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倾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客这一新兴理念的诞生,为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主要围绕创客理念的定义展开分析,并提供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摘 要: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目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怎样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具体要求,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设计无疑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做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设计

一、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过于肤浅,将信息技术课简单地定位于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计算机操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认为教师带着学生玩一玩、上上网就算完成任务,而信息技术领域核心内容的学习及个人信息素养培育却被严重忽视。学校没有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学生、家长甚至部分老师并不是特别关注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三、如何进行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前期分析

首先,搞清课标要求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哪些属于知识,哪些属于技能?哪些又是方法或过程?哪些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其次,分析学生现状怎样?哪些内容是教材上没有但需要补充给学生的?根据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分析,得出学习需求,即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及这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2.根据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被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就要求我们分三个维度写教学目标,撰写教学目标时还需要注意目标的可操作性。

3.设计教学策略

主要包括了课题引入,教学内容如何组织与呈现,教学方法选取,教学媒体应用,提供哪些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如何组织与现等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的最佳阶段。

4.设计评价策略

什么是评价策略?教学有目标,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需要验收。评价策略就是用来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的。每节课有每节课的评价策略,每一单元有每一个单元的评价策略,当然,对于一学期就有一学期的评价策略。

四、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问题解决性原则。

以下就最常用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原则、问题解决性及评价性原则作探讨。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不是看讲课教师的表现有多优秀,也不是看课堂活跃程度,最主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处于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的状态,大部分同学是不是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动手实践。简而言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是不是真正学有所获。

教学设计中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高效主动地学习。在这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呢?

首先,要给学生做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信息能力、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培养。由于国情所限,学生目前还不能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这就要求把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均放在课堂上统筹设计。如果课上只是设计一些几分钟即可完成的小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只能起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的作用,并不能达到巩固和熟练的程度。所以,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保证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时间,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实践,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能打扰学生的实践活动,以进行巡视辅导。

其次,要给学生想的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课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实践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所学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熟悉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里所指的实践内容不是零碎的小练习,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内容丰富而又充满想象空间、有一定挑战性的实践。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实践内容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深水池”里学游泳。

最后,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了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每位学生都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好的创意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点点培养。创新从模仿开始,所以,除了时间和空间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典型的范例和丰富的样例,开拓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的创意之门。

2.基于“问题解决”的原则

首先,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要选择好问题的主题。要选择和设计那些便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案例和实践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什么样的主题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而又乐于做的呢?应该是那些既应用了所学内容又有充分的创意空间,最终结果个性化的主题。其次,要设计问题。主题上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全面化、具体化。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全面化就是把所学内容设计在问题之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到所学的全部内容;具体化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有章可循。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随着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加快,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并结合该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信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祖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何克杭.教学系统设计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03).

[4]李宝尚.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78-179.

作者:张志强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基于创客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倾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客这一新兴理念的诞生,为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主要围绕创客理念的定义展开分析,并提供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创客理念 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引言:近年来,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同时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引起家长和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视。高中时期是学生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创客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创客理念的定义

对于创客理念的概念,相关研究人员也是各执一词。有些人觉得创客的观念是分享和创造,注重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些人认为的创客理念则是:把抽象的创新转变成真实物质,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分享,合作學习,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涉及不同学科6项内容。而本文中的创客理念所包括的是分享、创新以及实践。

第一,分享。分享不但是说实物上的瓜分共享,还包括感受、经验的交流和沟通,为他人供应依据和支持。分享还包括心理活动的分享,和他人分享喜悦,倾诉烦恼。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其参加的各种讲座、培训、经验沟通均为分享奠定了有利基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堂中的探讨、沟通、评判均是分享的渠道,不但能在学习中表达出自己的体会,还能呈现本身的创新想法。

第二,创新。创新精神直接关系着我国命运,是当代竞争中的必备要素。创新在各行各业中均体现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教学中,创新不但是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是内容的完善和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

第三,实践。实践是创新意识的升华,利用某一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展现的过程便是实践的环节。展现的方式可以是一些实际存在的东西,也可以是虚拟的信息化作品。针对教学来讲,就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单独一人或多人一组合作进行,经过达成一个教学目标,边思考边动手,在行动中不断形成质疑并将其解决,最终形成各式各样、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创客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科学布置教学内容

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来看,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分别为:软件使用技术、网络技术、图像和文字处理技术等等。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这些技术在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将创客理念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内容中的缺漏。比如:针对硬件来说,教师可以从数据的搜集、传递和处置等方面展开合理呈现。在这一进程中,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全面认知,让其掌握有关硬件参数,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再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相关软件系统知识,同时可以娴熟应用绘画技术后,教师在讲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时,便可利用创客理念下的3D技术进行教学,以此推动学生想法的充分表达,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其爱上学习,乐于学习[1]。

(二)完善教学形式

1.演示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具体是指由教师完成操纵过程,学生经过洞察教师的行为,学习其操控形式和操控细节。例如:在讲解因特网信息下载有关知识要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教学法,积极展示页面下载的具体环节:第一步:点击右键选择“文件”,然后点击“另存为”;第二步:在全新的窗口中挑选保存地点,同时编辑文件名;第三步:接着再选择文件的保存种类,随即点“确定”便可。演示教学法通常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观察操作流程,明确操控方式。

2.比喻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比喻的方法,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在讲解有关互联网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利用比喻的教学形式传授域名和IP地址中所涉及的知识。教师可以发起提问“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大家怎样来分辨彼此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身份证、姓名”。教师由此便可交代课堂重点“对,平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利用姓名来记住一个人,在互联网中,电脑也是与之相同的,为有效辨别各种计算机,其也有专属的姓名,我们称之为域名,而身份证则变身为IP地址”。

3.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一种非常关键、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望,还能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为其情感沟通奠定有利基础。教师在利用此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情况,积极调查学情,清晰其内心思想活动变化,兼顾每一名学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自我和学生间展开交际和互动,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利用率,发挥其主体作用。只有在双方的共同配合下,才能真正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和效率[2]。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积极应用创客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王晓瑜.创客教育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7,(05):90.

[2]郑军.创客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1):51-52.

作者:洪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篇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Photoshop制作邮票的生成性教学设计

摘 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高中信息技术课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改造和再设计,提倡以学生自主建构的生成性教学受到关注。以生成性教学思想为导向,设计并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使用PS制作邮票的内容,详细说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高中信息技术;Photoshop

Generative Instructional Design about Using Photoshop to Make Stamp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of High School//Liu Jie, Chen Mei, Tian Zhenqing

Key words generative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 school; Photoshop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要架构在技术之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信息化环境的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忙于知识讲授与操作,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针对传统的由教师计划、控制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提出了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来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学生自主构建为导向的生成性教学,将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生成教学》一书中定义了生成性教学:“生成教学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

1 生成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本文所做教学设计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实践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本节课内容是指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技能与新知相结合,利用Photoshop(文中简称为PS)完成邮票的制作。这部分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是邮票齿孔的制作,邮票齿孔的绘制要通过生成路径利用橡皮擦工具完成,是本节课的新授内容。

2 弹性教学目标的分析

2.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图层面板、选区、路径面板和橡皮擦工具中画笔面板的功能及各自适用的情境;

2)掌握图层面板、选区、路径面板和橡皮擦工具中画笔面板的使用方法。

2.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授及操作演示,将图层和画笔面板的使用方法和邮票齿孔的制作过程直观地呈现,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布置练习任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教师辅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父亲节主题的邮票,帮助学生表达对父亲的爱,学生从中体验制作电子礼物的快乐和成就感;

2)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设计融入自身创意的作品,鼓励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创新精神。

3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十六七岁的高一学生,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此年龄段的学生处于形式运演阶段,认知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建立一些知识的相互关联。高中学生普遍对操作类的课程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更愿意自己动手实践,并将自己的一些看法或创新点融入其中。通过教师正确适时地引导,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会使用网络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在前面的课程中学习了在Word软件中制作明信片,并提交了制作的明信片作品,多数学生的明信片背景图片是自己上网搜索选取的;每位学生通过网络注册了自己的邮箱。关于PS软件中文本工具、油漆桶工具、图层面板、导入画笔等功能及应用已经掌握,这些知识对邮票齿孔的绘制以及融入个人创意的作品创作都有所帮助。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内容中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是邮票齿孔的制作。邮票齿孔在制作中所用到的路径面板和画笔面板均是新知识。针对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讲—演结合的方式,直观呈现邮票齿孔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全部制作过程后,自己动手练习,从实际操作或结合自身创意设计实现中发现问题,通过同学及教师的帮助、指导,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5 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环境设计

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和教学管理策略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设,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教学生成的教学活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教学组织策略主要根据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本节邮票齿孔的制作属于程序性内容。从我国班级集体授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采用教学相长的模式,配合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演示制作过程,提供示范,然后学生练习。从学生的生长环境考虑,很多学生可能没有自己买邮票寄信的经历,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将邮票的组成作为拓展内容讲解;如果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知道这部分知识,则根据预设内生成资源制定新的教学策略,由教师讲授改为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环境是学校的网络教室,软硬件教学资源配置完善,每位上课的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实际操作,并连接到互联网。

6 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表1)

7 教学反馈

7.1 导入新知

在导入环节,教师提问学生“要邮寄明信片需要什么”时,很多学生最先想到的是邮编,这是预设外生成的资源。捕捉到这一资源,教师调整教学方案,不直接进入邮票制作的讲授,而是将“邮编的添加”作为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互动,采纳学生提供的意见进行操作。这样,一方面回顾了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因势利导,引入新知。

7.2 知识讲授

在制作邮票齿孔的讲授过程中,只演示了一个案例,不利于学生掌握。在完成邮票打孔,提问邮票的组成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将邮票组成的知识从讲授内容中删除,改为学生自主探究,相邻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探究完成,同时相互交流,合作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动手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3 练习实践

在练习制作邮票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喜欢自己搜集素材,这是教师预设内的生成性教学环节,所以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时间。在为邮票边框填充颜色及打孔时,教师演示中均以标准样式为例,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就问到边框颜色及齿孔形状可否改变,这是教师预设外生成的资源。教师组织一个简单的讨论,听听大家的想法。很多学生认为只要美观就可以改变边框颜色,打孔是为了使用方便,并没有其他特殊意义,只要整体效果协调,符合最初的打孔目的就可以改变。综合学生的想法,结合现实中的确存在异型齿孔邮票,教师激励学生拓展思维,不要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努力发挥创新精神,制作自己满意的邮票。学生融入自己的创意后,受自身动手能力的影响,制作进度有快有慢,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做完邮票想到了加盖邮戳的问题。在以前的课程中,学生动手能力、作品完成的质量就有差异,这是教师预设之中的,所以当有学生提出盖邮戳的问题时,教师考虑到多数学生还未完成邮票及齿孔制作,调整教学方法,将预先准备讲授制作邮戳的内容下发给学生,作为部分学生的自学内容,其他没有做好邮票的学生继续制作邮票。这样因材施教,给少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避免以单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

7.4 学习方式

本节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对邮票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了解邮票的组成。在学生想打破传统模式,更换邮票边框颜色及齿孔形状时,教师组织一个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提供参考意见。这样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思考,自主建构知识的状态中。

8 评价量规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取总结性评价方式,以学生完成的作品作为评价对象,制定评价量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制作邮票的基础内容完成情况,创新内容的完成情况和提高部分的完成情况,基础内容占70%,创新内容占20%,提高内容占10%。基础内容指邮票的基本组成内容及呈现出的整体效果;创新内容指结合邮票主体、图样等所做出的个性化内容及美观效果;提高内容指导入新画笔及邮戳的制作。

参考文献

[1]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郑金洲.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3-10.

[6]周红娟.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8.

[7]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生成性教学观的探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8]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

[9]朱建华.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11]马秀春.生成性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方东菊.初中信息技术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0.

[13]郑艺红.论生成性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刘洁 陈梅 田振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堂质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灌输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