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文化交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所谓企业文化,是指自企业创建之日开始到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磨练,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规范准则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所特有的,没有任何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它融合了体育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一种归纳和总结。

第一篇:文化交融论文范文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推动文化巨车前进的两个轮子,是铸就先进文化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价值一致性。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交融

龚 彬(1970—),男,四川达县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四川内江 641112)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1959年,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物理学博士C.P.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就指出:在当时整个西方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学者(斯诺称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一种是科技专家的文化。斯诺发现,“他们的才智相近、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相差不多,但却几乎没有什么沟通。”甚至“他们在学术、道德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共同点”也非常之少。简而言之,这两个群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差异,彼此不能认同。“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在敌意与反感。”①然而,实际上,这种分离既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也不利于人类道德的进步与完善。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它们应该是互补的、交融的。充分认识这种交融关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人文”一词的英文humanity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具有这样一些含义: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人道指对人和人类福利的关心;博爱指对人和人类的广泛的爱;人本主义是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的,主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文文化是以人道、博爱和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科学文化追求真实理性至上不同,它追求的首先是美与善,并对理性之外的意志、信仰、情感和潜意识给予极大的关注。人文文化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人文文化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而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生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一词的英文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学问、知识),具有这样一些含义:学问或知识;感觉、感知的意思,即人有通过感官获得经验的能力,在感官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和判断能力。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科学文化是人类在探求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过程中产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及其器物成果。科学文化的核心是理性、规范、创新、效率等科学精神。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质是真与善的交融,是推动先进文化巨车前进的两个轮子,铸就先进文化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当今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文理学科渗透交融,构成大文化体系,社会经济和科技已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李政道博士曾深刻指出此二者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和普遍性。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着交织、互补、互动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筑人类文化大厦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从根本上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两种文化内在统一的终极基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在人的身上映现着自然系统的完美和谐与动态演进。这就为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及科学文化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学及人文文化的统一提供了终极基础。人是一切科学的主体,是科学及科学文化产生与发展的根本依据,人的生存意义决定着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即科学技术的终极指向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最高目的;科学理性在价值尺度上也只能以服从人的人文本性为最高价值。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情并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依靠科学文化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为人,并演进为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主体;而科学文化也在人文文化的关照和指引下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文化是因为人的存在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离开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照,科学文化的发展就变得毫无意义;科学文化什么时候离开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照,什么时候就成为社会发展的祸害。任何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都离不开三种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构成人类生活方式总体结构的基础。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正是渗透于人类生活方式各个要素之中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是与特定的人类生活方式的总体连为一体的。正是这种关系,成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的内在根据。

科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本身就体现着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精神;在智力上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的崇高的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为人类的幸福、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精神。因此,科学文化体现的精神并非只是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而且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关心人类自身及其命运,必须是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②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臻美精神,以及如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所揭示的科学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论的精神气质等,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以实证精神与理性精神的珠联璧合为根基的科学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以及由此衍生的独立性、独创性、自由、宽容、公正、人的尊严和自重等价值,都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情操,也是抗衡和抵御现代社会的种种流行病——极端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有效解毒剂。这样,我们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中,就看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作用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人类实践创造的基本文化,两者不是截然分离,毫无联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科学文化向人文文化的渗透表现为:科学的方法被应用于研究人文现象,人文文化领域也力图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身上,发现某些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普遍规律加以概括的东西,从而为人及社会的科学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手段与根据。如行为科学,便力求在人的有差异的行为中概括出一般规律,展现出因果锁链,从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的各种活动(阶段)的内在联接,为科学高效地管理员工和群体提供了新思路。像语言学,开始作为纯粹的人文学科,在现代则日益广泛地使用实验和数学方法,以至于有成为语言科学的倾向。科学文化向人文文化的渗透还表现为,在人文探求的领域中,也开始注重以“实证判据”来为人文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合理性与实在性提供证明,以“实验事实”去说服人。长期以来,人文知识似乎只是一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领地,而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现在对于人文科学的课题,也开始注重实证,通过增加科学性来取得“合理性”、“确实性”的身份。科学利用其成果对人文现象的微观构造解释、历史起源解释、因果规律解释、功能作用解释等等,增加了人文知识的确实性和实在感,以便于它能在人类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促进了人文文化的深化和发展。

人文文化向科学文化的渗透表现为:科学日益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在科学的视野中日益重视科学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类的利弊功害、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从而将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认识而认识”的科学正在走向“为人类的幸福而效力”的科学。如现代医学,不仅从生理上分析人体的病状,而且从心理上寻找病因,将人真正地视为身心统一体,并在治疗手段上综合运用科学手段和人文手段,将医学伦理学再度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当代的科学事业越来越多地贯穿了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宗旨。科学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的兴起,尤其把科学能力的善用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合理地使用既有科学手段日渐成为科学家的自觉意识,他们与政治家及人文学者共同探讨科学的人文效应与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科学的发展。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尤其是那些现代前沿学科中,出现了人化的趋势,只有与人的生存状态联系起来的科学解释,才更有说服力。科学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动机,它的目标也就是人类的目标,它的规律、结构及表达,不仅取决于所发现的现实的性质,而且取决于完成这些发现的人类的性质。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科学文化也就是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能保证人文文化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人文文化则能保证科学文化的正确指向。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本质的不断提升,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文化与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技术手段及科学方法,甚至科学文化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于人的解放与自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离开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就不会有人类繁盛的文明,社会无从前进,个人也无从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科学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而非目的本身,需要人文文化中的价值观来引导从而善加利用。人文文化是科学文化之光。人文关怀作为科学理性的指导因素,其作用是使科学技术始终都充满着人性的光芒,让科学探索,让一切经验、实证、知识、技术等科学理性的因素,始终围绕着探寻人的存在意义的中心而展开,让人的生命意识、自由精神、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始终都在探寻世界的奥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人文文化的指引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始终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展开;才能使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不但追求真实,而且追求美好,追求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和至善公平的“大同世界”;才能使科学文化不仅重视理性的作用,也能重视感悟的、形象的、直观的、情绪化的、意识流的等等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同时,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还规范着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克服科学技术的本能冲动,使科学文化、科学技术始终造福于人类。离开人文文化,人性的开发与光大就会受阻,人的精神生活也会苍白贫乏。而如果让科学主宰一切,势必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迷失方向,甚至成为毁灭人类自身的力量。

同时,两种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促进作用主要是:(1)科学文化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能为人文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提出新的课题;(2)科学文化拓展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为人文文化的繁荣,提供智力条件与发展途径;(3)科学文化具有认识功能,科学认识成果能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人文文化进步及至划时代飞跃的先导。

而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促进作用主要是:(1)人文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对科学文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指导思想;(2)人文文化能为科学文化的顺利发展提供人文关怀及价值评判;(3)人文文化能为科学文化的飞跃发展(通过形象思维、想象等)提供创新、突破的契机和灵感。爱因斯坦曾说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所以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者是运用不同的方式,而共同孕育着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相同成果。

由此可见,科学文化及科学技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人文文化提供精神条件;科学技术解决人的生理健康,人文文化解决人的心理平衡问题;科学技术使人获得现实的利益,人文文化使人感受理想的快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纵横交织于人类文明之网中,缺少了其中之一,我们的文化殿堂就会倾斜,人类的文化宝库就会贫瘠,个人的知识结构就会失衡。只有既发展科学文化,又注重人文关怀,让科学显示出智力的作用,使人文放射出智慧的光芒,才不至于使人在科学的发展中失去本性,失去自我,才能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所以,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价值追求的深刻一致性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统一的本质体现在价值层面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息息相关。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从根本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科学的迅猛发展必然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人类知识和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丰富和提升着人类文明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其次,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不仅是使劳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并赢得充裕的自由时间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人们扩大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的必要条件。最后,无论是人类从自然力中获得解放,还是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解放,或者同这两方面相联系的思想解放,科学文化、科学技术都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现代高科技由于其高度的社会化,高速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全球化,它自身隐含的对人、自然和社会的积极的正价值和消极的负价值空前显著。同时,高科技作为一种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融入人的价值、目的、心理情感、审美要求、伦理道德等人文因素。因此,只有把高科技与人文统一起来,才能使社会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由此可见,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尤其是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人文意义,它对于人文文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具有根本意义的价值。应当看到,所谓人的生存,首先是人通过物质生产的劳动获得生存;人的发展,首先应当是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和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自由,首先应当是使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成为吸引人的活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而人的解放,也首先应当是人的劳动的解放,即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中获得解放。无论是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的全面发展,或是使劳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还是人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中获得解放,科学技术都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如果说,近代科技革命为人类开创了工业文明时代的话,那么,现代高科技正在将人类带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从而使科学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与人的价值、人文价值更加趋于一致。

现代高科技对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的推进作用,以及由其引发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等许多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不仅有力地证明了科学具有无比巨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也是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最好印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不仅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且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的力量”。③这里已经包含了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最深刻的理解。

注:① [英]P.C.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陈恒六、刘兵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3页。 ②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讲话。见1931年2月17日《纽约时报》第63页。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372页。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科学双刃剑[M].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1999.[2]卢风.人类的家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4]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5]李瑜青.人本思想与中国文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6]包亚明.现代性的地平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李 军】

作者:龚 彬

第二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与体育文化的交融

摘要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自企业创建之日开始到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磨练,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规范准则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所特有的,没有任何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它融合了体育精神,是体育精神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来体育文化的内涵。本文就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体育文化之间的交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体育文化 交融

体育文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更是整个世界的文化,是整个世界所包含的体育精神的融合,在体育文化中,无一不渗透着浓厚的创新精神,体育事业发展至今,是在不断的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如今,体育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独享的一种文化,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成为我国许多企业所借鉴的一种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体育文化中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尊重主观能动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等等,这些体育文化中所包含的理念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有所涉及,因此我们说,体育文化和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交融。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有了新的看法,不断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根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设,近些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大、中、小企业中都有所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效果也十分显著,像海尔、国美、苏宁等企业内部都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在这种迅速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免会存在因为企业文化建设过于急躁而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关注。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人本观念”的度。

人本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将人本观念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加体现人性、尊重人性,促进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关系,才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完全凸现出来。但是,在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人本观念,片面的强调人本观念的作用,甚至是夸大了人本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将人本观念肆意扩大化的做法不仅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更会使得企业内部无法实现有效管理,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规范化建设出现严重不符。同时,在过于体现人本观念的企业中,企业内部会出现一种散漫的状态,许多员工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集体的效益,使得企业领导者在下达许多决策的时候无法达到满意效果。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过于强调执行力。

在我国许多大型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都能够体现出在领导和员工之间以尊重为基础而做出一系列决策,充分的强调和尊重民意,但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企业的文化建设仅仅是以领导为核心,充分尊重领导的主观意愿,将企业内部的权力、责任、利益都归因于一个人,即企业的领导者。长此以往,企业内部领导者会形成独断专权,企业的员工会忽视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产生对企业不负责的态度,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的模式,过于强调领导执行力的体现将是企业无法形成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而企业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行事作风等等的统一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传统道德观念缺失严重。

我国很多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总是强调吸取经验,总结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这种一味的强调吸取和总结的过程就会忽视继承的过程,就会忽视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忽视儒家、道家、墨家为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总之,我国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犯了严重的“拿来主义”错误,阻碍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同时,由于时代的变化,现在许多八零、九零后充斥到了企业中来,甚至有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但由于他们从小所接受的传统道德观念相对较少,在家庭中又显得娇生惯养,在工作中过于自信,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要求往往脱离了其实际的能力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所需要的传统观念,一味的强调自身的价值体现。

二、体育文化的作用体现

对于体育文化精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定义,但是体育文化中所展现的体育精神却是我们所能够理解的,比如说队员们之间的团结进取、体育健儿的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等等,都是体育文化为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可以说体育文化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体育运动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出现而出现的,只是在当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体育运动或是体育比赛而已,体育文化的悠久性是大家所公认的,离开体育运动谈体育文化也并非是无稽之谈,因为体育文化的影响面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体育文化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精神动力。

首先,体育文化能够帮助人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人们快乐的生活。运动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也绝不是荣誉的享有,更多是快乐的体验,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往往是使自己心情和身体完全放松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能够把自己从日常生活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完全享受在運动的快感之中,此时,体育文化为人们带来的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第二,体育文化所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促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体育文化源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能够使得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能够有所锻炼,它既能够使参与者身体变得强大,亦能够使他们的精神变得充实,是人们获得健康体魄和健康精神的原动力。因此,在体育文化的熏陶下,也使得人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与体育文化的交融

体育文化不仅仅对于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有诸多帮助,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体育文化建设的很多精神在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都有所体现,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在新时期出现了交融,二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一)团结一致是二者之間的交融。

如果我们形象点形容一个企业的话,我们可以把企业所运行的项目看作是一场体育赛事,其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队员,而这场体育比赛恰恰只有所有队员之间形成凝聚力,才能够在这场比赛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针对这样的一场特殊的比赛,使参与的所有队员的心联系在一起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说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为了使企业在营运或者面对困难的时候,企业内部所有员工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合力,通过这种合力来帮助企业应对困难,获得长足发展。在我国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中,都将团结一致的体育文化应用其中,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苏宁电器作为我国国内家电的一大企业,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必有用心,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做了完美的诠释,团结一致的体育文化在苏宁中得到了切实的体现。苏宁所提倡的价值观念是“树家庭氛围,沟通、指导、协助,责任共当”,那么,家从实质上就是最为稳固和最为团结的集体,苏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将企业家的理念应用到其中,换句话说,就是要将家中团结一致,和谐进取的精神应用到其中。与此同时,苏宁的人才理念也强调了“团队第一”,这足以证明,团结一致在苏宁中的重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在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要突出团结一致的体育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体育文化交融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团结一致。

(二)公平竞争是二者之间的交融。

公平、公正是体育文化中所必须具备的,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体育所要传达的意义,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中的这种公平、公正也有所体现。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提倡公平竞争,企业也在努力为员工们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使他们在晋升的过程中能够单纯的突出能力,而不是人际关系。同时,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过程中,企业也要秉承公平竞争的特点,禁止出现不良竞争的行为。苏宁电器的竞争观中体现了这样两句话:“创新标准,超越竞争”,这体现了竞争需要的是不断地超越和创新,而不是为了赢得竞争而不择手段。

(三)吃苦耐劳是二者之间的交融。

吃苦耐劳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任何一个运动员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只有让他们在困难中得到历练,才能够促进他们真正的成长和成熟。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被大力提倡的,比如说苏宁电器的文化建设中就体现了一种“执著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实质上就是要求企业员工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低头,勇敢地去应对困难。

(四)勇于创新是二者之间的交融。

在体育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不断的创新是体育得以发展的关键,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新观念亦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等,才能够使企业整体获取新的发展。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创新观念引入其中,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能够积极创新,培养创新观念。在苏宁电器中,将创新作为企业竞争的一个有力武器,将创新视为企业赢取竞争胜利的一个关键,因此说,在体育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是二者之间的又有一种交融。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所有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需要在尊重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借鉴体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将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成为企业的核心思想,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进取,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参考文献:

[1]梁泳文,黄国良,张萍,邓东贤.职工体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现代企业文化,2010(27).

[2]潘喜梅.论体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企业活力,2009(12).

[3]黄玉宁.论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体育活动的地位与作用.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4).

作者:蒲世红

第三篇:论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日益迅猛的时代背景下,将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交融已经成为新的教育趋势。这种创新性的交融,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也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更好发展。我国在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同的区域文化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因此,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这不仅是帮助学生认知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一、潮汕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重要性

潮汕由于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自然条件,不仅是岭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文化也在与客家文化,以及广府文化三足鼎立的同时,在三者的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非正统、原生化以及多样化的特色文化体系。而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不仅需要用区域传统文化作为其传播的载体,也需要通过校园文化与区域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实际作用。潮汕人民在悠久的岁月中,创造出属于自身的精神与物质文明,面对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而忽略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们不仅需要意识到区域特色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需要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同时,将潮汕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交融,来培养学生理性认知传统文化、感性感知传统文化,促进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利用课外阅读促进文化交融

潮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其多元化的文化内容,也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例如,潮汕的美食、花灯、泥塑、方言、嵌瓷和潮剧等,在体现着潮汕人民精神文化的同时,也是培养中学生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素材。现阶段潮汕地区本土教材的编写既不全面,也没有适合初中生了解潮汕文化的读物。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学科教学及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进行对潮汕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完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例如,教师在对书籍经过仔细的挑选和把关后,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水平与学习能力,推荐其阅读《夏雨来》《潮州老厝》《潮汕史》以及《潮汕民俗大典》等书籍。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弘扬潮汕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思想的启发和目标的激励。

三、利用某些学科课堂促进文化交融

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潮汕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入,来实现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潮州戏,作为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不仅是用潮州方言演绎的古老戏种,也是需要学生弘扬与发展的艺术奇珍。所以,教师可以将潮州戏引入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潮汕文化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桃花源记》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同学们,《桃花源记》是作者陶渊明在五十七岁时,因为不满当时社会的压迫,想象出的一个与世无争、人人丰衣足食的世界。这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超然思想,虽然在当时的时代无法实现,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这已经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真实写照。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通过自由的发挥,将潮州戏的唱腔以及动作,引入我们《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来帮助老师完成知识的传授?”在教师完成教学引入的同时,通过在课前搜集的潮州戏的唱腔动作以及学习素材,利用教学课件进行播放,帮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的戏曲表演特点后,体会对戏曲魅力的感受。这种利用课堂活动与潮汕文化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有效途径,也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也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目的。再比如进行《桥之美》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自主收集关于潮汕地域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通过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发现在作者的眼中,并不是通过观察桥的结构来发现“桥之美”,而是在各种环境下,发现桥不同的功能之外所具有的审美功能,从而感悟出我们的生活就存在着各种饱含情致的景物。在学习完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自己在课上搜集的资料, 在与文章内容的不断对比中,更好地理解潮汕建筑的魅力风采。这种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在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启迪、熏陶等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利用活动平台促进文化交融

想要把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发展,将潮汕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就需要通过活动平台的建立,来促进文化间的交融与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潮汕文化。例如,教师可以组建潮汕茶文化、潮汕小品、潮州戏、潮州大吴泥塑、潮汕大锣鼓、潮汕花灯以及潮汕方言等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兴趣来开展学习活动。这种为学生量身打造的文化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小组的兴趣,也在发挥自身特长与爱好的同时,给自己一个展示自我平台。例如,作为我国的三大雕塑之一的潮州大吴泥塑,不仅有其“压泥成片和褶片成衣”的特色手法,也在七百余年的历史传承中,绽放出靓丽的光彩。学生在学习泥塑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泥腿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在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中激发自己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较早的历史起源背景下,潮州元宵花灯节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花灯作为精致的手工艺术品,其内容形式不仅多种多样,以人物为灯屏的花灯更是驰名海外。学生学习结扎花灯,不仅可以在塑造多种场景表现的过程中,完成对自身乐观情怀的寄托,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情积累。

五、利用实践活动促进文化交融

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来進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踏青、风俗习惯、义务劳动、重大节日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的顺利开展。

首先,可以通过积极打造潮汕传统文化环境,来进行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潮汕的楹联文化历史悠久,不仅在不少摩崖石刻、庙宇、民居以及古墓等古建筑随处可见,先人遗留下的墨宝也是人们宝贵的财富。由于初中生处于活泼好动又天真烂漫的年纪,不仅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学习效率也很高,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楹联知识大会”,进行对不同种类不同历史时期楹联的讲解,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楹联知识的认识。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创作的热情,也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学生通过对楹联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熟练学会自己写楹联,教师也可以将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在学习楹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也在树立起社会责任心的同时,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弘扬中华文化的重担。

另外在重大的节日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例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举办“凭吊屈原”的班会活动。潮汕地区的人家在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将红绳系着的“五瑞”挂在门楣、门环和屋檐下面来取一个好兆头。而“老妈宫粽球”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名小吃,不少久游回故里的老番客,回乡第一件事就是品尝它的美味。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漫步在挂满“五瑞”的街道上,品尝着“老妈宫粽球”,前去观看赛龙舟的竞赛。在《保贺儿婿抢头标》的亲切民歌中,一边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一边产生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同时也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完成对校园文化的更好融合,学生也受到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潮汕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将其进行发扬光大,也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将潮汕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交融与发展,把传统文化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才能更好使学生的德育教育绽放光彩。

★作者通联:广东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

作者:彭美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技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家具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