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2022-07-16

第一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研究报告

学校:南海一中班级:116姓名:陈思彤指导老师:谢群

1、研究的动机

滑坡与泥石流一旦发生,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和财产损失。例:在2012年,彝良县发生了山体滑坡,导致山下准备上学的小学生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2、研究的目的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从而学到当灾害来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量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3、研究方法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调查或找相关的专家们进行访问

4、研究内容

①、滑坡与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滑坡主要发生在较软的土层和岩石层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 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滑坡的原因。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②、滑坡与泥石流的前兆

泥石流:一般会出现巨大的响声、沟槽断流和沟水变浑等现象。泥石流携带巨石撞击产生沉闷的声音,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沟槽内断流和沟水变浑,可能是上游有滑坡活动进入沟床,或泥石流已发生并堵断沟槽。 滑坡:会出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③、应急措施

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5、研究结论

1、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

2、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6、研究心得

滑坡和泥石流大多是在有水的作用下发生的,虽然滑坡和泥石流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但是它们的到来是有前兆的,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周围环境就会发现这些前兆,然而我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篇: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我国幅员辽阔,暴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分析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对于加强城镇泥石流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们了解这种灾害,学习如何预防,尽量减少在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三、研究方法:

1.采用调查研究

2.通过资料整理出数据 3.上网调查 4.咨询专家

四、研究内容:

1.泥石流的概念: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过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破坏力。

2.泥石流的类型:

(1)按水源补给分为:冰川型、降雨型;(2)按沟谷形态分为:沟谷型、坡 面型;(3)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4)按结构流变分为:黏性(容 量为2.0~2.3t/m3)、稀性(容量为1.5~1.8t/m3)、过渡性(容量为1.8~2.0t/m3);(5) 按规模大小分为: 小型(一次泥石流总堆积量<10万m3)、 中型(10万~50万m3)、 大型(50万~100万m3)、特大型(>100万m3)。

3.产生原因:

地震或暴雨都会引起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4.两类灾害的区别:

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例如本地岩石是砂岩,而堆积物里有花岗岩碎块,可以初步断定是泥石流堆积体及冰川堆收集整理积体物质。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沟谷上游比较开阔,坡度较缓,这样产汇流面积大,并且有利于松散堆积物的堆积。而滑坡体主要看坡度、后缘和植被等。

5.分布的地域:

山区(我国主要是云南,四川地区) 6.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

1 泥石流是松散固体物质在降雨、冰雪融水、库坝溃决等水动力作用下沿较陡 坡度的沟道或斜坡高速流动的现象,流动过程中夹带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具有强 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往往对其流经路途上的各种城镇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1)由于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破坏力,其可冲毁城镇“坚固”的设施,如楼房、工 厂、桥梁、供水供电设施、公路、铁路、高压线路、车辆、堤坝、电线杆等与之 遭遇的固定设施和活动目标, 从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甘肃舟曲 2010-08-07暴发泥石流,水毁农田1417亩,水毁房屋307户、5508间,进水房 屋4189户、20945间,机关单位办公楼水毁21栋,损坏车辆18辆。(2)由于泥石流中挟带着大石块及树干等杂物,其会使桥涵堵塞导致泥石流体超越排洪堤外溢等引发次生灾害,致使泥流大范围淤埋、淹没和推毁城镇设施和居民,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如2011-05-11,广西全州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屯一采石场爆 发泥石流,工棚的工人来不及躲避,被泥石流掩埋,致使12人死亡,10人失踪。(3)如泥石流规模较大时,泥石流体可穿越主河形成拦河坝,受阻河水在坝上游 形成堰塞湖,导致沿河城镇被淹没;而当坝体发生溃决时,强大的特殊洪流,会 对下游城镇及各种设施形成水毁灾害,如冲毁下游房屋、道路及农田等。(4)由 于泥石流中有固体物质,当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堵塞了其流通道路,则会造成漫流改道,冲毁或淹没下游各种设施。(5)挤压主河道。泥石流冲出的大量泥沙使堆积扇不断扩大,形成通航河道的险滩,有碍通航,并将主河逼向对岸,使对岸遭受严重冲刷,造成山坡失稳,危害各种目标。

2010年8月13日四川文家沟泥石流在绵远河内淤积以及掩埋部分清平乡场镇

7.治理方法:

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2 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①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②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

8.崩塌前兆:

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9.应急避险:

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五、研究结论:

1.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水集物的沟状地形三个基本条件,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

2.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客观条件:

(1)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可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势能条件,并可为其提供充足的固体物质来源条件。(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如易于破碎的岩层 表面、断层皱褶发育、断层密布等,还有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 石弃渣、老泥石流堆积等,这些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如强度较大的暴雨、积雪的强烈消融、水库的突然溃决等,致使沟床、沟侧的大量堆积物运动,都有可能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3.城镇发展缺乏合理规划与防灾意识淡薄: 当前,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山区经济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区的建设范围也在日益扩大,但由于部 分山区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如把房屋等建筑物修建在低洼处、沟道边、 沟道内等泥石流严重危险区, 或 3 是把房屋建在泥石流通道。 再加上部分城镇缺乏 一定的防灾意识,在城镇建设上缺乏配套的防灾意识,致使泥石流发生时,给城 镇居民造成了重大的灾害。

4.诱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

随着山区城镇人口增长,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规模扩大,人类在泥石流沟下游与泥石流争地的同时,也不断向沟上游争地和破坏。一方面,不适当的削坡、毁林开荒、开山采石、 随意排放采矿弃土和弃渣、陡坡开荒种地、大量砍伐森林、开山修路、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城镇建设等活动日益增多,极大的改变了地表 原有结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促进泥石流活动性增强,加剧了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环山而建的引水渠因渗漏而诱发滑坡,甚至直接诱发泥石流。与此同时,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们对乱挖乱开和乱砍伐等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人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加剧了泥石流的危害。

六、研究心得:

总之,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严重,对城镇设施的破坏巨大,且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对泥石流的防治。

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改变,但是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可以运用科技手段预测灾难的发生,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对于我们青少年则需要努力学习,掌握预防灾难的知识。

第三篇:第二章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 岳阳市十四中学 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 1.5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4、课件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课件采用Powerpoint进行制作,内部分成四大板块:地震板块、火山板块、泥石流板块、滑坡板块;每一个板块均包含一个视频,主要知识介绍和相应例题,通过第一页的入口超接链四大板块,四个视频文件内容是:地震介绍、夏威夷火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滑坡预防。此外,还有一个防震小游戏。该课件介绍四种地质灾害的概念、形成原因、危害,还通过小游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防震避灾,进行防灾减灾等相关知识教育,同时配有近年高考题,各地月考题进行知识的检测,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不失为一个进行地质灾害教育的良好课件。

三、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四、教学重点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五、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与投影仪、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火山、泥石流与滑坡(板书)

一、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板书)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板书)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3)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2 (教师补充)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1、地震分类与分布:

按成因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三类

按震源深浅分:浅源地震(0~60千米)、中源地震(60~300千米),深源地震(大于60千米)

我国常见的是构造地震,浅源地震。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

2、地震的震级与烈度:(联系汶川地震)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烈度是表示地面和建筑物等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烈度。

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给学生作解释,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离,震区地质构造、建筑物的抗震度、防震意识等,两者关系: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

3、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让学生观察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图,总结地震分布规律 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也就是地壳较活跃地带,世界两大火山和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引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之国。

4、我国是一个多地震之国,看图总结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介绍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相关情况,地震,特别是震级较高的(一般达6级以上)大地震,其破坏程度是很大的1976年我国的唐山大地震,使整个唐山市变为一片废墟。总结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5、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习题精练:见课件略

最后防震常识小游戏,试试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二)、我国的火山(板书)

(承转)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录像,看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播放夏威夷火山爆发的录像片) (教师板书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2)火山分为哪几类?

(3)火山的分布与地震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我国活火山很少,主要在台湾、新疆及云南等地,著名的休眠火山有五大连池、白头山天池等。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也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像日本、印度尼西亚、智利等国就多火山、

3 地震。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但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少数活火山,如台湾的七星屯火山。

火山对人类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图4.27所示。又如,1987年1月,危地马拉的帕卡亚火山爆发,烟柱高达4000多米,火山灰飘落在危地马拉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大量牲畜死亡,无数咖啡园和房屋被毁。据统计,在过去2000多年中,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死于火山爆发之中。

习题精练:见课件略

(承转)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识。

(三)、我国的泥石流灾害(板书)

(播放录像)“甘肃舟曲泥石流”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泥石流?

(2)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3)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多发生在多暴雨的山区。由于地表层岩石松散、土质疏松,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在多暴雨的季节,就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2.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冰川泥石流,暴雨泥石流

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冰川泥石流:东经102以西的高原上 3.泥石流的成因:

学生总结泥石流发生山区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1)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2)人为因素如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堆积等扩大和加快了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发生区可分哪三个部分?各部分地形有何特点? 上游形成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漏斗状地形。 中游流通区:地形多为峡谷。

下游堆积区:地形多为平坦开阔的山前平原。 4.泥石流的分布

【点拨】界线: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

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总结】泥石流的分布和我国的地形有密切关系,从分布图上还可以看出,泥石流的分布区也是暴雨频发的地区,当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泥石流的形成水源是冰川融化。

4 0习题精练:见课件略

(四).我国的滑坡灾害(板书) (播放录像)“滑坡前兆”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滑坡?

(2) 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滑坡有什么危害? (3)说出我国滑坡时间以及空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1、什么是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学生回答】(1)滑坡是在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点拨】内在因素: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外表形态

外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2、滑坡时间以及空间分布规律

(1)我国滑坡多发期:每年6—8月

(2)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以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西部较为密集,而秦岭一川西一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秦岭一川西一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约占全国同类灾害的25%,其次是陕西、云南、甘肃、青海、贵州等省。

【探究活动】下列原因容易诱发滑坡,请你说出这是为什么。

①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 ②依山建房 ③岩石上部透水,下部不透水 ④土石体中存在断层⑤长时间暴雨

【点拨】①②增加了产生滑坡的斜坡,并使局部地区坡度增大,可能引起地基的松动等④使岩体或土体内存在滑动面③⑤使地下含水量大,均具备了形成滑坡的条件,使滑坡加剧。 习题精练:见课件略

(分析、提问)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地质灾害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

承转:地质灾害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有关,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板书)

(一)成因上的关联性

(先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行分析)我们知道,火山、地震多分布在现代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频繁的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一旦有暴雨因素诱发,就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横断山区、太行山区、秦岭等地区的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是一致的,这些地带夏秋季节是多暴雨,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因而土质疏松,很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和水土流失现象。可见,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在生成上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一次大的地震发生,不仅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会造成地裂现象,并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灾害,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还可能引起疫病蔓延等。

(二)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不只是自然本身的因素,有时,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一些地方滥采乱挖矿山、小煤矿等,导致塌方、塌陷等;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如修水库、拦河大坝、交通道路设施等,如果设计、勘察不合理,都很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课堂小结]: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小结略

习题精练: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因此进行有效防御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做一些有益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的事情。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视频资料比较充分,许多同学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许多学生都想上讲台动手玩防震小游戏,对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很有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连平时上课爱睡觉的学生都津津有味地观看地质灾害相关视频,大家激励地相互讨论,发言。

2、由于播放视频花费时间过多,有些内容不能深入探讨,由于时间限制,有些讨论的问题无法深入下去,只能泛泛而谈,影响教学效果,某些内容还需要完善与具体。

附:《2.3我国的地震、火山、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课件一个

2013-04-13 6

第四篇:防洪防溺水滑坡泥石流

防洪、防溺水、防滑坡泥石流等安全教育教案 长堰中学:独步清风

教学目标:

1.了解雷电、洪水、滑坡、泥石流的相关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预防溺水,增强安全意识。

3.了解相关的紧急自救措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夏季时节是雷电的多发季节,雷电是云中的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过程,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伤害性。对于各行业,特别是学校单位,人口密集,要特别注意防雷。此外,雷雨引发的一系列灾害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洪水、滑坡、泥石流,他们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夺走我们的家园,破坏我们的生活,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些防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了解洪水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结合本地特点,请学生分析本地可能发生什么洪水。(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坝洪水)

2.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a.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b.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b.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c.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三、泥石流相关知识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现象。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特点:泥石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松散的物源(土石)、可以携带松散物质的水和一定纵坡降的沟谷。为此,崩滑流极易形成灾害链。 怎样预防、躲避泥石流灾害?

1、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下雨天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时,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2、 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

3、 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

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地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的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当地国土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可以为防范泥石流灾害提供重要信息,大家都应养成每天收看预警预报的习惯。

四、山体滑波知识

1.滑坡发生前常有哪些异常(前兆)现象?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 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 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上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没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2.当你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当遇到滑坡正在发生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为了自救或救助他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冷静。当处在滑处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3)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以便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4)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受伤时应呼救“120”。呼救时应说明灾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性质,伤情、伤亡人数,急需哪方面的救援以及呼救人的姓名、单位、所用呼救电话号码。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5)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五、预防溺水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

1、指名谈谈自己搜集到的游泳中发生的意外事故。 讨论:他为什么会丢了性命? 小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会游泳;

(2)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3)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因此,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五不”:

(1)在上、放学途中不擅自下水游泳。 (2)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3)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4)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5)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当然,也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 班会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队活动,学会珍惜生命,远离所有的不安全!

第五篇: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目 录

1 总则 2 概况

3 应急预案内容

3.1 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3.2 危急事件的预防 3.3 应急预案的启动 3.4 危急事件的应对 3.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 3.6 预案的终止 3.7 应急通讯联络电话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身、生活、施工安全构成的危害,根据《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结合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实物指南》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制定本预案。

1.2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该流动体夹有的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于山洪,常给施工单位的生命财产及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水电公司驻乡城工程项目部领导是危急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危急事件管理工作。各施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本单位危急事件的第一责任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与危急事件处理的责任和义务。

2 概况

目前古瓦进场公路、各施工支洞口及施工便道等部位较易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滑坡体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并对施工队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做好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预防和应急抢险,制定好应急预案,对施工单位员工的生活、生产正常运作及防汛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应急预案内容

3.1 应急指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3.1.1 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黄传庚 副组长:蔡维鑫

成 员: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全体员工、各施工队负责人。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限公司格龙水电站进场公路施工项目部,郭卫任办公室主任。

3.1.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3.1.2.1 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3.1.2.2 负责向大唐四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地方政府报告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1.2.3 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3.1.2.4 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3.1.2.5 发生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的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事故发生的部位、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和事故处理经过等做好记录备查。

3.1.2.6 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组织事故恢复所必需的生产车辆(挖掘机、推土机尤为重要),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3.1.2.7 完成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设施损坏、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1.3 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 3.1.3.1 应急分队

各施工单位组织,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和协调下,负责处理各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主要任务是人身救援。

3.1.3.2 抢险突击队

各施工单位组织,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和协调下,负责处理各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主要任务是抢救生产生活设施、疏通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造成的交通道路。

3.1.3.3 物资保障应急组

各施工单位组织,应急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统一协调,主要任务是为抢险突击队及受困群众提供抢险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保障。

3.1.3.4 医疗保障组

主要由乡城项目部牵头联系地方医院,各施工单位派人协助。主要任务是及时救治伤员,卫生防疫等。

3.1.3.5 通讯保障组 各单位专人负责,主要任务是负责保障重点部位的通讯的畅通,及时报告事故信息、事故现场的情况,接受应急指挥机构的命令并执行,负责记录事故过程。

3.2 危急事件的预防

3.2.1 各施工单位要及时分析和预测事故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预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

3.2.2 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一般集中在高边坡、山体冲沟、河边等区域。施工单位应加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发部位的巡查并及时进行排险;同时在易发部分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提醒行人不可停留。

3.2.3各施工单位的生活营地、物资仓库的建设需按程序审批,不可建设在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区域。

3.2.4各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要群策群力,要顾全大局,针对事故的蔓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2.5各应急组要确定事故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3.2.6在事故发生后,保持和上级部门联系,汇报事故情况和抢险进展情况,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援助。

3.3 应急预案的启动

各施工单位加强常规检测和日常巡查,特别是在长时间降雨或降雨量特大时,要加大巡视的频率。巡视人员发现滑坡体滑动或有岩石掉落时,要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清理;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单位负责人迅速向应急指挥机构汇报,应急指挥机构根据现场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若危及人身安全时,工作人员可边撤离边汇报。

3.4 危急事件的应对

3.4.1 提高全体员工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的认识,掌握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预防等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抢险救援的成功率。

3.4.2 所有在危险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

3.4.3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态的严重程度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抢险。各施工单位负责人要经常性带队组织各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对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易发生部位进行认真巡查,完善措施,并必须备足生活、医疗救护用品等。

3.4.4 各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应保持完好,油料充足。备好充足的救援物资。听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使用救援资源。

3.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

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应急行动也宣告结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属正常工作范围。 3.6 预案的终止

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3.7 应急通讯联络电话

应急救援总指挥黄传庚:13551697026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蔡维鑫:13902351210 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卫:13558503902

乡城火警电话:119 ;乡城急救中心电话:120 定点医院:洞松乡卫生院(电话13551697462刘院长)、乡城县人民医院(电话 0836-5826021白天 0836-5826273 二十四小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红楼梦里的茶文化下一篇:河南省地级市统计

热门文章

滑坡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