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

2022-09-10

2005年8月28日, 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决定指出:“每个县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 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 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几年来, 在国家政策、专项资金扶持下, 梧州市农村职业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校园面积、建筑面积等办学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 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大大增加, 办学规模迅速壮大, 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梧州市农村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现以梧州市C县职教中心师资队伍为案例进行调查分析, 并对梧州市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一点粗浅看法。

1 梧州市C县职教中心概况

梧州市C县位于广西东南部, 是拥有近8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 经济相对落后, 是主要的劳务输出地。梧州市C县职教中心是近年来由国家扶持、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筹建的全新学校, 总投资近6000万元, 占地113亩, 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各种设施齐全, 可同时容纳5000名学生就读, 开设有幼师、园艺、计算机、电子电器、服装工艺、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文秘等8个专业, 在校生2000多人, 专任教师117人。是梧州市三县一市中较普通的县级职教中心, 调查结果在梧州市具有普遍性。

2 梧州市C县职教中心师资队伍现状与分析

2.1 专任教师来源结构

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 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客观上要求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从调查结果看, 新组建不久的职教中心的教师有98人从中小学直接调入, 占83%, 说明教师来源渠道极为单一, 教师来源渠道不畅。这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据进一步调查发现, 担任专业课的教师专业对口率极低, 绝大部分都是在参加了区教育厅等组织的农村职教教师转岗培训后, 开始担任专业课教学的, 因此, 这部分教师不仅专业理论知识较薄弱, 也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 专业技能较低、较难适应职业学校教学的要求。有15人由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 占13%, 这部分教师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 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仅有4人从企、事业单位调入, 占3%。另外, 在调查中还发现, 学校组建近3年, 仅有6名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到学校任教, 并都是外聘, 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校条件相对差, 又难以正式入编, 外聘教师待遇又不高, 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学校工作。这造成了高素质的专业对口的青年教师短缺。 (见表1)

2.2 专任教师分布结构

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主要有三类: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从调查结果看:文化基础课教师46人占40%, 专业课教师65人占55%, 实习指导课教师6人占5%。文化基础课教师占的比例过高, 实习指导课教师占的比例过低, 不利于专业教学, 也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见表2)

2.3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从最高学历看, 本科学历为67人占57%, 专科学历48人占41%。我国在教师职业资格的要求中明确规定:中职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实习指导教师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从这个角度看, 本科学历人数比例偏低, 应注意提高学历层次。从调查中还发现, 专任教师第一学历结构中, 中专学历44人占37%, 大专学历59人占50%, 本科学历11人仅占9%。这说明相当一部分教师第一学历过低, 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提高学历层次的。

2.4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从调查结果看:高级职称仅有1人, 不足1%, 中级职称20人占17%, 初级职称63人占53%, 无职称33人占29%, 并且专任教师的职称几乎是中小学类的职称。由此可见专任教师职称偏低、学校缺乏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课骨干教师。 (见表3)

2.5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从调查结果看, 35岁以下青年教师75人占64%, 35~50岁中年教师34人占29%。这说明处于教学成熟期的中年教师比例较低,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 老、中、青年教师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 引导他们走向成熟,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见表4)

2.6“双师型”教师结构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最需要的教师, 一般要求占专业课教师一半以上。调查发现, 目前学校仅有6人为“双师型”教师, 占专任教师的5%, 比例严重偏低, 这说明“双师型”教师建设将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梧州市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3.1 更新观念, 创造条件,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把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培养思想素质高、有一定学术造诣、肯钻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通过制度创新和大力开展以骨干教师及中青年专业带头人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 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尽快成长起来;制订激励措施, 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提高职称层次和学历层次, 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

3.2 改革用人制度, 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 教师待遇较低, 县职教中心又是定编制的事业单位, 学校以外聘的形式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到校任教, 因此学校要争取政府支持, 随着学校发展增加编制。改革用人制度,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引进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及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通过他们既可以把当今新的技术和信息传递给学生, 又为学校的专业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3.3 争取市内示范性学校帮助培训教师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 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 主动为区域内职业学校培训师资, 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县级职教中心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与市内示范性职业学校联系, 争取得到他们的对口扶持和帮助, 帮助的方式可以是:

(1) 示范性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职教中心支教, 直接担任教学任务, 指导教研活动, 参与教学管理等, 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 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2) 示范性学校的专家型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通过讲座、听评课等形式帮助培养教师。

(3) 农村职教中心可以派教师到示范性学校学习和进修, 加深职教观念,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3.4 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目前世界上较为盛行的一种先进的教师评价制度, 不仅方便学校教学管理, 更主要的是使教师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活动中能从多渠道获取信息, 不断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主要特点为:

(1) 评价目标的发展性。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建设性的互动过程, 它不仅仅关注教师的当前表现, 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教师的长期成长和发展。

(2) 评价过程的全面性。评价内容不仅对教师进行单项评价, 也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不仅涉及教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也涉及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相对进步状况和未来规划, 不仅重视教师过去表现也重视未来发展。

(3) 平价组织的广泛性: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 通过教师本人的积极参与共同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目标的职责。

(4) 评价效果的导向性:评价信息向学校领导反馈, 使领导明白, 该教师还需要什么帮助, 应该为其创造哪些有利于提高的条件, 对教师反馈则增强教师工作的目的性, 激发自我发展的创造性。

3.5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大力建设师资培训基地, 每年都组织国家、省、市三级师资培训。因此, 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好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一般原则为:骨干教师参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目的是受训回来后可以将新学知识传授给其他教师, 普通教师参加教学技能、专业实践类培训, 目的是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则参加转岗培训。学校要加强与联办企、事业单位或学生主要就业单位联系, 争取得到这些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不了解企事业单位、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专业课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到这些单位参加生产实践, 教师既可获得工作经验又了解了企业, 增长见识,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也要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通过行业特种资格证考试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或通过其它渠道的培训考核取得所教授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双师型”教师建设是学校师资建设重中之重, 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 对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给予奖励, 并在各方面给予优先, 形成示范效应, 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尽快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

3.6 强化校本培训, 全面提升青年教师职业教学能力

校本培训是学校培养教师专业精神、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 学校应努力寻求科学有效的策略强化校本培训。

首先, 要明确培训目标。学校要组织专家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全面分析本校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等, 明确起点, 确立校本培训的目标, 明确校本培训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其次, 要构建培训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国际国内教学的重大信息、教育改革的趋势与热点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等等, 可分为共性培训和个性培训两部分。共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当代教育理论、教学思想、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等。个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本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所要达到的技能标准、各门课程的教法等等。

再次, 要构建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主要有: (1) 师徒制:由学校骨干教师与新手教师师徒结对, 由导师对新手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 合作式校本培训。主要策略有: (1) 引进教学经验。派教师到外校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然后组织教师研讨、吸取其精华进行推广。 (2) 聘请教育顾问。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优秀的教学人员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常年指导, 及时帮助教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经验共享模式:主要形式有: (1) 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 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达到共享。 (2) 组织教师相互听课, 在教学观摩中相互切磋学习。 (3) 安排培训教师与知名教师进行深度会谈。 (4) 课题研究式: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师自主学习有关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过程, 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以广西梧州市C县职教中心为个案, 对梧州市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表明:专任教师来源渠道单一,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相当部分专业课教师专业不对口“, 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严重偏低。针对这些问题, 梧州市农村职校应更新观念, 创造条件,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革用人制度, 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加强管理, 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制定“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强化校本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 打造一支适应现代职教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农村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专任教师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吉林省普通中专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2] 徐一加.立足校本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7) .

[3] 肖国刚.校本培训模式和管理方法探[J].教学与管理, 2005 (28) .

[4] 崔玉平.国标化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J].教学与管理, 2005 (13) .

[5] 陈娟.不同类型高职师资队伍水平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耐高温可增稠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研究下一篇:创新——让高中政治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