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2023-01-10

第一篇:动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近年来, 国际上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兽医卫生事件频繁发生, 动物性食品安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经济领域, 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广泛关注的大问题。动物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动物疫病在我国乃至世界长期存在, 主要危害动物,影响畜牧业生产。但是, 随着人畜( 禽) 共患动物疫病的增加, 动物疫病已经越来越不仅仅限于危害动物、影响畜牧业生产, 而开始上升到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大问题, 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的范围。深化人们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又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增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实践证明, 动物疫病、药物残留、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等都可以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由于许多动物疫病可以通过动物性食品传播给人, 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动物疫病危害动物性食品安全,主要是动物疫病可以使动物性食品携带可能感染人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 引起人发病甚至死亡。

2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为了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 我国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动物疫病防治,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 面对国内外动物疫病流行日益广泛, 动物疫病污染食品危害人体生命健康不断发生的实际, 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3 加快动物防疫体制建设。根据目前国际国内动物疫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结合我国现实国情, 要解决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问题, 就必须着眼于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 着力解决好体制、法制和标准三个方面的问题。增强人们对动物防疫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发展畜牧业, 促进解决“三农”和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角度看, 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分必要。从动物疫病控制角度看, 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刻不容缓。随着畜牧

业的迅速发展, 动物疫病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明显。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兽医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和弊端, 与目前动物防疫面临的严峻形势不相适应, 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分段管理、多头管理, 这是现行体制最为突出的矛盾。

其二, 现行兽医区划管理违背了控制动物疫病的科学规律, 容易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其三, 兽医工作的政府行为与兽医服务的市场行为混在一起, 公益职能和技术服务职能不分,执法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

其四, 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疫病已成为阻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畜牧产品国际贸易上尤其突出。在我国兽医法律法规不很完善和兽医技术有待提高的情况下, 首先在兽医体制上进行重大改革, 以适应控制日益复杂的动物疫病的趋势和要求。

首先, 要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种畜禽管理和兽医药品、饲料监察工作机构, 并纳入政府组成机构, 以保障其发挥职能的权威性。

其次, 应统一兽医机构名称和职能。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各省市纷纷建立了名称不

一、职能相互交叉的机构, 除畜牧兽医站外, 还有兽医防疫站、动物检疫站、兽医卫生监督所和动物防疫监督站等。这样众多的兽医机构工作起来, 难免摩擦,难以协调, 也不便于农业部统一下达兽医工作的指令。

第三, 要明确区分官方兽医和职业兽医。应该说, 省( 市) 和县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中负责兽医工作的专业人员才是真正的官方兽医。但在我国,这部分人员数量太少。大部分兽医人员集中在省( 市) 和县级的畜牧兽医站、兽医防疫站、动物检疫站或兽医卫生监督所。这些机构应合并为一, 并精简人员。兽医人员经考试合格后, 方可为官方兽医, 或为指定兽医。

第四, 对官方兽医机构要实施“垂直”管理。在兽医体制和兽医法规健全的国家, 对兽医工作上大都实行“垂直”管理。“垂直”管理有利于中央到地方的直接管理, 有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也有利于实行官方兽医制度, 更有利于提高对动物疫情的反应能力。

第五, 成立统一的兽医研究学会。成立统一的兽医研究学会, 聘请资深的兽医专家和教授组成。兽医研究学会应具权威性, 不仅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诊断和防制措施提出建议, 供农业部行政领导参考或发布; 还必须对兽医卫生和动物产品的安全提出指令, 供有关部门或单位实行。此外,兽医研究学会还应在兽医法规的制订、兽医卫生标准的拟定和其他方面如对生物制品的监管等工作中起更大的作用。

第六, 加强各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动物的防疫和检疫, 乃至兽医卫生的监督必须以实验室的诊断和检验为依据。这是整个兽医工作的基础或最基本的环节。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规律, 分析动物疫情的流行趋势, 进而进行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 并建立动物疫病的监测体系, 也必须以兽医实验室的工作为基础。为此, 应该将各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 包括诊断的技术和诊断的标准, 作为我国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

4 对动物疫病实行全过程检疫监管。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对畜产品的生产从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和销售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监控,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细则, 并建立品牌认证制度, 使畜产品质量状况得到一个直观和真实体现。一方面逐步建设与村镇人群隔离的牧业小区, 集中饲养, 统一进行动物疫病防制; 另一方面由大型动物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设现代化符合动物防疫标准的饲养场, 按照国际市场要求进行动物疫病防制。在此基础上, 对动疫病和饲养环境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保证进入屠宰加工厂的动物没有疫病, 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加强畜产品质量监控工作。

总之, 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 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搞好动物性食品安全工作是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在新的形势下,兽医工作者们面临着诸多挑战, 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这就需要我们面对现实, 适应新形势, 转变旧观念, 学习科学, 更新技术, 与时俱进。

第二篇: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近年来,哈密市高度重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严格按照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村级动物防疫的基础地位,有效保证了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畜生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养殖风险,促进了农民增收,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村级防疫员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一、 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村级防疫员主要来自农村最基层,在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作作风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市畜牧局注重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入手,在思想上对其进行引导和转变,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尽快完成从一个农民到一名村级防疫员的角色转变,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村级防疫员的集体感和使命感大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提高。

二、认真搞好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村级防疫员许多是非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市畜牧局注重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来提高村级防疫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一方面是进行初级的理论知识培训。培训中,根据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需要,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并采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法,告诉他们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口蹄疫,什么是猪蓝耳病,其临

床症状是什么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效果显著。另一方面,进行正规的防疫程序培训。包括注射要点、注射部位、操作规范等,还进行了消毒、采样、临床诊断、剖检病理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演练培训。另外,还现场进行实禽、实畜手把手的培训。在每次集中免疫前都对村防疫员进行免疫技术、注意事项、有关要求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同时还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律法规,使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很快得到提高。为了有利于开展工作,市畜牧局还根据全市畜牧业生产情况,将村级防疫员划分为几个小组,明确服务范围和责任,每个组分别明确一名局包片人员负责对村防疫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对业务技术进行指导,解决他们在免疫、消毒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促进了村级防疫员队伍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他们很快适应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在搞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村级防疫员在畜禽户口档案管理、协助动监所开展动物产地检验、动物疾病普查监管、动物疫情扑灭和消毒、法律法规的宣传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做到了“村村有人管、养殖底数清、免疫有人做、疫情早报告”,提高了全市重大动物疫情预防和应急处臵能力,确保全市动物免疫率和疫情监控率达到100%。

三、明确工作职责,不断完善责任机制。

为切实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从行政、业务两个方面分别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了责任状,落实了相关责任。在行政上,乡政府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责任状,重点在防疫密度、标识打挂、巡查监管等方

面进行了明确;在业务上,市畜牧局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责任状,重点在免疫质量、疫病监测、疫情报告、业务档案、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明确。通过落实责任制,不仅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而且还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在管理工作上做到有章可循。为了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建立了工作总结报告制度,市畜牧局每季度召开一次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会议,听取防疫员工作汇报,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同时将下一步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时传达给他们。这样,既增强了这支队伍的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和完善村级防疫员公益性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服务性质,其工作开展的好坏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政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切实落实哈密市村级防疫员待遇,让他们安心工作,市畜牧局报请市政府“关于提高我市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并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请示”,2010年7月17日经哈密市第四次市长办公室会议审议通过,并确定将我市村级防疫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市畜牧兽医局对92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工资每人每月1088.67元(含缴纳“四金”508.76元)

五、抓好督办考核,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为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市畜牧局 加强了对各村组动物防疫工作的督办检查力度。在春、秋季集中防疫过程中,对各村组动物防疫工作进展、防疫质量、农户的反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及时反馈给村组干部和村级防疫员,以便改进工作。集中防疫结束后,组织人员对各村的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提出并落实整改方案,确保了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确保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上级组织的检查验收。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按照工作责任目标,分半年和全年两次考核评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3个档次,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不称职的予以解聘。考核评分结果作为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结算兑现的依据,严格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质量和效果好多得、质量和效果差的少得的分配原则,既将“以钱养事”资金切实用于解决防疫员的劳务报酬,又起到了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防疫工作上新台阶的作用。

近年来,市畜牧局在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市委、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始终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工作理念,持续强化“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科技为本,服务至上”工作要求,团结一致,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动物福利、生物安全、动物实验伦理审查制度

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和动物实验安全审查制度

第一条 为了维护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动物的福利,规范实验动物的伦理审查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并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根据《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考国际惯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负责本单位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及动物实验安全的审查、监督和管理工作。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审查和监督本单位各种实验动物的饲养、运输过程,动物实验的设计、实施过程是否符合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原则,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第三条 开展动物实验,申请福利伦理审查,应先提交《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 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及动物实验安全审查申请表》,获得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方可实施,并接受日常监督检查。

第四条 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依据的基本原则: 1 动物保护原则:审查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对实验目的、预期利益与造成动物的伤害、死亡进行综合的评估。禁止无意义滥养、滥用、滥杀实验动物。优化动物实验方案以保护实验动物,减少不必要的动物使用数量;

2 动物福利原则:保证实验动物生存时享有最基本的权利,享有免受饥渴,生活舒适自由,享有良好的饲养和标准化的生活环境,各类实验动物管理要符合该类实验动物的操作技术规程。

3 伦理原则:应充分考虑动物的利益,善待动物,防止或减少动物的应激、痛苦和伤害,尊重动物生命,制止针对动物的野蛮行为、采取痛苦最少的方法处置动物;动物实验方法和目的符合人类的道德伦理标准和国际惯例。

4 动物实验安全原则:动物实验要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不会影响其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符合实验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执行实验动物室的管理程序和标准化操作细则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并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5 综合性科学评估原则:

5.1 公正性:委员会的审查工作应该保持独立、公正、科学、民主、透明、不泄密,不受政治、商业和自身利益的影响;

5.2 必要性:各类实验动物的应用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为前提;

5.3 利益平衡:以当代社会公认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兼顾动物和人类利益;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动物所受的伤害和应用者由此可能获取的利益基础上,在审查后负责任地出具实验动物或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报告。

第五条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对批准的动物实验项目应进行日常福利、动物实验安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时应明确提出整改意见,严重者应立即做出暂停动物实验的决定。 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通过审查:

1申请者的实验动物相关项目不接受或逃避伦理审查的; 2不提供足够举证的或申报审查的材料不全或不真实的;

3缺少动物实验项目实施或动物伤害的客观理由和必要性的;

4从事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运输和使用的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或明显违反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原则要求的;

5 实验动物运输和实验中缺少维护动物福利、规范从业人员道德伦理行为的操作规程,或不按规范的操作规程进行的;虐待实验动物,造成实验动物不应有的应激、疾病和死亡的;

6 动物实验项目的设计或实施不科学。没有利用已有的数据对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指标进行优化,没有科学选用实验动物种类及品系、造模方式或动物模型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没有采用可以充分利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用较少的动物获得更多的试验数据的方法;没有体现减少和替代实验动物使用的原则;

7 动物实验项目的设计或实施中没有体现善待动物、关注动物生命,没有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减轻或减少动物的疼痛和痛苦,减少动物不必要的处死和处死的数量。在处死动物方法上,没有选择更有效的减少或缩短动物痛苦的方法; 8 动物实验的方法和目的不符合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标准或国际惯例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类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目的、结果与当代社会的期望、与科学的道德伦理相违背的;

9严重违反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原则的其它行为的。

第四篇:姚安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

我县的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等工作,为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和全面推进姚安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1、机构现状

2007年我县贯彻落实国发(2005)15号:《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及省、州有关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建立科学、统

一、规范、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撤销了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组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县畜牧科技推广站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办公。各乡镇保留了畜牧兽医站,但人、才、物划归乡镇管理。

2、队伍及人员状况

2011年全县共有编制75人,现县、乡共在岗67人,其中畜牧局5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10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4人,九个乡(镇)畜牧兽医站38人。77个村居委会聘用村防疫员84人。

(1)人员结构:在县、乡53名动物防疫人员中(不包含畜牧局5人、动物卫生监督所10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占88.7%,其中:高级职称8人,占15.1%;中级职称23人,占43.4%,初级职称15人,占28.3%。工勤人员4人,占7.5%。从文化程度看,具有本科学历的5人,占9.4%,具有专科学历的38人,占71.7%;专科以下10人,占18.8%;从年龄结构看,51---60岁14人占26.4%,41---50岁19人占35.8%,31---40岁14人占26.4%,30岁以下5人占9.4%。

(2)在77个村委会聘用的84中人,51---60岁31人占36.9%,41---50岁33人占39.2%,31---40岁14人占19%,30岁以下4人占4.8%。

3、经费保障

由于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困难,在保证畜牧系统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和公务费的基础上,我县已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反应死亡补偿经费、村级动物防疫员务工补助、防疫耗材费我县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但在姚安畜牧系统工作,工作必须努力,奖金是不敢奢望的。

4、工作开展情况

姚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整村推进和生猪“321”免疫技术,实行散养户集中免疫、规模养殖户按程序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方式,免疫密度和免疫率逐年提高,多年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96%以上,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畜禽死亡率控制在省、州要求内。二是认真开展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按省、州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病原学、免疫抗体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预警动物疫情,并按技术规范及时处置零星突发的动物疫情,排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确保了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积极推广猪人工授精、肉牛冻改良、种公羊串换、优良牧草种植、青贮饲料制作等畜牧适用技术,加大对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良种良法的覆盖面,为我县畜牧业发展注入活力。

二、存在问题

1、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落后:对乡镇兽医站投入的改建资金不足(每个站15万),乡镇兽医站改扩建效果差。如我县适中乡仍在危房中上班,光禄畜牧兽医站虽进行了立面改造,但在古镇开发中被政府征收,现没有办公业务用房。目前乡镇兽医站下划归乡镇管理,工作人员经常被抽调参与各乡镇的中心工作,专业工作成了不务正业,直接影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经费难以保障:2008年,在省、州部门的支技下,我县建起了实验室,但由于无人才、无设备试剂配备经费,从未开展试验工作;2016年,国家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畜牧兽医事业单位从事有毒有害有传染危险工作职工的关心和重视,但我县因财政困难,从过去到现在从未享受过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

3、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受编制、经费所限,县、乡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流动困难,工作积极性低,人员结构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村级防疫员招聘难,由于报酬低,工作辛苦,年轻人不愿干,所聘用的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年龄大,专业理论素质不高。

三、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防控任务的艰巨性、长期的特点,建议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继续加大基层动物防控体系建设力度:一是加大对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投入和人才培养,加大网络通信、办公自动化等软件建设,提高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报告的快速反应能力,切实解决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施设备简单,防控手段落后的现状;二是加大对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力争使每个畜牧兽医站有办公室、会议室、疫苗冷藏室、检疫检验室、防控物资储备室等。

2、抓好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训。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中专学校轮流培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下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从国家层面出台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作、医疗、养老、保险等补助政策,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

第五篇:强化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1 当前**市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村级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能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得不用年龄大,靠有丰富经验的老防疫员;二是工资待遇太低,很多职高和中专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担任防疫员;三是父子相传或亲友相传,业务素质太低;四是新聘用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属非专业人员。

1.2 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技术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大多数无固定工作用房。全市2071个行政村、160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的仅占三分之二,而其中50%仅是临时挂牌;二是设施设备差,防疫资料无法保管,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多数已挂牌的动物防疫室无资料柜及办公用具,也无消毒锅、电热炉,更无小型冰箱、保温瓶,疫苗保管和使用存在隐患,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技术条件差,器具消毒不严。由于无消毒锅、电热炉,注射器具难以按要求进行消毒;四是服务物资紧缺。常用的酒精、碘酒、消毒药棉不能常备,注射消毒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免疫救治药品紧缺,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

1.3 农村动物养殖方式落后,组织和补偿经费不到位,基础免疫难度大 我市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且禽类养殖很大一部份没有笼舍,栖身于住宅周围或放养于农田,本身给动物免疫带来很大难度。加之免疫反应救治迟缓、免疫反应死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挫伤了农民接受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公开抵制或阻挠免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免疫难度。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待遇低,队伍难以稳定

1.4.1 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春、夏和秋季动物的普免工作以及平时的补免、免疫档案建立、疫情普查和动物健康巡查及报告、参与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协助动物产地检疫,任务非常繁重。

1.4.2 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要面临“四大风险”。一是受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二是意外伤害的风险;三是人为伤害的风险;防疫员在从事强制免疫工作中,由于群众的接受程度不一,个别养殖户对村防疫员无理取闹,甚至还出手伤害村防疫员;四是责任风险大。

1.4.3 防疫待遇低。对于从事强制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观察、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风险和利益不相符合,工作量和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部分技术单

一、经验尚浅的防疫员,收入更加低下。因此,严重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2.1 指导思想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为基础,以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为重点,建设村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从整体上为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夯实动物防疫基础。

2.2 发展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养等措施,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起运转有效的村级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满足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增强动物防控手段,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

2.3 主要措施

2.3.1 充分认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在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条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水平,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要求,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摆在整个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置,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2.3.2 多条腿走路,提高村级防疫员待遇,增加村级防疫员收入,稳定村级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村级防疫队伍工作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从而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地位,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加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应逐年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三是增强村防疫员的服务能力。业务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动物健康服务能手,增加服务项目,通过阉割服务、医疗服务、常见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服务、兽药饲料的经营和配种服务等增加收入;四是开展保险。各地要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规定,为村级防疫员买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级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2.3.3 多项投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村级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村级动物防疫室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础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增强村民的防疫意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投入纳入县(区)动物防疫预算资金。各县(区)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列入当年动物防疫财政预算资金,每年从动物防疫预算资金中拿出10%~20%投入到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是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要将村防疫室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将村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代畜牧业园区或养殖专业村的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三是将村级防疫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卫生是世界“三大卫生”之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将村级防疫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多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按每年再建15%的进度,在2010年前建立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基础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增强村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3.4 多措并举,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技能素质建设是我市动物饲养方式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针对村级防疫队伍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村级防疫队伍进行系统培训:动物防疫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工作制度、职业道德;兽用疫苗保管、动物免疫接种技能、动物免疫标识使用、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填写;疫情观察和报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动物疫病的诊断知识和诊断技术、阉割技术;动物产地检疫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采取的形式:一是统一教材和培训师资。按农业部编写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师资,采取由县(区)统一组织的方式对全市村级防疫人员在每年春秋两次大的防疫工作前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二是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年龄较小、有兽医知识和技能的防疫员,举办专业学习班,使其获得专业技术文凭;三是利用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培训;四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季度专题辅导培训制度,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统一培训要求进行专题培训,指导村级防疫员的学习;五是建立技术职能和职称评定制度。从2009年开始开展村级防疫员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到2010年,全市村级防疫员最低达到初级动物疫病防治员水平,从而建立起一支适应现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的新一代职业动物疫病防控队伍。

2.3.5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村防疫员考核制度,促进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落实。动物疫病控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国际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以控制。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村民委员会对防疫的管理责任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形式必须是政府来主导。国务院规定,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动物免疫上,明确指出“政府保免疫密度”。新修定的《动物防疫》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的领导责任制,将动物疫病防控纳入到对各级政府的总体目标考核。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搞好本村动物防疫工作,做到预防为主、全面防疫,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确保本地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村民委员会对动物疫病防控特别是动物免疫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的职责,加强村民委员会的社会防疫责任感,从而建立起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完善村防疫员的考核细则,增强防疫员的责任。村防疫员是村级动物疫病防控的主力军,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免疫的密度和质量。因此,各地要制订和完善《村级防疫员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村防疫员的工作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将防疫经费补助与工作任务挂钩,增强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目标考核,使防疫措施步步到位。各级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组织、部门参与的动物防疫目标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将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村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委组织委员工作职责下一篇:大学班级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