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部岗位职责说明书

2023-06-15

第一篇:制造部岗位职责说明书

生产制造部岗位说明书

一、岗位名:副总经理

1、职责:(1)确保及监督本部门各级人员充分理解质量手册交使之贯彻执行。(2)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贯彻执行公司各项生产经营计划,确保质量目标的完成。(3)按质量手册文件要求规定下属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4)参与质量问题发生的工作,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5)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6)参与生产计划的制定,统筹安排生产人员、场地,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动作和安全。(7)监督安排各部门(车间)经理(主管)的工作,及协调上级领导的工作开展。

2、权限:(1)主持制造部门的全面工作。(2)有权根据生产需要,与部门(车间)经理或主管协调,进行人员的调配。(3)有权批准或否决车间向上级或其他部门的信息反馈报告。(4)有权批准对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对策实施。

3、资格要求:(1)教育:本科或同等学历以上。(2)培训: 企业经营和法规相关知识培训; 中级管理人员培训; ISO9000、标准培训; ISO9000质量体系的评审和评价相关培训。(3)技能: 具备良好的组织、策划和洞察能力; 具备良好的协调、领导和沟通能力; 熟悉公司的生产经营、动作及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熟悉国家相关企业经营法规和制度; 熟悉ISO9000质量体系的实施内容及其审核工作程序。 4)经验:从事管理或相关工作5年以上,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组织。(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岂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人创新能力,能创造性地管理好本部门,成为下属的楷模。

二、岗位名:生产经理

1、职责: (1)充分利用和配置车间人力、物力资源、组织生产,确保市场部所需订单按时完成。(2)领导、组织车间技术人员进行工程不良,QC检验不良及客户反馈不良的分析改造工作,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公司、制造制定的质量目标得以实施。(3)领导、组织进行生产线巡查,检查监督生产现场的生产作业,确保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改善措施得到持续、有效的实施;确保及时有掌握生产动态和处理生产的实际问题。

(4)生产用材料、辅助材料及完成品的出入、损耗的控制、管理。

(5)生产有机械、电气设备、治具等的出入,报废的控制,管理及生产场地环境, 

 设施的维护、保养。(6)组织车间内新员工和关键工位员工的培训及后备管理骨干的选拔培训。(7)推动和实施“6S”管理,ISO9000质量体系。(8)贯彻实施公司各项安全制度,作好车间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

2、权限:(1)车间人事管理,包括岗位的平级调动,适度的奖励与处罚,管理人员的选拔、推荐、考核等。(2)批准员工3天以内的的请假。

3、资格要求:(1)培训:ISO900标准,中级管理人员培训。(2)教育:大专或同等学历以上。(3)技能:熟悉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4)经验:从事生产或品质管理工作3年以上。(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能创造性地管理好本部门,成为下属的楷模。

三、岗位名:生产主管

1、职责:(1)合理安排生产,跟进各产线成达情况,创造性地完成车间下达的产量、质量目标和各项工作。(2)负责生产现场巡查工作,及时解决生产现场的各类问题。(3)善于利用各种统计资料对生产、工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对策。(4)注重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提高所管辖管理人员的工艺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5)严格控制各类生产原材料的使用,降低材料损耗。(6)按照“6S”要求,做好生产现场的管理。(7)下班后要做好今天的工作总结,第二天的工作安排。(8)定期召开品质例会,总结各产线产量和质量完成情况。

2、权限:(1)对本各产线人员实施人事管理权。(2)对本各产线员工有提出奖罚的权力。(3)批准本各产线员工三天以内的假期。

3、资格要求:(1)培训:ISO900标准:统计技术,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2)教育: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3)技能: 熟悉生产工艺要求,具有一定的人员、材料管理能力、工艺分析和设备维护能力。 掌握必要的统计技术和ISO9000基础知识。(4)经验:从事产线管理或工艺技术工作一年以上。(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能创造性的管理好本部门,成为下属的楷模。

四、岗位名:工程师

1、职责:(1)负责车间技术,完成车间质量目标,降低工程不良率。

(2)对客户反馈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进行组织分析、对策、实施、验证。 (3)新机型导入的技术资料学习、人员培训及产线指导。

(4)车间组长、技术员、主管工艺知识培训。

(5)按“6S”及作业指导书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车间进行工艺检查,并针对问题整改。

 6)对工艺应有不断完善改进意识,采取小改小革,提高直通率,使生产更加优质、

高产、低耗。

(7)监督对工艺、材料变更、特采投入跟踪与记录状况。

(8)落实、跟踪各项实验工作。

2、权限:

(1)有权安排技术员、组长做好各项工艺工作。

(2)对违反工艺规程作业,有权纠正,并提出处罚建议。

3、资格要求:

(1)培训:ISO900标准:统计技术;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工艺枝术

培训。

(2)教育:大专、中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3)技能:掌握车间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一般的维修维护,熟悉所生产机型的工

艺流程,有较强的工艺分析能力。

(4)经验:从事班组管理或工艺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责任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五、岗位名:设备技术员

1、职责:

(1)对车间内设备的日常维护及设备故障的联络维修。

(2)设备日常相关性点检工作,合格证有效期确认。

(3)建立设备台帐及有关设备资料档案,输入设备领用入库手续,车间报废设备

退库申请。

(4)协助设备工程部进行设备盘点工作。

(5)对车间消耗品进行管理。

(6)车间拉长、技术员、主管、设备维护知识培训。

(7)每天上班对车间设备进行点检确认,发现异常立即修复。

2、权限:

(1)有权安排技术员、拉长做好各项工艺工作。

(2)对违反工艺规程作业,有权限纠正,并提出处罚建议。

3、资格要求:

(1)培训:ISO9000标准:统计技术;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工艺技术

培训。

(2)教育:大专、中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 3)技能:掌握车间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一般的维修维护,熟悉所生产机型的工艺流

程.

 (4)经验:从事班组管理或工艺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六、岗位名:技术员(PE)

1、职责

(1)完成所负责机型的质量目标及降低工程不良率。

(2)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进行分析、对策、实施。

(3)确认生产线不良品的退料及报废,降低损耗。

(4)制作各种性能及外观样品,确保设备的稳定及降低外观不良。

(5)对工艺、材料变更,特采投入跟踪,并作好记录。

(6)做好每天的例行检查及数据记录,按“6S”及作业指导书要求经常巡视岗位员

工作业情况。

 (7)协助主管做好机型转产或新开线各项工作准备,新员工作业指导,修理工培训。 (8)对工艺应有不断完善改进意识,采取小改小革,提高直通率,使生产更加优

质、高产、低耗。

(9)制作和维修点检样品。

2、权限

(1)对违反工艺纪律者,有权纠正,并提出处罚建议。

 资格要求:

(1)培训:ISO900标准:设备维护与保养;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工艺

技术培训。

(2)教育:中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3)技能:具有一定的设备维修和问题分析能力。

(4)经验:从事产线管理工作半年以上。

 (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地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

七、岗位名:组长

1、职责:

 (1)完成所负责机型的质量目标及降低工程不良率。

(2)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进行分析、对策、实施。

(3)确认生产不良品的退料及报废,降低损耗

 4)制作各种性能及外观样品,确保设备的稳定及降低外面不良。

(5)准确及时做好各类氰的填写、整理、上报工作。

(6)认真做好月、季度盘点工作,及时清理不良品,控制在制品。

(7)领用的材料要核对,发现缺料及来料不良要及时反映,努力降低材料及消耗

品的损耗。

(8)按照6S要求,做好生产现场的管理。

(9)下班后要做好安全工作,筹备第二天的工作。

(10)定期召开早会,做好总结工作。

2、权限:

(1)对本产线员的有提出奖罚的权力。

(2)批准员工半天以内的假期。

(3)对本拉工位安排调动有建议权。

 (4)对产线人员的违纪行为有批评、教育及向上级汇报的权力。

3、资格要求:

(1)培训ISO9000标准:统计技术;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 (2)教育:中专、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

(3)技能:掌握本生产线工艺流程和岗位的操作技能,具有一事实上的班组管理

能力。

(4)经验:工作二年以上。

 (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能创造性地

管理好本部门,成为下属的楷模。

八、岗位名:物料员

1、职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领用和发放生产所需物料(含辅材料),并做好交接班工作。(3)监督生产物流各环节,并及时收集、并处理不良品。(4)每月按规定收集、整理各机型(产线)材料损耗情况,并在月末协助产线进行盘点工作,做出相关材料的汇总处理及公布。

2、权限:(1)对违反材料管理要求的人员,有指正和向上汇报的权力。

3、资格要求:(1)培训:ISO9000标准:统计技术;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2)教育:初中或同等学历以上。(3)技能:熟悉所辖机种的各类材料、名称、用量、相关区分等。(4)经验:半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九、岗位名:生产文员

1、职责: (1)对车间或部门产品的产量、质量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汇总、并提供给相关人员。 (2)对车间或部门人员分布情况、考勤进行统计、汇总、整理。 (3)做好文件资料的收发、分类、保存工作、以便查阅。(4)协助处理公司、部门、车间相关事务性的工作(办公用品的管理等)

2、权限(1)对未按要求填写报表的现象有权向上级反映。

3、资格要求:(1)培训:ISO9000标准:统计技术;作业规程;基层管理骨干培训;(2)教育:中专或同等学历以上。(3)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肯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4)经验:不限。(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十

一、岗位名:修理工

1、职责:(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规定操作。 (2)爱护工具、设备,注意用电安全,每天上岗操作对本岗位的仪器,设备进行确认,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上级报告。(3)协助班长做好班组管理的各项工作。 (4)准确、及时地填写各类原始记录。(5)搞好本岗位的“6S”工作。

2、权限:(1)有权拒绝与本岗位工作无关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工具,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2)经班长授权,在班长请假或不在生产线上时行使班长的工作权力。

3、资格要求:(1)培训:I修理技术基础:PU/MECHA技术基础。(2)教育:中专或同等学历以上。(3)技能:熟悉生产线各工位操作要求,对不良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十

二、岗位名:检验员 职责: 遵守工艺纪律,严格作业指导书规定操作。 严格区分良品不良品,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爱护工具、设备、注意用电安全,每天上岗操作对本岗位的仪器、设备进行确认,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上级报告。 准确、及时地填写种类原始记录。 搞好本岗位的“6S”工作。 权限: 有权拒绝与本岗位并作无关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工具、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有权停止作业。 资格要求: 培训:工序检验基础。 教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技能:掌握本工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经验:不限。 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十三:岗位名:锡焊

1、职责: (1)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规定操作。 (2)严格区分良品和不良品,不合格不流入下道工序。 (3)爱护工具、设备、注意用电安全,每天上岗操作对本岗位的仪器、设备进行确认,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上级报告。 (4)准确、及时地填写种类原始记录。 (5)搞好本岗位的“6S”工作。

2、权限: (1)员工有作培训权、知情权、发言权。 (2)有权拒绝与本岗位工作无关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工具、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有权停止作业。

3、资格要求:(1)培训:现场岗位操作培训。(2)教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技能:掌握本工位操作技能。(4)经验:不限。(5)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责任,有创新能力。

第二篇:机械设计与制造---说明书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夹具设计与制造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水泵叶轮”零件的铣床夹具

班级:机制3103

设计者:张xx 指导教师:袁老师、刘老师 评定成绩:

设计日期2012年5月14日至2012年6月15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01 课程设计说明说书正文……………………………

02 序言…………………………………………………

03 一. 对设计任务(水泵叶轮零件)的分析……04

1) 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05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06

二. 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07

1) 选择定位方案及设计定位元件………………07 2) 设计夹紧装置………………………………07 3) 夹具与机床的对定、链接、夹紧方式………07 4) 考虑夹具拆装、起吊、定位元件的更换………07 5) 夹具体结构的设计……………………………07 6) 其他结构的设计

…………………………… 07

三. 夹具的总设计图………………………………07 四. 夹具的精度校核………………………………07 五. 夹具的制造及工艺规程设计……………07 六.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07 七. 参考文献………………………………………07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水泵叶轮”零件的铣床夹具

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3.夹具设计装配图

4.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设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序言

一. 水泵叶轮零件的分析

1) 零件尺寸、精度的分析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水泵叶轮。主要尺寸有底座是Φ80mm、总体高度是60mm,本次设计的铣床专用夹具是为了加工4x11的槽。槽的精度6.3以及0.02的对称度。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设计水泵叶轮的4x11的槽加工所用的专用夹具。所以设计的专用夹具要能保证对称度、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是对称分布的4个槽所以要有分度装置。

二.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选择定位方案及设计定位元件

为了达到工件被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必须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正确位置。所以夹具应满足: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夹具在机床中要有正确位置;刀具相对夹具要有正确位置。显然工件的定位是很重要的。

由水泵叶轮零件图可以分析出,底面限制了三个自由度为主要限位面,所以要用大平面定位,由于零件是圆盘类零件,故设计大平面为定位盘。零件图中Φ12H8的孔限制了两个自由度,所以要用短圆柱销定位,并且要求短圆柱销的精度很高以保证孔的对称度和同轴度。以上限制了五个自由度了,由于是圆盘类零件,所以再设计一个定位挡销,就达到了限制了六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所以设计的定位元件是:一个大平面的定位盘、一个短圆柱销、一个定位挡销。

2)设计夹紧装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工件定位时所确定的正确加工位置,防止工件在切削力、惯性力、离心力及重力等作用下发生位移和振动,所以要设计一个夹紧装置将工件夹紧。

力源装置采用手动夹紧。夹紧元件采用压板。中间传力机构采用传力轴和杠杆。夹紧方式采用螺纹夹紧。夹紧过程为:用手动把螺纹夹紧,通过传力轴把夹紧力传给压板,最后由压板来夹紧工件使工件获得正确的位置。杠杆的作用是通过杠杆可以把夹紧力均匀地施加在工件上。

3)夹具与机床的对定、链接、夹紧方式

为了保证夹具的稳定性、确定夹具的正确位置,所以要设计一个特殊元件:定位键。定位键是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内,使用两个,用开槽圆柱头螺钉固定。

常用的定位键的断面为矩形,因为矩形定位键已标准化了。所以我们也采用了断面为矩形的定位键,选择A型键。A型键与夹具体槽和工作台T型槽的配合尺寸均为B,其偏差克选h6或h8。为了提高精度,两个定位键间的距离选择尺寸很大,安装夹具时,让定位键靠向T型槽一侧,以避免间隙的影响。

4)考虑夹具拆装、起吊、定位元件的更换

考虑到夹具需要拆装,对一些易损件易磨件设计了一些衬套,方便拆装、更换。为了使用方便尽量设计了一些尺寸较小的零件方便起吊、安装。

5)夹具体结构的设计

夹具上的各种装置和元件通过夹具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夹具体的形状及尺寸夹具上各种装置的布置及夹具与机床的连接。 在加工过程中,夹具体要承受工件重力、夹紧力、惯性力和振动力的作用,所以夹具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震性,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1.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加工过程中,夹具体要承受工件重力、切削力和振动力的作用。所以选用铸造夹具体,且选用整体式圆盘类夹具体。

2. 结构工艺性好:采用圆盘类夹具体,便于铸造,更方便机械加工,在车床上就可以加工。 3. 在机床上安装可靠

6)其他结构的设计

该铣床还有一些其他结构,若分度装置、对刀块、衬套、手柄、顶杆等。

分度装置:由于是设计在铣床上铣削零件4x11的槽,零件的四个槽是对称分布的,所以要设计分度装置。我们设计的是回转分度装置,固定部分为圆盘类零件,如下图。转动部分是用手柄转动,还设计了一些回转盘、衬套、转轴等。

手柄:手柄是分度装置的转动部分,根据夹具体的大小,与分度装置的配合要求,以及人手的大小和习惯来设计手柄的尺寸。最终设计的尺寸如下图:

杠杆:杠杆的作用是把压板上的夹紧力均匀地分配到工件上,使工件均匀受力,不使工件变形。杠杆的尺寸是根据与定位盘、压板、顶杆的配合来确定的。最终尺寸如下图:

压板:压板是夹紧元件,通过压板来夹紧工件的,使工件的位置确定。压板的设计如下图:

三. 夹具的总设计图

四. 夹具的精度校核

1. 夹具精度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所设计的夹具需保证的加工要求有:尺寸4x11mm、深度11mm,定位孔的尺寸Φ12H8,以及槽的对称度为0.2。还有一些粗糙度要求槽的精度为6.3。

2. 确定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以及公差配合

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以及公差配合是根据教材和有关资料、手册规定的原则和方法确定的,本夹具的技术要求和公差配合如下。 技术要求:定位元件与夹具底面的垂直度误差允许值为0.03mm。 导向元件与夹具底面的垂直度误差允许值为0.05。导向元件衬套与夹具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允许值为0.02。

公差配合:Φ12H7孔与短圆柱销的配合代号及精度要求:Φ12H7与Φ12g6配合。

∅162H7分度盘与夹具体的配合代号及精度要求:∅162H7/g6配合。 Φ12H7的短圆柱销与定位盘的配合代号及精度要求:Φ12H7/g6配合。 Φ8H7分度销与分度槽的配合代号及精度要求:Φ8H7/g6配合。

五. 夹具的制造及工艺规程设计

夹具体的工艺规程设计先用HT200铸造夹具体毛坯,然后再机械加工,见表夹具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六.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七.参考文献

第三篇: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HUNAN UNIVERSITY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 分动器通前桥法兰盘钻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学院院长:

2011年 6 月

20 日

龙国 20080410413 车辆四班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白中浩 韩旭

一 设计任务„„„„„„„„„„„„„„„„„„„„„„„„3 二 分析定位基准及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

31.定位基准的选择„„„„„„„„„„„„„„„„„„„„„3

2.定位夹紧方案

„„„„„„„„„„„„„„„„„„„„4 三 夹具元件的设计计算 „„„„„„„„„„„„„„„„

51. 夹紧力作用点 „„„„„„„„„„„„„„„„„„„„„5

2. 夹紧力方向

„„„„„„„„„„„„„„„„„„„„„5

3..夹紧方案

„„„„„„„„„„„„„„„„„„„„„5

4.夹紧力大小确定

„„„„„„„„„„„„„„„„„„„6 四 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7 五 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

„„„„„„„„„„„„„„„„7 六 总结与体会

„„„„„„„„„„„„„„„„„„„„„10 七 参考文献

„„„„„„„„„„„„„„„„„„„„„11

一 设计任务

如下图所示,为分动器通前桥法兰盘零件示意图,该零件年产量20000件。目前已知除三孔Φ d未加工外,其余均已经加工,要求设计加工Φd三孔的夹具装置。(三孔圆周均匀布置) d 38 R

D=10mm,R=15mm

二 分析定位基准及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带孔的盘类零件,针对孔加工的径向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都是其中心轴线,故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对于轴向的定位,考虑到定位应平稳可靠,故宜选择已经过加工的较大的法兰端面作为轴向定位基准。

2.定位、夹紧方案

用三个小平面(效果等同支撑钉)定位法兰端面以限制三个自由度。对于径向定位,采用长心轴(轴上带键槽)限制四个自由度。

考虑到刀具的切削方向是沿着轴线方向并且由于加工大量工件要求的分度旋转设计,我们决定采用在工件小端用螺旋压紧方式。这样既保证了切削力受到良好的抵消作用力,又使空间得到放大,使整个装置更灵活且便于拆卸。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定位心轴上的螺纹孔和螺柱连接而后用螺母压紧上压盖。上压盖直接压在工件小端面上。

三 夹具元件的设计

1. 夹紧力作用点

上压盖传递的螺纹夹紧力作用在小端面上。二者是面接触故夹紧力分布较均匀且大小适度。 2.夹紧力方向

夹紧力垂直小端面平面,故其沿需加工孔的轴线方向,符合夹紧力分布原则。 3.夹紧方案

因所要求夹紧力不是很大,且因加工量较大所要求的拆装方便原因、布置空间有局限性故采用螺旋夹紧机构。选用配套的螺柱螺母和精心设计的压盖共同完成对工件轴向的压紧。其中压盖的设计,为达到便于快速拆装的目的,我们设计了开口U型的压盖。这样,在不需完全拆除压紧元件的基础上,可以将工件灵活的装

入取出。

四 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五 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

六 总结与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将理论融入实际的良好机会。幸运的是,我很好的把握了机会,把所学习过的“汽车制造工艺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运用到本次课程设计中来。针对本次设计的题目,我查找了大量资料,充分借鉴了前人的设计经验,并加进了不少自己的思考元素,开创性的设计了本套夹具装置。

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我和李明敏同学在此阶段精诚团结、默契协作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坚持不懈地用两周时间将此方案做到尽善尽美。

李明敏同学灵活多变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富于创新的前瞻性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莫大的帮助。而我相对而言的缜密思考、严谨务实、勤奋钻研,也很好的保障和促进了本方案设计的深入。

现在,我们已经圆满的完成了设计任务,受益匪浅。首先,作为学生,我们是首次参与夹具设计并拥有绝对的自主设计权,能最大限度发挥我们的想象能力和个人才干;其次我和李明敏同学的良好的合作经历给了我们对未来团队协作工作的宝贵经验;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次任务的安排给了我们更多的查找资料的机会,锻炼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行为方式,加深了我们对行业现状的了解。

在这里,我要对指导老师白中浩、汽车制造工艺学任课老师郑刚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和教诲,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关爱。

八 参考文献

[1] 李硕,栗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第2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 郑修本.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刘有才,肖继德.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姚福生. 先进制造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5] 徐嘉元.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第四篇: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题目名称: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 机械制造工艺学

输出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20 XX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 X 班 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20

目录

前言 ............................................................................... 3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 3 技术要求分析 ................................................................... 3 零件的工艺分析 ................................................................. 3 ................................................................................... 3

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 3 选择毛坯 ....................................................................... 3 毛坯尺寸的确定 ................................................................. 4

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 .................................................... 5 定位基准的选择 ................................................................. 5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5 制定艺路线 ..................................................................... 6

4、工序设计 ........................................................................ 7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 7 选择机床 根据工序选择机床 .................................................. 7 选用夹具 ................................................................... 7 选用刀具 ................................................................... 8 选择量具 ................................................................... 8 确定工序尺寸 ................................................................... 8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0 切削用量 。 ................................................................... 10 基本时间 ...................................................................... 12

6、夹具设计 ....................................................................... 12 定位方案 ...................................................................... 12 分度设计 ...................................................................... 13 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 13

7、 结论 .......................................................................... 14 参考文献 .......................................................................... 14 致 谢 ............................................................................ 15 附录 .............................................................................. 15

输出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 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工作。本文论述的是输出轴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着重于几个重要表面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位置要求,还有一些强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等,然而这些都会在文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制造;输出轴;加工工艺;夹具;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也相信通过课程设计能将零碎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系统而全面的做好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课堂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过程。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技术要求分析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车床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车床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综合技术要求等文件,选用铸件。

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有φ

55、φ60、φ6

5、φ7

5、φ176的外圆柱面,φ50、φ80、φ104的内圆柱表面,10个φ20的通孔,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高,大部分是IT6级;粗糙度方面表现在键槽两侧面、φ80内圆柱表面为Ra3.2um,大端端面为Ra3.2um,其余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φ55的左端面、φ80内孔圆柱面对φ7

5、φ60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 φ20孔的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键槽对φ55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为.0.08mm;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00HBW,保持均匀。 通过分析该零件,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选择毛坯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 3

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型材

2、锻造

3、铸造

4、焊接

5、其他毛坯。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锻件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和抗扭强度,冲击韧性常用于大载荷或冲击载荷下的工作零件。本零件生产批量为中批量,所以综上所叙选择锻件中的模锻。

毛坯尺寸的确定

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知精车-半精车-粗车各余量,从而可得毛坯余量<或查表得到>,见表1。铸件的外圆角半径按表5-12确定,内圆角半径按5-13确定。结果为:外圆角半径:r2;内圆角半径:R3。按表5-11,外模锻斜度5,内模锻斜度7。下图为本零件的毛坯图

图1毛坯图

Fig 1 t rough map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

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为带孔的管状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守“基准重合”的原则。具体而言,即选48孔及一端面作为精基准。由于本零件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进行加工,因此应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阶段的划分

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往往不可能用一道工序来满足要求,而要用几道工序逐步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和合理地使用设备、人力,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按工序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

①粗加工阶段:其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因此,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去除内孔,端面以及外圆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并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如加工φ17

6、φ

55、φ60、φ6

5、φ75外圆柱表面。 ②半精加工阶段:其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如φ

55、φ60、φ6

5、φ75外圆柱面,φ80、φ20孔等。

③精加工阶段:其任务就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留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可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

基面先行原则

该零件进行加工时,要将端面先加工,再以左端面、外圆柱面为基准来加工,因为左端面和φ55外圆柱面为后续精基准表面加工而设定的,才能使定位基准更准确,从而保证各位置精度的要求,然后再把其余部分加工出来。

先粗后精

即要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粗车将在较短时间内将工件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切掉,一方面提高金属切削效率,另一方面满足精车的余量均匀性要求,若粗车后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时,则要安排半精车,以此为精车做 5

准备。

先面后孔

对该零件应该先加工圆柱表面,后加工孔,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是利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是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所以对于输出轴来讲先加工φ75外圆柱面,做为定位基准再来加工其余各孔。

工序划分的确定

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工序集中是指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较多,工序集中使总工序数减少,这样就减少了安装次数,可以使装夹时间减少,减少夹具数目,并且利于采用高生产率的机床。工序分散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内容很少,最少时每道工序只包括一简单工步,工序分散可使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刀具等比较简单,机床调整工作简化,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也要求低些。

综上所述:考虑到工件是中批量生产的情况,采用工序分散

辅助工序的安排:辅助工序一般包括去毛刺,倒棱角,清洗,除锈,退磁,检验等。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属的加工性能,热处理主要分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和内应力处理等,本零件CA6140车床输出轴材料为45钢,在加工过程中预备热是消除零件的内应力,在毛坯锻造之后。最终热处理在半精车之后精车之前,按规范在840℃温度中保持30分钟释放应力。

制定艺路线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先粗后精,基准统一等原则,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工序1 粗车圆柱面φ176及端面。

工序2 粗车圆柱面φ

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3 精车φ176外圆柱面及倒角。

工序4 半精车圆柱面φ

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5 精车圆柱面φ

55、φ60、φ65和φ75和及台阶面。 工序6 倒角。

工序7 粗镗内孔φ50、φ80、φ104。 工序8 精镗内孔φ50、φ80、φ104。 工序9 钻孔10³φ20。 工序10 扩孔10³φ20。 工序11 铰孔10³φ20。 工序12 铣键槽16³10。 工序13 钻斜孔2³φ8。 工序15 去毛刺。 工序15 终检。

工序设计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选择机床 根据工序选择机床

(1)工序

1、

2、

3、4和5是粗车和精车。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大批大量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故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选用最常用的CA6140型卧式车床。

(2)工序

7、8为镗削。由于加工的零件外廓尺寸不大,又是回转体,故宜在车床上镗孔,选用C616A型卧式车床。

(3)工序12铣削。工序工步简单,外廓尺寸不大,考虑本零件属成批大量生产,所选机床使用范围较广泛为宜,故可选常用用的X61W型铣床能满足加工要求。

(4)工序

9、10和11是扩、钻、铰孔。可采用专用的分度夹具在立式钻床上加工,故选用Z525。

选用夹具

本零件除铣销,钻小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前车销工序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和心轴。

选用刀具

由于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直接影响着生产率,工件的加工精度,已加工表面质量,刀具的磨损和加工成本,所以正确的选择刀具材料是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刀具应具有高刚度,足够的强度和韧度,高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抗粘接性,化学稳定性。由于零件车床输出轴材料为45钢,推荐用硬质合金中的YT15类刀具,因为加工该类零件时摩擦严重,切削温度高,而YT类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尤其具有高的耐热性,在高速切削钢料时刀具磨损小寿命长,所以加工45钢这种材料时采用硬质合金的刀具。粗车外圆柱面: 90°半精车,精车外圆柱面:前角为90°的车刀。钻头:高速钢刀具,直径为φ30;直径为φ18;扩孔钻:直径为φ19.8;铰刀:直径为φ20。镗刀,刀杆长度为200.B³H=16³25。

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大批大量生产,一般配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根据零件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参考文献[4]》相关资料,选择如下:读数值0.0

2、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读数值0.0

1、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读数值0.0

1、测量范围50~125的内径千分尺,读数值0.0

1、测量范围50~125的外径千分尺,读数值0.0

1、测量范围50~125的内径百分表(表5-108)。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 圆柱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加工余量有关。前面已确定各圆柱面的总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应将毛坯余量分为各工序加工余量,然后由后往前计算工序尺寸。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本零件各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见下表:

表3外圆柱面φ176 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3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粗车 毛坯 2 3

经济精度/mm

IT10 IT12 ±2

表面粗糙度Ra/μm

6.3 12.5

尺寸/mm 176 179 181

尺寸公差/mm

工 序

工序基本

标注工序

1760.14

1790.4

1812

表4外圆柱面φ55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4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经济精度/mm

IT6 IT10 IT12

表面粗糙度Ra/μm

1.6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工 序

工序基本

标注工序

55 56 57.5 60

550.019 560.120 57.50.3

602

3.2

6.3 2.5

±2

Tab5

表5φ60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工序基本尺寸/mm

标注工序 尺寸公差/mm

IT6 IT10 IT12 ±2

1.6 3.2 6.3

60 61 62.5 65

6000.019

6100.120

2.5

62.500.30

652

表5φ65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毛坯 1.0 1.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工序基本

标注工序

IT6 IT10 IT12 ±2

Tab5

1.6 3.2 6.3

65 66 67.5 70

6500.019 6600.120

2.5

67.500.30

702

表5φ75轴段加工余量计算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车

半精车 1.0 1.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工序基本尺寸/mm

标注工序 尺寸公差/mm

IT6 IT10

1.6 3.2

75 76

7500.019 7600.120

粗车 毛坯 2.5

IT12 ±2

6.3

77.5 80

77.500.30

802

表5φ104内孔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镗

粗镗

毛坯 1.8 3.2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0.035 1040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7 IT10 ±2

3.2 6.3

104 103.2 99

0.140 103.20 992

表5φ80内孔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镗

粗镗

毛坯 1.5 2.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0.030 8000.12 78.50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7 IT10 ±2

3.2 6.3

80 78.5 76 762

表5φ50内孔加工余量计算

Tab5

工序间

工序名称

余量/mm 精镗

粗镗

毛坯 1.5 2.5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尺寸/mm

尺寸公差/mm

0.025 5000.1 48.50工

序 工序基本标注工序

IT7 IT10 ±2

3.2 6.3

50 48.5 46 462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ap、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v。确定顺序是确定ap、f,再确定v。本说明书选取工序1粗车外圆55mm为例确定其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切削用量 。

本工序为粗车。已知加工材料为45钢,锻件,有外皮;机床为CA6140型卧式车

床,工件装夹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中。

确定55mm外圆的切削用量。

所选刀具为YT1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根据表5-112,由于CA6140机床的中心高为200mm,故选用刀杆尺寸B³H=16mm³25mm,刀片厚度为4.5mm。根据表5-133,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槽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012,后角06、主偏角90、,副偏角10、刃倾角s0、刀尖圆弧半径0.8mm。

(1)确定背吃刀量ap 由于粗车双边余量为2.5mm,则ap=2.25mm。

(2)确定进给量f 根据表5-114,在粗车钢件、刀杆尺寸为16mm25mm、ap3mm、工件直径为60~100mm时,f0.5~0.9mm/r。按CA6140机床的进给量选择f0.65mm/r。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

根据表5-55,CA6140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Fmax3530N。

根据表5-123,当钢材b570~670MPa、aP2.0mm、f0.75mm/r,r45,v65m/min (预计)时,进给力Ff760N。

Ff的修正系数为k0Ff1.0,ksFf1.0,kkFf1.17,故实际进给力为Ff7601.17N889.2N,由于FfFmax,所选的f0.65mm/r可用。

(3)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5-1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T60min。

(4)确定切削速度v 根据表5-120,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钢材时,aP2.0mm,f0.75mm/r时,切削速度v97m/min。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sv0.8,tv0.65,Tv0.81,Tv1.0,Mvv1.0表2-9。则有:v970.80.650.81m/min40.9m/min 1000v100040.9nr/min203.4r/min

d64按CA6140机床的转速选择n185r/min3.08r/s,则实际切削速度v37.2m/min。

最后确定切削用量为:

ap1.25mm,f0.65mm/r,n185r/min,v37.2m/min。

基本时间

确定粗车外圆55的基本时间t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公式4-23车外圆基本时间为: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公式4-23车外圆基本时间为:

TjLll1l2ii fnfn式中:l83.4mm,l1i1

aptan(2~3)2mm,l20,f0.65mm/r,n3.08r/min,

则Tj83.42s43s

0.653.08其余工步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计算从略

夹具设计

本夹具是第11道工序钻28通孔的专用夹具。刀具为直柄麻花钻8-L GB/T 6135.3-1996。

在给定的零件中,对本步加工的定位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是自由公差,定位要求较低。因此,本设计的重点应在卡紧的方便性与快速性以及实现钻孔的分度上。下面是夹具设计过程:

定位方案

夹具特点,工件以另一端面和键槽定位,通过轴心,用螺栓夹紧。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分度副间有污物时,不直接影响分度副的接触。缺点是无法补偿分度度间的配合间隙对分度精度的影响。分度板孔中一般压入耐磨衬套,与圆柱定位销采用H7/g6配合。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28夹具装配图 Fig 3

26fixture assembly

分度设计

通过分度盘来实现。拧紧螺母,并通过开口垫圈将工件夹紧。转动手柄,可将分度盘松开。此时用捏手将定位销从定位套中拔出,使分度盘连同工件一起回转180°,将定位销重新插入定位套中,即实现了分度。再将手柄转回,销紧分度盘,即可进行加工。

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本工序加工是钻削可估算其夹紧力,其为螺旋夹紧机构。实际效果可以保证可靠的卡紧。

根据公式:

`MQWK[r`tan1rZtan(2)]10

MQ——原动力(N²mm) WK——实际所需夹紧力

r`——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当量摩擦半径(mm)

rZ——螺纹中径之半(mm) ——螺纹升角(°)

1——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当量摩擦角(°)

``——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2cot2tan2 cos0——除螺旋机构以外的效率,其值为0.85~0.958。

参数:Wk = 100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卡紧,调节卡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卡紧力。

7 结论

此次课程设计确定了填料箱盖从铸件毛坯到成品在大量成批生产时的工艺过程,同时也设计了其中一道钻孔工序的夹具。

作为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程设计,需要我们综合前阶段所学习的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数学、力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设计手册上的标准。所以此次课程设计是我们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的巩固,也是一个总结。

参考文献

[1] 陈宏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徐学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

[4] 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 胡农.车工技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王光斗.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 曾庆福.机械制造工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8]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 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 [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10] 陈宏钧.车工实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1] 艾兴.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致 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解决了困难。而且,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录

附录1:零件图 附录2:工艺卡 附录3:夹具零件图 附录4:夹具装配图

第五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机械制图、数学等机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专业知识基础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冷热加工和热处理基本知识;具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相互配合的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加工的方法和常用机床的基本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同时讲授相关的机械制造实践基础;二是在实践基础上辅以专题讲授的机械制造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使之对机械制造系统有一个初步而又是完整的,比较清晰、系统的认识。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零件的切削过程、机械加工的工艺装备、工艺方法、零件几何精度的公差标准以及先进制造方法等方面问题。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器零件切削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掌握零件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及选用,具备制订机械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了解特种加工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高,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除了重视其中的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外,还应特别注意实践环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第三年班主任总结下一篇:在职代会上的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