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讲座

2023-05-11

第一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讲座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互批互改”模式的研究》

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最大的包袱就是作文批改。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辛勤劳动不大理睬,无动于衷,上次作文的毛病,下次作文照犯。而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视“教作”而忽视“教改”。有的教师认为,作文作文就是教学生怎样作文。学生懂得了怎样作文,自然就明白怎样修改。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检查上,又是改正错别字,又是修改病句,甚至学生作文条理不清楚也给理清了。认真批改就行了,有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好不好,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大胆探索有效的作文批改之路。在学习前人的有效经验的同时,我们需要大胆探索,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如何批改更有效,更能提高学生作文和修改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师生主客体位置倒置所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只顾到学生的作文,而忘记了作文的学生。”以致于学生主动探究作文得失过程被剥夺。为了让学生在作文评改环节由“看客”成“主角”、化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自我内化、整合、建构、迁移,我们决定在作文批改中一改过去教师独自包揽的传统做法,下放权力,对学生参与作文互评互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目标:

提高作文评改效率,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

四、研究内容:

1、如何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

2、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价。

3、怎样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训练学生的修改能力。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即课题组成员搜集大量的有关文献并组织大家学习。

2、行动研究法,即课题组成员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实践、反思和再实践,同时进行课件制作、积累和配套工作。

3、案例研究法

4、经验交流总结法

六、实施步骤:

(一)探讨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1年11月)

1、收集、整理、学习文献资料。

2、探究制定学生互评、自改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首先,与学生在“面”上共同商讨作文评改标准,大致分为书写和标点、内容、结构、表达、语言、创意等几方面。切实有效的做法是,学生联系写作知识和自身的写作实践,熟悉、掌握整体批改标准,然后由浅入深,批、练、改结合,批改主要依据每次作文训练重点,分项侧重训练突破。

其次,掌握了批改标准,互批互改具体实施可采取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形式:一对一式、多对一式、四人小组式等。

第三、自我修改。学生在同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修改。

第四、老师对习作者的修改和评价者给与评价指导。

(二)实践积累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3月)

1、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互评自改。

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在课题组内进行探讨、研究,商讨有效的应对措施。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生互评自改的方法。

(三)回顾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课题组成员回顾一年以来实施课题的经验及困惑,以文字形式呈现。

2、交流经验总结,并汇集成册。

七、预期成果:

1、学生习作互评、修改集

2、教师论文集

3、作文评改展示课

4、课题经验交流(录像)

5、文献集

第二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黄宾虹在论山水画的技法时,曾言“学习传统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宜入邪;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

习作教学,也可取法其中。先从句段练习着手,再构建一定的结构,再参考例文佳作,最后推陈出新。

借此章法,我对红港片区习作教学进行反思如下:

一、句段的练习不够,学生对五官没有进行丰富的描述;

二、结构搭建得较为成功,但是未免落落入俗套,无轻重变化;

三、例文的选择,没有亮点,也没有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有一些看似形象生动的词句;

四、最后练习说话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于学生后来都不约而同地写了班主任。

我在设置阅读教学时往往都会从三个维度考虑,但是在习作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第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要对写作的内容有兴趣,有话说,才可能呈现出最佳状态。“调动学生的兴趣”是我们反复咀嚼的一句话,但是什么才是他们感兴趣的呢?我记得那堂课的评改课时,讲台上有很多瓶泡泡水,学生甚至在上课时都在偷偷议论。这就是兴趣!贴近他们生活的,可以玩,有意思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没有关注到,是我这堂课最大的失误。

在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第一次呈现的课是《**,我想给您画张相》。这是我大学期间时讲过的一节课,本意是通过五官写感情。在三年级试教的时候,感觉课的容量太大,就缩略成了外貌描写。这一缩略,其实就把我所预设的情感给抽离掉了。

但是,这也是一个必须进行的调整。因为我自身的语文功底有限,再加上课堂的掌控力的不足,对学生的认知度的欠缺。如果按照我第一堂课的模式,学生是无法完成既定任务的。那么整堂课都会是失败的。

从那之后的每一次改动,都是结合了网上搜寻而来的教案。其实,说实话,到最后就是一种东拼西凑的拼图课,没有很多属于我个性化的东西,所以我自己没有全然融入,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像黄宾虹对山水画技法练习的提炼一样,把程序订立得太规整,那么出来的只是优秀的作文;只有触动了心里的那根弦,才能把情感融入其中,写就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佳作。于是有偈语“无法之法法更严”。

“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口”,让学生写的东西应该在他们心中。心中没有,笔下写来都是假,就背离了写作的初衷。所以,我想把今后的习作教学和他们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才有文思如泉涌的写作体验。

第三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方案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提起作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怕教与怕写。第二学段是书面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更是觉得无话可说。第

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另外一种现象,现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待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高低都是以分数论英雄,能否考出高分、能否考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原本很单纯的教学带上了功利性的成分。小学生虽然是初学习作,但也无法逃离考试对其产生的影响,高考的压力早已经转移到了小学。考试成为学习的指挥棒,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因此,在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心中,用什么话和用什么形式写出的习作能得高分、能讨阅卷老师的喜欢就怎么写,至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则变得无足轻重。于是,看到的学生写作内容多了求同,少了求异,作文中看不到学生的个性,小学的“趣味写作”变成了“痛苦写作”,无忌之童言变成了小孩说大人话。还有就是小学习作训练方式单一。在科技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这一先进手段,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排难解忧。

抛开这些杂念,如果在学文时研究该如何评价作者是怎样写文的,通过评价作者的写文来指导学生的写文,充分利用教材汲取写作素材;0或者是训练方式上改变教学策略,可能会有所改观。

二、小学习作教学评价的确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

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三、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只有以 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品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语文课堂特点的把握。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通过诊断性、定量性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更具有促进意义

所以说在习作教学中更应该将这些原则发挥出来,更应该体现出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听了张祖庆老师的习作教学课,让我明白习作课也能上这么有声有色,更激发了我在习作教学中应该像张老师学习。后来又接触到管建刚老师的习作教学一系列的书籍,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应该注重习作的教学评价,因为管建刚老师也是一步一步从一个村小教师成为一个特级教师的,他的经历跟我好像真的很像啊,所以我更应该巡着管建刚老师的路走出自己的路。

四、小学习作教学实施步骤:

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一直尝试如何提高我的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有一点点的小进步,现将我所采取的方法述说一下:

运用手机拍照、摄像。

摄下节日的风采。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国,节日之多,是众所周知的。恰当利用节日的欢庆场面,让学生自己摄下来,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如:元旦摄下全校小学举行文艺汇演的不同举行方式及精彩节目;六一节摄下各种精彩活动;春节、元宵节摄下有趣的民俗活动……

摄下生活的乐趣。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身心,帮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素材,我们总是布置一些生活作业。自己精心设计生活作业的内容,然后拍摄一些有乐趣的片段,摄下自己的成功之作让大家共享。如:烧饭烧糊、运动会的精彩场面、洗衣服玩泡泡……

摄下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还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日月星辰,冰霜雾露,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

做一个摄影师、拍客,对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能做到,同样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这只是针对少部分的学生,经过思考这个方法有些局限性。读了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我侧重了作文讲评课。

作文讲评方法:

选一些优秀习作进行讲评;通过这些优秀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它好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习作方法?自己评——小组评,同时也要发现问题。

赏识班级里的优秀习作以及习作中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的文字都有机会被全班欣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课标中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可能成为现实。

课堂中教授课文时进行习作教学。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在教学第九小节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写杨梅的颜色时,着重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于是我指导学生就有法可依了。比如写家乡的特产青团子的颜色时,引导学生观察青团子刚做好,蒸熟时,冷却后青团子的颜色变化。为了表达的更生动具体,我还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描述。如那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继续扩写道:刚做好的青团子是淡绿的,蒸熟了就碧绿碧绿的,这时,如刷上一层熟食油,立即会冒出一个个晶亮亮的小泡泡,就像碧玉上缀满了许多细小的珍珠,让人越看越喜欢,冷却了就变成深绿深绿的了。经过指导,这位学生笔下的青团子那诱人的色彩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同时也为课后的练笔打下了基础。

五、小学习作教学评价方法:

1、找亮点,通过激励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作业评价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恰当的鼓励,会激励出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发挥出其潜在的能力;正确的激励评价,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快乐,以利于其再努力地学习。

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以人为本,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进行,要抛弃传统的评价模式,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对于一贯学习好的学生,给予积分制奖励;有独特见解的,也给予积分制进行奖励;学习差的学生有进步,也要给予积分制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诸如“你很棒!”“你是好样的!”等等。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要一棒子打死,要有策略地进行帮助,比如在错题旁注上“再考虑考虑”“再检查一遍”,对于粗心的同学,可以提示其“请仔细看题目要求”等,让学生心平气和地对照评语改正错误,对于改正错误的,老师再予口头表扬或五角星奖励。

2、树信心,通过分层差异式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个统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好坏的学生老师一样对待,作业一样多,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往往会出现学习好的觉得没深度,学习差的觉得学不会。这与学生的智力和兴趣都有关系,笔者将学生的层次划为三级,悟性好的学生多布置作业,学习没压力的,适当按课本要求进行,学习差些的,老师适当减轻作业标准,以领会为主,不以作业量多少为标准。分层布置作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评价也比较灵活,这样多数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激励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表扬,可以五角星鼓励,也可以在作业旁加注鼓励的评语,一个大大的“优”,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针对性的评价,会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提高整体教学成绩。

3、重主体,尝试多向型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

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一成不变,老师是教学主体,老师一味的灌输和机械的评价,让学生永远处于被考试的状态,只知道应付作业,不会主动地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非常不利。笔者认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评价形式全方位展开,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参与。

语文学习,阅读和摘抄非常重要,以及写感受,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摘抄,写读书心得,老师不妨以学生的摘抄、读书心得作为一个评价主体,首先请同学之间互评,看谁的摘抄内容好,谁写的心得好,谁的字迹工整,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然后大家一致推选最满意的作业,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学生会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满怀期望和信心的对待作业,改变了以前疲于应付的局面。对于有不足的作业,老师及时客气的予以点播,很多学生会满意地接受,并予以改正。

4、突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对其进行作文评析

小学生的年龄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时候,但是很多学生很难完成令人满意的作业,拖拖拉拉,字迹潦草几乎是通病。但是,被老师肯定或鼓励,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向往,老师如果以批评为主,很容易伤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语文作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动力。所以,建议老师以鼓励为主,开展多形式的评价,学生作业可以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评等方式,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成功的感觉,以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刘艳芳老师在《学生在评改作文中的成长》提到:“评价要多元化”,此外,还使用①面对面;②一对多;③一对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作文评价要多样,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其中,在学生自改作文时,指名修改作文的方向,依据评价标准。最后,引领学生进行自改作文,需要学生明确内容上批改、结构上批改,语言文字、标点使用的批改;另外,也需要学生用红笔标出优美句子,做出简单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预期效果

通过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丰富语言储备,掌握和实践各种表达方法,习作内容充实,富有生活味,创新习作形式,不断活跃习作思维,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班级博客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交流的平台,习作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同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聆听他们的心声,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实现三方和谐相处,共同提高,最终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第四篇:观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感

镇泉小学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留意观察生活,让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会,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放飞心灵,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爱上习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徜徉其中,快乐其中,获益其中。

上一次,我有幸观摩了重庆市举办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学”赛课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此次习作课堂教学赛课活动分为习作指到与习作讲评两部分进行。

这几堂习作教学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习作指导中,教师 都紧紧围绕习作题目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畅所欲言,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写作。

习作讲评是习作课堂教学的第二次指导过程,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的过程。在习作讲评中,教师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过程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不断积累习作的情感,提高习作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教师鼓励学生在自读、互读、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欣赏、借鉴并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刘洪老师所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单元习作指导《漫画的味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是所有中国人为之激动,为之骄傲的一年,刘洪老师就抓住了奥运这个主题。在上课前,他给大家出示了体育明星小罗纳尔多、刘翔、姚明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他们的认识。然后再展示了关于这三位体育明星的漫画,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漫画的基础上,给姚明、刘翔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提出希望,并说说自己对即将举行的奥运会有些什么期望。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改变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所谓读书之道,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奥运。接着,让学生说说对即将上课的刘老师有些什么期望,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上课伊始,刘老师要求学生齐读漫画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感知漫画的概念后,出示了一幅漫画。漫画的内容是:一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让妈妈给他倒水,让爸爸给他拿苹果,让奶奶给他洗脚,让爷爷给他捶背。学生欣赏完漫画后,根据提示要求说说漫画的内容,再说说漫画作家的用意。由于这一幅漫画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大家都敞开了话匣子,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刘老师让学生画出漫画的续画 ,这就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接着,刘老师出示了一道算式:“溺爱+依赖=?”同学们众说纷纭,答案精彩纷呈,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应该是: “溺爱+依赖=一事无成”。紧接着,刘老师让孩子们讨论:要怎样做才能成材,给了孩子们自由发言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说,尽情地说,说出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心中所悟。在习作课堂教学指导课最后,刘老师总结了漫画习作的方法:那就是要看懂漫画,体会漫画作家的意图,要联系自己

的生活实际,升华情感。在习作讲评中,刘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比如:生生互改,集体修改,让学生明白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习作课,刘老师将漫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漫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要上好习作课,就要注重学生的积累与运用。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他们往往为了应付了事,总是随意编造,不是抄抄摘摘,就是胡乱拼凑,写出来的文章语病甚多,不合事理,笑话连连,老师的评价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即使老师的引导很出色,还是激发不起学生的习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每学年16次左右的习作练习中,我发现有些习作题目学生完成得不错,这是因为学生胸中有这方面的积累,命题的内容是学生经历过的,由于题目出到了学生的心坎上,所以人人都有话说,写出了真情实感。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或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由此可见,要想学生作文写得好的最直接的途径是多积累、多动笔、多修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积累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课内知识的积累。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习作的典型范例。如果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积累,这无疑是一笔很丰富的财富。因为精选到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都有其独特的一面。譬如:文章精彩的、细腻的景物描写,作者独具匠心的材料安排,都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运用。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学生的积累应用。作者遣词造句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运用,就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教师对学生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使之真正地为学生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而不是蜻蜓点水,稍纵即逝,成为过场。

2、注重课外的延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主”,以优秀课外读物为“辅”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其次,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做适当地摘抄,也可以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第三,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展览、评比等活动,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或者开展小小故事会,把在课外书中看到的精彩片段讲给同学听;或者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保证读有所获;或者举行班级演讲比赛,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成功与喜悦。

3、加强学生的阅读感悟。朗读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强记忆,更有助于理解,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唯有多读感悟。宋代理学家朱熹就曾强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学生

的感悟能力提高时,在习作中就会把心中所想的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古至今,许多有成就的文学家哪一个不在“读”字上下功夫?把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促使人向上奋进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积累到的一笔最大的财富。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就像一座塔的塔基,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扎扎实实,越发到了顶端才越发神奇诱人。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指点学生掌握和运用学过的知识,使之转化为一种能力,一种在习作中应用自如的能力,达到真正的写作要求。

通过这次学习,还让我懂得了:求真,是小学习作教学的灵魂。习作教学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写真实的事物,体现孩子们纯真的特点,抒发他们的真情,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或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一、真实——根植于生活的沃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的,小学生习作也一样,它真正的本源是现实生活。因此,习作教学要与小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孩子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与孩子家庭联系,转变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入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体验生活。让孩子们了解人生百态,让孩子尝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窥视生活的真实面目,使他们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基础,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生活给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精神体验,这都为习作打下情感基础和动力基础。第二

是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让孩子们学会记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记日记的同时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思维,发表对事物的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参与生活,体验真情,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教育,思想趋向成熟。最后把习作建立在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才能写出我们期望的文章来。

二、纯真——放飞儿童的天性。少年儿童有着非常烂漫的天性,无比纯真的思想以及非常活跃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进行习作教学有利的先决条件和非常可贵的习作资源。写作是个性化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孩子的特点,开发他们的灵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习作充满童真、童心、童趣,抒发孩子们纯真的情感,通过这次的习作课堂教学证明,顺应了童心,让孩子真诚坦言,就能引爆孩子们藏在内心深处纯真的情感,就能使习作训练焕发出生命的光华,这才真正体现了“习作追求真、善、美”的宗旨。

三、真情——不拘泥于呆板的事实。习作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心智活动,作文是孩子们的精神产物。《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感情真实”,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简单的事实不一定能等同于真情。我们在习作教学时,不但要保护孩子纯洁心灵的独白,还应当鼓励,让他们千方百计地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心灵里最真切的情感,让学生在习作中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作品更具有灵性。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小学习作训练是学会表达,开启心扉的开端。小学习作教学必须要紧紧抓住其灵魂——求真,才能为以后写出“真文”学做“真人”打下基础。

第五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观摩习作课有感

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小学张红

2012年4月23日—4月26日,我有幸倾听了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小学语文专委会举办的重庆市第7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之习作比赛,本次赛课活动由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来自全市主城区和各区县的15位老师参赛。本次参赛的课型为习作指导和点评,我将从以下五个方

面来与大家交流:

一、情景再现

璧山县五里小学的张敏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照片里的故事>,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也让我重温了对童年的记忆。在教学前,她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看着自己的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有什么意义?自然而然将学生带到照片当中,引起他们对往事的追忆。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爬天都峰》中把故事写清楚的方法看照片,想故事,并试着讲故事,最后让学生把刚才所讲的故事用笔写下来,教师相机指导。在讲评课上,张老师始终围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具体,写清楚”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用“问一问”的方式把有问题的习作修改具体、清楚,是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

来自荣昌的杨明月老师,更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颖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首先她让学生伸出双手鼓鼓掌,然后问学生:你最想把你这响亮的掌声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他做的什么事令你如此感动?将学生带进感动的情感世界中。然后引导学生选择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课件展示《金色的鱼钩》片段,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让学生将学到的表达方法充分运用到习作当中! 在习作讲评课上,杨老师紧紧围绕两个教学目标:1.抓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把内容写具体;2.感情真实。在讲评课上,杨老师善于表扬学生,表扬学生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以及篇章,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

获得本次赛课一等奖的是来自长寿的雷红老师,她为我们演示了一堂《父母之爱》作文示范课。首先雷老师将本堂课分成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向学生交代了本课时的任务:用语言文字来传达父母之爱,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第二板块她用视频唤起真情,让学生选定本次习作素材。在第三板块中,雷老师引导学生从《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两课中,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写法来表达父母之爱的?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第四板块时,出示习作要求,让学

生选定素材,运用方法进行习作,并提醒学生可以在“父母之爱”为主题下给习作起一个情味十足的题目。在讲评课上,雷老师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互批评语,充分将课堂教给学生,并通过案例点评,引出“让细节说话”的方法让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精彩点评

来自重庆市南岸区进修学院的专家,针对本次赛课,采取了追问式的点评:

1、课标的大方向和概念的描述清不清?

2、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追问:这节课学生必须知道哪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

3、符号化、概念化的写作知识解决了没有?

4、怎样用语言的操练去引导学生思维的提升?

5、最近我在干什么?我干了些什么?我这样做值得吗?

6、人生不经历一件关键事件,你的专业素质何以提升?

三、我的感言

经过三天的观摩,听了15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以及专家的点评,我感慨颇多,终身受益。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在作文教学之前,几位老师都为学生创造了习作环境,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不是为了作文才作文。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几位老师都引导学生选好了素材,都联系了课本中的文章,选择了材料。

然后,在引导学生习作时,几位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最后,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几位老师都采用了多表扬,多鼓励。

四、习作教学的误区

(一)透过现象的叩问

变味的“引导”

在教学《我的收藏》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在你的抽屉里,可能珍藏着许多“宝贝”,或许是几颗美丽的雨花石,或许是一个自制的校模型,或许是一张精致的贺卡„„选择你最珍爱的收藏,把它写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吧!

想一想:你最心爱的收藏是什么?你能介绍一下它的颜色、形状、种类以及有关的知识吗?

它有什么来历?

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它?

师:同学们,这次习作,我们要写的内容是什么?

生:写我的收藏。

师:请同学们读读书中的这几段话,看看这次习作提了哪些要求?

生:选择我最珍爱的收藏写出来。

师:从哪些方面写呢?有谁补充?

生:首先要交代自己收藏的东西。

师:对。(边说边板书“收藏”)你们都收藏了哪些东西?

生:照片(发卡、图书、日记本„„)

(学生边说物件的时候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

师:同学们说得真多,那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收藏呢?

生:介绍它的颜色、形状、种类等。

生:还有它的来历。

生:最关键的是要写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及自己喜欢的原因。

(在学生叙述的时候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1、点明“我”的收藏是什么?(颜色形状)

2、具体介绍“我”的收藏 (种类来历)

3、交代“我”喜爱的原因。(与众不同之处)

师:对,这次我们就是要从这些方面来写。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一件收藏物品,从颜色、形状、种类、来历等方面说说。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围绕这些方面说的。

师:相信大家还有很多想说的,请同学们拿起笔,将你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 听了5位教师的示范课,让我深知:这种教学只是在告诉学生习作“写什么”这个大的方向,却缺失具体的引导如何唤醒学生对个性的“自我”以及鲜活的“生活”的回忆。类似的只“指”不“导”的还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审题代替指导;以念范文代替指导;以列提纲代替指导;以提供关键的词语代替指导。

(二)理想课堂的憧憬

“写”的联想:

有写的欲望与激情;有写的内容;有写的方法;有写的过程。

理想的习作课堂应做到:

1、情趣的诱发。

2、经历的唤醒。

3、方法的点拨。

4、个性的抒写。

四、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诱发情趣,让学生喜欢写作。

教师课前应与习作对好话,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颗童心看习作,看看习

作要求与学生的生活有什么距离,想想如何拉近这之间的距离,化解习作的难点。当然,让学生喜欢习作,不仅仅是在习作教学指导时要做到的,更应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对习作喜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

——用童心看学生的习作,激励学生“喜作”。

——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喜作”。

——命儿童喜欢的题目,吸引学生“喜作”。

——用多种形式展示,强化学生“喜作”。

注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评改,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要及时,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

(二)唤醒回忆,让学生有“作”。

理想的习作课堂坚持从内容入手,应有学生生活经历的唤醒,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在习作时调动学生的积累,让学生的各种积累“呈于眼前,浮于笔端”。我们可以创一个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提一个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举一个例子,让学生联想翩翩;加一个词语,让学生思维多变。教师要不仅仅满足于习作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积累,还应引导养成习惯,坚持不断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走进生活,扩大学生观察生活的视野。

2、制造生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3、盘点生活,指导学生叙述生活的方法。

4、言传身教,引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无痕指导,让学生会“作”。

1、全方位解读习作的“导”。①说真话,表真情。②多角度,细思考。③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2、指导训练有层次,有梯度,选材贴近生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来写,让学生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比如写亲情,这是学生易于体会到的素材,学生有很多话可说。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去习作,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那么难于下笔,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强化修改,让学生善“作”。

1.变教师评改作文为学生评改作文。

2.训练学生评改作文须把握好几个要点:

一是教给评改文章的方法。

二是将个人评改与小组互相评改、教师评改相结合。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精选例文,品中学“写”。

(2)、用多种形式展示,强化学生“喜作”。

(3)、即时点评,评中巧“拨”。

作文评改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宜喧宾夺主,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几节课恰好体现了这个特点,让学生自主地评改,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在自主评改的前提下,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通过小组互评,让学生在小组内取长补短,通过交流做到了资源共享,提升自己的最佳效果。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作为老师,我们要毫不吝啬地行走于学生之间,及时指导,对于学生的作文只要符合要求的,老师总是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会说出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又委婉地指出不足及改正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成功与快乐。特别是在小组内选取优秀作文交流时,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与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升。

老师们,本次交流活动已近尾声。在相互的交流之中,您也许会想到自己的课堂。让我们带着几分疑惑,带着几分思考,带着美好的企盼,走向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方教育沃土,去实践新的课程理念,去不懈地追求教育的理想吧。今天,我们是在山脚下分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山顶上相遇。让我们用执著与激情努力登攀,去领略习作教学的无限风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设计下一篇:小学语文翠鸟课文原文