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2022-05-1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外国文学鉴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高校文学鉴赏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让大学生能真切感悟到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感悟生活、人生,能运用所学鉴赏技巧。文章主张文学鉴赏要发挥教、学双方创造性、主动性,增强大学生个体体验能力。

第一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文学鉴赏教学浅谈

在快餐化和通俗化的文化消费时代,学生们离经典名著越来越遥远了。许多学生反映最烦上语文课,一方面是因为语文课的一些文章枯燥无味,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其工具性,而文学鉴赏需有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其学科所特有的浪漫性消失殆尽了。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一个人的知识、思想、艺术、审美等各个方面的提高,这也是今天我们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文学鉴赏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文学是人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鉴赏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开拓视野,更能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和思想境界。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活动,有其独特的学科规律。文学鉴赏的教学活动应在遵循其学科规律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展开教学。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构造,这种语言的构造要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形成一系列个性鲜明的文学形象,而文学形象是作家生活体验的结晶,要传达作家的某种情感态度,指向更为深层的意蕴世界。在一部优秀的作品中,语言、形象、意蕴总是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与此相对应,文学作品的鉴赏也就需要相应的三个阶段:

第一,品悟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本体,这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鉴赏应从品悟语言入手,学生对语言的品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对作品的欣赏效果。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家在创作时喜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地展开创作。教师则要用准确精当的语言解释这些典故、成语等的来龙去脉,消除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的障碍。如“七月流火”容易让学生认为这是在描写炎热的季节,“夔一足”让学生理解为夔有一只脚等,这些就需要解释得正确而清楚。文学语言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对语言的字面意义的掌握外,其潜在的意义也不容忽视。文学作品含有许多潜台词,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是说话的真正目的。

英国文艺批评家瑞恰兹认为,语言有四种功能:传达意义、传达情感、语调功能、意向传达功能。不同的话语表达侧重于不同的功能,而文学作品语言却是此四方面功能的综合运用,这是由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所决定的。品悟语言不仅仅是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也是对作品语言整体上的感悟。对此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强调作品的重音、停顿等,让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情感。其中要注意到不要让学生被动地听,而要让他们积极地诵读、品味、涵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过程也是品悟文本的过程。一些对话性较强的文章,如戏剧作品,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他们以角色体验的方式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能加深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理解。感受作家的语言风格离不开他生活的空间,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历史环境、时代氛围、作家个体因素等。如周作人与鲁迅兄弟二人,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语言风格却截然不同。周作人除了在五四时期写了一些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具有战斗性,针砭时弊,对封建文化进行勇猛批判的散文外,其他时期的作品多是闲适恬淡,平静舒展,舒徐自在,略带幽默与轻松。而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具有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敏感和历史深度的批判眼光,其作品语言深刻、尖锐、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种介绍可以在时代、作家、读者(此处即指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这即是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

第二,再现形象。形象是作品中所描写的感性的景、情、意,它是作品的中心,也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文学语言是十分含蓄的,它不能给读者提供直观的形象,如鲁迅笔下的阿Q,它不是电影,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看不到阿Q的音容笑貌,这需要我们结合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修养等,调动各种心理机制去构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时,不能肢解文章,更不能断章取义。作品是由其中的众多的形象及其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随意抽掉某个形象来理解该作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一个个景物虽然看似毫无关系,可以单独存在,但通看全文,这些景物仍然是密切地交织在一起,是一个浪迹天涯、饱受羁旅之苦的游子所见的“枯藤、老树、昏鸦”以及所向往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生活。在形式上虽然如同一个个单独的画面,但仍是由作者的情感贯穿在一起,众多的形象的结合才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形象大于思想,对形象的分析不可能完全再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更多的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而是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元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作为读者的身份上是平等的,不能以某种先在目的要求其他读者接受你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是领路人、顾问的身份,更多的是要对学生创造性鉴赏的鼓励与培养。文学作品是一种召唤性结构,有许多空白与不定点,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填充。《项链》中如果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会是什么样?如果她知道丢失的不是钻石项链,结果又会是什么样?《长恨歌》中如果李隆基不是皇帝,李杨之间会不会有真挚的爱情?如果他们二人生活在今天,情形会是什么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构造崭新的形象,我们不必要求对形象的理解完全相同,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这种不同角度的个性化阐释,会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师生互动中异彩纷呈,其乐融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探索意蕴。作家借助形象传达其人生的审美感受,文学意蕴就是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情感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文学意蕴也就是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它存在于文学形象之中,与形象血肉相连。文学作品的意蕴只是凭借作品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自然流露的,一般并不直接说出来。一部伟大的作品,其意蕴是非常丰富且深邃的。叶朗先生在《甲申年说》中谈到《红楼梦》的意蕴时说其意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红楼梦》的悲剧性;第三个层面:《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者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悟,一种哲理性的感悟、感叹。文学的意蕴是多层面的,一般我们把它分为浅层意蕴和深层意蕴。《红楼梦》的前两层意蕴是与特定时代相连,是浅层意蕴;第三个层面既与一定的时代相连,又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共有的感受,是超越时空的,是深层意蕴。文学意蕴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其深度与广度是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的。文学意蕴的丰富性又往往导致文学意蕴的模糊性,这种丰富性与模糊性又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又能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的人生启迪,心灵受到震撼。文学意蕴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文学阅读的积累,培养文学鉴赏的敏感力和审美的直觉,例如可以通过同一题材、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性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功夫在诗外”,拓宽生活空间,丰富人生阅历,增长个体见识,把文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对理解作品的意蕴是大有裨益的。

虽然上面把文学欣赏分为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并不能完全分开,而是一个互相包容、互相体现的关系,我们不能绝对地把它们孤立出来。无论文学鉴赏怎样分阶段,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即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他们自己用心去鉴赏,从自身主动的学习中获得知识与快乐。文学鉴赏没有特定的模式,对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欣赏个性,使他们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敢想敢说,而不要人云亦云,步人后尘。

(王晓芳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 李 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王晓芳 李 哲

第二篇:高校文学鉴赏教学浅论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高校文学鉴赏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让大学生能真切感悟到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感悟生活、人生,能运用所学鉴赏技巧。文章主张文学鉴赏要发挥教、学双方创造性、主动性,增强大学生个体体验能力。

关键词:文学鉴赏 教学 体验

以往文学鉴赏渠道单一,通常为读本研读,现如今,受益于科技发展,网络、影视传播,让读者对于文学鉴赏有了更直观的对比、体验通道,从而可以感受更深刻。对于文学鉴赏教学而言,必须而且完全可以依据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这样,高校的文学鉴赏效果会更深刻。问题是,怎么样来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展开当代文学鉴赏课程教学,这会考验高校的文学鉴赏课程设置的初衷,考验文学鉴赏老师引导、教学水平。

1 高校文学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事实上,现代高校的文学鉴赏师资力量较从前有大幅度提升,教学设备也发生了根本改变。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真的比以往提高了吗?答案是未必。

1.1 引导方法不当 部分高校文学鉴赏课程受大学语文课程的冷落牵连,教师无心去真正引导学生进行优秀文学作品欣赏,这是其一;其二是,部分教师惰性心理作祟,贪图安逸,不愿深入备课,查找资料,不愿探索更先进、更有效的教育教学引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鉴赏的高雅殿堂;还有,教学水平不足,导致心有余力不足,自身能力欠缺,致使面对优秀作品时,根本无法解读其深刻内涵,当然也就无从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了。

1.2 学习意识不强 社会发展加速,经济发展迅猛,受利益驱使,当代大学生已经难以再如以往大学生一样,能安心于图书馆、教室欣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物欲横流的社会发展让大学生们无法规避金钱诱惑,现实的生存压力也让当代大学生难于甘守寂寞、清贫,活在精神世界里,追求阳春白雪已经不切实际。即使有心欣赏,也只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式,或者阅读一下简本,或者阅读一下简介,或者通过影视翻拍作品来解读优秀文学作品。

2 高校文学鉴赏课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先进教学手段替代传统的字勘句酌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多媒体、远程教学等的诞生,使得教育教学手段、渠道实现了质的改变,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一定比传统的字勘句酌式来得更有效、更直接,原因在于,一切都是快餐式教学,很容易导致阅读、欣赏、理解方面的囫囵吞枣现象,不求甚解的读者将会更多,过分依赖现代科技手段、忽略传统教学方法的趋势将会更为明显。

2.2 教学手段依旧流于简单 由于有了先进辅助教学手段,高校教师引导、教育学生学习、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力的动力会受到影响,会过分依赖于现代教学手段。如果高校老师一贯依赖这种手段进行教学,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欣赏作品。但是,现实中,这种教学手段正在越发地占居主导地位,因为其简单、便捷,而这恰恰恰也是其不足之处。

3 拓展高校文学鉴赏课教学手段

有效的高校文学鉴赏教学手段会加强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会对不同读者产生不同影响。如何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来领会作品内涵,因时、因势、因人不同而产生对读者有益的帮助,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学鉴赏力,这是一个合格的高校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1 初读、精读原著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就需要学生先阅读原著,对原著有大致了解以后,然后对文学作品的主旨有基本的把握;之后再进行精度细研,品味作品创作之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由此加深理解,获得理性分析认识,这样,不但可以欣赏到作品本身魅力,更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3.2 观看影视作品,对比作者与导演之间表达差别 读完原著,读者心目中对于作品基本印象已形成,但这时也还只是其个人印象、解读,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集体观看,要求学生观看过程中,仔细体会自我解读作品主旨与拍摄导演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发现个人收获与社会普遍状态之间的差异。同时,可以展开观影交流、讨论,加强师生互动,同学互动,交流各自理解、看法,印证学生对于作品本身印象的正确性,印证学生对于作品所描述的社会以及当前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判断的正确性。至此,学生鉴赏水平已经不是只阅读原著时的水平,这样的效果也非老师单纯作品讲解所能达到的。

3.3 回味片段 通过原创作品、影视作品精彩片段对比、回味,来加深鉴赏能力,要求学生写下读后感,写下影评、视评,加强不同作品呈现形式之中精华片段理解、记忆。由于每个人欣赏水平、角度、立场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人,不同心境、时间、场合,都会对作品同一个片段有不同感受,这样,如果能随时记录下来,并时常予以整合,对于作品理解就更深刻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才会实现根本的文学鉴赏教学所期待的效果。

4 小结

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了人类进步固然可喜,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赖这些手段,如果一味地沉缅其中,迷信现代科技,会让我们失之于简单,流之于形式,文学作品鉴赏尤其如此,期待高校文学鉴赏课程能灵活运用科技进步成果,让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有本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曾澍,王佑江.文学鉴赏原理(教学大纲)[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4(02).

[2]殷家麟.浅谈文学鉴赏[J].呼兰师专学报,1994(02).

[3]吴晓辉.文学鉴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08).

作者简介:付地娟(1980-),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作者:付地娟

第三篇:文学鉴赏教学:慎用音像资料

缘起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诗词鉴赏的公开课,用周杰伦演唱的《菊花台》导入。欣赏一遍歌曲后,马上进入正题:诗词鉴赏中的炼字、炼句、炼意。关于这个导入,在评课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该播放该歌曲的MTV而不应仅仅是音频文件,可以展现周杰伦憔悴的脸,忧伤的表情,渲染愁绪。且这些与歌词的意境贴合,可以增强效果。但也有另一种意见:播放MTV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的音像资料被广泛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们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沉寂的机体,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因而倍受执教者的青睐。有很多的执教者热衷于利用画面、音乐、色彩来营造教学情境、刻意追求把课堂变成一个有形、有声、有色的艺术天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也展示了多媒体技术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问题在于,这些资料的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文课堂教学功能的缺失,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鉴赏,过度使用音像资料会事与愿违,使课堂教学徒具观赏性而失去实际效果。笔者认为,许多音像资料说到底不过是对诗文的“图解”或增强音响效果,提供它们,实在不当。这种不当反映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或者说是教学设计出现了偏差,悖谬于文学鉴赏规律。这样,就必然造成语文课堂教学某些功能的缺失,而且这种缺失往往是不易觉察的。

那么,音像资料在文学鉴赏中的使用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不能脱离文本内容

音像资料的使用,一定要和文本很好地结合起来,否则,教学就会事倍功半。如某教师在执教《边城》时,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入的了解,制作了以笛子和古筝为背景音乐的多媒体课件。于是在一片音乐声中,屏幕上出现了“美丽的湘西”和“美丽的湘西姑娘”,但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是于沈从文笔下,或者说是翠翠的“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的“温柔、美丽和平静”的湘西。“画面”展示的是“现在的湘西”、“旅游的湘西”,而“美丽的湘西姑娘”也只是现在的导游小姐而已,与念想中温柔、美丽、平静同时还有点幽幽的、野野的、自在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湘西姑娘相差可谓十万八千里。这样使用“画面”,必然把学生的思想导向别处,既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小说《边城》的主题,更不能提高学生对小说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只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透过人物语言看到人物灵魂的方法,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阅读文本、感受语言的过程是学生体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绝不是任何高科技可以代替的。

如果音像资料背离了文本怎么办?是干脆弃之不用吗?高明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样的“错误”,把对文本的阅读提升到另一高度。比如江苏省特级教师汪兆龙在执教《项链》的公开课时,要求学生找出录像中(玛蒂尔德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打开了盒子)与原文描写(佛莱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不符的地方并讨论“盒子该不该打开”,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又可从新的角度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二、不能忽视语言训练

现行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其主体是文学作品。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尤其是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素养,对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学生亲身参与阅读活动,心灵直面课文及作者,以自身的生命激情与文本和作者热烈相拥。通过语言的品味、揣摩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从中受到某种感染和启迪。按照鉴赏文学作品的原则,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以语言为媒介,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塑造艺术形象,从而获得某种审美愉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想象、再创造,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普高语文课标》),很显然,如果把语言转化为“画面”,直接提供给学生,这就跳过了思维、想象的环节,变成了被动的认知、识记的过程。如教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时,不少课堂是按诗节提供一幅幅带有背景音乐的“画面”,尽管“画面”是执教者花费很大的心血精力设计的,意境也贴近诗文,但它毕竟是执教者自己的二度创造,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其实,这也是一种包办,一种代替,丧失了最有价值的部分,能力的级别也由“E”级下降到“A”级。这是文学鉴赏教学设计的一个大忌。同样教这篇文章,2004年5月在扬州的宝应中学的一次省级示范课活动中,来自北京的韩军等三位特级教师,都没有运用什么音像资料,他们都高度重视文本语言,有的以解读意象为主,有的进行比较赏析,有的利用诗中意象进行再创作等,各显神通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让听者折服。

不仅如此,特级教师汪兆龙教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该课被拍成录像,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放八次﹚时,就没有随便播放三峡的风光“图画”给同学观赏,而是截取了有关巫峡的画面,处理成了“无声电影”,请学生配解说词。这一环节设计得有理而又独到。

三、不能制约学生想象

鉴赏文学作品,需要想象力的參与,因此教授此类课文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大好时机。可是学生的想象力是有差异的,各自的审美经验亦不尽相同,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就会千差万别。图解文本指用图形、图像等一系列具体可感的画面来表现文本内容。如某教师在讲授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时,将精心制作的寒蝉、长亭、古道、暴雨、都门、帐篷等图片一组组地呈现给学生,使原本优美的诗句变得毫无生气,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人们常说“诗中有画”,其实,这幅“画”,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去想象、去拥有。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只要学生认真地品味语言,就能从中体验到各种情感,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于这一点,浙江师大人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潘涌也有论述:“当阅读教学回归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且不受教师和教参对课文预设目标的控制,那么,由于学生阅读期待、心理积淀和文化背景的诸多差异,必然会对同一篇课文产生自己的原初反应,并在继续深化阅读中而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思考和体验,这种阅读个体精神反应的独特性构成了阅读;群体之间精神反应的差异性,使诸种心智‘浮出’课文,翩然起舞,从而形成阅读教学中的共鸣、交融、存异等状态——而这正是阅读教学中令人激赏、令人向往的一种理想境界”。但若此时出示具体而实在的画面,又把艺术的真实拉回到生活的真实,让所有学生的想象力都定格在同一层面上,抹杀了个性差异。这也是造成文学鉴赏课堂教学功能缺失的一个突出方面。

四、不能损失语感培养

既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又是具有丰富性和无限性的特点,所以,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是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肖像有多次描写,但角度不同,场合不同,人物内心不同,而《红楼梦》被搬上银屏,尽管导演调动多种手段展示,人物的味道始终难以到位。朱自清的散文《绿》曾倾倒无数读者,“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幅特别的画面已深深地烙在读者的脑海里了。因为它倾注了作者的无限感情,独特体验,哪能够画得出来啊?假如配上任何一副关于“绿”的图片,都会让读者感到索然无味。江苏省电教馆曾经来我校调研,汪兆龙老师在处理到这个内容时,只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朗读、品味、仿写,就是没有“图画”,让听课专家大为赞赏:“特级教师就是‘特’,有自己独到的功夫。”

同样的道理,“以机代读”运用的是录音机或其他影音设备,再怎么充满激情的朗读,一经那冷冰冰的机器处理,也会变味。笔者在执教《满江红》时,曾从网上下载了名家的朗读,可课堂播放时效果并不好,甚至有同学还觉得很好笑。后来笔者修改了这一教学环节。在理解完诗词的内容后,笔者将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溶入到朗读中,先范读,再传授一些朗读的技巧,最后师生共同朗读。大家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深入理解了文本。特级教师韩军在讲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把这首诗读得声情并茂,如诉如泣,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文言文的声调铿锵,足以传出原文的情趣。读语体文时就同话剧演员在舞台上念诵剧词一般,贴合语言之自然,表情、说理,都能使听者不但了解,而且深深地印在心坎里。”

结语

文学鉴赏是一种由一系列心理因素和心理活动组成的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再创造性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一般要经过阅读感知、感情体验、理解领悟和回味判断等几个非线性阶段。一幅“池塘荷花图”怎能尽展朱先生《荷塘月色》的神韵?一幅山水画怎能尽现《山居秋瞑》的意境?“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又岂是电视剧“剧照”那般模样?

另一方面,学生语感产生的过程是言语主体向言语对象(言语作品)主动、创造性地融入的过程,是其言语结构将言语对象有所加工、吸纳的过程,主体的言语结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补充、优化乃至重构。像《荷塘月色》那样节奏明朗、清新而不失自然的言语形式,徐志摩那不沾人间烟火、透着性灵的诗句以及流动的韵律,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语言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绝佳样本。

如果教师还是把那些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文字肢解成一幅幅热闹的、能夺人眼球却无法走入内心的画面,演变成一段段由机器代劳的充满“他(她)”色彩却毫无教师个性色彩的朗读,那么文学鉴赏课将仅剩下感官的刺激,何谈语感的培养、鉴赏力的提高,更不要指望语文能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了。

说到底,音像资料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使用,应该是二者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作者:朱 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调研论文下一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