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

2022-08-29

第一篇: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的发展与风险并存。现代财务的风险观,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由于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变动性及企业自身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人们“企业的发展与风险并存”。现代财务的风险观,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由于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变动性及企业自身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人们对未来认识和控制的局限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现代房地产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如何控制风险,用何种策略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和控制,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急需解决的

1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资金活动的内容来看,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涵义持两种观点:第一,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房地产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房地产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加剧;第二,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也称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房地产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房地产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2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客观存在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3)分散转移性。财务风险的这一特征使风险组合、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多种财务工具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进行运用,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虽然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防范和控制来分散转移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4)预测决策性:房地产企业经营是持续进行的,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技术,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估计,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投资经营决策,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5)收益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房地产企业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

(6)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房地产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房地产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原因。房地产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外部性财务风险

外部性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外部环境给房地产企业财务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一般是房地产企业较难预料和控制的,并往往通过影响房地产企业内部性风险因素而发生作用,是一种间接性财务风险,具体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3.2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特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

一。对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3 房地产企业内部关系没有理顺

房地产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房地产企业与上级房地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3.4 资本结构有待改善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主体由流动负债筹集,辅以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还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4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4.1 培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领导要具有风险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采用科学的财务决策方法。为防范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具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强化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房地产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调动其参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为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把化解风险当作首要责任和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从工作环节上,把重心放在事前防范。房地产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赢利能力就越强,因此,控制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永远的主题。

4.2 建规立章

房地产企业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风险机制引入房地产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房地产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提高房地产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4.3 分析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完善财务预警系统

为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逐渐掌握其变化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根据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收集、预知危机、控制危机。

4.4 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指导,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长效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适当搭配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控制财务风险。引发财务风险的另一原因是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不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利率结构等因素

来制定合适的长短期负债比率。

4.5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有机过程,通常包括:一是识别和评估风险。对房地产企业财务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事前预测和全面估计,认清房地产企业所处的环境,剖析财务系统中的不利因素,划分出财务风险的强度和可能的损失程度。二是预防和控制风险。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等。三是风险的损失处理。通过事先防护性安排,对发生的风险损失迅速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以最少的损失和最快的途径排除风险,确保财务机制的正常运行。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房地产企业全员、全方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才能使财务管理有序、有效进行,保证房地产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4.6 利用信息手段支持有效的财务管理

用信息化进行采购管理,利用合同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用信息化进行生产管理,以销定产,按市场供应,按订单生产,克服传统方式的缺点,变房地产企业推动为市场用户的拉动。用信息化进行库存管理,可以加快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自转,减少库存积存,防范库存管理不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地掌握分析房地产企业和市场的平衡点,减少库存积压。

4.7 大胆而谨慎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以期货、期权、互换为风险管理手段的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就有规避功能,利用外汇、利率、股票期货能达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回避市场的价格风险。但由于期权、期货具有高杠杆率会使其本身风险程度加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时应特别谨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对风险进行动态的控制,风险与收益同在,敢于冒风险的房地产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往往从高风险中获取高收益。房地产企业高管人员应充分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把风险管理定位到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把握多变的市场机遇,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危机,保证房地产企业获得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 李晓丽.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山西财税,2008(8)

2 邱启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8(10)3 卢玉花.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金融经济,2008(18)

4 张新海.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 樊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刍议[J].山东商业会计,2005(1)

6 闫俊华.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现代商业,2008(27)

7 卢玉花.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金融经济,2008(18)

8 周瑞珍,陈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 张新海.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10 李婕.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预警[J].铜业工程,2004(2)

11 杨升军.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会计之友,2008(12)12 汤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探析[J].金融经济,2006(16)

13 韦正元.在价值最大化目标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财经界,2008(3)14 冯红霞,杜立成,王海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

理论研究),2008(5)

第二篇: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

2008-7-21【大 中 小】【打印】

【摘要】本文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早期预测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可

能性和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一、引言

房地产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和2004年的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均在2002年之上。2004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1.3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28.1%.尽管房价上涨增加了普通购房者的负担,但旺盛的购房需求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依然是房地产行业景气的主要支撑。国内有学者指出,未来五年,全国整体房价仍会维持在较高位运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态势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住房供给偏紧,旺盛的需求仍使供求不平衡。未来某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大城市将会带动地

区及全国房价的上涨。

在全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十五”期间我国房地产行业表现出四方面的问题:资金来源相对单一,银行风险大;房价增长过快,价格和市场风险偏高;城市开发过快,土地成本升高;

粗式开放经营,耗能过大。

深万科、金融街、深振业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发展迅速,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比逐年下降,经营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正逐步显现。5年来,3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由540亿发展到841亿,增长了55.69%.其中,存货净额由264亿增长到了442亿,增长了67.78%.主营业务收入由141亿增长到274亿,增长了94.07%.资产负债率2001年最低,为49.08%,2002最高为54.55%,并呈上升趋势。反映营运能力的存货周转率,从1998年的最低0.37次上升到2001年的最高0.48次,2002年有所下

降为0.47次。

房地产业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利率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等,这一风险分类,虽便于描述,但给定量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学者把房地产业的风险划分为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则便于在风险分析中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静态动态相补充。在企业风险研究分析中,早期的风险测度方法主要考虑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因此风险测量师从财务可行性模型出发。随着资金时间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总投资内部收益率和股本内部收益率成了风险分析重点,从而开始对内部收益率的各因子加以细分,出现了敏感性分析。但这些模型和分析方法,都只是分离地给出各个指标,没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判断标准和预警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本文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索运用Z模型风险分析法,对房地产企业的

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进行初步尝试。

Z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学者Altman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用以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在实际运

用中,模型得到了逐步补充完善。其分析模型如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式中, Z=判别函数值,X1= 营运资金 / 资产总额,X2= 留存收益 / 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X4= 股东权益账面价值总额 / 负债账面价值总

额,X5=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企业破产临界值:

(1)Z < 1.23时,企业处于破产的“危险地带”;

(2)1.23 < Z< 2.9时,企业处于破产的“灰色地带”;

(3) Z> 2.9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考虑到企业财务数据源于权责发生制原则,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质量,模型在实际运用

中增加了两个有关现金流量分析的指标:(1)现金盈利质量率。

现金盈利质量率=现金盈利值/净利润。其中,现金盈利值是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财务信息计算出来的企业现金净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盈利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和利润收现+债券利息收现+

处置长期资产收现一利息及筹资费用付现。

(2)现金增值质量率。

现金增值质量率=现金增加值/留存收益。其中,现金增加值是企业支付了各项现金分配后的留存现金

收益。计算公式为:现金增加值=现金盈利值一分配股利付现。

由于上述分析模型没有把行业因素考虑进来,本文增加了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使其更适合房地产

企业特色。

本文第二部分根据万科公司与行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资产运营状况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万科公司经营状况;第三部分测算万科公司Z指数值,与指标的临界值比较得出警情结论,并与行业Z值比较,进

行行业分析;第四部分对警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措施排警。

二、基本财务指标分析2002年万科股份的各项财务指标与市场比较为:

与同业相比,万科公司偿债能力较强,负债比例较小,且短期负债比率大于长期负债比率;资产增长高于同业平均,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长,说明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总杠杆低于同业平均,股价受销售变动影响也小;其应收、应付、存货、资产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高于同业平均。但是,其盈利能力要低

于同业。

三、Z模型分析

根据Z模型的公式,算得万科公司2002年的Z指数指标为:

但是,行业平均值 Z<1.23,即处于破产的危险地带。由此对比可见,房地产行业的财务警情已经很严

重,风险很大,就连位居第一的万科公司也亮起了黄灯。

四、警度分析及排警措施

万科公司财务风险虽然比起行业平均来要小,但是仍然处于危险地带。就指数模型来分析,权数比较大的指标如果其对应得财务指标值也大,那么 值就会增大。就万科公司而言,其盈利能力低于行业平均。

如果可以增加利润,就可使其息税前利润等增加,这样 值也会增大,从而排除警情。

第三篇: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需防范哪些税务风险

发布时间:2011-10-08 来源:中国税务报

访问量:

(双击滚

[字体:大 中 小] |

屏)

笔者在多年的税收工作实践中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偷税的问题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有很多案件是因为企业对政策的不理解或理解有偏差而导致少缴税款,并非有意识偷税。为此,本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及其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达到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目的。

销售收入确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价外收费、购房违约金、购房户“更名费”等未确认销售收入。如将水电“一户一表”开户费、燃气管道初装费、购房违约金、购房户“更名费”等价外费用,作为“代收代付”款项核算;有的甚至不入公司账,直接存入董事长、总经理个人账户或物业管理公司账户。

2.购房定金、购房首付款等预收房款,确认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滞后。企业在开发楼盘“开盘”前收取的购房定金,因未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公司采取“个人借款”形式入账或不入账,导致企业未及时申报营业税。

3.“以物易物”、“以房抵债”销售方式营业税入库不及时。目前,开发企业普遍存在将完工产品如营业用房(店面),抵付工程承包人工程结算款的现象。这样往往使得开发企业未及时实现销售收入,建筑施工企业未及时体现营业

收入,从而造成双方营业税申报不及时。

4.已售完工产品收入确认滞后。少数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的规定,及时将符合开发产品完工条件确认的已售完工产品预收账款,结转为销售收入,仅在办理房产产权证前开具•不动产销售专用发票‣时,才将“预收账款”结转为“销售收入”,从而延迟体现利润,少缴企业所得税。

对于以上问题,税务机关通过检查企业账册、通过向购房户了解即可发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价外费用更名费等未确定销售收入的、“以物易物、以房抵债”销售的以及已售完工产品收入确认滞后等行为可认定为偷税行为。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进行处罚。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开盘”前收取的购房定金、预付款属于违法行为,工商部门也要作出处罚。

开发成本确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虚列或者虚增成本费用,挤占企业利润。(1)开发企业代施工企业缴纳的建筑业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费,计入开发成本。这不仅使施工企业少计应税收入,少缴建筑安装业营业税等税收,而且在建筑工程决算时,如果施工企业又将这笔代缴费用计入工程造价,并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将可能再次造成开发企业虚列开发成本,少计利润,少缴企业所

得税。(2)多列融资成本。开发企业除银行贷款外,还向其他企业、个人进行大量“民间借贷”。有的企业往往出现无借款本金的利息支出,或用其他企业、个人(债权人)银行利息凭据直接入账,作为财务费用列支,以及支付借款的利率高于税收政策规定的利率上限,并计入开发成本。(3)虚开建筑业统一发票。由于取得的•建筑业统一发票‣大部分未写明具体项目名称,往往只注明“零星工程款”,特别是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基础土石方等工程,受专业知识、事后隐蔽工程量难以核实的限制,税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对工程项目进行计量、核查。开发企业利用这些工程,实现用4.43%或5.43%的建筑业营业税去侵蚀25%的企业所得税税基。(4)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由于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频繁,转移收入和费用的隐蔽性高等特点,往往成为企业转移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的手段。(5)将与生产无关的费用计入成本。如有的企业将管理人员的汽车费用、旅游考察费用列入公司支出。目前,税法没有这方面税前扣除标准的限制,税务人员又很难区分这类支出是否与生产经营有关,使得纳税人有机可乘。

2.未按配比原则结转成本。如将应分期摊销的费用一次性计入第一期项目的开发成本,造成前期开发成本多计,后期开发成本少计,通过项目的滚动开发,成本不断归集,不断消耗利润,最后将本应实现的企业所得税消耗殆尽。另外,

成本分配标准发生变化,或者成本核算对象(可售房产)实测面积与规划面积出现差异时,企业未及时做出差异调整,也会造成多结转开发成本。

3.多列预提费用。一些企业利用“预提费用”、“ 待摊费用”等科目调整当期利润。特别是预提“公共配套”费用数额大,在配套工程完工验收之后不及时结转配套工程成本,对预提费用的余额不及时调整、冲减商品房成本,而是长期滚动使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有的企业甚至在配套工程完工验收之后仍继续计提或重复计提“预提费用”,借以偷逃税款。

4.未按规定取得发票。有的开发企业自行采购部分电器材料、建筑材料、绿化苗木等,未将这部分“甲供材料”成本并计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侵蚀了建筑业营业税税基。有的企业违反营业税相关政策,将取得的外地建筑业发票入账,导致当地建筑业营业税流失。

对于以上问题,税务机关通过检查企业账册、凭证即可发现。对于开发商销售成本确认不实,虚开建筑业发票等行为,税务机关可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认定为偷税行为。若税务机关将虚列融资成本,虚开建筑业发票认定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可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进行处罚。

纳税申报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未严格执行企业所得税预缴制度。开发企业未按规定预计毛利额。国税发„2009‟31号文件规定,开发企业对开发产品,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应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预收账款”科目存在大量贷方余额,而季度申报利润总额却不含按“预收账款”科目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导致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额少申报。

2.纳税申报前未对预计毛利额进行调整。国税发„2009‟31号文件要求企业必须出具对该项开发产品实际毛利额与预计毛利额之间差异调整情况的报告,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企业开发产品项目已完工并已结转收入成本,但未按规定出具差异调整情况的报告,造成少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现象。

3.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不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开发产品相应进行土地使用权分割、转让,因此,在年度内企业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呈动态变化。企业未及时对存量开发产品实际占用土地面积进行信息登记,未按时准确计算、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3‟89号)的规定,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但很多企业在未结转至“固定资产”科目前,不申报房产税,造成

少缴房产税。

以上纳税申报不实问题,税务机关通过对企业的历年财务报表、楼盘销售进度及毛利率比对,并结合房管部门等第三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就能发现,按项目进行核实即可查证。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分季度计算出预计毛利额,未按规定进行预计毛利额差异调整,而导致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额少申报的,以及未对存量房占用面积准确计算、而少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都可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认定为偷税行为。

第四篇: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规避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消费结构的调整,社会大众对商品住宅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房地产开发不断升温,许多投资者都被房地产开发的较高投资回报率和发展前景所吸引,纷纷斥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图投资收益最大化。而目前,受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经济变动的双重影响,财务风险隐患已经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与成因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广义的财务风险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在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这种观点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外延广泛,包括了所有财务活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也称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主要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这种观点从财务的中心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认为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负债融资。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作为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财务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性。

1.房地产开发周期与风险

房地产开发产品要从规划设计开始,经过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建筑安装、配套工程、绿化环卫工程、产品上市等多个阶段,经过一段相当长时期才能全部完成。周期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大,风险也就越大。首先,房地产开发周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产品的成本和售价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如随着政府土地政策的变化,土地拍卖价格变动越大,房地产企业成本和售价变动越大;随着利率水平的变动,房地产企业成本和售价

也发生相应变动。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房产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面临其产品不能满足人们要求的风险。

2.房地产产品特性与风险

土地与房屋同属于不动产范畴,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是其区别其他商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造成房地产产品的区域性和个别性,造成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地段之间的差异性。房地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则取决于该城市、区域、地段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房地产投资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房地产商品价格与所处的地区、地段的社会经济及地理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而这些条件的变化非常复杂,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起作用,房地产的投资产品必然承担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3.房地产企业资金供求与风险

房地产投资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房地产每一个开发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上产品本身的造价很高,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一般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预售款与银行贷款为其获得资金最重要的渠道。随着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提高,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委托贷款等一系列新的融资方式被广泛地采用,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房地产投资的规模越大、融资方式越多,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越复杂、资金成本控制越困难,房地产企业风险也就越大。

4.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风险

在组织结构上,大多数房地产公司都按照投资项目成立多个项目分公司。成立项目分公司能够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好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风险。总公司和项目公司也存在“委托一代理”关系,项目公司是代理人,在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总公司和项目分公司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总公司在获取信息上具有不准确性和滞后性,这削弱了总公司对项目公司的控制。在经营上,项目公司的经营可能违背总公司所制定的战略规划和原则;在财务上,总公司也很难有效地对项目的预算、决算进行控制。

二、房地产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融资中的风险防范

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多渠道选择项目开发资金来源,减少对银行融资的过度依赖,也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从而能够降低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财务风险。在融资渠道的拓宽方面,可以考虑的渠道主要有:股权收购、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阶段性股权融资、房地产投资银行等等。

1.股权收购

股权收购即是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获得资金或其他资产的处置权,这种融资模式的重点在于发现目标公司的潜在价值。通常的情形是:当目标公司身处困境,或是银行债务到期无法偿还,或是现金短缺无法支付供应商款项,或是市场剧变,企业难以持续经营等情况时,就出现了并购的机会。如果目标公司资产中含有优质的土地,就可以考虑进行并购。并购之前,必须调查清楚目标公司的债权债务情况,包括隐性债务、对外担保以及对外是否签有已构成违约合同的风险。接下来,对目标公司进行审计、资产评估,在对目标公司的价值和风险充分评估以后,再进行与股东及主要债权人的谈判。

2.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

开发商贴息委托贷款是指由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资金,委托商业银行向购买其商品房者发放委托贷款,并由开发商补贴一定期限的利息,其实质是一种“卖方信贷”,开发商出资贴息贷款给购房者买房,对承办的金融机构而言,能够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风险的承担者变成了开发商。

3.上市或借壳

每个企业都要根据收益与成本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并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发行股票所筹得的资金属于所有者权益,股东一旦投入资金就不能收回,只能转让其拥有的股份,并相应地享有分享剩余收益、重大决策及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与其它融资方式特别是债务融资相比,进行股权融资最大的好处就是企业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可以很好地规避在经营状况出现起伏时伴随的财务风险。

4.私募融资

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民间力量,在股市和房市这样一些高回报的行业中,私募基金无时不在证明自己的存在,甚至充当房价大幅波动的“罪魁祸首”。在当前房地产开发和开发型证券融资受条件制约的情况下,采取私募方式融通资金是值得探索的道路之一。修订后的《证券法》和《公司法》已为房地产金融的创新预留了空间,私募信托基金可用于项目开发或房地产投资即物业收购,而私募发行股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房地产开发商和股东筹资难题。

(二)投资中的风险防范

由于房地产企业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均较大,若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失败,整个公司可能就面临着破产的风险。因此,每个房地产公司都特别关注对投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

风险是指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从而减少这种偏离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市场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资料信息,正确地判断和把握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可以较好地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

2.投资分散策略

房地产投资分散是通过开发结构的分散而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一般包括投资区域分散、投资时间分散和共同投资等方式。房地产企业在发展阶段,应集中有限资源专注目标市场,也是风险较低的区域选择,但长远来讲,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布局全国性市场的能力时,可以进行区域分散投资。同时,使自己独立开发的项目和合作开发的项目在时间上错开,避免不必要竞争,也便于资源的统筹安排,与合作方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日常资金运作中的风险防范

加强企业资金运作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对提高企业资金的运作效率、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加速企业资金的流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快资金流转

要建立一个程序化的资金管理流程,明确资金管理各个环节的重要节点。同时,应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将整个资金管理流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以利于加快贷款资金的回笼速度。

2.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

房地产企业应建立准确高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和严格的成本费用预决算和审批制度,每一笔开支都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防止铺张浪费。建议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签订经营责任书,在经营责任书中明确当年需要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除了销售指标外,还要对各项费用指标都进行合理的规定,如销售费用总额不能超过销售收入的3%、管理费用总额不能超过销售收入的2%。同时,各项固定资产预算开支必须报集团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

最后,对于每项资金开支,房地产公司都要有严格的审批流程,每个管理人员有不同的审批权限,以保证相关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五篇:房地产企业财务价值体系

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风险行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房地产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提升持续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系统之一,应成为房地产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管控工具,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财务价值重心的演变

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房地产企业,有着不同的战略侧重。基于此,财务管理也应当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进而把握各阶段财务价值的重心。

初具规模期:关注收入增长及经营现金流

这个阶段的房地产企业,通常在某个城市或区域有了一定的市场和立足之本。这时的首要管理目标是站稳脚跟,确立利润增长点。相应的财务管理就以收入增长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核心。由于项目比较少,除了关注项目一般回报率之外,还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产品的创新和溢价能力、客户市场的细分等,使得在同等投入情况下有最大销售增长。同时还要关注购房者对定价等的接受度,以便为更大规模投资确定消费偏好。

急速扩张期:关注资本成本及资产周转

这个阶段的房地产企业正在拓展各个城市的市场,在规模和盈利急速扩张的目标下,企业关注资本成本的降低、资产的周转率。关键的问题是确立合理的融资方式,预计企业的增长率以确立合适的投融资需求;注重土地、政府等后期可产生大量现金流资源的积累;更加重视各种关键的财务指标,为日后上市或者引入投资者等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开始注重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

稳步增长期:关注稳定盈余现金流

在这一阶段,企业的核心就是确保产生稳定盈余现金流。此时,集团的重组就变得十分重要,包括横向与纵向并购、集团内部业务现金流的协调,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整合和“工业制造”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谋取应有的行业地位;并开始对房地产以外的新的利润增长加以关注以创造新的企业价值;适当的股利政策以及灵活运用一些能赢得投资者满意度的资本市场技巧;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应该说,这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迈进的方向。

财务价值的提升途径

要改善财务管理方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价值,首先应当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构建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具体途径如下:

一、构建财务核算的体系平台

从管理角度重新梳理财务会计核算基础规范和业务流程,以标准、统一的财务数据为管理需求提供数据分析基础。这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功,也是不少公司需要突破的“瓶颈”和提升的方向所在。

二、建立和完善业务授权制度

这是公司目前正在推行的业务流程梳理和全面风险管控的核心内容。房地产行业是高投入、周期长和高风险的行业,控制风险是财务管理体系需达到之首要目标。作为风险控制手段的载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房地产企业长期良性运行的有效保证。企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要素,房地产企业应将业务授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为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重点,因为它将贯穿于全过程之中,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控制方式和控制程度。业务授权制度包括三个层次:首要层次是明确授权对象;第二层次包括业务种类和权力类型;第三层次应具体规定审批依据和工作程序。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这是财务工作参与和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切入点,也正是不少公司财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全面预算模式、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预算的考核与分析。

1、全面预算模式

根据房地产企业特点,建议采用以项目预算与资金预算为基础的企业责任预算管理模式。项目预算是房地产企业以开发项目作为预算对象,对项目建设中将会发生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费用、工程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经营收入、借款计划等内容进行的整体预算。资金预算是指母公司在对各责任中心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进行汇总后,根据整体资金状况,对企业资金的整体协调运作所制定的规划。责任预算是指房地产企业在确定各层次责任中心的基础上,将整体计划与目标层层分解至各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作为企业总体预算的具体执行单位,负责编制、组织、汇总和完成本责任中心的项目预算及资金预算,从而保证公司预算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每个责任中心通过建立预算报表体系,及时将实际经营信息向上一级责任中心反馈,以此实现预算执行的跟踪与控制。

2、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需要上下互动、反复沟通。预算执行控制工作的主体首先是各个责任中心的负责人,他们需要严格按照预算控制实际业务。预算执行控制需要与业务授权体系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如果某项实际业务是预算范围内的业务,则可按照正常的审批程序进行;如果该业务是属于预算外的业务,则需要按特定程序报至房地产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并说明理由。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预算外支出,增强企业的控制能力。

3、预算的考核与分析

房地产企业的预算分析与考核的总原则是月度分析、季度考核、总评,这是指每月各责任中心均要对各自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母公司进行汇总和分析,召开月度分析会议,查找问题及原因。每季度按各责任中心该季度累计的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根据设定的绩效指标对其业绩进行考核,再与激励和薪酬制度结合起来。每终需对全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总结主要的问题,并制定和修正下的经营目标,指导下预算编制和预算目标的分解。建立管理会计系统,通过管理报告全面及时地向管理者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实现管理信息动态收集和深入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四、完善资金管理系统

资金和资本运作对于“准金融行业”的房地产企业很重要,但认为“有了资金就是一切”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目前不少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是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最好能够将资金管理体系从财务管理系统中剥离,形成独立运作的“资金/资本运营中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发挥资本的运营效率。

要真正做到资本的统一运作,首先必须练好在资金管理上的基本功,即融资渠道上要勤学苦练,建立和健全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其次,建立适应于企业规模的资金控制模式,从资金监控模式向资金调度中心模式发展。

五、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信息一体化集成

充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进而完善内外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共享平台上的动态决策和动态管理。

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日,信息的实时性决定了它的有用性和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就会使资金流不严格地受控运行。而房地产集团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实现财务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业务一体化,以达到真正有效的经营运作控制,实现信息高度集成。

六、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

这是各公司财务部门主管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即努力将财务管理的重心从传统的物资资源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这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战略构想的基础。公司的财务专业人员要具备知识更新的自我意识和需求,主动参加在职培训和后继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为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我经常对

财务部员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企业,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发展机会,你准备好了吗?你有没有自信回答“我就是最合适接受新挑战的人选”?

七、整合管理体系

随着公司强化内部治理、健全管理体系的规范运作,财务管理体系需与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在内的其它管理系统进行不断整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最终使企业在平衡有效配置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发展。其中意义在于:促进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变,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有效战略实施操作手段;为企业提供系统性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能够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充足的管理决策信息;强化企业风险控制,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房地产销售项目计划下一篇: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