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大特征的电视新闻论文

2022-04-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基于四大特征的电视新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文献标识码]A自有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归新闻记者职业本身,是这一变化的趋势。

基于四大特征的电视新闻论文 篇1:

多屏时代的新闻生产与消费态势

当前,媒介融合正在从后台融合走向前台融合,多来源和跨媒体是当代媒介环境下新闻消费的特征之一。国际国内的相关调查研究均显示,电视、电脑、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正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体屏幕,运用多终端获取新闻并进行多维互动正成为全球新态势。

有研究者将人们在观看电视时,同时使用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终端的行为,称为“双屏现象”;①也有论者认为,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注重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节目间互动的“社交电视”,或许将是未来传统电视的转型方向。②

可以说,新闻终端的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新闻的内容和表达产生深远影响,对既有的新闻传播理念也产生很大的冲击。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数据和研究,围绕移动、交往和参与三个关键词来分析多屏时代的新闻生产与消费态势。

移动终端新闻消费与新闻类APP的大发展

移动终端的新闻消费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大幅发展态势,美国Pew研究中心的2012新闻业年度报告显示,人们使用移动终端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新闻,把看(读)新闻作为第一选项的电脑用户有70%,智能手机用户有51%,平板电脑用户有56%。③2013新闻业年度报告显示,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幅促进了美国人的新闻消费。36%的智能手机用户会每天都使用手机看新闻;而平板电脑用户中,37%的用户表示每天用平板电脑看新闻。④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新闻消费报告指出,使用移动终端获取新闻的比例在各年龄段都出现了显著增长,超过一半(55%)的受访者表示是移动媒体新闻的消费者,较之2012年增长12%。在18~44岁的人群中使用移动终端获取新闻的比例最高,达到70%以上。⑤

中国移动终端的新闻消费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

一是移动终端获取新闻的用户初具规模。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网络新闻的网民规模达到4.61亿,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8.0%,是即时通信和搜索引擎之后的第三大网络应用。⑥而中国整体网民为5.91亿,手机网民4.64亿,由此可以推算手机新闻使用人群规模之大。

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的数据也显示,77.4%的受访对象使用智能手机,调查显示,微博(83.3%)、浏览新闻(85.8%)、微信(78.9%)是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排在通话(99.5%)、收发短信(98.1%)和看时间(90.1%)的基本功能之后。

另一个关于使用哪些终端获得媒体内容的调查显示,使用电脑获得报纸内容的比例(66.8%)超过了使用纸版报纸的比例(60.3%),这也是此次调查中唯一一个电脑终端比例超过原有媒体终端的媒体,运用手机、平板电脑获取报纸、广播内容的人群比例也较高。41.8%的人通过手机看报纸,19.3%的人通过平板电脑看报纸,36.5%的人通过手机听广播,13.4%的人通过平板电脑听广播。

二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达到11.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约8亿,3G用户3.2亿,同比增长81%。2013年上半年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5000多万,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14亿部,为历史同期新高,可以预见,未来还将会不断创出新高。技术和终端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和资费下调,加之用户对伴随式新闻的强烈需求,都将推动移动终端新闻在未来几年进入爆发式发展。

目前,基于移动终端的新闻传播渠道主要有APP(又称客户端)、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其中浏览器的重要性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下降,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即为新闻APP。调查也显示,在移动终端上,人们获取新闻最普遍的方式是直接访问新闻机构的网站或者APP。⑦

按发布方来看,中国新闻类APP可以分为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互联网公司三大类。中国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推出了新闻APP。报纸杂志方面,新闻APP开设较早、数量较多,覆盖各级各类媒体,包括专业性媒体,如《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京报》等。人民网研究院2013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内1400多份报纸中,已有170家报纸推出了APP ;⑧广播电视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视台推出的APP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广播/电视台整体设计的APP,其内容涵盖本台从新闻到娱乐的各类节目和服务。二是栏目APP,涉及领域较广。三是专门的新闻APP,如央视即推出了“央视新闻”,CNTV推出了“新闻联播”,还有凤凰卫视推出的“凤凰新闻”等等,新闻资讯类内容占据了其中较大比例。

总体来看,传统媒体开发的新闻APP依托媒体平台,在内容和品牌上有较大优势,但目前传统媒体新闻APP多为母媒体的新闻摘编,存在着同质化新闻过多、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相较之下,门户网站及互联网公司开发的APP在用户选择权、与社交媒体的结合及用户体验等方面探索更多,在苹果APP STORE的新闻类免费下载排名前10名中(截至2013年9月),四大门户网站的新闻APP均在其中且位居前列,唯一入榜的传统媒体新闻APP为“凤凰新闻”,而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新闻APP在收费与免费排行榜中都较受欢迎。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闻APP将成为转型发展的重点之一,而突破点就在于能否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利用大数据对用户偏好和行为进行分析,做个性化互动体验好的新闻服务,以适应即时性、碎片化、个性化和社交化的新闻消费需求。

社交媒体新闻圈的形成与发展

2012年,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Pew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约47%的智能手机用户和约39%的平板电脑用户表示经常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⑨社交媒体新闻圈的扩张,是当代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态势。

社交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闻从传播到交往的转向,人作为社会交往主体的角色得以确认,社交媒体为个体提供了自己的话语平台和传播网络,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新闻的新生传播渠道,每个个体都可以作为新闻传播者出现,同时又作为受者、消费者出现。以社交媒体为基础在不同群体中进行新闻生产/再生产、传播和消费,形成了社交媒体新闻圈。就中国而言,博客、论坛、微博等开启了社交媒体新闻圈,但依然是一个开放式扇面型的新闻圈,而在微信出现后,尤其是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与特定群体进行全方位沟通,朋友圈亦可以分享各种新闻和链接,正式促成了社交媒体新闻圈的形成与大发展。腾讯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微信用户数达到4亿,WeChat用户数达7000万,微信与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超过2.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76.8%。⑩微信的发展也加速了社交媒体新闻圈的发展。

社交媒体新闻圈的存在和发展是媒体发展的必然,也是对大众传播的一个补偿。当前社交媒体新闻圈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新闻事实和个性化观点的交融性。社交媒体新闻圈的内容主体包括对媒体内容的转发评论、对重大事件的解读和分析及对自己或身边的人与事的信息发布与评论等,即时性个体评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媒体时代的饮水机效应在微博、微信中得以延续。

二是朋友家人作为新闻源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微信的圈子式传播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且因为是基于真实人际交往的传播,受重视程度和信任度更高。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对从不同媒介获取信息的重视程度进行的调查显示,人们对从家庭、朋友、微博获取信息的重视度仅次于电视(83.4%)和网络新闻(70.1%),与报纸相近(67.7%),远高于广播(44.7%)、杂志(34%)。

三是新闻选择的主动性和延展性。人们在社交新闻圈获取信息后,会进行相关延展性的新闻消费,美国Pew的调查显示,“主要通过朋友和家庭获取新闻”的人群,对主动阅读新闻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大部分受访者在从朋友或家庭成员处获取新闻之后,会继续查阅完整的新闻报道。⑾

四是新闻来源的接近性和人格化。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即时多层面交互实现并扩展了人际新闻传播的直接性,同时又以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在某种层面上降低了空间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性,带来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深度的变化,也即在横向上扩大了每个个体的交往面,在纵向上简化了真实社会交往的科层,架构了不同人口地理分布、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之间的直通化新闻互动渠道,而且无论是个人账号、媒体账号还是品牌账号,在社交新闻圈中都呈现出人格化特征。

五是新闻传播的涟漪效应。在以微信等为主体建构的社交媒体新闻圈中,不同个体的圈子之间交集与延展并存,不同圈子之间又环环相扣层层延展,一个消息的散布就如同湖面的涟漪,大圈小圈波及开,扩散范围广,同时因为消息和评论的多发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体从新闻价值的观点来看,接近性、时效性、实用性和人情味等在社交媒体新闻圈中得以体现。

尽管5.0版本之后,微信将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强调服务性而非媒体性,但无损社交媒体新闻圈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这不是一个信息平台或曰通信工具的自我角色和功能设定所能决定的,如果微信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人格化来源的新闻需求,自然会有各种其他工具出现。朋友圈的信息交流是刚性需求,从饮水机效应到后篱笆效应,信息聚合始终是人群的刚性需求,借助移动终端的新闻聚合效应才刚刚显现。

伴随着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新闻汇聚、扩散、解读等传播方式的改变,可以预见社交媒体新闻圈将获得稳定发展,未来还会出现一系列利用媒体系统的网络化、社会化和小规模生态圈的特性而发展的新闻传播新动向。不容忽视的是,社交媒体新闻圈存在着商业化、谣言传播等风险,如何强化把关人效应做好专业监管,是未来发展亟待重视的问题。

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智慧与信息对话

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概念最初来自于昆虫学领域,法国互联网理论家Pierre Levy在互联网领域提出集体智慧的概念。如同有些学者所言,我们可以从四个原则来理解集体智慧,即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行动,以此促进大规模协作发生和发展。Wiki就是集体智慧的典型案例。而对于当代新闻传播而言,集体智慧也在信息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一,在当代信息流动中,传播模式不再是从传播者经由媒体到受众的单向线性封闭式传播,而是多点多向的开放式传播,传受关系从独白走向多方对话。

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是传播权利的开放,实现了传播者角色的复合性。传播者不再集中于媒体机构,职业传播者既以媒体组织成员的身份按照媒体组织的标准传播新闻,又在网络等新媒体中以个人的名义充当个体化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如电视机构特地在其新闻网站中设置有新闻博客、微博,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在博客中分析亲身参与的新闻内幕,解释电视新闻的运作过程,回答公众的问题;而受众既可以以大众的群体身份接受新闻,也可以以完全个性化的方式定制新闻和发布新闻信息,在信息的采集、编辑、传播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娱乐信息方面,则更可以自己拍摄、传播相关娱乐视频。其次是传播介质开放。如前文所言,传播介质渗透到生活中并成为私人交流的工具。再次是传播内容的个人化与自主性,多屏时代的用户已经摆脱了传统电视频道资源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节目,实现传统电视所不能提供的交互式服务。如网络视频服务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点播节目,可以集中选择播出某个地区的新闻或某个人采访的新闻节目等,甚至可以经过个性化的再组合,改变整个时间轴上的节目排列,不仅可以实现分时异步观看自我组合,更可以在用户端编辑发布信息;而与视频相伴的评论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收看视频的同时,对视频进行即时观点分享。

其二,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将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部分。

用户提供内容的分享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近年来,在用户自发提供内容之余,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均采用多种方式激励UGC的发展,如传统媒体将用户原创视频作为传播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几大重要的电视新闻频道都开设了专门征集UGC内容的栏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花75万美元购买iReport.com和i-Report.com域名,推出独立域名网站的i-Report服务,鼓励观众发送新闻事件的图片及视频给CNN。继CNN在2006年8月推出iReport栏目后,MSNBC在2007年2月推出《第一人(First Person)》栏目,ABC在2007年8月推出《我发现(i-Caught)》栏目,FOX在2009年4月推出《你报道(uReport)》栏目,除《我发现》在6周后停播外其他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伦敦爆炸案等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UGC内容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各媒体中用户原创内容的使用比例和范围也在逐步提升,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推进UGC内容的发展,发挥集体智慧,拓展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大数据影响和运用层面从IT、市场营销、公共健康等领域扩散到社会各领域,其对传媒业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正逐渐呈现出来,当前数据新闻学(Data Journalism)的兴起和发展就是典型例证。所谓数据新闻学,指的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发掘、处理、分析及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实现有效传播,目的在于揭示数据背后的信息和关系。虽然称新闻的未来就是分析数据有夸张之处,但数据新闻学堪称是数字时代新闻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英美各大主流媒体正在推进数据新闻报道,就中国而言,数据新闻学方兴未艾,而日渐开放的数据环境,大幅推进的社交媒体,以及愈见激烈的媒体竞争格局,民众对于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强烈需求等,为数据新闻学的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注释:

①徐楠:《电视媒体与“双屏时代”初探》,《电视研究》,2012年第10期,第78~80页

②方视彤:《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社交电视》,《新闻实践》,2012年第1期,第27~29页

③The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2, http://stateofthemedia.org/overview-2012/

④The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3, http://stateofthemedia.org/

⑤2013 Q1 Research Report 1: News consumption on mobile media surpassing desktop computers and newspapers. http://www.rjionline.org/research/rji-dpa-mobile-media-project/2013-q1-research-report-1#sthash.5cF2BmnU.dpuf

⑥CNNIC: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rdxx/201307/W020130717431425500791.pdf,2013年7月17日

⑦The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2, http://stateofthemedia.org/overview-2012/

⑧冷梅 王棋 刘扬:《移动新闻APP:中国报纸的数字转型机遇》, http://yjy.people.com.cn/n/2013/0608/c245083-21794310.html,2013年6月8日

⑨The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13,http://stateofthemedia.org

⑩网易科技讯:《微信/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约2.4亿》,http://tech.163.com/13/0814/18/968OON3T000915BF.html,2013年8月14日

⑾Jodi Enda & Amy Mitchell, Friends and Family-Important Drivers of News, 2013 State of News Media, http://stateofthemedia.org/2013/special-reports-landing-page/friends-and-family-important-drivers-of-news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室主任)

作者:殷乐

基于四大特征的电视新闻论文 篇2:

改革开放30年来记者角色认知的变迁

[文献标识码]A

自有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归新闻记者职业本身,是这一变化的趋势。同时,其他各种关于记者角色的认知仍有存在的空间,呈现出一种观点的多样化状态。从认识一律到观点多样、相互容忍,可以说,我国在记者角色认知方面进入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阶级斗争为纲”思维下的记者角色认知

记者这个社会职业是怎样来的?胡乔木曾基于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而说道:“为什么要有记者?人生活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发生记者这一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职务或职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其根本问题是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消灭以后,还有生产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以及围绕生产所进行的斗争,产生了种种经验,对于这些经验,有加以宣传的必要,于是,有些人自告奋勇,或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世人周知,特别希望与他利益相同的人,根据这些经验办事,这就是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这种从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简单导出新闻职业传播的说法,无法解释新闻职业为什么仅在最近数百年才形成新闻传播的社会职业,而不是与人类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一起产生。

我国记者关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认识,基本是从传媒的角色导出来的。30年前,在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内,传媒的职能被定义在单一的政治宣传,因而记者自然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尽管1979年的《辞海》关于“记者”的解释是“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但是在新闻学的教材中,仍然强调记者基本任务是从事政治活动:

“新闻记者是在历史洪流向前冲进的最近处,观察和报道历史前进的每一个脚步,从而参与推动历史更快地前进……他是这个前进大军的积极参加者之一,是一个战士,而且是最前线的一个哨兵。不用说,这种活动是一种政治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记者被称为政治活动家。”

上世纪80年代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人,在他们关于自身工作的文章或书中,也是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上理解记者的职业特色,强调记者角色的政治性质:

“无产阶级党报的记者是党的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努力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帮助党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

尽管社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思想认识领域,通常会发生滞后现象,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形成的观念,不可能很快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跟着变化。既然上世纪80年代的新闻改革被视为政治改革的一部分,那么对记者的角色认知,自然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视为政治性质的。

记者角色认知的缓慢变化

然而,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让新闻记者角色回归本位的思想开始经常闪现,例如这样的描写:“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他要耳聪目明,机警灵活”,随时搜求最新变动的事实。这个思想很接近马克思关于哲学与报纸区别的论述。马克思写道:“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淡的自我直观;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同那种与它格格不入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对立起来。”

1991年的一本新闻学的书,一方面意识到信息社会的环境变化,另一方仍然局限于在“阶级”、“先进”之类的传统概念之上,赋予记者职业不堪承受的社会义务。该书写道:

“新闻记者,是在世界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动、国内外政治斗争日益复杂和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先进社会力量,为了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从事传播和评价事物最新运动状态信息和反馈信息的人才。”“新闻记者是信息时代的骄子,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由于他们及时传播真实信息而使社会充满活力的催化因素。”

1993年版的新闻学教材,开始呈现出对以往记者角色认识的脱离倾向,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描述为以下7点:

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以全社会为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心理;

思想敏捷,视野开阔,及时把握外界的新的变化;

以独特的新闻手段向公众报道第一手材料;

以社会的新闻传播者面目出现,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

以巧妙的手法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自觉地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

落笔成章的写作能力;

有效地运用一切传播技术手段。

在这些关于记者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对记者工作特点的要求显得太高了,但是毕竟是记者应该追求的,例如了解社会、思维敏捷、占有一手材料、社会的新闻传播者、写作能力、掌握传播技术。这些都显示了作为记者职业的特征,但是落实到记者工作的目的上,却是“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和“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自觉表明政治倾向”,仍然没有摆脱记者凌驾社会之上的态势和从事的是政治工作这种认识窠臼。

梁衡则在1996年说,新闻信息和自然信息不同,它有社会性,是通过大众传媒,传给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看的。“记者姓公,要以公论立论,为公益传讯。”新闻记者总是自觉地关注一个时代的新变动、新情况、新事物,把握时代的最新动荡,做时代脉搏的最直接、最敏锐的感应者。“由于使命的关系,社会给记者一个特殊的位置,他既处在制高点,俯视社会,又处在连接点,摸着事件和人物的脉搏。在前者时,他应表现出冷静、清醒,在后者时,就应热情、积极,他既有一副冷眼,又有一颗热心。”同类的说法也出现在教材里:

“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他们扮演着公众利益的‘守护神’,社会舆论的‘导向人’的角色。”

这些对记者的特征描述已经接近记者的本职内涵,但同时充满一种对该职业的浪漫想象。其实,记者能把现实发生的事实清晰地讲述出来,就很不错了,至于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当“守护神”和导向别人,那是对记者的严苛要求。

1997年版的一本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书,从信息学和社会学角度把记者职业描述为以下4点:

信息的敏感的采集者和传递人;

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

塑造社会现状的精神生产者;

十字路口的“社会人”,即记者好像是站立在十字路口的“社会人”,环顾上下左右,倾听八方来音,汇天下之风云,立笔开言,传递时代信息。

在这些关于记者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对记者工作的目

的的描述,至少摆脱了直接的政治语言,但是“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立笔开言”,无形中仍然把记者视为一种高于普通社会人群的特权人群。

新世纪对记者角色认知发生的较大变化

2003年发生了很多事件,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国电视新闻首次成月地直播战事,报纸规模化地连续报道;有关部门瞒报、谎报信息造成非典疫情蔓延和后来公开信息形成社会合力化解危机;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失语;全国整顿行业报,数百家新闻性不强的行业报和县级党报停刊,等等,引起了学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较为集中的研究。同时,这一年起,因繁峙矿难在新闻界持续数年开展“三项学习”运动,首次由官方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等概念。这些都在无形中提示人们,新闻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新闻专业主义基于以新闻报道与传播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判断,倡导着新闻记者践行一系列职业规范。

这年以来,来自采写一线的记者在自我角色认知时,强调记者的职业理想首先是记录,其次是影响。他们的认识已经完全回归到记者的职业本身。《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说:

“记者就是一个旁观者,记录是最基本的,影响是记录所产生的,但你不能更多地去奢望和作为,你的作为就是很好地记录,专心地去传达你所关心的命题。”

《经济日报》记者庹震说:

“用我们的笔,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放入一种职业的幸福。”

200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采访25位活跃在采访前线的著名记者后发现,在这些记者的职业意识中,更多的记者坚守内心忠诚,追问、记录、表达和传递新闻事实真相,进而启蒙或影响受众。在他们的心中,记者是一个忠实地记录历史,忠实地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

相对新闻学的教材,来自实践一线的记者已经超越了死板的新闻理论教材。例如,2000年的教材还在说:

“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揭露谬误,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我国记者的社会地位,就是社会活动家,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就是广大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

2003年的教材把记者的职业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

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

这里,社会监测和守望功能放在记者职业特征的首要地位,显示出认识的进步,但是仍然留有较为浓重的以往思维的痕迹。

2006年,一本新的新闻理论教材从信息学、传播学和记者职业的社会性的角度把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于以下几点:

为受众而产生、存在和工作的职业群体;

信息流通的始点;

反映时代、记录历史的人;

大众和社会的“教师”;

“文化人”:

社会活动的活跃分子和专门家。

这时,回归记者本职的意识开始显现,不过“教师”的比喻仍然显现一定的对记者过高的作用估量。

“5.12”地震报道中,很多记者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意识,把最新信息和事实传递出去,把信心传递出去,把希望传递出去,把坚强传递出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传递出去。同时,某些记者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的种种做法,也促使研究者们重新审视传媒的基本职责和记者职业理念。

传媒的“四大职能”导出的记者角色认知

正是有了如此漫长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才有可能使得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和记者角色的认知回归新闻本位。2008年6月出版的一本新闻理论讲座,引用了黑格尔的一段话:

“科学,作为服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

显然,黑格尔区分了认识科学(新闻学应该是“科学”之下的一门学科)职能的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例如我们前面讲述的很多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主要是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的)。另一种思路,抛开与其他事物关系的定性,而只从传媒本身来确定传媒的职能。

沿着第二种思路,关于传媒的职能的论述,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的传媒三项主要职能,以及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补充一项职能,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

第一,对环境进行监测。这一条看起来很简单,不论你是党报党刊,还是自由主义的传媒,监测的范围、内容、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传媒都有这么一个基本职能。也就是外面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如果这个变故涉及到你负责传播的领域,涉及你的受众利益和兴趣,你要及时刊登,向你的受众报告。没有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就是失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你要不向你的受众讲述这个事实,就是你的失职。这是所有的媒体共有的一个基本的职能。因此,记者的角色当然应该定在监测环境、报告新闻这个基本任务上。

第二,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传媒及时发出信息,目的决不是火上浇油,加剧社会冲突,而是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获得新的信息以后,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小到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人事关系,大到个人、团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这是传媒的一个社会职能。比如,媒体发表了反对家庭暴力的新闻,那些家庭不和睦的人也许接受了这样的信息,会调整社会最小的单元——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媒体发表了胡锦涛的讲话或温家宝视察活动的报道,实际上是为了建立或协调中央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媒体上刊播广告,实际上建立和调整着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所有的媒体,尽管刊播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是最后的目的都是这样的,使社会各部分为了适应环境,不断地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新的关系。

第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也是所有传媒都拥有的一个职能,往往是无意识的职能。因为你每日每时在播出、刊登新闻的时候,把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文化基因继承下来了,同时,可能也把文化的创新记录了下来。各国媒体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传媒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你会每时每刻使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你的发表、播出代代相传。当然,这种代代相传是一种扬弃式的接受和传播。

第四,提供娱乐。当大家接受前三者的时候,如果传媒再相应地提供一些娱乐内容,能够使接受者带有一种比较轻松的心情。传媒的娱乐职能之所以能够在1958年提出来,就是因为二战后全球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尽管局部地区战争不断。这种情形下,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需要适当的娱乐,得到休整和放松。

在这4种传媒的基本职责中,第一条亦是记者角色的要点。其他几点是由传媒整体运作来体现的。经历了30年,我们已经有条件让记者的角色认知回到简单而艰难的角色认知上。随着社会结构的完善,原来附加给传媒的各种不堪承受的“重任”,以及对记者职业的过高要求,应该由相应的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以及职业教育家、专业学者来承担,记者主要角色,是向公众及时、客观、全面的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角色能够担当好,遵循职业道德,让公众满意,就是好记者。

为什么本来简单、清晰的记者角色,会变得如此复杂、多重化?我国千年来“文以载道”的传统,是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服务的,因而与精神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和信息传播,都被赋予无限的政治伦理责任。记者职业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把它推及到传统的认知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者,我国现在的传媒业,是建立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基础上的,尽管社会早已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我们对于新闻工作的认知,长期停留在政治宣传的角色上,自然就得从党政机关的角度提出各种任务,把记者当作干部看待,而忘却了记者的本来社会分工和专业是什么。

当然,现在这种认知上的“减负”并不意味着记者没有社会责任了。记者既然是一种职业的岗位,自然应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约束,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因为有些记者连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规范都不懂。在记者角色认知回归以后,全面了解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规范,成为很现实的问题。我国新闻记者从业人员作为一种职业让社会认同,也需要时间。

作者:陈力丹 江 凌

基于四大特征的电视新闻论文 篇3: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外语新闻视听教学模式创新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来讨论外语新闻视听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首先,本文分析了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新闻视听教学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了外语新闻视听教学实施的四个原则,即强调情境创设、以学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以理解视听意义为最终目的;进而解释了外语新闻视听教学内容的建构,需满足政治思想性、趣味性、系统性三个特征要求;最后,针对外语新闻视听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和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外语新闻视听;教学模式创新

众所周知,在“外语+新闻”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中,外语新闻视听能力一直是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的短板,直接影响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外语新闻视听课程在培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任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学生学好一门语言,提高新闻视听能力,就要让学生大量接触第一手的语言材料,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多媒体语料,学生如何精选、处理并消化语料,教师如何设计视听课堂、检测学生视听训练的效果,却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本文引入建构主义理论,试图把脉外语新闻视听教学的教材、方法、手段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为外语新闻视听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必要参考。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应用于外语视听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的内涵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法源于皮亚杰(Jean Piajet)的“发生认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对我们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外语视听教学

我国传统的外语听力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上课前先讲解教学材料生词、播放磁带或者光碟,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公布答案,对课文进行讲解,再听一到两遍原文,而后进入下一篇听力练习。

整个听力练习过程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老师主要起到声源控制和答案确认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被忽略和压抑,只能被动接受却很少主动参与。听力练习只是以追求答案的正确为目的,忽视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迁移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外语新闻视听教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将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就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教与学理念的尝试,这种尝试适应新时代学生生理、心理、智力、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及要求,它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2]。构建主义教学观除了注重教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外,强调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可见,如果以构建主义理论指导外语新闻视听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目前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将有望得到根本改观。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外语新闻视听教学的实施原则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将在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新闻视听课程教学新模式也理应基于此而确立。建构主义视阈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听教学模式创新,应立足于以下基本原则:

(一)强调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脱离实际情境的外语教学模式,提倡“情境性教学”,在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外语学习。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间题为目标”[3],因此,在情境创设中,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在新闻视听课程中,要让学生接触并熟悉同一语言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以适应多变的语言环境,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接触标准的语言;要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学习语言,并掌握各领域最常见、最有用、最前沿的表达方法;要注重教学材料的知识性,精心创设情境,努力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国际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中心目标。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外语新闻视听学习环境,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提供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应用信息资源的设施,为情境创设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保证,全力支持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1]”因此,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外语视听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已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渐学会利用资源,独立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三)强调协作学习

皮亚杰认为,“语言作为一种具有任意性和社会性的知识,只有在与他人的交互中才能被掌握。”[4]这里的“交互”就突出了语言意义建构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边或多边交流,而是教师和学生面对开放的学习资源的共同切磋和交流。因此,“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Johnson, D.W.等学者认为,“协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5]”我国学者黄荣怀认为,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在共同的目标和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6]”在外语新闻视听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讨论和交流,分享每一位学习者的智慧,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彼此接近、交流、合作等课堂活动能促进成员间的相互认可[7]”。教师应转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由知识的输出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的激发者、课堂教学的主持人和协调者。

(四)强调以理解视听意义为最终目的

“建构主义主张‘为理解而学习’(learning for understanding),这就要求在外语学习中不能只记住一些单词、句子或只能应付课本上的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整合的(integrated),而不是零碎、片面的。[8]”因此,作为一门开设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以学为主的外语视听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应紧紧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其最终目的显然不能停留在语言的基本知识等以形式为中心(form-focused)的层次,如学生听懂了几个单词、句子,而应注意以意义为中心(meaning focused)的教学,重点考查学生通过视听是否真正把握了说话人真正想表达的思想、真正想传达的信息,而不仅是别人怎么说。

三、外语新闻视听教学内容的建构

“随着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普及推广,教材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照本宣科的依据,而是学生主动索取知识完成学业的信息库。[9]”尤其是对于外语新闻视听课程而言,任何印刷出版的教材都可能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语料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材料总体知识结构的建构,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未来语言应用需要。一般来讲,基础阶段外语听力教学的语言材料大多为表达较为清晰的日常话题,但是对于开设在高年级的新闻视听课程而言,就应该尽可能选取实况语言材料,为将来的从业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外语新闻实况语料大多难度较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主动以学生为中心,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水平的教学材料。视听语料的选择需兼具如下特征:

(一)政治思想性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当年的对华报道中中性多于倾向性,占40%,负面报道占33%,正面报道占19%[10]。尽管最近几年纽约时报等媒体对华报道中的正面报道比例有显著上升,但总体而言,正如刘继南、何辉指出的:“如果说《纽约时报》的报道给中国画了一幅人物肖像,那么这个人物是基本正常的,但同时又是‘多病的’和‘面目丑陋的’。[11]”可见,负面报道一直是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隐约的主题。因此,在视听教学语料的选择上要把住政治观,力求思想性,对于民主政治、人权和西藏问题等中西一贯以来持不同意见的领域的负面报道,尤其是以反华为目的不实报道,在教学中不予选用,或对不友好的观点和说法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以至批判,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和甄别能力。

(二)趣味性

传统的听力教学,学生只是一味的听一些枯燥乏味的日常话题,单调的内容不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在教学选材过程中要力求内容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多样、紧跟时代的节奏。一是要以报道内容广泛、画面感和现场感强的电视新闻为主精选视听语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覆盖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全媒体形态,尽可能选取形式多样的视听材料,从而保持学生视觉与听觉的新鲜感。二是要与时代同步,选取学生普遍关心的时事热点、经济社会最新发展、突发事件,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三是要以长短适度、短小精悍的材料为主,减少长篇累牍的深度报道,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系统性

传统的纯语言型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或外语能力一般的单一专业毕业生,在这个知识和信息时代,已愈来愈凸显其竞争力的明显不足,而“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日渐突出。尤其是国际新闻传播对从业者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闻视听课的教学中,在强调内容趣味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或冲淡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要选取知识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领域广的视听语言材料。要按照政治、经济等若干个领域或单元组织并精选语言材料,形成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知识系统。有条件的话,编辑出版成具有视听文本和光盘的教材供学生使用。如此一来,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大量信息,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

四、外语新闻视听教学过程的具体实践

(一)视听前的准备

为了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视听前,师生需要协作完成三个任务:第一,教师应根据选定材料的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阅读各类媒体相关资讯,熟悉相关的词汇,以读促听,做好知识准备。第二,教师将自己整理的相关多媒体背景材料播放给学生,并在播放前设置一些问题,学生观看后,再为学生提供一些线索,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共同讨论,让学生讨论和预测他们将要视听的内容,并通过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同学间的相互合作来解决听力材料中的非言词障碍,消除其对视听材料的畏惧心理。第三,根据学生课前所做的知识性准备和经过讨论学生对视听材料主题把握的程度和水平,帮助学生分析难点、扫清障碍,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视听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二)视听中的操作

第一,要精心设计课堂,恰当把握视听内容和问题的难度,并兼顾视听材料的趣味性,以形式丰富的多媒体语料保持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尽可能避免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或畏难情绪。第二,在视听材料的播放环节要注意把握必要的技巧,首先让学生独立、安静地视听一段内容,让学生在没有停顿、没有外来干扰的情况下认真视听,检验他们自己在视听前所做出的预测是否正确,找到对视听材料听不懂的词句或不理解的问题,搞清楚有必要获得教师帮助的地方;在重新播放视听材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现他们已听懂的内容和问题所在,并为学生提供所必需的解决问题的线索, 启发、引导其解决视听中的具体问题;在精听环节中,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讲解,甚至可以通过多媒体视听材料补充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表达方式以及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在传授听力技巧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各国媒体所报道的新闻的体裁、结构、视角以及其背后的原因。第三,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情境”。如在视听的过程中遇到难点时,教师要主动停下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判断与预测,使学生在整个视听过程中都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之中。再如对于新闻中提到的当前热点或有争议性的国际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或针对某些问题师生互相讨论,通过这样的语言输出活动,达到以听促说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电视外语新闻、新媒体外语资讯信息等形式丰富的语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可能使视听课堂沦为看电影、看电视、听网络广播等这样一种轻松的娱乐消遣活动,学生并没有真正积极地投入和有效参与。因此,要采取一些技巧与措施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播放图像而不放声音,学生和教师利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讨论所看到的画面,去猜测新闻的主要内容,随后再播放一遍有声材料,让学生检验自己的预测;播放声音而不放图像,让学生在聆听声音时,判断说话人的角色与形象、正在发生的事件内容、可能出现的画面等等。预测之后,再放一遍有图像的材料,让学生检验预测;在遇到难点或关键节点时画面声音全部暂停,让学生猜测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视听后的任务

新闻视听中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视听过程的结束,在视听中阶段结束后,要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学习成果、视听过程中的问题、视听中阶段采用的视听方法和视听策略,为以后的视听活动积累经验。此外,在课后,教师应进一步督促学生在外语新闻文字稿的帮助下,仔细聆听、跟读、模仿新闻播报或其它声音文件的语音语调;学期中可适时进行外语新闻播报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荐并布置一定量的泛听内容,保证课外新闻语言摄入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学、学习理论,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也失之偏颇,而且其内部也存在诸多分歧,但其对于我们的外语新闻视听教学模式创新极具启发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如能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把握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不断再造、改进、建构起切合教学实际的外语新闻视听课程教学模式,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所提出的外语新闻视听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设想,希望能够为当前的外语视听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 武晓燕.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3] Cunningham, D·J. Assessing Constructions and Constructing Assessments: A Dialogue [A]. In T.M. Duffy & D.H. Jonassen (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 [C].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2.

[4] 张俊英.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5] Johnson, D.W., Johnson, R.T., & Smith, K.A. Sm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creasing College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oductivity [R]. ASHE-EN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 4 [C]. Washington, D.C.: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1991.

[6] 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Johnson, D.W. & Johnson, R.T.. Cooperative Learning: What special educators need to know [J]. The Pointer, 1989(33).

[8] 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9] 程东元,沈彩芬.建构主义教学法与外语视听说课[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3)

[10] 靖鸣.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J].当代传播,2007(2).

[11] 刘继南,何辉.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国家形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刘林利,吴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人画家关怀与品格取向论文下一篇:高职毕业生就业酒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