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信息更加精准化,大学生愈发注重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对社交网络的需求强烈,同时面对着碎片化信息、多元信息、身份认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从“三全育人”出发,培养“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构建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

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篇1:

创新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实效性

[作者简介]赵平(1974- ),男,安徽颍上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安徽  淮北  235000)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號,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担负起立德树人、深化素质教育、营造和谐心理氛围和提供精神支柱的特殊使命。我国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受关注度逐年提高。文章以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出发点,重点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了研究。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立足于所在地区实际,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培养、输送一大批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明确提到:“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当前,我国高职生综合素质不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一)缺乏自信

自信乐观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恰恰是高职生所缺乏的。高职生大多因为高考时没有考好、成绩不理想而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内心充满挫败感,抗压性和承受能力差。其中,约半数高职生认为“升学考试成绩不好”是“进职业院校读书无可奈何的选择”。因此,高职生在心理上往往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封闭。

(二)人际交往受挫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语言交流、经济收入、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并且高职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换位思考,缺乏宽容与体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进而产生难以消除的心理压力。

(三)就业压力时刻困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成功就业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不怕吃苦的干劲、奋发向上的激情等作为支撑。高职生从大一入学到大三毕业,一直有一种潜在的就业危机感,而且与日俱增,使得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人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鉴于此,各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们人格的完善、心理品质的优化、健康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狭隘的补救”转向“开放的发展性教育”。基于此,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注重顶层设计

实践证明,学校领导重视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领导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校级分管领导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活动场所、办公条件、人员待遇、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高职院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工作,及时探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处,依托各院系,采用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开设专业工作室(如“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治疗室”),建立“三级”工作平台(学校心理中心、院系心理辅导站和班级心理委员)和 “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流程,规范工作内容。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成为高职生人格成长的塑造者、健康心理的维护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维护者,因此,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地从“经师”向“人师”转变。

1.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提出,“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具体要求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课程,具有两年以上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热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高职院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每天面对学生开展工作,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其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辅导员工作队伍。辅导员应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和学生有共同语言,懂得学生的心理,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现象,找到心理症结,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专业课教师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专业课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深挖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发挥专业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4.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院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以及学校心理健康协会负责人的作用,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四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来实现的,不同专业、不同学期开设不同课程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高职生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坚韧向上的意志品质和健全完整的人格。

高职院校要规范课程设置,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计30学时,2个学分,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主要采取团体辅导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每年的固定月份组织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同时,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发表相关论文,对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大胆实践与探索。

(四)提升家校育人合力

家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是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基石。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即“家校联动效应”。家校联动是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校双方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找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举办专门针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孩子常見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是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建议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实行档案化管理,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此外,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可以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心理普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形成心理普查分析报告,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高职院校需选择适合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树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念。

1.举办“525心理健康教育节”系列活动。高职院校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利用“525心理健康教育节”的机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每年的四月下旬,举行“心理健康主题月”启动仪式,号召高职生在即将到来的五月,热爱劳动,争做有为青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大学生风采展示”活动,从各院系选拔优秀大学生,分为学习楷模、励志拼搏、创业精英、身残志坚等不同类型,充分体现高职生悦纳自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要求全校每个班级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由心理委员策划,辅导员主持,班级全体同学参与,具体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525心理健康日”,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决赛(前期各院系组织进行选拔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和心理微电影展播等活动。

2.大学生心理协会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心理协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学生心理协会通过前期调研来筛选确定学生关注度高的活动主题,利用校园情景剧、快乐周末、团体心理素质拓展培训(如团队建设、信任背摔、通天塔、天马行空、真人CS)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的心理困惑、关注的焦点,基于此,聘请本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或校外专家学者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例如,举办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与自我调适讲座,对象是大二下学期至大三毕业阶段的学生,要求主讲教师熟悉不同专业高职生的就业形势,对高职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要讲透,客观分析高职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压力,如学历层次较低、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企业忠诚度亟待提高、怕吃苦等;同时,对高职生就业的优势要讲足,如就业定位明确(一线、基层、服务)、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积极上进、创新创业意识强烈等。举办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与自我调适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厘清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了解就业前景、薪资待遇等,进而树立就业信心。

(七)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利用自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高职院校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自媒体多元化、共时性与互动性的优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构建适应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借助自媒体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支柱[J].中国德育,2016(4):10-12.

[2]邱开金.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J].心理科学,2007(2):444-446.

[3]罗晓路,俞国良.大学生创造力、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0(6):15-19.

[4]沈贵鹏.什么是心理教育——基于教育学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51-55.

[5]张彩云.让心理健康的教师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J].中国德育,2017(20):44-46.

[6]毛群安.谁该为我的健康负责?[J].健康管理,2010(7):26-27.

[7]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98-101.

[8]刘超.构建基于家校联动的立体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基于一场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2):151-152.

[9]冷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新一代:下半月,2017(12):28.

[10]侯占奎,侯丽,彭飞.“放飞心灵,共享青春”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案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5):95.

[11]张陟遥.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助式心理咨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6):19-23.

作者:赵平

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信息更加精准化,大学生愈发注重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对社交网络的需求强烈,同时面对着碎片化信息、多元信息、身份认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从“三全育人”出发,培养“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构建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心理育人;三全育人

由于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无线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迅速普及,不断冲击着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为多样化、信息的时效性更强、传播对象更为精准。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也逐渐被多对多的传播方式取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手段乃至认知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心理特征也呈现出新形态。因此,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

1. 新媒体既迎合又塑造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1 新媒体迎合了大学生对于信息选择的自主性要求,塑造了碎片化的信息认知方式

新媒体所营造出的网络环境有着丰富、多元、开放的特征,基于海量的信息,再小众的信息都可以被呈现在特定的人群面前。大学生群体刚经历过中小学相对封闭的知识获取环境,正处于对各类信息尤其是偏好信息极度渴求的时期。在这种情形下,新媒体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对于信息自主性的要求,迅速挤压甚至取代了传统媒介的地位。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新媒体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的课间、通勤、生活闲暇等一切碎片化时间,并且成功地使大学生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微博、抖音短视频、微信推送等碎片化信息。此外,大学生面对海量多元的信息,也容易产生选择障碍、迷惘等心理状况。

1.2 新媒体迎合了大学生对于社交网络的需求,引起了价值取向的盲从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社交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社交选择的广度和自由度。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新型社交网络,使得大学生可以不以宿舍、班级、学校等物理空间为基础,也不以传统的血缘、邻里关系为纽带,而通过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标准自由地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基于这种新型的社交关系,当代大学生的身份从社交维度被重新定义,他们在职业定义上是大学生,但在社交定义上可以是某个明星的粉丝,也可以是“佛系少年”。新媒体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对于身份认同的渴望,使得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给自己贴上标签,并融入特定社交群体。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能够根据喜好、习惯被精准投送给大学生。当大学生融入特定群体后,他们便会大范围、高强度地接收到这一群体所传达的信息。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便会趋向单一或特定的几个群体,不管这个群體的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大学生本人都很可能会加深对这个群体价值取向的认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新媒体会通过社交网络使大学生产生价值取向的盲从。

2.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心理育人保障机制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三全育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并强调要加强心理育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心理育人,关乎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也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心理育人必须在“三全育人”的体系下实施; 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心理育人工作必须以中央最新文件精神为指导,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最新实践经验成果为检验标准;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心理育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保障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育人运行体制,打造多方协同、透明多样的心理沟通平台。在新媒体时代,要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心理育人。

2.1 培养“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

高校要培养校心理中心人员、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气象员“四员同心”的全员心理育人团队。以校党委为领导,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并构建具有新媒思维的工作团队,统领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校心理中心人员,应利用学生对多元信息、社交媒体的需求,优化高校心理育人顶层设计,提升高校整体学生心理活动成效。高校应组建专业且紧跟新媒体时代潮流的心理咨询员队伍,加强对心理咨询员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引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人才。高校心理咨询员团队应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最新的心理视角,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高校应设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员,具体负责心理育人工作。心理辅导员在高校心理中心、各类心理学生组织、学生心理气象员、学生这四层级之间架起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辅导员必须充分掌握新媒体时代学生心理特征,随时把握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保障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深入学生。高校应选拔全方位发展、拥有新媒体技能和思维的学生担任心理气象员。心理气象员应以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社交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新媒体资源不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加线上心理培训。

2.2 构建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

高校应以新媒体为手段,构建完备的从进校到毕业、从在校到假期的全过程心理育人机制。入学开始,高校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轻松、科学的完成新生心理测评,充分了解新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入学后,高校应通过易班、大学生心理网课系统等新媒体手段,让学生自发地学习心理课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毕业前,高校应搭建方便精准的新媒体就业信息推送平台,缓解毕业生心理压力,并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毕业线上活动,让毕业生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高校要建设家校合作新媒体平台,将心理育人工作从在校延伸到假期,充分将心理育人工作扩展到学生寒暑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去。

2.3 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

高校要形成基于新媒体平台、大数据手段的危机干预制度,打造课程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心理育人体系。防范心理危机事件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新媒体时代的学生心理危机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的特征。因此,高校要形成基于新媒体平台及大数据手段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建立全校范围的心理危机数据库,以技术手段辅助经验手段、以数据分析配合感性判断、尽可能以智能防范风险替代事后危机干预。高校以线上心理健康教育配合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注重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高校除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还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和资源,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见习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谭碧.新媒体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影响探讨[J].新闻战线,2014(8):187-188.

[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4]龚焕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平台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0):124-128.

[5]赵振华.学校突发事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12):68-70.

作者:袁佳斌

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管理论文 篇3:

在现代数字化图书馆大环境下的读者心理疏导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读者;心理疏导

摘要:阅读心理疏导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一个新的内容。阅读心理健康在现阶段图书馆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读者的阅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同样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了解当前阅读心理疏导的开展现状,分析公共图书馆阅读心理疏导服务发展的趋势,也是目前需要开展的重要课题。

1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社会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以人文环境的改善为辅。对图书馆而言,则是以阅读平台和阅读者为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随着互联网及小型终端平台的普及和个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型移动电子终端的日益普及,“阅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地铁、车站甚至在街边的长条椅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小型移动终端津津有味地浏览网页或电子书籍,无论是思想新锐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追求移动体验的青年群体,还是已过不惑之年甚至已经到了知天命的老者,都在逐步转变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特别是年青一代,他们追求个人体验,对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方式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高校学生读者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及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普遍重视。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这种咨询机构在社会上还很少见,咨询中心老师往往是一对一与用户进行沟通,且心理健康工作者数量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健康咨询需求。

2在读者中开展阅读心理疏导及疗法在当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随着读者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也与日剧增,许多读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部分大城市读者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23.66%。有机构对读者群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心理状况、阅读倾向、行为习惯、心理书籍阅读功效和阅读疗法需求五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3%的读者认为其心理处于不佳状况;但当遇到诸多心理问题时,选择求助心理医生的读者只占总调查人数的5.3%;将近60%的读者所阅读的心理调适书籍来源于各类型图书馆,19.9%的读者会运用网络进行阅读求助,3%的读者认为阅读对于提高个人心理并无太大用处;只有75%的读者认为各类图书馆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书籍阅览室,并需要配备专业心理人员。有关书籍借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书籍较少且出借率高,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刊不仅数量较多而且阅读率相当高,这就说明部分读者在通过阅读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阅读疗法对于解决日渐增多的读者心理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开展阅读疗法对于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拓展其服务内容与方式,避免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问题,造就一支高素质心理咨询馆员队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探讨在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的方法

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实际上就是通过书刊这类不说话的“心理医生”,帮助读者找到心灵安慰,解除困惑。有专家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探寻人们心理健康的标准无外乎以下几点: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成就有价值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的幻想。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总结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另外,结合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都可为阅读疗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如配备多学科知识的馆员、设置温馨的阅览室、丰富的文献资源、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等。

4我国现阶段阅读心理疏导现状与重视程度

阅读心理疏导及研究是从2000年后才初步形成一个小的热潮。笔者分别以“阅读疗法”“阅读治疗”“图书疗法”“图书治疗”“读书疗法”“阅疗”等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跨库检索,可以看出我国在2000年后有关阅读心理疏导的研究呈现出一种爆发性的态势,但对比国外的相关研究还远远滞后。从研究论文的年代上可以看出,阅读疗法研究具有明显的逐年增长的特点,且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缺乏领导层面的重视。系统研究阅读疗法思想、案例、方法和经验的理论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图书馆界进行实践研究的只有廖廖少数几位学者。经调查,在大学生占有量较大的北京(98.24万)、西安(52.39万)、上海(43.33万)等地高校中配备心理咨询室的少之又少,公共图书馆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5公共图书馆阅读心理疏导治疗服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公共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进展缓慢,观念陈旧依然是目前最大的障碍。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其职能只能是阅读和借阅服务。尽管阅读疗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和重视,但还缺少领导层面在行动上的支持与认可。虽然图书馆采购规模不斷增大,读者群也在大量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数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工作量大增,部分馆员认为读者心理问题不属于图书馆管理范筹,不愿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同时他们认为阅读疗法是多余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公共图书馆阅读疗法的开展。

另外,人力资源障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名合格的图书治疗馆员,不仅要掌握图书疗法的专业理论,还要具备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热心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目前公共图书馆不乏高职称、高学历的馆员,也不缺乏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个人素养,并热衷于公益事业及图书馆工作事务的馆员,但真正符合公共图书馆治疗馆员要求的人不多。

6开拓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心理疏导疗法的新途径

根据读者群的结构不同,公共图书馆应借鉴高校图书馆的经验,并结合大学生及社会读者的特点,努力找到新的措施及方法,以寻求突破:①各层面加以重视并通力合作。领导的支持和工作人员的参与,相关知识的培训、相关会议、学习参观及馆际间的经验交流,可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治疗馆员队伍。②成立以心理咨询师为指导老师的阅读疗法工作小组。针对当前读者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适当推荐有关的心理书籍,让读者在兴趣中感悟生活,释放消极情绪,并安排有经验的馆员答疑解惑,帮助读者寻找解决心理困扰的路径,让他们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③创办有特色的阅读心理疏导疗法阅览室。公共图书馆应主动配合阅读疗法工作小组开展相应的工作,阅读疗法阅览室的环境要舒适优雅,配备心理方面的书籍,安排有一定责任心和相关专业经验的馆员具体负责,提供相关书籍的导读和导购服务,配备相应的电子阅读器材。④广泛宣传,积极推广。公共图书馆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读者进行宣传。如:通过专题讲座、阅读疗法宣传栏、阅疗微信群、网络书疗微博、专业心理医生的数字交流平台、交流会、阅疗参与者演讲会、演讲比赛等特殊方式大力进行宣传,使读者主动参与互动,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共享相关资料。

7结语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逐渐加大,阅读心理疏导不仅要在公共图书馆受到重视,更应得到其他各个行业的重视和关注。如何让更多的有心理问题的人接受阅读疗法服务,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仅是公共图书馆要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公共图书馆不断探索并努力付诸实践。

(编校:周雪芹)

作者:祁雨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马克思人道支配自然思想论文下一篇:民俗艺术文字中广告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