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2022-10-30

第一篇: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曹禺《雷雨》的创作过程

《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饱受赞誉,影响广泛,它同其它的文学作品一样,符合文学创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经历了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创作过程复杂而细微。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创作《雷雨》时他的人生经历已经十分丰富,积累了大量可用于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曹禺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参加过许多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话剧的主角。1929年,曹禺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了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以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等的优秀剧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队长,结识了许多不同阶级的爱国人士和思想开放的进步人士。因此,曹禺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或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了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和信息,通过唤醒机制和联想机制的作用,这些刺激和信息直接参与了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的“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雷雨》中。

文学材料的大量积累引发了曹禺的艺术发现,他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从而得到了一种独特的领悟。

曹禺从见习的事务中独具慧眼地看出新成分和新特征,从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于其中的非凡意蕴,从极平凡、极平淡的旧形式之间寻找到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比如,曹禺从自然现象雷雨中发现具有“雷雨”性格的蘩漪,创造出陷入“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可悲境地的人物形象;曹禺从夏天闷热、潮湿、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中见出人罪的意识和救赎意识,以及不可避免的人物命运悲剧;曹禺在两个家庭间安排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8个人物中竟有5组巧合的三角恋关系,即鲁贵—周朴园—侍萍,周朴园—侍萍—蘩漪,周朴园—周萍—蘩漪,周萍—蘩漪—四凤,周萍—四凤—周冲,这些都是曹禺独一无二的艺术发现。可以说,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和灯塔,没有艺术发现,曹禺心灵中的一切材料都将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艺术发现提供的思想火花,具有独特风貌和内在灵性的《雷雨》就不会诞生。

“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

1 /

4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曹禺在《雷雨》的序中如是说。这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既文学创作的无意识动机,驱使着曹禺投入文学创作中,决定了《雷雨》选材和艺术沉思上的走向。

曹禺写《雷雨》缘于情感上的一种迫切需要,他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憧憬,这种憧憬吸引着他去思考人类的命运,结果他发现了人的可怜,从而进入了一种无名的恐惧之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就这样,曹禺创作的主导动机形成了,内心开始了激烈的子动机冲突。曹禺的另一个创作动机即子动机是塑造一个让他心仪的女人——周蘩漪。他知道像蘩漪这类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明慧,她的哀静,更有原始的一点野。蘩漪不是所谓的温柔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强悍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曹禺将她写成了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当时,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这个外在机缘使曹禺的内在蕴藉和奔突的热情找到了倾斜的渠道,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于是乎,一部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悲剧《雷雨》应运而生。 随后,曹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创造阶段,即从观念上基本实现创作动机所提出的目标,为物化阶段准备好可以倾泻并保留在纸上的东西,文学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构思阶段。

作为一个创作者,曹禺是理智的,虽然在感情上他同情侍萍的悲惨遭遇,怜悯四凤和周萍绝望的爱情,很想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在理智的约束下他没有违背故事悲惨的事实,依然将戏剧矛盾推向高潮,让一连串的惨剧爆发。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没有深远意义,仅供娱乐的《雷雨》。

曹禺生于20世纪初,当时正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激烈动荡的年代,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整个家庭的气氛压抑而沉闷,曹禺亲眼目睹了旧家庭家长统治的罪恶、妇女受压迫的痛苦和劳动者悲惨的遭遇。创作《雷雨》时,曹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理性思维的参与下对自己的回忆进行了筛选和提取,经过整合、加工、改造和情感的浸润,一个描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具有浓郁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中的罪恶统治、精神危机和最后崩溃的故事形成了。

《雷雨》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双线发展的结构

方式提炼生活典型,组织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为了创作《雷雨》,曹禺几经揣摩构思,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而《雷雨》经过作者的濡染和驯化,多余的部分被不断剔除,不足的部分则被填充、改造、丰满、升华,所以《雷雨》充满了可玩味的盎然诗意,给人带来了审美享受。

五年间,无数灵感的火花支持着《雷雨》的创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曹禺组织同学们到保定去做抗日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他对学生们的抗日行动赞不绝口,说:“日本人霸占咱东三省,就像在咱国家身上割了一块肉。娘疼儿心酸,谁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十分钦佩那位工人大哥的爱国之心,再想起自己正在构思的话剧《雷雨》,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后来,曹禺与工厂的工人座谈,工人们吃苦耐劳,勇于反抗,纯朴善良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经综合、突出之后,《雷雨》中的鲁大海便诞生了。曹禺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一个人,一段话,一件事都会成为他的创作素材,这和他长期积累,艰难思索有着密切联系。

曹禺在《雷雨》的艺术构思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曹禺通过雷雨的意象,联想到审视、惩罚人世间一切丑恶和罪行,高高在上、超然物外的仲裁者,同时联想到表面屈从,内心却充满了仇恨和反抗,爱的爆发和恨的宣泄交织,拥有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人物蘩漪,进而联想到了非人类之力可反抗,像宿命一样紧紧纠缠,无从逃避的雷雨式惨剧。为了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转化为可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曹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想象,有时候他是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周朴园,有时候他是精神上饱受摧残近乎疯狂的蘩漪,有时候他又是受尽侮辱和迫害却十分坚韧的侍萍,四凤、周萍、周冲、鲁大海、鲁贵,每一个性格鲜明,生动形象的人物都经过了作者的创造性想象,才成为让人过目不忘,反复咀嚼的经典形象。

曹禺通过6个月的时间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成了物质性的文本。物化过程中,人物“活”了起来,开始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曹禺适时地遵从了人物性格逻辑的自由发展,于是才有虽然虚伪,残酷,专制,但是良知尚存,父爱依旧的周朴园,尽管歇斯底里,最终母爱觉醒的蘩漪。 创作之初,曹禺并没有显明地意识到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然而,在文学创造“形之于手”的过程中,曹禺产生了新的动机,“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

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这种情感支配了《雷雨》创作,使雷雨成为鞭笞封建社会的剧作。

《雷雨》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读者能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这都是“形之于手”的过程中反复推敲、语词提炼出来的。

曹禺的《雷雨》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

第二篇:平面广告设计创作的基本过程

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有理念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式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的成功与设计者的态度息息相关,有了正确而积极的态度,才能有正确的理念,有完备的计划,有可行的步骤,才能有美得作品产生。那么平面广告设计制作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一品威客网给您好好的介绍。

1、调查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进行有目的和完整的调查工作,调查广告主的要求、广告主的背景、产品的定位、行业(同类企业、品牌、产品等)、市场(时令、销量、受众)、同类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调查工作是需要广告主和设计者共同完成的工作,广告主可能会为设计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

2、确定内容

通过调查和搜集,确定广告的主题内容和具体内容,包括必需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

3、构思

思路是平面广告设计者不懈追求的东西,寻找设计思路也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4、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打动广告受众的的技巧,如何才能从众多的视觉作品中脱颖而出,留住观者的目光呢?一种方法是使用完整完美、中规中矩的表现手法,一般会被受众欣赏和认可;另一种方法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深沉、博学、厚重的姿态出现,也一定为受众带来赏心悦目和赞叹;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新奇或者怪异的方式,富有个性。这样的作品可能会有争议,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悠远的回味。

5、创作

根据输出要求,使用相关软件,调动视觉元素,确定背景、主题、图片、文字、留白等内容,完成一幅或者一个系列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6、出彩

出彩的部分是广告设计作品的视觉兴奋点,也是广告设计作品的卖点,是广告设计者们长期生存的保障。

7、收工

收尾工作也很重要,需要检查一下作品中的图形、文字、轮廓、色彩、比例等内容、确定输出稿。

第三篇: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繁荣

文学艺术创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如同任何一项人类社会活动,必然深刻地受到意识形态及发展环境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79年10月全国第四届文代会的召开为标志,保康新时期文学艺术事业已走过整整三十五年发展历程。其间,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主动开展或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深受欢迎的文艺活动,为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全县人民精神需求和提升保康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保康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综观保康文学艺术三十五年发展历程,较明显地呈现出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由艰难探索到相对繁荣的渐次演进态势与特征,大致经历了“复苏回归”、“奋力开拓”、“蓬勃繁荣”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复苏回归阶段(1978年—1985年)

1978年以前,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和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整风反右”、“文革”的冲击,文学艺术失去了应有的独立话语权,很大程度上成为政治附庸,充当了政治的宣传品和政策的传声筒。在这一特殊时期,保康为数不多的专职文艺工作者和有一定基础的文艺爱好者,要么出于对整体社会氛围的忌惮,不敢轻易蹑足富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创作,要么被动地接受行政指派,驱应政治需要,写出 “三句半”、“快板书”、“顺口溜”等之类所谓的文艺作品,但很难窥见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特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除思想禁锢的浪潮中,保康真正迎来文艺创作的春天,一批具备文艺天赋的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等欢欣鼓舞,跃跃欲试,尝试纯粹意义上的文艺创作。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文艺创作给予空前重视,以各种形式鼓励、引导文艺创作活动。至1985年,全县文艺创作不仅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并且逐步回归文学艺术原始意义创作实践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此期间全县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大多数尚显得稚嫩和单薄,创作观念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旧有的束缚,创作手法比较单一,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的魅力。 (二)奋力开拓阶段(1986年—2006年)

1986—2006年的十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文艺交流渠道的不断拓宽,加之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与支持,保康文艺工作进入实质性的创新发展阶段,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极大激发,价值取向与表现手法呈现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创作样式由过去的“小诗歌”、“小散文”、“小快板”向相对宽泛和丰厚的“大块头”、“大部头”、“大制作”拓进,展示平台开始由过去的县级报刊逐渐迈向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报刊。在此阶段,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质量和数量不断跃升,文艺创作氛围空前浓厚,全县文艺创作迎来第一度波峰,涌现一大批诸如李修平、肖定佐、汪法频、周才彬、彭宗卫、田德林、彭德运、郑长宝、李道祥、王平、胡启彬、邹传波、吴祖全、李林、姜杰、陈顺阶等为代表的各类文艺创作活跃人员。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多在市级、省级以上权威媒体发表或展出,在全市乃至全省形成较大影响,其中文学创作影响更为突出,保康文学创作队伍曾一度被誉为“山林支队”。其中,李修平、周才彬、彭宗卫、田德林等,或笔耕不辍、作品繁多,或视野宽广、创作前卫,或植根传统、深邃厚重,等等,代表了保康文学创作最高水平,其代表作多成为保康文艺创作里程碑式的作品。

但应当指出,在这一阶段后半期,因为市场经济影响及地方行政工作需要等诸多原因,不少可望冲出湖北,取得更大成就的作者、艺术工作者或下海经商,或弃文从政,或离开保康另谋发展,致使保康的文艺队伍一度大幅萎缩,影响力直线下降。

(三)蓬勃繁荣阶段(2007年—2013)

2007年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对发展战略的深刻调整以及对文化及文艺工作的空前重视,许多弃文从政和弃文经商的作者在经过浮躁和游离后,重新回归文学艺术阵营,并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保康文学艺术遂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度复苏,并一路跃进。在此阶段,创作环境更加宽松优越,创作管理指导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管理指导方式也更加科学专业,文学艺术已然在全县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经过长期积淀和思索,作者们的创作观念和手法均有根本性的革新,作品日臻成熟。在文学上,以周才彬、吕先觉等为代表的一批起步较早的作家经过多年储备,开始对文学的本质和意义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以崭新的文学观念和独到的表现手法创作并发表了一大批审美取向和表现手法迥别于传统的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形成了各具不可复制性的创作风格。与此同时,以张德富、王俊楚、刘远贵、陈国梁、陈朝根、张世刚、魏群夫、田晓隐、褚金鑫、张蕾、彭艳丽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者,踊跃跟进,创作了一系列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与当代主流文学接轨并交融的文学作品,并陆续在省一级权威报刊发表。至此,襄阳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保康成为不可或缺的板块。在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上,以郑长宝、王平、胡启彬、李林、刘一泽、柳虎、吴祖全、邹传波、薛来宝、罗琼、张祖龙、陈顺阶、陈静茂、虢光新、宋进潮等为代表的一批作者不断更新创作观念,刷新表现手法,艺术功力日趋成熟,创作一大批面貌一新、为业内专家同行认可的书法、美术、摄影、音乐、曲艺、民间文学等作品。此一阶段,无论是创作外部环境,还是创作队伍规模,抑或创作质量和影响力,都好于和大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

二、保康文学艺术成就

由于文学艺术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及生产过程的不可比性,保康改革开放35年来的文学艺术成就不仅仅局限于作品的发表与获奖,同时还体现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功用。

(一)文艺创作

据可统计的资料表明,35年来,全县共在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及在各种平台展出、演出各类文艺作品2800余件,其中文学作品1200余件,其他艺术类作品1600余件。

1、复苏回归阶段文艺创作。1978年至1985年的9年间,全县共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展出、演出)各类文艺作品265件,文学作品53件,艺术类作品212件。

此阶段所发表(展出、演出)的文艺作品中,文学方面较有影响的有谢声凯、李修平等人的小说,肖定佐、王凤堂、郝敬东等人的散文和散文诗,张世才、邱金铬、冯举高等人的诗歌及乐大华、吴天宝等人的故事。其中,谢声凯小说《夕阳无限好》在《长江文艺》发表;李修平的小说《恋栈》和《全票通过》先后在《长江文艺》和《三月》发表;孙礼曾散文的《山城抒情》、王凤堂的散文《群英山记》和郝敬东的散文《水不在深》分别在《襄阳报》发表;张世才诗歌《怎能叫我不歌唱》在《布谷鸟》发表;肖定佐的诗歌和散文诗《我站在讲台上》、《耕耘》、《音乐.老汉.我》先后在《襄樊日报》和《中国电子报》发表;冯举高的评论《杜甫的业余爱好》和诗歌《褐色革命》、《茶乡》、《岩石》等分别在《中国青年报》和《安徽日报》、《业余诗人》发表;邱金辂的故事《鸡鸭换脚》、乐大华的故事《老虎为什么怕水牛》、申化琦的故事《官斗坪》、吴天宝的故事《湘子庙》、叶维桂故事《半边铜钱告脏官》、张更生的故事《老二教书》分别在《湖北故事》和《湖北传说》发表。

其他艺术方面较有影响的则有曾参加省、市展览由柳长武、杨绍先、申化友、杜仲道等人创作的《誓将遗愿化宏图》、《插秧时节》、《电视机旁》、《深山青藤连五洲》等美术摄影作品,其中《支农车队进山来》、《耳芽茁壮》、《中坪新田》、《文化站里歌声多》等曾参加省市影展,《保康燕耳》、 《迎客松》、《雄燕展翅》等分别被《人民日报》、《新闻图片》、《湖北日报》、《湖北教育》等报刊选登。除此而外,还有一定数量曲艺、歌舞剧本在各种媒体上发表,其中周光武舞蹈剧本《采篮木耳送北京》在《襄阳文艺》发表;周帮国曲艺剧本《一缸水》在《襄阳文艺》发表;县文化馆集体创作的曲艺剧本《一钵忆苦汤》在《群众演唱》发表;张世才曲艺剧本《歪杆旗》在《襄阳文艺》发表;柳希荣曲艺剧本《拨钉子》在《襄阳报》发表。

2、奋力开拓阶段文艺创作。1986年到2006年20年间,全县共有1600余件文学作品发表,其中200余件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00余件作品在省级刊物发表,1000多件作品在市级刊物发表,有35部文学专著出版,145件作品获各行业、各报刊、各团体以及各级政府设立的奖项,其中2005年在襄阳市第四届“孟浩然文学奖”评奖中,保康共有 件作品获得的孟浩然文学奖,名列全市各县(市)第一;共发表(展出、演出)其他类艺术作品2000余件(部、场),其中有300件(部、场)在省级以上平台发表(展出、演出),1700余件(部、场)在县、市级及各行业平台发表(展出、演出)

此阶段的各类文学创作中,成绩较为突出的有李修平、周才彬、田德林、汪法频、彭宗卫、刘开径等人。李修平先后在《长江文艺》、《花溪》、《家庭》、《飞天》、《东海》、《人民日报〃海外版》、《湖北日报》、《经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300余篇,并出版有散文《雨夜梦想》、《浮生独白》和《饮食男女——李修平小说散文精选集》3部作品集,并获得第

二、

三、四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周才彬的短篇小说《红窗帘、绿窗帘》、《预计受罪》、《野人出没》、《双死》分别在国内核心期刊《精短小说报》、《青年文学》、《小说月刊》发表。组诗《太阳遗迹》、《纯净的校园》,长诗《天堂里的流弹》分别在《长江文艺》、《诗神》、《诗歌报月刊》发表。散文《袖珍街天使》、《盲鸡》、《老人与树叶》分别在《散文》、《美文》、《中国青年报》、《读者》、《青年文摘》、《精致散文小品》发表或转载,其散文《盲鸡》在《美文》头条发表,著名作家贾平凹作评,称“有手就有文,文以手不同”;田德琳创作的百余篇小小说先后在《芳草》、《短篇小说》、《楚文学》、《汉水》、《新作家》、《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著有小说集《钟声》,并获第四届“孟浩然文学奖”。彭宗卫的散文《我的石头村》、《怀念家园》、《树这一辈子》、《苍生远游》等先后在《人民文学》、《散文选刊》、《萌芽》、《芳草》、《长江文艺》等刊发表,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湖泊》、《内心即是天堂》;散文《祭父》、《苍生远游》、《一个人的湖泊》、《三峡放笔》、《巴东滑坡大特写》分获首届孟效杯全球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第二届孟效杯全球华语散文大赛三等奖、第七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杯文学类一等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优秀奖、宜昌市屈原文学奖。

在此阶段的其他类艺术创作(展出、演出)中,成绩较为突出的有彭德运、郑长宝、胡启斌、王平、杜忠道、张道远、刘一泽、严显良、宋进潮、戴正勇、陈顺阶、姜杰、李敬乐、胡永才、吴祖权、邹传波、张太学、余家洪、江立军等人。就影响力而言,彭德运、郑长宝、吴祖全、姜杰、杜忠道、张道远、陈顺阶更为突出。彭德运的书法作品曾在1984年应邀参加“中国襄阳米芾书会”;1988年获“庆祝襄樊解放40周年书法巡回展”一等奖;《山海》联曾在2005年11月获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楹联大奖赛”金奖,临《怀素论书贴》2005年获文化部书画研究院“金鼎奖”铜奖;郑长宝创作的书法作品曾获“天马杯”国际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中华民族艺术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第四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入选《中国书法家作品选》、《中国书画名家名作英汉双语大典》、《国际书法精品集》等重要典籍;吴祖权创作的中国画《探春》曾被编入《20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一书,中国画《牡丹》入选《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中国画《秋实》入编《第二届全国师生优秀美术作品集》,国画《宝贵图》入编湖北省第八届楚风杯师生书画大赛作品精选集;姜杰创作的摄影作品《如今的童年》1992年在全国“娃哈哈杯”第二届金色童年摄影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深山办案》在1994年庆祝建国45周年第二届跨世纪新人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获“精英杯”摄影组铜奖;《千年紫薇》2004年荣获襄樊市首届“群星奖”摄影类优秀奖;杜忠道创作的大型现代戏《阳春寒露》,获襄樊市文化局襄樊市专业剧团创作剧目调演二等奖;相声《三喜临门》获襄樊市文化局、财政局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岛杯》百优小品大赛二等奖;哑剧小品《儿女情》获湖北省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优秀创作奖;陈顺阶创作的山东快书《买青蛙》、《刹风》、《借鱼》分别在《中国曲艺》杂志、《中国合作时报》发表;创作并表演的山东快书《大山好儿女》曾获得襄樊市审计文艺晚会表演中获创作奖,《刹风》获全国首届“鸿佳杯”曲艺文学奖;张道远创作的音乐作品《喝茶》被中国音乐家协会评为最佳优秀作品奖。

3、蓬勃繁荣阶段文艺创作。2007年至2013年七年间,全县共有950件文学作品发表,其中153余件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286件作品在省级刊物发表,511件作品在市级刊物发表,有17部文学专著出版,94件作品获得各行业、各报刊、各团体以及各级政府设立的奖项,其中三件作品获得“孟浩然文艺创作奖”;共发表(展出、演出)各类艺术作品830件(部、场),其中100件(部、场)在省级以上平台发表(展出、演出),1700余件(部、场)在市级及各行业平台发表(展出、演出)。

在文学创作上,以周才彬、吕先觉、张德富、王俊楚、田晓隐、张蕾5人成绩更为突出。周才彬先后在《长江文艺》、《当代小说》、《福建文学》等权威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百余篇,小说集《我爸是我爸》被列为襄阳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并由中国线装书局出版;吕先觉自2007年以来先后在《长江文艺》、《芳草》、《福建文学》、《山东文学》、《延安文学》、《北方文学》、《广西文学》等权威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其中,小说《土豆回家》曾被《小说选刊》选载于2011年第10期,刷新襄阳本土作家三十年未上《小说选刊》的记录,并荣登《2011年湖北十大最有影响力文学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失地》、短篇小说《土豆回家》分别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小说集《土豆回家》继周才彬之后被列入襄阳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张德富先后在《民间文学》、《山东文学》、《山花》、《小说月刊》、《湖北日报》等权威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散文等百余篇,作品多次被国内报刊转载并入选各种畅销系列丛书,小小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微型小说年选。著有小说集《遇见最美的年华》和故事集、《雨落无声》和《风衣里藏着的爱》;王俊楚先后在海内、外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寓言等百余万字。寓言作品曾入选《最受小学生喜爱的寓言全集》、《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等多种版本选辑。著有诗集《动感乡村》;田晓隐2009年开始诗歌创作,曾在《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西部》、《滇池》、《文学界》、《散文诗》等纯文学刊物发表诗歌,并入选《草原80后诗歌大展》、《2012年深圳诗歌大展》、《80后最佳诗歌’2012》、《中国网络诗歌年鉴2012卷》、《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著有诗集《荒年书》;张蕾自2007年来,先后在《汉水》、《襄阳日报》、《湖北日报》、《东方烟草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六十余篇。著有散文集《乡间花事》,并被列入我县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

在此阶段的其他类艺术创作中,以王平、柳虎、罗琼、宋进潮等人更为突出。王平创作的多件书法作品曾在国家、省、市参展获奖,其代表作《毛泽东诗词》在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85周年”《红色中国》大型艺术画册编辑活动中,特授予其个人“终身成就奖”荣誉,作品在复选阶段被评为特别金奖;柳虎在坚持新闻摄影的同时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被新华社、《湖北日报》、《襄阳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作品《跃》和《黑色之歌》分别获大众摄影三等奖和中国民俗摄影二等奖;罗琼导演、参演的音乐情景剧《春暖》曾在市纪委监察系统调演中获二等奖;导演全市组织系统汇演节目《党旗飘飘》获全市组织系统一等奖;编剧、演出的小品《二娃子的今天》曾在全市残联系统汇演中获得一等奖;编导参演音乐小品《一起舞起来》曾在首届湖北省群文系统业务技能大赛中获戏剧曲艺类铜奖;宋进潮曾参与大型原创歌舞《荆山楚源》的编剧,为剧本的最终定型做出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同时指导民间艺术协会做了大量民俗挖掘整理工作,该协会相继编辑出版《荆山楚源文集》(上)、《荆山礼俗》、《保康地名趣谈》、《红白喜事说吉庆》、《茶余酒后》、《黑暗传洪荒传》、《尧治河传说》、《黄龙观彭祖寻踪》等一系列民俗读物。

(二)组织管理

1986年1月,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协调各界群众性文学艺术团体的活动,保康县文化艺术协会在县文化局成立。1986年11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保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86年至2007年,县文联一直与县文化局、文化体育局合署办公,文联主席皆为县文化局长兼任。2007年10月,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组织和指导,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从县文化局分出单列,任命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才彬为主席,隶属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至此,全县文学艺术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协调工作正式走上正规;2012年12月,县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共保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由文联主席周才彬担任党组书记,原县旅游局副局长詹进军调任党组副书记。至2013年底,县文联领导职数达到2人,干部职数达到5人。

县文联正式单列后,在县委宣传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党与文艺工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强化文艺创作指导工作,使全县文艺创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坚持指导和服务广大作者开展创作活动的同时,积极将文学艺术融合于地方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全县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不容忽视的生力军。2008年由文联动议并得到县委高度认同的早期楚文化开发利用,业已成为全县旅游文化开发的重中之重,并成就了《荆山楚源》这一影响深远的精品之作和“早期楚文化园”这一开创性的城市文化景观。

(三)文艺活动

“复苏回归”阶段,全县共举办文学、美术、摄影和表(导)演培训班17期,其中文学培训班2期,美术培训班8期,摄影培训班6期,综合业务培训班1期;先后培训文艺创作骨干258人(次),其中文学创作骨干98人(次),摄影创作骨干112人(次),美术创作骨干37人(次),其他艺术样式骨干11人(次);先后组织参与市级和省级美术、书法、摄影展览25次,共展览作品200多件;“奋力开拓”阶段,举办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文艺培训班9次。其中,以1995年6月中旬举办的“95之夏——保康文学笔会”最有影响,《芳草》主编朱子昂、《青年文学》副主编李师东及著名作家刘醒龙、陈应松、晓苏、著名曲艺表演家何祚欢出席笔会;2007年以来,县文联为适应新时期文艺繁荣发展需要,由过去侧重文艺培训转向文艺服务,本着“文艺服务基础、服务群众”宗旨,坚持每年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开展一至三项较有影响的大型文艺活动,截止2013年年底,共开展“送对联下乡”、“送年画下乡”之类活动16次,开展“魅力保康行”之类文艺采风活动35次,举办“文化立人,文学养心”之类文学艺术讲座13次。特别是2008年面向全国举办“青山杯”书画大赛,共收到书画作品1000余件,颁奖仪式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前往保康献唱。

(四)阵地建设

“复苏回归”期内,创办《保康文艺》44期,发表了大批诗歌、散文、小小说以及摄影、美术、曲艺等文学艺术作品,极大地烘托了保康文艺创作氛围,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此两项举措大大拓展了我县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创作视野,进一步煅炼并提高了全县文艺创作整体水平;1993年1月1日,《聚龙山》文学报创办,共编印5期,发表作品130多件;1994年1月5日,《保康报》复刊,并开辟文艺专栏,10年间共刊发各类文艺作品近1600多件;2002年5月,保康第一份纯文艺杂志《野花谷》创刊,10年间印刷总量达6500余册,发表作品1500多件,在2005年6月在全省实施文化品牌战略“一县一品”文艺工程中被确定为全省地方文化品牌;县文联单列后,《野花谷》被划归县文联管理。自2007年开始,县文联坚持“体现艺术、兼顾地方”的办刊原则,每年定期编辑发行四期,每期印发近10万字,分送全县各党政机关和企业、学校等单位。截止2013年底,共编印28期,刊发县内作者文学艺术作品近1000件,一大批年轻作家、艺术家通过《野花谷》走出保康,立足襄阳、问鼎湖北。

(五)队伍建设

保康文学艺术协会肇始于“奋力开拓”阶段,共有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6个基层协会,共有会员200余人。其中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均成立于1986年,作家协会成立于1995年;2007年后,县文联先后指导并协助成立了县民俗研究协会、县曲艺家协会和县收藏家协会,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九大文艺家协会,会员总人数由前一时期的200名猛增至661名,其中作家协会95名、书法家协会102名、摄影家协会113名、音乐家协会54名、美术家协会69名、曲艺家协会65名,诗词楹联学会50名,民俗研究协会65名,收藏家协会48名。

(六)激励机制

自“复苏回归”阶段至“奋力开拓”阶段,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虽然一直关心重视文艺创作工作,但因为种种原因,尚未正式制定出台有关文艺创作方面激励政策和措施。2011年,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全县文学艺术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激情,将文艺创作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专门印发保发[2011]32号《关于促进全县文学艺术创作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就繁荣我县文艺创作出台了具体扶持奖励政策;2013年,我县开省内县级行政单位先河,率先设立了两年一度的“保康文艺创作奖”和一年一度的“保康县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截止2013年底,县文联已具体组织落实了第一届”保康文艺创作奖” 评奖颁奖和第一届“保康县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签约仪式,全县共有二十部文艺作品得奖,五部文艺作品入选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

三、保康文学艺术发展启示

总结保康三十五年来的文学发展成就,我们从中得出下列启示:

(一)文学艺术要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35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尊重艺术独立性的基础上,对文艺创作所进行的科学化管理和引导,为保康的文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创造力的发挥,是保康文艺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文学艺术发展,作家、艺术家必须解放思想,保持创作独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改革开放后保康文学艺术取得的成绩,是广大作者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正是由于他们走出各种误区,独立创作,才取得如此巨大成绩。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创造文化经典的关键。

(三)文学艺术要发展,作家、艺术家必须立足本土,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营养。

保康是早期楚文化发源地之一,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创作源泉,广大作家、艺术家们只有深刻认识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乡土的越是独特的”这一文艺创作要义,才能逐步摒弃好高婺远、贪大求洋思想,从而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创作出真正既具有保康特色、又具备国内上乘水平的文艺佳作。

(四)文学艺术发展,作家、艺术家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精神

创新永远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灵魂,保康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立足本土、勤奋创作的同时,必须始终把创新当作文艺创作的当务之急,牢牢把握当下文艺发展方向和话语风格,不断革新创作观念,不断创新创作手法,最大程度地保持本土文艺创作与国内主流文艺创作的一致与同步。

(县文联供稿 撰稿:吕先觉)

第四篇: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写作可分为文学创作与应用写作两大类。其间虽有不少相通之处,却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大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多数,应用文数量相对较少。然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教学,是不能取代应用文写作教学和训练的,因为两者在性质特点、表达方式、构思规律、内容修辞、读者对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从功能效用来讲,文学写作,如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的写作,是为抒发主观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而写的;应用写作是为了处理公务和个人事务而写的。应用写作是为了实行管理、传递信息等社会效用,运用书面语言和图表符号进行的写作活动,是一种做直接、最有效地为表述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实现社会服务的写作。

从内容表达上看,文学写作的内容表达相对比较自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而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文学写作的目的是为欣赏而非实用,即使是领导者个人的作品,也不具备权威性和约束力。应用文是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担负着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任。应用文写作必须严格遵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求政治性,要体现权威性、严肃性、庄重性,对受众有很强的约束力,必须按照应用文的要求遵照、办理和执行。正所谓“一字入应用文,九牛拔不出”。应用文写作强调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写作者的思维要服从于客体对象的需要,把握对象的特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去组织应用文的内容,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这就要求从事应用文写作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有效加以落实。

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写作鼓励创作性,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应用文写作的程式化特点比较明显。文学写作个性更为张扬,形式更加灵活,写法更加多样,鼓励写作者展示艺术想象与形象思维,突破束缚,创造崭新的艺术境界。与文学写作相比,应用文写作格式化思维明显,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写作比较枯燥。有人说,应用文就是“八股”,这是误解。应用文体式和格式上的一致性、标准化特点是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绝不是“八股”。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应用文具有固定的和惯用的体式和格式。从应用文文面格式处理上看,应用文格式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 《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格式》国家标准。另外,《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处理办法》和《党的机关应用文处理条例》分别对行政公文和党务公文做出了规定,从文种、行文规则、应用文用纸、应用文办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应用文正文的写作看,应用文的开头、主体、结尾具有惯用的方式,有各部分的习惯用语,各个文种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方式也有通常惯用的写作方法。例如,“通知”文种的写作,开头先写通知因由、再写通知事项,最后是结尾习惯用语;“请示”的写作,要写明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尾;“计划”的写作,在主体部分要写明目标、措施、步骤。应用文的模式化和程式化是适应应用文实用性的要求而形成的,简洁明了,有利于受众了解应用文的主要意图,不致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有利于公务处理,在实际应用文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应用文写作的这一特点,应用文写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各个文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能够更快地掌握应用文写作规律,提高公务处理效率。 “照猫画虎”,进行仿写与模写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从写作过程上看,文学写作没有时间要求,比较自由宽松,而应用文制作处理上有比较严格的时间限制。文学写作没有什么时限性,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留下了不朽的艺术杰作。应用文的制发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应用文写作无论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还是向下级布置工作,通常都有完成的时限要求。应用文的写作时限与工作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例如,新闻稿的写作,时间和作品价值是紧密联系的。

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在表达方式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应用写作没有抒情的表达方式。应用写作要求客观,实事求是,这就不能有抒情,不能带有个人主观的感情色彩。作为领导,及大众了解的事件,又不能有大量的描写,即使有,也是以白描的形式出现。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学写作,则更侧重于抒情,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到人物或事件之上,为塑造典型形象,典型人物以及细节又多有细致描写,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动或静的描写。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而应用写作则较少运用描写及抒情,即使是通用的叙述在文章中也大多是概括性的,很少有铺陈。相较于文学写作,应用写作的表达方式则显得寡淡。

第五篇: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目标定向】

1. 了解信息获取的过程。。 2. 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

3. 能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获取信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个体学习】

通过阅读课本P14-18,了解以下内容: 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1.定位信息需求 2.选择信息来源 3.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 4.评价信息

【同伴互导】

假设明天的课外活动,我们全班要去爬山。由于近几天的天气不好,事先我们必须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那种最好,为什么?

可能采取的方式有上网,听收音机,听广播,打电话。由于学校附近没有网吧,看电视,听广播又不方便,而学校有很多电话亭,所以打电话这种方式最方便。

诱导:根据获取天气信息的四个环节能否推导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教师解难】

1.定位信息需求

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地点范围(Where)、地域范围(What) 目的: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减少信息获取的工作量。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信息需求有所需要的信息的要求,表现方面:

①信息的时间范围;②信息的地域范围;③信息的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

(1)文献型信息源

例子:报刊、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

优点:全面、系统、可靠清晰、明确

了解奥运会资料,若采用查找文献,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获取信息量的速度慢、可信度一般,查找费力(必须知道哪本书上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2)口头型信息源(个人信息源)

例子:同学、朋友、亲戚、父母、老师

优点:灵活、方便

不足:信息带有主观万分多、看法不一致、观点多且片面

(3)电子型信息源

了解奥运会资料,收听广播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新闻节目;看电视,浏览时间长,缺乏系统性,但可以作为获取奥运会信息的补充来源;打电话,费用贵,不合算;上网固然可以获取丰富的奥运会信息,但由于时间与条件限制,一般不适合采用。

优点:更新快、范围广、易复制、生动直观

不足:需要一定的设备

(4)实物型信息源

例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 优点:直观、真切

不足:信息零星、表面,往往稍纵即逝

获取信息过程,不宜采用单独一种信息源,不同的信息来源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如:报纸与网络联姻,电视与网络、电话互动,网络与报纸、电视、广播同步

练习:刘蕾为了获取天气信息,她最后确定拔打121电话查询,这种属于电子型信息源。

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的过程:

①可以根据需求和已有条件去掉一些不合适的信息来源。

②从最方便、性价比最好的信息来源尝试。

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网查找或看电视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践法

去图书馆借书:利用书架上的图书分类进行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系统 4.评价信息

(1)它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

(2)评价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如: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时效。

例:如何评价网上的信息?

1.从页面上部或底部寻找作者姓名、组织机构名称或公司名称。

2.从URL上可以得到一些该网站的线索。

.edu是教育类网站。

.gov或.gov.cn是政府网站,一般比较权威、可靠,不会随意发布不准确的信息。

.com或.com.cn是商业网站,最常见。

.net网络服务公司,为商业或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org一般是非赢利性组织,其观点可能带有倾向性。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3.点到该站点的主页上,看一下该组织的相关资料。

4.利用搜索引擎查一下关于该组织或个人的其他资料

5.从页面顶部或底部查看该网页的最近更新日期。

【练习检测】

1. 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南黄海奇葩-蛎蚜山"这一生物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后,要求同学收集有关蛎蚜生活习性的资料,并用Word编辑成一个研究报告。下列哪些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 C ) A. 去学校和社会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 B. 找相关专家咨询

C. 去蛎蚜山实地考察并用数码设备采集相关资料 D. 去商店购买相关的资料光盘 2. 下列活动不适合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是( C ) A. 获得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B. 对网站内容进行修改

C. 在物理实验室验证"马德堡半球实验" D. 准备期末考试复习,进行资料整理 3. 某同学有暑期去北京旅游的想法,事前想比较详细地了解一些旅游地的信息,最为经济、快捷的了解途经是( A ) A. 通过上网用搜索引擎搜索当地的有关情况 B. 通过打电话向当地旅游部门咨询 C. 通过查找图书资料了解 D. 向去过该地区的同学了解 4. 张华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过程如下:①连接电路;②观察电表读数;③记录数据;④计算结果;⑤总结规律;⑥填写实验报告;⑦提交作业。其中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是( A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5. 张阳同学想购买某种品牌的一台计算机,他通过访问该公司的网站,了解了各种型号计算机配置信息。张阳了解计算机配置信息的过程属于( C ) A. 加工信息 B. 选择信息来源 C. 获取信息 D. 发布信息 6. 7. 8. 信息获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C ) 黄锋有一道物理题目不会做,他决定第二天去问老师。他的决定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B ) 小明全家准备国庆长假去黄山旅游,由小明负责安排游玩路线,为了安排好这次活动,小明决定到网上搜索一下有关信息。他决定到网上搜索信息的行为,属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哪一环节?( B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9. 朱明做“验证欧姆定律”实验后,分析时发现有数据测量错了,需要重做实验。“需要重做实验”的结论是下列哪个过程中得出的? ( C ) A. 获取信息 B. 加工信息 C. 评价信息 D. 存储信息

10. 李刚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太湖蓝藻问题开展研究。小组成员采用了问卷、采访、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了近来太湖水质的相关数据,但他们发现数据不完全一致。他们就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讨论,这种行为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 ( D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D. 评价信息

11. 信息获取的过程可分为4个环节,小明在获取有关奥运会历史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对上网找到的奥运会历史信息进行筛选,这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D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12. 某同学在新华网上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雪龙号冰区受阻,停船等待探冰队员寻找新航行路线。"该信息属于什么类型的信息?( C ) A. 文献型 B. 口头型 C. 电子型 D. 实物型

13. 小华发现班级里许多同学的视力下降了,准备出一期宣传保护视力的板报。小华到"中国青少年视力健康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这一信息来源属于( D ) A. 口头型 B. 文献型 C. 实物型 D. 电子型 14. 下列信息来源属于文献型信息源的是( D )

3 A. 选择信息来源 B.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C. 明确信息需求 D. 鉴别评价信息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处理信息 D. 评价信息

车桥中学高一信息组

主备人:

执教人:

上课时间:

编号:03 A. 海报 B. 老师 C. 同学 D. 图书

15. 某同学欲获取本班同学家庭电脑拥有量的信息,最佳获取信息的方法是( B ) A. 观察法 B. 问卷调查法 C. 网络检索法 D. 实验法 16. 以下有关获取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获取任何信息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访问网络

B. 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拨打121电话查询台,因为收费信息更准确 C. 直接获取信息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因此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时,都应该用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 D. 在获取信息时,选择什么信息来源、使用什么获取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7. 高二(2)班要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元旦晚会的相关图片新闻。下列设备中,可以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B ) A. 手写板 B. 数码相机 C. 麦克风 D. mp3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C ) A. 扫描仪 B. 录音笔 C. 打印机 D. 数码相机 19.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D ) A. 摄像头 B. 扫描仪 C. 数码照相机 D. 触摸屏 20. 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 A ) A. 扫描仪 B. 电视机 C. 打印机 D. 显示屏

21. 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准备到森林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用以制作演示文稿。他应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 B ) A. 数码相机、扫描仪

C. 光学相机、视频采集卡

B.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D. 光学相机、扫描仪

22. 欲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某个画面,下列方案中最简便的是( B ) A. 使用数码像机拍摄 B. 使用"PrintScreen"键

C. 使用扫描仪扫描 D. 必须安装专用计算机屏幕截图软件来截取

23. 陈帅花想和远在深圳打工的爸爸进行QQ视频聊天,可QQ提示说“没有检测到视频设备”,请问她应去购买的设备是( A ) A. 摄像头 B. 网卡 C. 扫描仪 D. 视频采集卡

24. 要将书籍上的插图转换为数字图像,不可取的做法是( D ) A. 用数码相机拍摄

B. 用扫描仪扫描

C. 用可拍照手机拍摄 D. 用胶片照相机拍摄并冲印出照片

【评价学习】

4 淮安市车桥中学——信息技术基础导学案(3)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练习

【知识点】

1.定位信息需求

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地点范围(Where)、地域范围(What) 2.选择信息来源

(1)文献型信息源

优点:全面、系统、可靠清晰、明确

(2)口头型信息源(个人信息源)

优点:灵活、方便

不足:信息带有主观万分多、看法不一致、观点多且片面

(3)电子型信息源

优点:更新快、范围广、易复制、生动直观

不足:需要一定的设备

(4)实物型信息源

优点:直观、真切

不足:信息零星、表面,往往稍纵即逝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践法

4.评价信息

(1)它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

(2)评价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如: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时效。

【练习】

1. 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南黄海奇葩-蛎蚜山"这一生物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后,要求同学收集有关蛎蚜生活习性的资料,并用Word编辑成一个研究报告。下列哪些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 ) A. 去学校和社会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 B. 找相关专家咨询

C. 去蛎蚜山实地考察并用数码设备采集相关资料 D. 去商店购买相关的资料光盘 2. 下列活动不适合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是( ) A. 获得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B. 对网站内容进行修改

C. 在物理实验室验证"马德堡半球实验" D. 准备期末考试复习,进行资料整理 3. 某同学有暑期去北京旅游的想法,事前想比较详细地了解一些旅游地的信息,最为经济、快捷的了解途经是( ) A. 通过上网用搜索引擎搜索当地的有关情况 B. 通过打电话向当地旅游部门咨询 C. 通过查找图书资料了解 D. 向去过该地区的同学了解 4. 张华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过程如下:①连接电路;②观察电表读数;③记录数据;④计算结果;⑤总结规律;⑥填写实验报告;⑦提交作业。其中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5. 张阳同学想购买某种品牌的一台计算机,他通过访问该公司的网站,了解了各种型号计算机配置信息。张阳了解计算机配置信息的过程属于( ) A. 加工信息 B. 选择信息来源 C. 获取信息 D. 发布信息 6. 7. 8. 信息获取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黄锋有一道物理题目不会做,他决定第二天去问老师。他的决定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 小明全家准备国庆长假去黄山旅游,由小明负责安排游玩路线,为了安排好这次活动,小明决定到网上搜索一下有关信息。他决定到网上搜索信息的行为,属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哪一环节?(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9. 朱明做“验证欧姆定律”实验后,分析时发现有数据测量错了,需要重做实验。“需要重做实验”的结论是下列哪个

5 A. 选择信息来源 B.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C. 明确信息需求 D. 鉴别评价信息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处理信息 D. 评价信息 淮安市车桥中学——信息技术基础导学案(3)

过程中得出的? ( ) A. 获取信息 B. 加工信息 C. 评价信息 D. 存储信息

10. 李刚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太湖蓝藻问题开展研究。小组成员采用了问卷、采访、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了近来太湖水质的相关数据,但他们发现数据不完全一致。他们就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讨论,这种行为属于信息获取环节的 (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D. 评价信息

11. 信息获取的过程可分为4个环节,小明在获取有关奥运会历史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对上网找到的奥运会历史信息进行筛选,这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D. 评价信息

12. 某同学在新华网上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雪龙号冰区受阻,停船等待探冰队员寻找新航行路线。"该信息属于什么类型的信息?( ) A. 文献型 B. 口头型 C. 电子型 D. 实物型

13. 小华发现班级里许多同学的视力下降了,准备出一期宣传保护视力的板报。小华到"中国青少年视力健康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这一信息来源属于( ) A. 口头型 B. 文献型 C. 实物型 D. 电子型 14. 下列信息来源属于文献型信息源的是( ) A. 海报 B. 老师 C. 同学 D. 图书

15. 某同学欲获取本班同学家庭电脑拥有量的信息,最佳获取信息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问卷调查法 C. 网络检索法 D. 实验法 16. 以下有关获取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获取任何信息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访问网络

B. 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拨打121电话查询台,因为收费信息更准确 C. 直接获取信息留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因此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时,都应该用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 D. 在获取信息时,选择什么信息来源、使用什么获取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7. 高二(2)班要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元旦晚会的相关图片新闻。下列设备中,可以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 A. 手写板 B. 数码相机 C. 麦克风 D. mp3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C ) A. 扫描仪 B. 录音笔 C. 打印机 D. 数码相机 19.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 A. 摄像头 B. 扫描仪 C. 数码照相机 D. 触摸屏 20. 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 ) A. 扫描仪 B. 电视机 C. 打印机 D. 显示屏

21. 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准备到森林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用以制作演示文稿。他应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 ) A. 数码相机、扫描仪

C. 光学相机、视频采集卡

B.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D. 光学相机、扫描仪

22. 欲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某个画面,下列方案中最简便的是( ) A. 使用数码像机拍摄 B. 使用"PrintScreen"键

C. 使用扫描仪扫描 D. 必须安装专用计算机屏幕截图软件来截取

23. 陈帅花想和远在深圳打工的爸爸进行QQ视频聊天,可QQ提示说“没有检测到视频设备”,请问她应去购买的设备是( ) A. 摄像头 B. 网卡 C. 扫描仪 D. 视频采集卡

24. 要将书籍上的插图转换为数字图像,不可取的做法是( ) A. 用数码相机拍摄

B. 用扫描仪扫描

C. 用可拍照手机拍摄 D. 用胶片照相机拍摄并冲印出照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下一篇:微信朋友圈说说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