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特殊感染的处理

2023-04-06

第一篇:手术室特殊感染的处理

手术室特殊感染 处理原则

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厌氧菌感染的处理原则

1、设专用隔离手术间,应位于远离其它手术间且是距手术室入口较近处,设备简单适用。

2、挂“隔离手术牌”,拒绝参观,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出入,手术人员采用清洁刷手法。

3、巡回护士设2名,分别在手术间内外供应。

4、巡回护士(内)的手不得有破口,并戴手套、着隔离衣裤,穿高筒靴。

5、手术间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再需物品由手术间外巡回护士递入,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6、手术间外应具备以下物品 ①洗手用的0.1%过氧乙酸溶液一桶。 ②手术后更换用的洗手衣、裤及手术鞋。 ③包污染敷料用的污衣袋或大单及塑料袋。 ④封闭门窗用的浆糊、纸条。 ⑤过氧乙酸溶液、量杯、电炉。

⑥接送病人使用感染手术专用推车,推车使用一次性大单,每人/次一条,用后与手术间的感染性废弃物一并(注明特殊感染标记),术后焚烧。

7、手术后处理

⑴敷料:使用的一次性敷料及纱布、纱垫等小敷料,手术后焚烧。 ⑵器械:用20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作用30分钟后,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关节、缝隙处应彻底刷洗后流水冲净,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二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消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严格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器和运送工具每日清洗消毒,遇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

⑶手套、吸引器管、吸引器内袋焚烧。

⑷手术鞋浸于0.5%过氧乙酸溶液内消毒(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

⑸吸引器瓶及地盆内液体应配成2%过氧乙酸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⑹手术间地面用1000mg/L~2000mg/L二溴海因消毒剂作用30min,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手术间台面、凳子等物品表面用有效溴或有效氯1000mg/L~2000mg/L作用30min消毒,手术间墙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000mg/L~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50ml/ m2~200ml/m2。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高即可。

⑺送病人用后的手术车推至手术间,用0.5%过氧乙酸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平车上的被子、单子等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⑻切除的组织及坏死肢体等放双层塑料袋内贴上感染标记,送焚烧。病检组织在盛放容器外醒目处贴上感染标记,送病检后焚烧。

⑼手术间空气用过氧乙酸1g/ m3计算,加热蒸发,相对湿度为60~80%熏蒸时间2小时。

⑽手术人员出手术间时将隔离衣、裤、口罩、帽子、鞋脱于手术间,过氧乙酸洗手后方可离去。

⑾手术间开封后彻底打扫卫生,并做空气培养。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丙肝及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手术处理原则

一、术前

1、手术间挂隔离手术牌,拒绝参观,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出入。

2、手术间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再需物品由手术间外巡回护士递入,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3、巡回护士尽量设2名,分别在手术间内、外供应。如为急诊手术或人员不够时,外出时必须要更鞋或脱鞋套,脱隔离衣,脱手套。

4、手术间外备隔离车,上层为备用敷料,隔离衣,大单,鞋套,下层放消毒液。

二、术中 参加手术者一律戴双层手套,防止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伤及皮肤。

三、术后

1、一次性敷料焚烧,用双层大污物袋封口,贴上黄色感染标识后,送焚烧。

2、器械选用用清水冲洗,再用,二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

3、手术间空气消毒1小时。

4、空气消毒后再处理手术间物品,彻底打扫卫生,检查补充器械车,放指定处。

5、体位架及体位垫,手术推车,手术床、脚凳、输液架、头架、托盘等,用2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溶液擦拭。

6、吸引器瓶内倒入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浓度,吸引器,内袋,吸引器管,手套等焚烧。

7、手术室地面由专用拖把用2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溶液擦拭。

HIV/AIRS病毒的处理原则

1、一般要求同气性坏疽处理。

2、应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必要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等,体液大面积喷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3、禁止参观手术,挂“隔离手术”牌,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手术期间,工作人员尽量避免外出取物,必要时可由他人负责传递。

4、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做抗-HIV筛查;急诊手术术前抽血送检,手术均安排在隔离手术间。

5、手术中取下的病理组织、标本应置于密闭容器或双层黄色塑料袋内,注明感染标识,专人送至病理科。

6、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术后焚烧。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切开引流的处理原则

1、用过的器械,按感染手术器械分别采用物理或化学消毒方法处理,消毒选用洗净消毒装置或超声清洗装置,煮沸80~93℃40分钟或选用500mg/L~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泡30分钟(金属器械须加防锈剂),使用专用盛器,用后消毒。

2、手术应使用一次性敷料,与术中使用的纱垫、纱布等感染性废弃物,一并用黄色袋装好,焚烧。

3、手术间空气消毒大于1小时。

4、当地面受到污染时,采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

5、当物体表面(如墙面、台面、凳子等)受到污染时,用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洗或喷雾处理。

6、吸引器内袋焚烧,吸引器用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

第二篇:特殊感染手术配合流程图

术前准备流程安排到感染手术间,开启负压洁净系统

术中配合流程

术后处理流程

转出手术间内非手术所需物品,准备手术用物 准备转运车,人员着装准备一次性无菌隔离衣护目镜鞋套、一次性防护衣室内巡回护士按工作流程做好术中护理,室内人员术中不得离开该手术间 室外巡回护士传递室内手术所需物品 按流程完成洗手护士工作,并做好自我防护,防止锐器伤 一次性器具、物品黄色塑料袋双袋分层密闭封装贴红色标注转运焚烧可回收手术器械黄色防渗漏袋及密封箱双层密封装贴红色标注感染性疾病名称TSSU/CSSD按规范处理地面、墙面、物体表面1000~2000mg/L“84”消毒液擦拭清水擦净。清洁工作完成后,洁净空调系统自净30分钟后关闭空调

第三篇: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

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明显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了病人的

预后,还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从手术室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1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1.1患者方面

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患有基础疾病的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可造成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过度肥胖的患者因体壁脂肪组织过多,使手术切口过大,均易造成切口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耐药菌株在患者体内定植就越多,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危险性。 1.2手术方面

1.2.1备皮方式及时间

按照传统的术前准备,是在手术前一天剃毛,因为剃刀容易划伤皮肤,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增加了较深皮肤层细菌的定植,且在备皮后不做常规清洗,术后易发生感染。 1.2.2手术室环境因素的影响

空气污染是术中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来源,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1]。另外有有报道若手术室温度<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低温,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温的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20%左右[2]。 1.2.3手术时间过长

有研究表明手术时间每增加1h,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45倍[3]。手术切口的细菌30%是由于手术室中的细菌直接落入引起的,时间越长落入切口的几率和数量就越多,术后感染率也

1.2.4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灭菌不达标

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不规范,未按要求使用压力蒸汽灭菌,仍采用化学浸泡方法,浸泡的时间、浓度不够,使手术器械未达到灭菌的目的;使用虽经灭菌处理但已超过有效期的器械和物品,或使用虽未超过有效期但已被污染的器械,如无菌包布潮湿的器械包,均可将细菌带入手术部位而造成术后切口感染。

1.2.5手术人员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力

手术室工作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手术人员穿衣、戴口罩、帽子不符合要求;手术衣浸湿、手套破损后不及时更换;外出时不更换外出衣,使皮肤上的鳞屑、内衣所沾带的的细菌透过头发、潮湿的的手术衣、破损的手套进入手术野;咳嗽、喷嚏、呼吸、说话时使细菌排至空气中或通过飞沫直接喷出,污染手术野[4];手术参观人数过多,乱串手术间,都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 1.2.6手卫生消毒不规范 参加手术人员刷手流于形式,术前刷手步骤被简化或忽略,消毒剂仅对皮肤表面细菌起到了杀灭作用,而潜伏在毛囊内的细菌很难被杀灭,大量汗液的分泌会影响手及前臂的灭菌情况,若手套破损,细菌通过破损处污染切口,易造成手术切口感染。 1.2.7手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手术技术欠缺

手术操作过程中,有些术者操作粗暴,清创不彻底,手术创面大,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及术中出血多,遗留异物、死腔、血肿,引流不通畅等诸多因素,成为术中定植创面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导致手术切口感染[5]。 2手术室护理干预 2.1加强人员的管理

2.1.1手术患者的管理

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对可能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基础疾病要给予积极控制,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诊治。术前巡回护士应到病房检查手术区域的皮肤,备皮、清洁皮肤的时间尽可能接近手术时间,缩短皮肤准备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6]。 2.1.2参加手术人员的管理

所有手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鞋帽、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避免进入手术室,有疖肿或手部破溃者不得参与手术。严格限制手术参观人数,每手术间2~3人,参观者不得随意走动或串走其他手术间,更不准由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以防交叉感染。参观者与手术医生保持距离≥30cm,避免不必要的谈话,咳嗽、打喷嚏应将头转离无菌区,避免飞沫污染。

2.2注重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2.2.1减少手术室空气污染

手术室的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是抵抗感染因子的第一道防线。要求手术室人员严格按照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的正确划分进行工作,有效控制人流、物流,减少空气污染。空气消毒机每天于手术前后各消毒1h,连台手术需空气自净15~20min后方可使用。物品表面、地面每天用1:500的含氯消毒液、清水各擦拭、拖地两次,不同手术级别的手术间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保持手术室内正压及紧闭性,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使菌落数控制在≤200cfu/m3,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的洁净度。 2.2.2规范手术室内的温湿度 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在50~60%。在术中对患者要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温措施,防止手术时的低温而导致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3手术器械物品消毒灭菌严格把关

耐高温高压的手术器械物品一律采用压力蒸气灭菌,反之,改用低温蒸汽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特殊情况采用浸泡时,必须保证消毒液的质量、浓度、浸泡的有效时间,这也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保证。 2.4合理安排手术

合理使用不同洁净级别的手术间,根据级别不同安排不同的手术。急诊手术、污染及感染手术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连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感染手术。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又能减少感染机会。 2.5加强手卫生的管理

手术人员的外科洗手是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措施。为规范刷手、洗手行为,我们将相关刷手、洗手步骤以醒目图文张贴在洗手视线范围内,起指导监督作用,并督促检查手术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规范洗手,每月定期对手术人员的手进行细菌监测,重点加强对实习生、进修生的监测和管理。 2.6规范使用抗生素

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选择标准及用药剂量、浓度、使用注意事项,一般预防性给药的最佳时间是在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给予首次剂量,如手术时间超过4h,术中增加1次剂量,以抑制和杀灭病菌,保护正常菌群,减少术后切口的感染。 2.7无菌技术及操作规程的执行与管理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的重要条件。手术区域的皮肤消毒要正确,范围要足够。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切除感染病灶或空腔脏器前,先用纱块保护周围组织,防止液体外溢污染周围组织,污染的标本及器械要放在指定的盆内。对术中暂时不用的器械敷料要用无菌巾覆盖,用后的器械及时擦净血迹。手术人员要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发现后要立即纠正。加强手术技能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异物及死腔残留,减少术中切口感染的机会。

第四篇: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

三、手术室内设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有醒目的标志,并靠近手术室的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四、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五、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过物品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消毒或灭菌后的物品,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

六、麻醉用器具应保持清洁、及时消毒,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非一次性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一次性的用品严格重复使用。。

七、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洗手开关采用感应式。采用消毒液体皂,擦手毛巾一用一灭菌。

八、医务人员必须遵照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

九、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手术间必须湿式清洁,每周五下午为固定卫生日。

十、严格参观制度,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手术期间避免频繁开门。

十一、隔离病人手术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按照隔离要求进行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未消毒。 十

二、接送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手术废弃物品须置双层黄色并有明赤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用,无害化处理。

十四、废弃的组织、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

许昌县人民医院 二0一0年六月

第五篇: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在手术室的实施

摘要 目的 为了加深手术室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方法 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 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的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只有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手术室对感染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术室 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与医疗事故和纠纷及医疗费用密切相关。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着对病人和急危重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的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⑴。因此抓好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我院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管理力度,使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健全医院与科室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我院在创“三甲”医院时已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由分管护理的副院长担任主任,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并增设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每周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

检测,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手术室也成立了四人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一名、副护士长一名、监测员两名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督促,每周随机抽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 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增强控制感染的意识

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与短期培训,所学知识回科传授给科室医护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控制医院感染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杂志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执行,有效地控制医院的感染率。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的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树立“慎独”精神,监控工作专人负责,由护理人员定期轮转(一年轮转一次),训练、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 手术室控制感染的对策

3.1 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的对策:手术室每日及术后均需进行清洁消毒,用1:500优氯净液擦地面,台面,采用垂直层流净化手术间空气,连台手术间隔净化30分钟。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使其菌落数按百级、千级、万级手术间的标准分别控制在10CFU/m

3、24CFU/ m

3、

64CFU/ m3以内。手术室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尽最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周清洁层流手术间内的空调过滤网1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互不挪用,固定使用,用后以1:500优氯净浸泡消毒,晾晒以减少污染。

3.2 手术室物品控制感染的对策: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气灭菌的,首先进行高压蒸气灭菌。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可低温、低湿灭菌物品(橡胶类、塑料类)的最有效消毒方法。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等精密仪器,用2%戊二醛浸泡20~40分钟可达到消毒水平,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小时,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 (一般要求在1.5 %以上)⑵。

3.3 手术人员手控制感染的对策:规范洗手、刷手行为,并将相关洗手、刷手步骤以醒目图文贴挂在洗手视线范围之内,起指导监督作用,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对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批评指正,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因为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采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⑶。

3.4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

用一次性物品。

3.4.1 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灭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如遇过期、不配套、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

3.4.2 一次性物品的贮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操,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 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4.3 一次性物品的回收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浸泡在1:500优氯净液内30分钟,回收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3.5 手术后污物的处理

3.5.1 一般感染性手术(脓肿、肠梗阻、阑尾炎、开放性外伤、胃穿孔)的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用1:500优氯净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洁、擦干、上油、高压灭菌;手术后层流净化空气30分钟;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1:500优氯净液擦拭手术台血迹;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的污物配制成1:500优氯净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敷料送洗衣房处理。

3.5.2 特殊感染性手术(甲、乙、丙肝炎、艾滋病、梅毒)的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在0.5%过氧乙酸内10分钟,清水冲洗,煮沸30分钟擦干上油、高压灭菌,布类用红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用0.2%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 5%过氧乙酸刷洗,

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配制成0.5%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 理,手术间按8.1/m,用0.2%过氧乙酸喷洒。

4 小结

我院手术室的布局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由专人负责把好“三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办法与措施。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随机抽样,科室每月定期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高压物品、低温物品、一次性物品、浸泡物品)、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均在合格范围内,几年来我科室无手术感染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⑴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222 ⑵胡艳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2 ) .136^-137. ⑶罗国保,孙建良,宋秀兰,等.手术洗手消毒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宿舍卫生检查活动总结下一篇:史上最经典的电影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