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2022-05-17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城乡统筹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覆盖面广、体系完善、便捷高效、医疗服务利用率高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和大力的财政投入,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三项制度组成的国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全体居民实现基本覆盖。

第一篇: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统筹城乡体制机制

摘要: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型的内陆城市,城乡二元分割一直是困扰成都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使成都摆脱了长期以来制约成都发展的城乡二元体制瓶颈,解决了一直难以解决的“三农问题”。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证明:六个“一体化”共同构成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体制体系,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前提、互为保障。其中,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发展是支撑,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是基础,管理体制是保障。

关键词: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六个一体化

2003年以来,为了破解二元体制瓶颈,成都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金色大道。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型的内陆城市,城乡二元分割一直是困扰成都发展的瓶颈,成都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大,但成都农村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差距就很大。成都六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从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成都就把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正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所说,体制机制的建立比具体政策措施更管用,更具有根本性。

一、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

成都市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不断改革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完善“全域成都”规划,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一开始,成都就将“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即城乡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规划实施管理模式,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由于过去的规划管理模式将大量的管理精力投入在项目审批上,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已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规划实施管理的转向,即从单纯城市规划管理转向城乡规划管理;从单纯的项目管理转向区域空间管理,加强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控制;从单纯管理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审批、属地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规划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服务平台前置”的管理运行机制。

围绕城乡统筹工作,按照城乡规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城乡统筹审批机制再造。第一,在中心城范围实行了以提高审批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管理、分段办理、限时办结”审批程序。第二,按照“抓两头放中间”、“重心下移”原则,在中心城实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属地管理程序。第三,按照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加大属地管理后的审批统筹力度,成立内设机构管理行政审批工作。第四,推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改革制度,加大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通过并联审批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城乡统筹;攻克难点,加强农村地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管理的重点是规划许可证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的落实。多年来,成都市规划管理审批系统已基本建立了一套集中统一、较为规范有效的审批机制、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工作推进,在城乡规划编制满覆盖完成后的实施管理中,既有的审批体系和程序受到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按规划实施的许可管理“管什么”、“如何管”成为需要研究和破解的主要问题。结合贯彻《城乡规划法》,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规划既要管住,又要依法行政”的工作思路。

二、统筹城乡产业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撑

在“全域成都”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初步建立起了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例如安德镇三化联动,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动力。除此之外,成都始终坚持“三个集中”的发展原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是解决成都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的根本策略。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实验区——大面镇龙华社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龙华实践的做法是把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置换出的土地向规模集中,有利于土地流转,而集中居住的农民形成了新型社区。工业向园区的集中,有利于城乡产业的集中发展,保证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本条件。“三个集中”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其灵魂实质在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更有利于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共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统一,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

建立异地招商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吸引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坚持以聚为主,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成都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机制,成都正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城乡一体、梯度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统筹城乡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更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在前5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建立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说,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从本质上说,就是创新土地制度,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强化产业基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民身份、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的一项系统工程。

2008年1月1日,成都市委出台“第一号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的文件,把改革的重点锁定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试点等目标,这份旨在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把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入“深水区”,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资产资本化的本质是资产可交易,核心是可流转。关键和难点是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成都建立了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的机制,实施了网络化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社区)垃圾集中处置、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始终坚持落实“四性”要求,努力塑造新型乡村形态。5.12地震后,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又好又快地推进灾后重建,并提出农村安置点的规划要结合长远发展,统筹规划生产生活设施,突出产业支撑,充分体现发展性;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民风民俗,在建筑形态、环境、材质、色彩等方面塑造各自特色,务求多样性;坚持“显山亮水”,保护自然生态、地形和林盘等,注重与环境的相融性;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落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实现共享性。全市按照“四性”工作原则,扎实快速推进了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2009年的辉煌业绩。

五、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改革目标。成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8年开始的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是把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真正还权于民的又一举措。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已经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这在全国属首例。以农民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农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对从农村转移入城的新居民和失地农民,妥善解决居住、就业、社保等方面的问题,加快身份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安居乐业。对仍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保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推动城市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六、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是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顽症、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关键问题。

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没有放在城乡统筹的层面上,管理体制充分体现城乡分割,导致城乡二元格局更加分化,城乡差距加大,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拉大,形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

2004年8月,成都开始将过去城乡“分而治之”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先后对30多个部门进行了职能整合和归并,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部门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使这场改革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推动,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证明:这六个“一体化”共同构成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体制体系,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前提、互为保障。其中,科学规划是龙头,产业发展是支撑,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是基础,管理体制是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作者:殷光胜

第二篇: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

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覆盖面广、体系完善、便捷高效、医疗服务利用率高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和大力的财政投入,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三项制度组成的国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全体居民实现基本覆盖。“三制并存、相互独立”的基本现状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要求,妨碍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三制分立的弊端要求我国必须改革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本文将以宿州市萧县为例,通过分析比较各地区特色先行医保改革模式,分析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改革,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必要性

人民公平享有生命健康仅是我国宪法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公共职能必要组成部分;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中心在于使民众公平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也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随着现行“三制分立”体系的弊端充分暴露并日益突出,为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权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公平性、实现政府公共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三制统筹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三制分立”体系的弊端: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基本格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同组成的“三元分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个制度之间,由于保障对象不同、筹资方式不同、管理方和经办主体不同、运行体系和运行平台不同五大因素,造成三三项制度间医疗保障水平差异巨大;独立运行分贝占用行政及信息平台,造成行政部门工作量大信息平台系统维护成本高,制度运行效率偏低;“三元分立”,制度间存在监管“灰色地带”,监管难度大。“重复参保”现象在城乡结合部出现频繁;医疗服务提供方群体多且杂乱,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由其困难;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不利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阻碍医疗服务运行效率且医疗服务分布失衡。

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先进经验模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主要依据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化水平沿“分阶段、有步骤、异化趋同”路线发展。前期工作重点是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保证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保障医疗保障服务、提高各群体医疗保障水平;中期工作重心是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统筹发展,统一管理运行机构、整合信息资源平台、统一经办组织体系监管,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后期阶段实现统筹三制发展,完全实现“三元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公平化、高效化,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和国平健康水平。

各地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发展实践经验和典型模式。在各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实践中,各地区根据不同条件,出现四种代表性模式:以政府财政主导,以行政法规确立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神木模式”。以户籍内所有参保人为保障对象,财政资金负担绝大部分医疗保障资金,参保人负担少量费用。报销比例高、居民负担小、资金来源稳定,最大化实现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但是对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居民大病实际报销比例不高,抗风险能力弱。这种模式适合区域经济条件较好、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地方财政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以“大刀跨越”为特点的高度一体化模式。这类模式以浙江嘉兴地区为典型:不设等级,统一缴费和补偿标准;个人缴费水平高、政府补助水平高、医疗保障水平高,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统一管理。但是要求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支付能力强居民收入差距较小;

突出引入市场化运作,“一次投保,二次分保”的“湛江模式”。居民以两个档次缴费参保并享受相应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二次投保,用于负担参保人重大疾病时提供相应经济补偿。这类模式下对地方财政压力和居民投保压力均较小,但医疗保障水平和抗风险水平均较高,但对政府前期医保基金使用预算及大病风险概率评估能力要求较高,居民缴费率受市场化影响明显。此类模式适用于地方财政能力和居民支付能力较弱但商业资本市场较健全的地区;

以多档投保、对等保障为特点的“重庆模式”。“重庆模式”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整合城镇居民医疗,设置多重缴费标准及补偿模式,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参保意愿和医保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但居民易选择低缴费低保障水平的医疗保险,各档位间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难以控制。这种模式适用于地方财政压力大、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条件

萧县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区,城市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属典型中部农业型经济特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保资金由企业、职工个人、政府共同负担,保障对象为企业职工参保人员,资金充足覆盖面小,保障水平最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起步较晚,主要保障对象为城镇户口自由从业者或外来务工人员等,参保人与政府财政补贴共同负担医保资金,覆盖面较广、保障水平中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起步晚,主要保障对象为农村户口居民。参保人与政府财政补贴共同负担医保资金,医疗卫生服务缺乏且层次低下,覆盖面广而保障水平低。

由于萧县地方财政较大无法提供强力医保资金支持,当前属于典型统筹发展中期阶段,工作任务主要为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制度覆盖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因此萧县统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筹资模式、保障对象、保障水平的共性,使二者统筹发展较为简单。统筹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应借鉴临近市县如宿州埇桥区及淮北市濉溪县地区,改革工作应将重点置于统筹发展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的政策性建议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应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参考“重庆模式”和“湛江模式”,从发展经济治本、财政筹资方面、整合优化管理方面、发展农村医疗方面、优化补偿政策方面、配套措施六个方面改革,实现科学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切实降低居民医疗卫生负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科学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和政府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医疗保障制度和国民健康水平决定性因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是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保障,政府部门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是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效用的直接因素,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科学推进城市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根本方法和必要条件;

筹资政策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多元化筹资;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缓解财政压力。政府主办公益年会等活动积极发动社会捐款及企业捐款;对大额捐款企业实施一定优惠政策优化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助积极性;公共场合以及部分公共设施设置适量广告设施促进广告营收。另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按季度或月份支取让保基金,剩余部分定制或选择购买保本保息类风险低但受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缓解财政压力;

整合管理机构方面: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整合城镇居民医疗,合理分工、权责统一。统一管理医保基金、经办机构。参保对象等管理活动,卫生部门负责各环节监督工作以及医疗服务供应方、部分药品的统一管理;

优化补偿政策方面: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内容,设置多重缴费标准及补偿模式,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参保意愿和医保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满足多元化需求,确保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

大力扶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扩大农村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以及村镇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避免“穷帮富”现象,缓解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压力;

其他配套措施:建立监督办公室单独负责监督三方责任主体各类行为;资金运行、管理规范、报销规范完全公开,接受并鼓励社会监督定期发布工作报告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医疗服务机构运营、医疗制度运行情况,阳光运行、公共监管等。

作者:贾美德 宗惠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措施研究

摘 要:三峡工程对推进我国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重庆库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重庆库区的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因此,其所体现的特殊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进行统筹城乡发展中体现的也很突出。尽管在2009年底就完成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然而对库区各级党委政府来说,移民搬迁后的重庆库区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建设至今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还在于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快统筹城乡的发展,解决一系列库区迁后遗留问题,来加快居民促安稳致富、保和谐发展建设。

关键词:统筹城乡;三峡搬迁;重庆库区

1 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发展介绍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覆盖湖北、重庆两大省市21个区县,最终动迁移民约140万人,其中重庆15个区县受淹,移民数量占三峡库区移民总人数的超八成。

至2009年底,重庆已全面完成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累计搬迁安置113.8万移民,从2010年起的后十年重庆库区开始进入加快移民进行安稳致富、建设保护生态环、防治地址灾害发生等为主要任务的后续期。

由2006——2013年季度重庆库区GDP增长速度(图1)来看,这次重庆库区的移民搬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产生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为:①加快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②有力的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上的可持续发展;③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很大程度的上升,逐渐缩小了城乡移民收入之间的差距;④提升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2006-2013年季度库区GDP累计增速

移民搬迁后,随着重庆库区的逐年快速平稳的发展,近年来,库区移民投资年均仍不断增长,相继建立起一座座移民新县城、新集镇,农村移民进入城镇转为城镇市民,促使新的县城在区面积以及常住人口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城镇化率由搬迁前不到10%,提高到2009年的27%。2012年重庆库区15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 564.27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全市水平0.4个百分点。从全年经济运行轨迹来看,在全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下,库区经济也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走势,但全年经济依然处在快速增长区间。8个重点移民区县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183.91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高于库区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搬迁后的库区干部群众逐步改变了大山、峡谷等落后的意识观念,人文精神上的自卑心态也逐步转向自强不息的精神。库区通过20多年的发展中移民、移民中发展的不断突破,彻底的改变了城乡的老面貌,换上新面貌的城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突破。

2 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对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难题回顾

大型水利工程移民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直备受争议。我国重庆三峡库区工程百万移民搬迁在2009年底虽然顺利解决,但在库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矛盾却十分突出,面临很多如何安置移民、推进安稳致富等发展难题,其中主要包括:

2.1 经济发展滞后,促使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低

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移民安置、企业关破以及各类相关安置信访矛盾的处理过程中,错过了集中精力进行产业培育、发展壮大企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使得库区与其他经济发展区域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据统计,对于重庆库区的15个移民区县中,有8个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市总面积70%被库区占据,占全人口的50%,然而,却只提供全市的1/3的经济总量;人均GDP不及全市的一半,甚至不到西部地区的70%、全国的30%;而相应的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达到重庆市平均的52%,低于西部、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库区城乡、地区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对开展统筹城乡发展阻碍很大。

2.2 部分移民安置差,导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低

重庆库区存在大量以种地为生计的居民,种地作为居民移民前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搬迁后由于各种限制(耕地离居住区偏远等),导致移民居民的不能较好的综合利用耕地。因此,人均占有耕种面积大为降低,其收入骤减使得他们生活变得极其艰苦,这些对库区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很大阻碍。表1是运用抽样调查法对移民和原居民的种植业纯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移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较搬迁前下降84.14%,原居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较搬迁前下降87.19%。

2.3 “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乏力

由于库区区县的产业未形成发展上的相互支撑,使得常冒出“产业空虚”问题,总体局面可总结为“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因此,要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良性发展还任重道远。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损失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成库后原生态的峡谷景观丧失,相关投入资金欠缺,宣传不足,以及三峡旅游市场不集中,经常恶性竞争,以致逐渐跌入发展低谷,最终使得一大批旅游从业人员收入骤减,甚至失业。

2.4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薄弱

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构成了阻碍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巫山来说,筹划很长时间,但还未启动建设的神女峰机场,延误至今还没确定的铁路建设方案,以及还未贯通的渝宜高速公路湖北段等。由此,出现一系列的库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较为突出的“五难”问题。

2.5 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可

预见因素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污染、地灾等一系列不可预见因素成为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3 新时期推进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措施

重庆库区统筹城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首先要从根本关键点出发,找到一条发展的大道,这样才能走出一片天来,下面就推进推进库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介绍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3.1 把库区城乡发展看作整体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来统筹

结合中央所出台的“国发3号”文件把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标志着重庆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高度,重庆库区也就上升为整体发展中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点发展试验区。这样要实现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成败集中在库区发展上,把库区试验区发展的主要问题通盘考虑考虑进来,并统筹加以解决。事实证明,也只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以全国、省市“十二五”规划为重点推进,以此对重庆库区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进行有效的投入,才能切实实现真正的统筹城乡。

3.2 进一步深化城乡“四个一体化”进程,总体把握库区统筹

为解决重庆库区在存在已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债务上的特殊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快“四个一体化”进程,才能推动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

3.2.1 进一步深化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当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把整个重庆库区的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考虑,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最终实现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这对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2.2 进一步深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进程

首先,深化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构建库区立体交通体系;作为招商引资,提高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出境干道、通乡通畅、通村通达以及货运铁路枢纽的工程建设。

其次,进一步增加农业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最后,在库区乡村电力、广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上,在城乡水电气同步化供应上,在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上实现全面统筹。

3.2.3 进一步深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深化城乡一体化必须做好惠农、支农、强农政策的支持,把库区发展中具有强带动、强拉动的项目做起来。支持对移民生态产业园的建设,统筹其产业集群和集中控污功能,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大力增强对新型环保能源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等八大特色工业产业的支持。还要对商贸服务业、农村服务业、现代物流和特色旅游等进行开发。进而形成移民带动库区可持续发展。

3.2.4 进一步深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促进并加快就业安置、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城乡覆盖一体化能早日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中形成,适度减少库区公共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条件的限制。为加快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弥补发展中的人才、智力的空缺,可以通过推进建设大中城市的重点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医院,对口机制帮扶库区区县,在库区区县增加建设相关产业发展的高职类学校或专科类学校等。

3.3 加强库区生态环保建设

重庆库区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

①要开展森林工程,加大库区生态投入,加强库周绿化带建设,重点加快完善以移民生态家园、原生态保护、消落区综合整治等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②加强地质灾害、高切坡治理,努力消除各种地灾隐患,切实维护库区地质安全。③建立库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④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⑤完善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4.3 进一步完善库区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

①完善库区督查奖惩的机制。提高督查力度,制定好时间对库区问题进行研究,督查过程要严格,并且重奖重惩,以此促进快速发展的势头;②完善库区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保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目标考核机制;③提高库区干部的津补贴待遇,特别对于条件较为艰苦的库区,为了提高他们的热情,可适当提高的补贴;④扩大库区干部选拔培养,给予宽松的配备、选拔、任用、机构编制等权限。

4 总 结

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对重庆库区开展统筹城乡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新库区进行和谐稳定建设的保障,能够有效的促进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进一步开展。为了加强重庆库区的后续规划,四川省政府制定出“两调、一保、三完善”的加快移民安稳致富的发展,以此来优化提高库区产业结构,带动劳动力就业发展,加强对移民安置的社会保障,以及不断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最终达到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2020年能够提高到重庆市的同期平均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张琳.影响三峡库区后续发展的经济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2] 王媛媛.三峡库区(重庆段)农转非移民就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宋福忠,许鲜苗,赵洪彬.重庆市相对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困难与措施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 石伯勋,尹忠武,王迪友.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规划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1(7).

[5] 邵蕾,皮海峰.三峡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稳定与发展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6] 李树良.三峡库区城镇GDP增长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 黄宗林.从巫山移民搬迁安置看库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J].决策导刊.2011,(5).

作者:唐玮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苦与乐议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批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