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生命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先进事迹生命范文

爱让生命延续(张乐先进事迹)

爱心让生命延续

---舞阳县人民医院张乐先进事迹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一份情让我们深受感动。张乐——舞阳县人民医院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作为中华骨髓库第5564位、河南省第542位、我市第12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近日,成功为上海一名5岁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她用自己的义举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儿点燃了希望之火、传承着生命之花。

张乐同志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一名优秀的护士;生活中开朗活泼、乐于助人,是一位热心公益、积极向上,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80后”妈妈。多年来,她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而且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0余年间共累计献血1万多毫升,相当于两个正常成年人全身血液量的总和。2008年,当她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而许多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合适配型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时,就毫不犹豫的立即报名登记,留下血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正如她自己所说:“只是一伸手,就可以使一个人免于死亡、一个家庭免于破碎。虽然配型成功只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对于生命却意义重大。毕竟鲜血可以再生,生命不能重来”。

2016年1月,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告诉张乐,她与一位 1 上海5岁的白血病患儿造血干细胞初步配型成功,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张乐想都没想,当即就答应了,她的善举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张乐的丈夫张中兴受舞阳县人民医院选派远在郑州进修学习,是一名儿科医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原理都很清楚,当得知张乐配型成功后,就叮嘱她清淡饮食,加强锻炼,认真准备,以最佳状态进行捐献。接到通知第二天,张乐就赶到市区,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做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身体符合捐献条件。

张乐说:“作为一名母亲,我非常理解这名患儿母亲的心情。我希望通过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给这个孩子带来生命的希望和延续,我挽救的不仅是孩子的生命,更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同时,我也想通过这种行为,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起榜样,希望他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张乐来说也是在履行一份承诺,因为在成为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时,她就暗下决心,将来一旦和患者配型成功,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捐献。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让社会充满爱的温暖。

张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不仅将自己的生命无限地延伸与放大,更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方面作出了表率和贡献。

2016年4月13日,张乐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陪同下捐献造血干细胞,鲜血从她的身体里缓缓流出,顺着管子慢

2 慢的、一点一点地流入一旁的血细胞分离机。通过运转的机器,张乐的造血干细胞将被分离出来,收集到储血袋中,成为挽救白血病患儿生命的“救命血”。

医学专家告诉她,由于这名白血病患者才5岁,接受她的造血干细胞后,将来这名小男孩不仅和她是同一个血型,两人的性格也会十分相似。

“希望我造血干细胞不会跟患者产生排异反应,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展开,愿他早日恢复健康。”

张乐同志的模范行为让许多同事为之感动,这是一份厚重的人间真爱,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渗透着她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无限关爱。

4月13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授予张乐“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河南省红十字会授予“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荣誉证书”。随后,张乐收到红十字会转来的受助者妈妈的一封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虽然素不相识,但是您的大爱和无私奉献,给了我孩子重生的希望!也让我们全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我们全家感激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一滴水珠能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一片树叶能承载起生命的重量。张乐,平凡中孕育着真伟大,奉献中传递着正能量。

第二篇:甘用生命换甘泉—抢险救灾先进事迹

***,男,19**年12月生,汉族,19**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省**县林业局驾驶员。

1月12日夜晚,一夜雨雪漫天飘洒,铺天盖地,笼罩在黔中大地上。紧接着,气温逐渐降低,越来越低。在**县的映山红林场森林防火瞭望塔上,极端最低气温达到-10.1℃。穿着厚厚冬装的林场护林员仍感觉象只穿一件单衣那样,寒彻侵骨,冻得发抖。今年是怎么一回事,出奇的冷?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没有见象往年一样有化冻的迹象。而且雪凝不减而加,冰雪包裹着树枝树叶在加厚,电线杆子和输电线路在加粗,路面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山塘、水库成为了冰的平面,河流凝固了,这个世界好象也凝固了,灾害性气候发生了!持续几天的低温,冻雨天气,县委、县政府领导已预见到这可能是一场罕见的气候灾害,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抢险工作。

交通中断,供电中断,通讯中断„„一个接一个的灾难降落在**人民面前,大米短缺,油料短缺,燃煤短缺,供水困难!罕见的雨雪凝冻灾害,沉重地打击了人们期待新春佳节的美好心情,破坏了现有生产生活环境,甚至想要掠夺人们的生命。危急关头,县委、县政府断然一声令下,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站在了抗凝抢险救灾的最前沿,加入到可歌可泣的伟大的抗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

在灾害面前,**县林业局从局领导班子到普通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涌跃地站到了抗凝救灾的第一线,随时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场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涌现出许多不怕死、不怕苦的英雄群体和先进事迹,而**,就是那许许多多的平凡人中做着不平凡事的其中一员。

连续的凝冻,整个县城停水停电,广大群众吃水十分困难,城里各大小商店的各种桶装、瓶装水卖断了货、商品奇缺。怎么办?县委、县政府立即要求县林业局想办法,协调一切力量从**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调用山泉水供应市场,以缓解群众的吃水问题,稳定人心。

**是黔中腹地的一块绿色明珠,是远近闻名的原始大森林,地**、**、**等两县一市结合部,距**县城30余公里。***里流淌的山泉水清彻甘洌,硬度极软,是饮用水中的绝好佳品。近年来,**林业局利用朱家山山泉水的绝好品质,建起了桶装和瓶装饮用水厂供应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从朱家山到**县城,是一条50年代修筑的简易公路和一条13公里长的林区公路,全程崎岖蜿蜒曲折,傍山临沟,地势十分险峻和危险。平时天气较好时,在这条路上行车的驾驶员都是加倍小心的,一遇到雨雾天气就只能停止运输,因此,尽管朱家山的山泉水品质良好,但产量因自然气候的影响受到限制而运水的成本也较高。

由于连续不断的雨雪凝冻天气,大雪凝冻封锁了进山公路,公路两旁的许多树木倒伏在公路上,将路严严堵塞。步行进山已经十分困难了,何况还要将货车开进山去,把水运出来,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目前饮用水问题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活生存,县委书记.**亲自向林业局长***布置了调水供应市场的任务,强调有米有水、市民才不会恐慌,社会才会稳定。**深深领会了书记的良苦用心和确保民生的决策。但面对冰天雪地,险阻重重,如何冒死前行?谁敢驾车前往呢?这确实难到了这位平时坚毅果断的林业局长。经反复思量,他召集了林业局的新老驾驶员们,共同商量进山运水的方案。经反复磋商,最后决定组成抗灾抢险车队,由局长亲自带队进山运水。这时,个子矮小的驾驶员***站了出来,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党培养了我,现在党需要我,人民也需要我,就让我带头去吧!局长应当座阵指挥,不能亲自前往。”朴素的语言,坚毅的决心,不怕死的精神,让局领导感动和自豪,让同行们敬佩。在他的带着下,其他驾驶员纷纷表示愿意参加运水。局长同意了。20多名会驾驶的职工,经过一番精心准备,落实各自的任务,有的进山排除交通障碍,有的抢修机器、维护车辆,然后顶着极端低温严寒,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抢险运水之路。

说起从朱家山抢险运送山泉水到县城的经历,说起抢险运水中**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次次临危不惧的表现,同行的人们还清楚记得那悲壮动人的情景,林业局的干部职工乃至许多普通群众都由衷地钦佩和感激„„

那天,雪凝还在加剧,气温仍在下降,地面的冰冻厚度已达20余cm,汽车装载着几百桶山泉水从朱家山上缓缓下山,向县城行进,沿途山路多是悬崖绝壁,如果稍有不慎,将使人车滑下几十米深渊,后果不堪设想。承担了敢死运水任务的驾驶员***,尽管开车已有三十余年,但也从未遇到如此险恶的气候和路况。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带着防滑链的轮子仍在不停地打滑,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每到极险处,他就请随行的同志下车给他看道,然后独自一人开着装满山泉水的重车慢慢越险。

第三篇:甘用生命换甘泉—抢险救灾先进事迹

***,男,19**年12月生,汉族,19**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省**县林业局驾驶员。

1月12日夜晚,一夜雨雪漫天飘洒,铺天盖地,笼罩在黔中大地上。紧接着,气温逐渐降低,越来越低。在**县的映山红林场森林防火瞭望塔上,极端最低气温达到-10.1℃。穿着厚厚冬装的林场护林员仍感觉象只穿一件单衣那

样,寒彻侵骨,冻得发抖。今年是怎么一回事,出奇的冷?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没有见象往年一样有化冻的迹象。而且雪凝不减而加,冰雪包裹着树枝树叶在加厚,电线杆子和输电线路在加粗,路面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山塘、水库成为了冰的平面,河流凝固了,这个世界好象也凝固了,灾害性气候发生了!持续几天的低温,冻雨天气,县委、县政府领导已预见到这可能是一场罕见的气候灾害,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抢险工作。

交通中断,供电中断,通讯中断……一个接一个的灾难降落在**人民面前,大米短缺,油料短缺,燃煤短缺,供水困难!罕见的雨雪凝冻灾害,沉重地打击了人们期待新春佳节的美好心情,破坏了现有生产生活环境,甚至想要掠夺人们的生命。危急关头,县委、县政府断然一声令下,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站在了抗凝抢险救灾的最前沿,加入到可歌可泣的伟大的抗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

在灾害面前,**县林业局从局领导班子到普通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涌跃地站到了抗凝救灾的第一线,随时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场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涌现出许多不怕死、不怕苦的英雄群体和先进事迹,而**,就是那许许多多的平凡人中做着不平凡事的其中一员。

连续的凝冻,整个县城停水停电,广大群众吃水十分困难,城里各大小商店的各种桶装、瓶装水卖断了货、商品奇缺。怎么办?县委、县政府立即要求县林业局想办法,协调一切力量从**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调用山泉水供应市场,以缓解群众的吃水问题,稳定人心。

**是黔中腹地的一块绿色明珠,是远近闻名的原始大森林,地**、**、**等两县一市结合部,距**县城30余公里。***里流淌的山泉水清彻甘洌,硬度极软,是饮用水中的绝好佳品。近年来,**林业局利用朱家山山泉水的绝好品质,建起了桶装和瓶装饮用水厂供应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深受人们的喜爱。但从朱家山到**县城,是一条50年代修筑的简易公路和一条13公里长的林区公路,全程崎岖蜿蜒曲折,傍山临沟,地势十分险峻和危险。平时天气较好时,在这条路上行车的驾驶员都是加倍小心的,一遇到雨雾天气就只能停止运输,因此,尽管朱家山的山泉水品质良好,但产量因自然气候的影响受到限制而运水的成本也较高。

由于连续不断的雨雪凝冻天气,大雪凝冻封锁了进山公路,公路两旁的许多树木倒伏在公路上,将路严严堵塞。步行进山已经十分困难了,何况还要将货车开进山去,把水运出来,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目前饮用水问题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活生存,县委书记.**亲自向林业局长***布置了调水供应市场的任务,强调有米有水、市民才不会恐慌,社会才会稳定。**深深领会了书记的良苦用心和确保民生的决策。但面对冰天雪地,险阻重重,如何冒死前行?谁敢驾车前往呢?这确实难到了这位平时坚毅果断的林业局长。经反复思量,他召集了林业局的新老驾驶员们,共同商量进山运水的方案。经反复磋商,最后决定组成抗灾抢险车队,由局长亲自带队进山运水。这时,个子矮小的驾驶员***站了出来,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党培养了我,现在党需要我,人民也需要我,就让我带头去吧!局长应当座阵指挥,不能亲自前往。”朴素的语言,坚毅的决心,不怕死的精神,让局领导感动和自豪,让同行们敬佩。在他的带着下,其他驾驶员纷纷表示愿意参加运水。局长同意了。20多名会驾驶的职工,经过一番精心准备,落实各自的任务,有的进山排除交通障碍,有的抢修机器、维护车辆,然后顶着极端低温严寒,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抢险运水之路。

说起从朱家山抢险运送山泉水到县城的经历,说起抢险运水中**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次次临危不惧的表现,同行的人们还清楚记得那悲壮动人的情景,林业局的干部职工乃至许多普通群众都由衷地钦佩和感激……

那天,雪凝还在加剧,气温仍在下降,地面的冰冻厚度已达20余cm,汽车装载着几百桶山泉水从朱家山上缓缓下山,向县城行进,沿途山路多是悬崖绝壁,如果稍有不慎,将使人车滑下几十米深渊,后果不堪设想。承担了敢死运水任务的驾驶员***,尽管开车已有三十余年,但也从未遇到如此险恶的气候和路况。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带着防滑链的轮子仍在不停地打滑,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每到极险处,他就请随行的同志下车给他看道,然后独自一人开着装满山泉水的重车慢慢越险。每过一次险道,

他额头上都会冒出豆大的汗水。30多公里的山路,要在平时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而如今却用了3-4倍的时间,才将这救命的水运到县城。等到了县城,才发现被汗水打湿的内衣和车外的天气一样的冰冷,冻得他直发抖。第一车水到达县城供水点后,县抗凝救灾指挥部紧急调动警力,维护秩序,但水还是被市民一抢而空。这情景让***和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当即请求再次进山。局长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全,但又希望能为市民们多供些水,同时看到自己的职工能在困难的时候、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也十分感动。局长问***:“你怕不怕死?”他平静地说:“局长,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没有其它本事,今生只学会了开车。运水是党交给的任务,这个任务很光荣,我不怕死,如果我真的死了,请你告诉我的爱人和儿子,我是为抢险救灾而死的就行了!”局长又组织护送人员,连夜上山拉水。等他们又一次回到县城时,天已经大亮了。一桶水,一颗心,颗颗红心为人民,市民们看到陆续有水拉到供水点,陆续有油到油库,陆续有米上超市,恐惧的心情逐渐趋于平缓,由恐慌变为感激,市民们悬挂出:“凝冻无情人有情!”、“凝冻无情党有情!”的标语,有人发自肺腑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连续半个多月,***和同事们往返于**县城和朱家山之间,开车行走在生命的悬崖边上,用实际行动为抗灾抢险作贡献。无数次的险情,没有吓倒他们。又一次运水的途中,汽车正在爬坡,突然,山上一株被雪凝压断的树木轰然倒下,连枝带丫砸向车头,***同志紧急停车,雪凝上汽车根本不听使唤,一头歪向一边,横滑着向后退去,歪着滑下公路,倒在山沟里。前车上护送的同志们吓坏了,赶紧下车抢救,幸好山沟不深,车辆损伤不大,惊险有加,驾驶室里的***受到惊吓,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大家千方百计,车拉人推,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将运水车施救到公路上,到达县城后,局长安排***等同志休息,让其他驾驶员上,但他坚持说他路况熟悉,还是由他来开车。

就这样,他每天都驾车重复来往于县城至朱家山这条30多公里的险峻公路上,为县城人民源源不断输送着饱含热情的甘露——朱家山山泉水,直到供水恢复。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局、特别是对***等同志在抗灾抢险中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惊险和劳累的三十多天,他从未道过一声苦,也没听他说过一次累。他以一颗普通共产党员的火热之心,实现着“当党需要我,当人民需要我,就会挺身而出”朴实誓言。在这场抗凝救灾最艰苦的日子里,他敢用生命冒险换甘泉,为全县抗凝冻、保民生作奉献,真正体现了和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篇: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用生命践行群众路线

xx,男,汉族,xx市xx区xx镇人,1997年7月xx技术学院毕业,2002年6月xx市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xx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党政办副主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因长期超负荷工作,于2014年2月12日凌晨4时许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年仅39岁。

xx同志用他短暂的一生,塑造了一个组工干部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是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是xx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xx同志是一名勤奋务实、甘于奉献的组工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政治敏锐性强,注重党性锻炼,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各项决议决定,讲政治、顾大局、识大体,勇于奋战在基层工作一线。在xx新场镇开发建设中,他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哪怕被个别群众不理解工作的群众用砖头砸伤头住院,也未改变对待工作的认真。作为一名包村干部,他与xx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严冬中奋战在同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线。“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他顾不上家人安危,忙于与同事一起走访发生人员伤亡的区卫生局等单位,看望安抚干部群众,深入自己所联系嘉陵街道的困难群众,嘘寒问暖。正如他笔记本上所写,自己一定要用“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盼。”

xx同志是一个一心为公、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在担任干部科工作及担任干部科长期间,敢于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干部工作难题。他和同事一起先后负责起草了干部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多项制度,有力推动了全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完善了干部选任机制。尤其是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层分类差异化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让一大批好干部脱颖而出。他多次在很多场合都说自己是“泥腿子干部”,他深知基层干部工作的辛苦,时时处处都把基层干部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在近三年的目标考核中,他提出了要用科学的考核体系去展现干部成绩,要将正职干部与副职干部分类进行考核,给副职以成长空间,他提出要对在边远乡镇工作时间长、家庭有困难的干部适当照顾,他热心帮助自己所联系的困难群众,逢年过节,总要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并积极出谋划策,争取让其早日脱贫致富。“躬身方能接地气,真情换得心连心。”

xx同志是一个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他坚持“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xx。”作为干部科长,在干部选拔使用上,他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坚持程序规范,对于不合要求的,勇于坚持原则。作为区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他妻子xx多次向他提出调动工作的想法,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更没有利用或借助干部科长的权力给任何亲戚朋友提供一点不该有的帮助,也从未接受他人财物。

大山深处走出的干部科长

2014年2月12日凌晨,农历正月十三。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愉之中时,一个鲜活的生命却猝然长逝。仿若一颗绚丽流星,在绘就一幅壮丽的图画后,便悄然隐身于广阔夜空。

没有半点预兆。离去的前一天,他还在为谋划新年的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与同事热烈讨论;离去的前一天,他还在与来访的干部真诚交流……他的离去,成为xx这块热土上难言的悲伤。

3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xx——xx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带着对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亲友的万般不舍,匆忙地走完平凡而又闪耀光芒的一生。

“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盼”

翻阅xx的工作笔记本,龙飞凤舞的笔墨间多见思想感悟。“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盼。”无疑是对他热血青春、勤奋工作的最好诠释。

xx自古多俊杰。1975年12月13日,xx出生于xx区xx镇大地村一个普通农家。因家境贫苦,父亲为其取名步超,寓为今后能过上好日子。而在他的字典里,“超”却指意为“召”’示自己,不停地走,才能赶上别人,走在前面。

艰辛的求学之路,让走出大山的xx深感家乡发展滞后之痛。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风华正茂的他,没有留念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家乡当了一名“泥腿子”乡干部。

1997年7月,刚参加工作的xx被挑选出来参加xx集镇开发。面对各种困难,他认真倾听各方诉求,提出了以街道中心到商铺门面滴水为界的方式收取集资款的方案,得到群众认可。三年多的工作中,虽也曾屡遭不理解,甚至被人用砖砸伤脑袋住院,但都未减少他对工作的热情。1999年6月,业绩出众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xx村老支书xx印象里,包村干部xx的最大特点是吃苦肯干。 “那时候到xx只能坐摩托,最快也要2个小时。他一来往往要住三五天。白天跟大家一起搞劳动,晚上还经常开党员会和群众会。” xx说。“尤其是2001年冬天搞公路大会战,他硬是天天跟我们一起在河坝砸碎石头哦!”

从普通干部、到经发办副主任、再到党政办副主任,凭借良好的品性,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2006年6月全区遴选优秀年轻干部,xx被选调到区委组织部。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干部,恪尽职守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会用奋发有为来回报组织的关爱。”xx铿锵有力的表态,至今让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凡学清记忆犹新。

组织工作业务性强、干部群众关注度高。xx给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

“任何工作他总想做到极致。”时任区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李元林说。仅三个月,他便走完了全区18个乡镇(街道),形成了三万多字的调查笔记。依靠勤奋,他的工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各项工作很快做到了游刃有余。

“对待安排的工作,他的回答也从来都是一个字——好!”时任组织部副部长李定富说。

“好”字的背后,是倾尽全力的付出。

“5•12”特大地震发生当天下午,他来不及与家人联络,便先后到发生人员伤亡的区卫生局、区林业和园林局等单位走访,看望安抚干部职工。第二天一早,又到对口联系的嘉陵街道,查看凤凰山地质灾害点,协助安置受灾群众……

面对群众的称赞,同事的夸奖与组织的认可,他曾在笔记中写到:“你不能仅仅是一头老黄牛,也不能只是一个空谈家。你要把远大的目标和务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目标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这样,你才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自己无悔的人生。”

“躬身方能接地气,真情换得心连心”

“他没有一点架子,总是耐心听,然后比照政策给出解释。”因家庭原因向组织申请调动的赤化镇纪检员王治洁在与xx交谈后感慨到。

“躬身方能接地气,真情换得心连心。”写在他笔记本上的这句话,真实地印证了他对工作的态度。

正因作风正派,能力出众,2007年12月,他被调整到干部科工作。2008年2月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2012年11月任干部科科长。2013年8月,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服从于全区工作大局,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两条主线。”xx对工作认识异常清醒。

考核线条粗,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少部分干部认为提拔使用主要还是看领导印象……面对来自基层的反映,他和同事们着手改进考核方式。

“要把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部提拔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强化制度考核,依靠业绩提拔。”

……

在充分调研后,xx结合xx区干部队伍实际,先后负责起草了干部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多项制度。

2013年,按照上级精简考核程序,制定务实管用考核办法的要求,xx在原“1+11”考核评价办法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1+6” 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分层分类进行差异化考评办法,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反双向测评”,准确地了解到班子及成员工作能力及作用发挥情况。

“要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就是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xx等一批副职得到提拔重用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3年11月5日,在xx街道担任副书记多年的xx被提拔担任xx街道办事处主任。

促使xx得到提拔正是其突出的业绩:东风坪社区党建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成为旗帜;在xx西路棚户区改造中探索出“参与式”拆迁法,有效推动了棚户区拆迁进度……群众看在眼里,最后也表现在考核结果上。

2012年,xx区共有50名副职领导干部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占科级领导干部评优总数的37.6%,截至目前,被评优秀等次的副职中,受到提拔或交流重用的已占到50%以上。

“坚持原则,就是最大的公平。照顾干部中的弱势群体,这也是组织对他们最大的关爱。”在下乡调研中,xx了解到有相当数量基层干部,因上升通道有限等原因,工作热情消减。“在现有政策框架内,适当提高其待遇。”反复测算,多次征求意见,他组织出台了相关政策,让像三堆镇王丕松这样工作二十多年的科员提高了待遇。2013年,全区办理副科级及以下人员享受上一级待遇就达243人次。

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着力实际效果,也花费xx思考的大量心血。

xx发展快,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这让很多干部不重视甚至无暇顾及自身提高。

“还是要用制度的办法来解决。”xx多次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晓春交流。

盘点2013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可圈可点。

邀请xx大学xx博士、xx交通大学xx教授和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法规司司长xx等知名专家作《新材料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盛世伟业、中国梦想》等专题报告;组织市、区学者型领导干部开展《贯彻省市全会精神、推动中国梦xx实践》等专题讲座;

举办科级领导培训班、专业人才进修班等21期,培训干部2300余人次;

参与高层次教学交流活动,为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提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教学点;

……

到挂帮包所在工农镇枫香村调研,与组工系统“三进三问”联系群众凤凰山社区居民宋建蓉、张明华等群众共谋致富道路;到陈家壕社区参加党员“双报到”……“在组织部工作九年,他从未因私请过假,也从未公休,加班更是常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侯成说。

“作为一名干部科长,他总是秉承一颗公心,关心每一个干部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主抓干部教育培训的领导,他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能多学点东西;作为一名组织部的同志,他是基层干部的学习的榜样。”因报表不规范而受到xx批评的老同学何建华说。

勤勉的工作,也得到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仅近三年,xx便先后被区委评为“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目标管理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xx”

“坚定自己的操守和信仰,从容而淡定的生活和工作。”这是xx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xx。”这也是写在xx笔记本上的话语,而这句话,也早已让他的妻子xx耳熟能详。“他无数次说过,滚滚红尘里名起名落,我们只要守得住寂寞,就自会有清风xx相伴左右,而这,同样是一种潇洒、一种豪迈。”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干部科,组织部的核心科室之一。领导重视,信息渠道广、更新快。这也让很多人想让他帮忙给领导建言或获取的最新信息,而他从来都是坚持原则。

一初中期间最要好的同学,多次向他提出,希望能帮忙给领导建议让其得到提拔。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他坦言相告。面对同学的冷怨热笑,他耐心劝导,最后终得到理解。

2012年,在讨论一干部拟任党内副科职务时候,因党龄尚差一月,他明确提出不合规定,最后该同志因之未获提拔。

“xx干部工作风清气正。”让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新华欣慰的是,“这几年,因干部选任出问题而信访,一件没有。”

熟悉xx的每一个干部都说,他喜欢笑,笑声爽朗。在他口中,听到最多的是“好兄弟、好姐妹”。谁到干部科,他都会为大家泡上一杯热茶;走时,一定坚持送到门口,哪怕手头事情再紧。

从灵魂深处了解xx的xx说,他确实喜欢笑,他总是看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但有时候原则坚持得让人觉得不可理解。

2001年12月,两个相爱多年的人走到了一起。第二年,儿子xx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经济困难,xx一家三口人一直寄居在娘家。当他调到区委组织部后,xx希望能把自己调到家附近的单位。

“我也知道家庭的难处,也知道你们的辛苦,但确实莫法给组织开口啊!”面对家人期望的目光,2007年春节的团年饭桌上,xx在给家人敬酒时明确表态。

为此,xx曾有一段时间很是想不通。“行不行,该可以给组织说下嘛,他说都不愿意说。”

“组织部干部的家属的工作变动,大家都关注。”xx多次与妻子长谈:“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你有能力,用成绩证明自己,也为组织部争个光……”

态度亲密,话语入情入理,xx心里怨气散了,也更理解了丈夫的良苦用心。

在侄儿侄女眼中,xx是管干部的,但谁又都不敢开口求助,因为他早说过,“有本事就去考,其他要求就不要说!”至今,几个侄儿都在外地打工。

因为没能借助职务之便帮助家人,更因为平常工作特别忙,加班时候多,xx对待父母、妻儿,总是特别有耐心。

岳父李友成在2008年5月重病住院,在拿出他和xx多年全部存款3万元后,他无论加班多晚,都要赶到医院,病友们都夸老人养了个好儿子。

十多年了,每天再忙,他都会给妻子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只是为了问候,这也成为xx的习惯;

再晚回家,他都会瞅眼儿子xx酣睡的摸样,儿子也习惯了父亲在难得空闲时与自己在湿地公园赛跑,在棋盘上车马厮杀;

岳父岳母,早把xx当成了亲生儿子,早已习惯他早出晚归,开门时乐呵呵的笑声;

……

39岁的短暂人生,在留下无尽遗憾的同时,也留下无数的精彩。

2月26日,在xx工作过的办公桌左上角的一盆仙人球,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兀自顽强地迸发着向上的力量。

从大山中走出,最终又回到大山。

xx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永远记得他——xx,一位勤奋务实、公正廉洁、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工干部。

第五篇:生命的曙光 ---李曙光老师的先进事迹

李曙光,男,1974年9月出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东平高级中学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泰安人。

1998年7月,李曙光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平高级中学任教。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李曙光就一直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当成首要任务。

李曙光认为,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教育者,首先他的课要好,他讲的课学生能喜欢。只有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课,他们才能够佩服、尊敬、信服这个老师。因此,讲好课这是个前提。

白天没有自己课的时候,李曙光就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晚上他会反复思考当天的教学内容,撰写教学笔记和心得体会,到现在已经写了30多本笔记。周末一有空他就反复进行模拟授课,这需要其他老师听课指导,时间一长,他不好意思再麻烦别的老师,他就对着镜子练习。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李曙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讲的生物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从2002开始,李曙光就一直担任班主任,他有一个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李曙光说:“老师应该像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关爱学生;另一方面,我感觉班主任实质上还是一个孩子王,就是说通过班主任实施的各种措施、各种做法,开展的各种活动,能够领着学生玩,领着学生学,和学生们融为一体,成为学生中的大孩子。学生能够跟着班主任,参加各种活动,能够跟着班主任积极学习。”

李曙光对学生们实行全天候、无缝隙地陪伴成长。每天早晨5点半,他就准时赶到学生宿舍,看着学生们起床;每天晚上放学后,他都等到学生们熟睡了再离开。一日三餐,他经常陪着学生在学校吃。

每当学生学习遇到难题,情绪低落的时候,李曙光就带着学生们一起去跑步、爬山、放松心情。为了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李曙光每天仔细观察学生的每个微小的进步,他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他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设立班主任席,平时就坐在那个位置上,和学生们一起上自习、一起讨论。这样的工作,他一直坚持着。

李曙光连续多年担任高三的老师,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考入了理想的高校,他很是欣慰。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出了问题。由于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和休息不好,从2008年开始,李曙光经常感到胃酸、胃疼,但他—直没放在心上。2009年4月的一天,他突然感到身体非常难受,在家人的陪伴下,他去了济南一家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住院检查。晚上,李曙光躺在病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放心不下即将高考的学生们。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食道癌,鳞癌三期,已经扩散到肌肉层,必须马上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李曙光大脑一片空白。想想自己才35岁,孩子刚上幼儿园,今后怎么办?陪他一起去医院的老父亲60多岁了,蹲在那里一口接一口地吸烟,妻子吓得不停地哭„„

李曙光的父亲告诉我们:“当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肌肉层了,医生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当时一听这事,我头脑就一片浑了,不知道咋办了,毕竟孩子才35岁,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而他的孩子又这么小。”

想了半天,李曙光慢慢平静了下来,他不停地劝自己:“生病谁也左右不了,既然如此,就要面对这个现实。”4月22日,李曙光被推进了手术室。

当李曙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24日中午了,他整整昏迷了两天。手术将他的食管和胃大部分切除,残留的胃被提高,放到了肺的位置上。当时他的身上插着数不清的管子,挂着一瓶又一瓶液体,每一次呼吸他都感到剧烈疼痛。但是他很清醒,他向妻子示意要给学生发短信,妻子忍不住眼泪跑出了病房。妻子在心里埋怨李曙光:“你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多长时间,你还惦记那么多干什么。”

后来在护士的帮助下,他给学生发了条短信:“同学们,我不在的时间里,你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要让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的勤奋而感到幸福。当我回去时,我希望看到一个更优秀的班集体。”

住院期间,李曙光与学生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他经常给学生打电话、发短信。得知李曙光生病后,很多学生家长来医院看望他,全班61名学生给他捎来了61只写满祝福的纸鹤。学生们给李曙光写了这样一封信;“请老师放心养病,我们已经长大,我们会努力学习,就像您在我们身边一样。”教室最后一排的班主任席,同学们还是每天仔细打扫,他们都盼着老师能尽快回来。

2009年5月,李曙光出院了。虽然一下子瘦了几十斤,但他感到精神很好,他认为自己马上就能回到学校站在讲台上了。出于健康状况的考虑,李曙光休息到暑假结束。暑假过后,他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想回到学校上课的想法,但学校领导却不忍心答应他的请求。

李曙光首先找到级部韩主任,跟他说自己身体没事,要求安排自己的课。韩主任告诉李曙光,主要是考虑他的身体状况,所以任课请求没有得到同意。后来,李曙光专门给校长写了—封信,表达了他希望上课的强烈愿望。校长实在难以拒绝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执著,给他安排了高三一个班的教学任务。

由于食道和胃大部分被切除,李曙光现在的消化功能严重紊乱,每顿饭只能吃一点煮烂的面条和蔬菜叶。睡觉时,背部要垫一尺多高,否则胃液就会倒流出来。简单的日常生活,对他来说已变得十分困难,但他却坚信,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只要还能生活在学生们中间,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李曙光的同事告诉我们:“好几回了,我看见李曙光下了班,在墙角里,扶着墙,脸蜡黄,浑身出虚汗。老师们劝李曙光,身体不行就少教个班,而李曙光摇摇头硬说自己没事。”

如今,李曙光还是像过去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他早已把学校和自己的家庭当成了一个整体。 李曙光说:“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学生是我的孩子,孩子是我的学生,也就说家长和老师是一体的。这样生活和工作,可以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

在李曙光的班里,学生们特别懂事,他们在学习方面从来不用老师催促,他们知道,只有自己更自觉地学习,才能让老师放心,才能让老师更轻松地工作。在与重病抗争之后,在看到学生们越来越懂事之后,李曙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领悟。他有一个想法,今年高考结束后,他还要继续担任班主任。

李曙光认为,如果以前的教学努力方向,是开启智慧的话,那么现在的教育方向,就是点燃心灵。因此,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学生树理想、树目标、树信念上。也就说,以前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现在则用更多的精力是关注教育。关于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李曙光认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叶,学生相当于要培养的花,而培养学生的根本,就是教做人。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李曙光在给学生们树立信念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信念努力拼搏着。

——摘自《故事人生》 山东友谊出版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帮扶计划范文下一篇:学雷锋小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