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公益广告论文

2022-04-2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高校校园公益广告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及精神文化建设,这对于当代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在诸多方面都发挥着影响力。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希望为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高校校园公益广告论文 篇1:

浅析校园公益广告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影响

摘 要: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问题,对校园公益广告的审美价值及其审美教育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此明确了校园公益广告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影响,并简要提出了加强校园公益广告审美教育的方法,以期能对大学公益广告及审美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做出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校园公益广告;大学生;审美教育;审美价值;艺术美

一、大学生的审美现状

(一)现状

1、追求时尚

时尚是一个时期的流行风气与社会环境,是流行文化的表现。时尚的事物可以指任何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时尚发型,时尚人物,时尚生活,潮流品牌,潮流服饰等等。一个时期内社会环境崇尚的流行文化,特点是年轻、个性、多变和公众认同和仿效。如今,大学生群体是一群高素质,高消费欲望,高要求,年轻、个性的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向往高品质的生活,有一定的虚荣心,喜欢追求时尚,以彰显自身的前卫性。目前很多大学生喜欢追赶时尚潮流,服装追求国外名牌,奢侈品牌最好,手机紧紧追随苹果的步伐,似乎苹果手机已经成为高端时尚的代名词,不断变化的发型也是时尚的代名词。追求时尚虽说不是一件坏事,但是需适度,大部分学生的经济生活无法独立,还需树立正确的时尚价值观,追求真正的美。

2、通俗化

通俗文化指很多受到大众欢迎并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比如诗歌、音乐或电影、喜剧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晦涩难懂的文化已不适应这个时代,因此出现了很多通俗文化,流行音乐,通俗歌舞剧、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等,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但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一些列问题。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是娱乐文化的忠实粉丝,例如流行音乐歌手“周杰伦”“陈奕迅”等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追捧,而民族音乐及歌手却鲜为人知;古典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大多成为学生膜拜的对象,往往却束之高阁,相反那些言情小说、武侠传、玄幻小说等含金量不高的书籍却受到了青年的欢迎;网络视频已经从通俗娱乐化走向了低俗化,但点击浏览量依然居高不下。因此,大学生群体急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精神境界。

3、世俗化

如今在这个“快餐时代”,大学生群体过早地趟进了这片浑水中,出现了“外貌主义”“白富美”“高富帅”“屌丝”“土肥圆”等标签。这些标签与财富、外貌等紧密相关,虽然外貌与财富对一个人的人生有作用,但是这并不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件事情都不仅是是非对错那样简单,作为大学生,应该从表象中发现更深层次的美。此外很少有人去坚持自己的梦想与爱好,只是为了挣钱而努力学习或考研,十分功利化。然而没有了美的熏陶,又如何发现美的事物,又要去哪里寻找美好的人生?

(二)原因

首先,大学生自身对审美素质的不重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主体的社会实践推动了审美活动的日益深化,本来大学生从教育中获得的审美知识基础已经较薄弱,在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又不能利用好美育资源,只关注专业学习,为了高分、奖学金及各种证书而学习,虽忙碌而充实,但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忽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各种利益、交易原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高强度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越来越趋向于按市场的要求发展,注重高工资,高学历,高职位,而将审美要求放到了一边。再次,就是高校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视度较低,对于审美教育没有统一的大纲规划,资源不足,又不能有效地利用公益广告进行审美教育。

二、校园公益广告的审美价值

大学审美教育将教育与美学相结合,成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要,而校园公益广告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其成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并在大学群体中发光发热,发挥自身价值。“校园公益广告是一种倡导、鼓励和善意的规劝,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影响力。”[1]它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以内容美及形式美彰显着自己的艺术审美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审美素养。

(一)内容之美与社会价值

“校园公益广告继承并发展了公益广告的目的即向广大公众宣扬关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理念,倡导和谐,提倡人们遵守有益于人类自身及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德,提醒和规劝公众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2]因此针对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群体,校园公益广告多以和平、安全、文化、道德、環保等内容为主题,涵盖的范围及角度都很广,并将主题内容与美学相结合,将自身利益及社会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反思其更深层次的内容,做到以美启真,激发大学生追求真理及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流行文化,以美引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丢失自身的道德底线,以美怡情,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关注外表与金钱,符合审美教育对于真、善、美的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校园公益广告在对学生进行规劝时,以美为基础,本质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广告内容,促使他们反思与行动,提高道德水平,促进校园及社会的和谐,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二)形式美与艺术价值

校园公益广告多以文案及平面形式为主,视频及活动形式为辅。传统的校园公益广告多为刻板的说教形式,效果欠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对于公益广告的质量要求则更高,于是校园中出现了许多幽默、具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这些广告中的语言亲切,故事性强,设计具有冲击力,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也美化了校园环境。

校园公益广告语具有新颖性、深刻性、感染性、艺术性等特点。例如“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请节约用水”,“人间知音难觅,校园草坪难培——请爱护草坪”等公益广告语都体现了这些特点,更体现了语言美的特点,将诗歌与散文融入到广告中,并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广告主题,使学生受到文化及艺术美的熏陶。

校园平面公益广告则是集情感、创意、艺术于一身,画面内容在美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从而使其美的有内涵。新颖的创意使公益广告更加巧妙的提出诉求点,让人们记忆犹新。很多优秀的公益广告则被奉为经典,例如有名的公益广告“渴望的眼睛”感动了无数人,广告中女孩美丽而忧郁的大眼睛诉说着山区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望,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引发了受众的同情心。这则平面广告集色彩美、内容美、情感美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校园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审美教育效果。

校园影视广告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目前高校多配有多媒体设施,电子屏,电视机及微博、微信等媒介在校园影视公益广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校园公益广告以此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影视公益广告是集视觉与听觉为一体的艺术,它以动态的画面与和悦耳的音效为信息载体,向受众传达广告主题。同时它还具有故事性与情节性,让受众体验有声语言的叙述性与情节性及音乐的感染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体验价值,对人们影响较大。

三、校园公益广告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

(一)在艺术美中进行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校园公益广告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将教育过程渗透于休闲逸致间,以“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审美趣味等产生影响。凡是成功的校园公益广告必然拥有很高的感染力,它的积极作用就能够得到很好地实现,并且能够持续发展。对于具有一定“从众心理”的大学生群体,这种艺术感染力对学校每个个体都可能存在潜在的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艺术美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正如席勒所说,道德状态只是从审美状态发展出来,而不能从自然状态发展出来。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实现更好的道德教育的基石,让受众在艺术美中享受与反思,从而思想得到一定的升华。随处可见的校园公益广告正是以多种艺术美的形式创造出轻松的校园氛围,吸引同学们的目光,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了解了该广告的内容与目的,并在潜意识里与广告产生共鸣,留下深刻的影响,起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枯燥、古板的道德教育模式不断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一味的说教并没有起到很好地宣传效果。因此利用具有艺术美特点的校园公益广告来达到道德培养的目的,不失为一个新的途径。例如校园里每年都会出现“诚信”的公益广告海报,或优美的语言文字,或精致的视觉设计,或巧妙的创意构思,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促使我去主动关心社会失信问题。再如,学校可以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并进行宣传,吸引师生的关注,使受众在献出一份努力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满足与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在艺术美中体会情感关怀

校园公益广告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与关怀。“公益广告中的语言可以诱发受众的想象性体验,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某种美好的感情体验,还体验到了与此相随的某种情感。”[3]例如“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这则公益广告语言以比喻的艺术形式将每个人的生活看作一面镜子,而我们与它是戚戚相关的,个人的每个表情都可以在镜子中呈现,正如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便会以相同的态度回馈你。这样的广告语深刻的关注了受众的内心情感,并委婉的道出了生活的意义,使受众对此产生好感并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关怀。再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关爱父母”这则公益广告语直接采用了古诗,语言含蓄而富有节奏美,简洁而易懂,很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促使他们联想到父母的辛苦与无私的爱,加深了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之情。情感沟通是通往心灵的桥梁,校园公益广告在创造艺术美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的心灵美为目的,通过与学生情感交流,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一种情感关怀的作用。

(四)在艺术美中提高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展示本质力量的三种境界,也是进行审美教育所遵循的三个维度和途径。”[4]而校园公益广告也具有真、善、美的美学追求,符合审美教育的要求,并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大学生不知何为美的时候,一则优秀的公益广告可能会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效果,例如挂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丹青学园的公益广告“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则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浙大的公益广告紧跟时代的发展,将流行文化拿为己用,并将其转化为积极文化。当学生被所谓的“高富帅”“白富美”等肤浅文化吸引时,这则广告则解除了学生不知何为美的困惑,引导了正确的审美理念。再如“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这则公益广告则是针对学生价值观混乱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规劝。“明媚、优雅、努力”才为美,“丰盈、低调、奋斗”才为帅,反对了外貌主义观念,提出了真正的内在美,促使学生去反思美的本质,提高审美趣味,不被事物的表層所误导。

四、校园公益广告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一)加强师生对校园公益广告的的重视程度

校园公益广告对大学的审美教育具有补充功能,更是一项公益事业,不仅需要高校的关注,还需要师生的全体参与和支持。各高校需加强对校园公益广告发行的管理,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成立校园公益广告宣传小组,定期进行公益广告发布与更换。此外学生也应加强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要享受大学的自由氛围,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审美资源,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不要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精神境界的提高。

(二)加强校园公益广告的创作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公益广告的发展还不完善,形式化、口号化、政治化现象较为严重,更谈不上艺术美,审美教育效果欠佳,因此急需加强公益广告的创作与创新。在广告创作中应全面提高其质量,针对比较严肃的公益广告主题,广告应使其幽默化、形象化、艺术化,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广告的艺术感染力,达到公益广告与受众进行心灵沟通的目的,并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此外,在广告创意中应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呼吁大家关注公益广告并参与到广告创作中,从而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三)加强校园公益广告媒介优化整合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可用的校园公益广告资源越来越多。传统的校园公益广告媒介多为户外媒介——路牌、宣传栏等;平面媒介——校报、期刊等,而网络的发展则创造了更多的广告媒介,如高校官网、电子屏、新浪微博及微信等媒介。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媒介应用现状,可以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进行公益广告投放,此类媒介对于公益广告的形式限制较小,可以影视公益广告为主,文案及平面公益广告为辅,充分发挥该媒介的优势。

五、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问题较多,丞待解决,但提高审美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校园公益广告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虽还不太完善,需加强创新与改革,但它的审美价值及对审美教育的影响不可否认,并且它拥有低成本、可持续、高效益的绝对优势,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在悄无声息中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能力及道德素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与支持大学生校园公益广告。

参考文献:

[1]陈道华.校园公益广告: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2]吕琛.公益广告的民族文化特质[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郑坤龙.对现代平面公益广告的审美与分析[J].商,2014,(17).

[4]王优.电视公益广告中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2010,(6).

作者简介:陈阳阳(1992-),女,河南三门峡人,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广告学。

作者:陈阳阳

高校校园公益广告论文 篇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

摘 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及精神文化建设,这对于当代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在诸多方面都发挥着影响力。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希望为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艺术设计 应用价值

引言

艺术设计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艺术门类,但是其设计的价值理念及整体效果离不开特定环境的支持与体现,高校校园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并集中体现社会文化发展的教育文化场所,因此,在高校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艺术设计理念、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诠释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如此,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就能够很好地体现于高校校园环境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也能够从艺术设计角度得到升华,更好地体现高校校园的魅力之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二是精神文化建设,在这两者之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为校园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的景观环境及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及公寓建设等,是具有可视化观点的物质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即意识形态建设,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学校的整体形象、价值观念导向、道德品质培养等,这些都属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范畴。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谈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一、艺术设计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

所謂艺术设计,其实质是在一定构思创意之上在特定载体上呈现出的利用图形、色彩及文字作为表现手法的具有艺术感的创造行为,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际过程中使用艺术设计思维,能够更好地优化校园文化设计思想,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无论是在创意构思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思考。

1.拓展校园建设创意思维

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其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拓展校园建设的创意思维。艺术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意构想,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我们就必须在创意构想上狠下功夫,如果创意构想缺乏艺术感召力及生命力,那么设计出的创意方案必将是失败的。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多数文化建设都是通过一定的活动、行为及情境实现的,这一切活动的构建都将以创意为先,如果我们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应用艺术设计思维,那么文化建设工作必然能够将创意构想得以充分拓展,从而发散思维,利用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构思和联想,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保障。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

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体现在其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艺术设计是一种偏重于实用性的设计艺术,其中包含很多设计门类,例如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等,因此,如果我们将艺术设计思维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表现形式将得到极大丰富,在这一载体上,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手法都能得到具体应用,进而充分发挥各种艺术设计门类的设计优势,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二、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整体来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接下来,笔者将从这两点具体展开论述:

1.艺术设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归咎为可视化的具体实物建设,例如校园内的建筑、景观、雕塑、教室、寝室、食堂、各种教学、生活设施等。从艺术设计角度看,艺术设计思维在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就体现在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只有具有实用性的艺术设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果艺术设计作品不能满足校园实际应用,那么艺术设计思维在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将是无力的、不具备实用性的。例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图书馆的具体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查阅资料,学习知识,食堂要有效地满足学生的用餐需要,并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选看、购买及就餐,教室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积极兼顾其他教学需要,因此,在艺术设计应用于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考虑到物质建设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艺术设计思维的应用价值。基于此,在具体艺术设计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内墙及长廊中悬挂适当的艺术装饰用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精神压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使学生在课外学习及课间休息过程中有好的心情。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景观中的艺术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校园的文化建设及人文气息,加强学校的整体形象设计,增强校园凝聚力,使校园文化更好地传播。

2.艺术设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艺术设计能够在精神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艺术设计思维将发挥更大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的建设,因此,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体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效运用艺术设计思维,更好地利用艺术设计思维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1)宣传海报的设计

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艺术设计思维首先应该将艺术设计思维应用到高校宣传海报设计之中。在高校中,各种活动的开设都不能离开宣传海报,同时高校校园是一个各类海报争相竞放的地方,发布海报的最重要目的是将人们吸引过来,并获得人们的认同,且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校园海报一直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如果在海报宣传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用艺术设计思维,那么海报的宣传效果及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将事半功倍。举个例子,在当今校园海报设计上,一般方法都是采用电脑制作,并打印,如果我们在海报设计过程中运用艺术设计门类中的手绘方法,那么海报设计就能更好地节约成本,同时,其趣味性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再比如,每年的三月都是学雷锋活动月,在整个三月中,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学习雷锋精神,一旦三月过去,雷锋精神就会被抛诸脑后,如果我们能够在学雷锋月的精神文化建设中更多地运用艺术设计思维在寝室、教室、食堂里合适的地方张贴公益广告、漫画,引导生活其中的人们养成良好习惯、爱护环境、文明生活,那么效果肯定比单纯的海报宣传好得多。

(2)高校形象设计

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艺术设计思维其次要将艺术设计思维运用到高校形象设计之中。高校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自身形象的建设。基于此,我们必须将艺术设计思维运用到高校形象设计之中,利用艺术设计思维优化学校的标识、强化学校标识的艺术性,那么学校就能在广大学生心中得到更加深刻的认同,使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于学校凝聚力的提升及品牌文化的推广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的。

(3)高校网络设计

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艺术设计思维还应该将艺术设计思维应用于高校校园网络设计之中。在高校网络设计中,艺术设计思维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校园网络是当前广大学生接触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保障基础,如果我们在进行校园网络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艺术设计思维,同时对校园网络进行精心的版式编排,那么校园网络就会成为高校进行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并集中体现高校的精神风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校园精神文化,同时让更多社会人士了解高校,主动参与进来,促进高校文化的有效传播。

结语

艺术设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有效利用艺术设计思维,通过艺术设计思维的运用更好地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使校园文化设计通过艺术设计的优化呈现出更具魅力的态势,并深刻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及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宏杰.创新校园文化育人建设新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1-3.

[2]马丽贞,袁丽丽,任翠香.新媒体视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2018(01):38-39.

[3]王杨,王雷.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初探——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J].学周刊,2017(23):10-11.

[4]易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02):72-77.

作者:李丽丽 张木子

高校校园公益广告论文 篇3:

坚持“三位一体”原则发挥高校电视媒体的独特作用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一直以来,高校校园电视台都是高校宣传的重要载体和舆论阵地,在服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媒体形式不断创新,高校校园电视媒体也在不断探寻新的发展方向,创新创作模式,拓展传播渠道,只有坚持宣传、教学服务和学生培养的“三位一体”原则,才能继续更好地为高校改革与发展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高校电视台;宣传;教学服务;学生培养

高校电视台是高校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育和宣传工作较为便利的一种载体,是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校园文化、扩大学校影响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电视台(以下简称“北师大电视台”)坚持新闻宣传、教学服务和学生培养“三位一体”原则,立足学校,坚持创新,不断拓展平台,弘扬校园文化。

一、立足本校,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一)及时发声,尽力追求时效性

《师大新闻》是北师大电视台新闻栏目中的品牌节目。每周一期的播放频率,紧贴学校重大时事,已经成为校内外了解北师大的重要窗口之一。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北师大考察,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教师节问候,并发表重要讲话。《师大新闻》在第二天就推出了特别节目,将习近平总书记来访的实录与对教师、学生的采访结合起来,连续推出学生节目《师大播报之习大大来北师大》,通过街采形式,全面展示了習近平总书记对北师大的殷切期盼和北师大人对“四有好老师”的深刻感悟。

(二)深入挖掘,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校园媒体

为了更好地宣扬“四有好老师”精神,北师大电视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邀请了学校各院系的知名教师,录制了系列专题片——《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从“四有好老师”的几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了什么是好老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如何用“四有好老师”标准武装自己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紧贴主题的访谈节目,让“四有好老师”精神传播覆盖到全校师生,真正做到入心入脑,也为之后的一系列“好老师”宣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适应新媒体时代,打造短平快新闻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短视频成为许多媒体报道新闻的首选,及时、有动态画面的短视频,成为“两会”新闻报道的一大亮点。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媒介和新型传播载体,实现了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的全面升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交产品形态,也逐渐开始成为新媒体方阵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①《北师大一分钟新闻》正是为了适应新媒体移动终端播出,新设立的一档短视频节目。该节目每周一选取上一周学校的重要活动进行编辑制作,当天在学校官方微信推出,节目受众面覆盖了在校师生、校友、社会人士,播出后反映很好。同时根据学校重大事件节点,推出及时有效的新闻短视频。如2016年毕业季,短视频《毕业航拍》同时推出,当天后台点击量破万,引发了在校师生和校友的共鸣。

二、坚持创新,开办慕课(MOOC)、微课类节目,服务教学科研

高校电视台有着传播范围地域性强、受众稳定、传播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可以为新的教学形式提供传播平台。北师大电视台在探索教学型高校电视台建设的过程中,以服务教学为目标,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手段,致力于建设在广大师生心目中具有影响力、引导力的教学电视媒体。

2003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力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通过第一期(2003—2007 年)和第二期(2007—2010 年)精品课程建设,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提升了高校教学质量。③

(一)整合优质校内资源,搭建慕课(MOOC)平台

2014年,北师大电视台开始探索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慕课(MOOC)的制作,在学校教务处的积极推动下,与化学学院王磊教学团队合作开展了“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慕课(MOOC)课程录制。北京师范大学拥有国内顶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实力搭建自己的慕课(MOOC)平台;对于慕课(MOOC)的核心——视频部分,也有自己的特色。即充分运用电视表现手法、电视语言重塑教学过程,通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形式设计以及课程包装设计等过程,充分展示慕课(MOOC)视频的特点:课程知识点化、讲授影视化,最终实现课程内容专业化(教师主讲)、呈现形式专业化(专业影视制作团队制作并有规范的制片流程)。我们提出以下“三化”:

一是理念——课程栏目化,这是指以电视栏目的形式呈现慕课(MOOC)的视频效果。教师(主演)+ 授课内容(剧本) + 形式设计(展现手段),将电视栏目形式设计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二是内容——知识点化,就是课程内容与电视栏目形式设计相结合,把复杂的知识内容条理化、案例化,运用电视语言的呈现方式,把之前听课的形式转化为“看课”,达到视听相结合。

三是讲授——影视化,即通过对教师的形象包装、身体语言设计等,用影视化的精美画面吸引学生,增强其对课程的兴趣。

(二)调动各种手段,强化慕课(MOOC)视频包装

对于慕课(MOOC)视频本身,采取电视栏目包装技术,结合广播电视行业最先进的栏目包装理念,采用以下技术进行设计包装:

一是在线包装技术。对于视频成片,从片头到课程内容包装,再到片尾,运用一整套在线包装的呈现手段:课程栏目片头、Logo演绎、导视、人名条、标题条、双视窗应用、电话连线等一直贯穿到片尾,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视栏目,保障其专业化与效果性。

二是虚拟植入技术。在课程录制过程中,通过虚拟植入部分,实时展现所需要的课程内容,配合教师的讲述,将课程内容以最直观、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特效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并且可以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呈现,配合各种绚丽的动画效果,可以提升栏目的视觉冲击力,呼应课程主题。

三是数据可视化技术。依托多屏显示,将课程主线与案例、素材分屏显示,使思路更顺畅、条理更清楚,课程更具科技感和可看度。将枯燥的数据通过三维化场景进行展示,更直观,更易说明问题。配合主讲教师的口述,可以进行实时视频对话连线,使课程更具真实性、互动性、完整性,更具说服力。

课程录制、包装完成后,在学校京师在线 (mooc.bnu.edu.cn) 上线推出后广受学生好评。学生们反映:这是他们上过的最吸引人的视频课。该课程视频也获得了2014年“视友杯”全国高校电视奖课程类一等奖,其中“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要素”部分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二等奖。

在微课程领域,我们也在进行探索,主动和体育与运动学院教师姜桂萍合作,录制微课《科学微运动》。课程在腾讯视频和北师大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推广,日视频点击量已近三万次。同时,北师大电视台还在逐渐扩大课程的学科领域,探索在心理学应用领域、考古学领域录制微课程的可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样化视频课程服务。

三、搭建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与科研,而全国大部分高校电视台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相关的教学实践工作,并且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工作,在丰富节目形式、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和提高其未来职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约有超过八成的高校电视台设有下属学生記者团,大部分高校电视台都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④北师大电视台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提供设备保障,鼓励学生创新

在积极开展新闻宣传和教学服务工作的同时,利用新建的全媒体高清演播室及先进录制设备,北师大电视台从学生中选拔了一批品学兼优、热爱电视事业的学生,组建了一支学生记者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闻报道到各个栏目的策划、撰稿、拍摄、编辑、包装,都鼓励学生独立进行。迄今为止,已经推出如《聊吧》《校园广角》《师大播报》《希说历史》《京师电影报道》《师大故事》《师大人物》《名师面对面》等多个精品栏目。

学生们关注校园动态,对内对外展示北师大师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节目活泼、生动,备受广大师生喜爱。其中,由历史学院2013级本科生季家希自编自导的《希说历史》节目,荣获2014年 “视友杯”全国高校电视奖栏目类一等奖;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制作的《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专题新闻》,获得2016年“视友杯”全国高校电视奖新闻类一等奖;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制作的《师大故事》,获得2016年“视友杯”全国高校电视奖栏目类一等奖。在历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中,由学生制作的《感动师大新闻人物》专题片,都对整个颁奖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采用。

在2016年全国普法活动中,学生团队立足校园制作了一系列一分钟左右的普法短视频,在北师大官方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和今日头条播出,点击量很高,其中学生制作的公益广告《拒绝网络暴力》,荣获2016年北京市法制动漫微电影征集展映活动公益广告类三等奖。

(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外交流活动

2014年8月,北师大电视台记者团加入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定期参与节目汇评活动,并取得较好的名次。与此同时,配合首都高校传媒联盟活动,在校内进行街采,如2015年母亲节街采被中青视频采用。通过节目制作和校外交流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使校园电视台成为学生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培养基地。

当下科技发展迅猛,媒介载体越来越多元化,过去以电视为载体的电影、电视节目逐渐失去曾经的受众。如何能够继续抓住核心受众,让不仅仅是高校区域内的师生,还有社会关注高校的群体都能及时、有效地收看校园电视节目,北师大电视台在平台拓展方面进行了不断努力。

社会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已经走了多年,尽管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在规模、内容、受众、运营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社会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同样可以为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如南方报业集团整合旗下各种媒体形式,各种媒体根据自身特点生产个性化新闻产品,进行分众传播,大大提高了传播效应,扩大了影响力。⑤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融合媒介形式,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并行的全媒体时代,强力打造新媒体中心,打造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的 “中央厨房”。与此同时,北师大电视台树立整合意识,统筹各种资源,积极推动与校报、校园网等校园媒体以及腾讯视频、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会媒体的联合,宣传效果良好,北师大官方微信平台推出《北师大一分钟新闻》《回眸2014特别节目》《感动师大新闻人物》《科学微运动》等,都是高校电视节目以新媒体为平台作出的大胆尝试。

未来,面对更加多变的媒介载体形式,高校校园电视台应该积极应对,力求将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与教学科研服务工作、与影视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释:

① 张露锋:《短视频作为新闻传播新方式的发展前景》,《新闻知识》2016年第7期。

②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010/109658.html,2003年4月8日。

③ 杨九民、郭晓梅、严莉:《慕课(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13 年第12 期。

④ 陈波:《高校电视台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教育传媒研究》2016 年第 2 期。

⑤ 李兴平:《 媒介融合下的报业集团发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9页。

(作者李美仙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电视台台长、副研究员;朱珊珊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助理)

【特约编辑:纪海虹;责任编辑:李 林】

作者:李美仙 朱珊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会计舞弊银行会计论文下一篇:国产会计软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