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动物词汇的异同

2022-09-10

人类与动物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接触动物、驯化动物、了解动物的过程中, 人们逐渐发现动物的外貌、性格、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等特征各不相同, 而生活当中有些人、事物的品质或特征和一些动物的某些特征相同或类似;于是就很自然地把二者联系起来, 运用形象的联想, 创造了大量丰富的词汇, 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动物设喻的独特修辞形式。但是,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对动物赋予的象征意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即便是同一动物在不同民族文化中也会产生相同或不同的联想, 也被赋予相应的象征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 对比分析英汉语中的几个动物词汇, 以揭示其文化内涵的异同。

1 相同的动物表达相同或类似的含义

即使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 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类似或相同的文化背景, 这相似性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 所以英汉习语中有时是用相同的动物设喻, 表达相同的情感。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 蛇都被认为是一种危险的动物。蛇这种爬行动物,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阴险狠毒之人。汉语中就有“蛇蝎之心、毒蛇心肠”等成语。英语里 (snake) 也多作贬义, 同样比喻阴险恶毒之人。例如:“a snake in the grass”, 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再如, 老鼠给人们带来的联想是很胆小, 汉语中就有“胆小如鼠”, 而英语中也有“as timid as a mouse”。

猴子是一种灵活、机敏、调皮的动物。中国文化中, 猴用来比喻聪明、机灵、淘气、活泼好动的人。例如:“猴灵”、“猴精”、“灵得像猴一样”。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就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猴形象的孙悟空, 他聪明、机智、灵活、勇敢、活泼、不服约束、敢于反叛。他深受人们的喜爱, 反映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英语文化中猴子也有相同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猴常用来比喻顽皮的孩子, 比喻调皮、淘气、恶作剧, 例如:He is a little monkey.意为“他顽皮淘气”;monkey around意为“调皮、机灵”。可以说, 中西文化中猴子的语义大致相同, 都代表着顽皮、淘气机灵、敏捷的形象。

其他含义相同或类似的中西方动物词汇还有如下几种。

as timid as a deer像鹿一样温顺;

as trick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as proud as a cock像公鸡一样骄傲;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

dirty and greedy as a pig像猪一样肮脏、贪吃;

as free as a bird像鸟一样自由;

parrot what other people say鹦鹉学舌;

as graceful as swan像天鹅一样高贵。

2 相同的动物表达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词汇的文化意义可以相同或相似, 但更多的是不同或相异。有些动物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 人们所联想到的特征含义会完全不同。这类词汇最能表现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世界和表达思想上的差异, 也最能反映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 审美观和信仰了。例如, 汉语中“喜鹊”是一种吉祥的鸟, 它的叫声能带来喜讯。“今朝闻鹊喜, 家信必有归”, 由此可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喜鹊是一种能带来好运的鸟。而在英语中magpie比喻唠叨、饶舌的人:She is a magpie. (她是个饶舌的女人) 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喜鹊的叫声也很反感。因此magpie还比喻混杂, a magpie collection是指“大杂货堆”。再如, 在英美人心目中, 蟋蟀是个merry little cricket, 能给人带来舒适和安逸。在英语中就有“as merry as a 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的谚语。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蟋蟀是引人凄凉忧伤的, 如在中国古诗词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切切秋虫 (蟋蟀) 万古情”。下面主要以“狗、龙、牛、蝙蝠”等几种常见的动物词汇, 讨论一下相同动物在不同文化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2.1 狗和dog

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狗在中国文化中总是带有消极否定的含义。汉语文化对狗的厌恶和鄙视使得狗常和巴结、馅媚、追随、落魄、卑劣等联系在一起。在字典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可以听见或看见这样的词汇。如成语“狐朋狗友、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狼心狗肺”或俗语“狗改不了吃屎,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拿耗了多管闲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

英语文化中“狗”偶尔也用作贬义。例如, “a case of dog eat dog”, 指残酷无情的竞争, 自相残杀;“a d o g’s dinner”比喻乱七八糟的样子或局面;“lead a dog, s life”,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狗主要用作褒义。狗作为一种宠物, 西方人对狗有着特殊的感情。dog在英语民族里是一种爱畜、宠物, 常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 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英语说“a lucky dog”相当于汉语的“幸运儿”。汉语的“老狗”是骂人的话, 而英语的“old dog”往往指“年事已高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 “gay dog”指快乐的人, “top dog”指胜利者。这些语言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狗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从以上对比不难发现, 英汉文化中狗所代表的形象和意义迥然不同。汉语文化里人们对狗绝无好感, 汉语文化中关于狗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 而西方文化中则以褒义为主。

2.2 龙和dragon

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汉民族的图腾。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中国古代的皇帝是“真龙天子”, 在传说中中国的龙是云雨的化身, 龙神司雨, 负责普降甘露, 以滋润大地万物。在诸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画龙点睛、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的成语中的“龙”都象征着吉祥和权利。

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带给人的联想却恰恰与之大相径庭。Dragon在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Dragon, a legendary reptilian monster similar in form to a crocodile and usually represented as having wings, huge claws, and a fiery breath.” (龙, 一种传说中的, 类似鳄鱼的爬行动物, 它一般被描述为拥有翅膀、巨爪和烈焰的怪物) 。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 龙被刻画成体型庞大, 身上有很多的尖刺, 长有锋利的牙齿, 颜色多样, 能喷出强烈的火焰的可怕的怪兽。西方的龙的形象是邪恶的, 品行也是邪恶的, 它躲在深山老林, 一旦出现, 对人间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 dragon在英语中引起的联想与龙在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英文中如像“she is a fierce dragon”可不是一句好话。

2.3 牛和bull

汉语中牛体壮力大, 吃苦耐劳。中国文化中, 牛的词汇多含褒义。例如“老黄牛”比喻忍辱负重、乐于奉献的人。“俯首甘为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虽然存在“牛脾气, 吹牛皮, 牛鬼马面”等某些责难牛的用法, 但总的说来牛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人喜欢的形象。相反, 由于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 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眼中, 牛满身缺点, 如a bu11 in a china shop是指鲁莽笨拙而闯祸的人, bull-headed指又笨又固执或又笨又执拗的。

不难发现, 牛在汉语文化中以褒义为主, 象征勤劳、吃苦、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而英语中则以贬义为主, 象征笨拙、愚蠢。

2.4 其他动物

其他的一些动物,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民俗不同, 即使是同样的动物, 也表达了大相径庭, 完全迥异的含义。在中国, 蝙蝠是好福气和幸福的象征。汉语中“蝠”与“福”同音。五只蝙蝠画在一起, 常常表示五种天赐之福——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正寝。而在西方民俗中, 蝙蝠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 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 (瞎得跟蝙蝠一样, 有眼无珠) ”, “as crazy as a bat (异想天开, 发痴) ”。有时还有更坏的联想, 提起蝙蝠人们会想到丑陋、凶狠、吸血动物等等。再如, 在中国, 由于猫头鹰在夜晚的叫声凄惨而认为它是不祥的鸟。俗语说“夜猫子进宅, 无事小来”, 意思是厄运将至。而在西方的神话中, “猫头鹰”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 因而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 在英语的谚语中, “as wise as an owl”就用来形容非常聪明的人。英国人说“She is a cat”。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这个女人很温顺”。这样的理解与英国人的原意大相径庭, 英国人的意思是“她心地悲毒”。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不能孤立于文化而单独存在。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决定着该民族的语言的某些特性, 赋予了它某些特殊的文化内涵。作为语言一部分的动物词汇也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 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汇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动物词汇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中, 一定要慎重, 否则的话, 不但会贻笑大方, 严重的话会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国家形象。

摘要:英汉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汇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动物词汇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相同动物名称的同义现象与异义现象为出发点对英汉动物的意象加以比较, 从而发现其中的文化差异以及他对学习和交流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内涵,动物词汇,异同

参考文献

[1] 袁彩虹.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J].外语教学, 1999 (3) .

[2] 廖光蓉.英汉动物文化词对比[J].外国语, 2000 (5) .

[3] 张透.试论英汉词的象征意义[J].山西师范人学学报, 1994 (1) .

[4] 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 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6] 胡文仲.文化与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论高校行政办公机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模型下一篇:鼻内窥镜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