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工作管理论文

2022-04-26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格教育工作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回顾认识了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并以此对高校教师管理适用人格化管理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管理策略的滞后、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人格化管理的必要。从管理起点、过程、归宿描述了人格化管理的思路与途径,并提出要辩证认识人格化管理策略以及在教师管理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格教育工作管理论文 篇1:

谈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指导意义。在当前社会意识不断丰富的前提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也走向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的探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格;隐性管理;实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日益激增,如何进行有效的高等教育,是当前社会和教育界都备受重视的问题。随着人才培养趋势由专业技能型向通识普适型转变,对大学生的教育范畴也比以往有所扩大,可以说,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性更广的新时期人才,既是我国人才战略发展目标的本质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将工具性人才转化为自我实现型人才转变的必然途径。公安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除了以上转变特点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导下,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必然也成为了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针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对象,认为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人格塑造--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经过漫长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走向综合性也是必然,从以往重视知识的传承,到之后的能力培养目标提出,直到近些年来综合素质培养,将大学生的价值实现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人文素养的核心成分,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作为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未来公安系统人才培养,在以德治国的氛围下,主张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也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随着80后步入社会开始在各领域承担社会责任,90后也逐渐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两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群体有鲜明的特征,与祖辈、父辈比,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甚至是战争年代的洗礼,普遍表现出抗挫能力不强、理想目标缺乏充分现实基础、自我控制能力弱等特点,这些对当今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进行人格教育有其时代的必要性。那么,高校如何实现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呢?

首先,建立科学完整的人格课程体系,这是受益面最广的一条途径。人格,从广义上来讲,是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都在研究的对象,各学科对其定义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差异,因此,建立这一课程体系,就要对多学科进行融合,按照不同学科的解析内涵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知识体系进行统合,从个体心理、社会角色、政治导向以及道德范畴等方面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有充分师资的学校可以由各学科教师单独开设相应课程,从不同专业领域向学生提供有关人格发展的规律性知识和人格完善方法;可以进行专题授课,将各学科有关人格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知识和应用的层面进行分专题课程教学,这样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这门课程,既减轻了教师压力,又做到了重点突出;还可以充分发挥特定岗位教职工的作用,比如由政治辅导员来承担政治人格的课程教授,由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进行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教授。可以说,在人格教育方面,谁去教的问题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课程开发是关键,因此,针对不同特色学校的学生群体,比如公安类高等院校,就要紧紧把握这类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今后工作性质进行课程开发研究,既要做到知识面广,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格的形成规律和作用,又要突出培养特点,强调人格构成中的政治特点、社会责任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通过人文课程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渗透。我们知道,人格的形成是复杂的,尤其是具有特定社会价值的人格形成,更是具有其特殊性的。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时,除了进行专门的人格知识教学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进行人文教育,同时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整合各种校园资源营造人文教育氛围,以完善学生的人格。课程方面,结合形势与政策、“两课”教学、法律基础等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科学引导,并促进其内化为个体的人格组成。通过丰富的课余生活如团体训练、角色扮演、演讲比赛、校园情景剧等形式开展人格教育,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人格的力量。这些都可以纳入人文课程的范畴,不但包括了教务部门,而且将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以及相关专业都纳入教育体系,共同承担这一培养任务。

二、隐性管理--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大学生作为成人发展早期,其思维的独立性更加完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都远远好于以往,对自己行为的监控也更加有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管理非常适合。隐性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显性的学校纪律、规章制度约束向非显性转化,通过将教育目标向学生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潜在渗透,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达到对他们思想观念、人文素养等的综合提升。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隐性管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隐性管理将德育的对象放在了主人翁位置,对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潜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将以往的刚性要求转变为弹性管理,这不是放松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而是一种不但重標而且重本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不恰当观念和行为,隐性管理将以往的惩戒式、简单化处理方式进行扩展,将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等因素进行有机融合,给予学生一定的认识空间,旨在激发学生自觉自为的意识,这会让学生觉得受到了必要的尊重,也易接受管理结果。其次,隐性管理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表现出更加生疏,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再一味强调服从性质的被动式教育,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而隐性管理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来适应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学生在被尊重的氛围下,更容易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而降低情绪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认同,从这层意义上讲,“无为而为”的教育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了平等化,教师会以更加理解和包容的姿态去面对学生,而学生会以更加主动的进行自我管理,师生关系会非常融洽。可见,隐性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方式,重点在于引导、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很好支撑,体现了当前全社会“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好的使用这一教育管理模式,就要发挥暗示的心理指导作用。具体来讲,可以进行语言上的暗示教育,转变批判式、直接的语言说理,而要采用委婉的间接暗示,通过“言它”让学生进行联想、类比,进而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客观认识,这样能够避免直接教育带来的抵触情绪;可以通过行为暗示,发挥行为感染力和示范性,通过教师地身体力行和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师德与魅力,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进行情景暗示,充分发挥特定日期、特定主题校园文化平台的作用,倡导环境育人,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如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等进行宣传,烘托气氛;我们还可以将思想教育目标融入班级、年纪活动中,通过一定主题的团体活动和实践,增加学生的切身感受,强化养成教育。

三、实践平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效性非常重要,否则纯理论、纯说教很难让大学生进行素质内化,不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另一切入点就是要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所学,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创建实践平台,要遵循这几个原则:第一,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校园生活,围绕大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围绕大学生未来发展进行;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将理论有机整合到实践活动中,并加强实践活动对理论的验证性反馈;第三,在活动形式上,要坚持点面结合,注重差异性和全面性,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长,避免搞面子工程。

具体运作上,思想政治实践教育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成立由校级领导直接负责分管的学生实践指导机构,并在各学院建立二级辅导工作站,充分发挥校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及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合力作用;其次要保证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源条件,充分考虑时空限制和可利用的资源,可以进行专项课程建设,也可以结合学生各专业进行;再次,规范化实践活动安排,不但要纳入教学计划中的学分制管理,而且要进行明确的任务责任分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另外,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按照大学生年龄发展特点进行分类、分级实践教育,比如新生的爱国爱校教育、学习生活指导,大二学生的三观教育,大三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毕业年纪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教育等,做到突出重点,不重不漏。

可以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管理工作,核心就是要保证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学校各层教育管理部门的责任,并加强实践过程的监督和考查,保证学生实践的有序、有效进行。

四、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根基性的引导作用,因此,加强这一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随着社会意识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不断加大。我们相信,將学生的人格成长作为重要目标,发挥隐性管理的潜在教育力量,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育人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杨鹤.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09,(02) 9.

[2] 崔华前.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J]. 高校理论战线, 2008,(12) .

[3] 王道荣.大学生人格教育与自我发展实验研究.文教资料[J].2008,(36):188-18

[4]陈向阳.学校隐性管理内涵的结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7)

责任编辑:刘雨凡

作者:赵明君

人格教育工作管理论文 篇2:

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 回顾认识了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并以此对高校教师管理适用人格化管理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管理策略的滞后、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人格化管理的必要。从管理起点、过程、归宿描述了人格化管理的思路与途径,并提出要辩证认识人格化管理策略以及在教师管理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高校教师;人格化;非人格化;管理策略

高校教师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师的招聘、任用、评价等各个环节。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自我成长等各项事务中,既有教师作为主体性角色的身影,同样也包含着行政力量对教师实施科学、人本管理的思维、策略和方针。而高校教师的管理思维、策略和方针是与教师自身的人格、教师劳动的特点、高校的基本任务以及教师在完成这些任务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实现形式等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校教师的管理策略既要尊重高校教师的基本人格及其劳动特点,也要体现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基本效率。

一、 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与特征

人格化管理理论是在对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人自身的价值和需求不断认识、审视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是对传统管理理论中忽略、误读人性、人格的修正和重判。

传统管理理论对人性和人格做了一种错误的假定,它将人视为消极因素对待,认为人天生懒惰、厌恶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的需要,所以对多数人必须使用强迫的手段,这时期代表性的管理理论便是“经济人”假定原理和相应的X理论。后来,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和相应的人群关系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经济和物质需求,也有更为重要的社会需求,管理中要注重改善人际关系、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人格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着的,需求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层次。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1957年在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Y理论”,他认为有关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的假设对于决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各种管理人员以他们对人的性质的假设为依据,可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控制和激励。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够承担责任,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并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个人的追求与组织的需要并不矛盾,而且可以统一起来。

然而,至少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并不是所有人的需求层次都是一致的。人员素养、工作特点、人际关系、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管理策略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以及在一个具体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其基于人格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薛恩考察到这一特征,提出了“复杂人”的概念,认为“不仅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1]。

莫尔斯和洛希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于1970年发表了《超Y理论》,认为人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到组织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应,要综合考虑,不能千篇一律,有些人适用X理论,需要正规化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有些人适用Y理论,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去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上述管理理论的出发点还是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设定在一个对立的前提下,只是对被管理者的人性假定、内涵、复杂性有着逐渐完善的认识。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基于对日美两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认识和研究提出Z理论,否定权威管理和人性管理而主张采用基于人格平等的人格化管理,这是人格化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Z理论既与依靠等级制度实行集权管理的X理论不同,也与实行人性管理的Y理论不同,它不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其基本观点是企业对员工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促进员工积极关心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注重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适应工作环境需要;管理过程既要运用各种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控制手段,更要注意对员工的经验和潜在能力进行诱导和激发;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并由领导者承担责任;上下级关系融洽等[1]。

二、 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的适用环境

(一) 传统管理策略不能满足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需要

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交易型”的管理[2]。所谓“交易型”管理是指管理者以利益奖惩为交换条件诱导被管理者从事工作的一种制度,这种管理制度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物质刺激为激励诱因去实施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管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于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有过经典性的阐述,在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中,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在实行科层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应该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人们在处理公务时只应考虑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而不得掺杂个人的情感、偏好等非理性的因素。“交易型”管理确实有利于刺激教师的进取欲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的竞争意识,但它却忽视了教师内在的、超越于物质利益之上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面,异化和抑制了教师的内在精神需求与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从内在精神层面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长此以往,会阻碍教师发展成为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人。

教师是大学立足与发展的根本。在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为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激发教师的内在责任与创造热情,这就要求高校人事管理的职能和工作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要以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创造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的个人尊严与自我价值,了解教师的愿望、要求、需要、意见,切实解决教师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激发教师参与学校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大事,为教师搭建施展才能的科研、教学和生活的平台,使教师自身发展与高校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二) 高校教师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人格化管理的重要性

从第一部分人格化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人格化管理策略的适用群体还是需要有所甄别的,高校教师正是非常适宜的群体之一,这是由高校教师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的特殊性决定的。

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作为权力义务主体的资格。”显然,人格不仅表现为外在的道德人格,还包含反映人的内在特质的心理人格以及权责对应的法律人格。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力量。”因此,我们所讲的教师人格,不仅具有心理学的内涵,就教师角色的社会职责和形象而言,还包含着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要求。他们的人格特征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幸福感,更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社会角色的道德要求使得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和社会压力,在要求与现实之间,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甚至有产生双重人格的倾向,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格化管理过程中注重促进教师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与其自身人格、社会角色担当、高校的基本职责及其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密切相关。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劳动对象的全面性和发展性、劳动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劳动形式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劳动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劳动范畴的集体性和社会性、劳动信息的双边性和示范性、劳动价值的实效性和间接性等特征[3]。因此,管理对象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教师管理往往游走在人格化与非人格化之间,需要针对具体的事务采用不同的方法,管理既要追求共性,更要倡导个性。

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就是根据教师的心理规律、学术规律、管理规律,通过营造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激励教师的氛围,改善教师人际关系,维护人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促使其主动创造和创新,在满足自身需要和动机的同时,使其智慧、知识及创新研发能力长期服务于学生、高校和社会。对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不仅是科学规范地履行行政权力的体现,也是为教师群体更好地行使学术权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 当前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思路与途径

(一) 人格化管理起点: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由斯凯恩在《组织心理学》中最早提出,阿杰里斯在《理解组织行为》中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化。这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即心理契约,它同样决定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对高校这一社会组织的选择本身,已经包含着将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和高校组织发展的可能性紧密联系起来的希望;高校对教师个体的选择,也意味着将组织发展的目标托付给个人的期待。可以看出,这种相互期望使得教师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尊重,需求和动机得到满足,高校的组织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教师不再游离于组织发展目标之外。

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劳动特点决定了其对高等教育事业、对学科专业、对学校和学生往往具有深厚的情感和责任心,对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在工作过程中具备创新意识,并且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科曼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当下属比较成熟时,能独立进行工作,就不希望领导者过多地指示和约束。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时又是情感成熟的人,领导者应该采用授权式领导方式,高校教师往往只希望“有限的社会感情上的支持”,厌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在他们心目中,有效的领导就是允许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工作[4]。所以,心理契约管理应该是高校人格化管理的起点和理念,这对于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巩固、积极性的鼓励、创造性的激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二) 人格化管理过程:柔性与整合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个概念,其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式,而是一种管理思维。多年来的教师激励和管理都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诉求,或者说只是将这些要求当做有效的管理方法选择的一个有效变量。柔性管理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以人性为前提、以感情为纽带、以精神为寄托,在应对机械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中形成对人的具体诉求的尊重,并体现了高校组织的反应能力与调整能力[5]。现在形成的共识是,刚性管理形成基本秩序,柔性管理形成良好氛围,将理性的关系情感化,实质上是对心理契约管理的一种延伸。

整合是相对于当前高校科层制管理基础上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学术资源利用、传播、分配机制不合理,各类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甚至相互掣肘的情形提出的一种人格化管理策略,包括完善学术组织和非学术性组织、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发展学术沙龙、构建学术创新团队等,在这样的整合过程中,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的成长机会、情感需求、学术权力得到实现、满足和保障。在此过程中,高校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组织文化,引领组织健康地运行、发展。

此外,人格化管理具体的技术化手段也是必要的。如美国微软公司通过建立电子邮件系统、平等的办公室、无等级划分的停车场、没有时钟的办公大楼、适应天气的工作方式、到处可见的高脚凳、快乐的周末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创造活力的人才,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6]。

(三) 人格化管理归宿:变革评价与考核方式

高校教师评价与考核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出发点一是为了激励以提高组织效率;二是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但其模式和指标也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争议之中。近年来,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等考核方式的相结合,对于原有考核方法中机械生硬、急功近利、个人主义等现象有了较大地改善。

人格化的评价与考核方式首先需要转变评估观念,从尊重教师人格和劳动特点的角度出发,变奖惩性的评价与考核为发展性的评价与考核,尊重教师复杂的角色和职业体验,区别不同学科、专业、单位、教学研究类型的教师的劳动差别,尊重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以及教师的学术生命价值,直至引领教师本身超越评价和考核,即教师的劳动不再是谋生的需要,更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7]。

四、 运用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策略的注意要点

(一) 辩证认识人格化与非人格化管理策略

管理中的人格化与非人格化表面上看似很对立,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利用,做到对立而统一,关键的问题是在实践中分清主次、适度结合。非人格化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点,人格化管理是对它的深化和发展。人格化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从人格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关心、信任他们,使其潜在能量得到自觉充分的发挥。而非人格化管理是指凭借一种相对客观的技术、数字和理性规则来实行管理,希望以此来克服管理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质上是为了去除人为因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让管理技术化、制度化、理性化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因此,即使针对同一管理对象,因为具体的管理任务和目标不同,二者之间不仅可能没有矛盾而且还有可能是一致的。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人格特征有异于其他群体,且其劳动的特点也有异于一般的劳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以执行制度为理由而否定人格化管理,也不能单纯依靠人格化管理而废除必要的规章制度。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不信任文化环境中,非人格化的管理策略仍然适用,甚至还显示出其极大的优越性。人格化管理策略不能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要区别不同的事务,要把握时机、区别环境。就高校教师管理的实际而言,只有把人格化管理和非人格化管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解放教师的创造力。

(二) 提升管理人员人格化管理的水平

在教师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看似制定了种种制度,对教师的行为做出了规范和界定,关于教师管理过程的一切问题似乎都能找到答案。但事实上,针对具体的某位老师,制度本身也可能存在缺陷,比如,教师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基本教学工作量不足,教师攻读更高一级学位的学校和专业,教师外出访学进修的内容、形式,教师校外学术行为的规范管理,面对这样的情形,如何采用人格化的方式就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联系起来了。

“一个有能力组织有效集体工作,并被视为懂行和思想开放的行政主管人员,常能成功地在其学校中引进重大的质量上的改进。因此必须保证把学校的领导托付给合格的、尤其在管理方面受过特定培训的专业人才。”[8]从高校当前治理结构的实际来看,行政力量仍然在学校事业发展各项重大战略、各类资源调配使用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的事务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决定性的地位,因此,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人格化管理的意识和水平至为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修养,补充必要的知识,让其了解教师个体的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和评估策略,了解校史校情和学校组织发展战略,等等。

参考文献

[1]薛恩.组织心理学[M].余凯成,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116.

[2]何菊莲.人格化管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则[J].云梦学刊,2007,28(1):127-129.

[3]陈华新.论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特点[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62-64.

[4]孙彤.组织行为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00-202.

[5]卢宝祥.柔性管理:教师激励的新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4):69-74.

[6]车行.人格化管理[J].北京工商管理,2002(8):34-35.

[7]赵应生.大学教师劳动特点及绩效评估的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2005(2):74-7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4.

(责任编辑赵文青)

作者:殷忠勇

人格教育工作管理论文 篇3:

班主任工作漫谈

【关键词】 班主任;师德;人格魅力;管理

18—0040—01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带出什么样的班,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只有把班主任培养和引领好了,一个学校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一、内化师德,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

首先,班主任要课上得好,以此来赢得全班同学对一个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并发自内心地折服。而不是依靠班主任的权威,来压制同学,使他们面服心不服。

其次,班主任要待人公平,仁慈,凡事以理服人,不因成绩取人,这是带班之灵魂。

再次,班主任要待人真诚,不保守,有服务精神,有奉献品格,有敬业之心 ,有协作意识,有以身作则之行。这几点是做好班主任的为人准则,因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很大层面上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

第四,班主任必须要有很好的爱心和耐心,善于与人沟通,知识广博,是个“杂家”,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当学生犯错或受到表扬时,能得到老师真正有益的谆谆教诲和帮助,这才是学生转化进步的关键。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学常常犯错,却得不到根本上的转化,原因就在我们未点到错误之穴。

第五,班主任还要个性洒脱,有修养,爱自然,爱生活,爱运动,积极乐观向上,不啰嗦,有幽默感,不斤斤计较,功利性不能太强。这些都是使自己所带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品德的基础,因为班主任不是普通老师,而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为了孩子们发展的需要,让我们所有班主任都能做一个兴趣广泛、爱好多样的有人格魅力的人吧,因为我坚信:你对孩子的人格影响,远比你的知识、管理走得更远。

二、外显能力,做一个善于管理的班主任

首先,要为自己的班级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管理理念。目标是引领班集体前进的航标,管理理念是实现目标的护法器。就一般情况而言,七年级的目标适合于定位建立一个纪律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卫生清洁、各方面工作稳定有序的班集体。管理理念则要定位在管理科学民主,不专制,凡事以理服人。把抓养成、打基础、促转变做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班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八年级要在七年级稳定有序的班级管理基础上确立以学习为中心,纪律卫生共同良性发展为目标。管理理念上则要更加精细,向深度和高度要质量,宜确立以促转变、上台阶、求发展的理念为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抓两头带中间。九年级则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目标和理念应合二为一,抓管理,要质量,为中考。

其次,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在遵守国家法纪和校纪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班会制定明确容易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自主管理的核心。以章治班,体现民主公正和公平,避免老师情绪化的惩戒,充分体现民意,使违纪学生再不是面对教师一个人的压力,而是面对全班同学包括自己的压力,这样也会主动承担责任,改变自我,完善自我,为同学服务,为班级负责。制度应当众公布,认真组织学习、读背,做到人人铭记于心,实现有章可依。

再次,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组织体系。这是班级管理的基本保障。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良好有序的班集体,组织体系应合理高效有监督,体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这一原则。围绕这一理念,应选择一种比较科学的民主的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积极性的,执行力最佳的管理模块为宜。故而我采用了如下管理模式:即班委会框架下的小组管理监督模式。参考学生学习、纪律、习惯、年龄和性别等条件,将其分编为小组,每组四到六人,民选组长,建立一个学习纪律管理单元。做到人人参与管,事事有人管,出现问题,组内先解决,解决不了的,以组为单位负责向班委会分管同学汇报记录,按班规处理。未尽事宜由班干部或组长本人直接面呈班主任,做最后裁决。

第四,加强思想工作,做好学生培训,模范遵守和执行制度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因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向着既定目标前行,特别是对双差生,班主任更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鼓励他们跟着班级一同进步。另外,班主任一定要利用班会来不断培训自己的学生和干部,使学生明白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如何更好地配合班级管理。要不断地培养班干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断提升他们遵守执行制度的水平和能力。

第五,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还应通过开展班内班外的活动来促进管理提升士气。班级内部要经常性开展同学与同学、小组与小组间的多种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同学与同学、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团结精神,公众意识等品格,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比如在初一开学,可以开展:“这就是我”,“有趣的小学生活”,“初中向我走来”,“精彩从此开始”等等。只有这样,班级管理才会永葆活力,不至僵化,管理才会更上层次。

编辑:蔡扬宗

作者:许润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内部财务会计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