2、重视资料积累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交流研讨和积累资料的任务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下一步继续规范高效教学研究专项档案,继续管理好优质教学研究专用信箱,并切实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提升教师素质,确保通过课题研究出成绩、出成果、出人才。

3、探讨教学模式

在继续完善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实施策略、评价办法的基础上,探讨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汇编研究资料和教学案例(含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教学光盘、教学设计等),并将研究成果在全市各小学进行推广。

4、积极开展活动

围绕高效教学研究,大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并总结品生、品社基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有本单位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第三篇:小学品生品社工作亮点和经验

西南路小学品生/品社教学亮点经验总结

2015.10.23

西南路小学品生/品社教研组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力争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素养得到良好培养,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博爱特质的学生而努力。

一、常规教学、稳扎稳打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

(1)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位品生品社老师认真反思当前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2)学习课程标准,特别是修订的部分,研究修订的背景和原因,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研讨,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工作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3)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二)扎实开展常规工作,认真贯彻教学“四认真”

(1)认真备课。备课时,教师把握年级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和目标,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搞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结合学校及本班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备课,重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2)认真上课。

组内成员积极上市区校的研究课和评优课。通过备课磨课,进一步加大了教研组的教研力度,使教研氛围更浓郁。有计划地上好研究课,体现研究课的研究性、合作性,使年级组内的老教师、青年教师共同提高。

(3)认真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每位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各抒己见。

二、科研课题牵动、创设教学模式

西南路小学品生/品社教研小组,积极进行三小课题的研究,创设了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激发兴趣 有效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切合主题的小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效果非常显著,具体模式如下: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创设情境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在导课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则能更快更准地切入主题,使教学更高效。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实验、调查、参观和体验等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切实得到自我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在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初步建立正确行为习惯的认识。

3、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总结、提升、引领”的作用,这是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环节的教学里,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特点,与学生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做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

4、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特性,创造性

地使用教材,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三、亮点工作、传承国学

“让国学走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是西南路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亮点工作。《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不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纽带,而国学经典又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同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有机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西南路小学传承国学的亮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课前两分钟诵读。结合学校开展的古诗词诵读的比赛内容,有计划的进行诵读和背诵。

2、课堂上分享国学小故事。如《孔融让梨》让学生体会“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

3、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品生/品社课程的具体内容分年级进行国学的故事讲解,

如:一年级学习《弟子规》的故事;二年级学习《三字经的故事》;三年级学习《笠翁对韵》;四年级学习《唐诗三百首》;五年级学习《论语》;六年级学习《诗经》等国学经典的故事,让每个孩子都能喜爱国学、传承国学,得到品质的升华。

如二年级上册的第三个主题《做诚实的好孩子》,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理解,给学生讲《曾子杀猪》的故事,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每课一个国学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针对儿童的年龄,采用了诵读、讲故事、情景剧表演、问答比赛等形式,将国学的经典故事,植入学生的心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体验国学的精髓,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双赢”式课堂。学生们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着高尚,品味着正直,润育着纯洁的灵魂。我们坚信:吟诵诗文园飘香,传承文化品自高!

成功的思品课就像一杯醇香的美酒,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西南路小学的品生/品社课的教学研究如火如荼,每位老师在新课程下,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建民主的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 “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第四篇:观看“小学品生品社专家视频答疑”有感

水城县发耳镇梓椅小学 王荣

观看《小学品生品社第二次专家视频答疑》有感精心导入激兴趣,创设情境想多方。 恰当评价指方向,巧妙调控不慌张。

观看《小学品生品社第三次专家视频答疑》有感

选择资源利教学,开发资源助教学。 应用价值是否大,教学反思找感觉。

观看《小学品生品社第四次专家视频答疑》有感

要想提问有价值,七个原则要坚持。 五个特征都呈现,创设情境激意识。

观看《小学品生品社第五次专家视频答疑》有感

思品好课的标准:学生主动参与度, 学生心理调适度,学生思维有效度, 学生情感内化度,学生语言鲜活度, 学生能力形成度,仔细参详有好处。

再看《小学品生品社第五次专家视频答疑》有感

理论知识为依据,三维目标面面具。 教学效果需评价,教学设计巧排序。

第五篇:小学品生品社学科实践性寒假作业设计

在活动体验中,提升道德认识

——小学品生品社学科实践性寒假作业设计

一、生活体验式实践性作业:

1.《沟通无极限》——过年的时候,你是用哪种通讯方式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祝福的?有何体验?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2.《公共生活讲道德》——在你寒假外出游玩时,观察一下在公交车上、电影院中、公园中、超市中等公共场所有哪些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你自己及家人做到遵守公共规则了吗?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更多的人遵守公共道德规范?请你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记录下来吧。

3.《购物有学问》——(1)你的压岁钱打算如何花?自己设计一个方案,让压岁钱花得既合理又有意义。(2)巧花十元钱,从你的压岁钱中拿出大约10元—20元钱,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把你选择它的理由告诉大家,并把这次购物的活动体验记录下来。

4.《我的家在这里》——你的家在哪里?你家周围有些什么呢?你可以画画你生活的地方,也可以写一写介绍介绍你生活的地方。

5.《节约水电我能行》——寒假中你是怎样节约水电的?设计自己的行动方案并写一写自己的活动感受。

6.《今天我当家》——爸爸妈妈不但要工作,还要做家务,他们非常的辛苦,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自己先制定一个计划,并付诸于行动,有些事情可以咨询父母怎么做。做完之后,把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一写。

7.《精彩节目知多少》——寒假里你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多少?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爸妈的态度怎样?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对我们有益的电视节目呢?写一写你的感受。

8.《我的家乡真美丽》——蓝蓝的天,清清的水,我的家乡真美丽!利用外出游玩的时间,找一找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可以拍下来,并且写一写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9.《我喜欢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你们一家是怎么过年的?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把它写下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10.《各种各样的商店》——各种各样的商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新年到了,你和家人都到了哪些购物场所购置年货?你选择那里的理由是什么?写一写你的购物体会吧。

二、调查式实践性作业:

1.利用寒假时间(1)调查了解大哥哥大姐姐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他们进行交流后,选择适合你的学习方法,谈谈你的调查活动体验。(2)调查了解春节的来历、春节吃的文化、民间风俗等,谈谈你的活动体验。(3)调查一下我们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并将这些特产详细介绍给大家,谈谈你的活动体验。 2.采访你身边的新农民,并写一写他的致富经和你的活动认识。

3.调查了解罗庄区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写一份调查总结。

三、作业完成说明

请二年级同学完成1至2个主题活动;三至四年级同学完成2到3个主题活动;五至六年级同学完成3到4个主题活动;从各种活动主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相信同学们在完成实践活动体验的同时,一定会有新的思考,一定会形成新的道德认识、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形成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一定会收获一个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数学应用题题典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