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能力考试题库

2022-09-07

第一篇:工商局能力考试题库

工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实施方案

工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实施方案 市工商系统行政能力提升推进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切实提高全市工商系统的行政能力。根据《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方案》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贯彻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制定本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州工商局的工作部署,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局的“三个一”、“三到位·六好”的工作目标,以队伍教育为切入点,以提高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进一

步转变作风,打造为民、务实、高效的工商队伍,更好地为边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主要内容创建学习型机关,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提高工作任务的执行力。推行一线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施步骤全市工商系统贯彻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按照动员部属、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动员部署。在此阶段,根据省、州、市政府和省、州工商局的“决定”、“通知”和“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市工商系统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就行政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督促落实和检查考评作出严密部署。组织实施。基层工商所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到具体岗位,并逐项抓好落实。总结提高。按照

基层分局、市局和州局的顺序,各级自下而上地对行政能力提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逐级上报。

四、具体措施为了全系统行政效能建设目标的实现,各级都要紧紧围绕省局工作部署的“四项建设”、“五项指标”和“六项重点工作”,务必抓好抓实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而全面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抓学习型机关建设。要以提升队伍素质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实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工商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和学习能力。一是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市局党组要落实每季度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业

务、新技能,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同时,要善于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推动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二是加大干部学习培训力度。一方面,要继续落实每周半天的全员学习制度,开展一次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学理念,市局人教股要组织实施不少于三次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专题讲座。各所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好本级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各相关股要认真组织好“三个一百名”岗位练兵活动,完成今年全系统执法办案、注册登记、计算机操作能手的选拔任务。同时,各级要组织好工商法律法规、执法办案、注册登记、计算机操作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市局法制股要积极准备,组织实施全系统的第三期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和第二届工商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练兵,切实提高队伍的综合监管执法能力。三是健全

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局机关要建立培训报备制度。紧紧围绕科学监管、科学发展对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心制定培训计划,科学选择培训专题并报上级工商机关备案。要建立集中培训制度。强化集中培训,加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培训效果。年内,组织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3个专题,每个专题不得少于3个学时,全年集中培训不得少于10个学时。要建立培训登记制度。加强对干部培训经历的登记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对培训主体、目的、时间、地点、形式、人员等情况进行登记;完善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培训抽查制度。市局机关对各所开展学习培训的情况进行抽查,指导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促学习培训有关工作的落实。抓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既是转变机关作风、

强化法制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又是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当前,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重点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首先,要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法制部门要对工商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进行认真清理,并通过“政务信息网”“红盾信息网”和电子触摸屏向社会进行公示,有条件的基层工商所也要做好相关内容的公示。其次,要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办理。鉴于目前工商部门尚不具备进驻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的条件,企业注册登记、广告登记、食品流通许可、展销会登记和商标受理等项具体行政业务事项,要在本机关办照大厅集中统一办理,因场地条件而不能集中统一办理的,也要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再次,要加强行政审批行为的督查。年内,法制、监察部门要组织一次专项督查,对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不力的进行严厉问责,对索取或收受他人财

物及其他利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一方面,要梳理行政处罚依据。法制部门要进一步梳理、确定全系统行政处罚事项,并将现行有效的行政处罚依据编制成目录。另一方面,要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行政处罚职责的职能部门要按照《云南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定》和国家工商总局《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本部门所涉及的行政处罚项目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并上报州局法制部门备案。三是规范行政复议行为。市局法制部门要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规范行政执法文书,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要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按规定实行规范化操作。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和争议、影响大小,分别采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等审理方式办案;全面推行说理式复议决定书,积极适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要认真抓好行政复议案件统计和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工

作。推进统计报表电子化,严格上报时限,加大对重大行政复议决定的备案审查力度,强化个案监督,解决共性问题,落实错案确认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案件评估制度,就普遍性、制度性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要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能力。抓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市局机关要通过对重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工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执行力的提高。首先,要确定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根据州局将“五项指标”确定为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市局从本单位重点工作中确定1-2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及时上报,并向社会进行公示。每季度按时上报州局制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报表。其次,要扎实推进目标倒逼管理的实施。按照确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

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人,以督查倒逼落实,以社会倒逼部门,对选报的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倒逼管理。市局机关的“四制办”对各所的重点工作目标管理情况实施动态监督,切实保障重点工作顺利完成。再次,要加强目标成果督查。市局机关在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建立目标成果督查机制,市局每半年开展自查工作不少于1次。半年和年终要形成自查报告及时上报州局。抓一线工作法的推行。各级都要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切实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一是建立一线工作联系制度。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本系统的工作决策和部署,深入一线认真排查出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和基层工商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通过领衔主办、挂牌督办、现场办公等形式,深入一线

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建立一线工作联动制度。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做到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环节紧密衔接,确保问题扎实有效解决。对需要其他部门合作解决的,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互相联动,共同解决,确保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三是建立社情民意沟通制度。继续深化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制度。充分依托报纸、电视、政府信息网、红盾信息网、12315行政执法维权网络和“一会两站”平台,拓宽和畅通与广大人民群众快捷方便的联系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项目及敏感事项等,坚持问计于民。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人民群众为工商工作建言献策,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作为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

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群众诉求问题处理结果等,及时进行通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落实情况,在一线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一线群众诉求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严格按照明确的事项、标准、时限、要求,实施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杜绝各种扯皮、推诿现象。五是落实市场网格化监管互查互评、分析考核和督查制度。市场网格化监管“一书、一图、一表、一志、一档”要全面建立;互查、互评分析考核制度要全面落实,“三查、三评、三考、三析”都要按规定的时限认真组织实施。根据州局的《一线工1 2 下一页

第二篇:新时期工商队伍能力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8月下旬以来,针对停征“两费”的新形势,湖北省**市工商局采取发放调查表、多层次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基层分局(所)等形式,就当前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转型。

一、系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现状

(一)系统队伍结构现状。全市工商系统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942人,其中男性1465人,占75.4%;

女性477人,占24.6%。从年龄、学历、地域和知识结构来看,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是队伍整体年龄偏大,部分人员缺乏工作动力。全市系统在职人员年龄结构呈“纺锤型”分布,其中35岁及以下320人,占16.47%;36至45岁1261人,占64.93%;46岁以上361人,占18.6%。年龄超过46岁的人员大都工龄25年以上,希望离岗退养。

二是非公务员比例偏高,转型后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值得研究。全市系统非公务员人员共325人(其中工勤编制161人,事业编制164人),占公务员人数的20.53%。停征“两费”后,这部分人员不能参与市场监管,如何安排其职位值得研究。

三是城区范围人员过多,合理摆布人员分布应提上议事日程。**市区、县(市)城区范围内人员1364人,占70.2%;乡镇分局(所)人员578人,占29.8%。20个城区基层分局(所)共有干部职工797人,所平近40人。而55个乡镇分局(所)只有578人,所平10人,难以承担日趋艰巨的市场监管责任。

四是履岗能力亟待提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学历结构来看,全市系统有146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75.2%(全日制140人,仅占7.2%),其中大学本科300人,占15.4%(全日制18人,仅占0.9%)。多数人员是在职获得专、本科学历,实际专业知识大打折扣。从专业结构来看,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中,经济专业类410人,占28%;法律专业135人,占9.2%;管理专业748人,占51.2%;中文专业18人,占1.2%;计算机专业18人,占1.2%;外语专业3人,占0.2%。从岗位能力结构来看,会公文写作的386人,占19.9%;会网上办公的406人,占20.9%;会独立办案的546人,占28. 1%;会发现和处置市场监管中问题的468人,占24.1%。具备以上四项能力的人员均不到30%,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的主要作法。一是开展全员教育培训,队伍素质有所提高。采取集中一批队伍、集中一期培训、突出一个课题、组织一次考试等办法,分层分批开展岗位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87期,培训干部职工4800余人次。二是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队伍的活力得以激发。大力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竞争上岗制、组阁聘任制。2007年来共交流干部职工1268人,占在职人员的65.3%,较好地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城不能乡”的问题。市局组织开展了机关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提拔正科级干部3名、副科级干部5名。三是建立岗位绩效考评机制,全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按照“责任明确,目标量化,分层负责,考评到人,奖惩严格”的原则,建立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度为标准,以公开、客观、激励、约束并重为原则的全员岗位绩效考评机制。四是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为队伍能力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2006年以来,全市系统共投入1840.97万元,新建、购置、改建维修基层办公楼36栋,75个分局(所)全部配齐执法车辆,并为基层分局(所)添置检测箱88台、照相机62台、录音笔32支、扫描仪106台、电脑239台、打印机129台。

二、队伍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型期人员思想新状况。一是盲目乐观。部分人员认为停征“两费”后工作压力减轻,对面临的艰巨而繁重的市场监管任务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二是无所适从。不少人员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忙于收费,停征“两费”后,对今后工作定位心中没底。三是本领恐慌。许多长期从事收费工作的干部,受不会市场监管、不会执法办案、不会调协服务、不会消费维权、不会公文写作、不会网上办公等“六不会”困扰,本领恐慌日益凸现。

(二)现行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工商转型的需要。一是全员轮训方式存在较大缺陷。培训目标不明不细,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未很好体现因人而宜、突出重点的培训理念。二是照本宣科的灌输方式影响培训效果。虽在培训中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但多数培训仍以理论灌输为主,培训效果不佳。三是培训机构“三无”的问题成为干部职工教育的瓶颈。由于无培训基地,很难有效组织学员进行“封闭性”培训;无专职师资,教学质量难提高;无培训教材,造成教员教学困难、学员学习困难。

(

三)考核评价奖惩机制亟待改进。干部职工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存在“两重两轻一缺”问题,即重完成“两费”任务,轻服务经济发展;重业务工作,轻干部职工能力建设;缺少对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争当“岗位能手”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指标。

三、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改进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全

员素质的大提升。

1、重视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要把全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举措来抓,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市级局组建“干部培训中心”,配备专职人员2-3名,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每年举办培训班不少于10期,每年培训不少于500人;二是经费落实到位。将公用经费的3%作为干部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坚持专款专用;三是师资选聘到位,选聘一批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担任教育培训兼职教师。

2、全面改进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建立分类培训机制。构建市局、县局、基层分局(所)三级培训网络。市级局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参训人员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训系统中层干部及部分业务骨干。县级局以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岗位练兵、案例评析等形式,培训一般工作人员。基层分局(所)以实用知识培训为主,通过“一周一评”、以强带弱、跟班学习、模拟办案等办法,培训本单位人员。其次,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根据培训对象,每期培训可设置公共课和业务课。公共课以政治理论、道德修养、公共礼仪为主要内容;业务课则以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二是改进教学方式。实行“订单教学”,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讲什么”为原则,改灌输式为互动式教学,改纯理论性为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执法监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适应“实战”需要。同时,要丰富学习形式。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与跟岗实践、与外出考察相结合,让学员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和思路。三是完善学员管理机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充分发挥学员自主管理的作用,每次培训都要成立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同时,完善评价制度。将参训情况记入档案,作为考核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3、探索专业等级资格认证制度。分别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岗位试行登记注册官、市场执法官、经济检查官和工商法制官等级资格认证制度。分初、中、高三个等级,通过统一考试和评定,颁发专业资格证书。根据等级明确其职责、权限和义务,并与经济待遇挂钩。

(二)大力开展岗位技能练兵,推动队伍能力的大提高。一是精心制定争当“岗位能手”的实施方案。在登记、办案、监管、维权中开展争当“岗位能手”活动。重点开展“五比五看”,即比学习法律法规,看谁掌握和熟练运用法律法规;比业务技能,看谁专业技能娴熟;比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看谁能正确分析、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比工作质量和效率,看谁完成工作任务质量好、效率高;比工作业绩,看谁成绩突出、贡献大。二是广辟岗位技能练兵途径。结合市、县、基层三级培训,广泛开展学法律、法规活动,努力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岗位特点,分级开展技能比武,为各种能手展示本领搭建舞台。三是严把“岗位能手”评比程序。分县、市两级进行,分层申报,逐级评选。参评上一级能手的候选人必须是下一级能手。要经过笔试、考核工作业绩和领导小组审批等程序,评选“岗位能手”。

(三)大胆革新评价奖惩机制,实现工作动力的大增强。提高队伍素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革评价、奖惩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一方面,完善绩效考评机制。要根据转型后的新情况、新任务,重新调整人员力量分布,将人员定岗定责,并调整全员岗位绩效考评内容。如基层分局应将过去征收“两费”的考核指标,调整到服务发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和执法办案上来。另一方面,建立“三重”的奖励机制。一是重视。就是要发现人才,重视人才,把突出人才列入各级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重点锻炼。二是重奖。就是要坚持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并重。如对法律法规考试前10名人员除物质奖励外,还可组织其到外地学习考察。三是重用。就是要对具备条件的,大胆提拔使用,并可将省、市、县三级“岗位能手”分别聘为市局、县局和基层分局(所)的“业务指导”。如“执法办案能手”,可聘为各级案件审查委员会成员;“财务管理能手”可聘为各级民主理财领导小组成员。

第三篇:论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2010

 

     论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2010-10-20 08:39阅读(21)复制地址上一篇 |下一篇:2010工商管理培训...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类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怎样提高人才的素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笔者运用工商管理理论,结合国内外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状况,探讨并总结了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素质

一、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①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也就越高,21世纪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意识(包括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创造未来;公平竞争、互爱合作;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国际态度,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②要具有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商业领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这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将要步入商业领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①具有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续一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

②具有信息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道德,从而使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③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着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在当今市场急剧变化下,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成为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职能。中国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管理类人才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企业,经验欠缺。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各国的国情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创新尤为重要。一方面对根源于我国自身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对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本土化”,使之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于是,这也就需要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④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的活动领域、交往范围、生存空间日益增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书面或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外语技巧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具备在不同的文

化背景下,进行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中有效地展开工作。

⑤经营管理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市场机会的力,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的能力,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

⑥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世界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管理者只有持肯定变化的态度,具有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预测的能力,才能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列,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素质是基础。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和财富的高速增长,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则受到了冷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由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要学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导向。只有具备了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才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才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系列稳定的心理要素的结合。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其中智力素质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构成。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则侧重于非智力素质。

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它具有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明显、感情强烈、情感不稳定的特征。这就使得工商管理类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①较高的情商。情商,即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情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能力。

②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挫折容忍力。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时刻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危机感。人们在很多时候,都要面临挫折和失败。焦虑、优郁情绪的蔓延、挫折感的产生,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严重时会使人心理失衡。现代人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兴趣、更坚韧的意志、更乐观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力、调控力。从理智上正确对待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扰和挫折,加强自我调节,培养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战胜挑战。

③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气质和认知风格并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它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自我调控系统则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白我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保证人格的完整和综合,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产生正确的对待挫折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④较强的国际竞争意识。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规模的日益扩大,世界经济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国际化、集团化,使得各专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

培养既懂得企业管理又有全球意识,懂得国际管理人才已是世界一大趋势。

⑤具有国际环境意识。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重化,全球教育被提出。人们应该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要关心全球命运、关心地球上的生存条件,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具有全球合作精神,共同携手为解决全球问题而努力。

另外,工商管理类人才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充分显露跨世纪人才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具备上述的能力和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第四篇:浅谈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来源:工业洗衣机 http://

【摘要】高职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各个岗位输送合格人才。当前社会经济日趋复杂,人才需求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面对需求的转变,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如何突出技能优势,培养工作岗位上的多面手。文章从“三阶段”的培养模式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综合能力培养为重心.提出现代人才应该是“精一项技能,通多项技能”的人才现。

【关键词】工商管理;综合能力;模拟经营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关,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综合能力强,竞争优势大日趋明显,说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心应向综合能力培养转移 对于工科类的专业,由于本身技能含量较高.精尖人才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然而,对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其专业技能相互之间的关联度高,在具体职业岗位上也非常明显 以会计岗位招聘为例,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对于这个岗位的责任往往是既是会计.也兼任文员的工作。在应聘这类岗位时,往往具有人力资源文秘技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或者具有会计技能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其竞争优势明显大于一个简单的会计核算人员或者简单的文秘专业 而会计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都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 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也是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思考.就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契机展开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拓展问题展开实验 初步设想形成本文

1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生综合能力内涵界定

1.1 工商管理专业涵盖范围界定工商管理专业.一般都被误认为是单一的管理专业。根据我国的《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所列示的具体学科类别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才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并且在该专业下设若干子类专业 因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是集合多门学科的管理专业,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门学科综合为基础 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就应该是以综合管理能力培养为目标 从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来看.如北京大学MBA项目的专业方向就包括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决策与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②: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

1、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③。

由此可见.各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并没有明确界限 因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界定从一般工商管理类技能考虑.根据技能培养需求进行设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1.2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界定从上述专业界定来看.本文所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范围对应的综合能力,从人才能力需求方面上来讲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故此,其对应的综合能力培养,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 综合个体基本素质能力培养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审美观、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的是个人基本素养.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能力 其培养过程从学生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进入高校之后.主要培养方式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拓展: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学习训练。

1.2.2 综合管理能力 主要体现在基本管理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应用 这些能力最终表现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运作.属于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能力培养的重心 而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阶段的综合能力训练.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综合管理能力培养。

1.2.3 战略与决策管理综合能力 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拓展的能力项目 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发展做好铺垫。此项综合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的拓展部分,为学生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1. 3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简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各方面的能力.体现在专业上应该是以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能力 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分为若干专业,分别设计相应培养方案.在课程安排方面同样分专业由各个专业教研室独立承担 此类培养方案在高职院校中并非不存在,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需求,容易造成学生只懂某一个方面知识面.限制了学生多向发展空间,从而降低了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根据本文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范畴。本文认为就学生能力培养应该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除了各个专业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系部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形成“精~项技能.通多项技能”的综合培养目标。

2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路径设

计对于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本身学制的限制,只有三年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把整个培养阶段分成三个部分。

2.1 理论积淀阶段在理论积淀阶段.各个专业分别针对本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将本专业技能从精尖目标出发.完成各个专业本职技能的培养.完成总目标中的“精一项技能”要求 在此阶段可以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将基础理论与本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化”模式反复锤炼学生的本职技能.同时为后期综合能力拓展做好理论铺垫

2.2 校内实践阶段本阶段则是以实践为主导,时间跨度设计在一年左右.在这一年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本职技能的反复锤炼.使其进一步提高.而且要涉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技能。对于其他专业技能,同样按照本专业技能知识一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培养.效果不十分明显.且容易反客为主,缺乏专业重点,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若能够实践锻炼中进行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式主要通过大量实训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将校内实践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

(1)分项实训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本专业技能的提高训练,主要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学生主动进行技能操作占80%以上.教师为辅助.在实训中的作用占20%左右 通过反复不断锤炼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让学生在操作中反复理解操作原理内涵,从而真正掌握本专业技能。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其他专业的实训.通过教师制定详细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训,了解相关专业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操作原理及应用效果。此阶段教师辅导在初期要占到50%。随着实训的进行.教师辅导比重逐渐减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这样分项实训锻炼,完成了对相关专业的“通多项技能”目标。

(2) 综合技能实训阶段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将工商管理专业所有的专业能力进行整合,通过综合实训完成综合能力的综合应用。在这个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也给学生提供认识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页接线图及日光灯基本工作原理的

认识。项目器材的准备和确定项目实旌步骤等内容

(3)组织项目实施 在这个阶段中.老师主要是组织好项目的各个活动.也可以参加到某个小组一起实践 学生应明确分工.按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各小组项目产品初步完成之后.应交老师检查无误后再通电调试或运行.否则应返还.要求他们主动分析发现错误并修正。在反复的运行调试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在实施目光灯电路项目时,各小组首先要能识别各器件并能判断其质量好坏 如果有损坏的应及时提请更换.这样做能够提高他们以后排查故障的能力.然后各组按照既定的接线图正确接线。接线后可以让各小组先自查、再各组交换互查.最后由老师总查.确保无误后方可通电试验

(4)检查评估总结。项目成功实施后。要对项目活动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当学生完成了项目产品.要求各小组先期进行自查与总结。然后各小组进行成果的汇报、交流与展示。再后由教师进行项目评价 评价应充分表扬鼓励每一个学生.更好的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项目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完成目光灯电路项目后.要求各小组完成项目报告书.并通过下表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估。总之.实施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革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五篇:对提升基层工商所纪检监察队伍能力的

分析与对策

2010年11月,省局下发了《关于基层工商所配备纪检监察员的意见》,XX工商局严格按照《意见》要求,选派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干部充实到基层工商所担任纪检监察员。一年来,这支队伍在维护行政纪律,保证政令畅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做出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动全区系统健康发展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对当前基层工商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原因及提升对策进行分析。

一、基层单位纪检监察员的基本情况

XX工商局下设10个工商所,共配备8名纪检监察员。8人均为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3人,40岁—45岁的有2人,48岁以上的有3人,年纪最轻的36岁,最年长的51岁。本科以上学历有2人,专科学历5人,高中学历1人。8人中有1名同志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了8年,有5名同志是今年新到位的纪检检察员。从一年的工作开展情况看,这8名同志素质硬、党性强、作风实、立场坚,保持着较好的工作状态。但是,从年龄结构和业务素质分析看,虽然45岁以下的基层纪检员有5人,占到了总数的60%以上,

队伍结构正直壮年,但他们中除1人外,其余都是纪检监察岗位上的“新兵”,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还有待检验和提升。此外,这8名纪检监察员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肩负着比一般干部更繁重的工作任务,时间、精力、人员、制度、体制等方面难以充分保障。这些情况的出现致使基层纪检队伍履职能力不够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二、基层工商所纪检监察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认识误区。近年来,基层工商所内部监督机制相对疲软,多数工商所虽然配有干部分管纪检监察工作,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和干部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干部职工错误地认为纪检监察员只是个虚职,纪检监察工作基本是有名无实,作用不大。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工作中的不配合,纪检监察员缺乏权威性,正常工作难以开展。

二是队伍不专。8名纪检监察员虽然是专职,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承担了多重工作。他们都是从业务岗位中成长起来的,在各自的业务岗位上都是行家里手。担任纪检监察员后,同时还承担了食品安全、案件查办、市场巡查监管等业务工作。由此,导致精力分散,投入到纪检监察的工作时间、精力较少,日常监管一手硬,纪检监察一手软,不能完全发挥组织、监督、协调职能,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应付了事等不良状况,起不到实质性的纪检监察作用。同时,身兼多职的

纪检监察干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难以切实履行纪检监察的职责。

三是业务素质不高。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讲究知识的运用,还要配合语言及行为艺术,必须有较高的素质,才能掌握到纪检工作的精髓。就目前来看,一方面,全区工商系统还没有建立起完整、规范、科学的培训制度,大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至今还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法律、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培训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依靠老同志的传、帮、带,知识得不到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钻研性,导致综合知识匮乏,制约了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全局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是存在畏难情绪。部分纪检干部在执纪过程中,存在老好人的思想,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纪不严,处理问题失之于宽,监督工作过之于软。工作中底气不足,认为干纪检工作就是在与领导、同事“作对”。在监督检查时,一怕大家不支持,二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三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最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

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就不敢查。

三、提升基层工商所纪检监察队伍履职能力的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所纪监干部队伍建设是当前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的需要。一要侧重培养高素质的年轻干部,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保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活力;二要保持基层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即使因为轮岗需要而到其他单位,也要尽量采用各所之间纪检监察干部对调的方式进行轮岗,工作中尽量让纪检干部专下了,减少其他业务工作量。

二是健全培训机制,多层式开展培训。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科学规范、切实有效的基层所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对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进行岗前培训,系统学习掌握胜任本职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切实解决好“入门”的问题。同时,经常性地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探讨工作、交流心得,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传授什么。此外,根据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通过全方位、多途径的教育培训,使纪检监察干部认知问题的能力、依法执纪和依法办案的能力、善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有效监督的能力、协助党支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是强化自身修养,增强责任感。从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要强化自身修养,自我加压、自我监督,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勤奋敬业。工作中,秉公办事,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为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团结协作;带头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坚决维护自身良好的形象,努力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拒腐防变的楷模,成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榜样。

四是注意工作方式,增强认同感。工作中,要破除简单灌输、空洞说教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内容上,要结合违纪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增强纪检监察工作在干部中的亲和力,赢得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速收费站保通方案下一篇:公司年终工作总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