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大学文化整合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通过文化的整理、整顿和协调,形成具有育人合力的组织文化的目标与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对高等教育功能总的规定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定位与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道德理想与行为规范为大学文化整合与建设提供准则与尺度。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高校案例调查及启示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考核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就调查结果做了初步的分析,以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讲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功能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课程属性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教学效果评价要带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并使其终身受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问题,我们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为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对调查显示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途径与平台

调查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渠道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课程(57.4%),电视、广播、网络(26.9%),报刊、宣传窗(15.7%)。显示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渠道具有层次性。这种态势显示正面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影响均有助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他们的自主认知。但要注意,一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极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多元性极易蛊惑那些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理论认知的全面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18.5%和53.2%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了解”和“了解一点”,其中22.5%和5.9%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关心”,说明了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关心该理论。值得注意,虽然二年级以上的高校学生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但22.5%的人对相关知识不了解,5.9%的学生不关心。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尚未充分激发,少数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理论不闻不问的现象仍然存在。

3、理论认同的主动性

被调查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关政治理论的原因排序是:了解所处社会的基本知识(34.4%)、修学分(46.3%)、帮助自身发展(18.3%)。这一结果整体来说令人担忧,修学分和着眼自己发展的实用动机较明显,而主动认识社会的自觉性不强,从中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的偏向性,缺乏青年一代应该具有的社会志向和远大抱负。

在问及大学生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时,11.6%和75.7%的同学分别持“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有必要一般性了解”的观点,二者累计87.3%,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得到认同。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了解”观点的人分别占8.3%和4.4%,虽然累计占12.7%属于非主流状态,但这一倾向值得注意,说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整个理论教育中有盲点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4、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非常满意(2.3%)、满意(8.1%)、较满意(31.3%)、不太满意(47.2%)、不满意(11.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7.2%、超过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累计41.7%。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但多数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一理论的教学效果。这一结果对高校政治类课程开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一种理论要为大学生所掌握、使用及认同,离不开对这种理论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调查整体结论及影响核心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层次及体系的重要一环。调查总体结论基本点包括:

1.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均衡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多层次认识,学生的理论认知性总体比较均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知度最高,达到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78%。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了解占比52%,不了解占比13%。这一比例反映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识具有较大片面性。很明显,高校学生以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的切身感受,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系统性认识,并促成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判断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普遍评价较高,对社会满意度高达83%,这说明虽然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总体评价不高,但校园钝化尖锐事物的效应明显,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普及和深化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2.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社会主义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存在认知盲区,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传授,还有少数的学生不了解或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这一理论。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同样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海量且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性和模糊性。比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深层次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不清楚和不了解。仅有23.7%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相联系。特别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理论自觉度不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滤掉学生对社会认识上的幼稚性。使他们进入社会的个人代价和社会成本降低。

3、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外在因素。

第一、学校环境。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并不是真空,各种时兴的思想、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高校校园里激荡,对学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也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内外的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刻。大学生普遍认同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类似“金钱万能论”、“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第三、家庭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学生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经济观念、经济价值取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大学生。此外,每个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对策

1、重视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善于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理论的快速变动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理论能够快速的回应和解释现实问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市场改革带来的矛盾,把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

其次,要善于从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可塑性强、前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丰富原有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形式多样,集理论性、及时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它集中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竞争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传播社会正能量。

3、弘扬校园文化,推动政治理论读物大众化、通俗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大学生头脑,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M〕新华出版社2013.3

[2]《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M〕学习出版社2014.1

作者:欧阳功林 谢昌兵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2:

和而不同 守正固本

摘要:大学文化整合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通过文化的整理、整顿和协调,形成具有育人合力的组织文化的目标与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对高等教育功能总的规定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定位与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道德理想与行为规范为大学文化整合与建设提供准则与尺度。

关键词:核心价值;文化整合;文化自觉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门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的整合与创新研究”(11JD710118)。

作者简介:何祖健(1957-),湖南新邵人,湖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文化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把握科学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文化的整理、整顿和协调,形成合道、合志、和声的文化育人与文化发展合力,是高等教育通过内部动力和资源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工程,作为最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大学,精英文化、国家文化无疑是这一组织文化生态中占主导地位且具有强势影响力的文化主流。然而,在当下的大学文化中,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束之高阁,精英文化步步退却,大众文化泥沙俱下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那些代表国家意志并发挥着价值规范导向功能的主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悬置,而且“以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为诉求、承担着社会教化使命”的精英文化也在以消费、娱乐为取向的大众文化咄咄逼人的态势下,表现出无奈甚至变异。“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1]。文化整合是文化自我完善与创新的一种途径。大学作为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组织,整合协调内部的文化冲突不仅符合大学的规律与特性,也是一个内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这一进程既可以涤荡大学文化中的污泥浊水,也是防止大学文化僵化和克服文化惰性的不竭动力。因此,通过文化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是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事物的分化与整合是社会进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从生理学和思维科学中引进的“整合” (Integration)一词,已成为具有广泛的哲学意蕴的概念,基本内涵是通过诸如组合、联合、集合、聚合、融合等形式使要素系统化,局部整体化。如果将大学文化界定为“大学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吸收并融入高等教育特点而形成和升华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有机统一的文化形态”,那么,大学文化整合就是大学中各种文化协调化与整体化的目标和过程,是把大学文化中分散和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充溢着健康向上精神品质的文化合力。其目标与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文化的整合是“刚毅坚卓”的“守正”。“刚毅坚卓”意味的是文化整合中所表现的一种文化态度和立场。其一,是指以刚健不挠的文化态度,恪守文化的正气、正义与正道,庄严地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对流入大学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甄别与引导,对那些缺少思想性或审美性,只具有娱乐作用的通俗文化,提高其品味,对落后、低俗的文化,则态度鲜明地制止其传播和流行。其二,是指一种抱诚守真的文化立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四个字:求真、育人。在求真中育人,在育人中求真”[2]。求真就是坚守以知识、科学、真理为追求,维护大学的学术性。大学——探求高深学问的殿堂,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崇尚学术就是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精神气象,还大学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的求真育人本质。

其次,大学文化的整合是“育人为本”的“贯通”。“育人为本”的“贯通”是指文化整合中的一种文化理想和途径。文化的特点是整体性,从哲学维度看,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们直觉到的一种氛围。“贯通”的含义之一是整体性。大学文化的整合需从文化的人文关怀来认识其整体性,从知识的内在关联中来理解整体性。就是打破各学科、专业的人为分离,沟通人与自然的人为屏障,消解科学知识造成的人与社会的分裂,让人文精神搭起知识、教育与人格完善的桥梁。“贯通”的含义之二是系统性。系统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系统理论认为:一种具有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系统,通过组成系统的各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元素的作用,将发生从要素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质的飞跃。文化的整合从价值关系考虑是目的性,按所蕴涵的整体联系来理解就是系统性。大学文化不仅有深层的文化理念,也有文化育人核心的课堂教育,还有作为表层现象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精神文化、还有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这些子系统之间需要有机统一,相互依存,整体联动,使局部或要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

第三,大学文化的整合是“和而不同”的“创新”。“和而不同”是指作为高等学校文化整合的一种文化智慧和心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从自然界到中外文化概莫能外。“和而不同”在内容上表现为一种“尚和”的感情倾向,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大学文化整合不是把各种流行文化进行“文化调合”,而是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这个“统一”不是“单一”,而是由不同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条件的整合组成。既承认差异,又坚持扬弃和否定,既包容多样,又不苟同。在文化的结构系统的整合中则表现为一种“求和”的现实追求。制度文化属于中介文化的维度,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延伸和具体化。它包括教学、科研、服务、生产、生活和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制度文化“求和”意味着建立规模与质量和谐、教学与科研和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多层面的和谐关系。翻开中外文化的发展史,无不以文化分化与文化整合的运动过程反映着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规律。尽管大学的校园文化、课程文化等各种文化现象(或称局部文化)与以大学精神和使命为诉求的大学文化(或称大文化)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着高校文化的发展,但不能否认两者思考问题的立场与视角所存在的区别与差异。

据此,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高校大文化建设方面,即将大学文化整合与创新的实质视为大学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确立。基于这一认识,首先,在作为使文化“结合与统一”的整合中,价值的预设和目标的一致就是实现大学文化整合的前提,只有在核心价值一致的前提下,才可能对局部、要素集成与创新。其次,在整合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不仅需从静态的目标理念关注其价值诉求,也离不开从方法论层面关注价值体系具体实践的过程。因此,本文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大学文化整合的“静态”与“动态” 两层面关系为切入点予以讨论。

文化即“人化”和“化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和最本质的理解。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本质是文化。也就是说,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和科学实验的场所,更应是大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的摇篮和社会人文精神的辐射源。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文化与价值系统的这种内在结构既告诉我们,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潜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的理念中,也规定我们必须在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的认同中协调冲突,实现文化整合,以形成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虽在时代的风雨中不停地调整自己的文化坐标,但大学的人文精神滑坡的现状仍堪忧。

就大学文化整合途径而言,要提升大学的人文精神,首先需要确立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哲学转向是人类社会以文明进步来分析、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新的视角。“以人为本”不仅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理念和原则,也是当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就必须将教育置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来认识。或者说,只有以人为教育的出发点才能将教育的目光投向人生命意义的提升和完善,教育才可能真正实现育人为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存、运转和发展的方向,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是为大学的发展进行定位与导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对高等教育而言,作为核心价值或基本理念层面,这一体系以主体内涵丰富,各部分分工明确、精神相通的相对完整的思想和理念,深刻回答了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文化的终极价值是育人,而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关乎着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把握了这一灵魂,就把握了高等教育的最高宗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关乎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理想与信念的精神支撑。它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与远大理想结合, 把个人理想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结合,使理想信念既有飞翔的空间又有牢固的根基。把握了这一主题,就是把握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不仅关乎高等教育强大的精神动力,也关乎着人才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和创新能力;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关乎的是大学师生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既有视角上的不同侧重,又有基本内容的相互补充与相互支撑,四个方面的内容以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从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支撑和道德准则等不同层次上,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完整的价值参照系和标准。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以其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求的相适应,也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的指导而成为引领社会前进方向的特殊历史形态的人文精神。对大学而言,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以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统一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构成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方向总的规定和对大学功能价值的核心倡导。

美国学者C·恩伯和M·恩伯认为,“我们说文化是整合的,指的是构成文化的诸要素或特质不仅仅是习俗的随机拼凑,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适应或和谐一致的”[3]。这种“和谐一致”离不开对核心价值体系深层的认同。大学文化整合是通过辩证的、批判性的取舍,形成具有核心价值引领的文化的丰富和多样。今天,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抓住了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就能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坚持和重塑大学的人文精神。因此,针对目前大学思想文化领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整合是中国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创新的必然要求;确立与认同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下纷繁复杂文化中的引领与统摄地位,是大学文化形成最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前提与保证。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以若干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为内核就形成了社会核心价值系统。在这一内容丰富而庞杂的价值系统中,核心价值观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体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支配和影响着其他价值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发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号召。这简约而深邃的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被普遍视为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借用黑格尔的一个比喻来说: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就像洋葱头,它的皮就是肉,肉也是皮;如果把皮一层层剥掉,也就没有肉了。在当代中国,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两者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本质上具一致性与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另一方面,两者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以信念、理想、追求等形态表现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对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的基本准则、价值尺度。由于“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意识在主体意识中不断地反复,就会在主体意识中积淀为核心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与核心价值体系相比较,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更为抽象,在形态上更为稳定”[4]。易言之,当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时, 势必升华为一种信仰,一种为全社会与民族所共同认同的理想和信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仅为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也以相对规范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决定了基本特征和方向。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大学只有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 才能引领大学文化整合与创新的具体实践。

文化涵养一种精神,精神蕴育一种价值,价值塑造一种人才。文化融合愈深,交锋愈烈。面对各种文化的激荡与交锋,价值思想的意义更为突出。“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5]。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为大学文化铸魂的工程。大学文化整合就是充分发掘各类文化中的积极价值因素, 将其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发挥。只有将作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为根据高等教育发展与育人规律的行业系统的道德价值规范,才能对高等教育的全体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指导作用。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行为准则和理想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作为个人层面的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与市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地带。三个层面的理想与信念相互联系、融合统一,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个人行为准则的三维一体,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相互统一。在个人层面,不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丰富内涵对国家、事业、社会、他人的个人道德规范以高度概括,而且四维合一强烈的人文关怀,也为高校“以文化人”和“化文成人”提供了具体的内容与目标。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组织文化就繁荣不起来,大学文化亦如此。文化的整合离不开文化的自觉,文化整合是文化自觉的前提,文化自觉是文化整合的旨归,因此,就文化整合的具体途径而言,其根本是对核心价值的“自觉”。在既有顶层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又有具体的“核心价值观”规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当务之急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要实现理念对实践的指导,价值观的自觉是关键。从实质上说,文化整合就是指一种主导性价值观逐步为广大社会成员认同乃至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尺度的过程。而从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转化为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需要深刻理解并体现对社会核心价值的高度自觉。对高校而言,在大学的文化现实中,定力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既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纠偏,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目标。

人们在认识世界中提出价值的同时,往往在改造世界中践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具有深邃的理论性,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行为的规约性。中国高等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与实践,必将通过大学文化的整合,以大学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的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北大周其凤校长演讲实录: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N].光明日报,2012-12-10(5).

[2] 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J].教育研究,2010(1):53-57.

[3]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彬彬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47.

[4] 陈新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红旗文稿, 2012(8):15—16.

[5]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7):4—9.

作者:何祖健 章兢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3: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引领

摘要:现代大学由实证主义知识观占统治地位,大学教育目的简化为仅向学生传授支配世界的知识技能,人的生活被化约为运用知识技能去控制世界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属于“拯救的知识”,可用来遏制实证主义知识观泛滥,给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提供了多元价值观念背景下的认同基础,构建大学人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有望实现对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尊重高等教育规律,满足大学人的发展需求,并转变为制度文化。

关键词:大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10-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与创新研究”(11JD710118)。

作者简介:龙佳解(1953-),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广义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又持续发展的、体现学校特色、师生员工共认共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特征的总体。从文化学视角看,大学文化一般可以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三个方面,它们是大学人一整套内隐的和外显的行为模式的总和。从教育学视角看,观念文化包括了宏观层面大学组织者坚守的办学理念以及微观层面教师个体的教学思想和学生个体的求学目的与动机。它是大学人内隐的行为模式的主要成分,它支配着其外显的行为模式——大学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大学文化的建设目的在于构建我国大学人既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先进社会价值观的共认共享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求学动机,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提升我国大学的公信力。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任务。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1]。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义义发展方向”[2]。重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化建设全过程,并在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体现,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归结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这“三个倡导”凝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时代精神、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成果于一身,凝聚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

现代大学是在现代实证主义知识观占统治地位、现代世界“去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诞生的。现代大学自形成以来就自我理解为“传承知识以训练学生和创造知识以追求真理”的制度性社会机构。现代大学慢慢开始背离大学传统的价值观,大学中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逐渐盛行。在这里,知识、真理被视作为与价值无涉的价值中立之物,仅仅是支配、控制人之外的外部世界的工具。大学教育的目的就简化为仅向学生传授如何支配、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技能,大学教师的活动被化约为仅仅是创造和传播控制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否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与技能(即工具理性)成为衡量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信仰、道德被人们视作为在控制外部世界中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成为妨碍人的内驱力充分发挥之物。因此,大学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的信仰、道德的教育必然被边缘化。受这种大学文化训练、熏陶下的大学人极易成为无信仰、无操守,只知道如何算计外部世界包括他人的单维度的现代人。

所以,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指出,在现代人的眼中,“世界不再是真实的和有机的‘家园’,不再是爱和沉思的对象,而是变成了冷静计算的对象和工作进取的对象”[4](P10)。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指出,现代性的深刻悲剧在于:人们被“实质非理性”的财富积聚所驱迫,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持续不断地增加收益,而不追问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人们被锁入一个已经对其失去实际意义的牢笼”[5]。因为现代社会的功利化倾向,使得人们仅重视生存技能的获得,又把这种生存技能化约为智能,轻视甚至否认思想素质和德性人格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意义,并且将不良生活习惯视为区区小事。由此,人的精神沦为服务其他事情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的精神的萎缩[6]。正是由于人们对生活的意义的置若罔闻和无动于衷;使得自己成为无家可归者。所以在现代社会,“无家可归成为一种世界命运”[7]。

在现代性的影响下,现代大学变成了一个仅仅生产知识和传授知识的社会组织,而丢掉了产生思想的传统。英国学者罗纳德·巴内特认为,在西方国家“创业型大学”概念占据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目的之讨论的主导地位。由于“创业型大学”观念具有的狭隘性,在现实中则衍生出更关注某些个别项目的“企业大学”,这就导致大学与社会的普遍利益的关联日渐薄弱[8]。英国华威大学教授弗雷德·英格利斯也认为当今世界越来越以市场为导向,大学中关于公共利益的理想正在慢慢消失。在英国,大学精神中诸如诚信、尊重事实、确定真相、质疑反思和守护文化等传统价值观正受到大学中商业化转变的损害,而这些传统价值观都是关乎国家良知的对公共利益和正义的界定和考虑[9]。

正如我国学者所指出的,当今中国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使得大学对社会的超前性、批判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有所弱化,大学的公信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中符号资本、经济资本和行政权力的渗透,导致大学的再生产模式发生了改变[10]。由各种品牌、头衔和威望所构成的符号资本借市场经济大潮牵引着人们当下的生活与行动,对当今我国大学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世界一流大学”、“名牌大学”等符号资本的追逐使得大学仅注重那些能够给其增添头上光环的东西,而丢掉了大学文化本应具有的、深厚的思想和高远的理想,因而难以发挥对社会的批判性和引领性作用。经济资本对大学的侵入,导致大学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结合,这种缺乏限度和边界的结合使大学丧失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相交换时应有的原则和限度,使得大学的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被经济资本的逻辑所支配。

所以,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必须被重新审视。现代大学不能仅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也应该是能够产生前瞻性、独立的思想的地方,担当起捍卫启蒙、正义和良知的使命,以此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由于当今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并且还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动,从而引发了人们之间利益格局的广泛调整,各种生存需要的异质性诉求凸显。从文化的视角看,当今中国是一个从前现代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尚未完成、后现代文化又已经兴起,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共存的社会。因此,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多元价值追求共存的时代,价值观的多元性既表现出文化的丰富多彩,也不可避免地是良莠并存、善恶难辨。并且多元价值观念体系排斥和冲撞的态势显得比任何时期都要突出和激烈。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如此。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并不完全是个人的行为,从整体上它已经是一种社会的建构。任何想摆脱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去生产和创造知识的想法,如同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幼稚可笑。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去引领知识的生产和传授?更何况大学自身还必须创造前瞻性的思想以引领社会。以“三个倡导”为核心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形成正确的大学文化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它依据于大学教育与知识、思想的创造必须受一定的社会因素的制约,尤其需要社会先进文化的信念伦理作为支撑,才能抵御当今中国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大学知识生产和传授的侵蚀,回归大学的传统价值观。由此构建一种充满理想主义的大学,一种与功利主义保持适当距离的、充满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的大学,一种能够追求真理、捍卫正义、守住良知、具有独立精神的大学。

大学的知识、思想的生产和传授是通过大学人个体实现的。从个体的人来看,人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不仅需要对外部世界的控制以获得其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也需要控制他自己的自我,他的内在生活以及他的自我再生产过程,即控制他的“内驱力”以求得与外部世界的平衡。由于信仰和道德操守作为控制“自我”和人的内在生活的“心理技术”和“生命技术”(马克斯·舍勒语),在现代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工具理性文化以及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三重夹击下已经被边缘化,必然使得当今时代人的“自我”的可控程度大为降低。因此,人对外部世界的控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然而对自我的控制却大为减弱。这不仅使当今的人失去了良好的心态不断地向外追逐,以至于使得人被自己创造的、控制外部世界的制度、技术、知识所支配。

正如人们所目睹的,当代中国的大学人,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中富有朝气,最具开拓意识、竞争心理、批判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实践群体;另一方面受社会中各种流行的错误价值观念的浸染,又表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不良倾向[11]。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整合当代大学人的多元价值观,克服其人生意义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沉沦,成为既十分紧迫又十分审慎的问题。

在现阶段选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去整合我国当代的大学人身上体现的良莠并存的多元价值观之所以必要和可能,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各个层面的发展要求。它可以视之为马克斯·舍勒所认为的“一种提升人的价值追求的等级、以免陷入生活中的低等级的价值浊流而不能自拔的“拯救性”知识”[4](P73)。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特质的提升,而不是某种“成就”。它是对现代社会只要责任伦理而抛弃了信念伦理的片面性的一个纠正。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体系各个层面内容的掌握和领悟,使我国大学人形成正确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同“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以追求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未来美好发展愿景为使命;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培育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与现时代求新求异的发展同步;内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塑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行为举止以及追求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我国大学人真正成为完成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文化的引领,我们认为至少要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的实现,必须遵循大学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并同大学的功能和使命相结合。这就要求努力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大学文化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其一是在当代中国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理想: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二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人文精神。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基础的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它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和敬业同大学的知识生产和传授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也是一致的。同时,必须看到大学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容许大学文化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甚至包括监督、批评政府的权利。因为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生产和创造的社会组织,它是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思想的先驱,它需要自主办学、学术自由、张扬师生的个性和思想前卫等一切创造性自由发挥的条件。因此,在处理两者关系上,必须着眼于两者的统一,反对夸大两者的对立、冲突。具体地分析两者之间在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分歧并加以调整,从而使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辱其使命。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来引领大学文化,实现大学文化的整合,应该对“整合”作一种更为实际的、更为宽容的、在道德上也更能被接受的方式去理解。“整合”作为一种对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调解的活动。它不是改革开放前的那种否认多样性的“统一思想”。这种“统一思想”将整合等同于“大熔炉”的同化,它要求大家最终变成新合金的一部分而被同质化,每一个人都只能以一种价值观去思考,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个体的自由被否定。这种“统一思想”虽然暂时使人们变得整齐划一,从长远来看却是创造性的泯灭和文化发展的停滞。各种文化价值观之间的“整合”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对话。只有通过平等的、自由的对话,才能厘清思想,达成共识,实现整合。在当前我国的大学中,开展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等热点问题的对话尤为重要。因为大学文化要发挥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就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而应该通过开展对话去主动地获得话语权。

第三,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来引领大学文化,必须强调它对大学组织成员中不同群体的针对性。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各种价值体系之间是可以区分出从低到高的等级的,并且这些不同等级的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对应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民族[4](P19)。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一个体系在价值观的层面上也可以析分为不同的层级。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实质上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三个层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整体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原则,它们都属于社会公德的范围,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国民所必备的基本道德准则。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动机归纳为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除了前三种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在其缺乏情况下均可构成一切人行动的动机,而后两类需要即使在缺乏的情形下,由于人身上的“惰性”,也只能构成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的行动动机[12]。换言之,即由于人固有的“惰性”或奉行“最少努力原则”,并不是每个人的潜力发展都追求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文化的引领,在其现实的具体操作上,并不意味着它要求全体大学人均能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全部准则,而应该根据其在大学组织中所属群体的职责,对其践行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哪一层面准则做出不同的要求。具体地说,我们能否这样设想,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这一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底线是全体大学人所应熟知并认真恪守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应该是每个大学人所追求的;对大学组织中领导干部作为精英分子则应该有最高的要求,即要践行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以克服目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精英分子与精英品质相脱离、精英分子辜负社会预期的倾向。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学习在舆论宣传上可以普遍倡导,但是在具体落实上则应该区别对待,关注人们践行它的可行性,否则其落实则仅终止于普遍倡导而已。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一种观念文化,它要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人们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必须借助于制度文化的中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信念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统一体,如果不能被人所内化并在行为上体现出来,即使它很崇高也是无意义的。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道德上的自律最初都必须经过他律,使其转化为行为上的习惯才能实现。因此,道德观念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必须借助于制度化。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制度形式体现出来,才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过分夸大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力量的倾向,历史上儒家特别强调道德的自我修为而忽视制度,更是此种明证。但是,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教育与自我教育只能让人知晓某种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然而对它们的知晓并不能必然地导致人们至少大多数人与此相应的行为。我们应该懂得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使人知晓所需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仅仅是使其付诸行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足条件。所以,只有借助于制度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获得权威性,使人产生敬畏感。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根据上述对大学组织成员中各个群体不同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就显得十分必要。与此同时,要培育人人均应遵守制度的意识。既要防止制定的制度流于形式,仅仅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官样文章;又要克服长官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使制度仅仅成为宰制普通群众的工具。总之,制度文化的建设历来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这一个薄弱环节倘若始终不能由弱变强,那么作为观念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中便不可能转化为人们的行为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

[4] [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 [英]彼得·桑德斯.资本主义——一项社会审视[M].张浩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4.

[6]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5:356.

[7] [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信.转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5:360.

[8] 郑讴.欧美学者热议高等教育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2-01(A03).

[9] 郑讴.高等教育公益精神关乎国家良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4-3(A03).

[10] 陈大兴.强化社会责任 全面提升大学公信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30(B03).

[11] 曾春水,张玲.对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6(14):126.

[12] [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9-57.

作者:龙佳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评估机制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社会原则价值取向转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