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发展生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完善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它主要应用于灌溉农业、净化工业、防治自然灾害等方面,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需要,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1:

中国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及其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摘要: 国家密集出台区域规划,其原则依然遵循渐进改革思路。经济活动的聚集和利益关系的平衡可以兼顾,区域发展的效率和公平如何兼顾?过去两年里,在包括经济学家张军扩在内的专家指导及各地支持之下,由朱敏老师负责的研究团队顺利进行以“调研中国:多轮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极”为主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并定期出版了环渤海(含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北部湾、成渝、长株潭等经济区的分报告。本文既可视作该项系列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又具有较强的专论意味。文中特别强调,不能专门为了平衡而失去效率,而应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规划;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

一、先行先试:渐进改革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中央制定和推行区域经济规划的力度前所未有,尤其是2009年以来,连续出台了包括珠三角、海峡西岸、关中—天水、图们江区域等在内的一系列规划 (见“表1:中国重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全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区域经济战略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客观评判,重大变化确实有。10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提出要“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1999年提出)就是其中的战略之一;10年后,中央的一系列区域规划政策,和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也有一定关系。

当然,应对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切入点,更多地还是从平衡区域发展格局、扩大内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角度做出重大决定。例如,结合发展中国装备工业的需要而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的。

总的来讲,这些大的发展战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论是从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是如此。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指标:一个是各省市人均GDP基尼系数的差距,另一个是人均GDP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距。二者都在缩小。

区域发展将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区域间差距的缩小到底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还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拐点?这有待观察。至少到目前为止,所谓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走向已经有所改变。在区域发展理念上,已从平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在区域指向上,从行政区向功能区转变;重点发展区域已从开发区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转变;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考核上,从注重经济发展指标向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①。

导致区域增长中心变化的深层原因有二:一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因素;二是国家政策倾向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不同区域的绝对差距仍然很大,但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并且,各个区域依托自身优势形成的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如:有的区域的优势是资源丰富;有的区域科技、商贸基础扎实;有的区域则在装备制造业上有所建树。区域分工形成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区域合作步伐逐步加强。

区域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逐渐推进的。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观点(现在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以增量和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这实际上是中国渐进改革最主要也是最为直观的特征。这种改革思路贯穿了中国改革的全部过程。针对中国区域经济,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这也是考虑到了要实现平衡的问题。

纵向看来,中国区域战略和政策正处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中国区域战略和政策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1952-1978),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1979-1999),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目前所处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面临着很多机遇,例如重点区域政策、生态区域政策、能源基地政策、贫困区域政策等②。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而当某项改革影响重大,很难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就普遍实施时,往往首先在部分地区进行实施和试验。不论是改革政策还是开放政策,许多政策在全国推行前,都先在某个或某几个省市进行试验。从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到天津滨海新区,再到近年批复的成渝、长株潭等实验区,以及一批经济区,都在强调其“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总的看来,这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思路的深化。

二、协调发展:要素聚集与充分流动

在区域发展理念中,近年来提得较多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是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的国家,怎样发展才算是一种理想的平衡?换言之,我们提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怎么样一种格局才符合平衡发展的愿望?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搞清楚哪些政策是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的,哪些是不符合的。

2009年世界银行有个报告叫《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该报告讲述的是:全球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发达省份和富裕国家,但经济活动的集中却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立即给每个地方带来繁荣,市场只青睐某些地区。但是,即使是生产活动更分散也不会必然地实现繁荣,需要很多经济、政治、政策条件的配合。该报告重新构建了关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辩论框架,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早期经验,旨在为今天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对于非洲和亚洲那些被陆地包围或者与世界市场分割的最贫穷国家,报告讨论了制度合作、基础设施共享和特别激励措施的有效政策组合来推动这些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而对于那些发展中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来说,普遍的繁荣不能掩盖一些地区的持久的贫困。因此,对于这类国家,报告提出一系列战略以推动这些国家国内的一体化和帮助那些最不幸地方的穷人。

其基本结论之一就是:近代以来,最明显特征就是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向局部地区不断聚集,哪些经济环境好、资源承载力大,城市分布就密集一些。例如,日本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区,美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是一个规律。城市化实际上就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中国同样如此。

这份报告同时观察到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区域之间在利益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关系。聚集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聚集的过程并不必然和区域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相矛盾,它可以通过很多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协调发展。

那么,目前中国区域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面临着怎样的矛盾?制度安排需要从哪些方面予以考虑?首先,在资源要素充分的流动的同时,人口也要充分的流动。例如说,城市要搞经济建设,吸引了很多农民工进城,工程结束农民工就会离开,这就会造成财富向城市聚集而人口并没有向城市聚集,造成一种不平衡。如果经济活动和财富在聚集的同时,人口也在聚集,就能达到一种平衡。

其次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平的,那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若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福利保障,也能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聚集和利益关系的平衡是能够实现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时候,就千万不能单纯地为了平衡而阻碍经济要素的流动和聚集。现在我们的一大缺陷就在于经济要素在流动,经济活动在聚集,财富也在聚集,但作为重要要素的人口,虽然在流动,但由于户籍、教育、医疗等原因,却不能留下来,从而难以有效的稳定的人口聚集。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区,尤其是城市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又非常大,这就在两个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

但是,我们一定要从理念上认识到,经济活动的聚集和利益关系的平衡是可以兼顾的,从而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能够把握住正确方向。这就涉及到了区域发展效率和公平如何兼顾的问题。造成这种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化解?当然,这个“公平”与“效率”是同样兼顾的。不能专门为了平衡而失去效率,应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例如一些地方有独特的资源或优势,只要在发展过程中能与环境承载能力要匹配,就可以自由发展。总的说来,矫正应从如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要使得国家的各种政策和体制扁平化,尽可能地创造各个地方公平竞争的条件,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充分流动和有效配置,特别是要打破人口流动中的各种障碍,这基本属于一个前提性的设置。

第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福利一体化政策的设计。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各个区域之间的历史积累、要素禀赋的差异,难免会出现发展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福利一体化的关键,则在于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有项《联邦财政平衡法》,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平衡政府所掌握的用于全体居民公共服务、生活保障的人均财力,只有人均财力相当,才能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最后控制的结果是使区域之间的财政支付差距尽可能缩小,其中最高的不超过平均水平的5%左右,最低的则不低于平均水平的7%左右,最终使各个地区之间的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福利实现平等。

第三,要完善区域指向性政策。上面所说到的扁平化、一体化和均等化等问题均是宏观政策,适用于全国,而区域指向性政策则只适合于某一些区域的制度设计。而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区域指向性政策,则主要针对于“问题区域”。

国外的“问题区域”是如何定义的?中国还有无其他特殊情况?所谓“问题区域”,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首先是资源枯竭型问题,例如,该地区以前发展很快但现在资源枯竭了需要转型,急需比较大的资金等政策支持;其次是特别贫困的地区,需要从社会福利等角度为地区经济注入发展活力;再次是生态脆弱的地区,如果不予以扶持可能会遇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中国的三江源地区称为“中华水塔”,需要特别保护,需要国家政策的重点保护。“问题区域”一般都具有特殊问题,获得特殊的政策支持,和区域利益平衡的关系并不矛盾。

就我们国家的情况来说,改革开放以来,还存在另外一种区域,即旨在改革开放试验或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点发展区域。例如,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中国幅员辽阔,看准一个区域,有意识地扶持其经济发展,培养经济增长极,然后让其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是会带来巨大收益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来看非常成功③。

三、抓住“两头”: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虽然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导下实现,但有一部分地区的确由于优惠政策或不平衡政策,导致部分优先发展的地方也没有很好地带动落后地区。

与此同时,有些地区从长期角度来说并不是很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些资源承载力不强的地区,特别是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地方,由于过度上马重化工业等项目,也带来了不少资源环境的问题。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促进区域协调、科学发展将是中国今后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就要求区域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增长、节能降耗减排、社会和谐、发展后劲强劲。而实现这一转变主要靠创新,包括理念、技术、制度、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

有鉴于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提出是对中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重大创新。

中国幅员辽阔,四类主体功能区施行起来难点颇多。在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较易确定,重点开发业也比较容易确定,而优先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空间上难以做出界限清晰的划分,政策上也很难做出公平合理的设计。例如,规定一个地区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很困难,因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综合因素的结果。主体功能区规划原本计划在2007年就出台,但之所以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就是因为操作难度非常之大。

要解决这个操作难题,找好切入点是关键。如果每一个地方都要给一顶“帽子”,这个地方是优惠开发区,那个地方是限制开发区,反而容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区域指向性政策只要重点抓好“两头”就可以了。一头是“红线”,即禁止开发的地区,例如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区等等,凡是限制发展的,这根红线就“划死”,同时地区经济发展考核措施要相应调整,经济补偿还要准确到位;另一头则是重点开发的区域,不能太多太泛滥,而且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主要目的能否实现,关键要看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能否建立。尤其对于禁止开发区来说,需要有明确和到位的补偿和扶持。同时,对地方政府也不能一味地以GDP作为标准加以考核,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政策监管也非常重要。那些特殊保护的生态环境地区,就一定要规划到位监督到位,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一定要充分的论证,而且要在政策上明确出分界线。

抓好“两头”之后,其他地区不妨交给市场,按照公平的原则自由发展,管理上应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为其初始制定宜粗宜不细。当然,如果说在统一市场、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指向性政策之外,还需要再加其他的政策,就是严格的环境政策。这四项政策实行之后,就能实现各种经济资源在全国的优化配置。

注释:

①张军扩:降低交易成本是方向,中国经济时报,2007-10-17.

②参见《宏观经济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张军扩在“宏观经济形势与忻州发展报告会”上的主题演讲。

③国内学者以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为研究案例,提出了区域经济的“引致增长极”理论。参见韩忠亮、朱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新经济导刊》2009年第7期,P87-P95。

参考文献:

[1] 韩忠亮,朱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09,(10).

[2] 张军扩,侯永志主编.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11).

[3] 颜鹏飞.经济增长极及其应用:一个案例分析[C].“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6-15.

[4]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胡光宇等译).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5] 侯永志,张军扩,刘锋.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J].中国发展评论(英中文版),2007,(9-4).

[6] 朱敏参与编撰(副主编).白皮书:2010中国企业发展关键词[M].即将出版.

[7] 凤凰网财经.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地图.[R].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pecial/qyhz/.

作者:朱 敏 黄 寰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发展生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完善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它主要应用于灌溉农业、净化工业、防治自然灾害等方面,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需要,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实施也会推动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水利水保工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为人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认识,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状分析;农村水利水保;相应对策

时代在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与时俱进,我国也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进军。我国的水利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水利建设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我国对农村水利水保的建设工程却止步不前,各种因素都在干扰这工程的顺利开展,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进步。为此,只有尽快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有助于工程的进行。

一、我国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提升,使得国民的经济水平及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改善,人们对生活的环境以及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的水利工程行业就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而开展的利民工程,为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及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分配。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对我国的农业、工业等的经济发展都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该种工程是对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问题最关键的举措,促进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协调进步。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农业生产总量呈现出下滑趋势,许多农民开始另谋生路,这对于支撑我国最基本的粮食需求来说是一种致命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农业水利水保工程的重视,使得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呈着积极地方向进军。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种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筹措困难,财务管理措施不到位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农村水利水保建设项目属于民生工程,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对其进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由于其施工过程较为繁琐,导致所需资金众多,以至于政府地资金拨款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经常出现工期推辞现象。并且当前在农村水利水保工程中的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工程财务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多数管理层的财务管理体系欠缺,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整个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措施起不到积极作用。比如,由于财务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失,投资回报率不断降低,严重的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2.2 施工、设计等不规范

在进行农村水利水保建设时,所做出的施工设计方案会对施工作业产生影响。由于设计方案常常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间接影响施工工期的正常交工,出现延误工期的现象,并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也会在一定程度增加工程在日后的运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施工规划上常出现不按正常程序进行,过于经验化,没有具体结合实际情况,造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失真,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除此之外,许多的施工单位对规范作业的认识程度不高,对现场的管理并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以至于施工过程混乱,影响工程进度。经常出现许多工作人员不按工作流程进行施工,对所安排的任务完成过于表面,没有较高的责任感。由于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不能对施工人员及其它事项进行约束,不能更加细致的完成工作内容。这些都会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对于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种弊端提出合理对策

3.1 树立经济管理先进理念,加强质量监督工作

结合我国农村水利水保工程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对其经济管理的理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培训,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对现今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不断地更新自身专业知识领域,加强对其的重视度,有力地促进经济管理的改良。同时,要规范在工作中的行为,提高监督管理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作业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并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保证整个质量监督体系的顺利进行,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达标。

3.2 强化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造中信息化管理

对于农村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过程,该过程设计的环节较多,工程相对复杂,作业量很大,所以各个环节的一点缺陷都可能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对工程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对其进行更加优质的管理已成为必要。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施工单位通过对工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不仅符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还能对工程进行科学的控制。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分类,包括对工程的资金流动、原材料的成本控制、施工现场的秩序等进行管理,做好协调工作,避免一系列风险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更为全面的监控,包括对全体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督工作,做好预警机制,保证在风险到来时能做到及时识别和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村水利水保工程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地关系密切,只有不断地对进行改善,才能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成为可能。所以,我们要提高对农村水利水保工程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施工技术地应用创新以及资金投入,并培养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灵活的掌握,使其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李贵宝;窦以松;农村水利和水电标准剖析与标准体系完善建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年06期

[2]张树声,杨广元,孙雪峰;自己得利 众人受益——邯郸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体制改革调查[J];河北水利;2018年03期

[3]邹贵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1期

伊金霍洛旗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作者:武霞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3:

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摘要:在回顾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山东省莱阳市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正向的关联性,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地区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而,农业税收的减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增加储蓄和消费,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消费;地区经济;系统动力学;模拟

一、引言

为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安徽省全省和其他地区的部分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宣布,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5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宣布,2006年全面免征农业税。

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地区财税体制也必然受到影响。对于一些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集中的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将萎缩,可支付财力受到很大限制。

农产品初级加工的退税虽然减少了财政收入,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一系列富民政策,增加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等一系列拉动效应,最终仍将提升当地经济总量(如GDP),进而通过拉动房地产价格、增加消费环节税收等方式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马晓旭以江苏省为个案,对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了定性分析、ELES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多种方法。乐为等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影响机理的视角,对1985~200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实际年收入、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及农业税有效税率等指标进行了协整检验。郭亚军运用消费经济理论,采用定量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的特征与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探讨。范剑平研究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对生产发展的作用。方域等对消费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以需为本”的科学消费的评判标准,全力推行消费的社会化。综合来看,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都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而利用系统动力学去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从农村居民消费机理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并结合具体地区实例进行定量研究。

二、农民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分为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所谓直接拉动,即在现有的生产能力界限之内,消费需求增长直接导致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所谓间接拉动,是指消费需求作为初始变量,通过拉动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具体过程是,消费需求增长扩展了市场空间,诱发厂商追加投资,拉动投资增长,投资增长又拉动经济增长。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

下面,通过统计数据来看山东省莱阳市农民消费的现状。表1为莱阳市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的基本情况。表2为莱阳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情况。表3为按支出法计算的莱阳市支出各子项对GDP的贡献率。

由表1可以看出,莱阳市农村居民减轻了税务负担之后,收入逐年增加,并经历了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时期(2007年)。由表2可以看出,消费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居住类消费上。2008年居民的居住类消费开始减少,增加的相应转向家庭设备、用品,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项目上。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支出法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对莱阳市GDP的贡献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接下来,本文将建立莱阳市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基于反馈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三、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一)因果关系

基于反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在系统各因素的因果关系之上,从农村居民消费与其他因素因果关系构成角度,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因果关系,通过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图进行分析,划分成如下几个子系统。

1.农村人口子系统

农村人口的增加,会促进从业人口数的增加,带来更多的劳动力,进而促进各产业产值的增加,提高区域GDP。农村人口增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土地资源都会产生负效果。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和消费,消费会减少储蓄,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区域GDP,所以采用多种手段刺激农民消费将有效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图2为农村人口子系统因果反馈图。

2.消费子系玩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农民收入的增加,将提高各类消费的水平以及生产投资的水平。而在消费中,居住类消费会拉动本地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对地区财政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非居住类消费,将促进本地贸易的发展,也会促进本地各项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地区GDP的发展。而区域GDP的发展又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图3为消费子系统的因果反馈图。

3.资源子系统

对于农村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来说,除了劳动力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可再生的农产品资源和很多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人口和区域GDP的增长,对于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将起到负效应,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图4为资源子系统的因果反馈图。

(二)系统模型的构造流程图设计

根据上面的分解的因果关系图分析,构建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核心在于积累变量、决策变量以及它们组成的结构的选择。本系统选择的积累变量包括区域GDP,农产品产值和非农业产值,农村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居住类和非居住类消费,贸易,储蓄以及非土地资源数量。最后根据上述各子系统因果关系,采用Vensim软件进行构造和实现,整个模型如图5所示。

四、以山东省莱阳市为例的仿真分析

(一)莱阳市经济现状

莱阳地处胶东半岛腹地,东南濒临黄海丁字湾。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784个行政村;总人口87.5万,总面积1734km2,耕地面积800km2,海岸线长27.5km。

莱阳具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生防制药四大产业集群,拥有龙大、鲁花、鸿达、巨力FDI、瀚霖生物等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是中国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中国食品工业十强

县、全国首个绿色食品城。2008年,全市生产总直2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8 676万元,出口创汇5.67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 075元。

2005年莱阳市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使全市农民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赋税”,当年全市农民因此减负3 319万元。同时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2007年投入本级资金723万元。取消农业税收对莱阳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可以从表4中看出。

(二)仿真分析

积累变量和辅助变量的初始值以山东省莱阳市2007年的数据为准,主要考虑农业税收变动时,在人口增长和有限自然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如何变化并影响其他指标变动。图6~图11显示了随时间变化,各种经济指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横坐标为时间,以月为单位;纵坐标为相对变化的比率。其中曲线1表示在以莱阳市2007年的数据为初始值的情况下,各经济指标的变化曲线。为了以该曲线为基准,对其他情况进行定性的分析,所以将曲线1在图中用水平线表示,并定义为基础增长率。当其他曲线高于(低于)曲线1,表明增长率高于(低于)基础增长率。曲线2、曲线3分别是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初始值增加20%、减少20%以后,各经济指标的变化曲线。以下是对图6一图11中表示出来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的定性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变化趋势(图6),与农村居民储蓄增长率(图10)、非居住类消费增长率(图9)和区域GDP增长率(图11)变化趋势相同,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相应的储蓄也会增加,同时非居住类消费增长,最终会导致区域GDP增加。反过来,当农村居民收入减少,相应的储蓄、非居住类消费以及GDP也会随着减少。从发展趋势来看,以上几个增长率在短期内都会维持比较稳定的增长率,而长期来看,增长率会从小的变化逐渐形成大的波动。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大的波动是由于系统反馈机制造成,因为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口的增加以及资源的有限性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比较地区财政增长率(图7)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变化趋势(图6)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会使得地区财政收入稳定增加,而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性,表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会通过投资、储蓄和消费等多种途径,最终增加财政收入。当其中一种途径产生波动,其他途径会弥补相应的损失。这也说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提高地区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从居住类(图8)和非居住类(图9)消费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两种消费的增长率正好相反。当一类消费增加时,会影响到另一类的消费,这是受收入和储蓄总量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可以通过刺激一类消费,弥补另一类消费的不足。

五、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正向的关联性,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地区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通过农业税收的减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而通过增加储蓄和消费,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区政府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应该考虑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刺激农民消费,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农村居民的消费,可以分为居住类消费和非居住类消费,当农村居民非居住类消费发展迟缓的时候,可以通过发展房地产业,促进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的增加,进而维持经济的发展。

本文利用莱阳市的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在于比较几类增长率相对于不同设定条件下的发展趋势,以及这几种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这些相对的比例关系,通过血线图,可以直观地进行比较,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数量值。本文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参数更加具体的定量分析,计算出增长率的具体数值,进而为决策部门提供更有力的决策依据。此外,对于农村的产业和农村居民消费,还可以具体进行详细分类,分析各种分类所占的比重,这样就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某些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产业和促进某些方面的消费,最终使得经济达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作者:赵道致 孙德奎 李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贸易保护与经济全球化论文下一篇:内涵式发展中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