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23-05-25

第一篇: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艺术学概论[第六章艺术作品]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一章,主要介绍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关属性。艺术作品是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关键性主题,因此也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一些范畴的关系的掌握。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是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常 会测试到的内容。具体而言,艺术作品的内容部分,需要重点掌握艺术作品的内 容、主题、题材等概念的含义。艺术作品的形式部分,需要理解其内在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这两种形式因素的含义与特征。

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有一些相关的重要属性,包括意蕴、意境、风格、格调、品位与商品属性等,它们与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密切关联。艺术意蕴是本章的难点,必须清楚理解其含义。典型与意境是本章的重点,考生要熟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细化的问题。

艺术作品的风格,除了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其概念之外,重点还在于考查其特征,包括分析其多样性的原因、民族风格与时代风格。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在以前的考试中很少出现,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活跃兴盛,这一问题也成为

第二篇:“艺术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附:模拟试题

“艺术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样卷)

一、名词解释(4×3=12分) 1. 艺术创作 2. 艺术作品 3. 艺术鉴赏 4. 艺术风格

二、填空题(20×1=20分)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 ”、“__ ”、“__ ”(“__ ”)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 、内容与形式、 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 、 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 和 的统一。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 ”、“__ ”、“__ ”、“__ ”、“__ ”等五种。 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 ” 、“__ ” 和“__ ” 三种。

三、简答题(3×7=21分) 1.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3.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四、论述题(2×12=24分) 1.“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2.什么是艺术的形象性?

五、鉴赏题(任选一题,23分) 1.鉴赏一幅中国画,并指出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2.试分析一部中外著名的影片。 3.请举一摄影作品例,进行鉴赏。 试题答案参考

一、

1.艺术创作 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1. 艺术作品 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 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摹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

5.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三、

1.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3.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四、

1.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说,艺术形象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来说,往往是在再现生活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艺术门类,则更善于直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艺术门类中主客观的统一,则表现为客观因素消溶在主观因素之中。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

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为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中外文艺理论对这个问题也早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这是由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因而,许多艺术家在总结创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时,总是把能否从生活中捕捉到这种具有独特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当作富有成败意义的关键。

五、

(选择1)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各题答案可以发挥教材中所讲的主要点,也可不囿于教材的说法,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给高分。更要鼓励研究性、创造性答题。)

第三篇:艺术概论复习题1

1、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考察,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来考察,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即“艺术生产”。

2、在艺术表现上,后现代主义往往采用反讥、拼贴、荒诞、调侃、亵渎、嘲弄化模仿、矛盾叙述、中断等手法,直观地表现出当代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分解状态,它既是现代主义的继承,又背离和超越了它。

3、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情感意向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最活跃的元素。

4、广义的题材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5、美感从根本上说,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生。

6、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情感。

7、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指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8、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爱,爱其所爱,恨其所狠时,这种现象,就称其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9、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10、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艺术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个类型。

11、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12、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它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也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发展都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13、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艺术可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三个类型。

14、艺术是艺术家为着审美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一种自我

表现。

15、绘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

16、再现性艺术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其特点是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

17、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18、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是贯穿了艺术史的两大主流创作方法。

19、艺术想象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连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造的能力。

20、在作品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21、典型形象是指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是个性鲜明独特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它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发现和审美理想。

22、艺术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23、广义的题材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名词解释:

1、艺术流派:在艺术史中,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反映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审美理想,同时代的艺术家反映审美理想的相似性使艺术家在艺术风格上产生近似性特征,由若干个艺术风格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艺术流派。

2、艺术想象: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连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造的能力。

3、表现性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情感的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4、艺术家 : 艺术家就是指具有艺术才能、掌握相应艺术技能,专门从事艺术创作,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劳动者的总称。

5、再现性艺术: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其特点是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

6、艺术个性:就是在一定的先天条件、世界观、生活体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理想、情感气质及艺术才能等体现出来的独特性,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整体特征。

7、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它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

8、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的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简答论述题

1、谈谈不同艺术之间联系和融通的主要方式。

各门艺术之间的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各门艺术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都是客观世界在人们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另外,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特点

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融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吸收与借鉴

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自己需用的东西,在另一种情况下,一种艺术并不只利用它种艺术的题材内容或其他因素,而只是从它种以上所创造的境界或形式等方面得到借鉴或启示。吸收与借鉴并不改变它自身独立的性质。

(二)配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并不改变各自的性质。但有主次之分。

(三)结合

是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独立的价值。

2、谈艺术家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修养。

艺术家的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肯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以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世界观影响着作品的格调和品味;进步的人生观使艺术家自始至终具备着强大的创作动力和激情;科学的审美观使艺术家正确的把握艺术审美的标准,并矢志终生去追求最理想、最高的艺术美的境界。 (2)深厚的文化素养

学识修养能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创作的境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力。

(3)丰富的生活积累

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条件。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①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 ②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③独特的记忆力

(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只有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才能最后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

3、什么说人类的生产劳动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

艺术发生的动力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想像、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合力,推动艺术的发生。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并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决定着其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这就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

(一)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 首先,劳动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

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有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 再次,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

(二)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三)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条件

(四)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4、试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一)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

任何艺术的发生,都以经济的一定发展为前提。经济创造了艺术发生的条件,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动因,经济甚至决定了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二)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经济决定了艺术的不同性质。

(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艺术是发展的,推动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经济的发展。

(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经济高涨必将导致艺术繁荣,但艺术繁荣与经济高涨,并不是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决对平衡的关系,而是复杂的、包含差别的关系,这就是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试述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革新。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它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发展都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前人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在后人的艺术中都有所继承。 (2)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艺术作品的形式对于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继承关系表现得更明显突出。 (3)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艺术种类具有相对稳定性,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建立一切艺术种类,而是继承以往的艺术种类。艺术种类是发展的,新的艺术种类也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离开了继承就没有任何新的艺术种类的产生。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1)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2)艺术发展的艺术继承性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3)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区分艺术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 其次要坚持继承艺术遗产的批判原则,就要反对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的两种错误;

(四)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 一般来说,艺术继承的条件是艺术风格的相似形。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有两种:

(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五)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革新是一切时代、一切民族艺术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 (1)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 (2)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

()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六)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

(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型号司的革新;

(2)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3)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七)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艺术发展过程中

继承与革新是辩证的统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6、试述艺术家的作用、价值与地位。(请在书上找答案)

(一)艺术作品体现作用与价值 (1)艺术家通过作品记录社会生活 (2)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表达人类情感

(3)艺术家通过作品来体现人类的审美理想

(二)、艺术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三)艺术家的地位

(1)艺术家地位的历史形成 (2)正确认识艺术家的地位

7、举例说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及现实意义。

(一)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关系 区别:

(1)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的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具有风格的艺术家未必是哪个流派的成员,但同一流派的艺术家却往往具有相近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这是流派的一个特点。 (2)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一个或几个艺术流派为核心,在相近的艺术思想、创作倾向下进行诸种艺术活动而形成的影响很大的艺术潮流。也就是说,在一个大的艺术思潮中是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的,或是在同一个艺术思潮中可以分化为多个流派。

(3)艺术思潮偏重于从社会历史的方面来把握某种艺术思想和审美主张,而艺术流派则偏重从艺术史的角度有艺术主张和风格特色的基本认同而产生的。艺术流派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指某一门类艺术中的派别,而艺术思潮往往包容多个艺术门类中的多个艺术流派。 联系:

(1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有时流派的发展和扩大可以形成跨艺术门类的艺术思潮,思潮是以流派为基础的。 (2艺术思潮也可以生发出各种艺术流派,时,当特别大的艺术思潮产生后,其内部也可引发或派生多种子思潮,这种子思潮往往是大艺术思潮引发下的艺术流派发展而来的,跨艺术门类的。

(二)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 联系:

(1)创作方法体现了特点的艺术思潮、流派的审美文化精神; (2)术流派、艺术思潮往往要推崇与相应的一定的创作方法;

(3)法也因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而得以迅速发展,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 区别:

(1)派是艺术派别,创作方法相近只是流派形成的多种原因中的一种; (2)派与艺术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创作方法则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人类全部艺术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的创作路数,故是广泛的艺术现象。

(3)法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各个艺术家、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只有选取,在一定的艺术思潮中的各个流派所选用的创作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的。如西方现代主义的不同流派中。欧洲古典主义也有多种创作方法的因素。 (三)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对于增强艺术创作的自觉性,推动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3)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现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9、请举例谈谈艺术欣赏的一般方法。(请参考听课笔记)

(一)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

(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造意图

(三)抓住“点睛之笔”作全面欣赏

(四)在比较中欣赏艺术作品

第四篇:艺术概论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题

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 “艺术学之父”:19世纪末德国人康拉德·费德勒首次提出“美=艺术”的公式不能成

立,

强调艺术研究的独立性,因而人们称其为“艺术学之父”。

3、游戏发生说:这种说法是由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艺术与游戏之间有共同点: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物质需要;都具有假定性;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该说法对艺术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4、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5、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6、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

7、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8、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9、艺术作品的格调: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0、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11、意识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12、艺术的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13、典型: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了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

14、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这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水准的标志。

15、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6、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17、艺术思潮: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

潮的影响,艺术领域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18、艺术传播: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信息和作品得到扩展及蔓延,并传递给接受者。

19、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

20、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构思的方式主要包括整合,变形,移情和意蕴的凝结。

21、蒙太奇:本义源于法语montage,是建筑学上装配、组合的意思。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狭义的蒙太奇是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即在影视制作时期,将前期采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按照主题要求所设计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22、意境: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23、艺术鉴赏内涵:是指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简答题

(1)艺术起源的五个主要理论观点:

①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最为古老的观点。代表人物,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②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德国的谷鲁斯。③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④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西方近代影响比较大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英国人爱德华·泰勒、英国人詹姆斯·弗雷泽。⑤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代表人物,俄国人普列汉诺夫。

(2)说出艺术的几种划分方法:

①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空艺术(戏剧、影视)。②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视听艺术(戏剧、影视)。③以艺术作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④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⑤从本质上讲分为五大类别: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诗歌、散文等)、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

(3)简述悲剧及其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所分的类型。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①英雄悲剧。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②性格悲剧。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③命运悲剧。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④社会悲剧。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

(4)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A、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B、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C、创造欲望的调动及动机的生成。

(5)简述艺术家的修养及其包括的方面。

艺术修养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高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创作技巧,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修养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②广博的知识③深邃的思想④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③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6)请简述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及其特征:

包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基本特征:①艺术描绘的客观性②艺术形象的典型性③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浪漫主义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①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②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③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7) 简述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根据:①艺术作品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域的接受者。②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③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④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8)简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②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③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9)简述艺术批评的形态和作用:

艺术批评的形态主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道德批评、心理批评等。

艺术批评的作用:一,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二,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三,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综合论述题:

(1)运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原理来分析你所熟知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

等皆可)。

①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活动。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精神。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诸多要素的总和。②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③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当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此题要求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2)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①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②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是:

Ⅰ)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Ⅱ)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Ⅲ)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③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Ⅰ)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Ⅱ)差别在于: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④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

该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Ⅰ)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

Ⅱ)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艺术并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洋为中用,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艺术,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此题要求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3)联系你对所熟知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等皆可)的鉴赏过程,谈谈艺术鉴赏的内涵及提高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的途径。

①艺术鉴赏内涵:是指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②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

第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

第二、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不断积累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四、在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中积累审美体验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此题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4)结合具体的艺术史实谈谈艺术思潮、艺术流派、创作方法的关系,并论述研究艺术思潮、艺术流派和创作方法的现实意义。

①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区别: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集中表现。一个大的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

②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特定的创作方法体现了特定的艺术思潮、流派的审美文化精神;某一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往往要推崇与之相应的一定的创作方法;而创作方法也因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而得以迅速发展;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创作方法则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作方法具有普适性。各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用创作方法;各创作方法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③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Ⅰ)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Ⅱ)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Ⅲ)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④从近代艺术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发展经验、教训,艺术的创作方法需要把握两点: Ⅰ)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吸取新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养料和时代精神的乳汁;

Ⅱ)要善于不断吸取其他诸流派艺术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法中之精华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本体和原则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更优化。

(此题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答题须知:

1、填空题要求准确,设计人名、专有名词要求字音、字形皆准确。

2、简答题要求列出要点。

3、论述题要求结合具体艺术史实,同时也要答出相关理论,否则不能得分。

认真复习,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桥梁工程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蹲台基础和附属设施组成。

2、按结构体系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索三种基本体系。

3、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可分为:、连续梁桥、悬臂梁桥。

4、拱桥下部结构由、支撑桥跨边,并与路堤连接的桥台及其下的基础组成。

5、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悬挂在两塔架上的强大的柔性揽索,包括:塔架,揽索、锚定结构及吊杆,加劲梁。

6、钢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与立柱钢性连接的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在下,主交处不仅产生竖向反力同时产生水平反力,使其基础较大推力。

7、斜拉桥是典型的悬索结构和梁式结构的结合体系,包括:、缆索、塔架。

8、桥梁的纵断面设计包括:确定、桥梁的分孔、桥面标高、基础埋深、桥下净空、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等。

9、桥梁横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和桥跨结构的横断面布置。

10、桥梁使用按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采用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作用的。

二、判断题

1、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断面的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2、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

3、公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公路路线的横断面。()

4、公路中线在路中线立面上的投影成为公路路线的平面。()

5、公路路线在垂直于路中线的立面上的投影称为线路的纵断面。()

6、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定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将弯道外侧车道抬高构。()

7、成内低外高的单向坡,这种设置称为圆曲线的超高。()

8、在圆曲线上适当拓宽路面的形式称为平曲线加宽。()

9、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内的公路路面。()

10、以便及时发现障碍物或对面来车,使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及时制动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沿路第 1 页 共 2 页

面所行驶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三、选择题

1、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在过去总称为( )。

A.桥面构造B.桥跨上部结构 C.桥跨下部结构D.桥梁结构

2、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A.桥梁全长B.桥梁孔径 C.计算跨径D.总跨径

3、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为( )。

A.净跨径B.桥梁孔径 C.计算跨径D.总跨径

4、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之间的高差。

A.设计洪水位B.计算通航水位 C.低水位D.高水位

5、桥梁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悬索桥和()四种基本体系。 A.斜拉桥B.刚架桥

C.连续刚构桥D.梁、拱组合体系桥

6、为了区别与桥梁,单孔跨径不到()m的结构物,均称为涵洞。

A.2B.5C.10D.15

7、桥梁中的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能力来承受荷载的。

A.抗压能力B.抗弯能力C.抗拉能力 D.抗剪能力

8、拱式体系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以()为主。

A.抗弯B.受剪C.承压D.抗拉

9、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

A.悬索B.塔C.拱肋D.锚

10、高架桥和栈桥是按照()分类的。

A.用途B.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

C.跨越障碍的性质D.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

四、简答题

1、桥梁作用(荷载)是如何分类的?公路桥梁有哪些作用效应组合?

2、桥梁主要的截面形式有几种?从受力和构造上各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论述拱桥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桥梁支座的作用是什么,具体有哪些类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发言下一篇:医生年度考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