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2022-10-01

第一篇: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张驰宬

(上海交通大学

应用物理系

5140729017)

摘要: 现代物理学既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颠覆,又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补充。现代物理学在经典物理、相对论、量子理论在基础上,既对自然规律进行归纳和抽象,又利用抽象化的自然规律去发现未知的自然现象。现代物理学展现了这个时代如何处理理性和世界本源关系的缩影,依旧为人类理性最终理解世界本源的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 相对论;量子理论;自然规律;理性与世界本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所诠释的人文精神为基础,讨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一、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经典物理学是人类重新关注于纯粹的自然世界的形而上学——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人的干涉的,是一个绝对的抽象的半“理性世界”,因为虽然通过抽象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但是它的理论是基于“表象世界”的表象;这和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哲学家,哲学家是通过自身理性摆脱了表象世界的影响,而经典物理学家是透过表象去归纳理性世界。相比人只是通过物理学研究去发现和验证这些真理。

而现代物理学则是人类开始研究人和自然世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科学。现代物理学家首要思考的问题是:自然规律真的是绝对的吗?人有没有能力去影响自然规律呢?第一个问题使得现代物理脱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个问题则开始讨论人的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问题,使得人们对自身理性的强大再次产生质疑和收敛。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是现代物理学家思考之下的结果。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是1999年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提出的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大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 实验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主要的矛盾在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的以太漂移说相矛盾;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结果不符,即“紫外灾难”。

第一朵“乌云”导致了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和光的波粒性产生了怀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并于1915年再次发表广义相对论,解决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以太问题。第二朵“乌云”导致了1900年普朗克提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之后普朗克、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对量子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一次物理学家对经典物理的普适性产生了质疑,并做出补充性的修正。(简述牛顿的时空观)(光的波粒性)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包含两个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个原理使得狭义相对论乃至广义相对论与经典牛顿物理相矛盾。

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均有效;一切物理定律(除引力外)的方程式在洛伦兹变换下保持形式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总是以确定的速度c传播,速度的大小同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在真空中的各个方向上,光信号传播速度(即单向光速)的大小均相同(即光速各向同性);光速同光源的运动状态和观察者所处的惯性系无关。

相对性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在任一惯性系下的观察者所受到的物理规律的影响是一样的。从表述来看,物理定律依旧是绝对的,不受人干涉的。但是,爱因斯坦逐渐从经典物理研究纯粹物理规律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已经转向了从人(观察者)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运行的规律,从本质上看是在寻求人(观察者)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必然关系。

光速不变原理则是颠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甚至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经典物理认为,光速在绝对静止空间是一个恒定的值,而对于人(观察者)而言由于运动状态不同所以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同的。而如果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对于人(观察者)而言,光速是恒定的,即物理规律是静止的、绝对的。而不存在一个绝对空间使得只有静止的人(观察者)才能观察到恒定的光速,即物理规律是随着不同人(观察者)变化的、相对的。经典物理的自然规律依赖于绝对时空,而相对论下的自然规律脱离了绝对时空这些具象,依赖于人本身的状态更抽象的概念。规律爱因斯坦的理论重心从“世界应该怎么运行?”转移到了“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这种自然规律被抽象化和个人化,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已经和自然规律产生了必然性的联系——即使这种自然规律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但是人的状态确实影响了他所观察到的自然规律。

量子理论

这种物理规律的抽象性也体现量子理论上。量子理论最早由普朗克提出,其核心理论基于德布罗意的波理论提出“每个粒子的能量都是某个常数的整数倍”。这完全颠覆了经典物理能量连续性的运理。而泡利、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发展出早期量子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态函数和不确定原理。

态函数: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态函数表示,一般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非事件)有几个确定的态函数,被称为本征函数。而体系在某个事件上的可能状态可以由这些本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来表述。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态函数挑战了经典物理唯一性原理,即确定的物理条件只能确定唯一的物理状态,因此人观测到的就只能是这一状态。态函数的概念的颠覆了这一观点——确定的物理条件可以对应多个物理状态,人观测到的物理状态取决于这些状态的几率(概率)。换而言之,这些状态我们都可以观测到,每种状态出现的次数取决于状态的本征函数的几率。

现代物理学家把几率认为是超越经典物理诠释的自然规律,是为了解决黑体辐射与经典热学所带来的矛盾。就像古希腊人将他们无法通过理性解释和理解的力量归结为“命运”,现代科学家将经典物理诠释的自然规律进一步抽象化,提取出“几率”的概念——人所能观测到的自然现象不再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更高的“几率”决定的。

所以这一过程值得和古希腊人的“命运观”相比较。古希腊在处理人和神的关系上,将原始宗教的自然规律作为神的形式上升到古希腊时期自然规律作为人神之上的“命运”的形式出现。现代物理学家将自然现象作为自然规律的表象的观念,进一步抽象出“几率”概念,将人所观察的自然现象诠释为由自然规律和几率共同决定。因此,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如果几率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么在经典力学诠释的自然规律之上,必然还有更高等的自然规律。

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他主要通过数学证明了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存在确定值。这又与经典物理的唯一性相矛盾,甚至和运动本身的概念相矛盾。这一理论严重冲击了经典物理的普适性,为量子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任意两个非对易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处于确定的本征态。

虽然这一原理是通过态函数的数学推导得到的,但是这一结果和理想中和谐有序的“善”的世界相悖。 经典物理所描述的世界,是一个稳定、有序的世界,那么理所当然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的微观世界也应该是稳定、有序的。而从不确定性原理出发,这个稳定的世界竟然是有不稳定、随机状态的粒子所构成的。当物理学家追求自然规律永恒的真理的时候,却发现和谐和永恒居然是由不稳定和混乱衍生出来的。这给物理学家的认知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而这也是现代物理学家最为杰出的贡献。

在用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下,物理学家通过与过去矛盾的理论去解释,这是一种对经典物理中部分经验论的部分的剔除。“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所以困扰当时的科学界长达20年,就是因为科学界太过于执着于以牛顿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导致遇到相关的问题物理学家们会习惯于运用经典物理去解释。以爱因斯坦、薛定谔和海德堡为首的现代物理学家第一次质疑了经典力学的普适性,提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作为对经典物理的延伸和补充,更是人类认知又一次提升。

如果是经典力学是人类理性发展一次高峰,那么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即使人类对自身理性的又一次怀疑和内敛。经典物理的发展使得物理学家过分关注于人理性本身的发展,而疏远了对理性与世界本源的关系的思考。现代物理学家再度对到理性与世界本源关系这个贯穿整个人文史的论题上。这所带给现代人类的启示是,人的理性远并没有强大到可以完全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人类需要不断从世界本源的自然表象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资料来促进人类理性的发展。

二、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无论是古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都认为自然规律都是先验的,可以用于理解和研究自然规律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但是在现代物理学中,这种关系发展出了和古典、经典物理学截然不同的形式。古典、经典物理试图通过研究自然现象进而抽象出自然规律,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完全基于抽象论的推导,得到理论上可能的出现的自然现象,再通过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自然现象,以得到验证理论正确性的目的。因此现代物理学家更关注于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和更高级自然规律上的延伸。

和经典物理最重要的差异在于,现代物理学的目的正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古典、经典物理学更多的是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去研究自然规律的本质;现代物理学却同时存在着两条看似完全不同的路径,一是通过自然规律的研究抽象出更高层次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自然规律的研究去发现世界中隐藏的自然现象:

自然规律的诠释再诠释 这种思路继承了人类不断追求永恒的绝对真理的“一”即统一性的传统。“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的“理想的世界是真、善、美的统一”的思想。这种“一”在物理上被理解为协调性和普适性。所以现代物理学家始终在寻找一个可以囊括所有自然规律的“大一统理论”。这种需求来自于经典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三者的不相容性——经典物理适用于低速、宏观的世界;相对论可以解释高速、宏观的自然现象;量子理论仅限于高速、微观的粒子量级——现代物理学的世界是割裂成三块的,这违背了人对世界本源应当是统一的基本观点。如此,大一统理论代表的是人类理性最终能够到达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

自然规律的诠释再发现 现代物理学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新世纪人类的生活,电视、计算机、互联网都构成现代社会生活的支柱。物理学的实用性正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新视角——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应该服务于人类改造世界的进程,这是现代物理学很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盛行,表示着现代人对理性强大的崇拜,人类已经从生存到了解世界进入改造世界的进程,而这时人理性发展的结果。

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阶段——理性崇拜——古希腊人理性萌芽与命运崇拜的矛盾,到罗马人探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再到中世纪人们对理性的力量产生怀疑再度回到宗教寻求安慰,到现代人对宗教盲信的反抗和理性的再度迸发,这是人类在理性的力量和自然的敬畏之间不断选择、不断螺旋向上的过程。

回到上文提到的“人的理性远并没有强大„„从世界本源的自然表象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资料„„”,可以发现,当人类的理性扩展和再扩展的历史历史,理性总会经历一个过度膨胀的时期——人类认为他们理性已经足够他们去理解世界本源。这种时候,一些理性与表象的矛盾总会发生——人们发现他们无法去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所以一些哲学家会再度回到思考理性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来,而在不同的时代这种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柏拉图构造了“表象世界”和“理性世界”来解释古希腊哲学无法解释命运的困境;中世纪的人类发现理性无法使他们摆脱战争和贫穷,他们选择摒弃部分理性通过宗教来为世界本源找到解释的途径;在近现代,现代物理学对经典物理的离散也正是对人理性膨胀的匡正。

现代物理学的二大路径正是越来越激烈的理性与世界本源的冲突的矛盾体现。一方面,人类相信自身的理性已经趋近于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现代物理学家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寻求“大一统理论”来描述世界的本源。一方面是人类不断地反思理性的缺陷——现代物理学家乖离了经典物理,创造新的理论来弥补认知的狭隘和局限。而这就是贯穿整个人文史人类在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不断徘徊往复的时代缩影。但是这一矛盾的最终目的是惟一的——人类的理性最终要发展到理解到世界本源的程度。

而现代物理学所代表的理性怀疑和古希腊与中世纪的理性怀疑相比,具有鲜明时代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性表现在:现代物理学家了解到他们对现实世界了解和认知的局限性,大部分的自然现象他们没有发现和理解。而他们找到了通过发展自然规律来将新规律具体化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现实世界的“黑色地带”。随着对世界的自然现象了解的越来越完整,从这些自然现象抽象出的自然规律的完备性也越来越高,也更加地趋近于世界本源的程度。

现代物理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也开始进入瓶颈期了。和经典物理发展晚期一样,现代物理学也不免开始进入经验先入为主的怪圈了。反思现代物理学发展初期,以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等物理学家所展现出的人文精神,能够给现代物理学带来一些启示。甚至这个时代,当各类科学理论发展的越来越丰富、详细的时候,我们应该再次思考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理性真的已经可以完全理解世界本源了吗?整个西方人文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质疑理性的缺陷,才能从表象中挖掘到更多的理性资料,人类的理性才能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加趋近于世界本源。

第二篇: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二、人文精神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实,作为先进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为相互差异和区别,而且也体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补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设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对他很反感时,我们能够对他说“我讨厌你”吗?同样,当我们在大街上见到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人时,我们能够立刻就说“我爱你”吗?如果你这样说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被认为是疯子,要么会被打一顿或送往派出所。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

布劳德和韦德说的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

所以说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也不能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就需要愈来愈多的文理兼备的人才。今日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大学》、《中庸》的大道,重视人文精神,但亦包含科学精神。西洋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但亦不能忽视人文精神。西洋的哲学,本包括伦理学及美学,而求善求美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洋的科学,包括求真与求实,故有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以至工、医、农、商各学科的发展。西洋的科学发展,轻视了人文精神,故今日的西方,陷于彷徨无主的**状态。中国的人文发展--尤其是理学、道学--偏重于伦理观念、道德规范,而忽略了科学精神;且于文学、音乐、艺术,亦不加重视,故求善胜于求美,求善重于求真。实在真、善、美为人类世界鼎足而立的重要因素,缺一而不可的。

而且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速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需要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而且也要高扬和激发人文精神。

五、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

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和艺术则从情感的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科学与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人类才能够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严春友

燕山大学报万长松

《中央月刊》第4卷第12期顾毓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台湾成功大学六十学毕业典礼)

百度文库

2011-11-24

第三篇: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论转基因技术中的人文关怀

转基因技术——这个饱受争议的农业新技术:一方面在相关的科研人员和农业行业的业内人士看来,是可以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产量的技术。而另一方面,在部分存疑虑的公众和反对者的眼中,它则是风险难以判断,安全有待检验的技术。那么,转基因技术它到底安全不安全?为什么会招来如此多的争议?

科学研究,由于其技术性的一面,容易因忽视人文关怀而弱化人文价值。转基因食品,作为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食物,与我们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虽然老百姓在转基因技术上可能懂得不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民意,忽视人文关怀。

转基因技术是否有害,这个要靠科学来证明。但即使科学证明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对于老百姓他们自己要吃的食物,他们有理由,也有必要进行选择。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而忽视人文关怀,强迫他们接受转基因技术。

“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出: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唯科学主义”缺少人文价值关怀,会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后,这一分离现象表现的越加的突出。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片面的过分追求科学精神而导致弱视人文关怀,只会导致科技的暴走,道德的沦丧,终会给人类带来无法估计的伤害。

科学技术固然值得信赖,但人文关怀也并非不可取。科学技术,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服务的。同时,科学技术只有重视了人文关怀,才能凸显其人文价值,也才能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在当代我国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纷争难分平息之时,强化民意倾向,突出公共选择,也不失为一项可行之策。

第四篇:论人文科学的科学精神

论人文科学精神

摘要:本文说明了何谓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进而系统的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只有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并为我国现阶段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其精髓到底是什么?无论是一个小小的个人让座行为,还是大到城市、国家的建设、民众的教育,我们都在提倡人文精神,但好象没有谁说清楚了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渐渐得出了一个答案,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说到一个人的修养教养,其实质很简单:首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把别人也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别人,像知道自己的需要一样知道别人的需要,像保护自己样去保护别人。 其次,任何学科,即使在解决专业问题的时候,也能首先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科学应从人出发,再回到人。正如建筑师设计大楼,如果首先考虑人的需要,对人的本性有所理解,就不会设计出冬凉夏暖的房子,老师教育学生,就不会发生教育只是扼杀学生的对世界的好奇、天真的心,而像填鸭似地把学生教育成一个个世故的小大人。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

什么在那里。

科学精神是什么?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我们只有认真的思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才能更好的去引领社会的进步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

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 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

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人文精神的张扬对科学精神具有保护,激励与导向作用.人文精神追求的善,自由,平等等范畴,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护作用,现代科学家不再担心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柱了,相反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群之一.同时,人文精神内蕴着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理念和人生态度,对科技工作者进行科研活动电是重要激励. 但是,在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中,人文精神的缺乏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成果被少数人享有和科技异化两个方面.前一方面在前面制度创新的两个标准(科技经济进步与社会正义)及政治制度创新时已论述到,这里着重谈一下后一方面.现在全世界出现的所谓"后现代问题",就是科技异化的表现.过分强调科技作用的唯科学主义,"技术中心论",代替经济中心论成为另一种机械的社会发展观,而所谓"后现代问题"主要是技术中心论和唯科学主义造成的,主要表现有人的异化,主体意识丧失,精神空虚,主体感受受压迫与奴役;环境破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遭到破坏等.许多思

想家对此作过深刻批判.最早批判这一现象的是马克思,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对这种"技术奴役人"的现象,爱因斯坦也有与马克思类似的见解,他说:"科学技术一方面,它所产生的发明把人从精疲力竭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更加舒适和富裕;另一方面,给人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安,使人成为技术环境的奴隶.而最大的灾难是为自己创造了大规模的毁灭手段","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面对科学技术这种巨大的异化作用.他主张一切科学技术,道德,政治和艺术等"都是同一株树上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他从单纯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后现代信息社会文明共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反对遗留的封建落后文化还是发展市场经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都必须大力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世界形势和国情不允许我们再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近代我国向西方学习以来.包括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许多有识之士,都主张"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其精华就是科学精神.但同时要以自己的人文精神去整合西方科学精神以避免科技异化的

负效应.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人文精神,例如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个性和心灵自由,无为而治等观点,就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思想;儒家正诚格致,修齐治平,民贵君轻,德治,王道等学说,也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及对百姓大众的关怀.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人文精神的宝藏,它根本上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追求,这种追求在中国共产党那里具体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理论创新.这些精神通过制度创新加以保障,必将为新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中追求自由平等,注重环保等电值得借鉴.总之,在初现端倪的,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型的社会发展道路.”

第五篇:浅论诗经中的人文精神

浅论《诗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内容摘要: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特色。本文从《诗经》以人为本价值观、以人为中心的内容描写、追求的和谐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世俗生活 和谐 正 文: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过“人是文化的沉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人的创造,文学作品丰富的内容是以人为中心得以表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应该是文学的基本表征。《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就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特色。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和“本”的概念。“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比如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其次,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一、《诗经》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在《诗经》这些作品中,除了少数作品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神话世界,也不存在诸神和造物主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我们看不到诸神的足迹,也看不到神对人事的判决和预言,而是归结于人的努力。

《诗经》对人的描绘往往非常具体,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比如商代颂诗里,“天命”所以垂顾商人,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如《长发》诗中所云:“何天之休,不竟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这百样的好运归商人承受也仍然是商人努力的结果。而商的中兴则由于天子能礼贤下士和伊尹的帮助,“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长发》)。《周颂》、《大雅》中描写周人受命于天的发迹过程,就是自后稷、公刘、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等圣君不断努力、进德修业的过程。如《皇矣》诗中所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比于文王,其德靡悔”,“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反之,当宗周面临崩溃之时,尽管上天垂下了日食、地震等凶象,诗人仍不上战战兢兢祷告上天,而照样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小雅·十月之交》对国家的兴亡从人事上寻找最终的原因,并且把它诉诸诗的创作,这是周人以人为本的哲学、政治思想在文学中的最鲜明体现。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巫术宗教观念,也使诗这种文学体裁很早就从巫术宗教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在中国的原始诗歌中,像伊耆氏的《蜡辞》乃至甲骨卜辞中的乞雨词,还带有鲜明的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到了周代,这种原始宗教神学观念已经被周人的实践理性精神逐步取代。所以在《诗经》中,除了颂诗这种“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祭祀歌之外,在占有作品总数近十分之九的雅诗和风诗中,几乎很少带有宗教巫术观念的诗作。其实,即使是在《周颂》这样的祭祀诗中,面对冥冥中的上天先祖,周人也并不把自身的一切托付于神,更重要的意义是借此追念先公先王的道德功业,表达自己要“不懈于位”,要敬德保民,以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想法。如《周颂·访落》一诗,《毛诗序》云“嗣王谋于庙也”。朱熹《诗集传》曰:“成王既朝于庙,因作此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言我将谋于始,以循我昭考武王之道。”在《周颂·敬之》一诗中,则直写群臣如何在庙中劝戒嗣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这里没有像奥林皮克山上的众神存在的场所,他们也不能相信神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决定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了是诗歌的全部内容,情感投射的全部指向。他们是那样肯定自己,信任自己,心情地表现着自己,并且以自已的创作实践,把“文学是人学”这一在西方近代社会才真正提出的永恒命题,早在2500多年前的时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并且奠定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的中国诗歌发展的民族传统。

二、《诗经》描写了以人本身为主的世俗生活

《诗经》中的诗歌,大部分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有的是关于**、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诗经》 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使《诗经》带有亲切的生活感,使诗成为描写世俗生活最好的艺术,举凡是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恋爱、游观等各种世俗生活,都成为诗中的主要内容。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那农夫们身着狐裘的逍遥神态,武士们袒裼暴虎的矫健雄姿,情人们水边相会的深情注目,夫妻间琴瑟好和的切切心声,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世间,看到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并不是神创造的生活之美,体会到人类自身在平凡中的伟大。可以说在世界民族的文学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像《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之前就对人本身进行这样的肯定与歌颂,从这点讲,《诗经》无愧为凝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伟大的艺术。

三、《诗经》追求一种朴素的和谐

毛泽东喜欢读《诗经》, 认为《诗经》就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贤”。《诗经》中人们向往的生活是统治者体恤人民、人人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描写了一个盛大聚会的场景。这场景中有伐木比赛,有美酒佳肴,有歌有舞。人们通宵达旦,享受着生活的快乐。从中我们仿佛感到了我们最原始、最纯真的文化基因,这基因孕育于和谐适意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对自然报有崇敬之心,却无敬畏之意;对人有亲敬之意,而无争斗之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睦,无过于此。又如《诗经·小雅· 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涧中流水清又清,终南山上树青青.翠竹片片遮望眼,青松棵棵阻人行.如兄如弟手足情,同气连根一条心,不欺不诈永相亲. 继承祖业传祖训,盖起宫室上百间.门户向西或向南.兄弟一起同居住,和睦友好笑开颜.)描写了一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画面。其他还有很多,《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反映出士兵之间的和谐。《关雎》以雎鸠之雌雄和鸣,以喻夫妻之和谐相处。而一旦有人破坏这种和谐,人们就加以斥责,所以《诗经》中有许多揭露统治者贪暴和许多弃妇诗。如我们熟知的《硕鼠》对统治者发出的控诉,《诗经·邺风·柏舟》、《诗经·邺风·日月》、《诗经·邺风·谷风》、《诗经·卫风·氓》、《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诗经·小雅·白华》等充满悲愤控诉的弃妇自白。 《诗经》反应出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天”(或“上帝”)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对人的主宰只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出现,而不是有意志的神发号施令,人的命运主要由人自己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一种所谓“天命”的东西,但是这种“天命”决不是把握在神手中的“命运”,更不是神的预言或征兆,而只是人自身的善恶之行的必然结果。这种观念在周人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尽管黄帝、颛顼、尧、舜、禹、成汤、周文等传说中的“明君圣王”都发迹于“天命”的眷顾,但“天命”眷顾他们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德”,也就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人的命运,或者是国家的命运靠人自身来争取,正因为具有这种面对人类自身的理性精神,中国文化才真称得上是人文文化,中国文学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的文学而不是神的文学。而古代西方文学则把神看做人的主宰,认为上帝和众神永远控制着人类的生活与命运,并且以这种观念和情感进行艺术创作。

总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人文道路。

参考文献:

1、《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 作者:王志芳 山东大学

2、《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3、朱熹《诗集传》

4、《汉书.艺文志》

《毛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办公室管理制度下一篇:离退休人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