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尔巴哈提纲有感

2022-08-26

第一篇:读费尔巴哈提纲有感

读费尔巴哈提纲有感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考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1845年2月初,马克思被法国基佐政府驱逐处境,迁居布鲁塞尔。同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这里,与马克思会合。在这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恩格斯评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萌芽的天才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活动的结晶。

对于宗教观,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看法。苏格拉底,虽非神学家,但苏氏拒绝信奉当时的国教,在他宗教学说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有几种坚定的信仰:(一)他信一位至高上帝的存在;(二) 他信统治万有的天命,(三)他信上帝要差遣一个使者,教人类认识不灭的真理;要差遣一位导师,拨开云雾,开通心窍,使人能辨别善恶,认识其道德的责任。(四)他信灵魂不灭;(五)他信善人必受善报;恶人必受恶报。关于柏拉图的宗教思想,《宗教知识大全》(Encyclopa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中,曾有一段简要的分析。略谓:“柏氏相信有一位永存、不变、全能、全善,无所不知,无所一在,不属物质的上帝,祂创造天地万物。人类的灵魂乃是从上帝而来,故灵魂是不灭的,本来是良善的;只是心为形役,以致堕落犯罪;只须超然物外,摆脱情欲,仍能回复原来的境地。”

在宗教的问题上,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观和现实的世界这一现象出发,致力于把宗教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他没有从社会实践出发,进一步去分析世俗基础本身;因为不能正确地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找到克服宗教弊端的正确途径。不懂得“对于这种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找到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1]“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2]但是,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个人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包含在共同性中,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中。”[3]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

从施特劳斯到氏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事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进步在于:所谓占统治地位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或神学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被宣布为宗教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4]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评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马克思是在通过接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开始他的理论生涯的。青年黑格尔派依据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治要求竭力批判宗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突破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任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分析和批评。《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5] 关于宗教的本质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当然也就找不到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认为世俗寄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改造,才能消灭宗教。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通过这次对《提纲》的阅读和思考,加深了我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多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受我现有水平的制约,对于《提纲》的理解有限,但是,我相信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对《提纲》的理解会不断深化。正如《提纲》中的最后一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认真研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无疑是最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改变自我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实践,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 [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0页. [4][5]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二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类、类本质等概念来描述人的本质,认为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者实践。《手稿》中,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是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而“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说,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自由自觉性。“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克服了《手稿》中“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的不足,不仅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把现实中的人与人区别开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揭示。

在《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一大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其次,在方法论上,费尔巴哈是孤立的、抽象的考察,他不是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第三,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孤立的、抽象的,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的。 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上述理解,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了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应该从社会关系角度,以实践为基点进行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中考察人,规定人的本质,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根据,在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复制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人本是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去论证人的本质,只能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抽象。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通过对旧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扬弃,他为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基础。

第三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在读完这十一条简明扼要的提纲后,我非常佩服马克思,他可以用这么少的文字把问题,而且是这么深奥的问题说的清楚明白。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实践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

马克思是对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第二条中他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就是存在,实践之外没有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的,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总是已经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

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使“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要求从客观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呈现出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于“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在第三条和第六条中提到:“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和:“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金融071丁拓0713118

第四篇:人的本质的思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人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看做是自我意识、精神;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从自然人出发,把人的本质看做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即理性、意志和心。凡此种种,众说纷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的经典性表述,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重要的,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 1

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类自身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人的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与制约,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界,生物的种类不计其数,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与其它生物存在本质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性。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吃肉时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手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经过7年的教育,她才掌握45个词,勉强学会说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只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

3、4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动物也就没区别了。人出生之后一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进行社会化,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培养和习得社会角色等等,完成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社会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

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第二,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首先,这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其次,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式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个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地发展变化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他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马克思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因而由它们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也就必然是具体的。同时,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首先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就是在每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德里达所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将来”“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者”,我们应该更多更细地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从他的思想精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己更好的成长。

第五篇: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感想

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同年秋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人们公认的标志马克思哲学创立的两部开篇之作。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共11条,言简意赅。虽然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当时从突破黑格尔哲学为主要目的的过程中具有“桥”的作用。但是对于理论上逐步发展的马克思来说,到1845年春写作《提纲》时,已经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重新审视和批判了。

《提纲》第1条中,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竞是这样,和唯心主义相反,唯物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之时,马克思已经‘穿透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哲学的最边缘,从而使哲学史上的以哲学的方式所探讨的作为“纯理论”的问题被逼到哲学自身的“外部”,一种非哲学的哲学即“实践的去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之新哲学路向由此被开启出来。

在《提纲》第6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物,人类的本质,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马克思在实践观点上与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分岐,“是同如何看待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对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和静观的考察方法。因此,他们把主体与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反之看作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看不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看到主体

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还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此,他们没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为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而主要是把它们理解为自然关系,所以,他们把人看作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抽象人。人是类存在物,他把“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这种纯粹自然的普遍性即是不变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要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而且还必须从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化中去考察。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仅仅把它看作一种幻想,他的宗教批判仅仅在

于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马克思则进一步指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因而宗教的消灭,不可能仅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就能实现,它“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费尔巴哈揭露宗教是从宗教的自我异化,世界的二重化即上帝的天国世界和人间的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把天国世界归结为世俗基础,还原为现实世界。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成了神、上帝,人按自己形象创造了上帝,他认为把宗教世界还原为人间世界,他的批判宗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又是和他的人的本质观联结在一起的,并且企图以此创立一种“爱”的新宗教。马克思分析说,“费尔巴哈所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揭露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灭宗教的基础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首先应当了解这种矛盾,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马克思的分析是紧紧地围绕

着人与社会的联系展开的,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把宗教还原为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宗教感情”是抽象的个人感情,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宗教批判,应当把宗教基础归结为社会本身的矛盾;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提纲》第10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

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一句话,共39个字,被公认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在1895年以前,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是描述性的,认为市民社会是由人类个体结成的人群共同体。马克思虽然早就不同意费尔巴哈的孤立的人类个体和把社会的东西归结为个体的东西观点,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但费尔巴哈毕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的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单个抽象人,对马克思还是有影响的。《提纲》正是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超越发展的必然。《提纲》在自己弄清问题,清算自己以往思想的同时,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的唯物主义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人。

参考文献《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0条的传统解说评析

周敦耀复印报刊资料2002.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下一篇: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