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2022-11-27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了解身边的历史,探寻逝去的岁月)

---安东火车站

经济学院

B0903班

一、 调查地点:丹东市火车站

二、 小组成员: 琚亚东 0112090302

关磊011209031

姚海龙 0112090320

三、 调查经过:

我们小组成员首先到丹东火车站了解情况,里面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丹东火车站的近代历史,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然后又经介绍找到了几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向他们了解到更加真实以及不堪回首的一段老安东火车站的近代历史。

问题1

小组成员:安东火车站建立的大约时间?

工作人员:

1.1904年,日本帝国主义修建了安奉铁路(沈丹线),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最早修建的铁路,并设简易火车站:铁一浦驿。

2.1909年(清宣统三年)8月,安奉线改为标准铁道并架设鸭绿江大桥,与朝鲜铁道接轨。通过这条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直通釜山,抵达日本的大通道,日本帝国主义者抢运从中国疯狂掠夺的粮食、煤炭、矿产等物资。

3.1912年(民国元年),铁一浦驿改为“安东驿”。1914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挟制北洋军阀签约扩建了安东站场。

问题2

小组成员:安东火车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条件下的?

工作人员:

20世纪初,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了攫夺铁路权益的狂潮,安奉铁路便是日本强行修建的许多铁路中的一条1904-1905年,日本出于日俄战争的需要,修筑了安奉军用窄轨铁路.其后,为了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1914年6月,日本挟制北洋政府签定条约,对安东站场进行扩建。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才建立的丹东火车站。

问题3我国政府是在什么时间失去对安东火车站的经营权的?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军队便侵占安东和凤城。是年12月15日,日伪改辽宁省为奉天省,安东县隶属于奉天省,为甲类县。安东市从安东县析出,与安东县同隶属于安东省,市区划金汤、元宝、中兴、镇安、浪头、大和、旭日7个区。自此,安东站的经营权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

问题4

小组成员:安东火车站及铁路的经营权在何时何背景下回归中国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驻安东市。11月初,接收日伪政权,成立安东省和安东市、安东县、凤城县、赛马县、宽甸县政府。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东县九连城和五龙背区先后划归安东市。1946年6月,成立辽南省二专署,隶属于辽南省,管辖安东、孤山两县。11月,改属于安东省。翌年3月,撤销二专署,安东市、安东县和孤山县均直属于安东省。1949年5月,辽东省成立,安东市隶属于辽东省。安东市是安东省、辽东省省会,为安东省和辽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此,漂泊了13年的安东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 调查总结 蓦然回顾这些历史事件,仿佛在抚摸这座城市生命的年轮。鸭绿江边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败绩。日本侵略者以防止 “沙俄卷土重来”为借口,在鸭绿江畔擅自修建了一条军用窄轨铁路,这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日本帝国主义将铁路从鸭绿江畔一直向北修建,直至奉天(今沈阳),建成了安奉铁路,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安奉铁路改为商业运输;修建鸭绿江铁路大桥,将安奉铁路改为标准轨,构成东北、纵贯朝鲜半岛直达釜山的一条运输线,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掠夺的财物经这条铁路源源不断运往日本。

“满铁”摄影队拍摄的安奉铁路和安东站照片,真实记录了殖民者经营中国铁路的真实情况,向后人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老照片和这些尘封的记忆,让我们走进历史隧道之中,时间的岩层里渗透出这片土地独有的生命气息。在久远的历史年代里,线路、桥梁、车站、站台、雨棚,处处彰显出铁路建筑元素。

这些黑白历史照片质量都是上乘。老照片焕发出历史的光泽,在一个缺失积累和铭记的时代,唤醒了记忆。在几十幅殖民地时期的铁路老照片里,日本人都忘记了自己作为侵略者的身份,怀揣建设 “家园”的梦想,精心地“经营”南满铁路,直到有一天他们被彻底地赶出了这块土地。最后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探寻逝去的岁月。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调查报告

摘要:

经济日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不仅仅只追求物质上的需要,也更加注重精神思想境界上的发展。现如今,各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历史景观点都得到了较好的完善与修复,这是值得我们认同的。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园区,既是我们健身锻炼,放松心情的地方,也是我们饮水思源,缅怀那些为我们争取幸福生活的伟大的革命烈士们的革命圣地。当代社会仍旧在不断发展,人们大多忙碌于生活,穿梭于人群,爱国的热情不再那么显而易见,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的探寻,对人们思想境界的了解,也想知道那些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在人们心目中存留的印象,对历史的想法,我们选择了碧沙岗公园这一纪念园区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多的了解到了历史知识深处的意蕴,也意识到这些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支柱,精神启迪。

关键词: 碧沙岗历史 革命精神 纪念 调查 学习

一、碧沙岗公园的历史

碧沙岗公园占地约400亩,是郑州西区居民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然而,当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70多年前,这里却是城区以西4公里一片风沙弥漫的沙丘,当地人叫它白沙岗。

1928年春,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军阵亡将士,责成交通司令许骧云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地。1928年3月陵园动工,当年8月竣工。冯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陵园中部设祠堂,名“昭忠祠”。祠为古式建筑,占地约407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冯玉祥亲笔所题的“碧沙岗”三个字是地地道道的“四旧”,理应砸掉该,可因为它太高了,所以才免遭厄运。 碧沙岗北伐阵亡将士墓地建成之时由4部分组成。陵园中部是烈士祠。烈士祠里悬挂着匾额,存放着刻有烈士姓名的铜牌和记载烈士功绩的金册、碑记等。祠堂之前是中山公园,由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以及水池和石桥组成。祠堂后面是开阔的烈士公墓。烈士公墓的东南是民生公墓,安葬着官兵的眷属。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北伐战争纪念碑”。

1986年,碧沙岗陵园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她是全国保存下来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陵园。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碧沙岗公园内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时逢节假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常。如今的碧沙岗商埠林立,已成为郑州三大商圈之一。郑州市碧沙岗公园还是郑州市建成的9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之一。

二、北伐战争的历史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加深了革命认识,保证国家独立,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这次我们去碧沙岗公园的调查,发放的问卷大多数发到了周末出来放松心情的学生手里,还有就是少数来游玩的成年旅客以及极少数50多岁前来健身锻炼或者专门来缅怀烈士的老年人手里。针对这次的调研,和我们的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年龄段对碧沙岗的历史了解有一定的不同。大多数人也就是35岁以下的人大都知道碧沙岗公园的前身是烈士陵园,但是还是有个别人不能知道是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但是由于问题设置,他们大多数知道北伐战争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还是有个别人是真的不了解历史;在碧沙岗最初是谁建立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都能知道是冯玉祥,但是还有人会选择错误;没有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会进行吗?对于此问题的选择,“会”占了60%,其余各占20%,关于国共合作对于双方来说的问题选互利共赢的占到80%,只有一个人选的不利于共产党,当然还是有不知道的人存在。从这两个问题里面我们知道人们对于国共合作的认识还是很好的;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选择利大于弊的占70%,弊大于利占10%,不清楚的占20%,大家对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革命烈士的重要品质70%的人都选了“不怕牺牲”和“不畏艰险”,其余也有20%的人选择上了“乐观自信”和“与时俱进”,这是一道主观题,我个人感觉这四个都是革命烈士的重要品质;在现今我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中40%的人选了钓鱼岛问题,看来大家都很关心钓鱼岛的问题;假如有一天战争爆发50%的人选择了“捐钱捐物,抵抗侵略”,也有20%的人选择了“主动参战,保卫国家”,另外也有选择“视战争性质而定”的,国人的爱国热情还是很高的;大多数人被问到民众的爱过热情时40%的人认为大多数人高涨一时,时间久了就忘了;在看战争剧时60%的人是一边为了了解历史,一边为了娱乐,单一目的地各占20%;现在的80%的人是通过相关书籍和史料了解历史,也有人是通过电视剧,实地考察,他人讲述等方式了解;在问到爱国问题是100%的人都是爱国的,而且80%的人认为高校开设相关历史教育客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通过这次调查,虽然大多数是学生,但是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并不是很好,所以我认为高校开设相关历史教育客程还是很必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爱过热情,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四、调查感想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对碧沙岗公园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郑州的年轻人,也许只知道碧沙岗是一座公园,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但60岁以上的老郑州人,称这里为“老冯义地”。这里完整地保存了88年来郑州的革命历史。从恢宏的北伐战争,到中原大战,再到抗日战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碑亭。当我们站在民生、民族、民权3座亭子边,似乎可以听到北伐军当年那气壮山河的呼声和枪炮声。1945年抗战胜利,冯玉祥的旧将刘汝明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为了纪念第29军抗日战争时期阵亡的高级将领佟凌阁、赵登禹、张自忠以及积劳病故的原29军军长宋哲元,刘汝明在原有的民族、民权、民生3座亭子后旁边又建了两座亭子。5座亭子的前方另建了一座纪念塔,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1994年,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原址上建起了现在“北伐战争纪念碑” ,聂荣臻元帅题写了“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

现在的碧沙岗公园内的美好的景象,无不归功于北伐战争中英勇作战的将士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日的美好和繁荣。此时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看到这些景象,也必定会感到欣慰。回首历史,碧沙岗公园只是近代中国史的一个缩影,我们能够通过其了解那段屈辱史,探索史,抗挣史,能够更加坚定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小结: 历史是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与意义的,我们忙碌于现实生活,感慨于生活艰辛,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更应从思想上去探寻,去追求,想想无私奉献的人们,想想那些不畏艰苦的革命烈士,满怀一股爱国情,学会感恩,学会热爱,努力学好知识,学习那些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的精神,微笑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吧。

参考文献:

1、《郑州晚报》 2015年10月24日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3年版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 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 雷雨晴 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

(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宣扬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呼吁改变国情固然是好,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缺点。

在《敬告青年》之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完完全全贯彻其中,成为一条将这六项标准串联起来的线索。民主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检验一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惟一准绳,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敬告青年》所针对的对象太过狭隘,几乎全部指向青少年知识分子,并没有普及到群众里面去,忽视了中国真正的群众基础,没有正确认识到当时的国情。除了一些空空的政治口号外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同时,一味地学习西方摒弃东方,多多少少带有崇洋媚外的感觉,一味地否认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全盘否定,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缺点,成为了它的弱点,只起到了小范围的表面上的传播思想的作用,并未能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与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相比,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但是《变法通议》却主张从教育、考试方面进行改革,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说明当时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并不是全盘吸收,对于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但是它只揭示了造成中国人才缺乏、民智未开的教育原因,却没有从更深一层看到造成中国教育落后的政治原因,这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敬告青年》侧重于思想方面的改革,但是也由于其受众的局限性和全盘西化的倾向并未能直接促成社会的变革。

在我阅读《敬告青年》之后,虽然没有极大的震撼感,但是感触还是有一些的。《敬告青年》中宣扬的民主科学、对青少年的希冀等等,在现今却仍然没能够完全实现。

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充满我们的生活,青少年的相关问题更是数不胜数,“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少年为何却频频爆出杀母杀室友吸毒强奸的新闻,而且有不少是和知名高校挂钩,知识分子,这一条符合,而知识分子所有的觉悟呢?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腐败思想流入、侵蚀国人的身心,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今天早上我无意间点开一个新闻,然后便花了一个小时去了解这则新闻的衍生——非主流和杀马特,光是翻看那些图片就让我感到震撼,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都是哈韩哈日哈美哈欧的表现,一味的模仿最终导致了怪异杀马特的流行。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有合作但也有冲突,日本岛国文化渗透,美国的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每时每刻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譬如,提笔忘字、传统文化后继无人这种现象,不正是漠视传统文化转而投向外来文化的表现吗?尽管有汉字听写大会出手相助,但并不能放松警惕,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化碰撞有时候甚至比政治军事上的比拼更加激烈。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或许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背景下能够激励青年们解放思想,从封建的牢笼中看到一丝希望。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适用了,我们既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熏陶,又需要国外先进文化的陶冶,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样我们才能成新鲜活泼者,才能成为社会之新鲜活泼细胞,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

专业:临床医学一系xx班学号:139800xx

在中国近代史的吴炜老师推荐下,我拜读了由张鸣前辈写的书《重说中国近代史》,该书语言诙谐,让本来稍带点枯燥无味的历史带上了趣味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响起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那一段历史,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但是反观当代,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这一段深沉的历史,不管是真的没有涉及,或者不感兴趣,抑或了解这段史料但无法正面面对这段惨痛的历史,这些都是危险的,其中我们难道没有觉察到这个危险的信号吗?难道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习惯逃避,习惯抵触,习惯无视,习惯抛弃吗?如果不想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认真把这段历史当为警钟,时刻警醒我们要自强不息,时刻记住曾经民族的伤痛吧。而这也是研究历史想带来的效果;正如张鸣前辈在文中所说:冷静的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一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当然惨痛的历史亦然!

回首一段史实,首先要摆正态度,如果带着扭曲的心态去看历史,很多人最后会陷入过度的意淫世界中,这样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毫无疑问会危害这个人,最后会沉迷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走火入魔状态中,这与历史是促人进步已经是背道而驰,问题固然不是很大;但是倘若整个民族使然都带有这样的心态,灭族的命运会逃脱不掉吧。不过当代的国人对待这段历史没有上述的心态,但是却有着三种较为奇异的心态,作者也有趣地把这三种心态分别比喻为‘怨妇’、‘泼妇’、‘情妇’心态,前两种心态明显带有着偏激的态度,要不就是怨恨世界列强欺负我们弱小,要不就是一直不服世界列强的欺凌,认为历史上我们一直都在反抗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抱有第一种心态的人,你们怎么能带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呢?‘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似乎一直都存在吧,所以弱小的自己怎么可以怨恨对方欺凌自己,你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不逐渐强大起来,能够和它们分庭抗礼;要不就静静等待灭亡的命运。抱有第二种心态的人似乎不太正确认识到当时中国和外界的差距性以及中国根深蒂固的落后和封闭理念,过于冲动的看待历史也算是有些接近意淫状态,所以也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近代史。第三种‘情妇’心态够为折中,能够冷静的审视历史,也能理智的分析过去,从而通过总体的分析得出总结:殖民史也是一段好历史!其实作者把其称为‘情妇’心态也是有原因,现在的人都知道‘情妇’是一个贬义词,所以显然这样的心态在作者认为也是错误的,事实上确实有够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你要感谢别人帮助你锻炼脸部肌肉吗?所以带有‘情妇’心态的国人其实也只考是虑殖民者鞭策着我们要强大起来,却忽视了这群殖民者阴暗的一面:掠夺和奴役!因而面对着这段历史,我觉得应该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并且对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也要应该联系国外的环境多方面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上面三种心态似乎都是带着一种不变的心态看待这段相对较为漫长的历史,实际一段历经110年的近代史中,我们国家和外界势力以及其和我们的关系有着很多的

变动,所以其好或其坏能比喻为一个振动函数吧,即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到底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和涉及的外来者和我们国家的表现?这样看待近代史难道不更合理吗?我觉得看待近代史的心态中只要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事件,然后把其放大再毫无根据的把它代表为近代史,是现在我们国人看待近代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抛弃这种局限思维才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近代史的进程。

而恰好《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按照中国近代史各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挖掘各个历史事件的外在联系性和内在因果性,且外对于每个大型的事件,也努力的在细致上丰富还原当时的事实,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执政情况和外面列强的真实想法,因而有助于我们以更正确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把作者提供的一些细致的历史事件和作者较为缜密的分析摘抄下来,以下内容便是对书中提及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致内容以及作者所持有的观点的分析:

(一)、在两个世界的碰撞中,当分析为什么在军备等级相差不多的前提,但一个途径漫长路途的疲劳之师最后居然以较少的数量练克一个大国的数支大军的时候,作者其中便有从一个国家的统治的力度的细致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统治机器在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由‘有规则’到‘潜规则’,最后到‘无规则’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这个已经有了200多年寿命的清皇朝根据历史的一般规律性也确实应该踏上了‘无规则’这样一个混乱状态,所以这样的军队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从其中,便可以看出,作者在分析近代史的过程中没有抛弃清皇朝的本质,它不过依然属于封建体制的产物,所以它的命运和之前中国古代其他封建国家的命运不会有太多差异,从而类比得出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官员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无规则’充斥着,从而也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一支伏笔。

(二)、在帝国古老命题新解中,鉴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太平天国在接近胜利后的瞬间消逝,作者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几个失败起义进行比较,认为农民其实不是没有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需要整合,倘若没有人整合,即使再大的力量也成不了一件事,并且得出整合农民的力量需要士大夫的参与,但太平天国的早期起义中没有注意到其对士大夫一直信仰的孔子的不敬,所以太平天国后期发现士大夫基本不参与洪秀全的起义运动,因而最后太平天国运动也因为缺失了统一的理念,在历史长河中远去。

(三)、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首先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的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国家需要富强起来,而且当时领邦的日本似乎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所以清朝的部分官员开始萌发出一种斗志:既然别人能学好,我们也可以,然后等我们学好了,就不用再受人欺凌,这是一种好的心态;并且还有一个优势条件是当时我们国人并不排斥洋务运动,毕竟历史上有过其他国家对其的强烈反弹,所以少了国人的排斥这一关后,中国实行洋务运动似乎会成功啊,毕竟那个时候西方列强也十分赞赏中国的洋务运动,在这种无内外加压的情况下,貌似没有什么阻力阻扰这个运动,但为什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发现当时洋务派只是革新在制度的表面,且外普遍缺乏精英的参与,尤其是军队都仅仅只是练兵不练军官,这样的军队能称得上是现代化吗?就像上面所说的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整合的话,那也成不了事的,所以,没有好的军官怎么可能打得出好的仗呢?因而洋务运动中

中坚人才貌似长期匮乏;且外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西方列强认为会达到的效果,不是说学日本的吗?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先是由官办企业为主导,然后发展到官商督办,最后过渡到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商办企业的手中,但是中国却只完成前面两步后就不再走下去了,这样的运动彻底吗?不彻底的运动、不彻底的学习会有效果吗?最后的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也告诉我们:没有!也是因为此我们中国开始踏上了前面那种‘怨妇’心态中认为的我们一直被外界欺负的荆刺路。

(四)、谈及到近代史上的变法,不得不提当属近代史上第一次变法;百日维新,看到这个词就知道无疑这场运动失败了,只有那一百天而已,而究其原因首先不能忽视的是逐渐浮现的民族劣根性:我们学习总是想走捷径,其实当时的洋务运动也已经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因为为了富强,然后又看到友邦的成功,我们自己就只想直接搬别人的那套过来用,为什么不自己想呢?这样能贴合自己的实际,或许会进展更快呢?所以我们国人想走捷径的急功求成的心态让我们这两场运动都失败了,其外还有就是维新派之间具有地域分化和思想派系的分化,更为严重的是维新派排斥当时势力大的洋务派和慈禧太后,当我读到文中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很想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大boss撑着他们,竟敢有如此大的勇气,可也太让我吃惊了,皇帝,一个基本没什么实权的皇帝,这样的改革能有多大进展呢?而最后刺杀太后的这一馊主意不过是加速了维新运动的结束罢了。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越发急于求成,而结果也是越发早早了结!并且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由洋务运动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失望到百日维新的中国政治体系出现严重倒退,中国能够强大起来的条件和机会貌似也越来越少了。

(五)、关于清末新政,现在有部分史学研究者认为假若当时让清朝新政一直搞下去的话,中国将会成功地在列强瓜葛的氛围中重新成长起来,或许中国就不用在经历此后的军阀混乱、国名革命、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这样烽火纷飞的乱世了,但实际上真的会那么乐观吗?还有历史的一个性质必须坚持就是:历史不容假设,所以这样的假设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如果清朝一直执行新政的话,是可以肯定中国政治体系会由封建体系过渡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但过渡到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中国就一定能逃脱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吗?这样的体系就真的适合中国吗?这似乎都是一个不能确定的事实吧?所以我认为对于清末新政的立与破的问题,不必要纠结过多。而作者在阐述新政的问题时,似乎十分支持新政,并且带有点偏向于憎恨革命党派的革命,其实对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我有些许不是很赞成,首先谈及到清末新政中提出的预备立宪,其实当时很多人认为预备立宪中的民主是一种假民主,作者变为此解析民主实质应该是一个过程,所以应该循序渐进,但是谈及清末新政中的废除科举制的时候,这不是矛盾了吗?你不是说新政中的预备立宪体现了循序渐进吗?但是科举废除貌似不是很激进吗?毕竟这可是历经数个朝代,但任然遗留的产物啊,怎么能一夜之间让它灰飞烟灭呢?所以对待新政的决策不应该把它看得太好,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和士大夫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么缜密的决策呢?所以不能过于乐观看待清末新政。

(六)、过去的历史书评价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但书中解释实质并非如此,确实也是,怎么可以仅仅通过它‘不碰列强、不反帝、不反封建、不敢发动群众’就判定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呢?他们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根据我们中国当时的国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革命的规模和烈度,从而减少社会动荡,让我们国家能够顺利地度过共和制。不过似乎历史潮流告诉了我们: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带给中华民国的共和制让中国的政治格局更复杂和

更混乱了,因为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不适合共和制。所以此后中国的政治局面越来越乱,也是这场革命,之后带来了中国南北对抗、军阀纷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看完整本书后,在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其实还是发现尽管中国的格局越来越乱,但也能推断出此时此刻的中国开始慢慢成长起来了,当然还是一个弱小的受人欺凌的角色,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成长为一个懂事的青年了,也有了能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能力,让他们慢慢失去对中国的野心。不过不可忽视的是依然摆脱不了弱国的命运,所以回顾这一段历史,让我明白在这个丛林时代,只有强大了,才有话语权,所以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应该执着于“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念,担负着为国做担当的觉醒。除此之外,也让我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我没有什么实力,最终的我也会踏上当年中国踏上的道路——受人欺凌,所以在这个社会必须自强,开展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自己才会像强国有着话语权般有着选择权。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活动

读书报告汇编

专业 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设计) 班级 景建1班 学委 黄艺

日 期:2015-5-21 《重读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个性鲜明,在嬉笑怒骂中藏着严肃的悲悯之心。社会责任感使然,张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天下事,为历史与当下人物事件虚华假面,使真相豁然,真知毕然。

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摇晃的中国》、《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武夫治国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社会作用》、《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历史文化随笔有《中国心绞痛》、《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等

【写作背景】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课,大学本科都在开,但是名义上讲的是历史,实际上却不是当成历史课开的,而是按政治课开的,即使在历史系也是如此。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是想给大家灌输一种世界观,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观念史。所谓史实,是被要求服从某种观念的。

可以说,我国的近代史讲解都走着一个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其中一条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三大革命高潮,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折腾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洋人那一套东西。

事实上,我们大多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革命搞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重新开放。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噪革命,重新开始鼓噪排外。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会回到哪儿去呢?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的、精彩的,又是如此颠覆的,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简单的奸忠两列、黑白分明。当诸多人物与史实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难以用一句简单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视一段被扭曲的中国近代史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国人今日问题的精神根源。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这段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真实历史: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间、满族与汉族士人、洋教与本土信仰、枪杆与笔杆、造反和维新、科举与革命„„在这段历史,除去屈辱与仇恨,还有着太多的内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引用作者的一句话来陈述他的基本观点——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心得评论】

阅读完全书,将作者的历史观概括起来便是——中国在近代为什么会被屈辱的挨打?其一,是因为中国在各个层面上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创建的近世文明;其二,因为中国中世社会与西方创建的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之间的差距。正是这两点,导致中国在近代一次一次屈辱的加深,而在义和团运动中更是达到了顶点。于是,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试图抄近路——学习西方,无论是学英、美学、学日还是后来的学苏俄,其实都是在模仿学习西方人创建的近代工业文明,创建近代社会体制。所以说,作者用“近代化”三个字概括了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等改革、改良措施或是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暴力革命。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近世中国从中世纪社会的落后状态中解脱出来,走向创建近代社会,打造工业文明的强国之路。

相比较起我们的一般认知——范文澜、胡绳的基本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 (通过查阅,我们了解到范文澜的基本模式指的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始人即是范文澜先生,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上册)》为近代史研究提出了“四段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乃第一阶段,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为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为第四阶段。他认为第一阶段包含反帝反封建两个矛盾,以反封建矛盾为主;第二阶段包括国内民族斗争和反帝两个矛盾,而反帝矛盾突出;第三阶段以反帝为主要矛盾;第四阶段以反封建为主要矛盾。而胡绳的基本模式指的是——胡绳先生则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著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后一本书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影响深远,一版再版。胡绳始终坚持他在探讨中国近代史发展规律时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他在表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时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 通过对比,我们普遍认为,张鸣教授的对历史的见解,相比简单的以暴力革命历史观为进步的主流观点,或许更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实际情况。

抱着学习的心态,大家用了一个月读完了《重读中国近代史》。在最开始的阅读中,我们就被通俗易懂、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以感知,我们所接受的历史其实并不怎么受到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在最开始的学习中,大家也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在讨论前,我们的一名组员曾说道:“一提到中国近代史,我就感觉可恶、内心格外愤慨。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可是,当大家阅读了《重说中国近代史》后,很多想法得以改变——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鲜为人知的被隐藏的历史,更告诉了我们需要全面客观的来看待历史。

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便直接的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起初,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接受这种说法,可是随着渐渐地深入阅读,我们的想法随着作者的思路发生了转变,发现作者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

可以说,这本书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便在于——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可能是使得我们观念逐渐改变的原因之一,使得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所以,在反思中,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说有负面影响,而是只有当我们知道更多、更细的时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随着向后深入的阅读,书中所述的历史故事与我们身所认知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阅读交流中,我们发现: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可以发现,这本书在对一些近代历史事件的评价与我们所以为的评价存在极大冲击。

对于这一点,有的组员对其有着深刻的感触——在清朝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起义军“义和团”。书中对于义和团的兴起认为是西太后用来对付洋人的默许产物,和士绅支持推动的结果。义和团是以神论让平民相信他是顺天而为,常常我们在历史课本上了解的是“诚然,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但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不容抹煞: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争斗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摘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褒有贬,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义和团的形象大打折扣。它利用平民对古代先贤的崇拜心理,就是“有宗教性质的民间团体借助气功的魅力进行传教”,他们“实际上成了一些顽固派的工具——整肃政敌”。《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对义和团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有重要作用有不同的见解——“解释这个问题不能以此夸大义和团的作用。因为西方国家本身就有多面性。”“西方国家国内的许多政治家已经开始对以往的殖民政策进行反思和批判,处理国家间事物的道德水准跟以往已经不一样了”。列强从清政府的得到的“赔款”也是实行退还庚款,以成立中法大学、中英大学等高的教育学府的形式,从这看出这也促进中国革命的进程,很多的革命者从此诞生。

另外清政府,西太后一直为我们不耻,认为他们毫无建树。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却道——新政,这是清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改革的三大新鲜事物:媒体的壮大;新市民的兴起和发展,士绅和商绅团体的壮大;准议会的出现。并且还有立宪的想法,只可惜因为皇帝和西太后的去世而告终。这一改革让中国经济在列强的压榨下又慢慢富裕。科举制度,这沿袭几千年的制度并不像我们想的那般死板顽固,它促使民间的文化传播。被誉为“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依旧失败了,失败在他的软弱,最后袁世凯成为了总统。

但在面对这些与认知不同的区别中中,我们在有些地方也任然存在质疑。例如,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同时被西方打开了国门,中国是鸦片战争,日本是黑船事件。中国,日本几乎同时开始自强,同时开始富国强兵,同时开始向西方学习近平代化。日本称明治维新,中国是洋务运动。可是日本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一直昂扬向上,一路成功一直到二战被打败,然而中国却败的一塌糊涂,甚至被各小国欺负。同时改革,却有着差距巨大的结果。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作者通过比较当时日本与中国的不同,强调因为这些不同,日本则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功。然而有些组员参考《晓松说》对此产生了同样的疑问。真的是因为这些不同,日本才获得成功,而中国落败了么?如若甲午战争,中日对赌国运时,中国赢了。在分析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时,原因仍可以不用改写,只用把日本改成中国。其中原因的论述中的一条说日本有藩镇,然而中国也有。日本有神道教,他们信仰天皇,所以团结获得成功,然而中国有儒家,也有自己的科举考信仰。这些种种都反驳了作者在书中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

其次,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大量不为人之的史实。我们在对义和团运动的讨论中发现——《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述重点是义和团如何抵抗八国联军,对义和团给社会造成的破坏鲜有详细的记载。张鸣老师却根据大量不为人知的史实,把义和团给社会造成的社会破坏做了详尽的罗列。

感触最深的一点还在于,这本书能够尽力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说历史人物的对错。我们认为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太多研究历史的人,习惯用后人的视角去评说已经远去的历史。结果,历史反而成了“借古喻今”的题材,而要保证历史结论的客观公正真是难上加难。

当然,并不是说这部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颠覆官方对近代史的诸多论断,相对的,我们认为其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以新颖的表述改变人们对近代史的诸多误解,让人们能够带着怀疑去读我们的近代史。

【结语】

通过阅读《重说中国近代史》,我们深刻的感知到——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相较于以往看过的历史书籍,不是充当现政权的喉舌,就是极力反对现政权。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例如:太平天国起义。张鸣教授客观地分析了该起义的的来龙去脉,一方面论述了这次起义的某种必然性,但并没有给与过多的正面评价。即使从革命的观点来看,张鸣教授也并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革命性,相反是封建王权思想的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教授从根本上抛弃了阶级的观点,他总是站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臧否人物。例如林则徐这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提到的历史人物,传统上对他的评价过高,认为他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作者认为林则徐仍是一个中国传统官僚,虽然睁开了眼,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很少,甚至出现了许多笑话。再比如孙中山,虽然他屡败屡战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与日本、苏俄、会党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个人崇拜的主张使其形象受损。还比如北洋军阀,张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北洋军阀都是坏人,他们有的在下台后房无一间,身无分文可以看出并不是毫无理想的酒囊饭袋。

这本书给予我们颇深的感受——它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们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上册)》 范文澜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

《晓松说》 2013-09-06 甲午海战中日对赌国运 《晓松说》 2013-09-20 日本出征英勇无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下一篇:中国魂阅读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