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论文

2022-05-16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商业健康保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综观目前国内的健康保险市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落后。分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相关对策。

第一篇:商业健康保险论文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困境研究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人身保险社会化经营至今,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发展效果来看,商业健康保险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了解该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困境;供给;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10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人身保险至今,商业健康保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时间。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存在水平较低、险种产品不全、产品质量不高以及经营效果不佳等问题,这需要对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1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现状

从保监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15 871 785.71万元,比2013年增加了41.27%,比2004年增加24倍之多。单纯地从这些数据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在这十几年间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成效。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主要是由于寿险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市场上,健康险作为寿险的附加险,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从健康险在人身险中所占的比例来看,2014年健康保险仅占人身险中的12%,远低于成熟健康保险市场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且从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来看,4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收入也只占到健康险市场的10.37%。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比原来设想的速度要慢。

2 造成商业健康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2.1 健康险的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从目前健康险市场的产品供给来看,主要集中在疾病保险与医疗保险方面,而关于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保险方面的却不多。这使得健康险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出现畸形化供给态势,不利于各险种的均衡发展。且现在健康险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同质化产品,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无法得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再加上由于现有保险公司很多将健康险与寿险进行“捆绑销售”,将其作为寿险的附赠品交予消费者,虽能在短期内增加健康险的销售收入,但从长远看,这种不重视健康险的销售模式必将阻碍健康险的发展。

2.2 社会保险与商业健康险的定位不清晰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但随着我国基本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但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划定界限,而商业健康保险由于自身的“商业性”无法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公益性”相比较。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医疗保险时,会受医疗花费等因素的影响选择社会医疗保险,使得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保险的“挤出效应”影响下经营受到影响。

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良好的监管和法律制度,在明确社保服务保障范围的同时,要严格区分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服务范围,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能满足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需要。

3 解决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大力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专业化经营意味着商业健康保险从产品本身就脱离了与寿险相同的经营模式,依托于独立的健康保险信息管理数据库,集中专业的健康险人才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和精算技术对健康险进行更好的开发。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来看,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无论是人身险还是财产险都可以经营健康险,这是有悖于健康险发展要求的。短期内可通过在公司内成立专门的健康险事业部对健康险业务经营进行单独的管理,有条件的公司可以成立健康险子公司,对健康险专业化经营进行探索,最终使得专业化经营成为健康险经营的唯一经营方式。

3.2 加快产品研发和推广

目前,我国居民的健康险需求明显大于市场供给,加上市场提供的产品的“同质性”,使得有效供给更加不足。保险公司要借助市场调查的具体情况,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积极参与各地医疗体系建设,通过大力宣传,承办基本医疗保险业务来加深潜在消费者对保险公司和健康险的认识,变潜在消费者为实际消费者。

3.3 政府加大监管和法律法规制定的力度

目前我国虽出台了商业健康保险经营的相关准则,但对于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障之间的界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使得消费者选择基本医疗保障而非商业健康险的情况经常存在。同时由于健康保险的特殊性,需要保险监管部门针对健康险进行监管,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出详尽的准则,对商业健康保险进行分业监管,以规范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运行。

3.4 加大税收方面的优惠

现阶段,政府可从税率、税基等方面对商业健康保险实行宽松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针对团体险部分,政府可以对企业缴费部分进行税收优惠或进行税收补贴,对企业的团体险保费支出实行税前列支在一定额度内列入企业成本,来增加团体险的需求;针对个人险部分,可通过对购买商业健康险的个人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在一定额度内实行税前抵扣或免征个人所得税来刺激消费。

主要参考文献

[1]朱铭来,宋占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5(2):63-64.

[2]赵肖,陈滔.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发展方向[J].卫生经济研究,2010(7):34-38.

[3]张玲玉,薛罡.德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J].金融经济,2008(20):93-94.

[4]江才,叶小兰.税收优惠制度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8(11):86-87,44.

[5]张仲芳.制度定位、税收激励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国际经验及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52-59.

作者:王晔

第二篇:发展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综观目前国内的健康保险市场,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落后。分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 专业化 ; 建议

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全局性问题。商业健康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大力发展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并把商业医保与社会医保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利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健康保险业务量迅速增长。十六大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高于30%。2006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为375.66亿元,同比增长20.28%。2007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为384.2亿元。健康险在人身险总保费收入的占比由1999年的4.2%增至2006年的8.8% 。在业务总量继续增长的同时,健康保险市场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近100家保险公司开办了各类健康保险业务,其中包括:人保健康、平安健康等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近10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另外,健康保险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提供健康保险产品近千种,分为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四大类,并开始向居民的健康管理等服务领域延伸。目前虽然产品仍然以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导,但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健康保障功能进一步显现。

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整体规模小。与国外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情况相比,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普及率很低。美国参加各种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口占85%。我国台湾地区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高达96%。2006年我国人均商业健康保险费支出还不到30元,是美国2001年的1/90;2006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深度仅为0.293%,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二是产品单一、同质性严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健康险产品近千种,但基本上表现为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保险产品,或者是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并且集中在定额给付型的疾病保险产品,短期(如一年期)的产品居多。补偿性的医疗费用保险产品如个人住院费用医疗保险、门诊医疗保险产品少;长期保障的产品少。而这些恰恰是老百姓所需要的。这样,市场上一方面表现出社会公众对健康保险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保险费率偏高,保障程度偏低。老百姓生活确实需要商业健康保险,但事实上它与老百姓的距离却很远。对老百姓而言,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最突出的问题是价格偏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缺乏精算所需的疾病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率等基础数据, 由于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疾病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率有很大不同,而且数据变化很快,监管部门要想制定出一张统一的、全国性的发病率表和医疗费用表难度很大,因此国内至今没有一张统一、科学的发病率表和医疗费用表。保险公司为了避免收不抵支在产品定价上偏于保守,而高高在上的价格难以吸引更多的投保人以摊薄风险降低单位保费,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从保障效果来看, 保障程度偏低。对于重疾险,保险公司往往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制定出非常苛刻的理赔条件。与普通人对于疾病保险的直观理解不同,市面上的重大疾病保险并非只要得了保险合同上规定的疾病就可以得到赔偿,事实上要获得赔付,不仅要得规定的病,还要按规定的方法诊断与治疗,甚至还要按规定的症状去生病。在很多情况下,当满足了保险合同的赔付条件,患者已经濒临垂死的境地,从而让疾病保险的保险目的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而健康保险的另一大类型-费用报销型保险,往往是一年期的短期险种,续保审察严格,并且有投保年龄上限,因而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医疗保障需要。四是保险条款不严谨、不完善,管理的随意性大,实务操作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专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基本上采取附加于人寿保险业务由寿险公司统一经营的模式,缺乏专业性。完全用寿险、财产险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来经营医疗险,造成产品开发、流程设计、风险评估、风险监控、专业培训和市场营销的系统偏差。

3 发展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几点建议 

3.1 营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给予商业健康保险应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将其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纳入其中,并以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形式确定下来。财税政策支持。国家财税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一是应允许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享受以下税收优惠: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利润免征所得税。二是应允许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投保人,其缴纳的保费和获取的保险金享受以下税收优惠:若企业团体投保的保费支出部分,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列入成本,在税前列支;个人缴纳的保费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且个人获取的医疗保险金也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认同感。保险公司应定期运用典型赔付案例,积极宣传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普及健康保险知识,增强社会各界的保险意识,以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认同感与亲和力,使政府重视,政策支持,企业欢迎,百姓拥护。政府在健康医疗保险市场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应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①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使广大职工真正享有医疗保障。②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这是规范医疗行为、防范道德风险的关键。③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进行监控,从源头上治理“回扣促销”等不正之风,使患者既享受到较廉价的药品,同时又保证用药安全。

3.2 注重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重视产品开发战略

为使推出的健康险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保险公司必须注重市场调研,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年龄群体对商业健康险的需求状况,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力确定目标市场。在险种开发方面,对于低收入、无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宽范围、低保障的险种;对于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职工人群,提供低价格、窄范围、高保障的险种;对于较富裕的年轻群体,提供价格与保障程度比例适中、保障期限长、保障范围有针对性的险种;对于高收入的中年群体提供高价位、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

3.3 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强化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

商业健康保险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管理难度大的业务,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如医学技术人才、精算人才等。保险人在开展健康险业务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对健康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储备一批医疗管理人才,建立起一支复合型的健康险专业人才队伍。

3.4 保险公司应加强医保合作,积极探索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有效合作途径

在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中,医疗服务提供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探索建立医保双方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建立有效合作关系,增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风险控制意识,使保险公司在保证被保险人获得良好医疗保障服务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在实务中,医保双方主要有如下合作途径:(1)选择定点医院。保险公司可就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医疗收费标准、医疗服务质量等内容,在各医院之间进行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从中遴选出若干服务规范、信誉良好的医疗机构,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保户来此就医,只要属于保险范围内的病种,可不先缴费,而是事后由医院凭相关证据与保险公司结算,以切断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现金流”。如果非特殊原因,定点医院超过预先约定的费用标准,保险公司就要从付给医院的费用中扣减超过部分。如果节省了费用,医院则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额外奖金。(2)选择合同医生。目前,医疗费用无从控制,其中较大原因乃是病人就医是一种随机性极强的无权选择,缺乏引导性。所以,保险公司有必要在定点医院中再选择合同医生,为费用控制装上“双保险”。(3)相机审查医疗服务。即保险公司可委派资深医师对定点医院和合同医生进行随机抽查,此举意在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协调管理,审核医院或医生所提供的施治方案和用药在医疗上是否必需和适当,以把好核赔关。(4)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建设。在针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内容上,保险公司应积极推动定点医院的电子化建设,由从初级的病历调阅、治疗调查等手工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通过网络化来实现费用控制和医疗服务协调管理,从而形成管理式医疗。(5)保险公司通过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参与医疗机构管理,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统一体。总之,有效的医保合作模式可创造出政府、保险公司、医院、保户“四赢”的局面:政府解决了医改所带来的重大疾病无保障的难题,保险公司卸去了医疗费用无从控制的隐患,医院在医改冲击后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保户则获得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

3.5 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控制体系

一是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订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二是建立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核赔管理制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核赔管理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

参考文献

[1]KennethBlack,Harold D.Skipper.人寿与健康保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定富.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J] .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11).

[3]何平平. 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

作者:万 敏

第三篇: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管理探析

摘 要:中国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由政府主导,其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能够获得的医疗保障程度绝大部分要依靠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水平以及其覆盖面,因此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的新医疗改革保障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近些年国民对健康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在各类商业险种中健康保险的需求量依然是首位,但是商业健康保险的供给量却远远不足。主要症结还是在于商业健康保险经营风险较高、盈利困难的现状。笔者就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尝试从中发现针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管理;建议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公费医疗的格局已经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打破。中国的经济在不断的稳步增长,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随着不断出台的惠民利民政策而完善,这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但是经济在发展,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环境问题、人口老龄化等让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不能够被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满足。如此一来,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但是由于商业健康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面临风险高盈利难的问题,从而造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困难的局面。

二、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管理的一般分析

(一)健康保险的相关概念

每个国家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义具有差异,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标是被保险人的身体,当被保险人由于疾病或者是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时产生的医疗费用或者是由于丧失了工作能力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年老、疾病、意外伤害事故等需要长期护理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在国内商业健康保险被分为生育保险、收入损失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疾病保险等几类[1]。

(二)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近些年来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量巨大,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这对于我国的保险企业来讲是发现健康保险的良好契机,因此在短时间内,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稳定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提高地位和作用、不断扩展业务范围、不断增加覆盖人群。但是尽管如此,总体而言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还只是处在发展初期。从2002年至今,商业健康保险的增长速度是每年25%,在2009年其收入已经达到了574亿元,但是尽管如此在2009年,在人寿险中商业健康保险占据的百分比只有7%,可见其还未发展到成熟阶段,而且从2009年到现在的七年间,我国人民就医人数不断增加,医疗费用同比增长了13%。两者相比之下,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状况并不良好。

在我国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办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但是其中形成专业化运营的公司只是很少一部分,而且公司占据市场份额较低,发展规模较小。与国外的保险行业中的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规模相比,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还只是出于发展早期,还未形成专业化,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还不能自行良好运行。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三、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阶段还没建立一个完善的诚信体系,在商业健康保险中缺乏道德风险管理意识,投保人隐瞒信息、过度消费、虚假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还是由于对于投保人的治療过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不能十分有效的进行监控,这样造成在商业健康保险中一直存在高赔付率的现象。同行之间不能够良好的沟通客户信息,企业对利润过于看重,对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和健康管理环节的管理力度不够。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恶性竞争的事件屡见不鲜,过低的投保价格对后续的一系列的售后服务等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企业的赔付率和赔付风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不能够对投保人进行康复治疗的医疗机构进行管控,这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不可避免的会有所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对事中风险管控的效率较低,也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中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行业整体还只是出于发展初期,行业中的运作环节还远远不够成熟,而且我国对与商业健康保险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但是真正的扶持政策相对而言仍然不够到位。

(二)商业健康保险风险形成的原因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一直不能放手大胆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道德风险较高。保险公司、医院、投保人是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参与者,由于三者之间的利益不一样,这样就很难进行利益统一协调。医疗机构的过度供给与投保人的过度消费都是保险公司赔付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投保人多报医疗费用、隐瞒病情投保、虚开处方、无病装病等现象保险公司都很那察觉,其主要还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2]。现阶段还没有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在保险公司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在这时候应该加大政策引导,创造和谐的竞争环境。让保险公司能够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四、国际健康保险风险管理经验的借鉴

(一)美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医疗费用控制

美国是世界上社会制度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美国公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大部分都是公民或者是公司购买的商业健康保险来解决的。医疗保险组织为公民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这样医疗保险组织就能够严格的管控美国公民受到的医疗服务的费用。美国拥有多样化的医疗保险方式,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医疗保障运作过程政府的控制力就较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医疗费用合理降低,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提高,保障了美国公民的医服务。

(二)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法定医疗保险公司是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经营主体[3]。德国的保险行业划分是以行业为基准的,不同的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不同,但是工资总收入的比例是其法定保险费的确认原则。社会互助原则是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家庭者会得到无家庭者的帮助、低收入者会得到高收入者的帮助。医疗保险费在德国收取的标准是家庭的总收入,不同收入的家庭其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是一样的。

(三)美、德两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美、德两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比我国发现其中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首先是保险公司应该积极的寻求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的机会。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决定着投保人的医疗费用,其在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医保双方的利益进行共享,并建立有关机制,自然的降低了道德风险,经营风险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其次是控制医疗费用的主要责任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这一点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相关机制,在建设我国医疗保险机制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政府在承担责任时其应该主要负责的是合理有效的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上。德国政府的保健费用预算制度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在我国国内医疗市场的规范,加快医药行业的分离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保险公司应该加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和合作关系,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五、完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投保客户健康诚信档案

政府牵头建设全社会的道德诚信建设,对于投保人的健康信息档案可以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来参与。投保人的过往病史、健康状况、家族病史以及出险情况等都是投保人个人健康档案包含的内容,银行系统的个人信用可以与这些挂钩[4],从而形成信息之间的共享,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就可以对投保人的健康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估,最大程度上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保险费用。

(二)建立和健全保险公司信用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保险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十分重要。对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投保人就不会以投保价格的高低来作为选择投保公司的选择。如果有了保险信用机制,保险销售人员就会将公司的保险服务、健康管理、专业运营等内部实力重视起来,而不是只是重视销售业绩,造成恶意压低投保价格来竞争客户的现象。要建立健全保险公司的信用机制还是要由政府的专门机构出面,对公司进行合理评估评价,再将结果向全社会公布,保险公司在对自己的保险产品进行宣传时要真实可靠。这样在客观上能够降低道德风险在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出现的几率。

(三)健全对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监管机制

将保险公司的运作透明化,加大对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管理力度,这都有助于投保人在面对保险产品时作出更好的选择。首先政府在建设监管体制时应该要从风险控制、业务经营、操作性市场准入和人力调配这四方面来进行,严格把控市场准入,从业务开展范围和公司的实际赔付能力这两方面的对保险公司进行考察。其次,政府也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及投保人进行监管,完善有关健康保险的法律体系,将保险公司的运作更加公开透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四)开展管理医疗保险模式

借鉴美国的管理医疗保险模式,我国想要建设自己的管理医疗模式首先要从立法、税收上入手,对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出台扶持政策,从法律上确定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地位,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可以通过投保人的健康诚信档案的建立,将健康保险和医疗服务嫁接上健康管理组织,将投保人的发病率降低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再次,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尝试与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可以采用出资的方式[5],将其变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管控投保人的医疗费用,减少道德风险。

(五)建立适当的政府参与机制

我国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在我国国内想要良好的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可以适当的对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进行引导、规范和参与管理。可以出台政策将商业健康保险与其他保险种类划分开来,让其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再建立覆盖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信用体系,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商业健康保险行业也能够顺利发展。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打击其违法违规行为,让我国现有的基本醫疗保障制度与商业健康保险能够完成无缝对接。

六、结语

在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关系着其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就是风险管理。我国目前额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而言其相对的风险控制水平较低,这是制约着着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大力推进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成功发展,减少其管理时存在的风险至关重要。借鉴国外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经验的管理体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我国国情、利国利民的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相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

参考文献:

[1] 曹晓兰.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董晓菊.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

[3] 风鹏程 刘青.商业健康保险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上海保险,2010.

[4] 何桂馨.健康保险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

[5] 胡泊.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问题调研[J].华北金融,2011.

作者:高荻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作品鉴赏论文下一篇:建筑艺术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