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安全教育论文

2022-05-16

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当前社会发展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文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展开探讨。

第一篇:大学安全教育论文

高校安全管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

摘 要:高校安全管理面临形势复杂但又意义重大。要做好高校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高校要以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为出发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以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部门应以“系列化、品牌化”,“点线面、多层次”,“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思路策划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职能,并且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对学校而言,平安校园、和谐环境则是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条件,而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利益关系复杂多样,社会治安问题不容乐观。而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成长于不同家庭,脾气秉性各有不同;大学生又呈现出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差的特征。因而,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同时,做好高校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非凡。首先,这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最首要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安全稳定与否直接关乎高校本身、教育系统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稳定大局。其次,这是实现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平安是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利,是维护师生权益、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最后,这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1]。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条件,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学生在校园里成长成才,并最终走向社会。因此,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学校环境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全管理工作当以预防为主,做好预防、避免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2]。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是高校安全管理的对象,做好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对于整个高校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

首先,这是依法治国加强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矛盾凸显,法制社会的建设显得更加急迫。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研究生、本专科总人数已达2 563万。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在大学期间接受安全教育、树立良好的安全法制意识,对其今后走向社会、遵守维护践行法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这是营造稳定育人环境的需要。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使命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个稳定、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因而,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让大学生主动投身平安校园建设,并充分享受平安校园建设所带来的“红利”。

再次,也是进一步实现安全保卫部门管理育人职能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全方位、立体化的时代,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专职教育人员严重不足,师生配比要求从198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的1:120到1995年国家教委《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1:120~150,再到2006年教育部24号令的1:200。即便如此,不少高校的专职人员配备仍不达标[4]。为了解决此矛盾,学校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职能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5]。对于安全保卫部门来说,除了做好事后监控和处置外,更应当充分重视事前预防的重要性,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源头上教育引导学生,从而更好地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更应该注重校园安全问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应当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为中心,从以下几个层面不断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一)以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校园安全稳定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大事。要想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首先必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6]。要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成立校级层面的安全工作管理小组,集中学校各个部门的力量,科学划分各部门职责,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其次,要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用得上、可操作、实效强。最后,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把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安全管理部门也应当切实重视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性,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目标。学生既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又是教育对象,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避免生硬、僵化的工作方式,避免单纯事后“救火”式的工作方法,而应当以预防为主、以教育为主,借鉴和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将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入到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

(三)以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快捷,价值观念多元,大学生群体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更具自我意识、更有自主想法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更加契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需要。笔者认为,在安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当更多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抛弃单一枯燥的说教方式,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好安全教育。

1.系列化、品牌化。突破以往松散的宣传教育方式,以系列化、品牌化战略策划组织一系列活动,整合成固定名称的品牌,在具体执行中充分贯彻系列化、品牌化的指导思想,让大学生逐步认可接受。并且,今后每年均可以同一品牌作为载体,来包装组合一系列子活动,以打造成安全宣传教育的传统品牌。比如,可以打造“安全宣传月”、“消防安全周”等这样的安全教育品牌,在这样的品牌下策划组织安全知识巡展、安全讲座、防身术教授、消防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在各个活动的海报、展板、网络宣传等方面均采取品牌化包装,使用统一的色调、版式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充分认可这些安全教育品牌,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点线面、多层次。策划活动要充分考虑到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布局,使得安全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比如,在“面”上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巡展这样的活动,多采取漫画、表格、案例等生动活动的形式精心编写展览内容,将展板流动布展于食堂、教学楼、宿舍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让绝大多数同学都接受到安全教育;“线”上则可以参与性强的形式让一部分同学参与到安全教育中,如“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宣传标语征集”,通过有奖知识问答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各种实用的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标语征集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平安建设;“点”上则可以定期设立“处室开放日”,在“走出去”的同时把学生“请进来”,邀请一批同学参与了解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人员充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了解到了学生的想法,而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理解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使得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更能取得学生的理解配合,进入良性循环,避免安全管理措施遭遇反感、贯彻不力的情况发生。

3.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活动策划中,应充分考虑安全管理部门与学生群体的良性互动,避免单一说教的僵硬教育形式,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并充分感受到安全管理部门乐于服务同学、倾听同学声音的诚恳姿态。例如,安全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某一安全问题展开调研,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在具体执行中适当考虑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变被动为主动,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另外,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凝聚一批热心安全教育工作的学生并形成人才培育长效机制,定期选拔“安全宣传大使”,或者成立如“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这样的社团,充分发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做实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谋求与全校学生的良性互动和平安校园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安(下转123页)(上接112页)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踏实肯干的责任感,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教育篇章、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德珍.新形势下创建平安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6.

[2] 孙珠红,翟青,焦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32.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学生数[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2.html,

2013-09-04.

[4] 徐家庆.高效安全稳定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2010,(6):91.

[5] 裴劲松,高艳,邓小凤,邵虎.着力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立体新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9,(Z2):75.

[6] 周亚夫.“平安校园”建设中提高主动安全意识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3.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AN Jing

(President office,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China)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safety;safety education;safety management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潘静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文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现状;高校安全

引言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安全自卫、自救的特殊使命。大学生安全问题心系这千家万户,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频繁发生各种触动人心的安全事故,直接反映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为当前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大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较弱问题,因此,大学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1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战争等方面,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如学术研讨、交流等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断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1]。第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如何获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随着办学条件的政策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这也使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996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安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长久性工作,必须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各高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无教学大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计等。国内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尤其是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数量更少[2]。目前国内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课程的教研团队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型教研能力。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受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缺少多维度的思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欠缺,进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充分掌握安全技能。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3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提升对策

3.1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

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主要教育路线,让很多学生感觉厌烦。我们可以采取分年级、分层次,与时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内容的组建。每年的9月为我国新生入学月,开展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安全、防诈骗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求职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杀的人数比例不断攀高,可在他们毕业之前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求职陷阱、合同诈骗方面的知识。

3.2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大力支持教师开发具备声、色、光、画多种表现手段的微课、慕课,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输送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网络社区讨论、校园论坛等交流方式开展知识解答和思想交流,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安全的认知水平[3]。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學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3.4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全覆盖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作用,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培养阶段。通过加强安全课程建设,坚持拓展课程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网络课程覆盖面,同时改善传统安全类课程的传播途径,为推进总体安全观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系统有机的安全课堂教育培养机制,实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全员覆盖,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安全问题,认清当前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做好大学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维护整个教育环境,同时对建设良好育人环境与校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意义。因此大学需要紧抓安全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安全保障,务实校园环境安全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61-62.

[2] 宋娅文.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论坛,2016,(08):40.

[3] 董雯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

作者: 崔尧

第三篇:安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延续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指出有必要在大学教育中进行安全科学教育的延续:即安全科学知识的系统教育。从我国的安全形势、高校安全教育培养角度讨论了安全科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阐述了高校中安全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原则,最后对高校安全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辅助途径做了研究。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大学教育 延续 安全科学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主体的良莠不齐的思想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加上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1],使某些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想意识,甚至在高校出现了一些刑事、治安案件。因此,针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弱的情形,已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将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2]。

目前,各高校普遍制定了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每年通过新生入学安全教育、不定期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不难发现,我国学校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分为公共安全教育和个人人身及财产安全教育两部分;其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是,入学时集中开展安全教育、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栏展示等多种教育形式,但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教育者主要为班主任或学校保卫处。而高校中的大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就是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过几年就晋升为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成为组织者、管理者或决策者。这些大学生、研究生,学习了大量专业理论知识,在各自的工程技术方面基本能适应岗位需求,但他们缺少安全意识,欠缺预防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如对安全隐患预兆不能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或在事故来临时往往表现得紧张、束手无策等。这种现象不符合安全第一的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系统的安全科学教育理应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系统地讲授一些安全科学的理论知识。这是对人的一生安全教育的延续、补充。

1.安全科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需要

大学教育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前期准备阶段。安全与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具有不可分性,尤其是21世纪中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类对安全的依赖性比以往更加强烈。目前,安全科学已逐步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安全工程现象的普遍规律。因此,安全科学技术理应成为每个高素质人才应该拥有的一门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有必要安排安全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

1.1从我国安全形势来看。目前,我国的事故起数和百万吨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但总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状况仍低于发达国家。每年都会发生大量交通运输事故、矿山事故、建筑事故、火灾及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和一般伤亡事故。这些事故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而且影响伤亡职工家属的生存,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事故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造成的,属责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深层原因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领导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欠缺,企业安全文化素质低下造成的。这与目前的大学教育多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安全科学教育有直接联系[3]。

在大学生中进行安全科学教育,能使大学生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懂得安全政策和法规。当他们进入企业中,会自觉地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会自觉地去发现安全隐患;他们会自觉地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运用它们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这样,安全意识就会扩展开来,上升至社会层面,安全科学将会进一步得到发展,整个社会的安全水平也将随之提高。

1.2从我国高校安全教育培养来看。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他们从接受幼儿教育开始至高中毕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从知识结构来看,缺乏系统的安全科学知识;从能力结构来看,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如果一个大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则将很难面对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考验[4]。目前,我国高校安全科学教育仅仅局限在安全工程专业,且是大安全观教育。实践证明,各个专业的高校生,包括文科生都应学习一些有关安全科学的理论知识,懂得安全的原理和本质。因此,只有经过了系统案例科学知识教育的人,才能更好地深层次发现安全隐患,识别重大危险源。

现在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安全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2.1教学目标。高校中安全科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介绍正确的安全思想,并使大学生能够牢牢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用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头脑;让他们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能够识别、解决安全问题。

安全科学课程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和观念,根除他们错误的安全观念和没有安全的安全思想;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投资而不是消耗”和“生产与安全双赢”的正确观念植入他们的心里。其次应引入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介绍国外完备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使大学生在以后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安全观念,产生不同的安全认知和态度,进而做好对安全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

在具备了安全意识之后,学习一定的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理论上,要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懂得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有哪些类型,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应该做何处理,日常工作中如何识别危险源,等等。

2.2教学原则。安全科学理应看做是一门像法律基础课一样的基础课或工具课,文理科专业都应开设,让学生学会拿起这把工具在工作中保护自己、他人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安全科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工具课程,课时不宜太多,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旨在让学生形成安全概念、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法律法规。具体的安全技术与管理还是由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完成。

大学教育中,如一些矿业、化工、建筑、石油、交通和冶金等子学科的专业,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结合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课时可以适当多一些。

安全科学课程的讲授任务应该由高校专门配备安全专业毕业的专职老师进行,有些课程最好能够和相关专业课老师一起讲授。

3.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内容

高校中安全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3.1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目前对安全科学的研究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的,即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预测、系统分析及系统评价,并采取系统控制,所以应向学生介绍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概念。其次必须让学生掌握事故理论,了解生产中的危险性是怎样变成事故的,要讲授事故的涵义、分类及构成要素;事故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事故模式理论;事故的发展阶段、特性、法则和预防原则。再次,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查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伤害及损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哪种危险能够通过修改设计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加以预防,应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安全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数、故障类型影响分析和因果分析图法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最后,要特别强调系统安全预测方法,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事先分析。

3.2介绍安全经济和安全投入的辩证关系,明白现代社会对安全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即用社会有限的投入实现人类尽可能高的安全水准,在人类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上尽量节约社会的安全投入。

3.3介绍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我国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了解我国从中央至地方各省、市,已基本制定了对各种行业及特殊性质工作的安全法规、规定、条例和办法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到具体的《安全帽GB2811-2007》等法律法规,基本做到职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法可依。了解我国各方面的安全监察执法机构,并学会利用它,为自身的案例提供保障。了解我国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以及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等。

3.4介绍安全生产危险性评价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和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导致安全事故危险因素的系统管理。

3.5介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实施等内容,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延误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应该做的正确决重。同时,掌握必备的卫生急救技术。

介绍安全文化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和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4.高校中安全科学教育的辅助途径

高校中除进行课程教学外,高等院校应结合全国的“安全月”、“消防日”等活动在校内开设一些诸如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职业病防治类的讲座、报告和学习班等。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安全社团或协会;在校园生活中,应各个季节时期和学习生活各个环节进行相应安全的宣传。另外,对于交通、建筑、冶金等特殊行业,学校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情况在学生毕业期间进行一次专业安全培训;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论文提问一两个有关安全的问题。

结语

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基本途径是安全教育。大学教育对安全科学课程的开设,具有历史责任。安全科学教育应不分文理专业限制,在大学中普遍开设,并采用辅助教育方法配合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彩虹,张爱龙.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浅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124-125.

[2]余德锋.浅析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2):94-96.

[3]赵挺生,应玲丽,葛莉.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8):58-61.

[4]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初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1):84-87.

作者:赵丽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测量技师论文下一篇:营销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