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文化工艺美术论文

2022-04-3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现代性文化工艺美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19年(第七届)上海工艺美术圆桌论坛于2019年12月23日在上海设计美术馆举行。数十位来自产业的设计师、工艺师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等院校的教授们相聚一堂,就新时代工艺美术的创新转型进行了研讨交流。

现代性文化工艺美术论文 篇1:

略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与价值

摘要:改革开放带来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共融,呈现出多层次交替和多种流派相互渗透的繁荣景象,而民间艺术在诸多艺术流派与形式中凭借质朴、纯真、清新的格调,仿佛是沁人心脾的一股清泉,浇灌并滋养着其他艺术。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民间艺术被各种美术流派吸收、借鉴,赋予民间工艺美术强大生命力。本文将从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起源入手,探究其审美特点与审美价值,加深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认识与感悟。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 审美 特点与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物态形式,自古以来就涵盖美术的各种规律,不但是物化的一种精神产品形式,也是具有精神因素的一种物化存在,是人类从为了生存进行劳动演化为艺术制作的结果,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具有显著审美特点与重要审美价值。接下来就对此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起源

民间最初的工艺品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对生产与生活的需求,即劳动人民为在劳动以及生产时能更省时省力,发明相应的工具,它们经过后人无数次的改良以后变成一种工艺品,同时经过上色和外形改造之后变成具备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品[1]。正如罗素所说,人通过打磨新工具,提高自身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换言之,人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满足一种审美平衡需求,这个源头就是工具。工具也是最初的审美形态,民间工艺基于工具诞生,同时超越工具的使用功能,成为能用于审美的一种全新艺术品,不管是它的构造还是审美表现力都能让人获取审美体验,这样的美是没有规则的,是人将外在世界客观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思想,在大脑里形成最起始的模型之后才形成民间工艺美术。所以人类不断在尝试,也不断在改良,巧妙将理念与实体结构融合在一起,形成最初的美,最初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

(一)造型本原性

中国古代有许多哲学家,他们当中部分人秉持世界万物皆有因的观念,认为任何造物均有最起始的源头和模仿的对象,即造物渊源。从古人对第一件工具的制作开始,他们就希望把工具打磨得更加赏心悦目,并且在创作有艺术价值的第一件民间工艺品开始,就没有凭空去捏造民间工艺美术的造型、外观等,而是源自已经在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实。民间工艺美术属于一種母体艺术,不管是创作者还是受众或者是传承方式都决定其保留原始艺术雏形的程度要比学院派的艺术以及高雅艺术高很多,绝大多数民间工艺美术的造型都保留着原始艺术的浓厚风貌,极具美感。

(二)内容共通性

实际上整个人类创造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存在共通之处的,艺术越是远古,其内容越具备共通性,在思维方式、造型手法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着让人情不自禁发出感叹的明显相似性。在原始文明的萌发进程中,中华民族慢慢开枝散叶,持续丰富、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繁衍具有民族和地域等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它具有的继承性、传承性促使民间工艺美术在持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保留原始风貌,在经历历史的变革与洗礼之后依旧向人们散发出远古艺术独有的审美特点,这充分说明其内容具备共通性,如图腾的内容共通性就将人类文明以及文化积淀反映出来。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反复的冲刷、洗练和淘汰,总结出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最能表达劳动人民美好愿景的意象,最终形成全人类共有精神财富[2]。

(三)设色象征性

色彩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客观存在的,这和它的外型相同,经过简化和提炼以后反映物象本质。在民间工艺美术被继承和传承的过程中,人们认同色彩、接受色彩,一代又一代的沿袭,促使色彩具备观念性指代作用。民间工艺美术促使色彩具备生活和情感的理念,不再是学院派艺术通过色彩发射光照物象,而是民间艺人对于物象的认识与理解,用色彩表达情感,寄托美好生活愿景,逐渐转化成一种符号化的语言,涵盖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投射出人们的心理。如民间银饰品,其色彩通常以银器的本色为主,只在纹饰上用一些绿色、黄色、宝蓝色,将其点缀在大片银白色里,不仅鲜明显眼,还象征着和谐与协调,形成明快秀丽、端庄文雅的审美感受。还有民间的木版年画,通常以水绿、淡蓝作为底色,用红黄绿紫等颜色构图,通过黄与紫、红与绿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不仅色彩鲜艳,还象征着安详、和谐,极具审美意味。

三、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

(一)记录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记录着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其艺术语言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为民间工艺美术生存和延续提供了强大动力[3]。民间工艺美术依靠人民与生活生长,同时也为人民和生活服务,属于生产者的艺术,从生活用品、穿着打扮装饰环境到节目礼仪、民俗民风等各个方面都记录着最广大劳动人民拥有的审美趣味。劳动人民依据美的规律自己创作物体并使用、观赏,这决定着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的纯真情感。对于民间工艺美术而言,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感被削弱,如在自由自在的原始彩陶形式中就无法体验统治阶级的意志,或者是在反映劳动人民美好愿景的吉祥图案中也淡化人们相互之间的敌意。所以民间工艺美术记录着自由真切的主题内容、无拘无束的风格形式,将劳苦大众对自然的赞美与改造的愿望记录下来,拥有极其广阔的精神世界。民间工艺美术还记录和寄托着创作者的理想、愿望、悲哀、喜悦,反映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甚至具备陶冶民族情操的巨大价值。

(二)表现价值

艺术重在表现,民间工艺美术有极强的创造表现力,它能反映原始文化的美,向全世界展现自己是怎样把审美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形成神奇的和谐之美。如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以及剪纸、窗花、刺绣等都是将实用与美感融为一体的艺术品,让人从视觉上产生一种审美享受,还有民间的一些陶瓷、碗筷甚至是一只小小的汤勺等,都能从外形上让人感受到美。所以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显著的审美表现价值。早期的民间艺术更是土生土长的,创作者们就地取材,用简易的工艺以及人人都容易学会的技巧,表现出让人吃惊的创造力。民间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民间艺人们手上代代相传,可谓生生不息,不断提升着工艺制造水平,达到让人难以相信的高度。民间工艺美术因地区、语言和风俗的不同,产生区域性特点,创作者将自己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用于生活实际,或装饰,或馈赠亲友,让附近的人相互模仿、借鉴,形成浓郁的地域风格。总体而言,民间工艺美术的表现千姿百态,各个区域产生的民间工艺美术汇集成中华民族蔚为壮观的民间工艺美术规模,充满泥土味和质朴豪爽的气质,赋予人们亲近感,为创作当代工艺美术提供丰富的营养。

(三)传承价值

大多数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要依赖文献与典籍的记录,学者们悉心保留,后人反复学习和研究,阐明深意,抑或是在考古活动中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与鉴定之后为其定性,得到结论。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历史性文化遗产都呈现出静止的一种状态,亘古不变的接受后人的开发、研究、利用、再创造。而民间工艺美术则是一种共时性文化,其传承是活态的,涉及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民间工艺美术就像牵牛花一样,生长在劳动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土壤里,随着文化生态的改变而改变,在不同信仰、民俗的文化生态里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点与风貌。

民间工艺美术极为重要的一个审美价值就是它随着文化生态的不断演进而出现与之适应的变化,开创全新的形式,展现出全新的风貌,就好像一面镜子,将时代变迁动态映射在人们的眼前。如民間工艺美术是组成劳动人民生活不可取代的部分,承担并发挥着多种多样的价值,它并非脱离生活独立存在,而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传承民俗习惯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载体,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要件,是广大劳动者生活智慧的发挥与积淀。民间工艺美术不但是组成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还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石,传承着民族的审美[4]。

四、结语

科技发展的递进关系很容易被理解,但艺术却是更替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呈现出大好景象,促使人们更快速的迈向世界,在该过程中应弄清楚其审美起源,掌握造型本原性、内容共通性、设色象征性等审美特点,积极发扬民间工艺美术优良传统,致力于推陈出新,体现民间工艺美术的记录、表现和传承的审美价值,打造独具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的艺术风格。这样的风格越完善、越强烈,就越具备世界性,通过保护与传承不断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这正是时代赋予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文静.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8,(03):48-49.

[2]张志赟.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探讨[J].工业设计,2016,(03):62+64.

[3]吴华珠.关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15,(11):146-147.

[4]季承.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36-37.

作者:肖柏

现代性文化工艺美术论文 篇2:

工艺美术创新转型

2019年(第七届)上海工艺美术圆桌论坛于2019年12月23日在上海设计美术馆举行。数十位来自产业的设计师、工艺师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等院校的教授们相聚一堂,就新时代工艺美术的创新转型进行了研讨交流。与会者们结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学习中共中央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对当下工艺美术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工艺美术的未来提出发展路径,最终取得共识工艺美术创新转型,设计必须优先。

工艺美术设计之路

艺术与设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民主晴雨表,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使命。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就发表了《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设计制定了大政方向。在国家政策的指导扶持下,对落后困惑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了改造,并蓬勃发展,为新中国早期经济建设和出口创汇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改变旧貌,工艺美术不仅培养手工艺人,还成立工艺美术院校培养一大批专业设计人员,充实工艺美术产业,改变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大大地推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参与编写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的于炜教授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为工艺美术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机制越来越好,从业人员扩大到200万人,产值突破万亿元。尤其文创产业的发展,工艺美术起到核心作用。

新时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文化构成多元化利益主体碰撞和融合的趋势。工艺美术不可避免融入其中,设计之路必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文化自信,为人民服务,把生活美学与经济增量融入其中。紧随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加强工艺美术体系建设和提升创新转型的能力。

共建同享设计之链

现代设计不再是装饰造型,而是解决存在的问题。工艺美术在多元化发展中,分流形成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当代装饰工艺品三个点。高级工艺美术师秦永福认为:这三个点通过设计这个平台,形成Y形设计支链。由点到线散发,随之又从三点牵线形成面。这个面就是产业发展承续的设计必要性。通过设计支链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平衡和文化资源的共享。通过设计定位来解决工艺美术如何传承和创新的问题。通过把当代设计心理学、设计社会学、设计逻辑学、设计美学等运用到工艺美术设计中去,来解决工艺美术生产和市场的营销,解决工艺美术文化与生活的互动融汇问题。

沈榆教授指出设计者要告别呵护抢救“传统”时的浮躁与浅薄的热情,要充分调动设计者的思想(理念)资源和设计实验,与消费者的知识与经验相连接。他还通过国内外工艺美术考察调研的案例来阐述工艺美术设计“内在性”和“在地性”的文化与商业的连接。突破旧的知识体系,想象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创建中国现代手工艺文化话语权,融入数字文化和经济,结合时尚与流行文化,以国际化视野重新塑造中国工艺美术的魅力。

高级工艺美术师周南说:当下工艺美术划分学院派、民艺派、企业派三种个性文化倾向。为了大工艺美术格局的发展,应该共建同享具有共性的设计平台。意在事先,道在法上,设计前行不仅有利于文化共享,也有利于跨界融合。

传承创新设计之流

工艺美术的创新,多年来一直被产业所倡导和重视,尤其学院派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追求与突破。当下国策也在推进创新发展,工艺美术创新就更离不开设计。翁纪军教授以传统漆艺传承创新设计为案例,分享其如何严格遵守古法漆艺的十多道制作工序,结合皮革、珠宝制作出时尚流行款首饰品的经验。萧泰教授以其创作玻璃工艺的案例,阐述对于外来传统工艺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当代艺术品的设计理念。龚世俊副教授以首饰设计的案例,阐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既要破除旧习着眼创新,又要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和时代性,做到不守古旧,不抄洋风,走自己的民族风格的时尚之路。

论坛主办方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张京羊指出: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理念也随之改变,千百年沿袭的传统手工艺也将与时俱进进行创新转型。工艺美术设计要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新时代的大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制作不仅需要匠心,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的时尚性、艺术性。

多元化设计的跨界共生

艺术本无界。跨界设计发展大趋势,是随着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逐渐形成。所谓跨界是一种“文化的跨界”,而不仅是设计领域的跨界。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工艺美术也需要在理念上转型,在材料和工艺技术上进行创新。工艺美术的创新转型,以多元化跨界设计最为实用。

董春欣副教授以多次举办国际手工艺展览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东西方文化跨界设计的理念。他指出

新陈代谢是自然生存的规律,为了优生优质必须进行远亲结缘。另一种现象是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和培植,于是产生野家共生的格局。传统手工业也是如此,因而需要进行创新转型,以及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同存共生,亦可跨界融合。

高级工艺美术师孙佩以企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经济转型的案例,阐述了跨界设计多元化发展的成效。他说

以市场为中心,创新驱动,时尚与科技相结合的跨界设计,经过多年的探索拓展,取得了重点突破。其企业的文创产品进入2019年一带一路艺术节——上海国际博览会和2019年首饰腕表时尚秀展示会。大工艺美术的设计格局

中国工艺美术经过70年的改造转型,升级换代,已从“中国制造”渐渐走向“中国创造”。在传统手工艺失去生活之用、日渐式微的趋势下,新兴的大工艺美术却在蓬勃发展,当然,大工艺美术的发展中创新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然设计作为创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手段重视设计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大工艺美术的设计格局,将要求设计者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摒弃陈旧的消费主义的产品设计理念,提倡生态、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

龚世俊副教授分享其教學案例时指出:培养新一代工艺美术师,不仅教技法,更要教理念。技法再好缺少设计理念,也难以有持续发展的格局。他还认为

对于传统技艺和西方设计技法,要有分析地去莠存良,有机地融汇,满足生活文化的需求,要通过设计让技艺特色取得更大化的表现。沈榆教授认为

设计者在产品设计时不但要有宽泛的国际视野,也要有人性化的细微。工艺美术创新设计着眼的不仅仅是传统手工艺,更多的是放眼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家居家具等跨界融汇的工艺美术创新中去。因为,当今世界设计成为一种潮流和创造附加值的途径。当大众了解到设计能成为生活更丰富有趣的媒介,就会鄙视无设计的存在,而用积极的态度来迎合设计。

高级工艺美术师秦永福说:近几年,工艺美术展观众寥寥,远不如动漫展人头攒动。一件木雕工艺品卖不过一件树脂浇模的动漫“人形”,也叫“手办”。为什么?因为传统工艺品缺少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定向定位设计,不理解他们的消费理念和审美喜好。还缺少一个感动人的故事和讨人喜欢的原创人物形象。更缺少与“手办”互动的动漫书、影视、游戏等系列配套的品牌设计。虽然“手办”也归类大工艺美术,但相比传统工艺品,“手办”的设计格局和营销策划要高许多,尤其创作团体的分工协力,值得传统工艺品的设计者和生产者、经销商思考。

董春欣副教授结合其学院教师为传统民间工艺创新设计案例的经验认为

上海作为国际设计之都,设计师与高校教师应承担起“智慧大脑”的作用,在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上,使其重新回归到生活中去还需深入探索,持续前行。他还认为:当代工艺美术应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重新扬帆远航。

未来的城市新空间将以创业产业为主导,“长三角“联动为设计之都上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大工艺美术的格局趋势下,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也将由从实用性走向欣赏性,从单一性走向材料结合工艺性,从纯手工走向科技+手工的新工艺技术,从单纯的模仿传承走向多元化的创意创新制造,工艺美术设计更应从平台型向体系型转变。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地重振奋进,设计必须优先前行。

作者:肖秦

现代性文化工艺美术论文 篇3: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拓展市场空间形成产业优势

摘要:常州梳篦工艺的生存状况与其它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受文化创新和市场开拓等软肋的制约,面临生存危机。梳篦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其关键在于建立市场开发机制,拓展市场生存空间,经过梳篦企业集群式产品开发和企业集约式市场运作,形成梳篦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传统工艺产品进入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具有传承文明、见证文明、承载历史的独特作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拓展工艺美术产品市场空间,是有效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民间工艺;梳篦;拓展市场;产业优势

常州传统梳篦工艺是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传统梳篦工艺停留在“原生态”艰难的生存状态,面临后继无人,逐渐失去市场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文化创新和市场开拓等软肋的制约。一是业态属性限制,传统工艺,靠政府支持,自我生存能力弱;二是创作形式局限,梳篦工艺属趋同性文化产品,难以形成产业优势;三是梳篦工艺生产模式陈旧,固守传统,个体小作坊手工制作式生产,生产规模小,梳篦产品产出与经济效益不成正比;四是营销理念落后,产品处于中低档市场和末端的价位,市场发展空间小,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所以造成产业生存危机。

民间工艺美术是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体,有了文化产业,还必须有市场支撑,有了市场,就会有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梳篦工艺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势,打破传统民间工艺手工作坊式的、粗放型的、小规模生产的产业单一运作方式,借鉴资本运作、市场策划、市场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经营理念,把现代产业的成功经验、理念、技术引入到梳篦工艺美术市场开发中去,实行梳篦企业集约化管理与集群化产业链开发,拓展市场空间,形成梳篦工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也是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实行集约化管理与集群化整合模式,

形成梳篦产业竞争优势传统梳篦工艺向现代产业转化,应打破传统作坊式产业运作模式,运用现代文化产业的资本运作方式,建设梳篦工艺美术产业链,形成行业管理集约化、企业生产集群化“二化格局”,提升梳篦工艺的竞争优势,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

1.梳篦工艺美术行业实行集约化管理,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工艺美术行业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形式。集約化就是集合工艺美术人力、物力、 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达到降低成本、优化配置、高效管理、提高经营回报,使工艺美术行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集合梳篦工艺美术人力资源,进行梳篦艺术人才集约化管理。从事梳篦工艺美术行业中,传承人在减少,从业人员技艺水平普遍不高,行业技能型的人才奇缺,加之梳篦工艺均采用家庭式、小作坊式的运作方式,人力资源分散,不能形成产业人力资源优势。要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进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在梳篦行业内打破地域界限,打破师承界限,打破作坊界限,整合梳篦工艺行业人力资源,进行统一上岗培训,统一人力资源调配,集中人才、智力与技术优势,进行题材创新、内容创新、工艺流程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把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加以重新组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散的、多余的成本支出,有助于取得最佳的集约化经营效果。

集合梳篦工艺的艺术资源,进行梳篦艺术产品集约化管理。常州梳篦艺术资源丰富,民俗的、市侩的、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广泛,文化深厚,是梳篦工艺创新创作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但是梳篦工艺行业由于工艺流程的特殊性,艺术资源分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开拓艺术品市场,必须集合梳篦艺术资源,进行梳篦艺术品的创新与集约化管理,形成梳篦艺术品的竞争优势,这是实现梳篦产业集约化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梳篦工艺产业应集约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艺术信息等梳篦产业集群内部资源,集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营销市场等产业外部资源,形成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为梳篦产业提供创新的重要艺术资源,使集群内的梳篦产业保持创新动力和活力,促进更多梳篦工艺品的创新和产出。

集合梳篦工艺信息资源,进行梳篦产品开发集约化管理。传统梳篦工艺行业如何运用信息资源,进行企业集约化管理,是传统梳篦行业发展的新课题。创造性地使用梳篦工艺信息,创造新的工作方式和经营规则,扩大梳篦企业管理时效性,给梳篦产业集约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挖掘出集约化管理的潜力,将梳篦产业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搭建在信息化平台上,整合梳篦工艺信息资源,建立起梳篦行业集约化的组织架构、控制流程和艺术品营销体系,通过梳篦工艺信息集约化来实现管理集约化,建立符合梳篦企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流程。

梳篦工艺美术行业集约化管理,以自主创新、集约经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梳篦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意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意产业链。统一运行方式,运用现代创新理念和现代营销理念,实现梳篦产业联动合作。统一工作步调,实现梳篦产业集群合作,把展会、展示、交流、销售、订货结合起来,构建各级别的梳篦行业协会的管理体系,形成统一规范的集约化管理模式。

2.梳篦工艺企业集群化整合,打造产业品牌形象

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形成多个产业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梳篦产业应打破传统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对梳篦产业进行集群式开发。在地理上集中有关联性的梳篦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组成的群体,代表着介于梳篦产业与市场间新的市场经济组织形式,使集群内梳篦企业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形成梳篦产业集群化。梳篦工艺普遍存在作坊式小规模生产方式,均属中、小企业。其产值90%以上均在规模以下(50万元以下)的企业,大部分梳篦企业各自为政、独闯天下,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的风险性。从原料供应、产品设计、工艺制作、产品包装、生产销售等环节,还没有形成与梳篦有关的供应链、生产链、商品链和价值链相关的产业。要打造梳篦工艺品牌,以梳篦品牌企业为龙头,采取以经济互助、配套、关链企业的产业集群化合作体制,形成梳篦产业集群,包括梳篦产业间的材料供应、梳篦制作、市场营销、产品宣传等环节,聚集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化梳篦产品和产业结构,提升梳篦产业集群内的产品层次。使梳篦产业在企业集群内一体化发展和集中运作,加深梳篦企业生产的分工和协作,降低企业间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梳篦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益,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在集群内部相关企业和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在此发展,可以形成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衍生出更多的品牌产品,对于维持梳篦产业集群稳定,扩大梳篦产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梳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产业集群在竞争激烈的态势中,具有专业化特征的梳篦中小企业聚集在产业群内,形成柔性与动态的合作关系。这些相关梳篦企业分享其产业集群内设备设施、艺术信息、人力资源,使梳篦企业集群内生产商密切联合销售商、学校、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支持性机构,形成集群内企业互动,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从而提高集体创新能力,获得整体竞争优势。

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形成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化。传统民间工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形成的生产经营模式,这些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自分离、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没有区域优势。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固然有它历史意义上的合理性,但在世界进入新的经济、文化交融期的今天,适合梳篦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就是产业集群与区域合作。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发展梳篦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与梳篦相关企业集聚,扩大和加强梳篦产业集聚效应。梳篦产业集群内相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在空间上相互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整合,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梳篦企业受益。区域内梳篦产业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梳篦企业共同产生的,可以为梳篦集群内企业所享受。梳篦产业品牌效应,有利于在集群内资源共享,对外交流,开拓市场,提升区域内产业形象。

以产业链为模式,构建梳篦产业集群。趋同性文化产品难有市场,家庭作坊式经营影响规模档次,传统梳篦工艺品源于民间,制作原始,工艺简单,做工粗糙,产品包装不够精美,细节不够精巧,现代性不强,受众群狭小,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也无力扩大再生产。梳篦产业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文化宣传、价值发现和市场营销机制,缺乏品牌意识,使得梳篦工艺产业形成恶性循环的境地。所以梳篦企业必须构建产业集群,打造梳篦产品市场,连动梳篦产业基地,形成从研发——原材料——制作——装潢——包装——营销——运输——售后服务的梳篦产业链。通过梳篦产业集群内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市场组织的链接和互动,形成集群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实行产业链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通过产业链合作方式,可以在人员培训、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产品销售等方面合作,使得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梳篦企业,参与到产业集群,不但生存下来,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二、建立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机制,

拓展梳篦产品市场空间在集群式整合和集约式管理作用下所打造出来的梳篦工艺美术产品,进入工艺美术市场竞争,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文化宣传机制、价值发现机制、产品开发机制和市场营销机制,良好的机制是拓展梳篦工艺市场空间的必要途径。

1.构建交流宣传机制,搭建展示平台

梳篦工艺产业振兴的希望在于思想解放,固步自封、自我束缚、缺乏信心将制约产业发展。梳篦产业应该构建有效的交流宣传机制,搭建自我展示平台,通过宣传平台,展示梳篦工艺美术的学派、流派、风格、品位与风采。

精心策划,举办高规格的梳篦展览会,为梳篦工艺产品提供一个推广、宣传、销售的平台。展览会可以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梳篦企业举办方式,借鉴现代会展管理模式来经营和管理展览会,重在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使梳篦工艺美术展示与展销活动常态化。

资讯共享,建立梳篦产业网络联盟,在政府与协会门户网站上设立专栏,与各梳篦产业集群内企业网站互联,形成梳篦产业的网络联盟,建立互联网联盟机制。行业协会及集群内企业建立联络员制,管理企业网站,及时更新信息,负责搜集业界资讯,在网络联盟平台上,发布梳篦产业市场化运作信息,活跃网络专栏气息,达到资讯共享,交流互动的目的。

激励创新,举办梳篦工艺美术比赛与评奖活动,建立新人新作认定机制,联合举办工艺美术新人新作评审活动。推出原创作品,组织梳篦业界观摩,聘请专家点评,发现与推介梳篦行业新人,培养后起之秀,采取资格互认方式,评选梳篦工艺美术师,培养、选拔和保护梳篦工艺美术传承人。

2.建立价值发现机制,探索市场开发空间

梳篦产品市场开发,必须探索梳篦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文化教育和市场开发的价值发现机制,有利于梳篦工艺美术在艺术品、工艺流程、传统技艺、传承人等方面的保护。

第一,文化传承价值。传统梳篦工艺产品具有文化和艺术属性,是文化、艺术、精神高附加值的行业,民族文化的褪色,就是民族性的消亡,一旦抛弃了文化的高附加值,梳篦产业也就沦落为普通的制造业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梳篦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一个苏南地区文化历史积淀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宝,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梳篦工艺是民族宝贵而独特的艺术珍宝,是苏南地区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见证,具有文化传承价值。

第二,文化教育价值。传统梳篦工艺是苏南的文化载体,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最好题材,通过梳篦工艺美术特有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能影响人们的视觉和灵感,是知识进化,开启心智的源泉。起到以美辅德、陶冶情操、提升民族素质的作用。

第三,市场开发价值。多彩文明的梳篦工艺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艺术品市场的升温,为开发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奠定了消费和开发的基础,为梳篦工艺美术市场开发提供了极好地机遇。开拓投资收藏品市场、礼品市场、旅游纪念品市场、工艺美术装饰市场,意味着梳篦工艺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

3.形成产业创新机制,开发新的文化产品

目前梳篦企业,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新经济时代,文化需求、审美要求发生快速变化,求新、求变、求异,对传统的老面孔已产生审美疲劳。新的消费群体正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而自然兴起,他们有着新的审美情趣,要求民间工艺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浓烈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生活气息,也给予了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梳篦产业的发展,要依靠产品创新、走向市场,形成梳篦产业创新机制。以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为主体,以梳篦创意产品为主要内容,以梳篦商业营销模式等为依托,从创作理念、创作內容、创作形式、工艺流程、产品包装上进行创新。创新型梳篦产业与模仿型产业相比,创新程度较高,与作坊型产业相比,技术密集型程度较高,与传统产业相比,现代产业集群特征明显。产业创新机制,有利于梳篦企业创新制度建立和商业文化环境营造。

4.建立市场营销机制,开拓新的文化市场

梳篦产业经过集群式发展,形成企业品牌,需要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经过产品展示、产品宣传、广告策划和产品营销方式,开拓梳篦产业市场。

利用产业集群平台,设立连锁销售网络。发挥产业集群功能和产销优势,建立梳篦工艺品流通体系,共同培育、建设产业市场。设立梳篦工艺品新型旗舰店,以梳篦产业经纪人角色,选择业内经营场所,分设连锁销售商店,也可以在商场和旅游地设立销售店,形成梳篦工艺品营销网络。

统筹企业集约优势,构建营销服务平台。集约管理和人才优势,以创意产业平台为导入,创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研发机制,建立产业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梳篦企业与展销、企业与商场、企业与旅游店合作营销服务平台,使梳篦工艺品营销渠道畅通,拓展了梳篦产业良好开发空间。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市场营销协调机制。社会资源是梳篦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区域内协会协商联席会议,建立协会协商机制,研究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区域内梳篦产品开发与销售,筹划梳篦产业产品展示、展销、广告宣传的联动合作问题。整合社会资源,有了良好的市场营销机制,有利于梳篦产业良性与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开拓新的文化产业市场。

梳篦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要研究商品经济时代的工艺美术发展与生存问题。工艺美术品是特殊商品,其独特的形式,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篦工艺是苏南人民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传统技艺,在梳篦产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不能背离手工技艺的原貌,要采取生产性方式保护,要保持传统技艺的流变性,使其核心技术和人文蕴涵不致流失。梳篦工艺经过集群式产品开发和集约式市场运作,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合理开发,促进了产业发展,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市场开发的良性互动,使其梳篦工艺成为朝阳产业。梳篦工艺产品进入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具有传承文明、见证文明、承载历史的独特作用。我们必须根据现代人们的流行意识、市场意识,寻找契机,开拓创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保护、开发传统梳篦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占必传 臧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论文下一篇: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