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平台经济法论文

2022-04-1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管类专业平台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不断扩招,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是解决当今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以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调研数据出发,结合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经管类大学生自身特点,阐述如何使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为自身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经管类专业平台经济法论文 篇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摘要】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和教育在不断的融合过程中,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利用互联网来开发和构建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当前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各方面共同努力和促进之下,其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在专业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阶段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这一主题,先简单说明当前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不足,后重点分析强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经管类;网络教学资源

引言:现阶段我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经常性开展线上教学,另一方面依托我国现阶段各种先进的智能化工具的信息技术,为线上教学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现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受其影响,其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

一、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不足

(一)教学资源数量明显不足

按照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各个不同学科的建设并不完全均衡,就以经管类专业来分析,现在各个平台所有的各类教学资源并不能满足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需求,而且其资源建设的相关种类也十分有限。在构建网络教学资源的时候,其中教学大纲教案,或者是一些纸质性的资料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其他更为先进和更受欢迎的慕课、微课、音频类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则较少,不能满足混合式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资源的质量不高

你现有的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逐步的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并且依托网络技术而建设的教学资源也缺乏多媒体技术具备调动多个感官的特性,其教学资源的生动性和多元性并没有完全凸显,并且相关教学资源的更新也不够及时充分。为混合式的线上线下教学可以提供的教学资源质量比较低下哎,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适应性不强

现阶段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的层次性明显不足,因为大部分的网络教学资源是由一些高校进行建设的,在选择教学网络资源和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不能切合所有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因为不同的高校自身的差异性还是较大的,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生源的实际来源方向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由部分学校组织建设的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并不能适应所有高校的教学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其适应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其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中可以取得的成效也不尽相同。

二、措施

基于现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教学的必然趋势,虽然其专业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不足,但是也需要针对现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加强经管类专业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保障经管类学生在线学习的质量。

(一)进一步深化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

由于当前现有的经管类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存在不足,真正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的数量较少,并且这适用性较差,因此为了满足现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求,需要在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同故事也需要进一步的丰富教学资源的种类和素材。另外由于经管类的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有较多的教材素材,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这一特点,发动和组织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并且对各种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相对应的整理和归档,然后将整理完的各类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经管类学生选择下载自己想要的资源。另外,也需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一边更新一边完善建设,始终立足经管类教学的实际需求,保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用性和满足教学实际的需求。

(二)分批次的推进官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各个普通的专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基础性建设,因此在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分批次的开展规划,同时还需要明确每一批次规划建设中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做好指导性的工作,有助于推動经管类专业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新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可以利用的时间较少,但是需要完成的任务却较多,因此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充分参与建设的,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从而加速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据现阶段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其网络资源建设中的重点在于视频教学资源和云教材的建设,因为开展线上线下式的混合教学,其教育资源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教学的目标的时候,也需要充分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计教育方案,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视频资源,从而提升线上线下是混合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样也是一个动态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反而是会根据教学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从而实现最优化。因此的开展经管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构建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充分依托现在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突出经管类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而找出教学中所存在的具体不足并且加以改善,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可以得到稳步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可知,发展和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教学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促进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现阶段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合作和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才可以不断的提升其资源建设的质量,满足现阶段教学的实际需求,确保经管类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斌,石永明,蔡进.高校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学,2021,(09):72-74.

[2]常远.试论基于慕课平台视角的经管类专业教改[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1,(02):23-27.

[3]彭良英.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商业经济,2021,(05):185-187.

作者简介: 1.李海霞(1980.10-),女,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区域经济

2.康艳宁(1981.08-),女,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李海霞 康艳宁

经管类专业平台经济法论文 篇2: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不断扩招,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是解决当今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以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调研数据出发,结合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经管类大学生自身特点,阐述如何使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为自身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学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而经管类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份子也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生创业军团当中,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与市场经济活动密切联系,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市场营销、会计、金融、税收、经济法等多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创业基础。因此,认清经管类大学生创业重要性,分析经管类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缓解经管类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大学生的就业人数迅速增加,而伴随着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所需岗位有所减少。目前,中国已处于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态。尤其是经管专业大学生占据着毕业生人数的较大比重,毕业人数逐年递增,而社会各行业对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没有同步扩大,造成经管类就业压力远远大于其他专业,供求矛盾难以解决。加之经管类专业本身属于软科学,缺乏技术性,无法直接转换为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上,其就业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凸现。因此,开展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以达到缓解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2.推动经管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

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让学生构建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拥有较为广泛的知识背景,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类学科知识。因此,在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将创业教育理论与原有经济管理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和融合,打破以往单一的知识壁垒,推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促使学生在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优化整合各类知识,将自身的创新思维融入到现实的创业实践中。由此,学生的创新素质将得到培养和发展,创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将得以提高。

3.培养具备创业能力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中国目前的企业管理水平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晚,经验少,中国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者的水平。这使得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急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急需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必须在创业中锻炼成长。高校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以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为打造新型的企业管理者搭建了平台,创业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全面提高了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其成长为未来合格的企业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创业实践活动还能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应对挫折的创业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准备条件。

4.利用学科优势促进创业教育的需要

创业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开创型个性得到开发和提高的过程。创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高层次创业人才的有效渠道,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提升。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克服学历教育的局限性,经济管理类教育有必要引入创业教育,使二者有效衔接,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加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更强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关系密切,其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均需掌握的经济、会计、管理、金融、理财、税法、经济法等学科知识,许多是创业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他们具备较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比如《财务管理》、《现代商务》、《经济法》等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市场分析、定位和企划知识,资金的筹集方式和使用以及投资理财知识,拥有分析市场销路和运作风险管理,以及进行商品销售、账款核算、记账、税务登记的能力,懂得如何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经营管理、雇员招聘与成本核算与业绩评估等的一般常识,这些都将成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有助于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调查分析

采用抽样问卷调研法,以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有效收回358份),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行调查。其中:工商管理专业80人,工程管理专业60人;会计学专业80人,财务管理专业60人;市场营销专业60人,国际贸易专业60人;大一80人、大二80人、大三120人、大四120人。问卷从经管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创业教育认识、学生自身应具备的基础技能、知识结构、具体实践经验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

1.对创业认识不够,创业意识淡薄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21.79%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40.5%的人没考虑过创业教育的事情;26.2%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在提及高校创业教育情况的时候27.37%的人认为部分高校有创业教育活动,但影响力不大;选择不了解和没有相关活动的人分别占32.4% 和 40.23%;6.2%的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情况非常好。由此可以看出,创业教育在大学的普及程度很不够,影响力也差得很远。

关于“创业概念、创业兴趣”的调查中,有39.6%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个过程,26.5%的人认为开办一个公司,36.4%的学生认为开创一份事业,56%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干工作,错误认为创业是自己在某个方面上获得成功,而不是把创业看成是一个过程,这与创业准确概念有很大差别。28.7%经管类大学生会考虑自主创业;45%的大学生选择了从没考虑过自主创业;26.3%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思考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经管类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对创业的自主能动性。

2.专业技能不强,知识结构单一

关于“现有知识技能是否能满足创业需求”的调查中,72.7%的大学生认为自身技能和知识储备不足,专业功底不扎实,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基本满足的只占 12.3%。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基础技能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要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每一位经管类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它是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求职成功的基础保障。

调查中,有37%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了解狭窄,毕业学生千人一面,没有相对较为突出的技能水平。广博的知识基础是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要素,经管类大学生不但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保障,还需要有现代科学、艺术、法学、哲学等知识作为依托,塑造成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复合型人才。

3.创业实践不足,缺乏实际检验

在“获取创业知识途径”的调查中,选择老师授课的有22.73%,选择活动训练的有34.58%,选择亲身实践的有42.69%这充分说明了经管类专业学生希望在亲身的实践中得到锻炼。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沿袭高等教育中的重理论、重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致使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又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许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实践仅仅停留在模拟操作上。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所学习的理论和实际工作难以接轨,使得经管类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很多不利影响。

4.创业资金匮乏

在调查问卷中,有43.7%的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大难题。绝大多数学生的初始资金来源于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和经营所得的积累,或者通过银行贷款等途径获。创业启金的拥有量非常有限。据调查统计,学生创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很多人有创业意向,但是缺少启动资金,只能望而却步。应该说,高校毕业生具有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敢想敢干的特点,但由于年轻,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贷款时可供抵押的财产,无法开始创业之路。

三、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1.增强创业教育理念引导

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中明显地看出,高校并没有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多数经管类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所理解的创业是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可以赚钱的事情,或者是在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去开创一份事业。高校要确立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将创业教育纳入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指导课程,引导经管专业学生关注创业教育,重视创业。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创业相关概念、内涵和特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创业,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自身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明确自己的创业动机,提高创业意识和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创业的内涵,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2.注重创业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1)加强经管类大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兼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习。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专业基础。具体来说,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具备扎实宽厚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如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金融学、经济法、国际贸易等。鼓励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融合,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经管类大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与商品生产、技术研发等相关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社会沟通、创新能力提升等相关知识,掌握各类知识的发展动态,并及时将其补充到自己的知识领域中。(2)将经管专业教学计划与创业管理相融合,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设计。在课程设置上,针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应将创业教育融入系统的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创业过程一般涵盖创业构思、战略决策、资本筹集、企业注册、市场营销、团队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层面,与之相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从创意思维拓展、创业知识体系、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等几个层面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归类,针对不同层面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最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扩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其实践能力。首先,提高实践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ERP沙盘创业实训等模拟实践活动来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其在具体的实践中熟悉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创业的综合能力。其次,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低年级学生可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座谈和交流,对高年级学生可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就业实习,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实践。最后,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共建,校企联合,探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使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习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完善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就业水平,为以后的创业打好基础。

4.提供金融支持

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一是政府政策支持。通过一些税收减免政策,大学生创办公司的相应申办手续的简化政策等给予大学生创业者一些真正的帮助和扶持;二是社会资金支持。各银行与社会贷款机构降低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贷款审核门槛以及贷款利息,出台一些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并鼓励更多企业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帮助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三是大学生创业者自身要提高对资金的管理以及统筹规划能力,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不畅等财务难题。

参考文献:

[1] 许宁,刘培培.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其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2,(11).

[2] 王如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3,(2).

[3] 黄敬宝.北京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人才,2010,(7).

[4] 沈晓敏.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5] 陈振辉,陈雅檀.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

[6] 朱柏青.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石岩 刘洋

经管类专业平台经济法论文 篇3:

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基本知识从事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课程。新建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目标体系不完整、手段趋同化、基础理论偏废、内容设计不连贯等问题,须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贯通经济学与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推进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经济纠纷的水平和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但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做法,重理论模型和数学推导,轻运用和实践,这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管理类专业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教材的选用不当

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基础》教材的选用上大多都参考经济学专业,因为經济学专业选用的教材更权威,但都忽略了它的适用性。国内经济学专业普遍选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该教材相对比较成熟,内容也比较完善,也是国家级教材,在业内的认可度也很高。但是这套教材内容较多,案例偏少,且涉及很多高数知识,对应用型普通高校的非经济专业的学生来说偏难,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没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积累,学起来很困难。因此,该教材的适用范围有局限性。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用本校教师自编的教材。这类教材多为拷贝其他教材的内容,杂乱无章,不够系统,不够严谨。

(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彻底扭转

目前,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经济思想层出不穷,原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身处信息时代的21世纪大学生而言,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但是,许多地方高职院校在《西

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绝大多数任课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三)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深层次研究,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和发展

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经管类人才的地方高职院校,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近年来,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对原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固步自封,迷信

权威,不求变革的情况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与经济学的开放性、发展性背道而驰。

二、经管类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注重能力训练

要改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需要应用型高校在教学环节上注重能力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社会实践比重,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边学边练,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在教学方法上,改变由教师全程授课的形式,可以尝试课前“3分钟”学生演讲式交流,让学生上课之前,做好课程总结,并以演讲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选取热点时事进行命题演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这种演讲即训练了学生搜集资料、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也锻炼了听者分析和辨别的能力。知识不仅要记住、领会,更要吸收其精髓,变成自己的想法,再把它表述出来。

(二)采取“三结合”的多样化考(测)试和能力测评方式

目前各高校经管类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法主要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测评手段,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教与学的状况,更达不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针对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技能培养的要求, 项目教学可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强化理解理论和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实行全程化考核,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答案表现为多元化、开放式。

(三)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

第一,结合国内经济或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来讲解经济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经济理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例如:要求学生阅读并参考学术权威的研究成果,独立思考,分析和模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二,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为学生构建一个调研平台,以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邀请本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经济理论或者实际经济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给学生创造与学术大家、企业大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亲身感受名人名家的思想。第四,邀请当地政府部门首脑或发展改革部门的职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加深对经济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三、结语

改革新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可有效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通过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贯通经济学与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形成经济学课程+经济法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为经济法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教学研究平台,以推进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经济纠纷的水平和能力。由于在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纷纷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所以,应用型高校应努力在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创新,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有现代经济学思维的管理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作者单位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丁晓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