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上册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化学实验上册范文

化学上册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

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4: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用KMnO4制取O2的方法

2、了解O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 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

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

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

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

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

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2瓶中。 实验现象:

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CO2CO2,CO2使石灰水浑浊

2、FeO2Fe3O4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点燃点燃 4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5.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锥形瓶、天平、酒精灯、玻璃管、小气球、白磷 实验步骤: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比较

1、在玻璃管的一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将玻璃管插入胶塞中。

2、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一小粒白磷,塞上胶塞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3、将该装置放于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4、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灼烧至红热,放回瓶中,塞紧胶塞,将白磷引燃。

5、冷却后又放回天平上。 实验现象:

引燃白磷后,瓶内充满大量白烟,小气球膨胀,冷却放回天平后,天平依然平衡。 分析及结论:

瓶内发生反应:PO2P2O5,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点燃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5.2: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烧杯(100ml)、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步骤: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 CuSO4溶液,准备3根光亮的铁钉。

2、将溶液、铁钉一起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

3、将铁钉投入杯中,几分钟后,将其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2。 实验现象:

1、烧杯中溶液的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履盖了一层红色粉末。

2、m1=36g m2=36g 分析及结论:

烧杯中发生反应: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实验名称:实验室制取CO2的研究与实践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目的:设计CO2的制取装置并验证产生的气体 实验器材:

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气管、试管、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思考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

2、选择P111上提供的仪器设计出制取CO2的装置,并相互讨论、交流,选出最佳装置。

讨论的结果是最佳装置有两种,分别应包括以下仪器: ①试管、导管、集气瓶。

②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3、制取并检验CO2 实验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缩小甚至会消失。

2、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实验室制取气体应先考虑①选择适当的反应。②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③用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收集气体。

2、大理石与盐酸发生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CO2↑+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篇:上册实验教案

食物发霉的条件

10月8日

一、教学目标

21) 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下发霉的假设。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设计和结果。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下发霉的假设。

三、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

各类真菌实物、正在发霉的食品、衣物、放大镜。教师完成的食物发霉实验的结果性材料。

1、教

程 活动 1 食物发霉

生活中还有些真菌,常常令我们苦恼,因为它经常使水果、食品长毛,使衣物发霉。我们称这种真菌叫做霉菌(板书)。霉菌长什么样?

师:为了便于大家仔细地观察霉菌的外形特点,老师特意培植了几种霉菌,请同学们先用肉眼看,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霉菌到底长什么样。最后还要请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在课本 “放大镜”内

提示:说明霉菌是物体变质后产生的,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害。 同学们猜想一下:培植霉菌时,在什么环境下食物容易发霉? 生:(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环境下) 师:怎么证明你说的有道理呢?

师:下面我们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设计结果记录在29页 “我的实验设计”中。 学生设计,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交流。 小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学生可能答不完全正确,提醒学生要在相同时间段观察两组实验的变化,包括是否发霉、发霉程度。)

出示观察记录表:你也可以采用其它更形象的方法记录。如拍照、写或画。(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记录)

师: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在课上无法完成,希望同学们课后都能认真去完成这个实验,老师先预祝同学们实验顺利、成功。教师在几天前做了这个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记录。

师:哪位同学试着说一下食物发霉的条件:

生:温度高、潮湿阴暗、不通风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出示正确答案。

师:我们了解了食物发霉的条件后,就要想办法防止食物发霉。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为什呢?

把讨论结果填写在30页的表中。

3、板书设计 6生活中的真菌

可食用真菌:宝贵的生物资源

不同于植物、动物

(分组实验)

制作风动小装置

10月27 日

第二课时

制作风动小装置 [活动目标]

1、 能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

2、 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改进方案。

3、 能对同学业的设计、制作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帮助加以完善和改进。

4、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5、 在设计和改造过程中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会分析装置中的问题,并制作改进。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师提出活动的任务:利用风能,设计制作一个小装置,使它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声音。启发联系生活中风琴、笛子、风车模型等物品。想模型,提示学生可以照自己的方案去做,鼓励不同的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去做。(比如,用独创的方法做的可以得到双倍的奖励等)

二、掌握方法。

1、教师出示风动小鼓模型,观察成品的结构,用图片演示制作步骤。

2、动手制作。

3、展示评价。

(1)指导学生调试自己的作品,或效果不好,分析导致的原因。 (2)分析自己的模型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将风能转化成声能的。

三、改造风车模型(课后拓展活动)

1、 找更多的风动装置、电动装置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它们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

2、 可以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改造风车的办法,使风能转化成电能,将大家的办法记录下来。

3、 通过讨论交流,选出最佳方案。

4、 进一步完善,用图文形式展示。

5、 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选取适当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加工制作。

6、 通过反复调试,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并解释其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有创造性。

( 分组实验)

制作电磁铁

11月3日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 能按照指导制作电磁铁。

2、 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3、 能分析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因。 <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电能产生磁。

1、 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和生产实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2、 能大致说出电铃的基本工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难点是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对比实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电铃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导线、铁芯、小铁钉或曲别针、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

一、 提问:教师出示电铃、电磁玩具,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启发学生提问,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找开铃盖,(注意安全,要在大人的指导下,断电后才能拆开)观察电铃内部有个线圈,说明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引发学生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关于电磁铁你想研究什么?)

二、 制作电磁铁。(活动1)

师介绍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提醒绕线方向要朝一个方向,线圈两端用胶布固定。

三、 观察电磁铁的磁性。

制成后,接通电源,接近小铁钉,观察现象,切断电源,观察现象。说明什么?电磁铁作为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什么?

汇报时发现时,鼓励学生独立的见解,并提出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师提示,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内完成的)

四、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活动2)

1、 提问与猜想:刚才,同学们制作的磁铁有的吸起的垫片多,有的少,你们猜想是什么原因吗?从电磁铁的构造,你们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改变这些因素,会有怎样的效果(尝试具体到数字上)?说出你猜测的理由(了解不同学生的前概念)

2、 设计实验方案。(重点!难点!!)

看所发的实验表格。集中考虑两项内容:(1)研究题目(2)实验方法(即每一步怎么做)。 教师强调设计实验表格应注意的事项:

(1) 每组对比实验只解决一个问题,只改变一个条件。 (2)(3) 记录数据,使搜集到的证据明确充分。(可以用图来记录结果,加标注)

学生讨论,向全班讲解自己的题目和实验方法。师生共同评析。学生动手写实验设计方案。

3、 实验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4、 交流与评价。

师生共同结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鼓励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磁力更强的电磁铁,比一比谁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铁钉最多,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五、电磁铁的用途

1、 问:你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 师出示电磁起重机、电话、阀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更多的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4、 认识电铃的工作原理。(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释装置的原理的能力)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11月3日 教学目标:

1、

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

2、

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3、

了解电磁铁的用途。 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验。 教学准备: 科学学具中的材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制作电磁铁

1、

用手按开关,为什么电铃会发出叮零零的响声?

2、

电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看书上的解刨图。

师:在电铃内部有一个将漆包线绕在铁心上的装置,叫电磁铁。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

2、

制作电磁铁。

(1)学生拿出学具袋里的制作材料,认识所用材料。 (2)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4)汇报实验中观察的现象,讨论电磁铁有什么性质?

(5) 填写实验报告:电磁铁通电,(

);断电后,(

)。电磁铁是一种将(

)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第二课时:

一、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思考: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后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的实验

电磁铁的用途

1、

电磁铁可以将电能变成磁能,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做很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装置用了电磁铁?

2、

老师把从网上找到的一些相关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3、

科学在线的学习。了解电铃的一些巧妙装置。

地球绕着太阳转

11.24

教学目的:

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是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但是对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运动又引起了哪些自然现象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教材用文字的形式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呈现了出来,要求学生通过科学阅读,分析整理资料,来加深对自转相公转的认识。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资料,培养学生从科学阅读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1、对于" 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 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渡曟從麌從际上是一个验证实验。通过多次模拟。

2、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图示来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地球的公转。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要提醒学生地球的公转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向,千万不能转错方向。二是要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三是实验的条件最好选择室内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灯光最好选择直线光源 (如手电筒等) ,这样便于学生观察。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重点要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 太阳" 直射点的变化。这个实验需要反复多次,学生需要反复观察、反过程的规律,如地轴的倾斜等。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起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引起南北两半球四季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

4、实验中要求学生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记录下来,并用自已的语言解释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季

节的变化。最后,要引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讨论问题:如果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会不会有变化,地球上还会有四季的变化吗?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没有地轴的倾斜,太阳在地球上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不同纬度四季变化对植物影响

l 、学生对寒来暑往、风云雨雪、花落花开、大雁南飞等自然现象和变化都有一些切实的感受,对动植物在不同季节里形态和生活习性等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总结提炼生活经验,形成对自然现象和变化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认识。

2、教材中提供了四幅图用来提示学生一年四季中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形态。教师可以事先收集 (也可发动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四季的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季节变化对身边动植物的影响。要见的典型动植物,研究其在不同。比如,春季里白天逐渐变长,气温日渐升高,春雨绵绵,桃树发芽,桃花开放; 夏季到来,天气炎热,桃树生长茂盛,逐渐结果成长; 秋季天气变凉,树叶逐渐变黄,桃子成熟; 冬季白天变短,天气寒冷,树叶飘落,光秃秃的桃树枝傲立风中。一些动物皮毛(羽毛,在秋冬季增厚增多,在春夏季脱落渐薄等。

3、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教材上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自已寻找的典型动植物在四季中的不同变化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相互启发,加深认识。

4、教材上提供了用一棵树把一年四季变化表示出来的做法,启把一年的四个季节表示出来,用年四季变化表示出来的做法,启把一年的四个季节表示出来,用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四季生物变化的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板书设计:

18 地球绕着太阳转

11.24

一周需用时间

自转

23小时56分4秒

昼夜

公转

365.25天

四季

(演示实验)

如何制作太阳炉

11月10日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新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新能源

能力:训法从整体上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验及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

1、能按要求制作太阳炉

2、能通过实验验证谁制作的太阳炉效果最好

3、能分析太阳炉转化能量的过程

4、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开发新能源的计划书

[重难点]指导认识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设计开发新能源的[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新能源名称及介绍

[教学实施过程]

一、激发思维,启迪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形成

1、认识新能源:

(1)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及文字介绍了解相关信息;

(2)交流:将搜集到的新能源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优点等在全班交流汇报

(3)比较:将新能源与常规能源进行对照表格, 引导抓住优缺点

(4)讨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5)汇报:引导针对环境方面(6)小结:新能源一方面节约了常规能源的开采利用率, 另一方面它是可再生的, 能循环使用, 使用周期长, 第三,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小, 能使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净化.

2 体验新能源:

(1)按照活动2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太阳炉

[师提醒注意安全性]

(2)各小组将设施制作完成后, 教师指导 修正 完善,

(3)实验:(由于时间较长, 可以选在活动课)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观察, 记录数据并制成统计表

(4)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4)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与燃煤烧水相比较

(5)交流:引导学生对装置的合理性, 容器的大小进行比较, 为今后的设计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6)讨论:a太阳能的转化过程如何?

b 使用太阳炉有何优缺点/

c 利用该种装置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三畅想新能源的开发

1 师指导从两方面挖掘新能源:

(1)从地球内部

(2)从地球外部, 即来自太阳的能量或外星球的能量 2小组搜集新能源的资料, 选择小型开发项目制定开发计划书, 师进行适当指导

(包括:名称 所需技术 计划 利用 影响等)

(4)交流:将设计好的计划书与全班同学交流, 进一步完善, 增强可实施性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教学计划

一、工作思路

化学备课组的全体成员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投入到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组织教学。

二、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组的建设,集体备课的时间定为星期一的早上,地点是初三办公室,教学进度参照备课组计划的,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更为具体的教学计划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重点从解题速度和强度方面进行要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帮助他们的分,突出练的主线,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3、要努力增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好化学的信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身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绪言

第二周第一单元

第三周第二单元课题

1、

2、3

第四周第二单元课题3单元测试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月考1 第三单元课题1

第七周第三单元课题

2、3

第八周第三单元课题3 单元测试

第九周第四单元课题

1、

2、

3、

第十周第四单元课题4月考2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课题

1、2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课题3

第十四周月考3

第十五周第六单元课题

1、

2、3

第十六周第六单元课题3单元测试

第十七周第七单元

第十八周第八单元课题

1、2

第十九周第八单元课题3单元测试

第二十周复习

第二一周期末考试

第四篇: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准确区别物质的性质。

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学习难点

重点

1、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课堂探讨

合作探究一: 物质的物理性质

上述提到的水变成冰、酒精挥发以及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电性、延展性和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合作探究二:物质的化学性质

木材燃烧 、菜刀生绣、铜丝生锈,这种性质在什么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

原性、酸碱性等。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铜制造导线

2、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

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咸味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二下列属于物质的什么性质

1、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3、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2、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性质。

学习与反思

讨论-提问-举例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后接到裴主任通知,让我今天早晨在三班上一堂公开课,非常的突然。然后冷静下来以后就向刘化汇报了此事,问问他对我有什么建议,并且把我自己今天上课的感受说给他听了,他给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并且为了不让我又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一直给我鼓励,在此我表示感谢,到四十八中来的时间不长他给我很多很多的帮助。第五节课下课后我也专门在办公室等着慈老师,她对教材的理解很深刻,上周的公开课她给我的帮助很大,所以这次我还是想想听听她有什么好的意见。就这样我的公开课开始生根发芽了。化学方程式是学生继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我是通过三个复习问题导入: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以及要注意那些重要的方面?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3、我们学习过那些化学变化?如何表示一个化学变化?书写碳、磷分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以及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我是请了一个同学上黑板书写,在黑板上写的同学没有写完是我就让他停止了,而在座同学能够比她写的快的原因是我们用了化学式来书写表达式,同学们自然而然就知道文字表达式太麻烦不方便,并且不能国际通用。然后我就用化学式板书三表达式,大家对比

一、

二、三三个反应,立即能发现二三反应表达式不能体现我们化学变化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改变了。所以我自然而然的就把化学方程的定义给出来了,但是书上定义很简单,我们化学方程式中除了化学式外,化学式前面还有一些数字(计量系数),是为了体现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的。

然后提问H、H2O的意义?那今天学的第三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那些意义呢?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学生顺利总结出其三点意义,就学生讲的每一点意义通过我的三个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学生一起朗读,请学生朗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最后我用了两个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练习意义,从不同角度讨论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我这节课的优点我觉得应该是我采用了层层递进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对重难点的突破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环节我没有采用讲授式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学生自己总结意义,然后通过集体练习和单独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但是我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以下几点:

1、我语速极快,使这节课节奏紧张显得不够从容;

2、在我书写的两个方程式中有两个最开始是未配平的,但是我带着学生把它们配平,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是如何得来的,我当时应该补充一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我们下节课重点学习:

3、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二个意义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的质量比时我竟然没有把“:”表示出来。

4、最后在讨论S+O2=SO2提供给大家的信息是,我想鼓励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来获得信息,这时我班的张闻讯同学十分的优秀在我追问了很多“还有吗”以后还能对答如流,其实这个时候我也表扬了他但是力度不够,不能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并且在此我也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思考,而是把她的话截断从而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这应该是我的经验不足的原因没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

最后很高兴通过公开课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改掉自己的不足,争取每一次都能超越自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花园教学设计范文下一篇:孩子都是天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