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嫁娶婚俗

2022-08-14

第一篇:中国传统嫁娶婚俗

中国传统:婚俗十大禁忌你知道么?

1、出嫁时间的禁忌:

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这三个月份: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么该年均不宜办喜事也不宜去婚姻登记,否则是“生入死出”的冲犯。另外农历的三月和七月是鬼魂多出没的日子。对长辈来说,以上这几个特殊月份完婚意头都不太好,所以要尽量避开。

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当天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如果实在来不及,新人在女方家留宿,切记不可同房,必须要分开睡,以免因此给娘家人造成晦气。除此之外,新人最好不要在外过夜。新婚的四个月内也禁止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2、出嫁仪式的禁忌:

安新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最好找个未成年的男童一同睡新床,否则犯了睡空床的禁忌,所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新郎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新娘离家时应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叫留下“水头”旺女家,有越哭越发之意。如若在迎亲途中遇上另一队迎娶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以及孕妇和守孝之人要做回避,以防相冲。

3、出嫁方位地点要注意:

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新娘进男方家门时,如有门槛,要跨过去,还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结婚当天直到晚上就寝前,任何人都不准接触新床。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4、婚礼中事物的禁忌:

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所有礼服,婚纱,鞋子等都应是全新的,且礼服避免有口袋,因口袋多能带走娘家财运,所以最好选择无口袋的。新娘手捧花忌选生花,生花容易枯萎,婚事讳之。如若要选,最好选择连招花和石榴。连招花其状意喻闺女出嫁,石榴意喻多子多孙。新婚的对联最迟也要在结婚前夕挂上,完婚满一个月后要除下,且选购对联时,男女双方各自的对联要分清。

5、忌吃喜饼:

喜饼是喜气的象征,分发喜饼的习俗意在分享新婚的喜悦,并将婚讯藉由喜饼传达给每一位亲友。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切记不可吃,因为这样就象征把自己的喜气吃了,是应该注意忌讳的。

6、忌二次上香:

很多传统家庭在嫁女之时都会在祖先或神灵供桌前告祭上香,女方除了要供奉礼饼,还要注意上香时,尽量不要将香头插歪,假如歪了,也不要将香拔出、再插一次,因为二次上香有再婚的意思,对于初婚的新人来说是不吉利的。

7、忌准新郎独睡婚床:

新被、新枕、新床品……装扮得无懈可击的婚床,要安放至新婚夜前夕。在此过程中,切忌准新郎一个人独睡新床,因为这样有婚后孤独的寓意,非常不吉利。如果新郎实在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休息,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如生肖龙者即可。

8、忌说“再见”:

当婚礼结束亲友离去时,新人与亲友都不可以说:“再见”,因为“再见”二字有分手与离别的含义,对新婚夫妇来说,此寓意非常不好。所以在新人在送宾客时,应该以点头示意,或挥手送别即可。

9、忌串门:

新娘子蜜月里不需到亲友家串门的禁忌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因为一般人对蜜月里的新娘都有一种忌讳心理,认为是对别人不太吉利的,这种不祥一直持续到一月之后方能消除,所以新娘子蜜月里不可串门。尤其是一些有老人在的亲友家,应该格外注意不要在蜜月期去拜访。

10、忌孕妇送亲:

成亲之日,新娘出门时,孕妇不能相送,因为古时人们认为孕妇象征着血光,孕妇送亲会为新人带来血光之灾,所以在新娘出阁时,孕妇应该要回避。而且在新娘出门时,往往要燃放花炮,而且人员众多,场面拥挤嘈杂,空气也较为浑浊,为了孕妇的健康着想,也不应让其加入到送亲的队伍中。

第二篇:农村传统婚俗

游在城市里的鱼

在农村结婚是很繁琐的一项仪式,在结婚的前2天,就要叫媒人、内亲、帮厨的人来吃饭,第二天早上,就要从內亲中挑选几个挑担和媒人一起去女方家。挑担人很累的,要把给女方的猪肉、喜糖、喜烟…还有八个果子包(红枣、花生、桂圆等),一起挑过去,媒人要把给女方的聘金、厨房师傅的礼包等拿过去。以前生活紧张,聘金基本不会到位,就需要媒人去游说了,媒人是很辛苦的,婚礼结束后,男方会给媒人一个猪腿、一条香烟、2瓶酒,作为答谢的。

真正结婚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吃过早饭就要挑选十几二十人小伙子去抬厢,抬厢子的人就要看女方嫁的东西多少而定(抬厢子的人要带2刀猪肉,2只公鸡过去),4个吹喇叭打锣鼓的,4个伴娘,加上媒人(媒人还要带上子孙袋,里面装谷粒、米粒、鸡蛋及其他干果,到女家交给女方,晚上回来,女方家会增添一点,再带回男方家),一队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到了女方家,女方帮厨的人是要拦门的,媒人给了红包之后,才可以进屋喝茶。

吃了中饭之后,女方家就要举行出嫁仪式了,仪式分2部分,一是哭嫁,妈妈在女儿房间,帮助她化妆,去脸上汗毛等,边做边哭,一些亲戚也会进来,边哭边给红包给新娘。另一边,女方要在厅堂中央放一个米筛,在米筛上点一盞油灯,点好灯,女方帮厨的人,就把给男方的嫁妆搬出来,过下灯再搬出去,女方给男方抬厢子的人,每人一包香烟,她们就开始捆绑嫁妆。等一切准备就绪,新娘要出门前,女方就要和媒人要还没给足的聘金了,一旦女儿一出门,聘金就拿不到了,这时媒人就要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去圆说了,真的过不去了,也会给点,男方的伴娘也会用力把新娘推出门。新娘出门,也会带4个伴娘,一个拿红尿桶的男孩,一个拿万年青的女孩。

到了男方家门口,男方母亲要出来接红尿桶和万年青,每人给一个红包,并会添子添孙地给几次。这时男方帮厨也要出来拦新娘,红色拿足了才让她们进去。大堂里已排好了拜堂的东西,八仙桌上摆着三牲、托盘,地上放新婚的被子,新娘子站在被子后面。这时只听大家说:猪古(公猪的意思)出来了,只见2个人拿着米筛、竹枝,把新郞赶到新娘边上。主婚人宣布拜堂开始,帮厨人就会把亲戚按辈份,一个个请上高堂,让新娘新郎拜三下,亲戚就会拿一个红包放在托盘上。拜堂结束,大家会把新娘新郎一起推倒在棉被上亲热。

吃了晚饭之后,就要开始撒帐了,这是个很热闹的环节,一开始撒帐就要开始唱撒帐歌,众人喝彩,拿喜烛的、提酒壶的、捧果盒的都要唱各自的歌,到新房之后,开始正式撒帐,撒帐人没有唱好,大家会罚他酒,唱好了会获他酒,总之要让撒帐人喝酒。撒好之后,大家开始闹房、与新郞划权唱酒,闹到大家都精疲力尽了,再撒个团圆帐,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p1

p2

p3

p4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第三篇:垦区传统婚俗考察

垦区是指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所淤积而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包括今东营市的垦利县和河口区部分地区。由于百余年的移民之故,使这里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本文单独就这一地区的传统婚俗进行考察。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人一生中有三大喜,即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和早生贵子。婚嫁之事即使在现今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大事情。

订婚

旧社会的包办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新时代的青年们则往往是选择介绍对象或自由恋爱的方式。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结下良缘的情侣都必须有订婚这一程序。订婚即男女青年的缘分达到一定份儿上后,男方家长主动与女方约好时间,到女方家中以做客的形式当面将两家的亲事确定下来的礼俗。届时男方须持两万,四万,六万,八万,十万,十二万不等的钱送给女方家长作为订婚钱,以表诚意。其中订婚钱的多少则要根据男方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但必须是二,四,六,八,十,十二等这类吉利数字。这些数字倒也颇有一番讲究,"二”表示好事成双;四表示四喜临门;刘表示六六大顺;八则是取八与发的谐音,意味着发财;”十”则表示十全十美;”十二”则更有讲究,表示男方家长对他们家未来的儿媳妇有十二分的满意。订婚当日,女方家中需预备好丰盛的酒席来款待其未来的亲家,此外还须将叔伯姑舅等亲人一并叫来,共同”会一会”这未来的亲家和女婿。

送日子

送日子又称送裁剪。男女双方在订亲之后,男方家长要请人择一结婚的黄道吉日,之后男方便亲自登门女方家中,将这一好日子通知给对方,同时男方还要带上做被子用的皮棉,花布,女方一看便明白了,过了该日,女方的母亲便张罗村里的大嫂子,小媳妇们来家中一起帮忙做棉被子。每做一天,主家(要结婚的人家)都要管一顿好饭。其中挑选做被子的人也是有讲究的,做被子的妇女必须健康长寿,儿女双全,无丧父,丧子等晦气现象。女方家中共计做棉被八床,十二床不等。同时男方家中另需准备两床带有龙凤和鸳鸯图案的鸳鸯被(即夫妻二人共用之大棉被)。女方家做的棉被要待结婚当日同嫁妆一并送往新郎家。

出门子前

闺女出嫁又叫”出门子”。在结婚前夕,女方的父母要托人写好请柬,并亲自送到亲友家中,盛情地邀请他们在结婚当日到家中看着闺女”出门子”。结婚前一天,村里的其他人家便会主动去帮忙。帮助主家打扫卫生,搬家具,贴贴喜字等,更重要的是组成临时厨房。这其中包括主厨一名,副厨数名,“忙客“(负责端盘子上菜的服务人员)若干。当然这些事务得由主家本族内挑一名体面人物负责指挥安排此事,俗称”管事的“。出门子前一两天,亲朋好友,庄乡们(泛指同村居住的人)须将”喜钱“(份子钱)送至主家,主家收下后,要送一盒喜糖作为回赠。出门子前一天,女方本家的叔,伯,婶娘们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到主家去帮忙,中晚两饭是要在主家吃的,其中晚饭一般是饺子,吃完饺子后再包饺子,以预备明天早上客人们吃。所包的这批饺子数量较大,一般得忙到十点左右,罢后本家的人们才各自回家。

娶亲

娶亲又称“娶媳妇”,这是新婚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男女双方家的亲友早早的就来到了主家,主家早就准备好了热乎乎的饺子来吃招待亲友。(其中村里来帮忙的庄乡们也都早早的来到主家就位)吃完了饺子,亲朋好友们就等着看闺女“出门子”了,男方早就准备好了八两崭新的轿车以迎娶新娘子,临行前新郎官要向父母磕头,以示自己在成家立业之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后新郎官便在宾相(男方主要负责结婚礼仪的人)、伴郎、压车童子三人的陪同下前往岳丈家迎亲,其中在途经十字路口、桥梁、山岗时,宾相都要抛下一个红包。伴随着一串鞭炮声,新郎官便来到了丈母娘家,按照老规矩村里的孩子们是堵在大门口不让新郎官进去的,孩子们不断的向门外的新郎官要红包,要了一个有一个,直到孩子们的愿望得到满足为止。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堵在门口不让进是为了说明丈母娘家的门槛儿高,高门槛儿家的姑娘定时大家闺秀,新郎官娶妻回家后必要善待妻子。进门后,打头的是压车童子,只见他肩挑一酒壶子(寓意天长地久),新郎官紧随其后。新郎官并不急于见新娘子,而是被请到了早已备好的酒席上,俗称“女婿席”。这个“女婿席”可是大有讲究的,俗称“八大碗、八大盘”,八大碗即:鸡、鱼、丸子、肉各两碗。八大盘即:猪肝、火腿、鸡蛋、海虾等各两盘(不拘泥与形式,凑够八个即可)。开始的时候先上几盘点心,糖果吃着,后撤下点心、糖果,端上“八大碗、八大盘”,隔一段时间后,撤下八碗、八盘,换上点心、糖果。这时宾相则示意新郎官给赏厨钱,这时新郎官便掏出一个大红包(或200元或400元)压在盘子底下,由服务人员转交给大厨。大厨看到红包后再差人又上一遍“八大碗、八大盘”。吃饱喝足后,新郎官需夹上各式各样的菜去喂新娘子吃。待新娘子吃完后,新郎官抱其要走时发现新娘子的鞋子不见了,原来是被周围的姐妹给藏起来了,这时新郎官给红包方可要回。临走时,母亲包了一包袱钱(有100元的,有50元的,有10元的,也有5元的等各种面额)来让女儿抓一把。这证明着娘家人厚道,不能让女儿空着手“出门子”。临走的时候,娘家也要派一小孩子跟着新娘,俗称“压轿”“或带锁子”。这寓意着:新婚二人的心紧紧的锁在一起,另外还得有哥、嫂各两位,叔、婶各两位共八个人,带一车队载着嫁妆等前去送亲。其中嫁妆形式不一,以前是老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挂钟),现在是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有钱的人家干脆就陪送一辆汽车(在用男方订婚的钱基础上,再加上几万元买来的)。

过门子

娶亲的车队到达男方家中后,新郎官为新娘打开车门后搀其而出。新娘子需要先迈过大门口的马鞍和筛子。过马鞍寓意着夫婿可以骑上高头大马,当官发财,过筛子寓意着,用筛子筛去新娘子身上的“邪八卦“(一种迷信的说法)。而后,鞭炮声中,人头攒动,房顶上也开始撒喜糖、桂圆、红枣、栗子、小饼等吃食。这些吃食各有其不同的意义:糖代表生活甜美,桂圆代表家庭圆满,小饼则代表日子过得殷实(粮食多),枣和栗子则代表夫妻二人早生贵子。接着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了。其中在拜父母的时候新娘子要对公婆行“改口礼”,即正式的称二老为“爸妈“,改口时公婆要给新娘子红包,称作”改口钱“。礼仪罢后已时至晌午了,众亲友便也纷纷入席。酒宴一般设在周围的邻居家,酒席也是“八大碗,八大盘”,反复上两次,共三十二份菜。吃不了的菜一般都留给“房东”(邻居家)作为答谢。在喝酒的过程中,新郎官和新娘要到每家的酒桌上敬酒,敬酒后长辈还要给“敬酒钱”(这个因人而异,或给或不给)。结婚当晚村里的同龄人还要去新郎家闹新媳妇。

回门

新婚燕尔的第二天,新娘娘家的嫂子嫂子们便要雇上车去婆家接姑娘“回门”。回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给娘家的列祖列宗上坟,这也是为了不让姑娘“忘本”(即娘家人),故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女人活到八十三,还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呢”。嫂子们再去接新娘的当天,婆家要好生招待他们,与结婚时一样“八大碗,八大盘”上一遍,不过这一次就不用去邻居家待客了。新娘子回娘家上完坟后次日(即结婚后第三天),嫂子们还要把新娘子再送回娘家,这一天,婆家还得要向上次那样“八大碗、八大盘”上一遍。从这天开始,结婚礼才真正地完成。

总结

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婚礼而言,垦利地区传统婚俗也许会略显陈土,它没有高档酒店的盛大,它没有教堂的圣洁,也没有婚庆公司排场。但是,他却以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留在了人们心中,甚至少数的地方仍在沿用。垦利地区传统婚俗中所体现的重视家庭,长幼有序,亲友和睦,传统爱情等文化观念对今天而言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今天看来,它对于维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传统婚俗之喜宴篇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

堂屋:

1、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4、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亲”字,右边的“见”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师”字要少写一撇,写作“师”。

新房:

3、新房正中悬彩灯;

4、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窗户两边贴对联;

6、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到退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第五篇:传统婚俗之七——喜宴篇

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

堂屋:

1 、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2 、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3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4 、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5 、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 亲 ” 字,右边的“ 见 ”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 师 ”字要少写一撇,写作“ 师” 。

新房:

1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2 、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3 、新房正中悬彩灯;

4 、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

5 、窗户两边贴对联;

6 、墙壁四周挂字画。

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

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

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

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

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到退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下一篇:中国古代爱情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