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2022-04-1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篇1:

民族地区政府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民族地区的政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进行政府核心能力建设是摆在民族地区政府,乃至全国各地区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的研究进行回顾,透过政府能力管理的一般现象,着重从政府自身建设和体制改革来深层次分析政府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府核心能力,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现代文明的发展步伐加快,由传统型社会明显转向现代化社会。但另—方面,政治运行机制粗疏,制度体系不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偏低,政策贯彻过程的有效性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为此,对民族地区的政府核心能力加以研究以解决民族地区由于政府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研究回顾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能力研究一直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归纳起来大致有能力的要素论和能力的环境因素论,这里对他们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

第一、民族地区政府能力要素论。民族地区政府能力与作为国家层次的政府能力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背景、内涵、外延和层次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点。周平教授是研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建设方面的权威学者之一,他认为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周平教授(2002)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后认为,少数民族政府的能力主要包括发展规划能力、制度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市场规制能力、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等七个基本的方面。这种能力又是人员、组织、权力、行为方式和资源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并通过政策供给和政策实施等环节输出的。周平在最近发表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2006)中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的七个措施:一是加强政府的权威性建设,二是用足、用活、用好自治权;三是持续而有效地推进政府的制度化建设,四是加强政府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六是争取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的能力输入,七是争取对口支援地区对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的能力输入。通过这些措施实施,可以使政府能力的各个方面得以强化,可以解决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建设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纳麒等根据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的内涵规定和民族地区的现实背景,他们认为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的构成应包括经济战略发展能力、组织制度创新能力、政策制定执行能力、社会管理控制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市场培育监管能力、精神文化塑造能力等七个方面。他们认为政府能力体现在政府的运行行为过程中,这七个方面是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的综合体现。

刘荣博士在分析我国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特征后认为,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能力建设具有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政治意识、创新政治制度、规范政治行为、政治传统文明化等多维特征,但就现状分析来看,仍存在政治建设基础要素薄弱、政策价值取向滞后于社会政治变化、制度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基层政权组织和政府能力低、传统政治非文明化等诸多问题。他把民族地区的政府能力从内部自身能力层面上加以划分,主要有自组织能力、自协调能力、自发展能力、自繁荣能力和自执行能力等五个方面。他同时认为通过对这五方面自能力的整合与提升,可以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第二,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环境因素论。分析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离不开民族地区所处的环境,史密斯(1973)认为,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对政府能力影响尤为突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一方面体现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另一方面体现着民族地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另一典型的环境因素是经济因素,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地处边疆区域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问题和区域稳定问题,这些方面都会从不同方面影响行政人员的素质,进而影响政府能力的有效程度。温军等(2003)认为民族因素、贫困因素和边疆因素这三大因素造成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所以在考察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现实背景,以及在其现实背景后蕴藏着深层次的民族关系、经济利益和边疆稳定等重要因素。

张植荣(2005)在《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一书中,也提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经济上,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均经济指数都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在政治上,当前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好的,但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不容忽视;在文化上,边疆地区教育整体水平低下和文盲率高的现状,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扭转;在周边环境上,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转化和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新的竞争。他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民族地区在时间上进行前后相继的纵向历史对比,分析得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能力比建国后、文革后等历史时期的政府能力在大幅度提升;其次,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能力与江浙、闽粤地区的政府能力进行区位上的横向比较,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是弱势性。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迅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能力具有紧迫性。

对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方面,很多学者都作了论述,这些研究却都体现出了民族地区目前政府能力相对较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认清现状、梳理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肩负着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升政府能力的迫切任务。民族地区政府在提升政府能力时一定要从分析环境因素入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把握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的要素和结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通过共同努力奋斗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实现各少数民族的安居乐业。

但由于民族地区社会关系往往错综复杂,除汉族以外,有很多原生的少数民族,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口也随之大量流动,现在很多民族都会在民族地区找到身影。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待客礼仪等很多方面都会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这无疑造成社会关系和民族交往的复杂化。同时,很多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边疆,与国际联系日趋紧密,受到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到形式不同的潜在的深层次的难以预测的社会问题。所有这些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不仅要求民族地区要具有较高的政府能力,还要求民族地区要具有政府核心能力。提升民族地区政府核心能力要着重进行政府自身能力的建设和积极推行政府体制改革。

二、加强民族地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是提升政府核心能力的基础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把提高政府自身能力建设,作为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是提升政府核心能力的基础。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把自身管理的目标定为政府管理要“到位”,政府职能不能“缺位”,行政管理职权不能“越位”,管理者不能“错位”,以充分实现民族地区的政府职能,使得政府能快速、高效、公正、廉洁地服务社会。民族地区在政府自身能力建设上要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构建合理的政府组织架构

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的职能结构还残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而政府大力提倡机构改革,撤除不需要的管理机构,重新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设置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政府管理机构,以达到“小政府”服务“大社会”的政府职能化组织结构的目标。

第二,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府公务员队伍

政府核心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因为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会影响政府行政的质量和效率。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公务员行政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譬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7使市场经济行为主体对政府成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政府成员办事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效率及行为效果。所以,政府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民族地区在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中,应该制定包括绩效考核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专门针对公务员出台相应的录用就职教育、培训和培养、晋升和绩效考核等多种管理办法,并形成文件,公布实施。

第三、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民族地区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干部来自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之中,是少数民族中的先进分子,也是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只有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才能通过他们把各族群众凝聚到政府的周围,为全市的各项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部门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适中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要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有改革开放意识、懂经济、会管理、有领导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第四,政府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政府管理的有序化。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微观经济主体本身对政府高效行政提出了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的要求,促使政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行政程序,使政府公务员有章可循,以科学的运行轨迹行政,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程序化和科学化行政管理的自身对管人和用人也提出了制度化的要求,在引进人、管好人、用好人、留住人的人才管理过程中,不能任凭感情用事,不能以人管人,而应该把管人纳入到制度体系之中,民族地区在制度管理人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

三、积极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是提升政府核心能力的保证

民族地区在政府能力建设要与政府体制改革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起到导航作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提升政府核心能力的保证,它主要包括政府行政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教育体制、公共服务体制和包括社会就业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

第一,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民族地区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快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工作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第二,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民族地区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它包括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财政、金融和投融资等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等一系列经济领域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推进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经济领域改革,这包括农民的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要发挥再分配的政策调节作用,促使国民收入分配向“三农”、贫困地区和社会事业倾斜。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解决社会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困难,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有利于扩大开放、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改革,务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相互促进。

第三,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对民族地区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这一代的健康发展,还涉及到下一代和整个地区的国民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把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要在保证入学率和巩固率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城镇中小学校,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就近入学。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保每个区县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这些方法和措施是值得借鉴的。

第四,加快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民族地区的公共化服务体系急待完善,政府要把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加快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要体现“机会均等、公平受益”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建立社会事业投资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多渠道筹资机制,切实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益文化、公共安全、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的投入,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和保障水平,建立救助体系信息库。要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建立普遍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资金救助与劳动赈济相结合、常规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救助体系。

第五,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民族地区积极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制定实施就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积极探索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对社会事业实施“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探索成立社会事业资产管理机构,逐步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实现社会事业投资、运营主体多元化。

责任编辑:石 船

作者:谢作渺 青 觉 于春江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篇2:

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全面小康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自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小康社会”后,小康社会确立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正在享受小康社会带来的巨变。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发展依然滞后。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而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1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是短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拔寨阶段我们需花大力气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自从提出小康社会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人民生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8项指标组成。李孝坤、苏维词、凌洁的《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那么,对民族地区来说,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全面衡量和评价其小康社会发展和实现程度?民族地区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需要考虑和兼顾?为了全面有效地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和监测,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虽然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除了包括这些指标外,还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尤其应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程度、各民族文化教育的發展状况、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因为只有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才能汇聚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只有各民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文化繁荣,才能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生态良好环境美好,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因此,制定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中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

(一)政治层面

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民主法制从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四个指标来评价小康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实现程度。在民族地区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1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人力外,更为关键的是要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好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本民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更能发挥其他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政治层面中需要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指标。

(二)经济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方面的监测指标有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人均GDP是生产性指标,用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实现状况还不足以全面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度大、困难多、面积广。据统计,201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指数达到7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71个百分点。而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更是重点和难点,2016年民族八省区仍有1411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全面有效地反映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层面的监测指标还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农牧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指标。

1.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多数民族地区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特征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农牧产品。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开发特色农牧产品,发展优势产业,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收入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指标。

2.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没有干净水喝、道路不通、住房简陋。因此,要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完善农牧区基础建设。

3.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

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牧区,农牧区的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民族地区要编织好一张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

(三)文化层面

数据显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水平为93%),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最硬的骨头,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支撑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也最为薄弱,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文化层面的监测指标中除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还应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等指标。

1.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抓发展、抓团结,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民族基础教育,才能确保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国家要大力保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指标。

2.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

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实用技术人才,才能为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职业教育,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重。

3.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

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件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生力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民族地区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明确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生态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和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民族地区处在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气候的上游,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民族地区搞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产业发展,都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据2013年環保部调查评估结果,目前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整体质量仍然较低,优等级森林、灌丛、草地生态面积比例低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还比较突出。因此,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为了保护生态功能,就要放弃发展经济。如何协调二者,需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指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的是保护好绿水青山,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层面中应增加生态补偿标准指标。

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旨在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较,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构建了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2013版),2013.

[2]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

[3]李孝坤,苏维词,凌洁.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

[4]魏后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EB/OL].http://www.56-china.com.cn/show-case-68.html, 2016.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2016.

责任编辑:代建明

作者:李丽萍 张时空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 篇3:

浅析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摘 要: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敏感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最初都源于基层,基层政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突发性事件;应对能力

文献标识码:A

危机管理是当代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近些年,随着国内国际范围内各种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也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些危机事件不仅威胁着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还阻碍了西部地区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其中,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由于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其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显得更为为紧迫与重要。

1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①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造成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公共危机事件诱发的因素较多。因此,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②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战略资源储备的重要地区。加快建设步伐,维持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各民族团结,拓展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民族地区特殊的实际情况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对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必须以公共需要作为其目标来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政府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属于政府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职能范畴。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 少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缺陷

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伴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出现许多的新情况,民族关系面临很多的新挑战。当地政府对于危机管理,无论是意识上还是措施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政府官员和民众缺乏危机意识,遑论危机的防范和处理能力,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和自我救助能力不强。总结我国危机事件的处理历史,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族地区基础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尚处于摸索阶段,其对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变化趋势还没有一个清楚的正确的认识,危机承受能力很弱,社会警觉性较差,危机形态也较为复杂。应急知识的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很不到位,公众普遍缺乏自我救护的意识,面对突发事件,易于惊慌失措,这会加大生命财产损失的程度。

②民族基层政府危机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当地现有的危机管理机构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且业务素质低、职责不明等问题,基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有效的人才和经费保障。从整体上看,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分别立法,难免会出现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的冲突,削弱了危机事件管理的协作能力。现有的应急法律法规缺乏执行力,表现为行政不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

③信息管理系统落后,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预案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当地基层政府的有关应急预案过于粗略,未明确各自人员的职责。基层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预测预报的科学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信息的发布不够准确,瞒报事故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专业的应急队伍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危机面前举手无措。个别基层单位应急草率从事,处理能力偏弱。

④由于当地基层政府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的协调机制,导致上下级政府之间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无法形成步调一致权责明确的危机应对机制。各部门横向沟通不够,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权力与责任的分割、资源共享程度低、各单位衔接不力等现象,因而导致信息上下沟通不畅,降低了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⑤对于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现象及其应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的符合民族地区情况的危机管理理论。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于单纯的介绍和引进西方危机管理理论的阶段,缺乏中国国情和民族现实特色,脱离中国地方实际;不同的专业和专家之间的边缘性、交叉性研究的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学者研究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经验总结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有学术资源没有及时变成政府的决策。

3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能

力的途径

第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民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坚持民主执政,关键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建设面临着各少数民族成员民主制度、机制缺乏,民主意识较弱、法治意识缺失以及过于注重宗教信仰。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民主制度和机制,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政治社会化手段,并且寻求有效传播和培育公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时,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和利用现有的制度形式。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广泛存在的“寨规寨约”、“乡规民约”,诸如此类的制度形式是可以较好利用的。在选择和利用过程中,要适时地注入现代民主的内容,摒弃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进步的内容。这种注入和改造现有制度形式,必须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现实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又宜于农村基层群众所接受,形成一套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体系,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干部贪污腐化、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的思想和作风有着直接关系。因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必须加强干部自身作风建设,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勤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倾听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做群众的贴心朋友,才能准确地掌握基层群众的情

况和诉求,才能发现基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的萌芽状态,防止上访问题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第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执政理念是否科学、正确,不仅直接关系到执政能力能否增强,也关系到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要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建立一个法治政府。在培育法治文化的过程中,各级法制部门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市场主体、社会关系主体循法而为。建立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做到司法公正,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有了法律的强制保证,守法者才能继续守法,不守法者才会有所顾忌,形成良好的尚法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社会的法律文化传播。在处理典型的群体性事件中,基层政府首先要切实从对经济活动的具体参与中撤出,经济事件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去办,政府不要插手,要着力进行对经济的宏观调节,避免与民争利。

第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舆论引导的水平,把握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的主导权。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和媒介形式成为人们提出建议、表达诉求、发泄紧张不满情绪的重要载体,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检测作用,能够把握社会的心理走向,可以纾解人们的不满情绪。因而,基层政府应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不断完善群体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应急工作机制,时刻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努力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基层政府还要学会利用媒体或其它载体宣传少数民族政策,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倡导先进文化,就要善干把中央的宏观指导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鲜明地体现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也要要通过各种渠道树立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信念,以民族团结的大局为重,切实起到和谐社会政治保障的作用。

第五,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干部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的素质高低和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部门自身存在得工作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官员的责任感并改进工作作风,对于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绩效考核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做到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这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六,加强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领导者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加强应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研讨班,切实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公共政策能力、处理公共事务能力、协调利益冲突能力、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开展群众工作能力等,认真把握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问题,为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经济,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手段,以及灵活运用这些方式和手段的交叉结合。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执政,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对基层政府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建设一支永葆先进性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杨安华.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3).

[3]吴开松.公共管理危机与危机管理[J].理论月刊,2004,(9).

作者:张坤明 吴开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口语交际内容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电信网络安全防控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