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

2023-03-28

第一篇: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

阀门按结构种类可分为

阀门

一、阀门分类

(一)阀门按结构种类可分为:

蝶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管道内的介质。也可作调节用阀门。 球阀、闸阀、旋塞阀、截止阀—用于开启或关闭管道的介质流动。 止回阀(包括底阀)—用于自动防止管道内的介质倒流。 节流阀—用于调节管道介质的流量。

安全阀—用于锅炉、容器设备及管道上,当介质压力趔过规定数值时,能自动排除过剩介质压力,保证生产运行安全。

减压阀—用于自动降低管道及设备内介质压力。系使介质经过阀瓣的间隙时,产生阻力造成压力损失,达到减压目的。

疏水阀—用于蒸汽管道上自动排除冷凝水,防止蒸汽损失或泄漏。

(二)按用途和作用分类的阀门有: 截断阀类—主要用于截断或接通介质流。包括闸阀、截止阀、隔膜阀、球阀、旋塞阀、蝶阀、柱塞阀、球塞阀、针型仪表阀等。

调节阀类—主要用于调节介质的压力或流量。包括调节阀、节流阀、减压阀等。

止回阀类—用于阻止介质倒流。包括各种结构的止回阀。 分流阀类—用于分离、分配或混合介质。包括各种结构的分配阀和疏水阀等。

安全阀类—用于介质超压时的安全保护。包括各种类型的安全阀。

分配用阀—用来改变介质的流向,起分配作用。如三通旋塞、三通截止阀。

阻气排水用阀—留存气体,排除凝结水。如疏水阀。

(三)阀门按压力分类:

真空阀—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阀门。 低压阀—公称压力PN 小于1.6MPa的阀门。 中压阀—公称压力PN 2.5~6.4MPa的阀门。 高压阀—公称压力PN10.0~80.0MPa的阀门。 超高压阀—公称压力PN大于100MPa的阀门。

(四)按介质温度分类: 高温阀—大于450C的阀门。 中温阀—120C≤t≤450C的阀门。 常温阀—-40C≤t≤120 C的阀门。 低温阀—-100C≤t≤-40 C的阀门。 超低温阀—小于-100 C的阀门。

(五)按阀体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阀门—如碳钢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合金钢阀门、铸铁阀门、钛合金阀门、蒙乃尔合金阀门、铜合金阀门、铝合金阀门、铅合金阀门。

金属阀体衬里阀门—如衬氟阀门、衬胶阀门、衬里阀门、衬铅阀门、衬搪瓷阀门。 非金属材料阀门—如陶瓷阀门、玻璃钢阀门、塑料阀门。

(六)通用阀门分类法:

通用阀门分类方法既按原理、作用又按结构划分,可分为球阀、蝶阀、闸阀、止回阀、截止阀、节流阀、仪表阀、柱塞阀、隔膜阀、旋塞阀、减压阀、安全阀、疏水阀、调节阀、底阀、过滤器、排污阀等。

(七)按动力分类:

1、自动阀门依靠介质自身的力量进行动作的阀门。如止回阀、减压阀、疏水阀、安全阀等。

2、驱动阀门依靠人力、电力、液力、气力等外力进行操纵的阀门。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电液联动、气液联动等。

(八)按操纵方法分类:

1、手动阀门借助手轮、手柄、杠杆、链轮、齿轮、蜗轮等,由人力来操纵的阀门。

2、电动阀门借助电力来操纵的阀门。

3、气动阀门借助压缩空气来操纵的阀门。

4、液动阀门借助水、油等液体,传递外力来操纵的阀门。

(九)按连接方法分类:

1、螺纹连接阀门:阀体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与管道螺纹连接。

2、法兰连接阀门:阀体带有法兰,与管道法兰连接。

3、焊接连接阀门:阀体带有焊接坡口,与管道焊接连接。

4、卡箍连接阀门:阀体带有夹口,与管道夹箍连接。

5、卡套连接阀门:与管道采用卡套连接。

6、对夹连接阀门:用螺栓直接将阀门及两头管道穿夹在一起的连接形式。

二、阀门型号

阀门型号通常应表示阀门类型、驱动方式、连接形式、结构特点、公称压力、密封面材料、阀体材料等要素。阀门型号的标准化对阀门的设计、选用、经销,提供了方便。当今阀门的类型和材料种类越来越多,阀门型号的编制也愈来愈复杂。我国虽然有阀门型号编制的统一标准,但逐渐不能适应阀门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阀门制造厂一般采用统一的编号方法;不能采用统一编号方法的,各生产厂可按自己的情况制订出编号方法。

1、阀门类型代号类型

安全阀 蝶阀 隔膜阀 止回阀 底阀 截止阀 节流阀 排污阀 球阀 疏水阀 柱塞阀 旋塞阀 减压阀 闸阀

代号 A D G H J L P Q S U X Y Z

2、传动方式传动

电磁动 电磁-液动 电-液动 蜗轮 正齿轮 伞齿轮 气动 液动 气-液动 电动 手柄 手轮

代号 0 1 2 3 4 5 6 7 8 9 无代号

3、连接型式连接方式

内螺纹 外螺纹 两不同连接 法兰 焊接 对夹 卡箍 卡套 代号 1 2 3 4 6 7 8 9

4、结构型式

每种阀门的结构型式都不同,请点击下面相应的阀门结构型式编制方法

闸阀结构形式 代号 明杆 楔式 弹性闸板 0 刚性 单闸板 1 双闸板 2 平行式 单闸板 3 双闸板 4 暗杆 楔式 单闸板 5 双闸板 6 平行式 单闸板 7 双闸板 8 安全阀结构形式 代号 弹簧 封闭 带散热片 全启式 0 微启式 1 全启式 2 带扳手 全启式 不封闭 双弹簧微启式 3 微启式 7 全启式 8 带控制机构 全启式 6 脉冲式 9 杠杆式 5 减压阀结构形式 代号 直接作用波纹管式 1 直接作用薄膜式 2 先导活塞式 3 先导波纹管式 4 先导薄膜式 5

5、密封副材料材料 锡基轴承合金 (巴氏合金) 搪 渗氮钢 18-8系 不锈钢 氟塑料 玻璃 Cr13 不锈钢 衬胶 蒙乃尔合金 尼龙塑料 渗硼钢 衬铅 Mo2Ti 不锈钢 塑料 铜合金 橡胶 硬质合金 阀体直接加工 代号 B C D E F G H J M N P Q R S T X Y W 当密封副的密封面材料不同时,以硬度低的材料代号表示。

6、公称压力数值用阿拉伯数字直接表示,它是MPa的10倍

7、阀体材料阀体材料 钛及钛合金 碳钢 Cr13系不锈钢 铬钼钢 可锻铸铁 铝合金 18-8系不锈钢 球墨铸铁 Mo2Ti系不锈钢 塑料 铜及铜合金 铬钼钒钢 灰铸铁

代号A C H I K L P Q R S T V Z 灰铸铁底压阀和钢制中压省略此项

举例:Z543H-16C伞齿轮传动法兰连接平板闸阀,公称压力1.6MPa,阀体材料为碳钢

阀门的命名

阀门的名称按传动方式、连接形式、结构形式、衬里材料和类型命名。但下面内容在命名中均予省略:

(1)连接形式中:“法兰”。 (2)结构形式中:

a:闸阀的“明杆”、“弹性”、“刚性”和“单闸板”; b:截止阀和节流阀的“直通式”; c:球阀的“浮动”和“直通式”; d:蝶阀的“垂直板式”; e:隔膜阀的“屋脊式”; f:旋塞阀的“填料”和“直通式” g:止回阀的“直通式”和“单瓣式”; h:安全阀的“不封闭”。

(3)阀座密封面材料中的材料名称。 来自网络

第二篇: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 五言、 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 新诗(或称白话诗)

第三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描写)

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描写)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能从描写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 2 、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

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描写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

学习难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并结合诗句简析及表达效果

一、真题再现

1、(06年)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1)题:除“又”字外,还应注意“却”“相望”“天涯”等。第(2)题:教材中采用类似写法的诗文不在少数,比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等。

答案 (1)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3)前一句实写,后一句以虚为主,两句虚中有实。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在这明白如话的笔墨中,洋溢着家的温暖,爱的馨逸。语言朴素平实,情真意切,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2、(10年)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二、知识积累

熟悉古诗中常见的描写手法

1、正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第

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杨柳的娇美形态。又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

2、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3、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左等右等,朋友还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百无聊赖之际,便自娱自乐,一个人摆棋谱玩。一个“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4、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描写景物的角度是多样的,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6、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多角度描摹。(绘形、绘声、绘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7、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诗:“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里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等都是在渲染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以表达离别时伤感的气氛。

8、烘托。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用千古风流人物来衬托周瑜,突出了周瑜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反衬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反衬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动静结合。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有动态的描写,也有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笔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苍青的松树上,落下斑驳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

10、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如: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2 (4)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这种写法与前一种似同实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对方进行设想,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种设想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的。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从对方着笔的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

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写。通过 “行人”设想他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方法点拨

1、区别几组概念: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与“衬托”的区别在于:“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渲染和烘托 的区别: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2、解题提醒

(1)艺术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有时候,阅读诗歌时,不确定是哪一种手法时,要从题干和诗句中找答题方向,若锁定为描写手法时,则再进一步去比较后选择。

(2)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 (3)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

四、当堂演练

1、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白描)

(2)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动静结合) (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虚实结合) (4)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反衬) (5)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

2、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解题思路:先分析细节的具体内容,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 答案示例: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3.(新课标全国卷Ⅱ)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4、(天津卷)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ƒ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ƒ 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五、本节课有何收获?

六、课后作业

1.(重庆卷)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辽宁卷)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工,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閒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3、一轮资料: P118 T

1、

3、

6、7

第四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教案定稿)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时能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 2 、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

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描写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

学习难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并结合诗句简析及表达效果

一、课堂热身

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哪种艺术技巧

1.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借代) 2.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衬托)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 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反衬) 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借喻)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 8.澄江如练,碧峰孤拥。(化用)

9.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视听结合) 1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言志)

1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声衬静、动静结合) 1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 13.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组合) 1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实结合)

古人说,作诗无外乎情景二端,那么,诗歌中的情是怎样抒发的,景又是怎样写的,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诗歌鲜明生动,从而感染读者。为实现这种目标,而采取的这种方法和技巧,其实就是艺术技巧。

二、知识积累

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说明 抒情 描写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互文等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用典、化用、联想、想象、象征、叠词等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铺垫、过渡、照应、抑扬、层层深入、重章叠唱等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

描写:1.意象组合2.动静结合3.虚实结合4.正侧结合5.点面结合6.以乐景写哀情 7.白描(粗笔勾勒)和细描(工笔)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三、当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朗读诗歌、分组讨论,每组请一位同学回答。

水龙吟 咏月 晁端礼①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②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

注:①晁端礼:北宋词人。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②九衢:指御街。

简析上阙“九衢”以下六句的写景特色。

明确:①俯视、仰视相结合。词人向下看,九衢上残雪斑驳;向上看,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

②嗅觉、视觉相结合。夜风送来梅花清香,池塘表面的冰已经融解。 ③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描摹出元宵佳节前的自然美景。

④融情于景。九衢上的残雪斑斑驳驳,天空中的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词人这清净、洁白的世界里,胸襟自然为之一畅。接着夜风送来梅花的清香,池塘表面上的薄冰已经融解。这些景物上都被词人抹上了一层感情色彩,仿佛是他的心灵附着这些景物上,他那因酒而病的身躯与心灵自然景色的陶冶中,渐渐轻松了,开朗了。 ⑤远近结合。

赏析:起首二句先把词人可悲的身世揭示出来。“京洛风尘”,语本晋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此处盖喻词人汴京官场上的落拓不遇。“病酒”,谓饮酒过量而身体不适。词人由于政治上不得意,常以酒浇愁。可是酒饮多了,反而沉醉如病。官场失意,酒病缠身,境况可谓惨矣,复着以“无人问”三字,其羁旅漂零之苦,尤为难堪。

此词开门见山,句句写实,与一般长调大异其趣。接下来,词人的视线从住处的窗口向外探视,无边夜色,尽入毫端,化实为虚。一下子,词境变得空灵了。词人写道:九衢上的残雪斑斑驳驳,天空中的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词人在这清净、洁白的世界里,胸襟自然为之一畅。接着夜风送来梅花的清香,池塘表面上的薄冰已经融解。这些景物上都被词人抹上了一层感情色彩,仿佛是他的心灵附着这些景物上,他那因酒而病的身躯与心灵自然景色的陶冶中,渐渐轻松了,开朗了。此刻,他不仅想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不仅感受到春天的信息已经来到,而且他的思绪也回复到往年醉酒听歌的快乐生涯。“南楼”,指冶游之地:“西城”指汴京西郑门外金明池和琼林苑,都是北宋时游览胜地。这里以对仗的句式强调当年的豪情胜概。特别是“都不管、人春困”一句,以口语出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更见其豪情万丈。

过片又写目前衰颜,从上片歇拍的豪情收回来,与起首二句遥相映射。“潘郎双鬓”,谓两鬓已生白发,语本潘岳《秋兴赋》:“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屈指”二字是起点,点明词人是算计,以下都是写算计中的思维活动。词人不仅惊觉自己早生华发,而且联想到对方如今愁苦的情绪,于是深感她的形容应该已经消瘦。“多应”二字,表明这是想象和狡滑,而一往深情,皆寓其中。以下三句,是这种感情的延伸。“马上墙头”,语本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至此,方正面点出词人昔日曾与一位女子邂逅。但无情的岁月凋谢了彼此的容颜,即使相逢恐亦不敢相认,言之不胜伤感。款款深情娓娓道来,情韵悠然相生,笔锋收纵自如。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结尾三句,设想对方凭阑凝望,罗襟揾泪。此处全用情语作结,却收到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运用移情手法,词人晁词把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感慨化作盈盈泪水,风格纤弱。揾者,拭也。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朗读,教师疏通诗句含义,学生口头回答。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两首诗的结尾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赏析。

陈诗结尾两句间接抒情。在严酷的背景下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但是却见不到吹笛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表达了对从军将士不畏严寒、为国出征精神的赞美。

杨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陈诗译文: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注释:

① 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 横笛:笛子。

③ 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

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

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

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现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杨诗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①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②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③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④ :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⑤ 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四、方法总结

通过以上两首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考查,通常以下面几种形式的题目出现。(投影)

1、熟知关于“艺术技巧”的各种不同提问形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6)请简要分析某句的艺术效果。

虽然提问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或表达情感,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两道题目的答案,来归纳一下这一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如何分步解答。(投影)

2.熟练掌握“艺术技巧”类问题解题“三步骤”。(学生讨论、归纳得出) 1)明技巧。即说出用的是什么手法。

2)阐运用。即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

3)析效果。即说出这种手法有怎样的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提醒

(1)艺术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有时候,阅读诗歌时,不确定是哪一种手法时,要从题干和诗句中找答题方向,若锁定为描写手法时,则再进一步去比较后选择。

(2)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 (3)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

下面我们再来按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投影)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春 梅 晁冲之1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2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3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1.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2.东君:司春之神。 3.玉堂:指华贵的宫殿。

上阕写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梅怎样的品格?

明确:对比、衬托(明技巧)。用修竹来衬托梅的品质(阐运用),写出了梅花孤傲的品格(析效果)。

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明技巧)。“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正面写出梅的孤洁瘦淡;“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侧面写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阐运用)。写出了梅花坚强的品格(析效果)。

化用。(明技巧)化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àn),竹外一枝斜更好。”(阐运用)写出了江梅的孤洁瘦淡。(析效果)

词语注释

①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息”,“汉家宫额涂黄”句,调名来于此。

②向竹梢二句: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此处化用其意。

③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 ④塞雁:边塞之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 ⑤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⑥玉堂:指豪家的宅第。古乐府《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何似:哪里比得上。

⑥ 付他谁:即向谁诉说。 ⑦ 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白话译文

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作品赏析:

词虽长调,其寄意却单纯,只就梅之品性孤高与环境冷落两方面反复写来,其情自深。 首句“潇洒”二字状梅品的清高,概尽全篇。“江梅”可见是野梅。又以修竹陪衬写出。盖竹之为物有虚心、有劲节,与梅一向被称为岁寒之友。“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极写梅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须扶持,以下二句就势写梅之不得于春神,更为有力:“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叫伯春寒、轻失花期”。因燕子在仲春社日归来,其时梅的花时已过,故云。一言“东君也不爱惜”、再言燕子“无情”,是双倍的遗憾。“惟是有”一转,说毕竟还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其词若自慰,其实无非憾意,从叫唯是有”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同一意念,妙在说来富于变化。同时,这几句词笔挥洒而思路活泼,盖“燕雁与梅不相关,而挽入,故见笔力”(《独醒杂志》卷四)。

林逋咏梅名句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下片则化用以写在野的“江梅”的风流与冷落。唐人咏梅涛云:“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薛维翰《春女怨》)这是“玉堂”所本。过变三句言“清浅小溪如练”,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在村野(“茅舍疏篱”),似胜于白玉堂前。以问句提唱,紧接又一叹:“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故人”即指林逋,此渭“梅妻鹤子”的诗人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横斜”之诗竟成绝响。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动,没有人赏。(“分付他谁?”)不过“孤芳”自赏而已。仍以问意提唱,启发末二句,言孤芳自赏就孤芳自赏罢:“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这里“空自倚”三字回应篇首,暗用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句意,将梅拟人化,意味自深。

五、本节课有何收获? 回顾:艺术技巧分类

及解题步骤

六、课后作业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与前三句相比,末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前三句叙事写景,饱含感情,但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明志,直抒胸臆,将惜别之意上升到顶点,点明别情。

2、一轮资料: P80 2.3.5

第五篇:浅谈诗歌的几种表达方式(范文)

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全诗都用比喻的方式来表情达意。这一点最容易,基本所有的诗歌作者都用过这种方法。举例说明。

1《仿佛,一缕轻柔的风》

仿佛一缕轻柔的风

飘进了周而复始的模式

是从太阳里飞来的吧

不然,怎会熨烫我的思绪

不想相信忧郁的眼睛

空灵的情绪

凝固了一段长长的历史

轻柔的风是一把利剑

斩断了严冬

把春心留给了大地

风啊,你吹皱的何止是一场春梦

茫茫爱海,再不会有孤独和寂寞

只怕玫瑰的花瓣太弱啊

锁不住天马行空的飘逸

这首诗完全是用比喻形式来写的,诗人把爱情的到来比作轻柔的风,它来了,独孤寂寞的人便可以除去严冬。比喻法是所有的诗句都围绕着喻体来写。这首诗所有的句子都围绕风以及风的参照物来写。如果开始用比喻,后来把比喻抛到一边,就失败了。整首诗就不美,不含蓄。

2,借物抒情法。

先看一首诗。

《南飞的燕子》

就这样

你悄悄地去了

灰色的天幕下

盘旋着,盘旋出

涟漪般痛苦的记忆

你去了

疲惫地去了

茫茫北方

都冷漠地看着你

曾经,让所有的爱

在跃动的灵魂里发酵

酿造出一把锋利的剪刀

为北方,为大地

裁出一张透明的新绿

南飞的燕子啊

假如我用紫色的灵魂

为您抛洒

一片玫瑰色的花瓣

你能停下来吗

这首诗选择的意象是燕子。在这里需要对意象作一个解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叫物象,这些东西一旦写入诗中,带上了诗人的感情,那么,它就叫意象了。燕子孤独寂寞地离开了北方,它曾经把爱给了北方,为北方添了浓浓的绿色,如今,没有人关注它,它一个人孤独地痛苦地默默地离开,没有人为它送行,没有人对它感恩。诗人发现以后,立即同情心涌动,他要用自己的爱留住燕子,不让它再孤独寂寞,温暖它冰冷的心。很显然,诗中的燕子写的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类人,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给别人很多幸福与快乐,可是,没有人看到他们,没有人感激他们,最终伤了他们的心。诗人借助燕子,抒发了自己对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的同情,表达了自己博大的爱。

借物抒情的诗歌,要选择能够抒发你要抒发的感情的那个物,这个物要有美感,要具备你要抒发的感情的那些特点。写起来还要注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等特点。比如,诗中的燕子就很美,它在空中飞翔时很有诗情画意,古人不知有多少人借助它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尤其它那剪刀般的尾巴,更让诗人青睐。诗人选择它就很好。因为诗人容易把它飞翔时的情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灰暗的天空中,一只燕子孤独地,疲惫地飞着,一步一回头。我们也看到另一幅画面,那就是春天,燕子来了,它给北方大地带来了美丽的春色和呢喃细语。诗歌的最后一节,仍然是一幅画面,无数玫瑰花瓣从空中飘洒下来,一对恋人流泪眼对流泪要,伤心人对伤心人。所以说,这样的意象很容易描绘,更容易抒情。

选择意象要选择有动感的,有色彩的,有声音的,有形状的,可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具备“五味”的意象。

当然,尽可能避开人们写烂了的意象。即便选用人人都写的意象,也要挖掘出独特的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好。创作必须“人人眼里有,人人笔下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顺丰代收货款服务协议下一篇:书法协会学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