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中小学升旗仪式的思考

2022-09-14

周一的早上, 随着铃声, 合着进行曲熟悉的旋律, 全校师生来到操场, 整队, 仪仗队进场, 奏国歌……一系列的程序之后, 主持人开始了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就这样开始了……

学校的升旗仪式, 是学校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大课堂”。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升旗时会激起心中阵阵爱国热忱;当我们在运动场上看到徐徐升起的国旗时会心潮澎湃, 再回头想想我们每个周一的升旗仪式, 似乎与这些相差太远。发言者在台上苦口婆心, 反复叮嘱或是高吭激昂, 台下常常是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 不时还发生小小的骚动。在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 为什么对这种“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 却这么执着的一直走下去了?学校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从何体现?

1 对目前中小学升旗仪式的思考

1.1 升旗仪式形式是固定不变的吗?

目前很多学校升旗仪式形式固定, 几乎连升旗手和护旗手都是长期稳定的。绝大多数只是单纯地接受学校的指令:从教室里倾巢而出, 接受了程序之后, 再鱼贯而入, 跑回教室。这种固定的模式, 学生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了。长此以往, 学生兴趣早就没有了。但是我们举行仪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这种特殊活动中得到一次特殊训练, 受到某种教育和启发, 了解到某种信息和知识, 得到某种倡议和鞭策。因此仪式活动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能积极参与, 并乐于接受。

1.2 仪式活动中讲话内容是否经过了精心选择, 考虑了内容的生成性了吗?

由于学校的升旗仪式每周一次, 成了学校的常规活动。因此很多学校没有很好准备这个活动。无论是教师讲话或学生发言, 都有很大的随意性。仪式的主题往往不够鲜明, 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学校还往往借仪式机会表彰先进, 树立榜样;从强化学校规章制度延伸到批评说教。庄严的升旗仪式就这样从庄重, 严肃的氛围中走向一次习俗的普通训话。这样一次又一次, 逐步淡化了仪式的隆重, 庄严, 神圣的氛围, 进而削弱了其本身应产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何增强师生对升旗仪式的认同感, 发挥升旗仪式的的教育作用, 笔者认为仪式主题和演讲内容必须精挑细选, 使内容既有教育性, 又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1.3 升旗仪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了吗?

学生是升旗仪式的主要参与者, 是仪式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呢?目前大多数学校升旗仪式的形成是这样的。

仪式的安排:一般都由学校提出要求, 安排到班级。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组织策划和训练。

仪式内容:仪式活动中每个环节大多数是在老师的指令下完成。学生的发言稿一般也要经过老师的准许。

仪式活动:一系列程序化的环节之后, 开始了讲话环节。一般是学校领导讲话, 还有其他教师讲话, 这个环节占了仪式的大部分时间。除了老师的讲话和学生的发言, 几乎没有学生的任何自主性活动环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校升旗仪式是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的极好机会。怎样把仪式的教育功能与学生的素质转变很好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仪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对目前中小学升旗仪式的建议

2.1 注重“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升国旗是在一种庄重、严肃的的氛围和场合中进行的, 在礼仪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这就决定了仪式的规范性。但是仪式形式长期固定不变, 学生对仪式的程序一目了然, 这样使学生本能地失去对仪式的兴趣。“灌输”是仪式中“讲话”的基本方法。灌输, 在一定程度上有其意义, 但对学生以后的行为、审视生活的态度, 又起到了多大的功效呢?这样导致仪式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仪式教育贬值。

怎样使仪式既庄严神圣, 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呢?笔者认为:“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是个有效的方法。在规范的礼仪中让学生受到严格训练, 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重心, 选择合适的内容, 让每周的仪式都有其新意和个性。即使是类似的“节庆纪念”这类固定要求的内容也应该“玩”出新的花样。例如, 重庆市巫山县大庙中学, 原先采用单一的讲话, 形式枯燥、单调。现在由于学生的加入, 在讲话环节中, 有些老师与学生合作来个现场采访式, 故事串讲式。还有的更是别具一格, 进行一首诗歌朗诵, 一段相声表演, 甚至来一首情真意切的歌曲来感染大家。这样把仪式的主题教育, 放在生动活泼的表演之中。仪式的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2.2 推广“自主教育”的升旗模式

关于“自主教育”的解释, 教育理论上有很多条。其中之一就是自主教育实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合一, 使教育的对象成为主体。由于掌握了主动权, 个人将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同时, 自主教育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促进社会发展的途径——通过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发展。

“自主教育”的升旗仪式, 就是把升旗仪式的权利交给学生。从仪式活动的筹备, 设计到活动的开展, 都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全程参与。例如, 在筹备阶段, 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校工作需要和总的要求, 吸纳学生的合理建议, 鼓励、放手学生参与仪式活动方案的设计, 激励他们创设更能适应他们自己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仪式情境。这样, 活动才能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才能加深对仪式精神文化的理解, 生成情感体验, 同时在升旗仪式中才会受到充分感染、体验, 达到受教育的效果。

许多学校已经大胆的尝试“自主教育”的升旗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值得推广实施的。一方面, 它不仅提高了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 而且在仪式的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素质转变。在仪式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增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品味。这种模式的升旗仪式也诠释了“自主教育”的定义。

2.3 增设升旗仪式的“评价”环节

与“教育评价”相关的文献上总结:“评价”有八大功能——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如果不能评价, 就不能控制, 不能控制, 就不能管理, 不能管理, 就不能提高。由此可见评价的重要性。每次的升旗仪式都有一个主题, 从仪式的主题到活动的各个环节, 再从仪式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直到最后生成效果, 都要作一个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下次或以后的活动情况。为以后的仪式起到导向作用, 以便不断提高仪式的质量。

“仪式评价”环节可以采取学生自主评价和老师全面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学生自主评价过程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评价中交流, 在交流中学习、进步。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教师全面评价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创新方面) 进行重点点评、鼓励、表扬。还要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仪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讨论, 提出解决的方案。其次学校还可以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对每次的升旗仪式进行评比, 打分, 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升旗仪式的的质量的提升。

总之, 升旗仪式是学校一种特有的文化。是学校重要教育活动。很好利用和挖掘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能力, 而且也提升学校的品味。所以, 我们还要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 想出更科学更有实效的升旗仪式模式。

摘要:本文对学校升旗仪式的形式, 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学校要从形式, 主题, 内容, 语言等方面不断创新, 从学生实际出发, 使升旗仪式既庄重神圣, 又能进行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升旗仪式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形式,主体地位,自主教育,评价环节

参考文献

[1] 包新中.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

[2] 中小学升旗仪式流程.

[3] 中小学教育学.

[4] 教育评价功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研究下一篇:基于Arduino单片机控制的避障小车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