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成人教育论文

2022-04-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成人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我国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评价的组织机构、评价主体、评价具体指标、内容、方法、功能和评价结果的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成人教育论文 篇1:

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18级针推学专业149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教学改革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终结性评价,教学改革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对教学改革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教学改革组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结业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表示赞同,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团队精神。结论: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全面、客观和公正性。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雨课堂;药理学;教学方法

藥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为指导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但由于药理学涉及内容广、知识更新快、理论性较强且较抽象,导致学生难于记忆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为培养适应中医事业发展需要,具备有良好专业素质的中医人才而奠定基础,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给予解决的问题。

药理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课堂授课、学生被动听课为主,考核方式以“一考定终身”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由于其评价时间滞后,不能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2]。因此,探索其他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学和课程考核,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形成性评价近年来在不少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终结性评价,其优势在于多元化、动态化和高效机制,把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纳入课程考核中,进行动态观察、记录和反思,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3]。亦可通过及时测评,根据反馈的教学信息,调整教学进程,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结合,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教学活动趋于完善,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雨课堂”是一款免费智慧教学工具, 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互联,其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的客观、真实的数据化分析,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考查,并适时进行评估,从而实现动态的过程形成性评价[4-5]。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应用于针推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探讨其实践效果,旨在使药理学的课程考核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8级五年制本科针推学专业14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73人)和教学改革组(76人),比较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关基础课的成绩,并进行学情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材和参考书,教学大纲和学时数完全一致。

二、研究方法

(一)教学方法

1. 传统教学组

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终结性评价。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1)理论课教学:教师在课堂利用PPT课件进行讲授,适当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加深学生理解;课后学生复习巩固。(2)实验课教学: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课程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考勤和课堂表现占20%,实验成绩占20%)占40%。具体评分标准:(1)课堂考勤:随机点名,全勤满分,缺勤适当扣分。(2)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及听课情况给分。(3)实验成绩:教师根据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2. 教学改革组

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学生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课堂考勤、课中测评、阶段性测验、课堂讨论、实验考核等部分组成。各项教学实施及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1)课前预习:教师提前一周通过雨课堂发布教学任务及要求、预习思考题,推送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后台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占平时总成绩的10%。

(2)课堂考勤:利用雨课堂的线上签到功能自动记录考勤,占10%。

(3)随堂测评:教师授课时,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为强化学生的理解,每学时设置3-5个选择题,给学生限定时间随堂作答,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展开讨論。成绩占20%。

(4)阶段性测验:每个单元结束后,以客观题的形式在雨课堂进行考核,总共5个单元,成绩占20%。

(5)课堂讨论:组织3次讨论课,课前2周教师公布教学活动实践计划,分配任务,学生分组,查阅文献,制作PPT,分组进行讨论;课上各组代表上台汇报,组员进行补充,各组讲解完毕后,教师和学生提问,进行评述,归纳总结;课后教师使用雨课堂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测验,每个内容5道题,限时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成绩的评定。成绩占20%。

(6)实验考核:建立实验课评价标准,包括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三个方面,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熟悉度;课中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认真撰写实验报告,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规范写作以及对于实验现象能否正确分析。最终的实验成绩按每次实验课的学时比取平均分,成绩占20%。

(二)教学评价

1. 教学效果评估

课程结束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题库随机抽取试题组卷,两组学生采用同一套试卷进行闭卷考核。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组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的组成均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 反馈意见调查

对教学改革组的学生从对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学习成效的提升、满意度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发放问卷76份,回收率100%。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三、结果

(一)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无差异(P>0.05),而期末成绩和课程结业成绩教学改革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果表明在药理学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见表1。

(二)两组学生期末考试各分段分布人数比较

结果显示,传统教学组的及格率为57.53%,优秀率为5.48%,而教学改革组及格率为82.89%,优秀率为30.26%,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见表2。

(三)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平时考核纳入课程总成绩可以降低学习压力,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终结性考核模式的不足。表明形成性评价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果见表3。

四、讨论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一直被沿用至今,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比如知识再现式的考试内容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一考定乾坤”的评价模式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考试压力[6-7]。近年来,许多高校改革传统地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学生的考核模式,设计多样化地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考核理念,形成以学生为本多元化的考核主体,考核重点从知识的获得转向综合能力的培养[8]。将形成性评价融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表现作为得分依据,从而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并以此及时调整教学,这对“教”“学”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9]。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型在线教学工具,可以对全部教学过程进行数据采集,让教学进入“数据时代”。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构建的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体系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设置考核环节,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效果优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在提升教学质量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一)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药理学虽然是我校针推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其专业特点,学生没有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导致学习缺乏积极性,考前死记硬背只为应付考试,出现“平时松懈、考前突击、考后忘记”的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益的尝试,打破单一的期末终结性考评模式,既在学期末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评价。雨课堂的教学互动、实时反馈、数据分析等功能够为教师比较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提供参考依据[10]。教师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发布相关资料,学生提前预习;课堂只讲授重点和难点,通过课中测试及时检测学习情况;学生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和相关拓展资料的自主阅读,教师进行单元测试。学生可以将雨课堂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动态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形成性评价加大了对学生平时训练的强度和难度,把课堂讨论和实验技能考核纳入到平时成绩中,使考核内容更加多元化。研究结果显示期末成绩和课程结业成绩教学改革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而且及格率和优秀率也明显提高,表明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反馈中得知,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表示赞同,表明学生已有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理念和需求。

(二)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效果及课后复习情况等环节的评价没有进行细化和量化,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根据教师的主观印象给分而有失公平、公正。评价标准不够客观具体,变相为期末成绩差的学生送分,这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本研究中传统教学组和教学改革组虽然平时的平均成绩没有差异,但传统教学组学生之间的成绩没有拉开差距,而教学改革组的差距却很明显。将形成性评价模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平时成绩和学生的付出、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学习认真的学生自然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去掉了人为的因素,每位学生听课情况、参与度、考勤等一目了然,可随时溯源,评分标准量化,教师评分有据可依,方便快捷,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11]。从我们收集到的学生反馈信息中得知超过90%的学生认为考核结果可以真实、合理反映学习效果,授课教师也认为该考核模式突破传统考核形式单一、忽略综合能力考核的弊端,能够从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形成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为中心,教师可以客观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从而寻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12]。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形成性测试,测试实施、测试结果分析和统计都是实时的,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获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应对[13]。从学生的作答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实现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在改善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将教师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长效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尤显重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發现问题,通过反思和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14]。

五、结束语

我们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改变了“重结果、 轻过程”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考评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师理念上已经接受了形成性评价,角色从灌输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习转变,但学生要想适应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不断地进行改进,以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福刚,曹娟.药理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122-123.

[2]李艳红,穆玉明.形成性评价联合终末性评价在超声考评模式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5):21-23.

[3]张艳,王丽影,黄海艳,等.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2):101-103.

[4]胡琦,曾光,唐燕萍,等.“雨课堂”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20,39(1):58-60.

[5]汪萍,宫磊,朱晓蕾,等.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42(3):385-388.

[6]李丽,丛馨,吴立玲.形成性评价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启示[J].生理学报,2020,72(6):743-750.

[7]郭庆峰,郭劲松,薄红,等.形成性评价在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实施现状及提升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8):47-50.

[8]叶俊凯,徐韫健,林勇平.案例分析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分子诊断实习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735-2737.

[9]陈絮蒙,丁川,郭亦杰.基于量化管理的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20,36(2):21-24.

[10]施苑英,郭娟,吉利萍.雨课堂在SPOC教学中的辅助应用与效果分析——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0):67-69.

[11]孙红梅,盖聪,王媛媛,等.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改革解剖学课程成绩评定体系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8,37(6):22-23.

[12]徐桂娜.基于雨课堂的基础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745-1746.

[13]周建芳,李光军,梁超平.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与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9(20):50-53.

[14]高洁,浦涧,李日著,等.以形成性评价为导向改革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6):906-908.

作者:杜先华 何国林 詹雅娴 龙泳伶 熊天琴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成人教育论文 篇2:

我国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评价的组织机构、评价主体、评价具体指标、内容、方法、功能和评价结果的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我们根据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在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制定评价量表,依据评价量表,采取立体式评价形式,灵活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有力地提高了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一、我国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和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评价的主观性问题突出

我国成人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人员组织的一种常规性的教学检查,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在大部分学校中普遍实施的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同时,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教师教学评价不是一种多项连续评价,不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突击性、临时性。

事实上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由学校组织的内部事务,校外任何组织是无权干预的;同时,也是无法干涉的。不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接触课堂教学的,因此很难把握实际的教学动态,也很难对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评价主体而言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教师本人、校友以及记录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系主任评估、系统的学生评估、同行意见等,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二)评价的具体指标和内容存在问题

1.成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应该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它不包含具体规定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的指标,鼓励不同的教学风格;而我国的教学评价一直过分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忽视不同风格。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应该全面,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评价,而且有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评价。

3.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反映,侧重师生交流。评估标准中应更多地涉及教师和学生交流方面的指标,既注重教师与整个班级的关系,也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关系。

(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评价指标模糊而单调,区分度比较低,可行性比较差。比如,我国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一般分为A、B、C、D四个等级,而美国则更加具体,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的“学生教学评估报告表”中将评价等级分为“最好(前10%以内);比大部分人好(前30%以内);一般;比大部分人差(后30%以内);最差(后10%以内)”五个等级,评价主客体都能够很精确地掌握指标等级的划定范围。在评价指标的内涵上准确,不会使评价主客体产生误解和疑问。

2.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我国的成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尽管也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实验,考虑了多方面的情况,但是主观性因素比较严重,远离教学实际,理想化成分比较多;缺乏不同学科的适应性;而且多少年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有很多,可以多方面选择,综合运用。评价表的制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国制定评价表一定要经过心理测验专家、教师委员会及学生代表共同探讨方可定稿,并且要与时俱进,还要以学科不同而制订不同的评价表。

3.教学评价烦琐无效。我国的成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一个由不同权重构成的多级指标体系,虽然也能获得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显得繁杂琐碎,其标准和权重的确定也都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因而,可操作性和可信度都较差。学生课堂评价是美国高校普遍使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已有70%左右的学校形成了制度化的生评教机制,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往往只需花一分钟即可完成无记名应答问卷,它可以随时观察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为教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各种感受,经常进行,多到每周一次。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美国所使用的课堂评价法,但是也应看到,生评教毕竟只是评估来源的一个方面,所以应该与其他数据材料一同考虑。

4.教师教学评价应注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使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学质量评估来说,关于教师的各种日常资料可以录入数据库,评估人员不仅可以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评估,而且可以与外校的教师进行比较,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关于教师教学的问卷调查,由计算机对各种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在我国,虽然计算机已引入教务工作部门,但一般都是进行日常数据统计分析,基本上还没有实现在教学评估方面的应用。

(四)评价功能和评价结果的利用问题

我国成人高校的教学评价更重视评价的总结性和诊断性功能,评价结果的利用不太合理,有的评价过于强调与升职和加薪结合,使得教师过于紧张,产生抵触情绪,有的评价只是走过场、走形式。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应在于教师的自我改进、学校的人事决策、学生选课和课程发展,更应该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因此,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教学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借鉴国外教师评价的成功经验,积极建立适应成人教育实际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一)根据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结构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理念和多元智力理论,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评价过程,重在研究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成长;教学效果评价体现教学双方互动和“以学论教”。

根据教学评价功能我们认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不能不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学态度(师德师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作为评价的三个指标;教师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要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的,“教学效果”应是评价的一个主要项目。以上几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构成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每一个评价指标有都包含了不同的子目标。根据以上精神,我们分别制定适合于各个不同学科教师的评价量表。

我们制定的评价量表,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求教师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淡化了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帮助教师“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使教师从仅仅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评价指标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价值,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依据评价量表,灵活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1.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教师时,我们首先请被评价者根据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介绍自己的课程设计、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创新点等情况;然后请评价者根据课程实际和被评价者的教学设计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相互切磋,共同发展。

2.评价内容全面。允许和认可教师的个性差异;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注重师生交流。

3.评价方法多样。增强评价指标的具体性和丰富性;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课堂评价;注重评价中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4.利用评价结果、促进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应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结果,制订配套措施,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束后,一般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鞭策作用。

(三)采取立体式评价形式,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1.建立流动的教师任用体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建立流动的教师任用体制,是保证成人教育质量以及进行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自主聘任教师、确定教师岗位、支付教师工资,规定教师的福利以及职责义务促使成人教育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务,重视教学评价的功能。

2.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听课、评课制度。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经常性的学生调查问卷活动。

4.建立学校督导员、信息员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

作者:周青山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成人教育论文 篇3:

以完善模块化教学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

[摘要]在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实施模块化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模块化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立足于完善模块化教学,对模块化教学课堂进行全面评价,是深化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评价指导思想与目的模糊,缺乏多元评价理念;评价次数明显不足,评价方式和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标准不完善,评价心理有待改善。因此,应用型院校应坚持以完善模块化教学为导向,明确评价指导思想与目的,树立多元化评价理念,实现评价时间的动态化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进评价标准,规范评价制度,形成科学评价心理,切实提高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刘萍(1978- ),女,贵州习水人,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张开智(1965- ),男,重庆人,贵州理工学院,教授,博士。(贵州  贵阳  550001)

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的及原则为依据,借助于一定的评价技术及手段,定性或定量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并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对教学进行评价有利于全面了解教师“教”的过程及学生“学”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则重在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期优化课堂活动。当前,开展模块化教学的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应用型院校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模块化教学及其评价

当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对应用型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始终强调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为此众多应用型院校开始逐步实施模块化教学,從改革课堂格局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

模块化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实现产学结合。在模块化教学课堂中,学生应学会如何更迅速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等。当前,在具体方法上,应用型院校模块化教学主要分三步:一是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以相关理论知识、职业技能、态度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二是确立每一模块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等环节;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确立明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上,应用型院校已经形成了有利于模块化教学推进的项目教学法,通过构建小班教学制度、选择配套的教材,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在模块化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模块化教学对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明确了评价指导思想及目的,将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贯穿于教师每一模块的教学、学生每一模块的学习。其次,实现了评价理念的多样化,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情感等多方面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相关领导、专家、教师、学生以及一线技术人员都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最后,实现了评价方法的综合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二、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导思想与目的模糊,缺乏多元评价理念

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正视并改正自身不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与目的不明确,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很多院校过分重视内部评价、定量评价,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影响了评价的实效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管理人员虽然清楚指导思想及目的,但并未根据其有效开展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另外,部分应用型院校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只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等的评价,只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忽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且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未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多数教学评价只浮于表面。

(二)评价次数明显不足,评价方式和主体过于单一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很多院校及教师都已意识到了评价的重要性,但由于时间、精力等问题,教学评价很难及时开展,现有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及系统性还有待提升。此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及主体单一也影响评价的有效开展。现阶段,很多院校依然坚持以听课、评课为主,辅之以相关评价量表,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全面评价;同时,多数应用型院校或是委派专门的监督人员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或是采取领导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忽视了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三)评价标准不完善,评价心理有待改善

当前,很多院校对评价标准的内涵缺乏严格的界定,使得评价内容非常宽泛,且评价内容大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分离;同时,当前很多院校直接将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与教师奖金、评优等挂钩,使得教师过于关注评价结果,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部分教师在进行同行评价时,甚至会根据个人亲疏关系进行打分;而学生由于顾忌教师“面子”,也不敢给教师评低分,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三、以完善模块化教学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明确评价指导思想与目的,树立多元化评价理念

一方面,应重视明确评价思想与目的。只有在明确思想的指导下,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标准才能更加完善。在对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应转变单一追求量化评价的思想,坚持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思想;应转变单一追求结果的评价思想,坚持将评价结果与评价过程相结合、将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的思想。在明确评价思想之前,还应确立明确的评价目的。具体而言,应重视构建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應重视树立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教育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模块化教学中,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要坚持能力本位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将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养、个性发展等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实现评价时间的动态化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着力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时间的动态化。模块化教学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理论指导下掌握实践技能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块化教学下,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评价时间的动态化,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客观、全面地了解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2.应着力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完善模块化教学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教学评价,应坚持将学生、领导、同行、教师等纳入评价主体范围内,坚持多渠道搜集评价信息。首先,应坚持将学生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权威发言人。应用型院校应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教渠道,如开通网上评教平台、设立评教信箱等,并将学生的评教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便于教师改进。同时,应用型院校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客观、公正、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此外,为使学生在评教中无后顾之忧,学生的评价活动应采取不记名的形式,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其次,领导、专家、同行应成为重要的辅助性评价主体。应用型院校领导是院校管理人员,他们把握着院校发展大局,明确院校的办学目的及理念等,能够从院校发展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专家评价则有着较高的专业性及权威性,能够更好地评价每一个教学环节,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同行能够深入了解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目标、方法等,引导同行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提高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再次,应重视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引导教师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认知及自我提升。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不足。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每一模块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完善每一模块教学。最后,应重视引导企事业单位人员、行业技术人员等参与到课堂评价中。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业技术人员等对职业技能、岗位需求等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应用型院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设立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委员会,为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提供更便利的渠道。

(三)改进评价标准,规范评价制度,形成科学评价心理

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制度是模块化教学下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基础,应用型院校应坚持立足于本校课堂实际,制定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评价标准、评价制度,并形成科学的评价心理。

1.着力改进评价标准。对于应用型院校而言,构建一套适用于本校教学实际的课堂评价体系,应重视将技术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同时明确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既应关注教师的“教”,也应关注学生的“学”。具体而言,在教师的“教”方面,一是应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既要与教学大纲相符合,切实实现理论与技能教学的结合,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要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做到重、难点突出,选择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内容;三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四是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获得,考虑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五是要重视对教师教学态度及能力的评价,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认真对待教学任务、具有职业道德等,是否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创新能力等。在学生的“学”的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着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

2.着力构建完善的评价制度。完善的评价制度是课堂教学评价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用型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规范的评价制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应重视构建完善的评价队伍与实施机构。应用型院校应建立专门的由教师、学生、专家、技术人员等构成的评价队伍,并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在课堂教学评价系统下,应包含专家评教系统、领导评价系统等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下还应设立更加细化的分支系统,如在领导评价系统子系统下,应设立专门的校领导评价、系领导评教、教务秘书评教等系统,每个系统都应有专人负责,切实提高评价效果。其次,应重视构建民主、公开、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应用型院校可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给教师一次改进的机会,并对教师改进的课堂教学进行二次评价,将二次评价结果与评优、奖金等挂钩,这既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应用型院校还应重视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己。对于优秀教师,院校也应及时肯定教师的成绩,并予以一定的奖励。最后,应重视构建有效的反馈制度。应用型院校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完善的网络反馈系统,及时、有效地将评价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还可组织相关领导、教师等进行座谈、听课等活动,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扬长补短。

3.重视形成正确的评价心理。应用型院校教师及学生应树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心态,正确认识教学评价。这就对应用型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应使被评价者感受到教学评价对自身的促进作用,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其次,应能够合理把握被评者的心理,引导被评者转变认识,敢于承认与改正自身缺点;最后,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这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美.基于CIPP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模型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26-128.

[2]王桂英,徐淑艳,温慧颖,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以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包装工程系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66-68.

[3]吴金航,朱德全.应用型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元评价研究——以贵州省某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60-66.

[4]任初明,罗秋兰.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83-84.

[5]燕艳,李潘坡.基于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4):92-97.

作者:刘萍 张开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高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职业院校信息系统科研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