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结束

2022-11-27

第一篇:中国城市化进程结束

中国城市化进程

班级:规08

3姓名:李清林

学号:2008302316

中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 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 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 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 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也揭开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新篇章。在共和国六十华诞之际,认真回顾建国以来60年的城市化进程,全面展 示和深入总结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化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 来的重要使命,也是编者编著此书的最终目的。一般来说,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世界现象,当前理论界对于城市化内涵尚无统一定论。在《中国城市化进 程》中我们所理解的城市化是指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先进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演进的复杂历史过程,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 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演变。

回顾6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历经了三个历史时期,即曲折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科学发 展时期。改革开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分水岭,各项城市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突破与创新,使城市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城市化发 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引领着城市化进程迈入了科学发展新时期。在6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动力从过去政府单一力量主导转变 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力量共同推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落差逐步缩小,城市化地区发展由不均衡向均衡协调演进,城市对人口和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由弱变强。 可以说,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既遵循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和演变轨迹,更处处体现着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特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

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 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 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 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 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

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

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必须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 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 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我国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现有32个,其中东部16个,西部6个.中部10个,基本覆盖全国。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进入国际竞争前沿的中国高地。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 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 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敢于克服“大城市不大”的现状。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要克服“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现状。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 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 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 长。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要克服“小城镇不优”的现状。

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二篇: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一) 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城镇化实质是化农民为市

民,只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最终在非农产业获得稳定的就业,留在农村中的劳动力才能从专业化、大规模的农业经营、生产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入,进而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

(二) 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控制人口起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而城

镇化是一个人口增长自动得到控制的社会经济过程。城市市民收入虽然高,但是城市生育、抚养、教育子女的成本比农村要高的多。城市中这种抚养子女的高消费成本和生育的高机会成本的约束,使人口增长得到控制。从而对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具有明显的意义。

(三) 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更好地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特别

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与世界经济交往中用便宜劳动力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换取自己因土地资源稀缺而不能充分生产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速城市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将极大提高消费货币化程度并改善原有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结构,增加对包括耐用消费品在内的工业消费品的需求量,从而为城镇市场中已趋于饱和的消费品开辟出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而使目前因需求不足而聚集起来的巨大工业生产能量得以释放,并为延缓某些产业部门的衰退期和促进新兴产业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加速城市化进程还将引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及居民住宅建设,从而极大地促进建筑工业和道路修建工业的发展。

(四) 城市化进程中,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用城市文明引导农村文明,改

造农村文明,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文化的接受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本身的认同与接受。

(五) 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改变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中国的城

市化进程有利于降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增加城市居民的数量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 推进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内需,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

驾马车”之一,推动城市化进程将增加增加中国城市居民的数量,并且扩展中国城市区域的范围,进而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购买力增强,拥有更强的购买力。所有这些都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七) 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

家发展的先导,不仅对其GDP有着强大共享,而且引导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在全球化背景下,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主要看其城市的竞争力,更有甚者,认为城市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由此可见,城市对一个国家的作用之大。不难看出,推动城市化进程将极大提高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在总体上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

第三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

本报记者谢松林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因此,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本报记者本月18日采访了对中国城市问题颇有研究并著有《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市制》等专著的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就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访谈。

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与过去的城市发展方针有何不同,如何去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答:国家“十五”计划中对中国城市发展道路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控制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改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完善,这是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一个大调整,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所谓“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大中城市,也要发展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相,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一般而言。在城市化水平在30%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超过30%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5%以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迟早要达到70%左右的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国总计大约要转移7到8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城,这就必须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块来承接。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特色互补。我1997年在新华社的《瞭望》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现在看来,不仅是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注意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如何协调发展?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不能象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宜大则大,能大则大,宜小则小;其次,要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在尊重市场经济自然发展基础上,采用政策手段对大中小城市规模进行适度调控,一个地区应有大城市、中心骨干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对于骨干城市奇缺的西部地区,应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倾斜政策,培育一些骨干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没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很难发展得好。现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就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否则,它们是发展不起来的。

同时,小城镇的发展也特别要强调规模效益。我国有2万多个小城镇,但规模都不大,效益不如大中城市,也不如设市小城市。小城市的发展成本要低于小城镇,效益要好于小城镇。

问: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构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三根支柱,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成为里论界、学术界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请您谈谈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

答: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是40%,比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50%)低,工业化水平也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是“逆城市化”发展。在1958年底前我国的城镇发展是合理的,58年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因此60年代进行了整顿,之后,城镇发展停滞不前,出现逆城镇化。数据显示,196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19.6%,而1977年底为17.9%,近20年时间里,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了。另一方面原因,在20年中,虽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工业化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步伐加快,相应的农村人口转移加快,但由于户籍管理的滞后等原因,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仍然慢于工业化的速度。

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城市是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基地,加城市化进程不容置疑。首先要加快城镇

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创造更多的“饭碗”,加大城镇就业力度,开发人力资源。现在很多人对农民进城很犹豫,害怕夺城里人的饭碗。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一方面,城市里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所以农村劳动力来,能找到相应的岗位;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

其次,要调整、完善农民进城的政策。今年元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农民进城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很有利的。

第三,在行政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城市化发展要以市镇作为载体,设市设镇不等于城市化,但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增设新的城市,新的城市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都大量地增设新的城市,如,英国十八世纪中叶初级城市化阶段只有几十个市,到二十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城市化时增加到300多个市;美国二十世纪初期市镇数量只有五千多个,到五十年代突破一万个,到九十年代达到一万九千多个;日本在明治维新刚建立市制时,全国只设9个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增加到二百多个,到八十年代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全国设市城市增加到600多个。中国目前只有656个城市,远远不够。

第四,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城市化政策。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内部各省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更应注重“点”,而不是“面”,更要依托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发展。这样才能降低发展成本而提高

发展效益。就全国而言,各省区都要从本省区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区域性城镇发展战略。

问:目前对县改市和县改区有不同看法,你如何评价这个问题?

答:这两个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调整的两个主要问题,县改市好不好实质是设市模式问题,县改区利弊如何关键取决于改得是否合理。

传统的设市模式是切块设市,国外是这种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也主要是这种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变成整县改市模式。两种设市模式各有利弊,切块设市模式的城市化程度高,更能体现市的本质特征。但切块设市一般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增加一套县级建制,如果过去二十年我国都是切块设市,那就要多出400多个县级建制,多出一大笔财政支出;二是市县矛盾很大,块切大了,县里发展困难,块切小了市里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整个县改市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不增加机构,又没有市县矛盾,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所以两种设市模式有利有弊,利弊比较,整县改市利大于弊。当然,中国国情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无论是单一的切块设市还是单一的整县改市模式都不能适应需要,而应因地制宜、多模式并存。

至于大中城市郊县改区,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确实应该改,也有的确实是可改可不改。县改区从根上说是切块设市模式造成的,特别是那些市县同城、县包围市的地方,县改区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地方市县矛盾非常突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改不利于发展。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领导同志,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同志之所以赞成大中城市郊县改区,因为他们在一线工作,对市县矛盾体会最深。

对县改市和县改区的认识和评价关键是要把概念问题和体制问题区别开来,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概念误差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无论县改市还是县改区,都有个“度”的问题,根本要求是科学合理。

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拒城市化”、“反城市化”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据我了解,所谓“拒城市化”是指城市近郊农民不愿“农转非”。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城乡政策不平衡;其次,土地政策规定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可以出租,经营可获收益,而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因此有的村委会不愿变为居委会,就是由于转制之后,土地国有;再次,农民对进城有后顾之忧,城里人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民进城失去土地后,一旦失业的话则无生活来源,所以很多人采取“候鸟式”的奔袭,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进城打工;还有客观上原因,中国人口过多,吸呐有一个过程。问:在印度特大城市孟买,有300万贫民,住在塑料棚里,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强烈的贫富差距,成为城市犯罪的根源,如何避免“孟买”现象?

答: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投资回报率,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故农村人口首选目标为大城市、特大城市,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盲目性,进一步加剧大中城市失业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目前还不很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一些相关的调控政策,有的政策虽然是不尽合理的,但有利于避免农民和小城镇人口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拥挤;其次,政府采取了疏导政策,劳动部门在春节过后公布各地的劳务需求情况,进行引导,各地有组织的进行了劳务输出;再次,我国有较好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原为收容遣送,现为自愿救助,城市生活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基层的社区组织,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基层组织,在非典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社区组织既管理,又提供服务。所以我国即使加大城市化步伐,也不会出现贫民窟等现象。问:城镇化与城市化两个概念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理论界这两种说法都有,我认为,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用城市化,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我国有关法律早已明文规定,我国“城市”包括“市”和“镇”。

问:您对“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答:“农民工”概念出来是为了区别以前城市里的工人,因其生产资料、土地没有改变,这一概念还会使用一段时间,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概念将来有可能不再使用。一般来说,城市化要经历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前是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30%—70%是快速发展阶段,70%以上是平稳发展阶段。 (本文公开发表在2003年9月25日中国贸易报《小康中国周刊》)

第四篇: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的困境众听周知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听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间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听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二也就是说多数少、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二例如,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更进一步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1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世纪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少、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二这一阶段的区域发

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然而,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在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一种突然爆发的4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化的困境之一在于,长期积蓄的矛盾,使得今日城市化的举步维艰。解放以前,由于战争、外患内乱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滞后了。解放以后,由于反城市化战略、二元分割的户籍政策,使得城市化长期停滞,甚至一度出现倒退。由于矛盾长期积蓄,城市化任务的压力就显得无比沉重需要在短期解决长期积

蓄的问题,出现了短期内城市化需要加速发展的局面。显然,这会带来新的发展上的不协调。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异性极大的社会。当然,此种差距并不是今天形成的,已有长久的历史。毛泽东早年分析中国社会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社会。今日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打个比方来说,就好比地质上同断代层的横截面,同处在一个历史时期,既有非常原始的农耕社区,也有达到欧美水平的后工业化发达社区,比如上海的浦东社区。差异如此悬殊的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一般来说,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基础设施、资金投人等,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中西部落后的农村与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仅以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大约为2.6—2.8倍;80年代初期和中期,城乡经济差距曾经有所缩小,从指标上看,降到2.2一2.3倍。但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种差距就已有复归的趋势,即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2.8—3.0倍左右。90年代中期,差距扩大到3.3一3.4倍,到了90年代末、新世纪初叶,两者的差距更扩大到了超过3.5倍的水平。

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是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人城市的基本动因。再加上,我们曾经长时间地阻止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听以,一旦放开闸门,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现象应当会如山洪倾泻一般,即

所谓“蓄之愈久,其发必速”。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却仍处在第一阶段,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这样,政策上就无法统一,顾及了第一阶段的对策,必然就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对策相悖逆,反之亦然。此乃困境之二。相比较之下,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社区结构就要平衡得多,因此,其城市化对策也就容易得多。

第五篇: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发展鲜明的反映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在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逆城市化、原因、问题、对策

一、什么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广义上来说是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区或远方较小的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狭义上来说一些大都市区人口迁向离城市郊区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的过程。我国的逆城市化首先表现为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化寺乡农村延伸,其次表现为城市市民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

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逆城市化主要是指发生在上海,北京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中的逆城市化现象。据北京的一项最先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过上周一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

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东南沿海为数不多的城里人相中了那些无人居住的无名海岛,盘算着怎样在那里投资,重新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二、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

(一)、人口高度密集,房价过高

中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农村人口拥往沿海发达城市,导致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人口密度过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因为那里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绿色。同时,随着中国房价的一路攀升,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购买一套住房,压力巨大。但是,对于传统的家社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拥有了一个家就相当于拥有了后半生的保证和全部的幸福。所以,无论房价如何疯长,中国人买房的信仰都不会改变。既然市区的房价过高,那么对于经济不那么富裕的人来说,就可以变相选择去郊区购买住所,适当的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加上,私家车的普及,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居住在郊区并不会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带来影响。

(二)、追求宁静的田园生活

当前推动中国逆城市化发展的主流群体以富人群体为主。他们经济相对富裕,但是大多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巨大。所以他们内心深处比常人更加追求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希望藉由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来帮助他们减轻来自工作上的压力,舒缓自己的情绪。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年人选择迁居到郊区农村来安度晚年,因为那里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心愿。当然,也不能忽略一部分爱好自由的年轻人天性中对这种田园生活的追求驱使他们加入逆城市化的大军中。

(三)、农村经济的相对变好

促进村镇发展,普遍使用的力量有两类:一类是依靠农村和小城镇自身的实

力,即依靠小城镇所管辖的区域的经济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一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发和中国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无论是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娱乐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这就促使和吸引一批人口来农村居住。因为,即使是在农村,其实也是可以享受得到与城市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同时逆城市化也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逆城市化的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的速度就快。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农村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的中心城市和中心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

(四)、城市交通拥挤,工业污染严重

上文中提到大量来自农村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从而不可避免的带来交通拥挤的现状。因为,当前中国的私家车增长速度是突飞猛进的,当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多的利用私家车来代替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原有的城市道路将不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从而造成交通拥挤现象的出现。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早期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对环境的影响的旧工业模式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渣,重金属,有毒尘埃和气体,不但污染了城市的环境,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城市令人堪忧的现状促使了大量人口向农村地区流动。

三、逆城市化现象带来的问题

(一)、对农村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逆城市化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的压力,当大量人口开始向农村迁移时,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为了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走上招商引资的道路,再加上迁居到农村的商人也会出于便捷的考虑,将自己的产业迁移到农村。于是农村开始走向城市化,新的工业城市将慢慢形成,原本清新自然的农村环境将受到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农村的私家车也将不断增多,以满足还在城市工作的人群的出行需求,这样就会带来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污染环境的同时也打破了农村原有的宁静。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求加大

大量人口涌入农村生活,无论是短期生活还是长期生活,为了满足众人的生活需求,农村都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来的道路需要扩宽,停车场将要被开拓出来。除此之外,电力设施需要更新,娱乐设备也要一步步建设。大型仓储超市和农贸市场也需要备建设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逆城市化为农村改善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但是考虑到农村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大量出资,或者开发农村赚取资金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无形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隐形压力增加

搬去农村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轻松惬意,但是事实上,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布置在农村的新家。同时对于那些只是在周末前往农村休假的白领阶层来说,一来一回往返农村的路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可能周五晚上直到深夜他们才能赶到位于农村的新家,周一早上凌晨他们就需要出发返回城市上班。原本是

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但是这样奔波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可能不但不能充分享受两天愉快的休闲假期,还要遭受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这样人们的生活压力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生活节奏更快。

(四)、“城市空洞”现象的出现

“城市空洞”现象是逆城市化的显著表现。所谓“城市空洞”现象,就是指白天繁华的城市到了晚上就冷冷清清,毫无生机。这是因为,大量在城市工作的人口,他们将自己的家安置在农村,他们每到下班就离开城市,去农村过夜。这样到了夜晚,城市的商场,超市等服务行业在关门之后,整座城市就如同死城一般,没有来往的人群和车辆,与白天拥挤喧闹的繁华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解决逆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虽然在沿海发达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出现,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依旧庞大。这就造成了人口密度进一步上涨。所以为了缓解城市化的节奏,同时也为了逆城市化更加和谐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是需要坚持并且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必不可少。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轻城市污染

环境友好型工业要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工业,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环境友好型工业不仅能够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减轻城市的工业污染,而且还能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为他们不会因为资源枯竭和城市污染严重而难以生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轻城市污染。这样大量的人口将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前往农村生活,逆城市化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中国的城市化也会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道路的建设,缓解交通压力

私家车的增多,城市交通压力增大,电视新闻经常报道一些大堵车的事件。所以我们要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道路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因为这样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居民出行增加便利,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也不会因为堵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加强城乡之间道路建设可以方便城乡之间的来往和交流。城市的交通得到缓解,逆城市化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会得到改善,生活节奏可是适当的减缓。

(四)、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

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对城市的污染,降低对资源的浪费,缓解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人类更快更好的居住在城市当中。其实,就算没有逆城市问题的出现,我们也应当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不仅要我自己这一代人考虑同时也要为我们后代的子子孙孙考虑。

诚然,当前的中国逆城市化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和不足之处。首先,中国的逆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其次,“伪逆城市化”现象出现,这是与当前中国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政府对于农村的优惠政策,让大量城市户口想要变成农村户口,而农村户口的人也不愿意转成城市户口,从而导致了“伪逆城市化”。无论如何,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逆城市化现象 也将越来越普遍 ,越来越趋于正常化。

参考书目:

《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城市化模式及其 转变研究》盛广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宁克平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李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论文: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王小伟朱红梅《资源开发市场》2006年4月

《从价值观的维度透视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现象》于华珍刘定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月

《论“逆城市化”实质是远郊化》郑卫李京生《城市规划》2008年4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总工程师技术部部长下一篇: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