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优化探究

2022-09-10

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讲, 高校的基建项目主要分为三类, 分别是自管模式、代建模式以及公管模式。其中自管模式是学校采用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管理模式, 也就是学校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对学校的基建项目进行管理, 管理内容主要是从项目的决策、立项、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到最后的竣工以及费用交付一个系统的过程。自管模式对于基建管理部门的要求十分严格, 需要基建管理部门有十分丰富的管理经验, 并且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共管模式就是学校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与基建部门共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学校, 学校将外界力量介入, 有效的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代建模式主要是学校通过招标或者投标以及直接委托交由专业的管理企业进行管理, 全部过程都交给了代建单位, 但是代建单位对于学校的文化, 传统以及校园校貌不够了解, 所以对于整个项目的定位以及需求都不能准确的判断, 建筑的项目跟实际的效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并且学校对于相关资金的投入不足, 所以代建模式基本上不被广泛应用。但是相比较代建模式与共管模式来讲, 自管模式对于学校的基建部门要求相对严格, 不仅仅需要建筑、规划、结构、电水暖的预算同时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达到相关标准。同时还应该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建筑的特点进行全面掌握, 并且与学校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 征求意见, 将建设单位的需求严格落实到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中,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自管模式下学校基建项目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一、当前高校在自管模式下基建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 设计资源缺少合理性

高效的校园规划不仅与学校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关系, 同时还和学校的发展有效性存在一定的关系, 学校规划主要是以学校基建部门为主体, 学校的教育管理部门。上级管理层以及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很多学校的老校区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 在进行建设之前并为做好前期的分析与设计和规划, 而新校区的建设对于规划又过于追求形式, 将平面的布局和整体的形象看的比较重要, 难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进入学校的归属感, 并且有的学校完全实行领导统一决策的现象, 关于建设项目不讲究整体的效果以及校园文化的延续, 有时还会出现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相悖的规划, 有的学校在进行建设之前并没有提前计划而是临时的决定, 而且时间十分紧迫, 最终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 而且设计的深度不够, 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 学校投入资金不足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学校需要在原有的校园基础上进行扩大或者另外建立新校区, 但是高校隶属于事业单位, 建筑时不能将建设目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同时还不能进行抵押或者担保, 建设的资金来源十分单一, 主要依靠国家及政府的拨款, 所以关于校园扩建项目资金投入难度较大也成为了项目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在进行建设时有时候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致使工程被迫停工, 导致项目竣工时间拖延, 工程的索赔给学校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据相关调查表明, 当前我国财务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与2007年相比同比增长了3.32%, 而2015年同比增长了4.15%。

(三) 工程项目管理不严格

基建工程的“三超”现象严重的导致学校投资成本受到损失, 最终导致基建管理陷入被动, 在进行校园建设可行性阶段, 对于工程设计方案没有进行严格的论证和选择;在设计阶段对于设计方案没有及时完善, 导致设计方案的设计与实际施工现场出现严重脱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或者在实际施工方面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导致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频繁变更有时还会出现返工。

关于管理程序, 学校基建部门将工程的造价管理委托于专业的部门进行工程测量, 保证招标价格的控制, 如果在这过程中出现造价管理机构和投标单位相互串通, 在招标过程中价格控制不合理就要导致学校造价成本较高。关于工程设备方面的采购和安装全部由学校的管理部门负责, 由于学校这些部门的业务不同, 工作重点也不同, 导致造价管理比较分散, 进一步造成造价控制失控。

(四) 工程质量不能全面控制

学校基建部门一般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及工程监管制度, 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建筑图纸质量较低, 但是在施工时各个施工部位不协调;设计方案出现纰漏故意提高造价, 施工单位采取低价中标来承包工程学校建筑盈利不高, 在施工过程中投机取巧;工程项目以包代管造成质量较低, 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2]。学校基建部门不能完全依靠建筑施工单位, 不能合理的对自身进行质量控制, 最终造成建筑质量低下, 严重时还会造成隐患和经济损失。

二、提升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管理的优化

(一) 强化管理人员, 加强项目可行性

高校基建工程自管模式下主要是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来进行设计管理, 但是在进行管理中设计管理一般都是在其他科室的功能下进行的, 相关专业人员配备不够齐全, 因此想要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难度比较大。基于此, 学校应该将建筑专业作为主导, 各个工种都要配备管理团队, 并且要将设计管理独立出来, 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设计、质量控制及投资控制方面, 这也是当前高校基建管理的发展重要环节。

设计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经济以及实用原则制定符合学校的规划, 并且根据中期、长期或者短期来实施, 学校基建部门应该通过学校相关领导小学以及专家的评估将设计方案进行完善、调整最终上报校长办公室, 进行决策, 如决策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摆正设计阶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使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园。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论证, 以提高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 拓宽资金渠道, 建立决策机制

首先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多方面的吸引社会的目光, 吸引社会力量对学校的建设投资, 高校除了依靠传统的资金获取渠道之外还可以进行私人募捐。信托融资、建设-经营-转让 (BOT) 、移交-经营-移交 (TOT) 等方式进行融资[3]。第二就是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在工程项目基础上集思广益, 用长远的眼观看待建设。

(三) 优化建设方案, 实行绩效评价

在建设管理中投资控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工期、质量息息相关, 对于工程的设计阶段首先应该主要设计方案的优化, 以提高工程的性价比, 要有长远的眼光, 将低碳建筑和生态建筑理念引入, 可又有效的节约成本。另外还要提高图纸的质量, 保证工程质量风险减到最低。在项目开工时应该组织设计单位、建筑单位、勘察单位、监管单位等共同参与到图纸的审核中, 主要监察体制的质量, 设计的深度,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总是频繁的变更图纸。

基建部门应该实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主要对投资项目从决策、施工、评价、反馈等关节进行优化, 从技术、经济以及环节等目标, 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保证投资决策不断优化, 进而提高高校基建管理的水平。

(四) 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进管理流程标准化

应该遵守高校工程建设的规定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技术, 以建设项目为重点用信息化模式代替传统的纸质模式, 来实现统一化管理, 为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安全提供有利的依据。

对于工程质量应该全面进行监督, 审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的规模和资金来源等利用点式方式进行全面跟踪审计, 从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着手,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如发现漏洞应该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结束语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学校的基建项目是学校发展以及科研工作的重要问题, 在自管模式下学校基建项目是对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所以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 以全面提升项目的质量。

摘要: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扩建, 本文主要探讨了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优化。

关键词:自管模式,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优化探讨

参考文献

[1] 贺欢欢.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优化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 2017 (11) :71-72.

[2] 胡伟, 宛立, 苏健.高校基建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3] 孔悉茹.论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J].住宅科技, 2014, 34 (5) :57-6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会计(1)线上线下教学改革与应用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会计课程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