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显著特色

2023-06-04

第一篇:中国茶文化的显著特色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色?如何实现中国的文化创新?

(1)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又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

五千年的色彩斑澜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立于世,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烈的血缘文化,农业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色彩。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

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 其次,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对传统社会的改造方法上都吸取了西方社会的现代性理念,但中国传统的深层特征仍然蛰伏其中,并从不间断地发挥根本作用,发展成中国特色文化。

(2)在这一新时代中,我们的文化受到许多新的挑战,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迎接挑战,进行全面的文化创新。大量的事实表明全球竞争继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之后,已经进入文化竞争时代,文化和文化战略在21世纪将主导全球竞争,并预示着全球的发展趋势 。我们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从国家、地区和企业各个层次高度重视文化战略,面向21世纪进行文化战略创新。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其次,要立足国情,突出特色,科学定位。进行文化战略创新,我们必须全面地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理清我们的文化 优势,明确我们的文化特色,确立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地区战略目标和各个企业的战略目标,构筑我们新世纪的文化战略体系。第三,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发展我们自己特色的文化战略。

文化的创新就是进行全面的改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依法科学管理文化;二是推进文化事业 单位的社会化进程,明确区分公益性文化机构和经营性文化机构,让经营性文化机构按规范的现代企业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开展完全意义上的企业经营活 动;三是改革投资方式,面向世界,抓住机遇,形成新的多元文化投资格局,吸引国内国外资本发展我们的文化,并运用灵活。

第二篇: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6日 15:53

中国饮食文化,由于特定的经济结构,思维方式与文化环境,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即艺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选料精良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都有很多讲究和一定之规。概而言之,则是“精”、“细”二字,所谓孔子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所谓“精”,指所选取的原料,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如北京烤鸭,选用北京产的“填鸭”,体重以2.5公斤左右为优,过大则肉质老,过小则不肥美。有时还要根据菜肴风味,对选料进行特殊处理。如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用的是湖产活草包鱼,虽鲜美,但肉质松散并带有泥土味,须装入特制竹笼,放入清水“饿养”2天,一待肉质结实,二待脱去泥土味,再加以烹调,便更为鲜嫩味美,且有蟹肉滋味。再如北京名菜涮羊肉,选用内蒙当年产的小尾巴绵羊,且是阉割的公羊,体重20公斤左右,宰杀后放在冰池里压埋2——3天,取出切片,才能色鲜、肉嫩、不膻。所谓“细”,指选用最佳部位的原料。如名菜“宫爆鸡丁”,就要选用当年笋鸡的鸡脯部位的嫩肉,才能保证肉味鲜嫩;“滑溜肉片”,必须选用猪的里脊部位的肉,方合标准,吃起来嫩滑味美;“荷叶粉蒸肉”,要选用五花肉,才能汁润不干,肉嫩清香。

精良是以丰富为基础的。中国饮食从种类上说无所不包,天上的,地下的,水中的,地底的,植物、动物,几乎无所不吃。如单从动物种类上看,除了鸡、马、牛、羊、猪、肉、驴等普通动物外,还有蚂蚁、鼠、蛇、猫,甚至蝎子,甚至蛆(如所谓“肉牙菜”)都吃。不仅日常的鸡肠成为美食,动物身上几乎所有部位皆可食用,且越是离奇,就越成为独特的佳肴,如象鼻、猩唇、熊掌、鹿尾、蛇胆、猴脑,甚至连各种动物的生殖器也成为了壮阳补虚的美味佳肴,如鹿鞭、狗鞭、金钱肉、虎丹等。一些味道怪异的食品,也成为了美味,如酸菜、苦瓜,而大逆饮食之道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汉唐时代,习惯于将美味佳肴称作“八珍”。大约从宋代开始,八珍具体指称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到了清代,各种系列的“八珍”不胜枚举,主要指的是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如“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各指32种珍贵的原料,具体是:

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拢、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 禽八珍: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

草八珍: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来源:临江轩)

第三篇: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王延荣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创业文化倡建企业家精神,鼓励承担风险,容忍失败,鼓励人才流动和自主创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反映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影响创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培育创业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主体词:创业创业文化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示码:A

一、引言:创业文化的兴起

创业文化是随着创业的兴起与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文化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及其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30年的时间里,创业者和创新者们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它比其他任何一种推动力量更能决定世界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并将继续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现在,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最具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支持和研究创业。

不少人认为,拥有优秀的创业者、创业项目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就能创业成功。但是,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创业之所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形成热潮,除了他们具有比较充裕的资金、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人员素质等原因之外,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推进创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众所周知,硅谷是新创企业成长的摇篮,著名学者钱颖一认为,硅谷的成功归根到底是由于所谓的硅谷文化,而硅谷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业文化。所以,也可以说,是创业文化造就了硅谷以及硅谷中高技术企业的成功。如果认为资本与技术一旦结合就可以成功地推进创业纯粹是一种梦想。笔者认为,创业资本和高新技术诚然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我们万万不能忽视更为关键的要素------创业文化。

如今,创业文化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他的研究也逐步兴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构建和培育创业文化,启发创业精神,塑造创业品格,建立创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是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业文化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这已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并且将逐步为管理学者和业界人士所认识。作为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业文化,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思考和分析创业这个经济现象,是创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给创业和创业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创业文化关注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将管理的焦点由创业的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集中到文化对管理效果的作用上。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代表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当前,人们价值观念和心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 注:本文为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2BKS020。

种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文化。当今时代是以人的智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社会形态正从权利社会向知识社会、从等级社会向网络社会过渡,人们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追求个人的自尊和价值。谁升起谁就是太阳,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价值标准和精神取向。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的经历激励着志在创业的人们,蒙动的创业欲望使他们不甘寂寞,进行着各种创业尝试。因此,社会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创业的天空,使他们施展才华,将创造力和技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文化竞争是未来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营造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传统经济时代,企业一般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建立优势,靠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创造企业的效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势,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是文化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管理关键在于文化,而举世闻名的硅谷的成功也根源于其特有的文化。安纳利·萨克森宁在其著作《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分析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硅谷不如128公路地区,从人才上,硅谷也未必占有大的优势,但它却从小到大,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其所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远比技术、资本和人才重要。所以,文化竞争是未来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拥有了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要依赖于其特有文化优势,也就是根植社会文化土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三)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样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创新能力较低、企业家短缺、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不高以及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未能培育起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创建一个鼓励创新和创业、容忍失败、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机制。

三、影响创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

创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都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民族传统、文化风尚的制约,同时也受人们特别是创业者的文化素质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积极的、正向的,也有消极的、反向的。

(一)市场经济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竞争观念、时机观念、创新观念、质量观念、雇佣观念、法制观念、资本观念和风险意识等已经为人们逐步接受,这是创业文化培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与市场竞争相伴的一些现象,如拜金主义、不正当竞争等,对创业文化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二)创业以及新创企业的兴起。传统的观念或经济学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大企业创造了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来源。但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新创企业和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机会。以美国为例,1980年以来,小企业和创业者每年创造了70%以上的新就业机会和70%以上的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提高人均产出与人均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创业还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让更多的人来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增多以及创业对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将会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创业的关注,是推动创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世界各国创业文化。20世纪80年代,创业首先在欧美等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民众的推崇。创业文化虽然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不同国家的创业文化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意识形态,也必然有其共同性的一面。积极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创业文化中的优秀和合理的成

分,使我国的创业文化突破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局限,应当而且必然成为我国创业文化构建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鼓励承担风险,容忍失败,鼓励人才流动等。这些内容我们都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但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造。

(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儒学、佛学、道学和诸子百家以及近代的外来思潮,形成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都会对我国的创业文化产生影响。许多优秀的成分,如积极关心、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入世思想,讲求仁、义、理、智、信的道德观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全局意识,和为贵的团结精神等,都可成为我国创业文化可以汲取的源泉,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创业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五)我国的创业文化传统。近代中国形成了以自强、自立、爱国为价值去向的民族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了以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价值取向的创业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倡导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今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64字创业方针。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来源。

(六)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传统的计划经济在我国运行了几十年,经济体制、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等许多方面都打下了极深的烙印,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创业文化也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影响。

四、中国特色创业文化基本结构及内容

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既不同于创新文化,也不同于企业文化。但一些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适用于创业文化。

(一)创业文化的基本结构

创业文化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

1、创业文化的物质层,即创业物质文化。这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的创业文化,是由政府或有关组织为鼓励和推进创业而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的器物文化。比如,美国的硅谷,我国政府建立的53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些重点大学为大学生设立的创业园区、各级地方政府为吸引留学人员设立的归国人员创业园区、各地成立的创业中心等。

2、创业文化的行为层,即创业行为文化。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创业文化的最外层,行为文化可以称为幔层或浅层的创业文化,是为推动创业而开展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活动以及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的动态体现。

3、创业文化的制度层,也即创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创业机制、创业组织和创业管理制度三个主要方面。创业机制是指为推进创业而建立的机构、系统和制度以及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创业驱动机制、创业决策机制、创业管理机制和创业者收获机制。创业组织是创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包括创业管理机构、新创企业以及虚拟创业企业等。创业管理制度是为规范创业行为而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等,如国家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与创业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健全的证券管理制度等。

4、创业文化的精神层,即创业精神文化。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创业精神文化是指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价值观念,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创业精神反映了创业者应具备的一种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构成了创业文化的基石。

创业哲学反映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创业价值观是指创业者追求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二)中国特色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确立创业文化基本内容,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需求,通过与国外创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创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断交流、吸收和融合,在借鉴中发展,在碰撞中整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作为创业文化的内涵,表现为对创业者的重视,尊重创业者的个性,尊重创业者的个人选择,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注意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在情感、行为、人生理想和生活价值上的个性培养,充分体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需求的统一,为创业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同时,创业虽然包含着个人奋斗的成分,但创业的成功又决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一个新创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创业团队来共同努力。创业团队并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群体也不完全相同,代表了一种人才聚集、共生与发挥作用的方式。通过大力培植和强化创业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念,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创业团队成为一个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群体。

2、倡导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即企业家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素质和品格,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是当代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是中国最严重最突出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最难克服的一种对经济发展造成障碍的瓶颈因素。它表现为热情、坚韧、将工作视为乐趣的工作态度,永不枯竭的旺盛的与市场对手不懈斗争的欲望,对利润的永不疲倦的渴望与追逐,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拥有个人权威,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甘冒风险,甚至还包括一整套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等。

3、容错机制。为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应该营造一个敢于冒险、理解冒险、支持冒险、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当创业者不顾一切进行创业时,他需要支持和理解。在宽容进取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容忍失败,欣赏一往无前的精神,但不原谅沮丧、唾弃偶遇失利就偃旗息鼓的懦夫。因为他们相信今天的失败有可能是明天更大成功的起点。现在,已有不少新创企业鼓励员工在创新中犯错误,有一家软件公司甚至规定员工每天至少要犯10个错误。如果你每天没有犯下这么多的错误,说明你工作还不够努力。这样,人们能容忍和原谅别人的错误,只要他曾经奋斗过,而且现在还在奋斗。所以只要有信心和勇气,不想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谁都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即使失败了,自己也可以从挫折中接受教训,也能从失败中爬起来。

4、鼓励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由人才密集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缺少新的激励,决策迟缓,效能降低,组织渐趋老化,此时人才就要流动。因此,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人才稳定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人才流动可以使大公司衍生出许多小公司,实际上起到了技术种子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加速了知识和技术传播速度,并且小公司为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务,进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创业文化的氛围里,人们将忠诚的内涵扩大了,把原来对企业的忠诚变成对产业的忠诚。有人估计硅谷每年调换工作的人数占雇员总数的50%,在科技人员和经理阶层中,流动比例大约在30%左右。人才流动应该成为一个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观念,工作的高流动率甚至应该受到公司的鼓励。

5、竞争合作。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员工之间展开竞争,发挥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使企业的成长与员工创造力同步成长。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乐于合作,不是把竞争对手视为敌人,而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合作伙伴。所以当一个企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向竞争对手求助,而竞争对手也非常乐于提供帮助,因为它们知道自己遇到问题时也会

得到对方的帮助。

6、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可以为新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新创企业应当借助于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和开放性的生产结构将自己企业生产经营的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富于个性的形象。

四、培育中国特色创业文化途径和方法

前已述及,创业文化不可能简单复制,因为各国创业文化是与其所特有的制度,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结合在一起的。比如,硅谷文化模式常常被视为创业文化的典范,学习效仿者颇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高新区获得硅谷同样的成功。因此,创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创业文化与建立创业机制相结合。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具体情况,通过有步骤地引进国外一些成功的做法,边运用,边改进,边创造,逐步建立一个既有强大的动力、又有很强平衡约束力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创业机制。建立包括鼓励和保护创新思想、财税上对创新和创业的扶持、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在内的创业驱动机制,建立包括创业项目筛选、评价和决策在内的创业决策机制,建立包括创业评价办法、多重激励措施、既有动力又有约束力的创业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包括多种创业者收获企业创造的价值途径的创业者收获机制。建立创业机制会极大地促进创业文化的形成。

(二)培育创业文化与培养大批优秀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相结合。创业者和企业家是推动自主创业和虚拟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是创业活动的核心,在创业文化培育中起着示范、引导、凝聚和传播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应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优良的思想、文化、技术和管理素质,具有冒险精神、开拓创新意识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队伍,才能加快创业文化生成、发育升华和丰富的进程,才能使形成的创业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辐射作用,进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整个社会产生良性影响。

(三)培育创业文化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相结合。创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形成有赖于人们的广泛认同,有赖于人们的努力践行。因此,应该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步发挥人们在创业文化培育中主体作用。特别是,创业者需要较高的认知特征、心理素质,如成功的信念、坚韧的毅力、积极的竞争精神、周密的工作作风、强烈的危机意识、优良的心理品质、广博的知识素养、健康的体魄以及旺盛的精力等。这些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创业者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磨练逐步提高的。

(四)培育创业文化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创业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创业能力结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个体的创业能力和群体的创业能力。个体的创业能力主要取决于创业者的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理性认识能力以及综合感知能力等。决定群体创业能力优劣的,除了创业团队的个体创业能力外,还取决于创业团队的人员数目、各专业人才群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提高创业能力、优化创业能力结构,对于推进创业和创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培育创业文化与创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培育创业文化,应积极创办创业园区,使其成为创新者和创业者的乐园。尽管我国的不少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创业园区,也有一些专为在校学生设立了创业园区,其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等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整体创新、创业能力较低,研究与开发经费不足,分布不合理,企业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短缺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活力等。国家应该为创业园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创业园区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M].华夏出版社,2002.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1.

3、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和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4、魏杰.中国企业二次创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盖文启等.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

1999(12).6、包玉泽.从硅谷到光谷之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0(10).

7、张学忠等.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培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8、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华夏出版社,2002.

9、雷德森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探索[M].人民出版社,1995.10、G.Tomas & M.Hult.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Sourcing[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31).

11、George G.daly.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U.S[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8(10).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Yanr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08)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5 parts: entrepreneurship, assuming risk, tolerating failure, encouraging person flowing, and taking initi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important directionof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 .This paper raisesthe methods andways of constructing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itaffect factors .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

王延荣(1964—),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20号

邮政编码:450008

电话:(0371)5790223(O) (0371)5727130(H)

传真:(0371)579022390(兼)

E-mail:wyr@ncwu.edu.cn ,

第四篇:解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战略模式

众说纷纭,企业文化是什么

在了解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战略之前,我们要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做一次厘清。企业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操中,恰恰这一最简单的概念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但又是这一基本概念的重新拿起来审视,我们会得到更为深刻的如何将企业文化持续固化进行、如何运用更为适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尽管不同学科的对待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视角远不相同,但正如我们在企业文化实操中所一直强调的辨证观点一样,不能简单对某一研究方向进行非此即彼的褒扬或否定,只有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才能丰富我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系统思考。而在本节中,我们立足于从目前影响中国企业最多的经济学与未来将更大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学的对于企业的视角比对来深入看待企业文化。

从经济学角度

尽管经济学对于企业存在的经济理性阐释受到了管理学者的质疑甚至批判,但效用最大化、交易成本分析、有限理性等经济学对于企业的假设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思想,并且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管理现象是应当予以吸收的。

利润最大化将使企业文化处于无尽的物质痛苦之中

经济理性即“最大化行为”一直是新古典经济学最核心概念。“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版图中,竞争是充分的,信息是完备的,交易是无摩擦的,企业是抽象化从而非人化的生产函数,所有要素作为自变量被投入这个函数,可以期待的是价格引导下的收益最大化,是各种要素贡献此消彼长后的边际相等。”这是企业存在价值的最基础假设,引出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指向。企业是否应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论题在近年随着企业文化的研究深入而成为一个核心论点,但存在于企业投资者或者管理者决策判断深层仍然以此为主。我们认为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很容易将企业文化视同为减少交易成本的附件工具,而忽略了文化本身精神至上的应有之义。

经济学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它主张最大合理化的配置资源,以期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这是冲破计划经济的关键性指导思想,因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路先锋。但经济学内在的缺陷在于其基本假设建立在资源稀缺,因而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是无限的基础上,但物质的追求并不仅仅是人类的福音,更是人类的痛苦。这就将使问题回到物质与精神这一对哲学上的根本矛盾上来。西方社会呼吁精神回归的呐喊,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中国企业核心理念的混乱,无不在告戒我们,企业领导者必须澄清企业终极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基本命题,否则,极易片面地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经济学的观点来主导企业管理,那将使企业文化缺乏终极的价值基础,最后沦落为物质的奴隶而非精神的上帝。

经济理性思维模式将企业文化拉回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木上

但上述的观点并不妨碍我们采用经济学的理性思维方式来分析管理现象。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的:第一点,经济学分析总是从个人出发,换句话说,“经济学总是个人主义”。经济学确是这样的,经济学对任何问题的分析包括组织行为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个人行为的分析的基础上,即由个人到组织。这一点与社会学不一样,社会学一般是从组织到个人,首先在组织规则下研究社会个人行为。第二点,经济学研究人们的理性选择,它假定每个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至于最大化结果是什么要根据他的偏好和约束而定。这种偏好不仅仅是利己主义也可能包括利他主义,例如你高兴我就高兴,最大化你的偏好就是最大化我的偏好(有东西宁可让你吃而不是我自己吃,母亲都有这种特点,孩子高兴所以母亲高兴)。另一方面,任何偏好最大化都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这种约束条件可能是技术决定的,例如在某种情况下,你一天的饭量总是有限的,工作时间也是有限的;也可能是制度决定的,我们后面将更多的谈到这种制度的约束。第三点,均衡分析是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经济学分析某个人时,最后要落实到某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某个个人所无法改变的,我们称之为均衡。

在我们的每一个企业文化管理咨询项目的前期谈判中,每一次都必须经历一番极具经济学色彩观点的质疑,比如高层领导关注的是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的投入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收益?中层干部关注的是企业文化的重塑能够为他们带来多少空间与待遇的提升?而基层员工判断企业文化效果的标准则更为直接地体现在是否能够提升他们的薪水。

我们讲吸取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并非简单地使用算术的加减乘除或者投资收益率的计算,这样的分析企业文化的方法难以得出直接的结论,即使得出了结论也难以具有广泛的普适意义;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实践更重要的是理性的思考模式,这能够为偏重感性思维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契机、新的生命力。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

比如西蒙的组织是有限理性的令人满意的解的理论。其认为组织存在的理由是因为有限理性的经济化,从而必然出现组织。组织的实质是因为“同样可能的选择、同样的价值观和同样的知识”,换句话说,“同样可能的选择、同样的价值观和同样的知识”也划定了组织的边界。比如使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承诺博弈、信息等等概念来分析文化的定义(其认为文化是一组人群行为规范的稳定预期以及共同信念。)以及信任的现象。比如非正式的内在制度与正式的内在制度的分析。又比如产权制度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

又比如经济学家哈特(O·Hart)、格罗斯曼(S·Grossman)与莫内(J·Moore)等人与近10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不完全合约”(Incomplete Contracts)理论方法在西方经济学界愈来愈引人注目。尽管合约是不完全的,但签约者们可能不能说清楚但却可以共同预期到他们间的关系。这就直接引出了隐性合约概念。典型的隐性合约就是人们常说的“企业文化”——他表现为一系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应如何进行工作之信念的共享。“企业文化”是隐性合约的集中表现。这说明了为什么改变企业文化会是相当棘手的事:因为改变企业文化意味着打破旧的合约并以新合约取而代之,而隐性合约并不明确议定其中的隐性原则使得这种改变困难重重。这也解释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资产重组与企业兼并过程中的合作障碍现象。由于隐性合约不可能通过法律来实施。它没有文本,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字面性的合约规定条款。因此,隐性合约必须依赖于实施机制,它必然是纳什均衡。

从管理学角度

管理是一种行为,企业管理的主体组织是企业。企业是管理行为一个载体,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企业,本质上是群体围绕目标而进行协作。或者进一步说管理学更多地是把企业看成是人的集合体。这样的视角与经济学的视角是不同的,它更强调从哲学的意义上考虑管理的高度。

人的行为终究是要归结到人存在的意义上来的。可能读者扪心自问这样简单的问题:我为了什么而活在世上,我应该怎么活着才有价值,我活着的目标是什么?都会觉得需要不断去澄清。既然企业是人的集合体,那么企业的存在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发问。

因为对于企业是什么的问题没有问答,我们就没有根据来判断企业为了什么目标、什么样的结果对于企业经营更有实际的意义,所以我们才有关于使命、远景的阐述。继而我们所阐述的价值观是为达到使命与远景的生存方式,从这个层面出发的问题又与个体的人对于“怎么样活着更有意义”的认知却有相同之处。

1956年德鲁克写出《管理的实践》的时候,标志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我们知道古典的管理理论之所以称为理论,而不称为学科,是因为德鲁克站在前人的高度,并且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等多门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已有的研究成功,系统地阐述了管理这个复杂的实务。

德鲁克把管理这个复杂的利用其他原有科学比如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很难解释与阐述的实务从已有的学科中剥离出来创立管理学,是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已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想把组织中已存在的纷繁的具体工作解析得更加清楚,但是剥离并不是原有的目的,管理学仍然交融了原有社会科学的元素,所以研究管理实务时也就不能仅从德鲁克创立的管理学中寻找答案。

要真正思考企业经营之道,把传统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认知与德鲁克的理论结合起来,寻找适合自身的企业经营解决之道,才是德鲁克的理论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真正意义。

德鲁克也知道要让每个为自己已经添加了所谓的人生意义的个人实体转向以“责任”为主的“奉献”的难度,因为人首先是自利的(管理经济学的3大假设之一),所有作为管理存在的经理人作出的决定大多数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考虑的。基于这样的认知,也就使得德鲁克的三大创新实践理论变得非常深邃而耐人寻味。德鲁克在论述创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让组织内所有的人都知晓组织的使命时讲到,一个组织仅有使命的陈述和以使命为导向是完全不同的。真正以使命为导向,意味着组织的重大决策应符合使命的要求;以使命为导向,意味着人们可以反对、且必须反对那些他们认为与使命无关的指令;意味着不断思考、不断明晰使命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但相比较之下,多数组织对使命的陈述都只是一些很好的想法,对于某些人可能很有意义,但组织中的多数人对使命了解甚微。在多数组织里,没有一个人敢于向某个根本不符合使命的决策挑战。换句话说,大多数组织屈从于权势而非使命。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为什么以使命为导向是这么困难。因为它直接、根本地动摇了权势的中心。从本质而言,以使命为导向意味着当权者并非权势中心。相反,一个组织的指导思想才应是其真正的权威。以使命为导向意味着使命比老板更重要。还没有多少组织有这种能力来进行管理。尽管对我们而言,改变他人生活这或许是个颇为崇高的人生理想,但以此为导向的行事方式是极具挑战性的。而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我们都是权力主义者,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权力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管理方式,它始于我们从前所受的学校教育。而以使命为导向,并以价值为取向,就是我们都要以极高的水准来衡量每个人的行为。此外,从本质上来说,使命是模糊的、抽象的。而基于“数字”、习惯、以及未察觉的潜在的情感因素来决策会更容易些。而以使命为导向则要求每一个人不断地思考。正因为“改变他人生活”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并且也是真正的管理者可以实现的一个精神境界,所以企业以使命为导向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一旦做到这一点,它便极为有效。

【范文网】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

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

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下一篇: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